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化学工业>第九届全国农药交流会
第九届全国农药交流会

第九届全国农药交流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09-09

主办单位: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会议文集:第九届全国农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作物保护产品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安全使用的条件下,其对粮食增产的效果要远远大于其给人类健康与环境带来的潜在风险。产品的升级与创新是作物保护领域保持可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对于当今新产品开发费用高、成功率低的现状,农化产品工业必须采用新的策略和思路来提高研发效率,这不仅需要将不同的研发平台进行整合,同时还应将创新开发应用到不同的对象,如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专用产品等,针对不同的害虫或者作物的不同部分进行研发,或者剂型研发的新技术以及使用技术等。本报告旨在对作物保护产品的研究开发策略和机遇进行探讨,尤其是那些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方法。
  • 摘要:这是美国一个变化的时期,是50年来最不景气的时期,是其首位黑人总统的时期。凡是“绿色的”或“有机的”都有需要。2009年7月30日,华尔街杂志出现了一篇关于天然产物农药的文章。作者GwendolynBounds指出,“生产商知道消费者说要的(天然产物)与他们真正需要的(虫子死亡,现在!)之间常常脱节”。我认为这准确的抓住了普通美国公众的心态。农用化学品也处在一个变化的状态,遗传修饰或改变了显著性状的作物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正在继续增长。生物农药正吸引着大量的公众。新的传统农用化学品的有效成分持续商品化。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导致登记规则持续演变。本报告包括农用化学品工业的四大发展趋势:植物的性状,生物农药,传统农药的有效成分和登记规则。由于未获的登记许可的农用化学品在美国禁止销售,因此我们从登记规则开始谈起。
  • 摘要:本文介绍了农药市场的现状与发展机遇,简述了农药企业的生产及销售策略,并就大宗品种的市场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对2010年农药市场的展望以及建议。
  • 摘要:氟原子具有特殊的化学与生物学特性,含氟基团或氟原子的引入对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生理活性等产生显著的影响,含氟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和疏水性,在生物体内吸收与传递速度较快。人们已经发现把氟原子和含氟基团引入到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化合物中,能大大的提高其生物活性,且不会对哺乳动物引起致癌、致畸作用,这使得含氟有机化合物在药物化学和农药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目前含氟农药开发已成为当今新农药的创制主体。全氟异丙基苯具有低极性、高亲脂性、电负性及生物稳定性,在农药、医药和材料领域里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全氟异丙基苯衍生物含有全氟烷基,表现出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因而适合作为中间体或原料用于农药、医药和染料等的合成。如对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活性的新颖杀虫剂氟虫酰胺(flubendiamide)就是含有全氟异丙基取代的苯胺结构的邻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本文介绍了全氟异丙基苯衍生物的合成,分析了全氟异丙基苯衍生物在新农药创制中的应用。
  • 摘要:近年来随着杀虫剂的大量使用,人们越来越关注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当杀虫剂在田间喷洒至土壤表面、水体和植物表面之后,它们将在自然环境中经历生物降解、水解以及光解过程,在这些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在杀虫剂进入市场之前,必须进行其环境行为的研究。由于杀虫剂分子通常会在近紫外和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有较强的吸收,因此在杀虫剂的降解途径中,光解过程是极其重要的。本重点实验室在C1基础上,以6-Cl-PMNI(1-6-氯吡啶-3-基-甲基)-2-硝基亚甲基咪唑烷)(C2)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顺式硝基结构的烟碱类化合物,初步的室内活性测试表明一些化合物的杀虫活性显著,且部分化合物对于褐飞虱抗性品系活性高于吡虫啉。
  • 摘要: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即是分子中紧靠疏水基的基团带正电的一类表面活性剂,它以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同的特殊性能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优良的抗静电剂、柔软剂、平滑剂、杀菌剂等。随着织物柔软剂的推广及护发制品应用的拓展,市场上季铵盐需求量增加。近年来,在所有表面活性剂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较快。但目前使用的该类产品中,其烷基部分一般采用C12-C18,其单、双烷基产品一般较难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这就限制了该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本文中合成的椰油酰胺丙基季铵盐,该产品引入的酰胺基可使产品性能更温和,提高亲水性,易于生物降解。因此该类产品在个人护理品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香波及护发品中,该产品能在头发表面吸附,提供特别柔软的手感,同时亦能起到真正有效的保湿作用,但由于属单季按盐,无聚季铵盐的积聚作用,因此可明显改善头发的湿梳性、干梳性、抗缠结性和抗静电性,是值得推广开发的一类产品。
  • 摘要:乙草胺是我国除草剂中的当家品种之一,国内原药设计规模大于10万吨/年,生产工艺均采用伯酰胺合成路线,此工艺路线每生产1吨(折百)乙草胺将产生7~9吨废水,其中有5~6吨废水为缩合工序产生的废水,它含有约10%~15%的氢氧化钠和约5%~6%的氯化钠,是一种典型的高碱浓度和高盐浓度的废水,如能把其中的碱循环利用到本产品的合成中,那将会达到双赢的目的,即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工艺废水的排放量,大幅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另一方面又可充分利用原料,大幅度减少本路线中片碱的消耗,针对此设想,本文做了大量的尝试工作,最终形成了一条达到循环利用目的的可行工艺,现对其实验内容进行了介绍。
  •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农药生产大国。我国现有2000多家农药生产企业,国家工信部发证的合法企业有1800多家,可生产300多种农药,每年也需要进口约100多种农药。2008年全国农药总产量达190.2万吨(折百计),是世界第一大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每年防除农业病虫害面积60多亿亩次,使用农药制剂100万吨左右,折百有效成分近30万吨,超过美国而成为全球第一用药大国。在产量逐步增大的同时,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日趋明显,农药行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加入WTO后,关税大幅度减让,进口限制放宽,取消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降低产品的进口成本和价格,国外大量农药涌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农药企业已到了在夹缝中生存的地步。如何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在未来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农药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国际农药大公司对我国农药生产的掌控和市场垄断的加强,简述了中国农药企业目前的现状,并提出提高我国农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 摘要:我国农药工业和植物保护业,在三十余年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迅猛发展,农药产品不仅能基本满足国内防治病虫草鼠害和调节植物生长的用药需求,而且已成为世界农药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与此同时,农药的原药创制、剂型研究、工业化生产和科学合理使用等领域已形成完整体系,为我国农药工业和植物保护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支农、扶农、强农的有力措施,为农药工业和植物保护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加速,而农村人口老龄化、女性化、兼职化加剧的同时,国际农药强势集团也加大了进军我国农村市场的力度,我国农药工业和植物保护业内存的弱势显露无遗。作为长期从事农药研究的笔者,现就行业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抛砖引玉地谈些不成熟的想法,与农药和植保战线同行讨论。
  • 摘要:“创新”是熊彼得1912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著作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括下列五种类型:一是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或生产工艺,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四是获得一种新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五是实现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简单地讲,创新就是引入新的事物,造成了变化。本文介绍了开展自主创新研究的背景,简述了农药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研究的意义,并对农药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内容与过程进行了说明。
  • 摘要:阿维菌素(英文名称Avermectins)是一种具有抗寄生虫活性的抗生素,其产生菌是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最初由日本北里研究所和美国Merck公司首先开发。作为生物农药,阿维菌素自发现以来就广受青睐。它的化学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杀虫活性强,杀虫谱广,农畜两用,曾被誉为抗寄生虫药物研究的重大突破。阿维菌素应用至今,有关的综述很多,大多涉及理化特性、剂型、衍生物、作用机理、抗药性等。本文主要就该生物农药的性能、应用及市场现状做一阐述,并提出今后阿维菌素产业的发展思路。
  • 摘要: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是昆虫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酶系之一,在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中与乙酰胆碱(ACh)受体一起参与完成神经与神经及神经与肌肉突触之间动作电位的传递。乙酰胆碱酯酶(AchE,EC 3111117)的作用是及时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从而终止神经冲动在中枢及周边神经系统中的继续传递,终止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的兴奋作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将导致动物的麻痹甚至死亡。在昆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氨基甲酸酯类(CB)和有机磷类杀虫剂(OP)的靶标酶,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较弱,三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为通过与活性位点的丝氨酸(Ser)残基形成共价键而抑制AchE。由于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研究开发的历史长、品种多,难以发现新的活性结构,再加上高毒有机磷农药禁用及部分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受到限制所带来的影响,因而国内外对这两类杀虫剂新化合物的研究很少,这就需要农药工作者降低其毒性,开发新的剂型,为此类杀虫剂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空间。本文简述了世界农药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各类药剂的代表药剂。
  • 摘要:季酮酸类化合物由于其新颖的结构和广谱的生物活性一直吸引着化学家、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关注。目前已经开发出抗生素、抗癌、抗凝、抗癫痫等医药,而作为新农药开发的先导化合物加以研究,也发现了一些化合物有杀虫、杀螨和除草活性,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和昆虫拒食作用。其中有的化合物已成为农药商品,如由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的杀螨剂螺螨酯(spirodiclofen)、杀螨杀虫剂螺甲螨酯(spiromesifen)和双向内吸性杀虫剂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螺螨酯和螺甲螨酯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害虫体内的脂肪合成,破坏其能量代谢活动,最终杀死害虫。目前在农药领域研究季酮酸衍生物是一个热点。本课题组已经采用新方法高效合成了螺螨酯和螺甲螨酯,并合成了它们的一系列新的衍生物,其中有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化合物3-(2,4,6-三甲基苯基)-2-氧代-1-氧杂螺[4,4]-壬-3-烯-4-基-2,4,6-三甲基苯乙酸酯的晶体,通过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对该化合物进行表征,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
  • 摘要:作用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新烟碱类似物是近年来农药创制领域的重要热点,但随着商品化新烟碱类杀虫剂广泛和长期使用,害虫抗药性问题的出现成为该类杀虫剂持续应用的阻碍。因而针对性地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低交互抗性的新型新烟碱杀虫剂对我国的农药创制研究和害虫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工研究所钱旭红教授和李忠教授在原有专利化合物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化学结构多样性的衍生,成功独自开发获得了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活性新烟碱类化合物(IPPA152201),并申请了国际PCT专利(PCT/CN 2008/071115)。该化合物活性显著高于商品化新烟碱杀虫剂吡虫啉,其生产成本低,对环境友好,并且杀虫谱扩大,不仅对同翅目害虫超高效,对鳞翅目等害虫也有显著高活性。尤为突出的是尽管IPPA152201对褐飞虱的敏感品系活性仅略高于吡虫啉,但是对抗性品系的活性却显著高于吡虫啉,对甘薯粉虱抗吡虫啉品系和敏感品系的活性测定结果与褐飞虱相似。
  • 摘要:苯醚甲环唑英文通用名:Difenoconazole,其分子式为:C19H17C12N3O3,分子量:406.3,结构式:苯醚甲环唑的理化性质:溶解度:水中3.3×10-3,易溶于有机溶剂,乙醇330mg/l,丙酮610mg/1,甲苯490mg/l。稳定性:在300℃以下稳定、在土壤中移动性小,缓慢降解。苯醚甲环唑的质量标准:苯醚甲环唑含量≥95%;水分≤0.5%;酸度≤0.5%;丙酮不溶物≤0.5%。苯醚甲环唑属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用量低等特点,是三唑类杀菌剂的优良品种,其内吸性极强,作用机理独特。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病菌细胞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破坏病原菌细胞膜结构与功能,主要用于果树、蔬菜、小麦、马铃薯、豆类、瓜类等作物,对蔬菜和瓜果等多种真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且具有“三不” (不污染环境、不污染农产品、不杀伤天敌)的特点,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防治柑橘疮痂病、斑点落叶病等作物抗性病害的理想杀菌剂。本文介绍了苯醚甲环唑的合成路线与实验方案。
  • 摘要:氟虫腈商品名锐劲特,是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原罗纳普朗克农化公司)于1987年开发的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用于水稻二化螟、稻飞虱、蝗虫、小菜蛾等害虫的防治,曾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在农产品和环境中的残留情况严重。且氟虫腈对甲壳类水生生物和蜜蜂具有高风险,在水和土壤中降解慢,农业部规定自2009年10月1日起,除卫生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在中国境内将停止销售和使用用于其他方面的含氟虫腈成分的农药制剂。因此对农产品和环境中的氟虫腈的残留情况进行检测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氟虫腈的残留检测大多采用仪器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具有比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但其成本高,只能在实验室操作。而免疫检测技术具有低成本,简便快速,适用于市场和田间的现场检测,目前已发展成最有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痕量分析方法之一。本研究从氟虫腈不同的活性位点出发,设计与合成了两种半抗原,进而制备了氟虫腈多克隆抗体,为研究建立氟虫腈ELISA方法及其试剂盒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摘要: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是极佳的除草剂作用靶标,经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处理后的植物最明显的症状是产生白化叶片。植物产生白化叶片的首要原因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被抑制,其次是叶绿素生物合成被抑制,而且已合成的叶绿素还会遭到破坏。尽管经药剂处理后的植株仍能生长一段时间,但是由于不能产生绿色的光合组织,因此其生长不可能持续下去,随后生长停止,植物死亡。由于此类除草剂以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为作用点,确保了动植物之间的选择毒性,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成为新型除草剂开发的热点。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需要多种酶的参与(见图1)。理论上讲,抑制参与催化的任何一种酶都能阻断类胡萝卜素的生成,最终导致植物死亡。目前,研究较为多的作用位点是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ξ-胡萝卜素脱氢酶(ZDS)、红素环化酶(lycopene cyclase)。本文主要介绍这几种酶,并对其抑制剂的研究作了不同程度的阐述。
  • 摘要:氰胺是国内近年刚刚开发出来的石灰氮下游产品,由于国内电价攀升,石灰氮价格上涨,生产装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加之生产技术落后,设备繁杂,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废渣难于治理,污染环境,并且难于回收等,致使大多数生产双氰胺的企业陷于效益下滑,甚至停产的境地。氰胺或称尿酐,学名氨基腈。尿素常压脱水一步生成氰胺,即尿酐。用尿素生产氰胺是一条新路线,国内至今未见任何资料和文献报道。国外主要用尿素合成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最初由石灰氮做原料,用双氰胺高压聚合而成。用尿素为原料生产氰胺的新工艺特点是:尿素价廉易得,设备投资低,反应在密封的容器内进行,生产安全,不产生任何污染,是一种绿色工艺,且经济效益显著。本文介绍了氰胺的理化性能、生产工艺及实际应用等内容。
  • 摘要:自1942年2,4-D应用以来,化学除草以其高效、快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是农田杂草防除技术中最可靠、最迅速的手段。除草剂的长期使用在给农民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杂草抗药性的问题。为防除这些抗性杂草,就必须大大提高除草剂的用量,这就使得许多除草剂面临使用寿命缩短或被淘汰的危险。本文介绍了杂草抗药性的历史与现状,简述了杂草抗性的检测方法,并就杂草抗性机制的研究、抗药性杂草的综合防治进行了说明。
  • 摘要: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体本身或由生物体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也可以人工合成生产,但必须与天然的结构相同)作为杀病虫剂及除草剂、对特定的病虫草害产生作用的农药,不包括源于生物体经过结构改造而生产的农药。因生物农药对病、虫、杂草的防治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人畜较为安全,对生态无破坏性,并可弥补化学农药的某些缺陷,有利于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等,而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从农业生产中的推广、普及和应用情况来看,生物农药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其原因相对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的效果比较缓慢,农药使用者在接受上有一定困难。但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生物农药的应用技术要求高,如果不能严格按照使用技术进行应用,不但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因此,生物农药能不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关键是应用技术的问题。笔者将重点介绍生物农药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以期对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有所帮助。
  • 摘要: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WG)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环保型干制剂,在性能优异的助剂支持下,能于水中快速崩解、分散和悬浮。它兼具有可湿性粉剂(wP)和悬浮剂(SC)的特点,是取代农药传统剂型的较佳剂型之一。因为水分散粒剂不用有机溶剂,且是颗粒状的,因此避免了可湿性粉剂粉尘飞扬和有机溶剂闪点低等缺点,制剂含量高,贮运安全,对环境友好,是绿色农药制剂的发展方向之一,尤其高浓度水分散粒剂是未来市场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特丁噻草隆(Tebuthiuron)是一种广谱性的脲类除草剂,通过根部吸收,然后传导至茎杆及叶子,抑制光合作用,对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禾本科以及阔叶杂草均有良好防效,可用于防除非耕地杂草、牧场中的灌木、甘蔗田中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本文对800g/kg特丁噻草隆水分散粒剂的研制实验进行了介绍。
  • 摘要: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地和露地黄瓜严重的流行性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其特点是传播快、病害重,能在几天内使植株大部分叶片枯死,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为了找到控制黄瓜霜霉病的特效药,减少药物残留,本文引进3种最新防治药剂进行了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防治霜霉病的特效药,这些药剂既有好的防治效果,又符合绿色无公害标准,现对试验结果进行报告。
  • 摘要:在园林植物栽培过程中,在苹果树的生长季节(春季),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树体主干或桠杈处,在上年生长的病梢(一年生)上形成2-8cm长的椭圆形病斑,这些病斑多沿边缘纵向裂开而下陷,与树体分离。当病部老化时,边缘向上卷起,致病树皮脱落。病斑环绕新梢一周时,出现枝枯,且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湿度大时,从分生孢子器中涌现出大量的黄褐色丝状物。此时的病斑从基部开始变为深褐色,并向上方蔓延,病斑逐步形成红褐色。这种现象被果农们称之为果树的“皮肤病”,经植保专家确诊为苹果树干枯病,全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分布。本文介绍了苹果树“皮肤病”产生的原因,提出根治苹果树“皮肤病”的对策。
  • 摘要:水稻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此虫在我国广大水稻种植区呈上升趋势,且出现了迁入批次增多,发生面积增大,虫口密度增高,危害损失增重的趋势。在生产实践中,水稻稻纵卷叶螟对许多农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不仅达不到防治目的,更重要的是错过了防治适期,给水稻生产带来较大损失。为了寻找替代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北京绿色农华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将其生产的10.5%甲维盐·氟铃脲WDG用于防治水稻田稻纵卷叶螟,并将5%甲维盐WDG、5%氟铃脲EC、1.8%阿维菌素EC作为对比进行药效试验,现对试验结果进行报告。
  • 摘要:螨类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螨类在形态、习性及栖息场所等方面具有多样性,分布广、适应性强,种类繁多,估计在世界上有30万-50万种,仅次于昆虫纲。随着螨类研究的深入和害虫防治技术的发展,螨类与人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一般植食性螨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植物害虫,其个体较小,大多密集群居于作物的叶片背面刺吸危害,使得果树、棉花、蔬菜和观赏植物等大量减产,损失严重。在一个群体中可以存在所有生长阶段的螨,包括卵、若螨、幼螨和成螨等。螨类繁殖迅速,生活史短,越冬场所变化大,容易对药剂形成抗药性,这些都决定了螨类较难防治。化学防治是害螨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们在防治害螨的过程中,根据害螨的特性和防治规律,不断开发一些新的杀螨剂品种。但总的来说,杀螨剂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克服杀螨药剂抗性发展的历史。一个良好的杀螨剂品种,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害螨很快就对它产生抗性,抗性的发展使有效药剂的寿命缩短,由此导致开发一个新杀螨剂品种的风险增大。因此,加快发展新药剂和合理使用杀螨剂是杀螨剂发展的重要策略。本文介绍了杀螨剂的主要类型、新杀螨剂的主要种类及应用杀螨剂应注意的事项。
  • 摘要:稻米是我国和东南亚诸国人民的主要食粮,其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总水稻面积的90%,我国水稻面积约5亿亩,占30%,南美、北美、非洲、澳洲、欧洲等仅占10%。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增产粮食已成为世界性课题,除减少建筑占地、甩荒和沙漠化,以保障已有耕地外,培育良种,提高单产,变低产田为高产田,不失为重要的解决办法,而水稻栽培法与此密切相关。远古的水稻栽培采用直播法,主要因草荒无法控制而改用集中育苗和除草,再拔苗移栽,从此复杂而繁重的育苗、插秧、挠秧的重担长期压在农民肩上。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劳力锐减,老龄化、女性化、兼职化及耕地甩荒流转趁势明显,急需省力化、低成本、高产出的水稻栽培法,特别是人少地多地区和各类农场及第二、三产业发达的城郊尤感迫切。正在推行的旱育稀植和工厂化育苗而后插(人工、机械或手抛)秧的方法只是移植法的变种和改良,并未从育苗插秧双环节中解放出来,仍然存在复杂烦琐、费工、费时、成本高、增产不增收的矛盾,因此水稻直播栽培法成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实际上它反映了广大稻农的强烈愿望和水稻栽培的必然发展趋向。
  • 摘要:小菜蛾是舞钢市十字花科蔬菜上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多年来一直应用有机磷和菊酯类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导致小菜蛾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既增加了防治成本,又加重了农药对蔬菜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于2008年选用0.3%印楝素乳油进行了防治大白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以期寻找防治小菜蛾的无公害药剂。0.3%印楝素乳油是一种植物源杀虫剂,该药剂低毒、低残留,试验证明对大白菜小菜蛾防治效果良好。
  • 摘要:本实验通过桑叶中马拉硫磷残留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的研究,建立了一种桑叶中马拉硫磷残留的检测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预处理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溶剂用量少、检测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高等特点,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基本要求。
  • 摘要:家蚕属鳞翅目昆虫,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对农药十分敏感的重要经济昆虫,也是我国农药登记中所列环境生态的非靶标生物之一。农药污染是目前蚕茧生产中最为严重的危害因子,因农药污染造成家蚕中毒的事件屡有发生。近年来,关于农药对家蚕毒性与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试验方法等各方面也有了许多改进。本文根据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要求,采用食下毒叶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丙·辛、敌百·氧乐果、氯氟氰菊酯·氯胺磷以及松酯酸钠6种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参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提出的毒性与风险性等级划分标准进行环境安全评价,旨在为杀虫剂的综合评价和安全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蚯蚓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种食物链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蚯蚓促进植物残枝落叶的降解,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矿化这一复杂的过程,并具有混合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排水和深层持水能力的作用。达尔文认为蚯蚓是地球上的“第一劳动者”。蚯蚓作为土壤环境污染的指示生物,是因为蚯蚓对土壤环境的重要性和认为它是土壤动物区系的代表类群。而从生态学上来看,蚯蚓处于陆地生态食物链的底部,对大部分杀虫剂和重金属都具有富积作用,这些被富积的化学物质可能并不对蚯蚓造成严重的伤害,但却可能影响食物链中更高级的生物。同时蚯蚓对某系污染物比许多其他土壤动物更为敏感,因此利用蚯蚓作为土壤环境的指示生物,可以提供一个保护整个土壤动物区系的安全阈值。农药的广泛使用必然对蚯蚓的生态、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研究农药对蚯蚓的毒性作用,是评价农药对生态环境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阿维菌素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类生物农药,具有杀虫活性强、杀虫谱广的特点,在国内的应用和市场拓展有着广阔空间。我国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禁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5种高度农药,丁醚脲和啶虫脒作为替代品种之一,已成为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果蔬杀虫剂。目前国内对这几种农药对蚯蚓毒性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根据《化学农药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要求,测定了阿维菌素、啶虫脒和丁醚脲对蚯蚓的毒性,并进行了环境安全评价,为其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黄曲条跳甲属鞘翅目跳甲科,俗名地蹦子,是菜区较难防治的害虫,以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为主,受害较重的有白菜、油菜、萝卜、芥菜、菜花等,以幼苗受害最重,在中国大部分省份均有分布,黄曲条跳甲在中国境内自北向南一年发生2—8代。山东为3—4代,福建为5—6代,黑龙江为2—3代,河北为3—4代,青海为2—3代。黄曲条跳甲成虫、幼虫均可危害,成虫食叶成小孔洞、缺刻、严重时只留叶脉。幼苗受害常造成缺苗断垄,成株菜的花蕾、嫩荚、果柄和嫩梢也常受害。幼虫剥食菜根、蛀食根皮成弯曲虫道,咬断须根,使叶片萎蔫枯死,还能传播软腐病。因为黄曲条跳甲是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苗期的重要害虫,所以应以保苗为中心,药剂防治成虫为关键,实行综合治理。本实验结果显示四种单剂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效果依次为毒死蜱、啶虫脒、吡虫啉和氰戊菊酯。本实验测定的毒死蜱与啶虫脒的混配不仅可以降低毒死蜱的毒性,又可延缓害虫的抗药性,为田间防治黄曲条跳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 摘要:新农村,新需求,新市场,新营销。原来应对固有的农村市场的那套营销模式,在新农村市场继续运用会捉襟见肘。怎么找到符合新农村市场体系的农药营销模式,如何刺激农民消费,是农药企业面临的新课题。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不利形势下分析研究农村居民当前的需求特征和未来发展状态,制定适当的营销策略,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提供优质的销售服务,不仅能使广大农民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而且对于开拓市场,促进我国农药产业尽快复苏,健康持续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指出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对选择农药开始重视品牌、价格认识变化、渠道变化、促销方式变化等内容进行了简述。
  •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重视发展农业始终是保证国泰民安的战略大计。而农药是发展农业的重要支持品,是农民抗御生物灾害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研究开发现代农药,对于支持和引领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未来农业发展走势,明确了现代农药开发方向,提出发挥企业科技领先优势,加快现代农药开发进程。
  • 摘要:根据我国《专利法》第57条第2款的规定,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对于农药工艺专利侵权纠纷,如果涉及新农药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的,在专利权人完成初步举证之后,举证责任倒置,由被控侵权方提供其农药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否则被控侵权方将可能构成侵犯他人专利权。但对专利权人来说,如果其农药工艺专利并非涉及新农药产品的制造工艺,则专利权人在侵权诉讼中要承担举证证明对方采用了与专利方法相同的制造方法的责任。然而实践中,专利权人要想证明被控侵权方使用了自己的专利制造工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如何举证就成为困扰专利权人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笔者结合最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一份关于农药工艺专利侵权诉讼的判决,浅谈一下在农药工艺专利侵权诉讼中的一些举证策略。
  • 摘要:本文对草甘膦进行介绍,并就草甘膦的制剂、专用助剂进行了简述。指出随着全世界对有毒农药及有毒农药剂型的逐步限制,草甘膦原药生产能力的不断过剩,特别是近期农业部1158号公告的颁布,以后10%的草甘膦水剂将被限制使用,将来所使用的草甘膦制剂,其草甘膦酸含量必须在30%以上,这样就使得将来的草甘膦制剂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
  • 摘要:多组分反应以其原子经济性高、步骤简单、高效、绿色环境友好、可以快速大量合成结构复杂、多样的化合物,建立相应的化合物库在医药创制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多组分反应用于农药品种的开发,文献报道的不多。为此本文首先设计了一个新的未见文献报道的三组分反应合成氯虫苯甲酰胺类似物的重要中间体—全取代吡唑的方法,该中间体与氯虫苯甲酰胺的中间体区别在于取代基的位置和个数的不同,结构上既保留了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剂的活性部位,又有一定的新颖性。通过多组分反应进行结构修饰和优化,在不同的位置引入各类基团合成该全取代吡唑中间体的化合物库,进而设计合成各种结构新颖的目标化合物用于杀虫活性筛选。
  • 摘要:氯虫酰胺(chlorantranniprole)是杜邦公司开发的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属鱼尼丁受体激活剂类杀虫剂。在很低质量浓度下仍具有相当好的杀虫活性,且广谱、残效期长、毒性低、与环境友好,和传统杀虫剂没有交互抗性,对抗性害虫有很好的防效。由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可知:氯虫酰胺合成方法有很多种,但有些方法条件苛刻或是原料不易得,限制了其应用。笔者选择从最简单的原料开始进行合成研究,共9步反应,均获得了较理想的收率,且该路线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适宜于产业化开发。
  • 摘要:唑螨酯为苯氧吡唑啉酯类杀螨剂,化学名称:(E)-α-(1,3-二甲基-5-苯氧基吡唑-4-基亚甲基氨基氧)-4-甲基苯甲酸特丁酯。其作用机理为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还原辅酶的抑制及三磷酸腺苷酶的供应减少。具有触杀作用,高剂量时可直接杀死螨虫,低剂量时抑制螨类蜕皮或抑制其产卵,即具有击倒和抑制螨类蜕皮及产卵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唑螨酯合成路线的选择及具体实验内容,并就本工艺的创新之处进行了简述。
  • 摘要:本文以30%毒死蜱EW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0℃贮存条件下相对稳定的配方A和不稳定配方B, C, D之间的关系,借助Turbiscan-lab稳定性分析仪短期扫描,并结合粒径变化,油、水相密度研究了水乳剂常温贮存的稳定性。
  • 摘要:表面活性剂是现代农药制剂技术的重要成分,没有表面活性剂就不可能有当今复杂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地发挥作用,也不可能产生效益,更奢谈环境友好型制剂。这类表面活性剂通常称为农用表面活性剂或农用(药)助剂、农药乳化剂。目前,在传统农药剂型中我国仍以乳油和粉状制剂为主。乳油中含有大量象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芳香烃类有机溶剂,例如1.8%阿维菌素乳油含有近90%二甲苯类溶剂。这些挥发性有机溶剂不但在生产包装过程中,而且特别是在使用喷洒过程中,有的散发到大气中,有的残留在土壤内,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和污染。同样,在粉剂和可湿性粉剂的加工和使用中产生的粉尘也存在着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问题。因此,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的今天,开发高安全性、高性价比、绿色环保的水基性农药制剂尤显重要。本文介绍了水基性制剂的概况及其物理稳定性,对农用表面活性剂及国产新助剂的应用进行了简述。
  • 摘要:近年来农药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农药产品的销售量及应用量的不断增加,农药应用中的环保问题也日益紧迫,早有有识之士提出农药水基化,以降低农药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使农药的使用更安全、更环保。农药的水基化剂型包括水剂、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等等以水为主要基质的剂型,水剂是农药水基化剂型的一种,是将水溶性的农药溶解于水中并添加助剂而制成的制剂。目前市场上可制成水剂的农药品种较少,一些传统的农药很难将其制成水溶性制剂,这也大大限制了水溶性农药的发展。尽管如此,近年来我国水剂的产量也很大,约占整个制剂的15%-20%,主要品种是草甘膦水剂,另外还有20%百草枯、25%虎威和2甲4氯水溶剂等等水溶产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研究并生产草甘膦水剂助剂产品,随后又开发了其它如百草枯、二甲四氯等水溶性农药的助剂产品,在多年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我们也不断地研究并完善助剂体系,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得到了客户的普遍认可。本文对这些年对表面活性剂在水剂农药中的应用体会作了一些总结。
  • 摘要: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广谱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主要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霜霉病和香蕉黑星病、叶斑病。对黄瓜、香蕉安全,未见药害发生,具有杀菌谱广、活性高、与环境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其抑菌机理是作用于真菌线粒体呼吸链中细胞色素bcl复合物,阻止电子传递,与常用的杀菌剂没有交互抗性,能有效预防、控制、治疗农作物主要真菌病害。吡唑醚菌酯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剂型为60%吡唑醚菌酯一代森联水分散粒剂,中文商品名为百泰。此药剂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目前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它在柑桔中的残留检测方法。
  • 摘要:嘧菌酯(azoxystrobin),商品名阿米西达。化学名称(E)-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分子式C22H17N3O5,CAS号131860-33-8,结构式见图1。该药进入病菌细胞内与线粒体上细胞色素cytb的Qo部位结合,阻断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1之间的电子传递,抑制能量合成,对几乎所有真菌纲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且与目前已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多用于谷物、葡萄、马铃薯、蔬菜、果树及其它作物的病害防治。鉴于目前尚无国家和农业部残留检测标准发布,因而,研究其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是必要的。本文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GC-ECD),研究了嘧菌酯在浙江和福建两地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净化效果好的特点,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 摘要:从前年草甘膦市场猛涨,不少投资商纷纷转向农药——尤其是草甘膦的投资,“煤老板”、“房产商”、证券公司……均十分关注草甘膦的投资,其中也有不少建了厂,收购了企业,一时十分热闹。然而,到去年上半年,草甘膦价格猛跌,致使不少人大呼“上当”,甚至“血本无归”。此时很多人又陷入迷罔,不知所措,怀疑农药该不该投资,搞农药有没有希望。本人不懂投资,也一不抄股,二不做“奇货”,三不买“债券”,但因在农药行业中摸索了近五十年,对农药略知“皮毛”,作为“旁观者”对农药的投资发表一些肤浅的看法。本文指出农药是值得投资的领域,并就如何投资农药提出看法。
  • 摘要:换位思考,顾名思义就是放到对方的位置,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从农药营销的现实来看,换位思考、创新营销就是要求农药厂商的营销、策划及技术服务等相关支持人员和系统摒弃长期在农药营销活动中所固有的自以为是、闭门造车、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逆向思维,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进行营销策划、创新活动的行为。由于是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和开展营销活动,企业的市场行为无论是产品质量、技术服务、使用方法,还是企业品牌更容易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和理解,尤其是在面临当前“天下无虫”的农药市场困局和红海竞争中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战略,最终确立自身品牌的市场强势地位和持续的竞争力。换位思考、创新营销的实质就是传统的4P营销向4C乃至4R营销理论转变在现实营销活动中的具体实践。本文指出在产品质量的认知上,换位思考创新营销思维与传统营销思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对关于农药产品的开发、升级换代、包装设计问题及关于技术服务和培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 摘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粮食总产量的1/4,除了造成农产品减产外,还直接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我国是一个以种植业为基础的农业大国,近几年来农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大约有3.6亿hm2,每年损失粮食约1600万t,每年需使用近百万t化学农药制剂防治病虫害,导致了20%以上的果蔬和10%以上的粮食农药含量超标,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及生态环境影响小,对农产品无污染,对靶标害虫针对性强,有利于保护害虫天敌以及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是防治害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绿色农业的理想选择。本文介绍了生物农药的分类与研究背景,简述了我国生物农药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摘要:目前环境污染和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各国关注的主题,环境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环境的污染和恶化也打破了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并给各种细菌、霉菌的繁衍生存创造了条件,使有害微生物无处不在,防不胜防。农药抗菌防霉剂的筛选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空缺,以此可以加快我国农药抗菌防霉剂的筛选和应用。为此笔者将常用的、对环境相对安全的农用杀菌剂进行实验室的抗菌防霉试验,并与现工业上常用的抗菌防霉剂进行比较和评价,以能进一步在工业上应用试验,进而结合各个行业生产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发出高效、广谱、安全的新抗菌防霉产品。
  • 摘要:多杀菌素又名多杀霉素(Spinosad),是在刺糖多胞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是一种低毒、高效、广谱的生物源杀虫剂。能有效的防治鳞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也能很好的防治鞘翅目和直翅目中某些大量取食叶片的害虫种类。具有高效的杀虫性能,且与目前常用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对人、非靶标动物和环境极为安全、可生物降解的优异特点,并因此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品挑战奖”。从结构上看,多杀菌素类化合物属大环内酯类,分子内包含一个独特的四核环系,并连结着两个不同的六元糖,分别为Foroaamine糖和鼠李糖。商业化产品以Spinoayn A和D为主要活性成分。多杀菌素类化合物是刺糖多孢菌Saccha ropoly spora spinosa在培养介质中经有氧发酵而得的次级代谢产物。本文介绍了多杀菌素开发应用史,简述了多杀菌素国外使用、登记和专利情况,并就我国多杀菌素制剂登记、研发及应用情况进行说明。
  • 摘要:氟虫腈英文通用名为Fipronil,商品名Regent、锐劲特,试验代号MB-46030,化学名称(RS)-5-氨基-1-(2,6-二氯-α,α,α-三氟-对-甲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吡唑-3-腈,英文化学名:(±)-5-amino-1-(2,6-dichloro-α,α,α,-trifluoro-p-tolyl)-4-trifluoromethylsulfinylpyrazole-3-carbonitrile,分子式:C12H4F6Cl2N4OS,分子量:437.2。氟虫腈为GABA-氯通道抑制剂。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对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杀虫剂有抗性的或敏感的害虫均有效。适宜的作物有水稻、玉米、棉花、香蕉、甜菜、马铃薯、花生等,推荐剂量下对作物无药害。氟虫腈杀虫谱广,具有触杀、胃毒和中度内吸作用。既能防治地下害虫,又能防治地上害虫。既可用于茎叶处理和土壤处理,又可用于种子处理。本文对乙虫清、丁烯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氰氟虫腙、茚虫威等进行了简述。
  • 摘要: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经济增长确实明显放缓、减速,国内经济增速也放缓,农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扩大蔓延,已经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由国外向国内、由沿海向内陆、由城市向农村、由工业向农业蔓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扩散,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日益显现,农产品加工业也面临着市场萎缩、需求不足、风险加大、经营困难的局面。本文介绍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简述了金融危机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思路。
  •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其生存的环境质量。由于农药的使用与环境质量有密切的关系,为此,人们对农药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理想的农药应具有高效、低毒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由于传统的随机合成筛选方法的耗时和污染,使得它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化学信息学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它们已应用于涉及化学的相关领域,如药物设计、农药设计和环保等领域,并显示出特有的作用。在新农药的创制过程中,农药先导的虚拟筛选和结构优化处在创制过程的前期阶段,两者相辅相成。它们的结果对新农药研究的成功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介绍农药先导的虚拟筛选方法和工具、结构优化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在这两个工作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要点。
  • 摘要: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属苋科多年生宿根性杂草,起源于南美,具有繁殖快、生命力强、在陆地和水域均可生长、抗逆能力强等特点,现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蔓延。该杂草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上海,如今已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仅四川的35个县发生面积即达34.7万hm2,全国为害面积已超过了80万hm2,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草害难题。有关空心莲子草的治理方法,尽管在部分气候适宜地区利用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能控制住水域空心莲子草的蔓延,但采用化学防除仍是目前该草治理的主要手段。草甘膦在多年生杂草体内传导性好,毒性低,对人畜及环境生物安全,是美国等国家允许在水域使用的少数除草剂品种之一。草甘膦的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杂草体内莽草酸合成途径的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的活性,进而导致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受阻。杂草体内莽草酸的积累是草甘膦处理后杂草中毒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本文报道高锰胁迫下草甘膦处理后空心莲子草体内莽草酸的含量变化和主要抗氧化酶系统响应。
  • 摘要:各种脂肪酮、β-酮酯和1,3-丙二酸酯类的α-卤代化合物是医药、农药等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它们通常是使用氯气、SOCl2、SO2Cl2、HCl;液溴等卤代试剂对相应的酮和丙二酸酯类化合物进行直接卤代得到的。但由于该类试剂的毒性和对设备的腐蚀性、生产和运输上的安全性问题及产生大量酸性废气等原因,它们的使用日益受到限制。因此,近年来,各种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卤代试剂及其绿色卤代方法,特别是可工业推广的方法研究受到了重视。如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MgCl2、CuCl2等。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DCDMH)和1,3-二氯(溴)-5,5-二甲基海因(DBDMH)是一类新型的消毒杀菌剂和漂白剂,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和生活用水的消毒和杀菌,从而被大量工业化生产,而且价格远比NCS和NBS便宜。本课题组提出了一种使用DCDMH和DBDMH在酸作为催化剂,甲醇为溶剂、温和条件下高收率制备高纯度α-单卤代苯乙酮的方法。为了拓展其应用范围,希望能最终将其作为绿色的卤代方法推广到工业生产中,我们对该反应作了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本文报道了利用DCDMH和DBDMH作为卤代试剂对各种脂肪酮、β-酮酯和1,3-丙二酸酯类的α-氯代反应。
  • 摘要:在我国的《农药乳化剂术语》国家标准(GB/T 17515-1998)中,农药助剂的定义是指在农药制剂加工和应用过程中的辅助药剂,能帮助主要药剂成分发挥其效能的物质。实质上,农药助剂是在农药制剂中除了原药和水以外的物质。在美国被称为农药制剂中的隋性成分,而制剂中的有效成分原药则称为活性成分。我国农药制剂年产近二百万吨,在一万三千多个登记品种中,80%以上的产品需应用农药助剂加工。农药助剂可分为表面活性剂和非表面活性剂两大类。农药表面活性剂主要有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渗透剂、展着剂、发泡剂、消泡剂、增溶剂等,而非表面活性剂主要指溶剂、载体、填料、防冻剂等。无论是农药制剂企业还是农药助剂生产企业,在进行农药制剂配方研究时,在生产各类农药制剂时,虽然对这两大类农药助剂的合理使用都广泛重视,但是仍然在其使用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尤其在农药表面活性剂的使用上,误区更为突出,使用不规范现象较为普遍,从而造成农药资源的浪费和农药使用成本的增加。为此,本文针对农药助剂特别是农药表面活性剂的规范使用进行探讨,供参考。
  • 摘要:水乳剂也称浓乳剂,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原药或原药溶于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所得的液体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农药制剂。其外观为不透明的白色牛奶状乳状液,粒径通常为0.7-20微米,比较稳定的平均粒径为0.5-3微米。与乳油相比,由于水乳剂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因而可以避免生产和贮运过程中的燃烧和爆炸,且无难闻的气味,并对眼睛刺激性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大大提高了对生产、贮运和使用者的安全性,它的助剂使用量为3-10%,与乳油相当,成本比乳油和微乳剂低。水乳剂是国际公认的对环境安全的农药新剂型,在国外大公司的产品登记中水基化的农药占有相当的比重。近年来,我国水乳剂发展很快,品种涉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杂环类农药、杀菌剂类农药、除草剂类农药等,一种高质量的水性制剂必须解决好制剂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的问题。本文介绍了2.5%功夫菊酯水乳剂及专用助剂的实验过程,分析了溶剂、乳化剂、抗冻剂、水质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 摘要:苯磺隆是磺酰脲类高效、低残留的内吸性茎叶除草剂,在我国小麦产区杂草防除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单一使用、杂草群落发生变化,猪秧秧、泽漆、麦家公等抗性杂草发展成为黄准地区小麦田的主要杂草种类。唑草酮是美国富美实公司开发的三唑啉酮类触杀性茎叶除草剂。24%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是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针对猪秧秧、泽漆、麦家公等恶性杂草而开发的,用于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新品种。为了明确24%唑草·苯磺隆WP对猪殃殃、泽漆、麦家公等阔叶杂草的田间防效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确定最佳使用剂量,2008年3月份我们在安徽宿县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防除效果。本文现对试验结果进行整理。
  • 摘要: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除草技术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农田施用化学除草剂的面积越来越广,农民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化学除草剂的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优越性,如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地控制了农田杂草的滋生,提高了农作物单位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等。同时,农田化学除草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除草措施,除草效果受当时的气候条件、作物生育期、操作技术等条件的影响较大,如掌握不好,很容易产生药害,作物受害轻则减产20%~30%,重则减产50%~60%,更为严重的甚至绝产。因此,合理使用化学除草剂,严格掌握使用技术是减轻或避免药害的重要手段。本文就除草剂的药害类型、药害症状、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等进行分析探讨,为正确合理使用除草剂、避免药害的产生提供依据。
  • 摘要:化学农药具有防治效果好,作用速度快,使用简便、用量少、成本低等特点,能够及时控制直至消灭大面积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但是,化学农药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得当,可以发挥它的优点,若使用不当,不但达不到病虫防治的目的,还会造成人畜中毒死亡,作物受害、农副产品和环境污染等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做到科学用药,达到安全、经济、有效的目的,发挥农药应有的作用。
  • 摘要:目前生产上防治豆野螟的理想药剂较少,为筛选新的高效、低毒、有效农药,笔者近年来,采用几种不同类型的新农药对豆野螟的防治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并依据相关数据对药剂防治策略进行了探讨。
  • 摘要:苹果顶梢卷叶蛾(Spnonota lechriaspis Meyrick)别名梨白小卷叶蛾、芽白小卷叶蛾、拟白卷叶蛾,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此虫在我国分布广泛,各地苹果产区均有分布,以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发生最重。本文对其发生与危害特点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 摘要:氰氟草酯(cyhalofop-butyl),属二苯醚类除草剂,是目前水稻田应用较多的选择性除草剂,主要防除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该除草剂目前市场上主要剂型是10%的乳油。由于乳油含有大量的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大,在一些国家乳油已经被限制或禁用,在我国至2009年8月1号起不再颁发农药乳油产品的批准证书,从而促使农药剂型不断更新和发展,其中水乳剂就是农药剂型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水乳剂是将液体农药原药或原药溶液以0.5~1.5μm的微滴分散于水中的制剂,其中不含或仅含有少量有机溶剂,具有使用安全、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本文对氰氟草酯水乳剂的配方进行了研究。
  • 摘要:目前,玉米田除草剂大多采用乙草胺、莠去津以及乙草胺与莠去津的混配制剂做苗前土壤封闭处理,由于天气干旱和机收麦茬较高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玉米田封闭除草效果不理想;而玉米田苗后茎叶喷雾处理的药剂比较少,用户大都在玉米长到10叶后采用百草枯进行茎叶处理,由于百草枯为灭生性杂草剂,喷雾时需要进行定向喷雾且在喷洒时一旦遇风天或稍不注意便会对玉米产生药害。烟嘧磺隆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苗后茎叶处理剂,制剂为4%悬浮剂,在玉米3~5叶期,杂草基本出齐后茎叶喷雾,每公顷用0.9~1.5升(折合有效成分36~60克/公顷),可防除马唐、牛筋草、狗尾草、野黍、反枝苋、藜、莎草科杂草等。该药剂是内吸传导型磺酰脲类除草剂,可通过植物茎叶及根部吸收并迅速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通过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阻碍支链氨基酸的合成,从而影响植物细胞分裂,使杂草停止生长,最终死亡。近年来,某些地区施用烟嘧磺隆后,一些玉米常规种植品种产生了较严重的药害,本文现对药害症状、产生原因、预防措施及药害产生后的补救措施做简单概述。
  • 摘要:目前,世界各国普遍认为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是推广“绿色农药”。但迄今在我国,代表未来农药发展方向,高效、低毒、环保的“绿色农药”的研发正处于起步阶段,高效安全的绿色环保农药可谓凤毛麟角。未来农药产品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对人类健康安全无害,对环境友好,超低用量,高选择性,生产流程绿色环保等,即“绿色农药”。所以,绿色环保农药的研发迫在眉睫。目前欧盟禁止使用的农药中涉及中国的有70多种,因农药残留超标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0多亿美元。作者进行了探索,筛选研制出了纯中草药复方杀虫剂“百虫速灭”,并对其杀虫效果进行了初步观察,现进行简要报道。
  • 摘要:高效氯氟氰菊酯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其杀虫活性高,杀虫范围广,持效期长,对半翅目、鳞翅目等多种害虫有效,对螨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作为专门的杀螨剂使用。CIPAC给出的是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方法,而一般的气相色谱法不能将4个异构体分离。GB20696-2006提供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的检测方法有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由于微乳剂中水占17%~70%,采用正相液相色谱检测水分会永久性吸附在色谱柱中,使得柱效降低,甚至严重损坏色谱柱,同时强极性的表面活性剂会引起基线和样品保留时间漂移;而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时,如不经过繁琐的样品前处理,微乳剂中占5%~30%的表面活性剂会污染衬管,导致去活衬管吸附或分解检测样品。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多次实验,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
  • 摘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中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3%、49%,均居世界第一。中国蔬菜播种面积2007年达到2.6亿亩,总产量5.65亿吨,人均占有量420多公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蔬菜出口增长势头强劲。据中国海关统计,2007年中国累计出口蔬菜817.59万吨,与2000年相比增长1.55倍。蔬菜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2007年蔬菜生产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650多元。但是,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的驱动,以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栽培蔬菜发展迅速。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也给蔬菜害虫的防治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新害虫的出现、次要害虫的上升、害虫抗药性等。这些新问题对当前蔬菜生产已形成重要障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选择这两种作用机理独特的杀虫剂对四种主要蔬菜害虫进行毒力测定,以明确它们对蔬菜害虫的防治效果,为田间蔬菜害虫的施药防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对广大菜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农药企业“商业秘密”日渐成为经营者保持其竞争力的必争领域,越来越受到农药企业的高度重视。在现阶段,在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人才越来越频繁的流动,尤其是掌握农药企业商业秘密的人员携带商业秘密离开企业,给用人单位有效保护商业秘密并发挥其商业秘密的竞争优势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笔者认为,若想有效保护农药企业的商业秘密,必须重重设卡、“步步为营”,设立安全、可靠、易防难攻的六道“防火墙”。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