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学习
主动式学习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6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常用外国语、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493147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东西南北·教育、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全球科技经济瞭望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首届全球ET学术峰会、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第21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等;主动式学习的相关文献由130位作者贡献,包括乔羽、曹学飞、朱艳妮等。
主动式学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93147篇
占比:100.00%
总计:2493214篇
主动式学习
-研究学者
- 乔羽
- 曹学飞
- 朱艳妮
- 朱锦程
- 朴海音
- 杜振军
- 杨恒新
- 杨鑫
- 江莉
- 王蕊
- 程丽芳
- 袁丰
- 高燕
- 黄丽亚
- Chun Li
- Haibin Xie
- Shengjian Bai
- Wanying Xu
- Yongbin Zheng
- 丁元英
- 余琛妍
- 刘云锋
- 刘亚清
- 刘晶
- 刘来兵
- 刘畅
- 刘磊
- 刘雁云
- 卢菁
- 史维秀
- 吴用
- 周强强
- 周慧
- 夏伶
- 夏茂盛
- 孔冰
- 孙方田
- 孙正兴
- 居静娟
- 崔建锋
- 常绪成
- 张东丽
- 张利芬
- 张剑
- 张思远
- 张斌科
- 张晓
- 徐婉莹
- 徐岩
- 徐艳南1
-
-
陈宝明;
谢昱
-
-
摘要:
近十年来,OECD国家以多种方式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并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使用"信息化技术"、强调"主动式学习"、强调教师专业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考"技能.这些实践是OECD国家教育创新的亮点,对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
江滢
-
-
摘要: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汲取知识、提升能力的主要场所,课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过程中担负着重大使命.高校课堂应聚焦学生发展,以激趣、求异、探索、迁移为定位和宗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探索和实践,并通过知识的迁移形成新能力,解决新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高校课堂的定位.
-
-
马明舟
-
-
摘要:
在高校新工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与新工科教学需求之间产生了日益突出矛盾.以"互联网+虚拟仿真"技术为核心,以虚拟仿真技术为主实现对新工科实验课程体系里无法在现实环境中实现的教学内容进行仿真模拟,并依托互联网教育平台搭建在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引入主动式学习的思想,并与线下理论课程相融合,构建混合式学习、动态式跟踪、智能化评价、数字化管理的新型教学模式,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不足.
-
-
刘畅
-
-
摘要:
主动参与式学习是主动学习课程的核心理念,通过区域活动中的核心环节"计划、工作、回顾"来完成。"计划"是教师尊重和支持幼儿的想法,"工作"是幼儿实施计划的环节,"回顾"是教师支持幼儿回顾自己完成的工作内容。学习主动做计划对幼儿的学习和未来成长非常重要。自信地表达、选择和决定,有助于提升幼儿自信心、有控制力和未来规划能力。
-
-
张斌科
-
-
摘要:
常常听到年轻教师问:这课怎么教啊?也常常听到年长教师说:这课越来越不知道怎么教了。其实,这些疑问和顾虑里有一个词导致了我们的教学迷茫,那就是“教”。教师教课,天经地义,“教”字当头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教”是作用于“学”的,不了解、研究、把握“学”,“教”自然无的放矢。因此,面对新课,教师自问的不应是“这课怎么教”,而应是“这课学生怎么学”。只有这样,才能贴近学生,也才能帮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正是教育所追求的境界,也正是教师想看到的景象。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达到主动式学习的目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
-
石新丽
-
-
摘要:
目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我校研究生在线教学坚持"教学任务不减、教学质量不降"原则."免疫学发展简史"是中医药免疫研究进展课程的第一讲.针对2019级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情及科研需求,依据本课程及章节的教学目标,作者参考多本权威教材并结合最新进展,将本章节内容分为2部分:由"疫"谈"抗疫"及由"史"推"今".作者围绕以上两部分内容形成免疫学简史"十问",借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环环相扣地解读,并结合专业背景进行适当拓展.主体课程内容结束后,采用提出疑难问题、互动讨论、评价点拨的方式进行答疑.对研究生而言,通过主动式学习激发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研讨提高研究能力非常重要.通过课程反馈情况来看,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准备精心""讲解耐心",自己"很有收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均随之发生变化,促进其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
-
刘来兵;
曲曼鑫
-
-
摘要: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在线教育成为疫情期间各级学校实施教学的主要形式,这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发展契机.在线教育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在知识建构这一过程中充分利用技术的工具性和中介性特征,在交互式的学习活动中、在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中增强学习者学习乐趣的切身体验.尽管在线教育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但应认识到信息技术仅仅是为在线教育的良性运行提供媒介、手段、方式和工具,需要以主动式学习激活教学情境感,通过深度学习保证在线教育质量.后疫情时代应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在线教育,细化课程计划和学习任务、制定个性手册与共同目标、确立学习进度和时间观念、搭建多维交互的网络平台、引导主动学习和自我学习、采用交互讨论和留言反馈.
-
-
杨建国
-
-
摘要:
中储粮从课程内容、技术功能、运行机制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创新,打造了一个具有系统性、针对性、持续性、革新性、互动性、实效性的在线学习平台——中储粮大学全员在线学习平台,有效解决了企业培训普遍存在的学员覆盖率低、学习针对性弱、学习系统性差、学习能动性差、学习持续性弱、成效转化率低等问题,为打造一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铁军"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和机制保障。
-
-
-
-
鄭淑真;
鄭育評;
黃悅民
- 《第21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 2017年
-
摘要:
世界上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植物,但人们对于植物的认识必须透过植物名称查询,因此,本研究开发出一款App,主要功能为植物特征检索查询,使用者即使不知道植物名称,亦可透过观察植物的各个特征,利用本系统查询出最符合的植物.然而有些植物特征比较相似,容易让使用者搞混,导致在选择特征时容易出错,本系统计算植物特征之质心距离并计算相似度,利用模糊函数提高检索之正确率.未来配合国小自然科学课程,本系统能引导使用者选择出正确的植物特征,让学生进行主动式学习,而非被动地接受植物知识,提高学习成效.
-
-
-
- 《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
-
摘要:
现今连世界最顶尖大学的教育,其实都是不符合学生、职场和社会需求的.前几年美国最有权威的调研机构做了一次调研,问了两批人同一个问题:你们认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职场的要求?问的第一批人是大学校长、院长、首席学术官,他们信心十足,几乎所有人(96%)都说:是的,我们的大学是非常符合这些要求的.但奇怪的是,同样的问题问到雇主,他们却很少有人(11%)这么认为.从实用性知识、主动式学习、国际开放性和全球体验等角度分析了minerva大学的办学效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