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命哲学

生命哲学

生命哲学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2篇、会议论文36篇、专利文献6193篇;相关期刊877种,包括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暨“教育和文化: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年会等;生命哲学的相关文献由140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泽鸿、王开岭、杨晓萍等。

生命哲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2 占比:18.16%

会议论文>

论文:36 占比:0.47%

专利文献>

论文:6193 占比:81.37%

总计:7611篇

生命哲学—发文趋势图

生命哲学

-研究学者

  • 张泽鸿
  • 王开岭
  • 杨晓萍
  • 董德福
  • 冯学成
  • 李振纲
  • 吴舜立
  • 孙刚
  • 张其成
  • 张庆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罗婷
    • 摘要: 王安忆的《长恨歌》不仅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获得广大读者和学界的一致认可;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长恨歌》中,不管是对人物形象还是对上海都市文化的研究都还存在可挖掘的空间。并且,随着全球女性主义理论的不断推进,以王安忆为代表的女性主义作家更加值得我们关注,以《长恨歌》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研究价值也在逐步提高。最重要的是,从对《长恨歌》的深度研究中,我们能够加深对女性主体意识的理解,认识到女性人生中蕴含的生命哲学,借此关照现实生活,对现代女性的生活产生影响。
    • 倪胜利; 唐晚榆
    • 摘要: 起源于19世纪的生命哲学以非理性主义色彩反思和批判了极度膨胀的科技理性,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生命与心灵生活的内在深度。生命教育是一种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发轫于20世纪初、关注个体生命存在的柏格森生命哲学,为学校教育实现生命教育反“贫困”提供了重要视角。在柏格森的冲动绵延、直觉的哲学视角下,生命教育面临贫困、冷漠和绝望之战。生命教育应从知识建构、技能建构和精神建构三个实践维度反“贫困”,以唤醒生命冲动,体验生命綿延,感悟生命直觉。
    • 邵通
    • 摘要: 方东美融贯古今中西哲学,敏锐抓住中国哲学“内在超越”型态,以“生命”为核心阐释中国哲学精神。其生命哲学体系的建构贯穿在三个维度,一是在中国哲学研究中,拒斥宗教与科学的研究途径,力主人文主义的研究理路;二是通过推崇《周易》“生生”之基本原理,“扩大心量”融汇儒道佛思想,吸收西方有机生命理论;三是以生命价值为中心,以旁通统贯论、道论和人格超升论概括中国哲学的通性与特点。
    • 杜亚伦; 朱玉江
    • 摘要: 生命哲学是对于"主客二分"主体性哲学的一种逾越,强调个体发生的主体与主体间的生命世界。生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生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在进行对话理解时需同时面对"客观世界、主体世界、社会世界"这3个世界,而生命哲学则是跨越主客二分的思维定式,将3个世界看作一个有机生命整体,形成一种既无主体也无客体的内部联系,达成对事物的整体理解。
    • 席文哲; 涂鹏
    • 摘要: 儒道释生命哲学是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精要所在,本文在论述生命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把握儒道释三家生命哲学文化的脉搏。在其视域下,后疫情时代可从构建生命教育多元课程,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意识;革新传统教学方式,探索主体间性生命教育教学模式;家校社携手共建育人体系,形成生命教育共同体等路径促进生命教育的回归。
    • 郭淼; 王保中; 黄燕霞
    • 摘要: 当下,作为新时代育人风向标的“五育融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议题之一。但存在的现实困境有:功利主义教育观肢解“五育”完整性;封闭的教育场域压抑“五育”自由性;教育主体的模糊使“五育”承受融合的割裂性。生命哲学作为具有哲学秉性的学理,以其与教育之间的同源构建“五育融合”的路径。基于个体生命样态的憧憬,坚守合理适度的“五育融合”信条,进而重筑生命自由与心灵解放,弥合“五育”起点与其内在精神的异化缺失,最终使“五育”得以落地,让生命得以健康成长。
    • 邓雯
    • 摘要: “内美”,意为内在的美好德性。《楚辞•离骚》有云:“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内美藏匿于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下,非细品无以见其本质。“人本主义”,即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现代“人本主义”理论视野下,无论是生命哲学、表现主义美学或是存在主义美学等,都将人置于核心地位,并持续关注着“人”的现实直觉、生命体验与实际存在。同时,海德格尔等许多存在主义哲学家,将死亡意象作为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情感叙述,赋予其生存的意义。
    • 王青青
    • 摘要: 在经过“遍求百家”“百死千难”的曲折之后,王阳明终在龙场一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自此指明天理内蕴人心中为良知本体。良知具有本体意义,生化天地万物,天地万物与人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人在这个生命体中具有特殊性,只有人能够觉悟到良知,感应天地万物为一体。人与天地万物的这种内在直观的体验,也决定了个人生命的追求承担着他者的责任。儒家对于成圣的追求,也即是对于个体生命超越的追求,阳明这里即是良知本体扩充至极全体呈露、无有亏欠无障蔽。
    • 刘纳
    • 摘要: 文章以郝景芳在《永生医院》中遭遇到的“永生”问题为切入点,在中西方生命哲学的大背景下,对当代科技手段制造出来的“新人”所带来的文化冲击和个体生命的意义危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作者从中国传统的“生生”哲学出发,深入剖析了以技艺人的工作经验为基础的古希腊“制造”哲学借助于当代科技手段造成的生命哲学危机,指出“永生”不是生命的最高目标,唯有在变动不息的“生生”之中,才有生命的真实意义。
    • 李发; 向仲怀
    • 摘要: 中国考古出土的蚕业实物及蚕的艺术形象比较丰富,蚕的艺术形象如蚕纹、陶蚕蛹、牙雕蚕、玉石蚕、铜蚕、金蚕等,可统称为“蚕的模拟形态”。对蚕的模拟形态的功用,已有的诸多解释都有待完善。研究表明,蚕的模拟形态或艺术形象表达的功用或为饰品,或为装饰图案,或有待进一步考究。但无论哪种功用,用“蚕”这一形象都蕴含了特有的用意。通过对中国古代生命观的考察,文章认为蚕的艺术形象折射出相应的中国古代哲学生命观,即中国古人追求的死而复生、生生不息、羽化成仙、长乐无极等观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