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8年“STS: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8年“STS: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2018年“STS: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8-12-01

主办单位: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南京大学

会议文集:2018年“STS: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人体技术古来有之,即医术,其目的是维护人的生命.可是应当如何评价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有些哲学家批评人体的缺陷.17世纪的休谟认为人体可以设计得更好一些,疼痛是可以避免的.18世纪康德肯定外星人的存在.他还说:“行星上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完善性都将随着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的增加而相应的增长和发展.”离太阳近的行星上的居民,若身体构造轻巧、精致,强烈的阳光会使其蒸发,所以他们要生存,身体构造必须粗糙.地球离太阳较近,所以地球人的身体构造粗糙,人体的机能也很低下.“由于人的精神所寄托的物质之粗糙,以及受精神刺激支配的纤维之脆弱和体液的迟钝”,“总是处于疲乏无力的状态”,“思维能力的迟钝,是粗糙而不灵活的物质所造成的一种结果”.所以人的目的大部分都不能实现.
  • 摘要:在进化论中,达尔文始终认为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是个体.但膜翅目社会群体中的一些蜜蜂或黄蜂为了保护蜂巢安全将自己的全部生命都用于帮助其他个体进行繁殖,表现出极端的利他主义,但他却不能解释膜翅目社会中的这种利他主义行为.英国学者V.C.维恩—爱德华兹认为利用群体选择可以解释动物的利他主义行为.而以G.C.威廉姆斯为代表的许多博物学家对维恩—爱德华兹的思想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群体选择难以确认动物中真正的利他行为.W.P.汉密尔顿提出的“亲缘选择”理论,解决了之前达尔文所不能回答的一个问题,即个体不仅能通过自身进行繁殖,而且还可以通过帮助遗传上相近的亲属进行繁殖,从而影响选择的过程.虽然汉密尔顿的亲缘选择理论解释了亲属之间的利他主义行为,但是却没能解释非亲属之间的利他主义行为.R.特里夫斯提出了互惠利他主义的观点,从而解释说明了在非亲属之间存在的互惠利他主义的行为.英国生物学家道金斯提出了“自私基因”的理论,认为生物体只是基因用于繁殖自身的途径,对于繁殖成功了的那些基因,必然会支配整个群体.利他行为进化的动因就在于这种行为增加了把同类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机会;当利他行为的接受者所获得的利益大于行动者适合度的损失,利他现象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社会生物学创始人威尔逊在《社会生物学》一书中推广了群体选择理论和亲缘选择理论的应用范围,从海洋生物到陆地生物,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最后推演到了人类社会.
  • 摘要:“后真理”是一种“个人信念比科学事实更具说服力”的怪象,“后真理”与SSK的对称性原则的联手,就会在“认知平等与民主化科学”幌子下,让伪科学与政治派别或利益集团之间形成强大的反科学同盟,从内容与体制上诋毁科学.这种诋毁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认知平等,因为科学的本质是以事实为依据,这是认知平等的先决条件.“后真理”现象反映出在哲学上重审划界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 摘要:认知主义的设计观旨在从科学研究模式中寻找设计活动的确定性以把握设计规律.然而这种进路忽视设计的社会导向,因此在现实中难以有效实施.当设计方法论从认知主义范式转向STS范式时,就能将设计活动放到社会中去考察,从而揭示了设计活动的社会因素.STS视域下的设计方法论最初将设计视为一种社会建构,之后又将设计置于丰富的实践中去考察.设计方法论由认知主义设计观转向社会建构设计观,最终走向“实践建构”设计观.STS视域下的设计方法论的初衷并不是想要从本质上批判设计的科学性与自主性,而是为研究设计活动提供一种社会学分析的补充框架.
  • 摘要:二十世纪中叶起,系统科学异军突起,以系统科学为主的科学研究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之前经典物理学确定因果性为主的线性研究线路,逐渐被非线性的统计、混沌、分形、测不准所代替,在哲学层次上,原子论、还原论、构成论、确定论,也逐渐被有机论、信息论、生成论、非确定论所替代,在此变革中,经典哲学本体解构,认识提升,时空观改变,方法论更新,即,系统科学的研究范式转换所形成的科学研究方法与内容,深刻影响哲学走向,促进构建哲学全新宏观图景.
  • 摘要:在新兴科技风险治理中,常民知识应当如何服务于“技性科学”或“社会技术系统”背后多重风险事实的澄清?本研究借助于厦门PX项目风险争议的个案研究,来对技性科学协同治理过程中常民知识进行重新定位:从对称性和反思性的立场来看,常民知识和专家知识一样,也是由价值诉求和风险认知相互缠绕而形成的,因此也会因自身的价值误区和认知盲点而仅仅具有情境合理性,并且这一局部有效性特征决定了它与专家知识具有平等的认知地位.与此同时,常民知识也因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立场与认知焦点,而与专家知识形成差异性.正是基于常民知识与专家知识之间的平等性和差异性,两者之间才会更有可能在动态博弈中形成复杂的共融共生关系,而不是二维平面上简化的对立替代关系.在互构和共生的动态实践中,常民知识借助于内省化和标准化过程升华为具备更高强健性的公民科学.
  • 摘要:2018年10月8日,IPCC发布一份气候报告,宣称,由于人类活动和温室气体排放,目前全球已经升温1摄氏度,按照目前速度,2030年全球升温1.5摄氏度,人类进入不可逆转的生存临界点.只剩12年时间了,怎么办?这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气候安全、乃至生态安全问题.面对当前严峻的与生态危机,绿色科技既是许多人心目中降妖除魔的“神杖”,也是寄托人类希望的“海上明灯”.可是,正如当代西方著名左翼学者齐泽克指出的,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生态灾难是可以避免的”这一幻想与执念基础上的.实际上,今天面对的不是有可能避免的气候危机、乃至生态危机,而是已经发生、人类必须直接面对的、令人恐怖的生态灾难,人口爆炸、环境危机、人工智能、尤其是失控的科技创新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鉴于当代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生存挑战,各国政府采取了以节能减排、开发清洁能源为核心的低碳治理对策.但是,由于低碳治理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后推行了“美国优先”的本土发展政策,悍然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逆全球化思潮在欧美泛滥,全球气候治理陷入了困境,各国为此忧心忡忡.为此,本文主张有必要借鉴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突破气候治理的现代性困境,为人类的未来发展开辟新的前景.
  • 摘要:“非自然性”(去自然化程度)表征着技术人工物的本质属性,反映着技术人工物的本体论身份,因而构成了技术人工物之间的本体论差异.技术人工物的环境影响与其本体论状况具有相关性,即“非自然性”的高低决定了其环境风险的大小.因此,对技术人工物的本体论追问,即“非自然性”分析,可以找到其外在环境影响的内部根源.
  • 摘要:“负责任创新”是近年来在欧美兴起的一种科技发展战略理念,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标志着人类对自身发展的思考进入到新的阶段.伴随着科技进步与人类文明的演进,“负责任创新”在深刻分析和科学判断当前人类社会所遇到的“巨挑战”的情势下而提出的,具有公众受益、民主协商、社会价值和未来责任等科学内涵.“负责任创新”对于创新理论体系、人类与科技之间的冲突和挑战、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摘要:科学图像与科学实验、仪器一样具有独立的生命.随着科学图像在科学实践中的作用日益显现,科学史、STS、尤其是科学哲学需要对科学图像展开研究.现今科学史和STS已经明确将科学图像作为研究主题,科学哲学在认识论和实验实践层面对科学图像的研究也在积极跟进.科学图像的哲学研究从认识论、本体论和科学哲学基本问题等角度有待进一步展开.
  • 摘要:技术哲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经验转向和伦理转向两次重大的转折,但两次转向后的技术哲学各有利弊,维贝克在整合两次转向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物化”思想,指明当代技术文化大背景下的技术哲学需要第三次转向.至此,技术哲学从最初经典技术哲学的重视技术的本质和结构发展为第三次转向中愈来愈重视技术的物质性、道德性、实践性,逐渐为展现的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技术观.
  • 摘要:伯格曼技术范式论揭示了塑造当代生活的机制-商品特征.技术范式引发了主张焦点生活的技术改革的效应,即提倡一种试图限制技术装置的焦点生活.首先,概述和引申伯格曼的技术范式的任务和效应,以及被忽视的技术政治学视角;以此为研究视角重新理解同样被忽视的技术改革的效应.其次,具体分析技术范式对当代生活的机制-商品特征的揭示和批判;在此基础上进入到宏观的技术政治学视角中,探讨伯格曼分析技术与民主关系中的正义与美好问题;最后,阐明伯格曼的技术范式的改革效应,即焦点生活的设计如何可能?分析伯格曼如何通过政治的“直证话语”和以社群主义为特征的政治哲学,为设计焦点生活寻求政治和伦理上的可能.
  • 摘要:可能世界中的时空问题既是形而上学问题,但又与几何学和物理学紧密相关.莱布尼茨认为空间是事物并存的序列,时间是事物后继的序列,它们是唯一匹配而共存的,不同的可能世界具有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刘易斯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某种使得世界内在地成为一个整体的关系系统,如果其他可能世界中的这种内在关系不是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那也是类似于时间和空间的内在关系系统,所以刘易斯允许不同的可能世界具有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莱布尼茨和刘易斯都“允许”不同的可能世界具有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这种“多样时空观”与牛顿以及克拉克的绝对时空观相冲突,它意味着几何学真理和相关物理学真理在形而上学意义上是偶然的.
  • 摘要:对technoscience概念及其哲学研究,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诠释和理解.本文主要从STS和技术哲学的两种视域来考察该术语的使用状况,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区别于STS的、具有哲学认识论特征的、能刻画并凸显当代科学研究实践特征的技科学认知模式.
  • 摘要:经济学范式的转变说明了人类发展理念的变化,传统经济学的范式决定了其高碳性与不可续性,低碳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学范式的革命.而环境建构论者将低碳经济解读为一场利益的博弈,解构了低碳经济未来的蓝图,使其自身产生了俄狄浦斯反应.面对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以生命共同体为理念的中国低碳经济在“元范式”上继承了后SSK观念,将低碳理解为一种各种异质性要素实践的过程;并在“全球低碳化浪潮”的范式规训中,弘扬了与西方相融合的中国文化,指明了中国何以处世的方向.这正是体现了低碳经济在范式上的进步性.
  • 摘要:硅谷创投成功孕育了无数世界级的高科技企业,但是同时其失败率也超过70%.创投固然是由金融资本和市场环境推动的博弈,但是作为创投重要标的之一的科技创业项目,其本身具有特殊性,即作为核心的“科技资本”.那些不具备科学基础与技术条件的科创公司,最终往往被证明是浪费大量社会财富的伪“科技创业”.有效利用同行评议和专家组来鉴别创业者的素质和创新的价值,是减少这类损失发生的必要途径.
  • 摘要:整个社会技术转型运动包括古代“心身技术文明”、现代“机器技术文明”和未来“心身-机器-生态技术文明”三大阶段.人类在“心身技术文明”中生活了数千年,在“机器技术文明”中生活了数百年,当代人类社会正在孕育新的未来的“心身-机器-生态技术文明”形态.从古代“心身技术文明”到现代“机器技术文明”是十足的质变性质的社会技术转型,从现代“机器技术文明”到未来“心身-机器-生态技术文明”也将是同样质变性质的社会技术转型.每一场社会技术转型内部是由一系列转折意义的技术革命组成,其中作为肇始的技术革命,也可说是狭义的质变性质的“转轨性社会技术转型”,而后续的一些技术革命同属于一场巨大的社会技术转型运动,也可说狭义的量变性质的“顺轨性社会技术转型”.
  • 摘要:当下新兴科技如人工智能、基因编译等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的道德认知、伦理水平甚至文明发展前景作出预警,欧美各国纷纷开始未雨绸缪.中国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课题和战略举措,具有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生态文明等新的时代内涵,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霸权主义、工业主义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目前以互联网技术、可再生能源系统和交通物流体系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能否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直面发展问题,是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莫大挑战.因此,需要基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相应的对策.
  • 摘要:现代理论体系是现代社会在形成发展过程产生的思想文化体系,其中现代性和现代化是现代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两个概念.现代性是人类主体追求自由的一种思想观念,而现代化则是人类追求自由的具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财富、理性、科学三者交织在一起,一起塑造了所生存的当代社会.本文通过把握现代性理念和现代化过程的演变发展过程,试图厘清自由、财富与科技之间的内在联系.
  • 摘要:如今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正越来越多地引起大众的关注,这是一个事实,而对于环境保护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却似乎很少有人怀疑过(不管他是是否持有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对于环保主义、环保主义者的印象,也多数是积极、正面的.而《环保的暴力》一书却一反主流的环境认识与环保论调,从科学技术、政治话语和经济学三个角度(主要是后两者)对环保主义以及环保主义者提出了严厉的质疑和批判.值得提醒的是,尽管书名为“环保的暴力”,但作者对于“环保(green)”一词的描述仅局限于气候变化领域,所针对和批评的也是那些支持“全球气候变暖”学说的环保主义和环保主义者.虽然整本书充满了各种在许多人看来是“醍醐灌顶”式的洞见,但依然难以掩盖其某些地方的极端、片面甚至自相矛盾.笔者将以作者自身的观点为出发点,并从意识形态逻辑、资本逻辑、技术向度和伦理伦理向度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评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