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摩擦补偿

摩擦补偿

摩擦补偿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319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8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23430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技术与工程、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五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全国超声电机技术研讨会、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第29届中国控制会议等;摩擦补偿的相关文献由71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强、曾鸣、胡健等。

摩擦补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8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3430 占比:99.83%

总计:123636篇

摩擦补偿—发文趋势图

摩擦补偿

-研究学者

  • 陈强
  • 曾鸣
  • 胡健
  • 苏宝库
  • 张国柱
  • 陈杰
  • 具恩敬
  • 冯斌
  • 向红标
  • 姚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瑞佳; 董嫔; 谢强
    • 摘要: 电液作动器因其集成度高、占用空间小,容易组成分布式集中控制系统,在航空航天与工程机械领域飞速发展,但是在低速运行工况下,由于摩擦力以及液压系统的非线性等因素,难以完成高精度轨迹跟踪工作甚至产生低速爬行。为此,从摩擦特性对电液作动器轨迹跟踪精度的影响出发,提出一种前馈补偿+ESO的控制策略,引入LuGre动态摩擦力中的鬃毛平均变形量,建立精确伺服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在Simulink平台上搭建摩擦力模型和泵控非对称缸模型,采用正弦位置指令对该解决方案的轨迹跟踪精度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前馈补偿+ESO的控制策略跟踪误差仅为常规PID控制的1/4,跟踪精度达到0.2 mm。
    • 倪涛; 徐海远; 李东; 张红彦
    • 摘要: 与串联机器人相比,六自由度平台具有刚度高、承载能力大等优点,更适合于大型工件的装配。当机器人处于对接和装配状态时,机器人末端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力和力矩作用,对机器人的柔顺控制是执行任务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摩擦补偿的动力学前馈柔顺控制方法,首先建立Stewart平台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库仑摩擦模型和黏性摩擦模型对伺服电动缸的摩擦力进行估计,推导出包含摩擦力矩的运动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动力学前馈柔顺控制方法,无需在关节末端安装力传感器,平台受到外力时会顺应外力作用移动。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一种经济、有效、可靠的方法,可以实现六自由度平台的柔顺控制。
    • 张晓娜; 胡孟谦; 田姗姗
    • 摘要: 非线性的摩擦会使电动静液作动器产生严重的谐振问题,为此,在对电动静液作动器进行双惯性系统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电动静液作动器的谐振比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电动静液作动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采用由一个低刚度轴连接的两个高刚度惯性体,对电动静液作动器进行了双惯性系统建模;然后,通过采用反馈调制器对作动器静摩擦进行了补偿,并在参数辨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包含反馈控制器和干扰观测器的谐振比控制方法,有效抑制了作动器的振动;最后,在单连杆机械臂实验装置上进行了频率响应和位置响应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电动静液作动器频率响应曲线中观测到的双谐振现象验证了双惯性系统建模的可行性;相比于其他两种常规的比例积分控制方法,该谐振比控制方法的最大超调量仅为0.035 rad,平均响应误差仅为0.005 rad,具有更高精度的位置响应控制性能,在液压传动研究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 梁英
    • 摘要: 高精度伺服电机双闭环转速控制系统中,转速控制器仅采用PI控制时,受系统摩擦力矩干扰,易出现爬行、抖动、顿挫等现象。针对该问题,本文对伺服电机转速控制系统模型进行分析,引入LuGre模型摩擦补偿,并对摩擦模型的动静态参数进行辨识,构成基于LuGre模型补偿的复合转速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器可有效抑制系统摩擦干扰,提升转速控制的响应速度和稳定精度,提高转速过零点的平滑度。
    • 周昊玥; 张建忠
    • 摘要: 采用LuGre摩擦模型的前馈补偿可抑制非线性摩擦力的影响,提高伺服系统的低速性能。但LuGre摩擦模型高度非线性,动态参数难以准确获取,降低了摩擦补偿的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细菌觅食算法的LuGre摩擦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引入自适应步长方法以提高动态参数的辨识精度和收敛速度。在MATLAB中实现了该算法,进行了参数辨识,证明该参数辨识方法能获得较高的辨识精度。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伺服电机仿真模型,使用辨识结果进行了摩擦补偿效果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李雨健
    • 摘要: 首先介绍了机器人系统中摩擦产生的原因和其动态、静态特性和对机器人运行性能的影响,如"低速爬行"和"平顶"现象.然后介绍在润滑状态下,摩擦的四个演变阶段,描述目前常用的摩擦模型,并对静、动摩擦模型进行比较,重点是说明Stribeck效应和Stribeck摩擦模型.最后基于美国Math 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MATLAB,采用遗传算法对Stribeck摩擦模型的8个相关参数进行辨识,结果表明实际参数值与辨识值误差较小,辨识较为理想,为下一步的摩擦补偿做好理论准备.
    • 梁英
    • 摘要: 在高精度伺服电机双闭环转速控制系统中,转速控制器仅采用PI控制时,受系统摩擦力矩干扰,易出现爬行、抖动、顿挫等现象.针对该问题,对伺服电机转速控制系统模型进行了分析,引入LuGre模型摩擦补偿,并对摩擦模型的动静态参数进行辨识,构成基于LuGre模型补偿的复合转速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器可有效抑制系统摩擦干扰,提升转速控制的响应速度、稳定精度及转速过零点的平滑度.
    • 曾培江; 刘霞
    • 摘要: 针对机器人系统中存在关节摩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终端滑模观测器和摩擦状态观测器的双观测器自适应摩擦补偿反演控制方案:为避免速度测量带来的噪声影响,设计终端滑模观测器对机器人的速度进行估计;考虑到摩擦力无法直接获取,采用连续LuGre摩擦模型,设计摩擦状态观测器和摩擦参数自适应律,得到摩擦的估计值;结合摩擦估计值设计反演控制器,使机器人在受到关节摩擦影响的情况下能有效跟踪期望位置轨迹.最后通过Lyapunov函数证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机器人轨迹跟踪误差的收敛性,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有效抑制关节摩擦对机器人轨迹跟踪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位置跟踪精度.
    • 霍晓锐; 赵现朝; 石继超; 黄孟杰
    • 摘要: 针对滚珠丝杆全闭环伺服系统中的非线性因素影响动态精度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混合控制策略.首先,针对系统中的摩擦因素,采用了基于LuGre模型的前馈摩擦补偿;然后,为提高摩擦参数辨识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沌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将粒子群的收敛过程分成3个阶段,分别采用大惯性权重、变惯性权重与混沌寻优、小惯性权重的搜索方式,逐步提升收敛精度,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最后,针对系统中的间隙因素,设计了基于反向运动监测的速度补偿策略,提升了有间隙系统反向运动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粒子群算法,改进的混沌粒子群算法使参数辨识的绝对误差平均下降42.6%;基于给定实验平台下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LuGre摩擦补偿和反向速度补偿的混合控制策略可以缩短速度跟随误差50%以上,减少了系统反向运动时的位置误差,提升了整体位置跟踪精度,满足了数控系统的动态特性要求.
    • 殷兴国
    • 摘要: 关节摩擦力是影响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平稳、碰撞检测的灵敏性及拖拽示教的平滑性的关键因素,如何确定摩擦力的大小是工业机器人的控制难点.针对工业机器人摩擦力的计算和补偿问题,本文在传统鲁棒自适应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权重因子,实现一种基于角色切换的摩擦补偿,进而提出了两种有效的自适应摩擦补偿方法,并证明了其在控制器应用中的稳定性,最后在连杆系统中用仿真的方法验证了两种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