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适应鲁棒控制

自适应鲁棒控制

自适应鲁棒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58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507503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1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第29届中国控制会议、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等;自适应鲁棒控制的相关文献由364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建勇、胡健、郭健等。

自适应鲁棒控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507503 占比:99.99%

总计:1507601篇

自适应鲁棒控制—发文趋势图

自适应鲁棒控制

-研究学者

  • 姚建勇
  • 胡健
  • 郭健
  • 吴益飞
  • 孙宜标
  • 徐张宝
  • 陶国良
  • 侯艳
  • 刘春丽
  • 刘芳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常景岚; 张高峰; 曹秀芳; 杨秀萍; 王收军
    • 摘要: 重载机械臂电液伺服系统具有高度非线性和模型不确定性的特点,且受摩擦影响大,为使其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建立了包含Stribeck摩擦模型的重载机械臂俯仰缸电液伺服系统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电液伺服系统自适应鲁棒控制策略。将扩张状态观测器和采用反演法设计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相融合,对系统中存在的不匹配干扰和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并利用Lyapunov定理对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证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准确跟踪系统指令并估计出非匹配干扰。与传统自适应鲁棒控制策略相比,该控制器可以有效抑制变负载和未知扰动的影响,有效提高了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能够满足重载机械臂的设计要求。
    • 裴香丽; 田颖; 张明路
    • 摘要: 水下机械手可以代替人类在水下的极端环境中完成各种复杂作业,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针对水下机械手控制方法的研究已成为水下机械手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多局限于静水环境,忽略自然水体中存在的定向流,造成研究环境与实际工况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考虑水体中定向流的影响,建立基于水动力学模型的水下机械手动力学模型,提出基于定向流影响的RBF神经网络进行模型整体逼近的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并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不同速度定向流的轨迹跟踪仿真结果,证明该控制方法在控制误差、稳定性及自适应性方面相比常见的计算力矩法存在明显优势。
    • 袁雷超; 王合龙; 张新勇
    • 摘要: 针对光电稳定平台的建模不确定性和未建模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扰动估计的自适应鲁棒控制算法。该算法将自适应鲁棒控制(ARC)和干扰观测器(DOB)相结合,并将干扰观测器得到的扰动估计值融合进自适应鲁棒控制算法设计中,利用自适应鲁棒控制的参数自适应律对其进行自适应补偿,进一步提高光电稳定平台的稳态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直接采用传统DOB前馈补偿相比具有超调量小、调节时间短的优点,并且有效地提高了光电稳定平台的扰动抑制能力。
    • 曾子健; 杨国来; 龙义强; 孙全兆; 王丽群
    • 摘要: 为准确描述坦克行进间的火炮俯仰系统,利用动力学软件RecurDyn建立了坦克行进间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仿真与试验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可信性。对以永磁同步电机(PMSM)为执行机构的火炮俯仰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分析,并建立了火炮俯仰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传统三环结构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设计了火炮俯仰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鲁棒控制器,以及对系统扰动进行反馈补偿的干扰观测器,完成了控制器的稳定性分析,并建立了火炮俯仰系统控制模型。最后,通过接口模块实现了坦克俯仰系统的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坦克行进间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设计的火炮俯仰位置伺服系统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阶跃响应和瞄准稳定性能以及较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 李晓宙
    • 摘要: 研究了掘进机刀盘过驱动系统的协调控制问题,建立了广义非线性时变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结合控制分配技术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律,在驱动力矩协调的情况下,将刀盘控制在期望速度。采用自适应鲁棒控制(ARC)来处理作用在刀盘上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可变负载的负面影响,并开发了具有适当控制分配的协调控制方案,以均匀分配每个电机的驱动转矩。通过对比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优越性。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控制方案,运动性能得到了保证,驱动力矩也得到了很好的协调。
    • 谭草; 黎德祥; 葛文庆; 李波; 陆佳瑜
    • 摘要: 为提升电磁直线执行器在动态摩擦力下的跟踪性能与干扰抑制性能,提出基于改进LuGre模型的电磁直线执行器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建立考虑改进LuGre动态摩擦力的高功率密度电磁直线执行器动力学模型,通过非线性观测器来估计动态摩擦模型的不可测内部状态,参数自适应用于减少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设计结合摩擦补偿自适应控制律、稳定反馈和鲁棒控制的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并证明该方法的稳定性;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研究控制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不同控制算法下电磁直线执行器的运动控制性能以及抗干扰能力。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非线性增益k s1与k s2是影响控制性能的关键参数,提出的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与鲁棒控制以及PID控制相比,在提升控制精确度前提下,响应迅速,能够有效克服非线性摩擦力、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和外界扰动的影响。
    • 刘芳璇; 侯艳; 王桂荣; 崔晶; 张爱民
    • 摘要: 针对机车单元制动器制动时闸瓦位置控制中存在的时变扰动等非线性因素,结合Lya-punov稳定性理论,构造基于super-twisting观测器和微分控制律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设计super-twisting观测器对轮瓦间因挤压产生的时变扰动进行估计并对估计误差自适应模糊逼近以削弱时变扰动;引入微分控制律并通过求解微分方程确定控制器中的鲁棒项.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各状态变量闭环输出有界,跟踪误差及滑模面导数一致有界并收敛于0,滑模面常值收敛.系统输出能够快速、稳定且精确跟踪输入,并对外部时变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 赫连勃勃; 吕立彤; 陈正; 姚斌
    • 摘要: 变转速电机-泵直驱电液系统的发展与伺服技术的提升使得泵控系统在保留高能效特性的同时,具有更高的硬件集成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但是在低转速泵控工况下,此类系统依旧存在泵的流量非线性、流量偏差大等控制难点,使得变转速泵控系统难以完成高精度的执行器运动轨迹跟踪.为实现泵控液压缸系统的精密运动控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非线性流映射方案,以此得到精确的泵输出流量;同时,利用非线性自适应鲁棒反演控制策略(Adaptive Robust Controller Backstepping,ARCB)实现液压系统在高阶动力学、参数不确定性下的精确控制.试验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可有效解决变转速泵的流量偏差问题,实现理想的控制性能和轨迹跟踪精度.
    • 李曦; 胡健; 姚建勇; 魏科鹏; 王鹏飞; 邢浩晨
    • 摘要: 针对机电作动系统在低速阶段摩擦非线性明显且同时存在其他干扰,易导致系统跟踪精度、稳定性下降这一问题,设计基于非线性观测器摩擦补偿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针对摩擦非线性,利用LuGre摩擦模型描述系统的摩擦现象,提出非线性观测器对模型的内部摩擦状态进行观测.针对系统摩擦系数、转动惯量及其他不确定性参数,设计参数自适应律进行估计.利用前馈补偿的方法,对摩擦非线性和参数不确定性进行补偿,设计鲁棒项克服系统的其他扰动.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证明了提出的控制器在存在扰动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系统的有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器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与较强的鲁棒性,跟踪精度较传统的PID控制器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 常景岚; 张高峰; 曹秀芳; 杨秀萍; 王收军
    • 摘要: 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受到建模不完整和非线性因素的影响,这制约了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对此,通过设计一个不匹配干扰来描述系统的模型误差,建立了考虑摩擦以及不匹配干扰的阀控缸数学模型.通过设计观测器来预测系统中存在的不匹配干扰,使用基于参数映射的自适应律处理系统中的不确定参数,同时由非线性反馈项抑制误差造成的影响,最后对控制器性能进行分析.使用Matlab对系统进行仿真,并与采用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器和自适应鲁棒控制器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能有效抑制不匹配干扰对系统的影响,显著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