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红素加氧酶

血红素加氧酶

血红素加氧酶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3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1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02597篇;相关期刊152种,包括生命科学研究、基础医学与临床、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暨环境·免疫与肿瘤防治综合交叉会议等;血红素加氧酶的相关文献由744位作者贡献,包括夏振炜、俞善昌、李云珠等。

血红素加氧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1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2597 占比:99.78%

总计:102821篇

血红素加氧酶—发文趋势图

血红素加氧酶

-研究学者

  • 夏振炜
  • 俞善昌
  • 李云珠
  • 凌亦凌
  • 张雪洪
  • 周晓红
  • 周虹
  • 赵伟佳
  • 黄新莉
  • 周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晚丽; 李作孝
    • 摘要: 目的 依达拉奉通过抗氧化效应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具有保护作用,研究表明依达拉奉右莰醇抗氧化作用强于依达拉奉,文章主要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EAE小鼠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40只雌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注射等渗盐水;EAE模型组:制备EAE模型;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制备EAE模型+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12.5 mg/kg);依达拉奉干预组:制备EAE模型+依达拉奉干预(10 mg/kg),每组10只。均采用腹腔注射给药,1次/d,连续14 d。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并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HE和LFB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改变;生化检测脑组织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空白对照组均未发病,其余各组不同程度发病。与EAE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及依达拉奉干预组发病潜伏期延长、进展期缩短、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降低,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更明显(P<0.05)。EAE模型组脊髓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大片髓鞘脱失,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及依达拉奉干预组脊髓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脱髓鞘程度减轻,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最轻。与空白对照组MDA含量[(1.21±0.38)nmol/mg·pro],ROS含量[(361.9±58.24)ηnmol/mg·pro],SOD活性[(25.99±3.82)U/mg·pro]及CAT活性[(5.47±0.47)U/mg·pro]相比,EAE模型组MDA含量[(6.38±0.49)nmol/mg·pro]及ROS含量[(695.05±46.67)ηnmol/mg·pro]升高,SOD活性[(7.47±2.4)U/mg·pro]及CAT活性[(0.74±0.3)U/mg·pro]降低(P<0.05)。与EAE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和依达拉奉干预组MDA含量[(2.26±0.35)、(3.44±0.29)nmol/mg·pro]及ROS含量[(468.96±27.05)、(584.69±66.12)ηnmol/mg·pro]降低,SOD活性[(18.45±1.41)、(13.14±2.76)U/mg·pro]及CAT活性[(3.96±0.18)、(1.76±0.28)U/mg·pro]升高,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效果更明显(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AE模型组Nrf2和HO-1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EAE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及依达拉奉干预组Nrf2和HO-1表达水平升高,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更明显(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对EAE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效果强于依达拉奉,其机制可能与依达拉奉右莰醇对Nrf2/HO-1具有更强的调控作用有关。
    • 池肇春
    • 摘要: 血红素加氧酶(HO)通过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从NADPH传递电子,催化血红素降解为胆绿素、CO和铁的限速步骤。然后胆绿素还原酶(BVR)催化胆绿素转化为胆红素。目前已用突变结合动力学、光谱(荧光和核磁共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交联、凝胶过滤和分析超速离心研究等评估血红素加氧酶-2(HO-2)与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胆绿素还原酶(BVR)的相互作用。本文介绍哺乳动物血红素降解途径中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李转丽(综述); 李小燕; 吴涛; 白海(审校)
    • 摘要: 氯化血红素是血红素氧化后的产物,被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 1,HO-1)分解为胆绿素、胆红素、铁和一氧化碳,同时也是血红素加氧酶1的底物和诱导剂。其主要作用是抗氧化、抗炎、神经保护、诱导分化和凋亡等。HO-1是血红素代谢过程中起作用的关键酶,本文主要综述血红素及血红素加氧酶1相关作用的研究进展。
    • 陈雪琪; 余燕婷; 王晓燕
    • 摘要: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是一种由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催化血红素降解产生的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近年来研究表明,低浓度CO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凋亡、舒张血管等作用,并在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中毒性肾病和糖尿病肾脏疾病等肾脏疾病中有保护作用。本文回溯了CO在肾脏生理和病理生理中的作用及机制,就CO对肾脏疾病发病机制的影响进行综述。
    • 刘云华; 笪荣峰; 徐湖波; 江应平; 谢华平
    • 摘要: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红素加氧酶(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8年3月 ~2019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诊治的78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肝损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在抗涝治疗过程中分别给予甘草酸二铵胶囊或者多烯磷脂胆碱胶囊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观察12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HO-1、GSH-Px和SOD水平.结果 在观察结束时,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为(28.1±20.5)U/L,显著低于对照组[(59.4±22.7)U/L,P<0.05],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为(345.1±17.3)U/L,显著低于对照组[(45.1±17.3)U/L,P<0.05];血清TNF-ɑ水平为(7.4±1.5)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0.3±1.8)pg/mL,P<0.05],血清IL-1β水平为(13.7±2.1)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34.2±4.8)ng/mL,P<0.05];血清HO-1水平为(294.1±16.9)U/L,显著高于对照组[(198.8±17.2)U/L,P<0.05],血清SOD水平为(544.2±13.3)U/L,显著高于对照组[(421.0±12.8)U/L,P<0.05].结论 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伤患者可明显升高血清HO-1和SOD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可能与疗效较好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 李瑞; 黄小云; 臧晓南; 尚孟慧; 毕莹; 徐晓婷
    • 摘要: 藻红胆素是一个开链四吡咯结构的发色团,其与脱辅基藻红蛋白结合使藻红蛋白具有光学活性,而血红素加氧酶基因ho对于藻红胆素的合成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对实验室前期已获得的龙须菜中的血红素加氧酶基因ho-1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其在藻类中比较保守,存在6个高度保守结构域;结构功能分析显示其具有15个可能的血红素(Heme)结合位点,其中第138位亮氨酸(L)既位于118~145位HemeO的扭结螺旋结构内,又在115~142位的高度保守的结构域内,而且经预测是可能的血红素(Heme)结合位点之一.为了进一步验证该位点的作用,我们拟对其进行定点突变,将第413位碱基由T突变成C,得到ho(M)基因,碱基突变后所对应编码的第138位氨基酸由亮氨酸(L,非极性氨基酸)突变为丝氨酸(S,极性氨基酸).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重组质粒pET-ho-1、pET-ho-1-pebS、pET-ho-1-pebA-pebB及pET-ho(M)、pET-ho(M)-pebS、pET-ho(M)-pebA-pebB,将其转化到E.coli BL21中构建重组菌株E.coli ph、E.coli phS、E.coli phAB、E.coli ph(M)、E.coli ph(M)S和E.coli ph(M)AB进行表达,检测重组菌株的荧光发射光谱.结果表明,E.coli phAB和E.coli phS在595 nm处检测到藻红胆素的荧光特征峰,表明ho-1基因编码的血红素加氧酶可以参与催化藻红胆素的合成;E.coli ph(M)、E.coli ph(M)S和E.coli ph(M)AB与E.coli BL21一样无任何特征峰出现,这表明ho(M)中第413位碱基对应编码的第138位亮氨酸是血红素的结合位点,直接影响藻红胆素的合成,该位点的突变使得PebS和PebB/A两条催化途径均无法合成藻红胆素.本研究为阐明血红素加氧酶基因在合成藻红胆素过程中的重要性及龙须菜中藻红蛋白的合成机制,进而进行藻红蛋白的重组表达奠定了基础.
    • 付娟; 姜朝丽; 王天刚; 赵龙; 晋小宁; 李志
    • 摘要: 目的 探讨柴黄清胰活血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模型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28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Blank组)、假手术组(Sham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SAP组)和柴黄清胰活血方组(Chaihuang组).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制备SAP大鼠模型,麻醉苏醒后各组每隔6 h灌胃相应药物(即柴黄清胰活血方流浸膏药液)或生理盐水;术后6、12、24、48 h采集大鼠动脉血和肝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并评分,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AMY、ALT、AST及肝组织SOD、CAT、GSH-Px、MDA的含量,Western Blot和RT-PCR法测定肝组织HO-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Sham组相比,Chaihuang和SAP组肝组织有明显病理改变;血清AMY、ALT、AST含量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SOD、CAT、GSH-Px水平降低(P<0.05),MDA活性升高(P<0.05);肝组织HO-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SAP组相比,Chaihuang组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血清AMY、ALT、AST含量降低(P<0.05);肝组织SOD、CAT、GSH-Px活性升高(P<0.05),MDA水平降低(P<0.05),HO-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柴黄清胰活血方对SAP模型大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HO-1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 文志勇; 文剑波; 刘伟华; 谭松龄; 冉云; 陈杰; 肖娜; 江丽萍; 李兴; 陈卫国
    • 摘要: 目的:探讨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肝硬化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大鼠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具有肠屏障破坏的肝硬化模型组(Model组)和氧化苦参碱治疗肝硬化大鼠实验组(OMT组).实验组SD大鼠肌肉注射OMT(6.3 mg·100 g-1,1次·d-1)4周,模型组使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代替.实验中记录大鼠体重变化,并选择回肠末端进行HE染色.并测定肠道抗氧化酶含量,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Western blot法检测回肠末端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SD大鼠相比,实验组大鼠体重增加更多(P<0.05),HE观察到实验组肠道隐窝萎缩减轻,黏膜破坏和炎症浸润减轻.肠道SOD、CAT、GSH、T-AOC、HO-1升高,MDA浓度降低(P<0.05).此外,Western blot显示实验组肠道组织细胞核内p-Nrf2和Nrf2的表达均增加(P<0.05),细胞质p-Nrf2表达显著增加(P<0.05),Nrf2表达无明显改变.细胞质及细胞核p-Nrf2/Nrf2比值均升高.结论:OMT能够减轻肝硬化大鼠肠道氧化应激损伤,维持肠上皮通路屏障的完整性,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参与Nrf2/HO-1通路的活化.
    • 陈旭昕; 唐俭; 李虎明; 孟激光; 韩志海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转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表型及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源性骨髓MSC,利用过表达HO-1重组慢病毒载体(lenti-HO-1)将HO-1基因转染到MSC中,用荧光倒置显微镜及Western blot法分析评估转染效率.利用1.5μg/ml的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过表达HO-1的MSC(MSC-HO-1).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SC与MSC-HO-1内HO-1蛋白表达情况,用细胞计数法绘制MSC与MSC-HO-1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MSC与MSC-HO-1表型,成骨、成脂及成软骨细胞诱导分化检测多向分化潜能变化.结果 MOI=50的Lenti-HO-1可高效转染MSC.与MSC比较,MSC-HO-1在经过多次传代后仍能高效过表达HO-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HO-1的增殖生长趋势、表面标志表达及多向分化潜能均与未转染的MSC相似.结论 重组慢病毒载体Lenti-HO-1可成功转染MSC并高效表达转入的基因;HO-1基因修饰对MSC增殖活性、免疫表型及多向分化潜能无显著影响.
    • 付娟; 姜朝丽; 王天刚; 赵龙; 晋小宁; 李志
    • 摘要: 目的探讨柴黄清胰活血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模型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8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Blank组)、假手术组(Sham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SAP组)和柴黄清胰活血方组(Chaihuang组)。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制备SAP大鼠模型,麻醉苏醒后各组每隔6 h灌胃相应药物(即柴黄清胰活血方流浸膏药液)或生理盐水;术后6、12、24、48 h采集大鼠动脉血和肝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并评分,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AMY、ALT、AST及肝组织SOD、CAT、GSH-Px、MDA的含量,Western Blot和RT-PCR法测定肝组织HO-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Chaihuang和SAP组肝组织有明显病理改变;血清AMY、ALT、AST含量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SOD、CAT、GSH-Px水平降低(P<0.05),MDA活性升高(P<0.05);肝组织HO-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SAP组相比,Chaihuang组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血清AMY、ALT、AST含量降低(P<0.05);肝组织SOD、CAT、GSH-Px活性升高(P<0.05),MDA水平降低(P<0.05),HO-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柴黄清胰活血方对SAP模型大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HO-1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