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01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09篇、会议论文326篇、专利文献143649篇;相关期刊696种,包括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02种,包括全国民族医、中医血液病学术研讨会暨青年学术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血液学高峰论坛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相关文献由7710位作者贡献,包括肖志坚、陈宝安、李晓等。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09 占比:2.45%

会议论文>

论文:326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143649 占比:97.33%

总计:147584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文趋势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研究学者

  • 肖志坚
  • 陈宝安
  • 李晓
  • 邵宗鸿
  • 何广胜
  • 常春康
  • 薛永权
  • 潘金兰
  • 徐泽锋
  • 李建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董薇
    • 摘要: 目的:将亚砷酸与沙利度胺联合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中,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8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44例与B组44例。B组应用沙利度胺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亚砷酸治疗。对比两组血液指标、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水平与B组相比,均相对更高(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与B组的45.45%相比,相对更高(P<0.05);A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B组相比,均相对更低(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与B组的40.91%相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用亚砷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安全有效,可减少不良反应。
    • 杨彩凤; 马天泽
    • 摘要: 表观遗传学改变,尤其是DNA甲基化的异常是导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去甲基化药物(hypomethylating agents,HMA)现已成为治疗较高危组MDS的一线用药。然而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HMA耐药,虽然耐药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针对HMA耐药后的新型药物已经在MDS患者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本文将对新型药物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 雍彦礼; 何鑫宇; 李苏迪; 赵齐
    • 摘要: 薯蓣丸最早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可以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亏损导致的多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笔者遵循中医异病同治之原则,结合临床实践应用薯蓣丸加减治疗巨幼细胞贫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收效甚佳,为中医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拓宽了思路。附医案3则。
    • 张玉芝; 谢石云; 孙影
    • 摘要: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三氧化二砷方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MDS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地西他滨单一化疗,实验组实施地西他滨联合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疗效、1年生存率、化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成熟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辅助性T淋巴细胞/抑制性T淋巴细胞比值(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前,两组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CD8^(+)水平低于化疗前,且实验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DS化疗患者采用地西他滨联合三氧化二砷化疗,可有效提升化疗疗效及1年生存率,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化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金英
    • 摘要: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D-CAG)方案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中高危MDS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CAG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D-CAG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ORR)、不良反应、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结果观察组ORR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观察组总生存期(19.96±1.92)个月、无进展生存期(10.26±1.05)个月长于对照组总生存期(14.33±1.45)个月、无进展生存期(7.54±0.71)个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CAG方案治疗老年中高危MDS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并且能够延长生存期,抑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该方案有望成为一种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在老年中高危MDS患者中推广。
    • 刘华志; 王春森
    • 摘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是一种以造血功能不全和发育异常为特征的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外周血细胞的减少,可能演变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通过了解MDS患者的病理学参数与细胞遗传学信息,将有助于患者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研究表明,基因突变对治疗结果也有影响,对预后的影响可导致患者预后风险分层的改善。某些基因突变自身就可能是治疗该病的潜在靶向目标,为新的靶标药物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可能。本文主要对MDS相关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及其对MDS预后的影响,基因突变与去甲基化药物治疗疗效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MDS提供参考。
    • 徐茂茂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细胞形态学检查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55例MA患者(MA组)、53例MDS患者(MDS组),均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查和血清TK1、Hcy检测,比较两组血清TK1、Hcy及细胞形态学结果,同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MDS组TK1水平高于MA组(P<0.05),Hcy、单核细胞异常形态率、单核细胞正常形态率、细胞总数低于MA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TK1单独鉴别诊断MDS、M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Hcy的AUC为0.913,单核细胞异常形态率的AUC为0.893,单核细胞正常形态率的AUC为0.585,细胞总数的AUC为0.836,5项联合鉴别诊断MDS、MA的AUC为0.9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鉴别诊断MDS、MA时,Hcy、TK1联合细胞形态学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赵文舒; 戴敏
    • 摘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异质性决定了治疗的复杂性和个体化。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仍然是唯一能够根治MDS的选择,但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接受移植治疗,主要根据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R)评分指导MDS患者的治疗,其预后风险不同,治疗策略不同。本文主要概述了目前MDS的治疗方法。
    • 蔡强; 马梦飞; 马铎; 喻智勇
    • 摘要: 细菌性肝脓肿常继发于胆道感染、胃肠感染、化脓性骨髓炎、毗邻组织感染或肝外伤。本文报道以难治性肝脓肿与膈下脓肿为主要表现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54岁,因“肝脓肿穿刺引流术后4个月”于2018年12月11日入院。4个月前患者因“肝脓肿”于外院行“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术”,术后1个月脓肿复发,再次行“穿刺引流术”。
    • 董孝杰; 陆嘉惠; 陶雨晨
    • 摘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骨髓病态造血,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转化为特征的异质性髓系肿瘤。剪接体基因是MDS患者常见的突变靶点之一,这些突变在50%~60%的MDS患者中发生,其中RNA剪接体基因U2AF1能够影响MDS患者mRNA的异常剪接和造血系统。目前已有研究证明U2AF1突变是MDS的预后不良因素,故针对U2AF1突变的研究对于MDS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文章总结了近年来U2AF1在MDS中的研究进展,就U2AF1突变所改变的剪切机制及其对MDS的影响做一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