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蒸馏酒

蒸馏酒

蒸馏酒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840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预防医学、卫生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6758篇;相关期刊242种,包括食品安全导刊、食品与健康、中国酿造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首届中国低度白酒发展高峰论坛、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专业学会年会等;蒸馏酒的相关文献由1433位作者贡献,包括何松贵、李光宇、李建东等。

蒸馏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2 占比:1.0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6758 占比:98.97%

总计:47243篇

蒸馏酒—发文趋势图

蒸馏酒

-研究学者

  • 何松贵
  • 李光宇
  • 李建东
  • 刘晓琳
  • 尹花
  • 常宗明
  • 张将
  • 曹荣冰
  • 王剑锋
  • 胡孝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冉; 周英昊; 邵玲智
    • 摘要: 白酒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蒸馏酒,在食品行业白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白酒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酒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白酒的制作过程中,谷物、高粱是最主要的原材料,大曲、小曲则作为糖化发酵剂,根据制酒的需求选用固态、半固态或液态发酵的方式,再通过蒸煮、发酵、勾调、蒸馏与贮存的工艺最终制得白酒。其中,酱香型白酒在白酒市场中颇受消费者喜爱,但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原料以及不同生产工艺所酿造出来的酱香型白酒也有所不同,在实际口感、香味、浓度、风味方面也有着各自的特色。
    • 张将; 孙玉霞; 管雪强; 余晓斌
    • 摘要: 为研究生产因素(原料品种、原料产区、酵母、氮源)对工业规模哈密瓜蒸馏酒挥发性物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仪对哈密瓜蒸馏酒挥发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哈密瓜蒸馏酒样品中共检出76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醇类12种,萜烯类8种,醛酮类5种,酸类3种,酯类23种,苯环类15种,含硫化合物3种,呋喃类4种,其他类化合物2种。其中共有化合物12种,包括1-壬醇、含硫化合物等,含量主要受到原料品种和产区的影响;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产区对哈密瓜蒸馏酒挥发性物质影响最大。相同产区下,氮源的添加、原料品种和酵母也对蒸馏酒的挥发性成分有显著影响(P<0.05)。
    • 田彤
    • 摘要: 在古代,饮与食是不分的,饮有时包含了食,食有时也可以替代饮。到了现代,饮食中的“饮”与“食”各有所指,“饮”指喝水、酒、茶等饮品,后者指吃饭、饼、肉、菜、果等餐食。中国饮酒,自上古时期便已开始,经历漫长的发展,形成了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等多种多样的酒品。中国饮茶同样历史悠久,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历经朝代更替,在清代最终形成六大基本茶类。到了现代,我国的饮品种类已经十分丰富,除了茶、酒之外还有多种多样的饮料,成为人们饮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文化。
    • 王春慧; 刘霁欣; 毛雪飞
    • 摘要: 为了快速低成本测定蒸馏酒中痕量重金属镉,利用钨丝电热蒸发器作为直接进样装置,与原子荧光光谱仪原子化器直接连接,构建了用于蒸馏酒中镉测定的直接进样原子荧光光谱检测系统(W-coil ETV-AFS),并对工作气体的气氛和流速、灰化和蒸发电压、样品承载量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蒸馏酒中镉的直接进样快速检测方法。在最优条件下,Cd的检出限(LOD)为0.06μg/L(进样量为50μL),在0.5~100μg/L线性范围内回归系数(R^(2))为0.997;在5μg/L水平下,9个典型蒸馏酒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86.0%~116%,相对标准偏差RSD≤8.0%(n=3)。可以直接导入样品,无需复杂的前处理过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非常适合蒸馏酒中痕量镉的快速测定。
    • 李颖
    • 摘要: 重新定义白酒、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调香白酒属于配制酒……国家市场监管管理总局、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白酒工业术语》、《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两项国家标准(被业界称为白酒“新国标”),于6月1日实施。“白酒”被重新定义在新国标中,重新明确了白酒的定义,即:白酒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酶制剂及酵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而成的蒸馏酒
    • 应静; 王坤良
    • 摘要: 白酒作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具有高产值、高附加值的特点,且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最具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传统工业之一。四川是中国白酒的主要产区,白酒产业作为四川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更是宜宾经济发展的主引擎。2019年,作为宜宾白酒产业领头雁的五粮液引领中国白酒企业迈入千亿时代。
    • 张将; 孙玉霞; 管雪强; 余晓斌
    •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干邑法(两次蒸馏法)和雅文邑法(半连续蒸馏法)2种经典蒸馏方式制备的哈密瓜蒸馏酒,从感官定量描述性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 QDA)、香气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香气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 OAV)分析、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aroma extract dilution analysis, AEDA)4个维度,对蒸馏酒的风味进行分析比较。QDA结果显示,2种蒸馏酒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喜好度、果香、青瓜气味和油脂气味4个描述指标差异显著(P1)。(Z)-6-壬烯-1-醇是OAV最高的香气物质,在2种蒸馏酒中的OAV均超过4 000;52种香气物质在AEDA实验中检测到,其中24种有香气稀释值(dilution factor, DF)的差异。(Z)-2-壬烯醛、(E,E)-2,6-壬二烯醛等都有较高的DF,且在干邑中高于雅文邑。对不同酒精度酒样中的(Z)-2-壬烯醛等21种关键差异香气物质(OAV>1,DF>3)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这些香气物质在初始馏分中的含量差异显著,这导致了2种蒸馏酒风味的差异。希望研究可为深入认识哈密瓜蒸馏酒风味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 赵鹏
    • 摘要: 汾酒是中国白酒产业的奠基者,是传承中国白酒文化的火炬手,是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教科书,是见证中国白酒发展历史的活化石。简言之,汾酒是“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酒魂”。汾酒拥有4000年的酿酒史、1500年的成名史、800年的蒸馏酒史、300年的品牌史。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就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推崇,并被载入了《二十四史》;“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大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诗》,成就了汾酒千古美名。
    • 隋缘
    • 摘要: 在我国西南的四川省和贵州省,长江上游与赤水河流域之间,有一片由宜宾、泸州、遵义相连的区域,因其聚集了气候、土壤、河流、酿造工艺等多重要素,形成了“天时地利人和”佳酿产地的“三和之局”,被称为中国的“白酒金三角”。这里是酱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也是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蒸馏酒产区和我国著名的白酒聚集区。
    • 熊家卉; 林冰洁
    • 摘要: 评价参与实验室能力验证蒸馏酒中铅和锰测定能力.以蒸馏酒为样品,依据ISO 13528:2005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规定的程序进行本次能力验证.采用Z值分数评价各参加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参加蒸馏酒中铅和锰能力验证的17家实验室中,A样品中铅和锰检测有2家结果"不满意",2家结果"可疑",B样品中铅和锰检测16家结果"不满意",1家结果"可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