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脂肪酸合成酶

脂肪酸合成酶

脂肪酸合成酶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1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9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359060篇;相关期刊182种,包括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中德代谢综合征高层论坛、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等;脂肪酸合成酶的相关文献由1068位作者贡献,包括田维熙、李丽春、吴晓东等。

脂肪酸合成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9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59060 占比:99.92%

总计:359332篇

脂肪酸合成酶—发文趋势图

脂肪酸合成酶

-研究学者

  • 田维熙
  • 李丽春
  • 吴晓东
  • 王玄
  • 刘志礼
  • 宋永胜
  • 张建珍
  • 李松
  • 王莉莉
  • 赵小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振明; 贺海莲; 王静鸽; 李鹏祥; 刘雄杰; 郭家卉; 丁保安
    •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胆汁酸盐对黄羽肉鸡雏鸡肠道黏膜转运蛋白(SREBF1、FATP4)及消化酶(FAS、ACC)基因表达的影响。将420只雏鸡分为7组,试验1组为阴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组为阳性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0.02%泰乐菌素代替麸皮,试验3组、试验4组、试验5组、试验6组、试验7组分别用0.015%、0.025%、0.035%、0.045%、0.055%的胆汁酸盐代替麸皮。雏鸡饲养28 d,在28日龄时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肝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组织相应目的基因进行表达量测定。结果显示:黄羽肉鸡不同组织SREBF1、FATP4、FAS、ACC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胆汁酸盐添加水平黄羽肉鸡肠道SREBF1、FATP4、FAS、ACC mRNA相对表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由此可见,黄羽肉鸡肠道营养转运蛋白SREBF1、FATP4及消化酶FAS、ACC基因表达具有肠段及胆汁酸盐添加水平的差异性。日粮添加0.055%胆汁酸盐,对于肠道整体营养转运蛋白及消化酶的基因表达影响最佳。
    • 李雅茹; 周若楠; 尚文斌
    • 摘要: 脂肪酸合成酶(FASN)是机体合成内源性脂肪酸的必需酶,其终产物软脂酸是细胞膜构成的主要成分,同时能为组织和细胞提供能量,对机体内糖脂代谢有非常关键的作用。FASN是一种与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多种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肿瘤)的治疗靶点。近年来,探索表观遗传学(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翻译后修饰、微RNA调控)对FASN表达和蛋白水平影响的研究较多,深入研究FASN表观遗传修饰的调节机制,有助于改善机体糖脂代谢及防治相关疾病。
    • 张婧越; 吴开良; 吕鉴可; 付丽
    • 摘要: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05例乳腺IMPC组及10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类型(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no special type,IDC-NOS)组的病例,行FASN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CCK8、划痕实验检测FASN对T47D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FASN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结果:FASN在IMPC中的表达为61.0%(64/105),显著高于IDC-NOS的31.4%(33/10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IM-PC中的FASN表达与患者脉管癌栓、N分期、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IMPC患者的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期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期呈负相关(P<0.01)。FASN高表达是IMPC患者DFS和OS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敲低FASN后T47D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01)。FASN促进T47D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及EMT。结论:FASN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EMT导致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FASN高表达与IMPC高侵袭、高转移等临床病理学特征呈正相关,是预测IMP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林昌福; 刘家豪; 于朝春
    • 摘要: 目的 研究脑膜瘤患者肿瘤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FASN)、上皮细胞激酶(EphA2)表达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回顾70例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组织统一送实验室检测。比较肿瘤组织与病灶周边正常组织中FASN、EphA2的表达情况,分析FASN、EphA2表达与脑膜瘤临床分期、病理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术后疾病复发的关系。结果 脑膜瘤患者肿瘤组织中FASN、EphA2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病灶周边正常组织(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肿瘤组织中FASN、EphA2表达阳性率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 脑膜瘤患者肿瘤组织中FASN、EphA2呈现高表达水平,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与FASN、EphA2表达相关,术后疾病复发情况与EphA2表达相关。
    • 李丽青; 冯景; 刘东旭; 刘颖
    • 摘要: 目的分析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上皮细胞激酶A2(epithelial kinase A2,EphA2)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脑膜瘤患者43例,对患者行手术切其脑膜瘤组织,分为脑膜瘤组,同时选取因外伤手术而切除的脑膜组织43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AQP4相对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SN、EphA2相对表达量,对AQP4、FASN、EphA2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相比正常脑膜组织,脑膜瘤组织中的AQP4、FASN、EphA2表达升高(P<0.05);AQP4、FASN、EphA2相对表达量与脑膜瘤分级、瘤周水肿、骨侵犯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Ⅱ级、Ⅲ级、有瘤周水肿、存在骨侵犯的脑膜瘤组织中的AQP4、FASN、EphA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脑膜瘤组织的AQP4、FASN表达呈正相关(r=0.506,P<0.001);FASN、EphA2表达呈正相关(r=0.528,P<0.001);AQP4 EphA2表达呈正相关(r=0.507,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与AQP4、FASN、EphA2单项诊断相比,三项联合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最高(P=0.001)。结论AQP4、FASN、EphA2在脑膜瘤中的相对表达量升高,且与患者病理特征相关,临床可依照其相对表达量的高低来对疾病进行评估。
    • 于温温; 张金华; 刘云娜; 刘飞; 邵华荣; 韩冠英
    • 摘要: 本研究探讨海洋贻贝多糖(mussel polysaccharideα-D-Glucan,MP-A)对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诱导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ApoE^(−/−))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改善作用。20只C57BL/6J正常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正常+MP-A组,2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模型+MP-A组,每组10只。ApoE^(−/−)小鼠喂食高脂饮食诱导NAFLD模型,MP-A灌胃干预后,通过血清和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检测,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等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考察脂代谢和胆固醇代谢相关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MP-A灌胃7周后,模型+MP-A组小鼠体重增长率(P<0.05)、血清TG水平(P<0.01)、肝脏TG和TC水平显著降低(P<0.05)。组织形态学显示模型+MP-A组小鼠肝脏脂质液泡显著减少。此外,与模型组比较,模型+MP-A组可显著降低小鼠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的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CYP7A1)的mRNA表达水平(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MP-A组肝组织法尼酯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CYP7A1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SREBP-1C)、FAS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MP-A对肝脏脂质代谢密切相关的FXR-SREBP-1C-FAS信号通路和CYP7A1受体的表达具有显著影响,可抑制肝脏TG的积累,显著改善HFD诱导的NAFLD,具有重要的开发潜力。
    • 郝立君; 徐丽秀; 李金秋; 马俊旗; 阿仙姑·哈斯木
    • 摘要: 目的 探讨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蛋白对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inl和ACC1蛋白在女性慢性宫颈癌及宫颈癌组织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技术和RT-PCR技术检测Pin1基因在宫颈癌SiHa、C33a及H8细胞中的蛋白本底表达情况,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子宫颈癌C33a细胞中Pin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宫颈癌细胞中Pin1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对ACC1蛋白表达的影响;脂溶性荧光染色(BODIPY493/503)观察转染Pin1低表达慢病毒前后宫颈癌细胞中性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慢性宫颈炎相比,宫颈癌组织中Pin1和ACC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两者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χ2=6.02,P<0.05).与C33a细胞相比,SiHa细胞中Pin1蛋白的表达水平较低,故选用C33a细胞转染Pin1低表达慢病毒.C33a细胞转染Pin1低表达慢病毒后,Pin1及ACC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转染Pin1低表达慢病毒的细胞内中性脂肪酸含量降低.结论 Pin1蛋白的表达参与宫颈癌细胞内的脂质代谢,具体调控机制尚待研究.
    • 杨帆; 米卫国
    • 摘要: 目的 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S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行定期产前检查的4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GDM组(232例,确诊GDM)和对照组(218例,正常妊娠).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筛选FASN基因的4个候选SNP位点,并通过Sequenom MassARRAY对其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候选SNP位点与GDM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FASN基因SNP位点rs4485435突变基因型(GC/CC)在GDM组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加性模型下,SNP位点rs4485435基因型与GDM发病风险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显性模型下,携带rs4485435 GC+CC基因型的孕妇GDM发病风险明显低于GG基因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SN基因SNP位点rs4485435多态性与GDM发病风险有关.
    • 于登峰; 张文俊; 张福杰; 程卫东; 孙哲
    •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同步放化疗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FOLFOX4)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血清血清脂肪酸合成酶(FAS)、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 M2-PK)表达的影响,为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术前同步放化疗5周后行4周期FOLFOX4新辅助化疗,结束后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术),术后4周再行4周期FOLFOX4化疗;对照组同步放化疗5周,结束后6~8周行TME术,术后4周行8周期FOLFOX4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pCR)、手术根治性切除率(R0切除率)、降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脂肪酸合成酶(FAS)、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 M2-PK)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降期率、R0切除率、pCR率(80%、86%、27%)显著高于对照组(48%、6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82,P=0.013);试验组术后随访2年的局部复发率、远期转移率(8%、27%)显著低于对照组(24%、46%)(P=4.581,P=0.032;χ2=4.054,P=0.044),两组生存率(OS)log-rank检验显示具有统计学差异,生存曲线上显示log-rank P=0.035;试验组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OLFOX4化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清FAS、Tu M2-PK水平相比术前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血清FAS、Tu M2-PK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9.791,4.508,P均<0.001).结论:FOLFOX4联合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不仅可以提高肿瘤降期率以及总生存期限,可显著降低血清FAS、Tu M2-PK水平,抑制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 王坤玲; 连军; 周诗颖; 李林
    • 摘要: 目的 研究疏肝清热通络方(SQT)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酸合成酶及AMPK/eNOS通路的影响.方法 7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QT低、中、高剂量组,15只/组,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SQT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大鼠10、20、30 g/kg的SQT,每日1次,连续8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肝组织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水平、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AMPKα1、p-AMPKα1、eNOS、p-eNOS蛋白水平及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SQT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FFA、TG、TC、LDL-C水平、肝组织FAS mRNA及心肌组织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大鼠心肌SOD活性、AMPKα1、eNOS、p-eNOS/eNOS、p-AMPKα1/AMPKα1水平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善.结论 疏肝清热通络方能够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水平,抑制脂肪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激活心肌组织AMPK/eNOS信号通路,改善心肌氧化应激损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