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组蛋白修饰

组蛋白修饰

组蛋白修饰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56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6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31374篇;相关期刊284种,包括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生物技术通报、遗传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变、致畸学术讨论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男科学术大会、第五届国际心血管热点论坛暨心脏交叉学科论坛等;组蛋白修饰的相关文献由1626位作者贡献,包括杨艳梅、郭明洲、黄艳等。

组蛋白修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6 占比:0.40%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1374 占比:99.59%

总计:131914篇

组蛋白修饰—发文趋势图

组蛋白修饰

-研究学者

  • 杨艳梅
  • 郭明洲
  • 黄艳
  • 刘慧荣
  • 吴焕淦
  • 吴璐一
  • 张伟
  • 张爱华
  • 窦传字
  • 马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健; 顾三军; 刘宇; 赵凯; 李海峰
    • 摘要: 背景:1,25(OH)2D3缺乏会加剧骨关节炎.前期研究显示,1,25(OH)2D3调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但是其对滑膜成纤维细胞中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明确含NOD样受体家族Pyrin域蛋白3(pyrin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通路分子在滑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1,25(OH)2D3调控NLRP3信号通路的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通过对临床收集的关节炎和非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检测NLRP3、Caspase招募域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等分子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体外1,25(OH)2D3刺激原代细胞24 h后,检测上述指标的蛋白表达水平,并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NLRP3启动子区域的H3K4me3、H2AK119Ub、H3K27me3等组蛋白修饰水平.利用小干扰技术敲低细胞内维生素D受体的表达水平,体外1,25(OH)2D3刺激原代细胞24 h后,检测NLRP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招募域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等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结论:①NLRP3信号通路相关分子(NLRP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招募域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在关节炎滑膜细胞中过表达,NLRP3在骨关节炎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内转录水平明显较健康人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体外1,25(OH)2D3可以明显抑制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中NLRP3转录表达及NLRP3信号通路活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敲低维生素D受体可减弱1,25(OH)2D3对NLRP3转录的抑制作用,并减弱其抑制NLRP3信号通路活化的作用,提示1,25(OH)2D3对NLRP3的作用主要依赖于维生素D受体;④1,25(OH)2D3抑制NLRP3转录表达主要是通过提高NLRP3启动子区域H3K27me3和H2AK119Ub水平,抑制H3K4me3水平.
    • 马雪萍; 石宪铭; 张勇洪; 游磊
    • 摘要: 表观遗传指不涉及DNA序列改变,却导致可遗传表型变化的现象。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DNA甲基化、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染色体结构调控以及非编码RNA调控(noncoding RNA)[1]。染色质修饰(DNA甲基化,组蛋白翻译后修饰)与染色质结构调控经常协同发挥功能,同属于染色质相关的表观调控机制。
    • 杨涛; 马小倩; 张全; 张洪亮
    • 摘要: 作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组蛋白修饰在维持真核生物基因组稳定性、基因表达调控和染色质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科学研究的模式植物。近年来研究发现,组蛋白修饰参与了水稻生长发育、胁迫应答、产量以及品质形成等重要生物学性状的调控。因此,明确组蛋白修饰在水稻中的遗传和调控机制对于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对组蛋白修饰的作用机制以及在水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进一步展望了水稻中组蛋白修饰的研究前景,以期为水稻育种提供参考。
    • 胡昂; 刘宇文; 赖仲宏; 张弥; 胡泽明; 钟佳宁
    • 摘要: 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通过相关修饰酶发生翻译后修饰从而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复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已有大量研究发现,组蛋白修饰和肿瘤血管生成有着密切联系,组蛋白修饰酶可以改变自身表达量或者直接作用于癌基因,也可以与热休克蛋白等相互作用促进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肿瘤的预后。本文就组蛋白修饰在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最新研究展开综述,以期揭示组蛋白修饰在其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分子机理并为肿瘤预防、诊断、治疗、预后提供新方向。
    • 崔涛; 云志中; 黄翔华; 马可为
    • 摘要: 组蛋白修饰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组蛋白修饰通过多种途径调控基因的表达,其在癌症中发挥的作用已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得到证实。随着对前列腺癌组蛋白修饰的进一步研究,可以进一步发掘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 张骄; 钟敏
    • 摘要: 组蛋白修饰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神经发育有重要影响,如对神经细胞分化及记忆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组蛋白修饰异常可改变正常表观遗传的平衡,造成一系列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组蛋白乙酰化及甲基化是最常见的两种修饰,前者由组蛋白乙酰转移酶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共同调控,后者由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和组蛋白脱甲基化酶调控。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调控基因表达异常可影响神经发育。组蛋白乙酰化酶相关基因异常导致疾病包括Rubinstein-Taybi综合征、KAT6A综合征、Genitopatellar综合征、SBBYSS综合征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相关基因异常导致疾病主要有2q37缺失综合征。组蛋白甲基化酶相关基因异常导致疾病主要有歌舞伎综合征、Sotos综合征、Wiedemann-Steiner综合征等。目前对组蛋白修饰与神经发育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知之甚少,进一步研究相关机制,可为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并为药物研究、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 张红侠; 陈彦舟; 祁健
    • 摘要: 表观遗传学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变化。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修饰的重要的方式,对组蛋白修饰机制和调控的研究有助我们了解表观遗传机制,进而指导疾病的治疗和新药的研制。本文综述了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等修饰的研究进展。
    • 邢敬亚; 芒来; 刘桂芹; 张心壮
    • 摘要: 在哺乳动物幼年和青年期,骨骼肌卫星细胞受到组织中环境因子的刺激介导其不断增殖和分化,促进肌肉有效的发育。骨骼肌卫星细胞命运的变化是由于来自肌肉环境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导致基因表达改变的结果,这种机制包括组蛋白修饰、转录因子的共价结合以及染色质重塑。其中,组蛋白修饰可以通过调控转录机制对特定位点进行修饰实现差异基因表达,进而调控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命运及不同状态肌细胞之间的准确转换。本文概述了骨骼肌再生过程中肌卫星细胞命运转变的发生机理,讨论了组蛋白修饰调控骨骼肌卫星细胞从静息到激活再到增殖和分化的肌源性过程。组蛋白修饰在调控骨骼肌卫星细胞状态的重要性有望成为疾病干预的靶点,以期为促进哺乳动物个体生长、改善肌肉再生和促进病理状态下肌肉平衡提供参考。
    • 周霞辉; 罗晓欣; 周曼丽; 俞赟丰; 赵彦禛; 张宜帆; 简维雄
    •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多基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疾病,血瘀证是其常见证型之一。表观遗传学是在基因序列不变基础上,研究基因表达受环境、疾病等影响的可遗传变化的学科,与中医证候本质具有一定相关性,是目前CHD血瘀证研究极具前景的一个领域。本文从表观遗传学在CHD血瘀证治疗、诊断等方面的作用,概述CHD发生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及染色质重构等,展望其在CHD血瘀证中能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指标,为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王丹; 李芳伟; 万毅新
    • 摘要: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预后不良的进展性疾病,可导致右心功能不全,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甚至导致死亡,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表观遗传改变在PAH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主要由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调节,在染色质和基因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与PAH的发生密切相关,且靶向组蛋白乙酰化途径对PAH有一定的治疗潜力。本文就HDACs在PAH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对PAH发病机制的了解,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