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瘀证

血瘀证

血瘀证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43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40篇、会议论文374篇、专利文献6965篇;相关期刊411种,包括光明中医、内蒙古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相关会议226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全国诊断学术会议等;血瘀证的相关文献由528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阶、陈利国、袁肇凯等。

血瘀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40 占比:20.91%

会议论文>

论文:374 占比:4.03%

专利文献>

论文:6965 占比:75.06%

总计:9279篇

血瘀证—发文趋势图

血瘀证

-研究学者

  • 王阶
  • 陈利国
  • 袁肇凯
  • 李杰
  • 史载祥
  • 陈可冀
  • 姚魁武
  • 王伟
  • 史大卓
  • 胡志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吴丹卉; 王艳童; 肖明明; 江洪洋; 张敏; 许雅妮; 陈晓琴
    • 摘要: 目的:分析古代医籍针灸治疗血瘀证的取穴规律,探究血瘀证针灸治疗原则,指导现代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关键词搜索《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类医籍,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条文,建立数据库。对选用腧穴进行频次统计及关联、聚类分析,探究其选穴规律,对古代医家针灸治疗血瘀证的思路进行总结。结果:治疗血瘀证频次较高的穴位有气海、足三里、天枢等;使用频次较高的特定穴为交会穴、募穴、合穴;常用经脉是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关联性最大的一组配穴为中极-气海;聚类分析将所选腧穴分为3类。结论:古代医家针灸治疗血瘀证取穴注重气血同治和调补脾胃,主调气补土以行血。
    • 张书萌; 陈伶利; 江雨洁; 于子璇; 刘佳; 陈宇霞; 李杰
    • 摘要: 目的筛选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差异蛋白,探讨其对疾病发病的影响,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潜在危险标志物。方法从101例冠心病患者中筛选出典型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家系早发冠心病非血瘀证患者各3例并匹配健康对照组2例,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技术检测各组血浆蛋白表达情况,通过组间比较分析得出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血浆差异蛋白谱,根据差异蛋白特性及疾病病理特点筛选出疾病早期诊断的潜在危险标志物,以Western blot验证筛选出的蛋白。结果通过iTRAQ技术共得到差异蛋白84个,其中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蛋白共32个,包括上调蛋白22个、下调蛋白10个。经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血浆差异蛋白生物学功能多与角质化、角质化包膜及表皮结构组成部分有关,其相关通路主要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补体系统、血小板激活等相关。验证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组差异蛋白内凝集蛋白1(ITLN1)表达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差异蛋白特性及疾病病理特点筛选出的ITLN1可作为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早期诊断的潜在危险标志物。
    • 杨会珍; 胡广; 苗兰; 彭勍; 任常英; 孙明谦; 林力
    • 摘要: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方法探讨肾上腺素致大鼠慢性血瘀证模型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连续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构建慢性血瘀证模型,通过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进行模型判断,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检测大鼠血浆代谢物,通过数据分析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途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血瘀证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在不同切变率下均显著升高(P<0.01),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加(P<0.01),代谢组实验结果显示血瘀证模型组在牛磺去氧胆酸、硫酸吲哚酚、苯硫酸酯和α-亚麻酸等17种差异代谢物上与正常组区分明显。结论:肾上腺素致慢性血瘀证大鼠体内的胆汁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色氨酸代谢和能量代谢均受到较为明显的干扰。
    • 张旭阳; 任占丽; 于楠; 张喜荣; 贾永军; 任革; 贺太平
    • 摘要: 目的:探讨肺癌血瘀证与CT定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扫描且病理学证实的9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血瘀组(42例)和非血瘀组(50例)。运用计算机辅助诊断软件对原发肺结节进行勾勒、分割,并记录肿瘤容积、表面积,以及视区血管总数、血管体积、全肺容积、右肺容积、左肺容积、支气管数量、低衰减区体积百分比,计算肿瘤容积与全肺容积之比、肿瘤表面积与容积之比,比较分析2组临床资料及CT定量指标。结果:肺癌血瘀证的发生与组织学类型有关,肺腺癌更易发生血瘀。血瘀组肿瘤内视区血管总数[(20.69±16.00)支]大于非血瘀组[(13.61±9.89)支],肿瘤容积[(23.16±23.03)mL]、肿瘤表面积[(60.82±45.52)cm^(2)]、低衰减区体积百分比(9.54±12.11)、肿瘤容积与全肺容积之比[(5.05±4.14)×10^(-3)]均小于非血瘀组[(38.86±39.33)mL、(93.17±66.06)cm^(2)、11.03±9.92、(9.45±9.29)×1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诊断CT定量分析可为肺癌血瘀证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可视化、定量化的影像技术手段,有利于提高辨证分型的准确性。
    • 郑萍萍; 王小红
    • 摘要: 目的:检测血管生成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证中的表达,探讨VEGF与EMT血瘀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120例,实验组为腹腔镜术后病理确诊为EMT的血瘀证患者60例;对照组为腹腔镜切除子宫术后病理诊断排除EMT及子宫腺肌病的血瘀证患者60例。中医证素辨证方法计算2组患者的血瘀积分;ELISA方法检测2组血清中VEGF的水平;Real-time PCR方法测定实验组(异位内膜)及对照组(在位内膜)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结果:血清中VEGF的水平,实验组为(94.74±19.976)pg/ml,对照组为(52.17±12.507)pg/ml;组织中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实验组异位内膜组织中为3.08±1.554,对照组内膜组织中为1.35±1.157,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MT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及异位内膜中VEGF mRNA与血瘀积分均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543和r=0.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EGF可能参与到EMT发生、发展的过程中,VEGF与EMT血瘀证的证候内在本质之间存在相关性。
    • 张琳琳; 刘振丽; 王淳; 彭诗涛; 宁张弛; 宋志前
    • 摘要: 目的:比较乳香醋炙前后对血瘀模型大鼠的活血作用。方法:采用全血血小板聚集试验进行体外评价,以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为诱导剂,2%氢氧化钾为对照组,阿司匹林为阳性药组,电阻法测定乳香和醋乳香供试品溶液对大鼠体外全血血小板聚合值的影响。体内评价采用30只清洁级SD大鼠,除正常组外以注射肾上腺素和冰水浴刺激的方法建立寒凝血瘀动物模型,将24只血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乳香组、醋乳香组及阳性药组每组各6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CMC-Na),阳性药组给予阿司匹林0.5%CMC-Na混悬液,乳香组和醋乳香组分别给予临床等效剂量乳香及醋乳香的0.5%CMC-Na混悬液进行干预,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血沉及红细胞压积水平。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醋乳香组和乳香组的全血血小板聚合值和斜率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醋乳香的抑制全血血小板聚集作用优于乳香。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醋乳香组低切变率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FIB显著下降,而TT和PT值显著提升(P<0.05,P<0.01);乳香组仅有红细胞压积明显下降(P<0.05),TT值显著上升(P<0.01)。结论:乳香和醋乳香均具有抑制全血血小板聚集、改善寒凝血瘀大鼠模型的血液流变学和抗凝血作用,且醋炙后的改善作用更好。
    • 周霞辉; 罗晓欣; 周曼丽; 俞赟丰; 赵彦禛; 张宜帆; 简维雄
    •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多基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疾病,血瘀证是其常见证型之一。表观遗传学是在基因序列不变基础上,研究基因表达受环境、疾病等影响的可遗传变化的学科,与中医证候本质具有一定相关性,是目前CHD血瘀证研究极具前景的一个领域。本文从表观遗传学在CHD血瘀证治疗、诊断等方面的作用,概述CHD发生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及染色质重构等,展望其在CHD血瘀证中能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指标,为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卢懿; 闵俊英
    • 摘要: 目的运用走罐联合火针治疗白疕病血瘀证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皮肤科住院的白疕血瘀证患者80例,按照随机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外擦卡泊三醇软膏和黄连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走罐联合火针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0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及临床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肤动态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走罐联合火针治疗对白疕血瘀证皮肤瘙痒及疾病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
    • 李晶; 张念志; 朱笑笑; 汪诗清
    • 摘要: 总结张教授运用丹参饮治疗胸痹的经验。张念志教授认为胸痹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关键在于“血瘀”,治疗大法为行气活血,临证运用丹参饮加减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所致之胸痹,疗效较好。
    • 汪小冬; 吴美凤; 卢根娣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云随访管理平台的中医外治护理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瘀证及肾脏排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月在我院肾病科住院治疗的CKD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居家常规治疗与护理随访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云随访管理平台的中医外治护理(持续督导患者居家实施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居家自护),干预周期为12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瘀证严重程度和和肾脏排毒功能。结果(1)干预前,2组患者血瘀证症候量化评分及各症状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瘀证症候总分及面色晦暗、刺痛并痛有定处拒按、脉络瘀血、涩脉或无脉、舌质紫暗有舌体瘀斑或瘀点与痴癫狂躁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2)干预前,2组患者肾脏排毒指标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肾脏排毒指标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肌酐与血尿素氮干预后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居家患者长期实施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技术可改善CKD患者血瘀证的同时,还有促进肾脏排毒的作用,适合患者长期居家自护干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