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用药规律

用药规律

用药规律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463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88篇、会议论文1342篇、专利文献20067篇;相关期刊415种,包括光明中医、世界中医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9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首届全国专科专病建设学术研讨会、第十七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年会等;用药规律的相关文献由11361位作者贡献,包括郭锦晨、李廷保、忻凌等。

用药规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88 占比:13.31%

会议论文>

论文:1342 占比:5.43%

专利文献>

论文:20067 占比:81.25%

总计:24697篇

用药规律—发文趋势图

用药规律

-研究学者

  • 郭锦晨
  • 李廷保
  • 忻凌
  • 苗明三
  • 高兵
  • 傅伟
  • 陈守强
  • 张艺
  • 王明凯
  • 闫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秀娟; 李次艳; 杨丽霞
    • 摘要: 目的:基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析名老中医治疗偏头痛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1988年1月1日-2021年7月20日名老中医运用中药方剂(含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文献,提取医案中的方药组成。在完成筛选后建立好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的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统计药物使用频率、性味归经及功效分布情况,分析药物配伍规律及关联、聚类效果。结果:共筛选出91篇文献、145首方剂,涉及206味中药,其中,高频中药28味。使用频次居前3位的分别为川芎、白芍、白芷,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辛、苦为主,归经以肝、肺、脾经为主,功效以解表、补虚为主。常用药对30对,常用3味药配伍17组,聚为3类时聚类效果较好。结论:偏头痛的治疗药物以辛温寒、归肝肺脾经者为多,治疗方法以解表补虚、平肝息风、活血化瘀为主。以数据统计分析为依据考究药物的配伍对提高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意义重大。
    • 程孟祺; 赵雨薇; 姜菊玲; 郑红刚; 花宝金
    • 摘要: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研究花宝金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组方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大肠癌提供借鉴。方法:收集花宝金教授2015年6月~2020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门诊病历,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高频药物、药性、药味、归经、常用药物组合、核心组合、新处方等。结果:共纳入处方500首,涉及中药222味,高频(≥100)药物38味,有白术、茯苓、生姜等;药性以温、寒、平为多,药味多甘、苦、辛,多归脾、胃、肝、肺经。挖掘得到常见药物组合36组、关联规则20条,演化出18个核心组合和9个新处方。结论:花宝金教授治疗大肠癌以调理脾胃为核心,重视调理气机升降,组方以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加减,灵活选用祛瘀、化痰、解毒、散结之品,寒温并用,补泻同施。
    • 王筱; 唐露霖; 崔豪媚; 柏帆; 尚文斌
    • 摘要: 2型糖尿病的临床证候演变与胰岛功能的变化关系密切,疾病的早期多见阴虚热盛、痰湿困脾证等实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随着病程进展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虚症更多见,以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为主。疾病早期主要运用黄连、黄芩、栀子、石膏、知母、地骨皮、泽泻等清热药,以实则泻之,对抗胰岛素抵抗;随着病情进展运用人参、黄芪、山药、甘草、大枣等益气药,麦冬、熟地黄、山茱萸等养阴药,以虚则补之,修复胰岛功能;丹参、红花、川芎等活血药可贯穿疾病的各个阶段,实现胰岛素功效的动态平衡。
    • 徐栋; 袁永娥; 黄世敬
    •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培元通滞法治疗帕金森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门诊运用培元通滞法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的处方共147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元通滞法治疗帕金森病的常用药物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主要归于肝经。用药频次前7位的药物依次是地龙、僵蚕、茯苓、全蝎、远志、黄芪、石菖蒲。当支持度为95、置信度为0.95时,这7味药物之间组合的关联系数最高。此外,还得到了含有3、4味药物的核心药物以及13首新方组合。结论培元通滞法治疗帕金森病的用药常以益气培元、息风、化痰为主,配伍行气、活血、滋阴、清热等药物,疗效显著。
    • 李东峰; 王志刚; 牛璐璐; 贾军; 刘喜平
    • 摘要: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王志刚主任医师诊治糖尿病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王志刚主任医师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治疗糖尿病的病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采用系统中的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总结王志刚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并分析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共纳入152例患者,236首处方,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间的关联,挖掘出王志刚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及9首候选新处方。结论:王志刚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喜用清热祛湿、化瘀通络之品,组方严谨灵活,符合其对糖尿病中医辨治理论的认识。
    • 刘娴; 金佳欣; 何丽丽; 马鹏珍; 马苏苏; 杜雨轩; 谢颖桢
    • 摘要: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中药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用药规律。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2000年1月~2021年1月关于中药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相关临床文献,运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对药物处方信息进行描述统计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中Apriori算法进行中药关联分析,运用IBM SPSS 22.0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67篇,涵盖131味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酸枣仁、当归、川芎、甘草、茯苓等,药物功效以补虚药、安神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寒、平、温性药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药物归经使用频次较高的为肝、心、脾经;关联分析共得到关联数据33条,核心组合为“酸枣仁-夜交藤”“酸枣仁-远志”“酸枣仁-合欢皮”“当归-柴胡-白芍”等;药物聚类分析得到7个药物聚合组。结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以宁心安神为治疗大法,同时根据证型不同选择补益心脾、滋补肝肾、疏肝柔肝、清热化痰、养血活血等治法,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帕提古丽·加帕尔; 余燕民; 李春阳; 董梦婷; 李晓菲; 袁敏佳; 盛佳钰; 江科
    •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改善乳腺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及维普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改善乳腺癌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文献,提取文献中的处方信息及症状信息,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处方用药频率、组方用药模式及关联规则进行分析,挖掘其核心组合及组方规律。结果:纳入中医药改善乳腺癌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处方共173首,其中骨髓抑制相关处方为73首,消化道反应相关处方为54首。药物频次统计后发现无论是骨髓抑制还是消化道反应,使用频率≥20%的药物中,均包含四君子汤成分(茯苓、白术、党参、甘草)。组方配伍规律分析及新方分析,得到骨髓抑制的用药模式13条,关联规则11条,挖掘到核心药对6个,潜在新方3个;消化道反应的用药模式10条,关联规则5条,挖掘到核心药对8个,潜在新方5个。结论:中医药改善乳腺癌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皆从脾论治。中医药改善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常在四君子汤基础上联合当归补血汤,意为补气生血;改善消化道反应常在四君子汤基础上联合半夏、陈皮,意为理气和胃,燥湿化痰。
    • 马小淋; 李昌桂; 邵雅聪; 汪凯; 张瑞峰; 李晓靖; 周永明
    •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药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1990年~2020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中医药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文献,构建方药规范化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药物及其四气、五味、归经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共纳入52篇文献,79首方剂,总计药物219味,使用频数≥10次的药物32味,分别为白花蛇舌草、甘草、黄芪、当归、生地黄等;药物使用以补虚药、清热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二项关联14条,三项关联65条;聚类分析得到6个核心处方,为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熟地黄、补骨脂等组合。结论中医药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用药上重视益气养阴、健脾补肾、补益精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治疗方法。
    • 柴枝楠; 壹图(图)
    • 摘要: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步入中老年后,或多或少都可能有器官功能减退和一些躯体疾病,且一人患多种疾病的人数也在增多。这些人就需要借助多种药物进行治疗。所以,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掌握用药规律、走出用药的种种误区、注意正确合理用药,是提高其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那么,中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4点。
    • 张丰煦; 王玉娟; 于丽丽; 侯涛
    • 摘要: [目的]基于聚类分析与关联规则探究中医药治疗胃息肉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91年1月至2020年10月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中医治疗胃息肉的文献,筛选有效的方药信息,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3建立方药数据库,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0和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对相对高频药物应用聚类分析与关联规则分析,挖掘用药规律。[结果]共获得80首方剂,159味药物,药物使用总频次共计1072次;使用频次≥9的相对高频药物共36味;使用频次>30的药物为甘草、白术、黄芪、丹参、莪术、陈皮;对36味相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12组聚类组合和53条关联规则,涵盖了补气药、理气药、祛湿药、祛痰药、活血药、清热解毒药等药物的配伍组合;与补气药相关的配伍组合最多,补气药常与活血药、理气药、化湿药、消食药、清热解毒药相伍,活血药与清热解毒药的配伍亦多见。[结论]中医药治疗胃息肉及防治术后再发较常用的方法有补益脾胃、活血化瘀、宽中行气、祛湿化痰、消食健脾、清热解毒散结、化积消坚、愈疡护胃,本研究为胃息肉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了数据支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