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福州
  • 出版时间: 2016-10-27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小儿荨麻疹常继发于外感,西医治疗常以抗组胺药物、抗感染药物等口服治疗,病情常反复,部分最终发展成慢性荨麻疹.笔者在治小儿荨麻疹过程中,常将柴胡桂枝汤合荆芥、防风、浮萍加强透表作用,取其疏散祛风而不伤正,若脾胃功能受损可仿“焦三仙”意加用山检、麦芽,另根据小柴胡汤加减法,口干者去半夏,加天花粉。柴胡桂枝汤每味药量依照玛氏推荐处方量,保证各药之间比例的条件下小儿酌减,取得了好的疗效。
  • 摘要:患者李某,女16岁,门诊号440198,因"全身风团伴瘙痒反复发作4月"于2016年7月22日初诊.患者4月前全身出现红色风团伴剧烈瘙痒,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可缓解约一天,停药则皮疹发作明显,近4月来皮疹反复发作,夜间为甚.中医辩证:寒热错杂,予左西替利嗦5mg口服,每日一次,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减5剂口服。2016年7月31日复诊,诉服中药2剂后皮疹完全消退,停左西替利嗦1周皮疹无发作。半夏泻心汤是调和寒热的的经典方剂,在此基础上予薄荷疏散风热,荆芥、防风、刺漠黎、白鲜皮等加强疏风止痒之功,陈皮运脾化湿。使患者内寒消,外热散,寒热白除,阴阳调和则风团不再发作。
  • 摘要:目的:探究增色汤加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9—2013年采用增色汤治疗本病5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50例进行对照观察,临床资料:一般资料两组100例均为门诊患者,将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大者66岁,年龄最小者6岁,平均(35.1±7.1)岁,病程最长者32年,最短者3月,平均(22.1±7.5)年.结果:参照《中医常见病症治疗标准》拟定。痊愈:皮疹消失,肤色恢复正常;好转:30%以上呈正常肤色,或肤色斑中有色素点生成;无效:皮肤颜色无明显变化。结论:白癜风因为起病复杂,所以中医综合治疗本病比西医治疗更有优势。
  • 摘要:介绍王文春治疗异位性皮炎经验.认为该病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受外邪刺激易发病,临床以剧烈瘙痒为主要特征,治疗多以健脾除湿、养血润燥为大法,根据患者不同病机,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
  • 摘要:《肘后各急方》中治疗皮肤病的方法多数采用外用和内服相结合,尤以外治法为主。外治法极为丰富,有粉剂。《肘后备急方》也不乏内服方剂,如“发背上初欲疹便服此大黄汤。大黄,目一草(炙),黄答各二两,升麻二两,桅子百枚,五物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半,服得快,下数行便止,不下则更服。”明确记载了背上欲发疹的汤剂内服方。葛洪治疗皮肤病已经有内外合治的思维。葛洪在用药方面,还特别体现出了中医学简、便、廉、验的用药特点,如“若恶核肿结不肯散者。吴茱英,小蒜,分等,合捣敷之,丹蒜亦得。又方,捣卿鱼以敷之。”中就之用到了吴茱英、蒜、卿鱼等药食共用药材,且就三味,用药简单,药物取之方便,却能“治恶核肿结不肯散者”,是简、便、廉、验的切实体现。
  • 摘要:脂溢性脱发又称雄激素性秃发目前倾向于认为本病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秃发。临床表现为前额发际线后移以后随病情的进展可表现出不同程度头顶部的毛发密度减小。肝肾不足是主要的发病病机榻老论治本病,以二至丸为基础,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临证习用丹参、蔓荆了、松针、蒲公英、黄茂、薄盖灵芝等药。榻老指出,除内服汤药外,配合适当的外治,往往事半功倍。临床治疗上,采用综合疗法,注重整体辨证,内外合治,标本兼顾,尤其注意阴阳平衡以调节身体免疫功能为根本。中医外治法包括梅花针叩刺合TDP高效电磁波照射治疗、丹参穴位注射。梅花针叩刺配合高效电磁疗仪治疗可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改善脱发区血液循环。
  •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a抑制剂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老年患者银屑病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于本院就诊的32例老年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益赛普(皮下注射,每次25mg,每周2次)联合甲氨蝶呤(口服,每次10mg,每周1次)治疗,评估患者短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12周治疗后,患者关节压痛、肿胀数目、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老年患者银屑病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好,能有效减少患者关节压痛、肿胀关节数目,改善免疫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老年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顽固性炎症性皮肤病,多以慢性皮炎为主要表现,常表现为丘疹、弥漫性暗红斑或色素沉着、皮肤干燥脱屑或浸润肥厚,而水疤、渗出、糜烂者少见,皮损大多均匀分布,伴有难以忍受的痉痒而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桂枝加龙骨牡蜗汤是由桂枝汤加龙骨、牡蜗组成。桂枝汤外证得之可调和营卫以固表,内证得之则交通阴阳而守中,加龙骨、牡蜗二味,则具有收敛固涩、潜镇浮越之效。老年湿疹的患者大多皮肤屏障功能破坏,桂枝加龙骨牡蜗汤便通过调和营卫,恢复营分之营养濡润,卫分之护卫温养,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互协调,从而达到平衡营卫、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防晒剂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防晒剂,疗程2周,并进行疗效评估.2周后,对照组停用治疗,试验组继续使用防晒剂,于8周后评估皮损复发情况.rn 结果:试验组有效率83.38%,对照组有效率62.5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92,P<0.05).试验组复发率40.74%,对照组复发率70.00%.两组治愈病例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87,P<0.05).rn 结论:防晒剂可以辅助治疗多形性日光疹,显著提高了疗效,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 摘要:目的:探究金黄膏走罐+封包疗法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rn 方法:金黄膏走罐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雷公藤多试片,治疗组33例在口服雷公藤多试片基础上加用走罐疗法。封包疗法,用左右肢体对照的方法对55例慢性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采用达力士软膏1次/d封包疗法和2次/d常规外用治疗8周,在治疗后2,4,6,8周根据PASI评估疗效。rn 结果:对于金黄膏走罐治疗,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71.88%,两组临床疗效无差异,但治疗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21.27%,对照组复发率为71.88%,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封包疗法,在治疗2,4,6,8周时封包组PASI评分下降值明显高于常规外用法,封包组治疗4,6,8周治愈率分别达到26%,58.6%,74%;与常规疗法相比差异显著。rn 结论:金黄膏走罐+封包疗法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 摘要:本文探究大疱性硬化性苔藓1例。患者背部局限性硬化、萎缩性白斑伴水疱、血疱3月.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变薄,表皮下水疱形成,真皮浅层胶原纤维纯一化变性,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诊断:大疱性硬化性苔藓.治疗予外用卤米松乳膏2次/日;复方甘草酸普胶囊50mg3次/日,10天后皮疹有所消退。强效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外用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系统用药有维甲酸、维生素类及雷公藤多普等。本患者予卤米松乳膏外搽及口服复方甘草酸普胶囊,同时局部配合火针治疗1次,10天后皮疹有所消退,收到很好效果。
  • 摘要:本文介绍了喻文球教授治疗中医外科疾病的经验。用中医理论阐述各型变态反应,喻师认为该类变态反应因发病慢,病程长,与湿邪重浊,缠绵难遇,易化风生热有关,治疗上单纯的解表难达病所,故采用条畅气机、通利二便为法,少佐清热祛风之品。在临床上,许多过敏性疾病不是单纯一种过敏反应,往往相兼出现,运用中医理论就是合病、并病一起出现。喻老师治疗毒蛇咬伤不光经验丰富,而且对蛇毒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深度。他认为,不能单纯对蛇毒的认识只停留在神经、血管以及脏器的损害上,而要积极利用毒的纯化理论,将这些剧毒进行加工、炮制、煎熬,使得这些剧毒产生质的变化,比如蛇毒抗栓酶、毒蛋白,这些不光可以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制剂,也是扶正补虚的大品。健脾益肾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喻教授本着“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严谨治学态度,特别强调在皮肤病的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抓住脾肾功能失调这个出发点,整体的、全面的做出辨证治疗。临床上,一般健脾、补肾并用,在健脾药中少佐理气、利湿之品。治疗皮肤病,提倡横向思维,不能单纯的只看皮损,一味的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善于观察,善于变通,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思维,将中医理论与自然科学、现代医学相结合。
  • 摘要:目的:比较火针联合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予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外搽、白癜风胶囊口服;对照组单用卤米松乳膏外搽、白癜风胶囊口服,治疗12周后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8.3%(47/60),优于对照组48.3%(29/60)(P<0.05).结论:火针联合药物治疗白癜风较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蔡国珍主任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疗效.方法:对23例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患者运用蔡氏二龙膏合白蜡散进行外治.结果:溃疡愈合17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3%.结论:蔡氏中医外治药物对治疗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观察麻黄方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外受寒湿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荨麻疹血虚外受寒湿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麻黄方,对照组用依巴斯汀片,二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5%和56.4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在应用麻黄方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外受寒湿型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肯定.
  • 摘要:硬皮病是临床疑难性皮肤病之一,在辨治本病时王玉玺教授从脏腑、八纲、六淫等理论入手,将虚、滞、瘀、痰相互联系,并突出寒邪贯穿于疾病始终的重要性,通过透彻病机,分清虚实,在治疗上将“温法”理论运用变化,根据疾病不同时期,借鉴不同辨证方法及不同兼伴症状,采用温经散寒、温补脾肾、温化痰瘀等法,将多种理论结合统一、灵活变通,从而寻求出治疗皮痹的中医之道.
  • 摘要: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方法.方法:中医药的临床治疗要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肺气常虚、脾常不足、肾气常虚,阴液易亏、肝常有余等,润法贯穿特应性皮炎的整个病程,同时不忘脾胃的调理.结果:通过以上治疗方法,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结论:中医药疗法,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 摘要:目的:通过梳理国家级名老中医论治痤疮的经验方、分析其遣方用药规律,启迪提高痤疮辨治水平.方法:以第一、二届国医大师及第一至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共2790人)为对象,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近30年来内在公开期刊发表的关于痤疮经验方的论文,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检索到国医大师及国家级名老中医共13人发表有治疗痤疮经验方的论文.结论:虽然国家名老中医专事治疗痤疮的专家少,报道的外治方法少,但他们有关痤疮发病机理、辨证分型的理论辨析、及其内治验方的遣方用药经验,对痤疮临床辨治仍有较大的意义.
  • 摘要: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高,以颜面部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种损害为特征,有时可为严重损容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药面膜应用简便,效果明显,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中药面膜疗法是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的新型中医外治法,具有简洁、方便和毒副作用小的特点,通过将药物涂抹于面部可以有效治疗痤疮,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中药面膜治疗一段时间后可以减轻痤疮皮损程度、减少皮损数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摘要:痤疮“青春痘”,历代文献中记载痤疮的病名有“疤、酒鼓、鼓、粉刺、面粉渣、肺风粉刺”等不同的称谓。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发病主要与性腺、内分泌功能失调、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内微生物感染和全血粘度增加等因素有关。常见诱因为神经精神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化妆品及皮肤护理因素等。中医对痤疮进行辩证论治,在内服药的基础上,常配合外用药物,疗效更佳,外用三黄消炎洗剂外敷于皮损处清热解毒;配合丹参穴位注射法,直接刺激经络、穴位,增强和延长治疗效能,并且药物可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作用于机体,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产生出大的疗效。此外还要注意护理。
  •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方法:选取2015年8月15日~2016年8月15日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昔洛韦等西医疗法治疗带状疱疹作为对照组,火针疗法联合西医疗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作为治疗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且可明显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 摘要:患者男,61岁,因全身散在环状红色斑块伴痒1年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胶原可见纤维蛋白变性,可见粘蛋白沉积,周围有由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组成的栅栏状肉芽肿.病理上需要以下疾病鉴别: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类风湿结节,光线性肉芽肿。此四种病病理上均表现为栅栏状肉芽肿。本病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各异,如冷冻,划痕疗法,糖皮质激素,维生素E,环抱素A等均有报道。部分患者皮损可自行消退。泛发型环状肉芽肿治疗以系统治疗为主,系统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病的疗效较好,长期使用副作用明显,但停药过快则易复发甚至加重病情。日光照射可能同本病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给予氯哇治疗,患者注意避免暴晒。
  • 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明显的红斑鳞屑皮损和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易于复发而难于治愈,据1984年全国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患病率为0.123%,而上海地区高为0.251%.中国目前约有近300万银屑病患者,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银屑病的防治历来是皮肤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传统中医认为,寻常型银屑病多因血热所致,应用清热凉血解毒法治疗,收到良好疗效.“郁证”也是寻常型银屑病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病理环节,无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均可导致诸邪阻滞于皮肤腠理,使局部气机不畅,腠理闭塞,因此,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情应用辛温解表,宣肺透邪之剂,以开腠理,透毛窍,使邪有出路,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本文介绍大枫子膏临床已运用多年且对血虚风燥型皮损疗效较好.其主要成分是大枫子、土荆皮、苦参、麻油等,功用除湿止痒,用于过敏性皮肤病.中医皮肤病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是中医外治疗法,皮肤病病位在皮肤腠理之间,外用药物可直达病所,使药物较快穿透表皮,达到皮损深部,提高病灶周围的血药浓度,使药物最大程度发挥其治疗作用,配合中药内服共奏异病同治大法.并列举了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角化性足癣的病例,此3则病例在临床上均病因复杂,容易复发,日久难愈,故可采取异病同治的治法,予中药口服药物上常用经验方“抗敏1号方”为基础的辩证加减方剂。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治疗落叶型天疱疮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落叶型天疱疮的临床特点,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的用量、用法、疗程等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男3例,女1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46.25岁,皮疹面积50%至100%不等,经过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辅以支持对症等治疗后,皮疹大部分消退,获得较长期缓解.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治疗落叶型天疱疮安全有效.
  • 摘要: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加味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rn 方法:将符合诊断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200例门诊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予当归饮子加减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对照组予复方甘草酸苷片服用.均2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rn 结果:加味当归饮子合复方甘草酸苷片(西安利君制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20093006,产品编号B1420014320)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71%,两组疗效比较P<0.01,疗效对比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可供临床参考使用.rn 结论:当归饮子加味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复方甘草酸苷片均对老年性瘙痒症有较好疗效,但当归饮子加味合复方甘草酸苷片疗效更好.
  • 摘要:痤疮分为湿热证、风热证、冲任失调证、血癖或痰凝证四型。痤疮发病主要在于阴虚火旺、肺胃积热、血癖凝滞肌肤,阴虚火旺为本病最基本最关键的病理机制。在中药治疗中使用巴特日七味丸、丹参酮胶囊、小金丸等,在外治法中使用中药膏剂、中药溶液淋洗、配剂,擦剂、膜剂,霜剂、针灸疗法。
  • 摘要:目的:观察青鹏软膏治疗红斑性冻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红斑性冻疮患者79例,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52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外用青鹏软膏,对照组外用尤卓尔乳膏,疗程均为14天,以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有效率为74.0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青鹏软膏对红斑型冻疮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好且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 摘要:目的:观察紫草膏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紫草膏涂擦,每天2次,对照组36例,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涂擦,每天2次;用药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紫草膏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疗效明确,副作用少,为非激素类药物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
  • 摘要:目的:观察丹连消痤面膜对兔耳痤疮的改善作用,为临床上治疗痤疮的有效性提供依据.rn 方法:取36只雄性兔按体重编号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丹连消痤面膜高、中、低3个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兔参考Kligman法建立兔耳痤疮模型,造模后的各组兔耳分别涂抹相应药物,每d1次,连续2W.肉眼及光镜观察各组兔耳变化.rn 结果:模型组兔耳表面粗糙,可见粉刺、丘疹,且光镜下组织学改变与人类痤疮相似.给药2W后,阳性组及丹连消痤面膜各剂量组可见粉刺、丘疹消退;组织学检查可见,不同程度上各组兔耳上皮变薄,皮脂腺、毛囊开口及腔内上皮增生减轻等改变.rn 结论:丹连消痤面膜对兔耳痤疮模型皮损及病理形态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
  • 摘要:本文探究泛发型环状肉芽肿的治疗过程。患者面颈胸部反复起红疹伴痒.皮肤组织病理示真皮浅中层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团块状浸润,形成栅栏状肉芽肿,中央结缔组织局灶性变性.弹力纤维染色:见弹力纤维卷曲、断裂,部分区域弹力纤维消失.阿新蓝染色示:胶原束间见较多的粘蛋白沉积.诊断:泛发型环状肉芽肿.治疗:嘱患者避光,口服烟酞胺029,tid,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一个月后复诊,大部分皮损消退,躯干四肢见较多的孤立性绿豆到黄豆大小的淡红色扁平或环状丘疹。
  • 摘要:本文介绍小柴胡汤是《伤寒论》少阳证的代表方。它能解半表半里的阳证。其扶正祛邪,扶正者,健胃生津液,以治血弱、气尽、膝理开;祛邪者,祛除半表半里邪热。药毒疹患者突然发现双足部出现红疹并痉痒,迅速扩及躯干四肢,初始为点状红疹,逐渐增多融合成片,痉痒明显,自觉恶寒,治疗上“三阳合病,治从少阳”,加上活血化癖,故选小柴胡汤合桂枝获菩丸加减,服药2剂后患者全身皮疹颜色及痉痒较前减轻,口干苦及咽痛减,畏寒乏力、恶心欲吐较前缓解。过敏性皮炎患者面部起红疹伴痉痒,自觉灼热感,无发热、咳嗽等,当时未在意,但次日颜面部肿胀,痉痒难忍,自觉恶寒,心烦,咽部不适,无口干、口苦,无畏光、口腔溃疡、关节痛等,治疗上则和解少阳,清热除湿兼以活血,方选小柴胡汤加生石膏合赤小豆当归及清热除湿汤加减。服药三剂后患者面部皮疹及痉痒较前明显好转,无新发皮疹。咽痛、盗汗及左侧耳后疼痛减。后续服三剂出院。出院时患者颈部皮疹消退,面部仅可见散在淡红斑。小柴胡汤,同时还能兼顾他证,方获佳效。
  • 摘要:本文介绍了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治疗皮肤病的病案,例1患者有典型的上热下寒症候,治疗上辨证准确,收效甚佳。例2患者病情反复,结合临床治疗有效,但笔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为担心长期用药的副作用及患者临床用药后需要调整用药,在治疗过程中多次调整用药,反而治疗效果不佳。后调整为原方加减治疗后病情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所以笔者认为只要辨证准确,临床症状存在,原方加减可以在相对长的时间内服用。例3患者比较特殊,是一个合并有抑郁症的患者,有睡眠障碍,易惊。这是一个传到半表半里柴胡证的阶段。患者因“下”后,出现“胸满烦惊”。因下之后热邪向里攻,饮往上攻,故有胸满烦惊,头痛。水饮往上走而不能下,故有小便不利,一身尽重。胡老用来治疗神经官能症中有惊,心悸,惊惧等时候用。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蜗铅丹,桂枝,大黄这些药。胸满而烦躁,精神失常,尤其人有烦惊,胸腹跳时用得机会较多。
  • 摘要:血风疮是一种妇女在月经期间或经期前后全身出现栗米样丘疹,突出皮肤之上,摸之碍手,奇痒奇痛,喜手抓痒,抓破疹皮出血珠,血珠结痂如疥,痂脱白屑疹则消,下次经期疮疹再现,以规律性发作为特征的妇女特殊皮肤疾病.气血俱虚,血燥风热湿蕴为其病因病机。益气补血、润燥祛风、清热利湿是治疗主法。审症求因,辨证施治,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笔者在临床所见16例妇人血风疮均属“气血俱虚”类型,均用“加味圣愈汤”治愈,疗效较为满意。
  • 摘要:本文介绍跖疣是发生在足底部的寻常疣。它是由HPV1感染引起的,可以通过皮肤的微小破损自身接种传染。外伤、摩擦、足部多汗等可促进其发生。临床表现:初起为细小发亮的丘疹,渐长大至黄豆大小或更大,月并服样斑块或扁平丘疹,表面粗糙,界限清楚,边缘绕以稍高的角质环,去除角质后,其下方有疏松的角质软芯。自觉疼痛,也可无任何不适。用桔地汤治疗,疗效满意。并列举了3个病例,通过用桔地汤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该处方治疗踌疵的观察发现:服药后疵体枯萎缩小,或由深浅出,变干燥较多见。而消退前皮损增多并不明显。可从病理或免疫相关指标探讨该方的作用机理。
  • 摘要:带状疤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疤疹皮损愈合后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神经痛综合症,临床会表现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剧烈的神经痛.带状疱疹一旦误治、失治、和病人自身免疫力下降就会产生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相关文献,对其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运用中医药从整体上治疗该病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优势。
  • 摘要:皮肤病是岭南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岭南特有的气候、环境、体质的是重要的致病因,它与皮肤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并影响着岭南皮肤病的辨证与治疗。岭南皮肤病学术流派的核心学术思想为“平调阴阳,治病之宗”特色治疗:补肾法、解毒法、外治法。补肾法主要由滋阴补肾、温阳补肾两方面。皮肤病受遗传、免疫、饮食、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往往变化多端,缠绵难愈,若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过盛或侵袭人体久留不去,往往郁而化热,积热成毒,《说文解字》言:“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外邪聚而成毒,则更难以清除。对许多顽固性皮肤病与毒相关,并擅用皮肤解毒汤从毒论治皮肤病。祛湿法有创截根疗法、划痕疗法、挑治、外敷等岭南独特的外治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五花汤治疗银屑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五花汤辨证给药.两组连续治疗1个月后,记录其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结果:两组银屑病患者经上述相应措施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8.8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3.33%,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银屑病患者给予常规西医联合五花汤辨证给药后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 摘要:中医火针特色疗法依据中医外治之理,将针法和灸法相融合,在临床治疗扁平疣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其通过烧针点刺以灼其赘源,既针对性强直中病所,缩短病程疗效,突出了火针“借火化物”之理.遂总结近年来临床火针治疗本病之近况,在火针点刺应用的基础之上,众多医家,推陈创新,努力挖掘,较好的将火针与诸多治疗手段相互结合,这其中除使用较多的中西药外,针刺、艾灸、拔罐、耳穴、埋植等疗法亦与火针配合互佐,相须为用,在增加疗效的同时,降低了单纯药物的不良反应,各得其所,收效极佳。因此,将火针特色疗法的应用现状进行概述,望以此为思路,在注重传统中医外治之理的同时,促进当今多种疗法的合参统一,突出中医特色,共造患者福音。
  • 摘要:湿疹在临床上易诊难治,以往治疗主要局限于根据皮损的不同类型因象而治,但辨证局限、分类单一、疗效不显等问题渐现.王玉玺教授通过多年临证,在本病的辨治方面结合病因、脏腑、经络、部位等辨证方法,将病机深入、使证型细化、施方药得法.同时借鉴以往,开发出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非药物疗法,将溻渍、针罐、火针、自血等方法改良创新,发挥外治优势,以治湿疹之疾.
  • 摘要:三焦祛湿方中麻黄疏风散邪,除湿温经,杏仁宣肺卫之表,充卫通阳,该仁除湿驱风,兼能运脾化湿,日一草调和诸药、建中州、四药合用有除风、祛湿、解表、通阳的作用。用治湿阻肌肤,泪一出不畅之特应性皮炎、扁平疵等。风湿与热结多见,但风寒表证挟湿所致皮肤病临床也可见到,如有人在夏季游泳后或者淋雨后发作导麻疹的,此时用麻黄加术汤解表散寒祛湿,其机理盖因寒湿困表,寒性收引,湿性贡浊,郁于肌表,邪气不得发散,发为皮肤疾病,其症见遇寒加贡,可有周身疼痛,无汗等。桅子豉汤所治主证是热郁胃中所致的“心中懊”而非热扰胸隔的“虚烦”,而“心中懊”实乃胃中嘈杂。所谓“虚烦”是指由于误治后,使得胃中空虚,邪热乘虚而客于胃中(心下)所引起的烦躁。“虚烦”是指在“胃中空虚”这样一种特定情况下出现的烦躁,而不是相对于热邪与有形实邪相结所致的“实烦”而言。本方临床应用以舌淡润不枯、脉沉或沉弦(缓)兼有精神状态较差的头晕、浮肿、心悸、振颤等症状为准则。再者:水热互结之猪菩汤,此热为阴虚之热,非实热也。心得:其症可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此外,还有湿热在肠腑的葛根答连汤、黄答汤、白头翁汤、茵陈篙汤证等,不予赘述。
  • 摘要:本研究通过观察香莲复方及其君药的主要成分丁香酚、小巢碱对白念珠菌临床耐药株的作用,探讨抗真菌及逆转耐药的有效成分,为今后中医药抗真菌研究提供新思路。中药香莲外洗液主要由丁香、黄连、龙胆草、百部等组成,已在临床使用多年,临床效果确切。课题组前期研究也证实香莲外洗液有抗真菌作用,并可逆转白念珠菌氟康A+耐药菌株,恢复其对氟康A+的敏感性。研究显示:经香莲外洗液作用后,耐药标准菌株SC5314培养至第6代恢复对氟康吟敏感性;而无香莲外洗液作用的对照组培养至第16代才恢复对氟康A+的敏感性。将香莲外洗液作用于临床菌株,结果表明:在香莲外洗液作用下,10株临床株分别在第5-10代恢复对氟康吟敏感,而无香莲作用下的同样临床株则分别在第12-19代恢复对氟康吟敏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证实,香莲外洗液可以较快诱导耐药白念珠菌菌株恢复敏感性。
  • 摘要:真菌感染性疾病是皮肤性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真菌感染性疾病按病原真菌侵犯人体组织和器官的不同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两大类.由浅部致病真菌寄生或腐生于表皮角质层、黏膜、毛发和甲板等皮肤粘膜浅表部位引起的疾病属于浅部真菌病.中医药外用治疗皮肤真菌病具有简、便、廉、验毒副作用小的特色和优势,易于被患者所接受。中药香莲是一种治疗足癣安全、有效的制剂,疗效与特比奈芬乳膏相当,在改善症状方面优于特以蔡芬乳膏。中药复方香莲制剂主要庄丁香、黄连、蕾香、龙胆草等组成。具有清热燥湿、解毒除癣、杀虫止痒功效。临床上外用治疗名种皮肤癣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细菌和滴虫性阴道炎及其它外阴感染痉痒性疾病。中药香莲栓与硝酸咪康吟栓治疗RVVC疗效相当,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 摘要:火针疗法为中国传统中医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火针直接、快速地将“热”送达到治疗部位,起到了“温”“通”“消”“补”“清”等作用,对一些疾病的疗效,是其它疗法无法达到的.本文详细介绍了火针疗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经验.简述了火针疗法的作用、禁忌症及操作要求等.介绍了针具的选择和应用方法,以及进针的方法.并且文中详细介绍了皮肤科十余种常见病的火针治疗经验,包括带状疤疹、毛囊炎、囊肿型痤疮等。从适应症到针具的选择,针对皮损部位火针的施针方法选择到施针的深浅,从治疗后的皮损变化至疗效的观察,均有详细介绍,简单、实用,准确地介绍了有效的临床经验及注意事项.
  • 摘要:部位辨证可以概括为先定三焦再分经,三焦为横经为纵。按部求因循病机,选方用药治纵横。首先要确定病变在三焦的部位,是属于身体的上焦、中焦,还是下焦。经络学中已经为确定好了经络的循行部位。根据发病部位确定经络所属。三焦为部位辨证的横线,经络为部位辨证的纵线,纵横交义把人体划分成很多部位。体表发生疾病,必定会在人体某个位置上出现变化。根据这些部位和不同的生理,病理表现来辨证治病。按部求因,就是根据患病的不同部位,来探求不同的发病原因。根据这些的病因,结合三焦、经络的生理、病理,确定疾病的证型。选方以三焦辨证为主,上焦病用治上焦病方、中焦病用治中焦病方、下焦病用治下焦病方治疗。并列举从上焦足阳明经胃火、足少阴肾经虚火、上焦足厥阴肝经郁火、上焦手少阴经心火治疗痤疮的病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摘要: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预防学,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疮疡病如能及早调理预防,针对病因,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防患于未然,就能减少疮疡病的发生.疮疡的发病,病机就是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的机体的功能失调,包括脏腑、气血、经络等的功能失调。二是各种外来的因素对人体的破坏,即邪气的侵袭。疮疡发病,分为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宜及早治疗,以消为贵。还应结合患者的体质强弱,肿疡所属经络,部位等选加不同药物。分清阳证或阴证,并施以外治法。内外兼治,则未成脓者可以内消。疮疡病治愈后,要注意调理。如气虚者宜补气,血虚者宜补血,阴虚者宜养阴,阳虚者宜补阳余毒未清者宜清解余毒。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疾病复发。
  • 摘要:朱老认为皮肤病的发生与心绪烦扰、产生心火导致血热关系极大。其次,六淫之邪常与热邪相合而成风热、暑热、湿热,从外袭人,引起多种皮肤病,药疹更多风热毒之象。故清热法遂成为其治出疹性皮肤病的常用治法。然在具体运用中,却视夹风、夹湿和热入营血以及热甚化毒之异,而分立清热祛风、清热利湿、清热凉血及清热解毒等不同治法。风邪,六淫之首,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朱老对出疹性皮肤病常用祛风之法。然风有外内之别,外风常兼夹湿邪而感,内风则多起于营卫不足,血不养肝。因此,临床则又有祛风化湿和祛风养血之不同。出疹性皮肤病虽属外证,但延久常损伤脏腑气血。因脾主肌肉而恶湿,若脾虚失运,则既易感受外来湿毒,内湿又常乘机泛于体表,致生湿疹等滋水性质的皮肤病。脾气不足,难以实表固卫,更易为风邪所伤。因此,朱老习用的健脾法常可归纳为健脾化湿和健脾实卫两法,用于不同患者则取效更捷。鉴于不少皮肤病均伴有滋水渗液而日久必伤其阴,另热毒过甚引起的出疹性皮肤病易出现热毒伤阴留连不去的情况,故滋阴法为朱老所常用。更创制出“滋阴除湿”这一惊世骇俗的医学新法及滋阴清解疗法。
  • 摘要: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面部长期反复不恰当地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的皮炎。该病呈多形态的皮肤损害,具有对激素的依赖性或成瘾性、且反复发作、顽固难愈,严重影响颜面美观,而以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为指导,审证求因治疗本病疗效较好。中医外治法,包括中药塌渍、中药面膜、涂抹法、中药软膏;激光与光疗方法,可酌情选用强脉冲激光技术,红光,黄光及长脉冲Nd:YAG激光,可减轻炎症,降低皮肤敏感性,祛除炎症后毛细血管扩张。此外,还要预防和调护,注意避免面部按摩、热水洗、蒸桑拿浴等。
  • 摘要:目的:观察火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火针疗法对30例痤疮的患者进行治疗,火针治疗每周1次,4周为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总疗效及治疗前后皮损消退情况.结果:治愈21例,好转8例,无效8例.结论:火针治疗痤疮疗效明显.治疗后患者未出现身体及心理上的不适,表明该治疗安全可靠。
  • 摘要:中医治疗皮肤病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核心思想.治病过程中,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从人体的完整性与大自然的统一性出发,讲求“天人合一”,注重四时五行变化、情志饮食劳作所伤以及脏腑功能的盛衰,明辨标本缓急、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内外因合参进行辨治.中医治疗皮肤病,既辩病,也辩证,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病机相同,方可采用相同的治法、局部辩证和全身辩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从而使人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药方剂外治皮肤病。总结了鹅掌风外治验方6则、治足癣验方、治阴囊湿疹验方5则、治肛周湿疹验方3则、治皮肤溃疡验方、治日光性皮炎验方,简述了其相应的用药规律。
  • 摘要:膏滋方是中医常用八大剂型“丸、散、膏、丹、汤、酒、露、锭”之一,是中医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膏滋方是指内服膏方,它是由外用的膏药发展而来的。主要是将药与油脂调和成膏剂,以外用为主,治疗外科诸伤、痈疽、疮疡、皮肤疥癣等。《金匮腹满寒庙宿食病》中的大乌头煎是膏方内服的最早记录。从它的煎取方法来看,也是将药汁煎熬去水分加蜜、胶的膏类药。并已经有“以清煮胶,以涂之”这种熬煮让水分蒸发而使药汁变稠的炮制方法,可以说是如今膏滋药炮制的雏形。
  • 摘要:本文介绍了1例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患者的治疗。组织病理:局部表皮缺失,其下见胶原纤维排出,血管周围中等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在临床表现、组织病理上本病需要与其他类型穿通性皮肤病相鉴别,包括匐行性穿通性弹性纤维病、穿通性毛囊炎及Kyrle病,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无特效治疗方法,注意针对不同病因进行辩证治疗。
  • 摘要:目的:比较凤仙花的根、茎、叶、花、种子等不同部位乙醇提取液对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4种真菌的抑制作用,为凤仙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rn 方法:采用药敏试纸实验法.rn 结果:凤仙花的乙醇提取液对四种真菌均有较明显抑制作用;根对除石膏样毛癣菌外的其他三种真菌具一定抑制作用;茎对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叶对须癣毛癣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种子对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他部位的抑制真菌作用远不及花的作用(P<0.05).rn 结论:凤仙花各部位临床上用于治疗皮肤真菌疾病的只有花,研究结论为凤仙花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凤仙花的根、茎、叶、种子等部位也呈现一定抑真菌作用,为凤仙花扩大治疗皮肤真菌病的药源提供了可能.
  •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调查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应用毛发镜观察被调查患者的头皮是否存在PPS及PPS的主要类型分布比例,初步讨论分析雄激素性脱发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及其与PPS的关系.rn 方法:在自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至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就诊的雄激素性脱发患者中收录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203例.采取问卷调查及毛发镜观察的形式.调查问卷选用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数据结果应用SPASS22.0进行分析.rn 结果及结论:本调查研究总过纳入了203例病例,其中AGA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1~30岁之间,年龄最小患者为18岁,最大为51岁.就诊患者脱发病程以前中期为主.男性以脱发等级Ⅰ级~Ⅳ级为主,女性以Ⅰ级、Ⅱ级为主.AGA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中,以平和质、湿热质、痰湿质为主,且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基本不受患者年龄、性别及脱发等级的影响.PPS在AGA患者中较为常见,且其分布与患者年龄、性别关系不大,与患者脱发等级有一定的相关性.男性PPS主要见于脱发等级为Ⅰ级~Ⅳ级的患者,女性PPS主要见于脱发等级Ⅰ级、Ⅱ级的患者,故建议将PPS纳入AGA早期诊断标准之一.PPS在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中,主要以平和质和湿热质多见,且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不受PPS主要类型WPPS及BPPS的影响.
  • 摘要:在国内管汾教授较早提出了关于中医皮肤病的命名学说。在祖国医学文献中,皮肤病的命名很不一致。据初步统计,不下二白余种。现在来看,这些命名也是比较笼统的。他归纳其命名的依据,以疮、疡二字命名、以病因病机命名、以发病部位命名等。关于中医皮肤病的的病因病理,管汾提出:祖国医学对皮肤病病因病理学的认识,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的。不仅注意到外因六淫、虫毒、疫病侵袭等,而且重视内因七情,以及饮食、劳倦等致病因素,并兼顾到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影响。管汾教授多年来一直将传统中医理论运用到皮肤科的诊断中去,他强调: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诊察方法,亦称“四诊”。其对皮肤病的诊断,当然亦不例外。管汾教授特别强调皮肤病的辨证,他指出: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到的材料,根据它们内在的联系,加以综合分析而作出诊断的过程。所以,辨证是中医认识疾病的方法,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只有在正确辨证以后,再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管汾教授总结了许多有效的方剂和药物,也创造了不少的治疗方法,除了服药内治以外,还有敷药、薰洗、热烘等多种外治方法和针灸、挑治等其他治法,一直沿用至今。
  •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湿热证湿疹。rn 方法:内治法采用清热利湿,止痒,日一剂,水煎早晚温服。加减:便秘者,加大黄(后下);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桅了;痒甚加乌梢蛇、白漠葵;难眠加酸枣仁,夜交藤;继发感染化脓加双花、黄连、板兰根。外洗法,将方药,除冰片外,将余药放入锅中浸泡30分钟,煎煮取汁300ml,加入研末后的冰片,充分混匀后,以不烫手为度,用纱布或毛巾蘸药外敷患处,日两次,每次30分钟。rn 结果:165例患者中,治愈149例,治愈率达90%,有效16例,总有效率100%。病程最短为7天,最长为1个月。一般经治疗5天后痉痒症状明显减轻,7-14天明显好转,随后嘱其继服前药症状逐渐消失,痊愈。rn 结论:通过临床实践证实,中药内服外用法结合,治疗湿疹疗效好,药效发挥充分,皮损愈合快,止痒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报告1例因左小腿慢性湿疹使用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治疗后引起的皮下脓肿,患者,女,66岁,因“左小腿起疹伴痒10年,加重伴疼痛1月”入院.查体:左小腿、左足部见大片不规则淡红色至暗红色肥厚性斑块,表面呈苔藓样变,伴干燥、结痂,其上有数个蚕豆至鸽蛋大小红色皮下结节,以外踝处居多,结节质地部分坚实,部分柔软,部分结节表面破溃,伴有脓性分泌物,压痛(+).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给予抗感染、抗炎、抗敏治疗,同时联合口服中草药、中药换药、火针、拔罐综合疗法,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缩短了病程。
  •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1例采用口服地氯雷他定片及外用丁苯羟酸乳膏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湿疹汤,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自觉症状和皮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自觉症状及皮损有明显改善,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较单纯西药治疗好。
  • 摘要:目的: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及皮损内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为指标,探讨复方青黛膏的对银屑病治疗的疗效及机理.rn 方法: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空白对照组,他扎罗汀治疗组,青黛膏治疗组,疗程4周.各组治疗前后进行PASI评分并评价疗效,免疫组化法观测复方青黛膏治疗前后皮损内MVD值,并与他扎罗汀组及空白组比较.rn 结果:复方青黛膏组对银屑病治疗的总有效率85%,他扎罗汀组45%,空白组5%,组间比较,青黛膏组疗效优于他扎罗汀组及空白组(P<0.05).青黛膏组治疗后皮损内MVD值低于空白组及他扎罗汀组(P<0.05).rn 结论:对皮损内微血管增生的抑制作用是复方青黛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重要机制。
  • 摘要:目的:观察调营消疹汤联合雷火灸治疗慢性荨麻疹(风寒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总IgE的影响.rn 方法:取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调营消疹汤联合艾条灸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同时采用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组患者治疗前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rn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t=-2.09,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5.00%,治疗组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χ2=4.27,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优于治疗前(t=2.08,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优于治疗前(t=2.04,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04,p>0.05).rn 结论:调营消疹汤联合雷火灸治疗慢性荨麻疹(风寒型)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总IgE水平有关;调营消疹汤联合雷火灸法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整体疗效方面均优于联合艾条灸法,但在下调血清总IgE水平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
  • 摘要:目的:探讨青雄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对进展期的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将65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在内服药物基础上,治疗组早上使用卡泊三醇软膏1次,晚上使用青雄膏1次;对照组早晚各使用卡泊三醇软膏1次,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rn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对照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青雄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组与单用卡泊三醇软膏组相比,两组疗效相当,而青雄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较单用卡泊三醇软膏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名银屑病患者通过方药给予小柴胡汤合四逆汤治疗,在这一阶段治疗过程中应用红外影像技术对三焦的能量分布做阶段性监测记录:本病例中,患者在服药之前(7.19)三焦热次序是“上焦<下焦<中焦”,与正常状态不符。自7.23-7.29日期间的监测结果显示三焦热次序均为“上焦<中焦<下焦”。且停药后仍保持该规律。此结果与前人对健康人体三焦温度热序列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通过治疗红外影像在向正常状态靠近,同时皮损变薄。皮损变化与红外影像正相关。
  • 摘要:本文就红升丹与白降丹的炼制方法与详细步骤,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方书的不同组成、不同剂量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丹药的不同剂量配伍临床使用经验也作了详细的介绍.大、小升丹都具有提脓祛腐的作用,能使疮疡内蓄之脓毒,得以早日排出和腐肉迅速脱落。大凡溃疡脓栓未落,腐肉未脱,或者脓水不净,新肌未生的情况,均可选择使用升丹。白降丹为疡科要药。主要用于治疗痈疽肿毒之类,杂症有时偶然用之。最常用于峻腐蚀药、发泡药、治疗各种疥癣、杀菌。
  • 摘要:本文主要综述国外近来对于雷公藤药物的研究进展,雷公藤的主要药理成分有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药理机制有抗炎、免疫调节、潜在信号通路调节作用、毒副作用。银屑病是一种慢性、难治性、复发性皮肤病,虽然目前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都缺乏满意疗效,且停药后患者易复发,目前中医常使用雷公藤的相关制剂(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贰片、昆明山海棠片等)进行临床治疗,且能取得较好疗效。此外,国外研究显示雷公藤尚多用于皮肌炎、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治疗过程中亦取雷公藤之抗炎及免疫调节药理机制以发挥疗效。
  • 摘要: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优势.通过阅读近十年来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文献研究,从中药外敷、针灸治疗和其他疗法三个方面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文献做了整理和总结,中药外敷主要是通过外部皮肤刺激,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患者可自行在家敷药,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针灸对治疗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好,能迅速控制急性期症状,恢复关节功能,旨在清热利湿,补益肝肾,标本兼治,在对症治疗缓解急性期症状的同时,兼顾扶正,双管齐下。中医药外治法种类繁多,除了较常见的中药外敷和针灸疗法外,还有中药熏蒸疗法、发泡疗法、中药冰疗、刮痧疗法和排汗疗法。这些方法大都简便易行,患者甚至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且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均有一定效果,值得临床实践、深入研究。
  • 摘要:带状疱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其病原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中医认为其主要由湿热毒邪引起,治以清热解毒利湿,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王官清等通过细胞实验证明白黎芦醇对水痘-带状疤疹病毒报告细胞系MV9G有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1E62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而产生效应。孙淑娜等通过临床与动物实验说明四重金钩汤治疗带状疤疹后神经痛有效,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疼痛的痛阑值可能与中枢及外周镇痛、镇静、营养神经、改善血液循环、抗炎等有关。范永桥等将80例带状疤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蛇头穴刺络放血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40例,结果带状疤疹患者治疗前CD3,CD4,CD4/CDB,IL-2,IgG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组,治疗后两组相比,CD3水平显著上升,但仍低于正常人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