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早发冠心病

早发冠心病

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40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1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8709篇;相关期刊199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六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全国诊断学术会议、江西省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十一次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议等;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文献由930位作者贡献,包括胡志希、李杰、王绿娅等。

早发冠心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1 占比:1.99%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8709 占比:97.95%

总计:19101篇

早发冠心病—发文趋势图

早发冠心病

-研究学者

  • 胡志希
  • 李杰
  • 王绿娅
  • 马根山
  • 王宁夫
  • 袁肇凯
  • 陈娟
  • 鲁明
  • 李飞
  • 翟雪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书萌; 陈伶利; 江雨洁; 于子璇; 刘佳; 陈宇霞; 李杰
    • 摘要: 目的筛选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差异蛋白,探讨其对疾病发病的影响,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潜在危险标志物。方法从101例冠心病患者中筛选出典型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家系早发冠心病非血瘀证患者各3例并匹配健康对照组2例,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技术检测各组血浆蛋白表达情况,通过组间比较分析得出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血浆差异蛋白谱,根据差异蛋白特性及疾病病理特点筛选出疾病早期诊断的潜在危险标志物,以Western blot验证筛选出的蛋白。结果通过iTRAQ技术共得到差异蛋白84个,其中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蛋白共32个,包括上调蛋白22个、下调蛋白10个。经GO功能和KEGG富集分析,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血浆差异蛋白生物学功能多与角质化、角质化包膜及表皮结构组成部分有关,其相关通路主要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补体系统、血小板激活等相关。验证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组差异蛋白内凝集蛋白1(ITLN1)表达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差异蛋白特性及疾病病理特点筛选出的ITLN1可作为家系早发冠心病血瘀证早期诊断的潜在危险标志物。
    • 陈永; 苏振琪; 宣玲
    • 摘要: 目的早发冠心病病人探讨网织血小板(RPs)与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的关系及其对术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淮北市淮北矿工总院就诊的134例早发冠心病病人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13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RPs、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相关指标,对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同时对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网织血小板预测术后心血管事件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RP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高于对照组,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早发冠心病病人RPs与FMD、LVEF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Ps、FMD和LVEF均是早发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RPs预测术后心血管事件的AUC为0.915,大于FMD的0.675和LVEF的0.695,经Delong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病人RPs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呈负相关,其可用于预测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 程铿; 孙敏妮; 李风祥; 孙国举
    • 摘要: 目的探讨早发和晚发冠心病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的972例冠心病患者的手术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有无ISR及NECP-ATPⅢ规定分为ISR组102例、非ISR组870例,其中早发冠心病组492例(ISR组50例、非ISR组442例),晚发冠心病组480例(ISR组52例、非ISR组428例),分析早发与晚发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差异。结果ISR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比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多支病变比例、支架数及总支架长度较非ISR组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非ISR组低(P<0.05);早发ISR组吸烟比例、冠心病家族史比例、LDL-C水平、多支病变比例、支架数及总支架长度较非ISR组高,HDL-C水平较非ISR组低(P<0.05);晚发ISR组高血压、糖尿病比例、HbA1c水平、多支病变比例、支架数及总支架长度较非ISR组高,支架直径较非ISR组小(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体患者中冠心病家族史、HbA1c、LDL-C、总支架长度是ISR的独立危险因素,早发组中冠心病家族史、LDL-C、总支架长度是ISR的独立危险因素;晚发组中高血压、糖尿病、HbA1c、总支架长度、支架直径是I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同年龄人群发生ISR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早发冠心病ISR患者具有更多的冠心病家族史和更高的LDL-C水平,晚发冠心病ISR患者存在更多的高血糖、高血压以及更小的靶病变血管。更多更长的支架植入会增加所有冠心病患者发生ISR的风险。
    • 江雨洁; 张湘卓; 陈悦; 张书萌; 于子璇; 刘佳; 陈伶利; 李杰
    • 摘要: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PCHD)血瘀证DNA羟甲基化相关差异基因表达,以期寻找PCHD血瘀证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 病例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PCHD患者,分为PCHD血瘀证组(A组)和PCHD非血瘀证组(B组),各6例,采用DNA羟甲基化免疫共沉淀芯片技术分析两组的相关羟甲基化差异基因表达情况,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及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A组与B组相比,高CpG密度启动子差异羟甲基化基因数目343个,低CpG密度启动子差异羟甲基化基因数目144个,通路富集分析得出PCHD血瘀证羟甲基化差异基因主要与细胞周期、心肌能量代谢、炎症、内皮损伤有关,GO功能富集分析得出PCHD血瘀证生物学功能多与细胞发育和分化、蛋白酶活性、细胞内结构等有关。A组的CDKN1B、HDAC2、MDM2羟甲基化表达程度均较高。结论 PCHD血瘀证差异基因羟甲基化表达程度较高,这些差异基因主要与转录调控心肌细胞周期有关,可能影响心肌细胞周期阻滞、凋亡、衰老等,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为PCHD血瘀证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霍明艳; 张娜; 刘环亚; 周青云; 王珠秀
    •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性。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经我院诊断为冠心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150例患者,将患者按照性别比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收集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介入治疗资料以及随访记录,将其分析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一步探讨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男性组患者中发病年龄小(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MACCE、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卒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女性组出血率明显高于男性组,出血差异主要表现在BARC1~2级间的区分,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各不相同,针对于不同性别的患者应遵循个体化的治疗方式,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减轻患者的代谢异常,从而有望减少早发冠心病的发生率,其次女性和心肌梗死是PCI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识别这些术后因素,可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性。
    • 苏云娟; 王京京; 韩晓涛; 刘海燕; 陈永福; 杨柳; 吴其明
    • 摘要: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Framingham风险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201例青年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年龄0.05)。冠心病组患者Framingham危险评分与Gensini积分两者无线性相关性(P=0.7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冠心病早发家族史、HCY为青年男性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DL-C为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保护因素。Framingham风险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544(95%CI:0.458~0.629,P=0.324)。结论Framingham危险评分不能充分预测评估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青年男性早发冠心病患者应考虑非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性,未来需更多样本的前瞻性研究验证。
    • 李欢; 钟钟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层早发冠心病患者PCI治疗术后的不良事件及生存率差异。方法入选2015年01月至2017年01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被诊断为早发冠心病的患者861例,按照年龄分18~40岁组、41~50岁组、51岁以上组,对比3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基线资料,临床特征及PCI术后5 a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存率差异。结果不同年龄层危险因素存在一定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年龄层早发冠心病PCI术后5 a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青年人群的早发冠心病更值得关注。
    • 张正伟; 刘瑾春; 王智彬; 张瑞霞; 郑鹏帅; 李振; 唐晓萌
    • 摘要: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L21与早发冠心病(PCH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经临床诊断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PCHD患者160例为研究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11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CL2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CCL21水平。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CHD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CCL21对PCHD的预测价值。结果PCHD组患者的血清CCL21水平高于对照组[(147.24±16.89)ng/L比(114.82±18.4)ng/L,t=3.597,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舒张压和血清CCL21水平为PCHD的独立影响因素(OR=3.437,P=0.004;OR=1.034,P=0.006;OR=2.059,P=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当血清CCL21水平取132.43 ng/L时,诊断PCHD效能最佳,敏感度为87.3%、特异度为75.2%。结论血清CCL21水平与PCHD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陈芳; 李飞
    • 摘要: 早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HD)特有的种类,具有起病急、发病隐匿、年轻化、高病发率、高致死率等特征,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过去关于OPG/RANKL/RANK信号轴在骨骼系统发面研究的较多,近年来在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研究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探索对PCHD有意义的信号轴对于今后PCHD的发生、演变、治疗、预后等十分有意义。
    • 谢婵; 王莹; 徐燕; 李丽莎; 常维花; 高倩; 蔡巧珍; 苗金红
    • 摘要: 目的了解早发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重返工作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早发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结果221例早发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距手术时间(5.59±3.58)个月,其中135例(61.09%)已重返工作。未重返工作者早发冠心病介入治疗重返工作准备度得分处于中低水平,处于前意向阶段患者最多(37例,43.02%),处于行动准备-自我评估阶段患者最少(6例,6.98%)。已重返者得分处于中高水平,其中125例(92.59%)处于主动维持阶段。男性和社会支持水平高是重返工作的促进因素,术中植入支架、术中及术后发生并发症、术后心功能情况差和对疾病进展的恐惧是阻碍因素。结论61.09%的早发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在术后1 a内重返工作岗位。性别、介入治疗方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心功能情况、对疾病进展的恐惧程度、社会支持水平是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