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791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化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6篇、会议论文57篇、专利文献501869篇;相关期刊229种,包括海峡药学、药物分析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中国·国际第11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第五届华东地区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仪器分析及样品预处理学术研讨会等;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相关文献由2749位作者贡献,包括许国旺、谭志荣、刘淑莹等。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6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5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01869 占比:99.87%

总计:502512篇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发文趋势图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研究学者

  • 许国旺
  • 谭志荣
  • 刘淑莹
  • 周宏灏
  • 宋凤瑞
  • 路鑫
  • 陈尧
  • 刘志强
  • 张群星
  • 范文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丹; 赵燕妮; 彭佳堃; 高健健; 林智; 陈雪峰; 周长锋; 戴伟东
    • 摘要: 为探究红茶在贮藏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以贮藏时间为0、1、3 a和4 a的晒青红茶为代表样品,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的代谢组学方法对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年份晒青红茶中共鉴定出82种化合物,包括儿茶素类6种、二聚儿茶素类9种、氨基酸类5种、生物碱类8种、酚酸类8种、有机酸类3种、香气糖苷类2种、N-乙基-2-吡咯烷酮取代的儿茶素(N-ethyl-2-pyrrolidinone-substituted flavan-3-ols,EPSF)类6种、黄酮糖苷类20种、脂类10种和其他化合物5种。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热图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的晒青红茶化学成分具有较大差异,其中66种化合物组间差异显著(P<0.05),儿茶素类、二聚儿茶素类、氨基酸类和大部分黄酮醇-O-糖苷类化合物均在晒青红茶贮藏后含量降低;咖啡碱、黄酮-C-糖苷类和6种EPSF类化合物在贮藏后含量升高;其中EPSF类化合物与贮藏时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0.802~0.986,表明EPSF类化合物在贮藏过程中呈线性增加趋势。本研究可为不同年份晒青红茶化学物质基础的阐明和科学贮藏提供理论依据。
    • 朱亚珠; 夏率博; 陈琳; 刘洋; 吴祖芳; 翁佩芳
    • 摘要: 从自然发酵海洋鱼酱油中分离得到了一株具有多种蛋白酶活性与糖酶活性的贝莱斯芽孢杆菌SW5菌株,为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SW5的抑菌特性,研究了SW5菌株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验证了SW5菌株发酵上清液对食品中多种常见病原菌的抑制能力;并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了其中的抑菌物质。结果表明:菌株SW5在35°C、pH值5时生长最快,对于亚胺培南、头孢曲松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菌株SW5的发酵上清液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上清液经过浓缩后抑菌效果显著增强。TOF-MS分析表明,发酵上清液中含有的抑菌物质为表面活性素、山茱萸苷A、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与异帕米星、链霉菌素类抗生素达福普丁。研究结果以期为菌株SW5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杨会珍; 胡广; 苗兰; 彭勍; 任常英; 孙明谦; 林力
    • 摘要: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方法探讨肾上腺素致大鼠慢性血瘀证模型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连续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构建慢性血瘀证模型,通过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进行模型判断,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检测大鼠血浆代谢物,通过数据分析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途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血瘀证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在不同切变率下均显著升高(P<0.01),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加(P<0.01),代谢组实验结果显示血瘀证模型组在牛磺去氧胆酸、硫酸吲哚酚、苯硫酸酯和α-亚麻酸等17种差异代谢物上与正常组区分明显。结论:肾上腺素致慢性血瘀证大鼠体内的胆汁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色氨酸代谢和能量代谢均受到较为明显的干扰。
    • 张英强; 袁亮; 张水勤; 李燕婷; 王立艳; 赵秉强
    • 摘要: 【目的】利用葡萄糖对尿素改性可延缓尿素水解,提高尿素氮肥利用率。从葡萄糖与尿素的反应特征、产物结构方面,研究其作用机理及葡萄糖添加量对尿素分解的影响。【方法】将葡萄糖按10%的比例加入到熔融尿素中获得葡萄糖改性尿素,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葡萄糖改性尿素的化学结构、物质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将葡萄糖按照0.2%、0.5%和1.0%的比例添加到熔融尿素中制备出3种比例的葡萄糖改性尿素,在3个样品分别加入脲酶溶液(1 U/mg),于(25±2)°C恒温箱中培养30 min后,用比色法测定剩余尿素的含量,计算尿素的分解率。【结果】1)葡萄糖与尿素反应后,FTIR位于1599 cm-1处伯酰胺NH2变角振动消失,3441 cm-1处伯胺NH2反对称伸缩振动强度减弱,推测葡萄糖与尿素胺基发生反应,XPS C 1s和N 1s图谱分别出现未知形态的碳结构(―CX)和氮结构(―NX),醛基碳(―CHO)消失,O 1s图谱发现醛基的C=O化学键发生断裂,证明葡萄糖的醛基与尿素的胺基反应生成了新的产物。依据LC-MS分析,葡萄糖中的醛基与尿素的胺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了含有C=N结构的物质。2)与普通尿素的分解率(20.16%)相比,添加0.2%、0.5%和1.0%比例的葡萄糖改性尿素的转化率分别为15.5%、3.3%、11.0%,其中葡萄糖添加比例为0.5%的改性尿素处理降幅高达16.9个百分点。【结论】尿素熔融条件下加入葡萄糖,葡萄糖的C=O化学键断裂,碳原子与尿素中的氮原子结合形成C=N键。C=N键结构的存在延缓了尿素的水解,进而显著降低了脲酶对其分解率。葡萄糖添加量对葡萄糖改性尿素的分解率影响显著,以葡萄糖添加比例为0.5%的处理效果最佳。
    • 李梦雪; 王升厚; 柳叶飞; 王泽; 赵洪新; 赵晓云; 徐方旭
    • 摘要: 为探究功能性蛹虫草和普通蛹虫草在代谢、成分、功能等方面的差别,以功能性蛹虫草和普通小麦蛹虫草为研究样本,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和多元统计分析法,检测两种蛹虫草的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共检测出差异代谢物69种,为脂肪酸酰基、苯及取代衍生物、甘油脂类、羧酸及衍生物、吲哚及衍生物、嘌呤核苷、羧酸及衍生物、类固醇及衍生物、羧酸及调节剂、酚酸及酚酸环醚等甘油脂类10类物质,另有23种未知代谢物未能分类。其中功能性蛹虫草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显著差异代谢物有腺苷、α-亚麻烯基乙醇酰胺、L-组氨酸、(-)核黄素、1-十六烷基-2-锡-甘油-3-磷酸、9-氧代-10E,12Z十八碳二烯酸、9,10-二羟基-12Z-十八烯酸和1,2-苯二甲酸二(2-甲基丙基)酯。结果表明功能性蛹虫草较普通小麦蛹虫草具有更高的显著差异代谢物、更高含量的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和开发应用价值。
    • 刘莉; 谢胜; 刘礼剑; 黄晓燕; 陈雅璐; 莫秋莲
    • 摘要: 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血浆代谢物成分,探索潜在的发病机制及评价芪石升降归元饮的临床疗效。选取60例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GERD患者及12例健康志愿者,将GER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给予芪石升降归元饮治疗,西药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疗程为28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分析GERD病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血浆代谢物差异。结果表明:两组基线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GERD-Q评分、RD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中药组GERD-Q、RDQ评分降低较西药组明显(P<0.01)。GERD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血浆样本之间存在86个差异代谢物,共参与了27条代谢通路,通过KEGG数据库进行筛选,发现有23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亚油酸代谢通路、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通路、精氨酸生物合成代谢通路等,另外还包括了色氨酸代谢通路以及AMPK通路,从而得知GERD患者血浆代谢产物主要涉及脂类、氨基酸类、多肽类等多种代谢途径。芪石升降归元饮治疗GERD疗效显著。
    • 魏乐
    • 摘要: 以红花染纺织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紫外光和LED两种光老化方式,研究不同褪色因素影响下纺织品中显色组分红花苷的降解变化情况,实验发现不同酸化作用对红花苷造成不同的影响。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鉴定出红花苷、芹菜素等多种组分,并首次从红花中鉴定出国外报道的但一直未确定的组分Ct4的分子结构,实际是三香豆酰亚精胺,一种酚酰胺类化合物,可作为一种染色工艺指标对现代染和古代染色工艺进行区分。以故宫院藏两件红花染褪色纺织品文物为例阐述褪色机理,显色组分红花苷的降解,产生不同程度的裂化产物小分子,使原本微量存在的三香豆酰亚精胺相对含量增高,从而造成褪色明显,文物在长期日晒下正面原本红色外观呈现橘色打底。同时强调了博物馆应高度重视相同类型文物保存环境中的挥发性酸性气体监测。
    • 武星宇; 张春燕; 吴羽灵; 蒋涛; 崔佳奕; 程昱璇; 舒杨; 张民杰; 桑培培; 史文杰; 檀旭东; 田亚平
    • 摘要: 目的探究瓜氨酸血症I型患儿基因与外周血代谢物表达特点,提高临床对瓜氨酸血症I型的认识。方法收集瓜氨酸血症Ⅰ型患儿病例信息,利用液相串联质谱技术对3例瓜氨酸血症I型患儿进行外周血代谢物的测定,归纳总结瓜氨酸血症I型患儿外周血小分子代谢物表达特点,并且对瓜氨酸血症Ⅰ型患儿进行高通量二代测序,获取患儿的基因突变类型。结果3例患儿均出现了血氨和AST的增高,其他有患儿出现升高的生化指标包括AST、TBIL、DBIL以及GGT。且瓜氨酸水平均大幅增加,其他升高的氨基酸与氨基酸比值有蛋氨酸、精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以及瓜氨酸/苯丙氨酸,出现降低的包括甘氨酸、脯氨酸以及鸟氨酸/瓜氨酸,但是患儿的肉碱与酰基肉碱均没有异常。3例CTLN1患儿的ASS1基因均发生了变异,都为复合杂合突变,基因突变型分别为c.787G>A/c.1087C>T、c.794G>A/c.421-2A>G以及c.1168G>A/c.552C>A。结论CTLN1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除了血氨以及瓜氨酸增高等典型症状外,也会出现明显的肝功能障碍以及其他氨基酸紊乱,但是不会发生肉碱以及酰基肉碱的异常。及时对瓜氨酸血症Ⅰ型患儿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 刘原野; 蔡文超; 张琴; 盛洁; 刘秀敏; 单春会
    • 摘要: 对沙棘汁及发酵沙棘汁中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探究了乳酸菌在沙棘汁中的发酵性能,在此基础上选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sation-mass spectrometry,LC-ESI-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探索乳酸菌对沙棘汁酚酸和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在沙棘汁中生长良好,发酵结束时的活菌数超过了10^(8) CFU/mL。通过LC-ESI-MS共鉴定出8种酚酸,且乳酸菌发酵显著提升了总酚酸含量。而基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测定的结果显示发酵后沙棘汁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通过HS-SPME-GC-MS共鉴定出42种挥发性化合物,且发酵前后挥发性化合物差异较大。
    • 高淑芳; 张金鹏; 施永海; 袁新程; 刘其根
    • 摘要: 为探究海、淡水养殖环境对刀鲚(Coilia nasus)卵巢发育的影响,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测定了海、淡水环境下刀鲚卵巢中代谢产物的差异情况,并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进行比对,找出相对应的代谢通路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海水组和淡水组样品共鉴定出47种差异代谢物(P1、VIP>1),与海水组相比,淡水组表达差异倍数最明显的为碳环血氧烷A2(Carbocyclic thromboxane A2)、半乳糖神经酰胺(Galactosyl ceramide),差异倍数分别为10.40、2.78倍;与海水组相比,淡水组卵巢组织内皮质醇升高了1.61倍;对47种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分析发现,变化显著的通路有氨酰-tRNA的生物合成和嘧啶代谢通路(P<0.05),皮质醇、氨酰-tRNA的生物合成通路、嘧啶代谢通路和鞘磷脂代谢通路可能与刀鲚生殖洄游过程中卵巢发育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