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挥发性化合物

挥发性化合物

挥发性化合物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30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928473篇;相关期刊165种,包括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国内外香化信息、现代食品科技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六届华东地区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中国表面工程协会涂装分会2013年年会、第十届徐州科技论坛等;挥发性化合物的相关文献由1348位作者贡献,包括余群力、史劲松、李永鹏等。

挥发性化合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8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28473 占比:99.96%

总计:928822篇

挥发性化合物—发文趋势图

挥发性化合物

-研究学者

  • 余群力
  • 史劲松
  • 李永鹏
  • 许正宏
  • 陆震鸣
  • 罗瑞明
  • B·西克尔斯蒂尔
  • L·B·勃兰登布格尔
  • 丁丹
  • 冯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瑞龙; 杨传佳; 钮成拓; 郑飞云; 王金晶; 李崎; 刘春凤
    • 摘要: 米酒作为我国传统酿造饮品,因其独特口味广受消费者喜爱.利用酶制剂和纯种酿酒酵母完全替代米曲作无曲液态发酵米酒,具有能量消耗少,效率高,易于机械化生产,提高批次间风味稳定性等优点.为筛选适合无曲酿造液态法酿造米酒的酵母菌株,研究从实验室保藏菌株和米酒米曲中筛选得到198株潜在米酒发酵菌株,分析其发酵性能和发酵产品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组成等,获得1株发酵性能优良且具有优良香气特征的酿酒酵母菌株NO.26,使用该菌株发酵初始含糖量16%糯米汁,发酵周期为10 d,发酵结束后米酒酒精度为7.19%V/V,具有较为明显的米酒特征,酒体协调,香味馥郁,且含有较高香气强度的苯乙醇(玫瑰、花香)、芳樟醇(薰衣草、花香)、十六酸乙酯(果香、奶油香)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利用研究筛选得到酿酒酵母菌株NO.26进行无曲液态发酵对提高米酒质量、加快无曲液态法米酒产品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 胡晓龙; 田瑞杰; 樊建辉; 韩素娜; 李建民; 李华; 王亚平; 何培新
    • 摘要: 基于浓香型白酒挥发性化合物的主要特征和基本信息(感官阈值、风味描述、嗅闻时间强度、香气活力值等),综述了浓香型白酒重要呈香物质种类、香气感官描述及其关联性挥发性化合物,以及挥发性化合物的地域特征等,认为:含量低但种类多、感官阈值范围广、香气特征多样及交互作用复杂为浓香型白酒微量成分的主要特征;对浓香型白酒中115种挥发性化合物的感官阈值及其香气贡献度进行梳理,归纳出其中38种重要呈香物质,主要为酸类、酯类、芳香族及醇类化合物;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与浓香型白酒地域特征和香气感官存在明显关联性,如吡嗪类化合物是浓香型白酒中呈现焙烤香的物质基础,乙酸乙酯、2,3,5-三甲基吡嗪、2-戊酮等22种化合物是区分川派和江淮派浓香型白酒的特征挥发性化合物。针对“风味轮”构建及浓香型白酒感官评价中存在的不足,指出未来应就白酒感官描述术语标准体系构建、香气感官特征与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的关联性、白酒微量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等进行深入研究,促进浓香型白酒关键风味成分筛选及溯源、异味物质控制、系统感官评价方法建立及基于地域环境特征的个性化生态酿造理念形成,为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 周汉琛; 刘亚芹; 雷攀登
    • 摘要: ‘黄山白茶1号’是温度敏感型白化茶树品种,由其鲜叶加工的绿茶,即‘黄山白茶’,具有清香持久、滋味鲜爽等特征。为探究不同白化时期加工绿茶的香气和滋味差异,分析了绿茶中挥发性代谢物、儿茶素、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白化时期的‘黄山白茶’在香气和滋味上存在差异。气相质谱(GC-MS)分析表明,共有29个高丰度挥发性化合物被鉴定;主成分分析(PCA)显示芳樟醇、顺-己酸-3-己烯酯、香叶醇、顺-3-己烯醇、(Z)-丁酸-3-己烯酯可能是导致3类绿茶香气存在差异的标志性化合物。滋味成分分析表明儿茶素类物质在白化早期绿茶中含量最低;在白化中期绿茶中略有增加但不显著,而在白化后期绿茶中则显著增加;咖啡碱在3类绿茶中无显著差异;游离氨基酸在白化早期绿茶中含量最高,为干质量的4.4%,而在白化后期绿茶中只占干质量的1.3%。因此,不同时期的‘黄山白茶1号’嫩梢中的代谢物积累存在差异,使得加工的绿茶风味不同。
    • 倪瑞洁; 詹萍; 田洪磊
    • 摘要: 为研究不同炸制时间对花椒调味油(fried hancheng pepper oil,HPO)香气的影响,以韩城大红袍花椒为原材料,菜籽油为载体油脂,在130°C条件下分别炸制5、15、25 min和35 min制得花椒调味油,采用描述性感官分析(descriptive sensory analysis,DSA)、电子鼻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对比分析4个HPO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探究4个花椒调味油之间的标志性差异物。DSA和电子鼻结果表明4个HPO之间差异显著,其中HPO2表现出最强的草药味、柠檬香和松木香,脂肪香和青香适中,有很弱的焦糊味;经GC-IMS共分离鉴定出46种化合物,包括醛类19种、萜烯类15种、醇类8种、酯类3种和酮类化合物1种;随着炸制时间的延长,4个花椒调味油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相似,但峰值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醛类包括己醛、庚醛、(E)-2-庚醛等的含量呈上升趋势,α-萜品烯、水芹烯、4-萜烯醇、3-甲基丁酸乙酯和乙缩醛等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醇类、酯类的含量随炸制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上升,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变化不大。主成分分析将HPO1、HPO2归为1组,HPO3、HPO4归为另1组,与电子鼻中线性判别分析的结果一致;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发现柠檬烯、α-水芹烯、乙缩醛、α-松油烯、3-甲基丁酸乙酯等物质是HPO2(15 min)的特征香气物质,并且筛选出20种标志性差异物,包括芳樟醇、β-蒎烯、α-蒎烯、柠檬烯、α-水芹烯、己醛、庚醛、(E)-2-己醛等。
    • 景绍红; 张晓春; 李星; 欧秀琼; 胡占云
    • 摘要: 0引言荣昌猪是世界八大、我国三大优良地方猪种之一,以原产重庆市荣昌区而得名。荣昌猪具有肌内脂肪含量高和肉质优良的优点,其生鲜肉是市场上的高端分割肉产品。然而,商品荣昌猪出栏量一直存在缺口,大量外种猪肉冒充荣昌猪肉充斥市场并高价销售,严重影响了荣昌当地猪品牌价值的打造和提升。因此,业内亟需一种有效、便捷的鉴别荣昌猪肉与其他猪肉的方法,而开发基于肌肉挥发性化合物差异的无损鉴别方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
    • 马明娟; 苏晓霞; 檀馨悦; 牛羿; 李如玉; 卞祺
    •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4款麻辣腊肠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确定麻辣腊肠中的重要风味物质。结果表明:4款麻辣腊肠中共鉴定出138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包含106种风味化合物,进一步对风味化合物进行ROAV分析,确定出ROAV≥0.1的风味化合物有58种,并对29种关键风味化合物(ROAV>1),如癸酸乙脂、芳樟醇、桉叶油醇、辛酸乙酯、月桂烯等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麻辣腊肠风味上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拌料时添加的香辛料与自然风干或烘干过程中脂肪酸发生的降解及酯化反应。
    • 李亚勇; 张平; 李茂林; 杨美红; 赵祥
    • 摘要: 为了探究华北落叶松茎、叶、花3个部位挥发性物质的组分,为筛选华北落叶松中对昆虫具有引诱作用的物质提供参考,同时为植物源引诱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并结合AMDIS解卷积鉴定系统及NIST 2.0谱库分析和鉴定华北落叶松不同部位挥发物的组分,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茎、叶、花3个部位共鉴定出78种挥发性物质,这些挥发性化合物均以萜烯类为主,其中,茎中鉴定出的挥发性物质有58种,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88.79%,萜烯类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75.59%;叶中鉴定出的挥发性物质有48种,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89.35%,萜烯类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82.02%;花中鉴定出的挥发性物质有50种,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94.77%,萜烯类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84.27%。茎、叶、花3个部位鉴定出共有的挥发性物质有28种,分别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39.23%、46.11%、53.46%。由此可见,这3个部位挥发性组分及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主要成分均为萜烯类。
    • 张赫宇; 徐瑞; 李勇
    • 摘要: 以普通废橘子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对不同萃取头萃取的橘子皮挥发性物质进行研究。电子鼻分析发现传感器W3S、W2S、W5S和W1S对橘子皮样品的响应值较为明显,表明含N、O的杂环类化合物、烷烃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和部分芳香类化合物是橘子皮样品的主要挥发性物质。3种不同萃取头(50/30μmDVB/CAR/PDMS、65μmDVB/PDMS、100μmPDMS)在橘子皮中共检测出6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50/30μmDVB/CAR/PDMS萃取头检测出挥发性化合物46种,65μmDVB/PDMS萃取头检测出挥发性化合物34种,100μmPDMS萃取头检测出挥发性化合物38种。在这些挥发性化合物中,烯烃类物质以及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普遍较高。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发现3种萃取头萃取出的挥发性化合物存在明显的差异。
    • 彭海川; 钱琴; 母运龙; 张应杰; 李慧; 张崟
    • 摘要: 为了探究烹饪方式对鲟鱼肉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和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该研究以人工养殖的鲟鱼肉为原料,比较了清蒸和煎炸烹饪方式,对鲟鱼肉的基本营养物质、氨基酸、蛋白质、风味化合物含量,以及氨基酸指数(AAS、EAAI)、蛋白质效价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生鱼肉为对照,清蒸和煎炸使鲟鱼肉的水分含量分别降低了56.41%和43.73%;清蒸和煎炸使鲟鱼肉的干基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19.78%和17.47%;清蒸和煎炸使鲟鱼肉的干基灰分含量分别增加了25.80%和20.85%;清蒸和煎炸使鲟鱼肉的干基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0.37%和26.27%。煎炸使鲟鱼肉的氨基酸指数和蛋白质效价较清蒸组更高。与鲟鱼生肉相比,煎炸使鲟鱼肉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指数和蛋白质效价均提高,且较清蒸烹饪方式处理组高。通过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从生鲟鱼肉、清蒸鲟鱼肉和油炸鲟鱼肉中分别鉴定出27种、28种、2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醛类、烃类、醇类以及其他类风味化合物。总之,鲟鱼肉经过煎炸和清蒸处理,可以使其蛋白质营养价值提高、风味物质含量增加。
    • 杨继勇; 张养东; 郑楠; 王加启
    • 摘要: 奶是人类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优质的奶通常具有良好的感官与风味特征,但其容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生鲜奶感官和风味物质的来源、组成及其影响的因素,为开展牛奶风味研究,保持生鲜原料奶风味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