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78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8篇、会议论文80篇、专利文献778156篇;相关期刊291种,包括功能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分析化学等; 相关会议71种,包括北京市高教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六届(2015)学术年会、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江苏省造纸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等;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相关文献由269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芬、于广华、赵良仲等。

X射线光电子能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8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8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78156 占比:99.90%

总计:778914篇

X射线光电子能谱—发文趋势图

X射线光电子能谱

-研究学者

  • 刘芬
  • 于广华
  • 赵良仲
  • 赵志娟
  • 邱丽美
  • 何智兵
  • 冯婷
  • 吴卫东
  • 唐永建
  • 张福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英强; 袁亮; 张水勤; 李燕婷; 王立艳; 赵秉强
    • 摘要: 【目的】利用葡萄糖对尿素改性可延缓尿素水解,提高尿素氮肥利用率。从葡萄糖与尿素的反应特征、产物结构方面,研究其作用机理及葡萄糖添加量对尿素分解的影响。【方法】将葡萄糖按10%的比例加入到熔融尿素中获得葡萄糖改性尿素,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葡萄糖改性尿素的化学结构、物质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将葡萄糖按照0.2%、0.5%和1.0%的比例添加到熔融尿素中制备出3种比例的葡萄糖改性尿素,在3个样品分别加入脲酶溶液(1 U/mg),于(25±2)°C恒温箱中培养30 min后,用比色法测定剩余尿素的含量,计算尿素的分解率。【结果】1)葡萄糖与尿素反应后,FTIR位于1599 cm-1处伯酰胺NH2变角振动消失,3441 cm-1处伯胺NH2反对称伸缩振动强度减弱,推测葡萄糖与尿素胺基发生反应,XPS C 1s和N 1s图谱分别出现未知形态的碳结构(―CX)和氮结构(―NX),醛基碳(―CHO)消失,O 1s图谱发现醛基的C=O化学键发生断裂,证明葡萄糖的醛基与尿素的胺基反应生成了新的产物。依据LC-MS分析,葡萄糖中的醛基与尿素的胺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了含有C=N结构的物质。2)与普通尿素的分解率(20.16%)相比,添加0.2%、0.5%和1.0%比例的葡萄糖改性尿素的转化率分别为15.5%、3.3%、11.0%,其中葡萄糖添加比例为0.5%的改性尿素处理降幅高达16.9个百分点。【结论】尿素熔融条件下加入葡萄糖,葡萄糖的C=O化学键断裂,碳原子与尿素中的氮原子结合形成C=N键。C=N键结构的存在延缓了尿素的水解,进而显著降低了脲酶对其分解率。葡萄糖添加量对葡萄糖改性尿素的分解率影响显著,以葡萄糖添加比例为0.5%的处理效果最佳。
    • 张国宏; 熊祖钊; 王飞舟
    • 摘要: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是材料表面分析的重要工具,是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必备仪器之一。分析测试中心服务对象多,测试样品量大。如何最大程度的提高仪器使用率,同时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是仪器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作者在分析测试中心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介绍了一种分层次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开放使用模式,并就日常设备维护经验进行了总结,为相关设备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 朱天梦; 潘家荣; 孙建平; 李婷; 李旭; 王成科
    • 摘要: 高纯铂丝作为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传感元件,其氧化与分解机理是影响温度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采用差示量热扫描法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共同分析了2种类型的铂氧化物PtO_(2)和PtO在低氧分压下的分解过程。结果表明:2种氧化物的分解温度对氧气分压有明显的依赖性,氧气分压10 kPa下,570°C时PtO_(2)基本完全分解为Pt单质和PtO;在氧分压为3 kPa下PtO_(2)的起始分解温度约为520°C,565°C以上大量分解为Pt单质,且当温度达到585°C时,PtO_(2)分解为Pt的速度达到最快。研究结果可为铂电阻温度计的制作工艺、计量检定规程的完善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
    • 冯志忠; 严国超
    • 摘要: 通过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结合固体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科学手段,对毕节和龙岩地区的无烟煤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1)毕节无烟煤结构的桥碳比为0.16;芳香族结构为苯环、萘和吡咯,个数分别为7、8、1;脂肪族结构由氧接脂碳和甲基构成,个数分别为4、5;杂原子结构由个数均为1的酚羟基、羰基、羧基、吡咯及硫酚和4个醚组成。(2)龙岩无烟煤结构的桥碳比为0.29;芳香族结构由1个苯环、5个萘、4个蒽、1个菲和1个吡咯组成;脂肪族结构由氧接脂碳和甲基组成,个数分别为2、1;杂原子结构由羰基、醚、吡咯、酚羟基和硫酚构成,其对应个数分别为2、2、1、1和1。初步构建了毕节无烟煤(C_(148)H_(75)O_(8)NS)和龙岩无烟煤(C_(152)H_(77)O_(5)NS)大分子平面结构模型,由其结构模型发现毕节和龙岩地区的无烟煤在二维层位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且均趋于石墨化。
    • 张丹丹
    • 摘要: 在优选的离子枪刻蚀条件下,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深度剖析技术对不同活化时间的预硫化型催化剂进行深度剖析,分析不同活化时间对催化剂表面活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硫化型催化剂活化过程中伴随着表面氧化,且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表面氧化程度加深;预硫化型催化剂活化3 h以后,表面基本硫化完全,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硫化过程逐渐从表面向内部深入,同时表面氧化程度加深。
    • 卢洋藩; 王君
    • 摘要: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合氩离子溅射对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Si/C多层膜进行了表面测试及深度剖析,获得了Si/C多层膜结构中不同深度位置的成分及化学状态。分析结果表明,Si/C多层膜中各层Si、C薄膜之间存在界面元素相互扩散,扩散至相邻层薄膜中的Si、C元素主要以化合物SiC形式存在,且处于不同位置的SiC的化学键能受周围环境影响有所差别;氩离子对Si的溅射速率大于对C的溅射速率,存在择优溅射。
    • 唐明珠; 王志英; 王云山; 包炜军; 杨刚; 孙勇
    • 摘要: 磷石膏是湿法磷酸过程形成的固体副产物。磷石膏中含有磷、氟、硅等有害杂质组分,极大影响磷石膏制品的质量和性能,巨量磷石膏堆存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生命安全。确定磷石膏中杂质物相的赋存状态,为磷石膏除杂净化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非常重要。以低温干燥后的磷石膏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确定磷石膏中杂质元素的组成,结果表明,磷石膏中的杂质元素含量较高的有P,Si,F和Al,含量较低的有Ba,Fe和Mg等。因二水硫酸钙物相强峰对杂质物相峰有较强遮蔽作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分析不能确定磷石膏杂质的物相。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磷石膏进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根据被检样品衬度的区别探明磷石膏的杂质物相,利用X射线能谱分析(EDS)成分确定杂质物相组成;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硫酸钙晶体表面以及混合杂质物相作进一步分析。EBSD分析结果表明,磷石膏中杂质物相主要包括二氧化硅、氟硅酸钠、氟硅酸钾、氟磷酸钙、氟化钙、硫酸钡、硫化铁、三氧化二铝等,此外还有硅、铝、磷、氟等杂质混合组成的复盐物相,其中二氧化硅、硫酸钡、硫化铁、氟磷酸钙和三氧化二铝为独立赋存物相,氟硅酸钠和氟硅酸钾的物相则混合分布在硫酸钙晶体之间,氟化钙杂质与硅、铝、磷、氟杂质复盐物相结合赋存。XPS分析结果表明,磷石膏中还存在硅酸钙、氟化铝、氟化镁、硫酸铝、磷酸铝、磷酸钙、磷酸氢钙和磷酸二氢钙等物相,其中磷酸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和氟磷酸钙四种物相的特征峰位分布极为接近。采用EBSD-XPS组合分析方法,不仅确定了磷石膏中杂质的物相,还阐明了杂质物相与硫酸钙晶体之间的构效关系。该研究为磷石膏杂质物相分析提供新途径,为磷石膏除杂净化及其综合利用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 朱甜甜; 胡连军; 王昊; 刘玉岭; 潘国峰
    • 摘要: 在含双氧水(H_(2)O_(2))10 mL/L和氨三乙酸(NTA)20 mmol/L的溶液(pH=9)中分别加入0.5、1.0、1.5和2.0 mg/L的18-冠醚-6,研究了在弱碱性条件下18-冠醚-6对金属钴(Co)电化学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18-冠醚-6质量浓度的增加,钴与氮化钛(TiN)的腐蚀电位差先降低后升高,当18-冠醚-6为1.0 mg/L时最低,而钴的腐蚀电流密度越来越小。通过扫描电镜(SEM)形貌表征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可以证实,18-冠醚-6的加入使钴表面的电化学腐蚀得到了有效抑制,显著改善了Co在化学机械抛光(CMP)后的表面状态。
    • 段海栋; 孙桓五; 纪刚强; 杨冬亮; 李思雪
    • 摘要: 目的研究不锈钢经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后,表层元素化学形态的变化及机制,为材料去除机理、表面性能、工艺参数、抛光液处理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表面粗糙度测试仪、扫描电镜分别对加工前后试样表面粗糙度、形貌变化进行测试表征。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对加工前后试样表面及抛光液沉积物中主要元素的组成、化学态、分子结构进行测试表征。结合加工现象及材料去除机理,分析加工过程中固、液、气、等离子体之间的界面反应。结果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后,试样表面平整光亮,预处理中粗磨的痕迹已被完全去除。Ra平均值由0.311μm降低至0.045μm,Rq平均值由0.442μm降低至0.059μm,Rz平均值由3.260μm降低至0.369μm。与抛光前试样相比,抛光后试样表层检测到S^(+6)和Ni^(+2),沉积物中的Fe均为Fe^(+3),Cr主要为Cr^(+3),含有少量Cr^(+6)。抛光后试样表面及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主要为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结论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316LVM不锈钢有显著效果,抛光后试样表面粗糙度明显降低。抛光过程中,试样表面主要发生氧化反应,氧化性物质主要来自水。硫酸根离子在加工中与金属离子生成了硫酸盐,可能未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试样表面的铁、铬、镍以氧化态形式被去除,抛光液中氧化态的铁、铬以沉淀形式存在,氧化态的镍以络合物的形式存在。
    • 贾爱平; 张振华; 宋通洋; 鲁继青; 黄伟新
    • 摘要: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是研究催化剂表面的化学组成及其电子态的重要分析技术之一。然而常规XPS表征技术很难鉴别在不同化学环境(如不同温度和气氛)预处理/反应后的催化剂表面物种化学态的差异,因此准原位XPS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搭建可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预处理/反应气体混合装置并联合XPS进样室内的反应池装置,开发了准原位XPS测试系统并进行了应用,从而为研究催化剂表面物种化学态随化学环境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实验基础。基于近期对3家不同单位课题组提供的准原位XPS表征技术服务作为典型案例,该文简要介绍了该技术应用于研究不同催化剂表面物种化学态的成果,可为开发和应用准原位XPS表征技术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