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化学结构

化学结构

化学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305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药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30篇、会议论文660篇、专利文献1859251篇;相关期刊1235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国际药学研究杂志、药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484种,包括2014年有机颜料行业年会和高端涂料产业园建设研讨会、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第十三届全国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等;化学结构的相关文献由6955位作者贡献,包括江镇海、冉华文、汤仲明等。

化学结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30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660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859251 占比:99.84%

总计:1862241篇

化学结构—发文趋势图

化学结构

-研究学者

  • 江镇海
  • 冉华文
  • 汤仲明
  • 程德文
  • 方积年
  • 王成章
  • 王擎
  • 王顺春
  • 陈荣圻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晓清; 史志铭; 李晓宇
    • 摘要: 针对化学试剂或高温处理促进二硫键断裂但导致酰胺键水解生成小分子多肽的问题,采用超声波辅助还原法提取了兔毛角蛋白,并使用蛋白质电泳仪、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和粒度分析仪等研究了超声波处理时间对兔毛角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各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波处理时间的增加,兔毛角蛋白的氨基酸组分没有发生变化,但氨基酸含量降低,胱氨酸损失率增加,游离巯基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角蛋白的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31~43 ku之间,大分子质量角蛋白逐渐增加,α-螺旋结构逐渐转变为β-折叠和无规卷曲结构,角蛋白分子的粒径降低;提取的角蛋白具有稳定的三级结构,且角蛋白分子不易发生集聚。
    • 安子哲; 张朝辉; 刘梦阳; 卢海燕; 邵影; 罗娟梅; 范斌; 王莉; 赵雪
    • 摘要: 海参硫酸多糖包括岩藻糖基硫酸软骨素(fucosylated chondroitin sulfate,FCS)和硫酸岩藻聚糖(fucoidan,FUC),是来源于海参体壁结构复杂的一类硫酸多糖。研究表明,FCS主链由β-D-葡萄糖醛酸和β-D-乙酰氨基半乳糖构成二糖重复单元,支链由不同聚合度的L-岩藻糖构成,FUC主要由硫酸化α-L-岩藻糖构成主链,两者主链中均含有少量其他类型单糖。FCS的硫酸基位于主链β-D-乙酰氨基半乳糖的C-4、C-6或C-4,6位和支链L-岩藻糖的C-4、C-3,4或C-2,4位,FUC的硫酸基位于L-岩藻糖的C-2或C-4位,也存在C-2,4双硫取代。目前,海参硫酸多糖化学组成、结构的分析技术主要为甲基化法分析、二维核磁共振技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技术等。本文对海参硫酸多糖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以及常用分析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海参硫酸多糖的结构分析以及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依据。
    • 张现珠; 王潇潇; 陈贵杰; 谢旻皓; 曾晓雄
    • 摘要: 苦丁茶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天然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大叶苦丁茶即冬青科苦丁茶是接受度最高、流通最广的苦丁茶。大叶苦丁茶富含多酚、多糖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预防高脂血症、护肝以及保护心脏等多种作用。相比茶多糖和大叶苦丁茶多酚,目前,围绕大叶苦丁茶多糖的研究报道较少,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文章系统回顾了大叶苦丁茶多糖的相关报道,并对其提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目前,热水浸提-乙醇沉淀是提取大叶苦丁茶多糖最主要的方法,阴离子交换层析配合乙醇分级沉淀和凝胶层析的方法是常用的大叶苦丁茶多糖纯化方式。大叶苦丁茶多糖由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鼠李糖等单糖组成,具有抗氧化、抑菌、降血糖、免疫调节、肝保护等功能活性。文章对大叶苦丁茶多糖的应用及潜在价值也进行了展望,为大叶苦丁茶多糖的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张英强; 袁亮; 张水勤; 李燕婷; 王立艳; 赵秉强
    • 摘要: 【目的】利用葡萄糖对尿素改性可延缓尿素水解,提高尿素氮肥利用率。从葡萄糖与尿素的反应特征、产物结构方面,研究其作用机理及葡萄糖添加量对尿素分解的影响。【方法】将葡萄糖按10%的比例加入到熔融尿素中获得葡萄糖改性尿素,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葡萄糖改性尿素的化学结构、物质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将葡萄糖按照0.2%、0.5%和1.0%的比例添加到熔融尿素中制备出3种比例的葡萄糖改性尿素,在3个样品分别加入脲酶溶液(1 U/mg),于(25±2)°C恒温箱中培养30 min后,用比色法测定剩余尿素的含量,计算尿素的分解率。【结果】1)葡萄糖与尿素反应后,FTIR位于1599 cm-1处伯酰胺NH2变角振动消失,3441 cm-1处伯胺NH2反对称伸缩振动强度减弱,推测葡萄糖与尿素胺基发生反应,XPS C 1s和N 1s图谱分别出现未知形态的碳结构(―CX)和氮结构(―NX),醛基碳(―CHO)消失,O 1s图谱发现醛基的C=O化学键发生断裂,证明葡萄糖的醛基与尿素的胺基反应生成了新的产物。依据LC-MS分析,葡萄糖中的醛基与尿素的胺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了含有C=N结构的物质。2)与普通尿素的分解率(20.16%)相比,添加0.2%、0.5%和1.0%比例的葡萄糖改性尿素的转化率分别为15.5%、3.3%、11.0%,其中葡萄糖添加比例为0.5%的改性尿素处理降幅高达16.9个百分点。【结论】尿素熔融条件下加入葡萄糖,葡萄糖的C=O化学键断裂,碳原子与尿素中的氮原子结合形成C=N键。C=N键结构的存在延缓了尿素的水解,进而显著降低了脲酶对其分解率。葡萄糖添加量对葡萄糖改性尿素的分解率影响显著,以葡萄糖添加比例为0.5%的处理效果最佳。
    • 王安汶; 刘玉明
    • 摘要: 异甾体生物碱类结构多变,药理活性多样,主要分布于百合科贝母属和藜芦属植物中。近十五年内共报道了80个新发现的异甾体生物碱类成分,药理活性涉及抗炎、镇痛、降压、平喘、抗血栓、胆碱酯酶抑制、抗病毒和抗肿瘤等作用。本文综述了2006至2020年间该类化合物的植物来源、化学结构及药理活性,并对该类化合物的未来研究探索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 王琳琳; 龙正江; 朱冠宇
    • 摘要: 选择四个不同变形程度的中阶煤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煤样的等温CH4吸附/解吸实验、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分析,研究了构造煤等温吸附/解吸性随煤变形程度的演化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机理。结果表明,构造煤等温CH4吸附和解吸曲线随压力升高均呈现先快速增大后逐渐稳定的变化趋势,符合I型等温线特征,且均满足Langmuir模型,Langmuir体积随煤变形程度的增强总体呈增大的变化趋势,吸附/解吸迟滞程度则规律性降低。随煤变形程度的增强,芳香层面网间距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单元延展度则逐渐增大,单元堆砌度和堆砌层数表现出阶段性变化,煤晶核横向上的应力敏感性比纵向上强,受构造变形的控制更为明显;芳核C=C骨架呈明显增大趋势,芳环缩合程度较原生结构煤有所增高,而部分脂族类结构和C=O结构呈现规律性地降低。在构造煤变形过程中,煤芳构结构重排、大分子结构定向化程度升高、有序度增加,这种煤晶核短程有序性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煤对CH4分子的吸附作用力,同时构造应力主要通过影响大分子结构侧链和含氧官能团的变化控制其吸附性。
    • 张战波; 王宏科; 李焕同; 曹宇翔; 陈菲; 郭书全; 王建文
    • 摘要: 为查明陕北侏罗纪煤镜质组与惰质组大分子结构特征及差异,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煤的大分子结构、芳香烃、脂肪烃以及含氧官能团等进行表征,计算了原煤及不同煤岩组分分离物中红外光谱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富镜煤的XRD谱图不对称性高于富惰煤,富惰煤芳香层片面网间距d_(002)小于富镜煤;富惰煤的芳香度、L_(a)和L_(c)均大于富镜煤与原煤,前者芳香层片堆叠的有序程度及芳香环的缩合程度较大;富镜煤中苯环四取代含量最高,表明其缩合程度高并含有较多的支链;各煤样脂肪结构均以亚甲基为主,且具有较多的烷基侧链,而富惰煤中亚甲基含量相对较少,归因于脂族结构断裂程度不同;富惰煤呈现富碳、贫氢、少氧,高芳碳率、芳香度、缩合程度和成熟度,含有较多的C‖O结构,生烃潜力较富镜煤弱。研究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王绍清; 林雨涵; 唐跃刚
    • 摘要: 自从1933年谢家荣报道江西乐平地区典型树皮煤以来,树皮煤(体)因其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引起了广泛关注。典型的树皮煤和树皮体主要存在于中国南方晚二叠世,尽管在树皮煤(体)化学性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进展,但关于其结构特征和热反应性缺乏系统研究,直接影响了树皮煤的合理利用。通过结合已有的大量参考文献和课题组的研究数据,围绕树皮煤和树皮体的结构和热反应性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总结与分析,重点探讨了树皮煤(体)的化学组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化学结构特征和热反应性,重新分析了对树皮煤定义的界定,推测建立了树皮煤化学结构与植物前驱体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图,指出了树皮煤(体)的元素组成方面至少表现出4点特殊性质:高氢含量、高H/C原子比、高挥发分以及高硫含量。结构上主要讨论了树皮体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2方面,表明了树皮体最明显的化学结构特征是具有丰富的脂肪族结构,在镜质组反射率从0.67%增加到1.12%,树皮体的形态结构逐渐由纤维状向不规则网状结构演化,其定向性排列越来越强,与镜质组的结构演化特征相似。树皮煤(体)具有许多异常的热行为,如强烈的热解作用、超高的基氏流动度、良好的生烃潜力和液化性能。最后对树皮煤的进一步利用途径提出了建议,也指明了树皮煤(体)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 李树刚; 闫冬洁; 严敏; 白杨; 岳敏
    • 摘要: 煤层注水是减缓瓦斯解吸速率、降低煤体采动后瓦斯快速解吸涌出的有效方法之一,添加表面活性剂可改变煤体化学结构并增强瓦斯解吸抑制效应。选用典型高瓦斯矿井煤样,配制了不同质量分数烷基糖苷(APG0810)表面活性剂,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顺磁共振波谱仪(EPR)及微电泳仪等,研究了烷基糖苷活性剂对煤体改性前后官能团、自由基及Zeta电位等影响规律,采用接触角测定试验台分析了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对煤体接触角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外侵溶液抑制甲烷解吸动态试验系统,研究煤样在干燥、注水和注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等条件下甲烷解吸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煤体含氧官能团总量与APG0810质量分数呈指数函数关系,煤样Zeta电位与APG0810质量分数呈负指数函数关系;自由基相对含量(N_(g))随APG0810质量分数先增大后趋于平缓,样品中不成对电子摩尔浓度增加4.18倍;煤体接触角与APG0810质量分数呈负指数函数关系,接触角由79.15°降至25.63°,降幅为67.62%;甲烷最大解吸量、解吸速率与APG0810质量分数均呈负指数关系,甲烷解吸量最大降幅为31.59%,最大解吸速率降幅为78.23%;煤体接触角、甲烷最大解吸量、解吸速率与含氧官能团总面积、自由基相对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Zeta电位呈正相关关系;烷基糖苷活性剂与煤体接触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使煤体表面含氧官能团、氢键等增多,煤体表面负电性增加,自由基相对含量增大,接触角减小,改善了煤体润湿特性,从而减缓甲烷解吸速率,以期为预防甲烷超限或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事故提供依据。
    • 李英勇
    • 摘要: 收集提取1945–2015年中外科技期刊内的中药材化学成分数据和化合物晶体结构数据,采用数据录入规范控制和数据加工系统软件检查等多种途径,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规范化整理,录入了中药材化学成分数据和化合物晶体结构数据,并通过化学结构整合两类数据,最终建成了中药材化学成分的晶体结构数据集。本数据集共收录了527种常用中药材、270种中药化学成分和345个化合物的晶体CIF数据,并建立了三项数据间的对应关系,录入了对应关系的来源文献信息。中药材化学成分的晶体结构数据集的建成,可以为药物化学家和药学家等科研人员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新药研发等工作提供科研基础数据服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