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有机地球化学

有机地球化学

有机地球化学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2年内共计499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0篇、会议论文56篇、专利文献2607629篇;相关期刊169种,包括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沉积学报、地质学报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等;有机地球化学的相关文献由1220位作者贡献,包括傅家谟、盛国英、王铁冠等。

有机地球化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0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5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607629 占比:99.98%

总计:2608125篇

有机地球化学—发文趋势图

有机地球化学

-研究学者

  • 傅家谟
  • 盛国英
  • 王铁冠
  • 付修根
  • 彭平安
  • 罗小平
  • 冯子辉
  • 刘招君
  • 张大江
  • 张水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绍清; 林雨涵; 唐跃刚
    • 摘要: 自从1933年谢家荣报道江西乐平地区典型树皮煤以来,树皮煤(体)因其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引起了广泛关注。典型的树皮煤和树皮体主要存在于中国南方晚二叠世,尽管在树皮煤(体)化学性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进展,但关于其结构特征和热反应性缺乏系统研究,直接影响了树皮煤的合理利用。通过结合已有的大量参考文献和课题组的研究数据,围绕树皮煤和树皮体的结构和热反应性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总结与分析,重点探讨了树皮煤(体)的化学组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化学结构特征和热反应性,重新分析了对树皮煤定义的界定,推测建立了树皮煤化学结构与植物前驱体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图,指出了树皮煤(体)的元素组成方面至少表现出4点特殊性质:高氢含量、高H/C原子比、高挥发分以及高硫含量。结构上主要讨论了树皮体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2方面,表明了树皮体最明显的化学结构特征是具有丰富的脂肪族结构,在镜质组反射率从0.67%增加到1.12%,树皮体的形态结构逐渐由纤维状向不规则网状结构演化,其定向性排列越来越强,与镜质组的结构演化特征相似。树皮煤(体)具有许多异常的热行为,如强烈的热解作用、超高的基氏流动度、良好的生烃潜力和液化性能。最后对树皮煤的进一步利用途径提出了建议,也指明了树皮煤(体)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 汤磊鑫; 周虎; 殷磊磊
    • 摘要: 为了研究淮北地区含煤岩系生烃潜力,厘清其烃源岩生气条件,采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在研究区采送炭质泥岩、煤和灰岩等样品共126件进行化验测试,分析其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等特征。结果表明:1)太原组一般厚度为140 m,煤层厚度为2~4 m,暗色泥岩厚度约为60 m;山西组一般厚度为100 m,暗色泥岩占总厚度的1/3;下石盒子组一般厚度为98 m,暗色泥岩和煤层约占总厚度的1/3,均主要分布于蒋河向斜、闸河向斜及南坪向斜等区域;2)煤和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分别为69.16%和3.97%,煤和暗色泥岩是主要的生气母岩;3)干酪根元素分析的H/C值基本小于1,碳同位素δ^(13)C值为-22.80‰~-24.74‰,岩石热解分析的氢指数小于50 mg/g,族组分分析的饱/芳值一般小于1,饱和烃气相色谱的主峰碳多在C_(25),含煤岩系有机质类型较好,主要为Ⅲ型;4)淮北地区镜煤反射率大多在1.1以上,热解峰值温度为488~550°C,有机质已进入成熟阶段;5)综合盖层及储气构造,淮北地区童亭背斜和宿南背斜区域是生烃潜力有利区。
    • 宋到福; 王铁冠; 张迈; 唐友军; 陈媛
    • 摘要: 冀北坳陷双洞背斜铁岭组沥青样品是活油苗沿裂隙运移到地表后,在低温蚀变作用下形成的,未经高温蚀变,因而其有机地球化学信息丰富,能很好地反映沉积有机质原始地质信息.所分析的沥青样品中检测到了高丰度的13α(正烷基)三环萜系列、补身烷系列(包括长链的补身烷系列)、规则藿烷系列、25-降藿烷及8,14-断藿烷,未检测到甾类化合物,其中13α(正烷基)三环萜类是元古界沉积有机质中特有的一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其具体生源尚不明确.沥青样品中甾类化合物的缺失以及丰富规则藿烷类化合物的检出表明原核菌藻类生物应该是双洞背斜铁岭组沥青的主要生源;高丰度25-降藿烷和8,14-断藿烷系列的出现指示生物降解作用是导致沥青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冀北坳陷沉积埋藏史、生烃史以及沥青样品中高丰度的13α(正烷基)三环萜类均证实,洪水庄组泥质岩应为双洞背斜铁岭组沥青的主要烃源岩.
    • 娄鹏程; 苗忠英; 施立志; 阮壮; 汪彪; 徐其辉
    • 摘要: 下二叠统寿山沟组被视为二连盆地及其外围古生界重要的生烃层位,但是针对该套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程度较低,前期采集的样品多出露地表受风化作用影响严重,井下岩芯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还鲜有报道.本文以西乌旗地区MXD-1井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岩芯样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有机质类型并结合有机分子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寿山沟组细碎屑岩油气资源潜力和古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MXD-1井寿山沟组细碎屑岩总有机碳含量(TOC)介于0.26%~0.63%之间,平均值为0.41%;生烃潜量(S1+S2)介于0~0.81‰之间,平均值为0.04‰;镜质体反射率(Ro)介于3.85%~4.36%之间,平均值为4.10%;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和惰质组的相对含量分别为66%、18%、16%;②m/z 217质量色谱图上规则甾烷相对峰高呈"L"型,甾烷C27—C28—C29判别图中C27甾烷具有明显优势;③Pr/Ph值分布在0.49~1.23之间,平均值为0.61;伽马蜡烷指数为0.11~1.22,平均值为0.37;C23-三环萜烷的相对含量为0.24~1.40,平均值为0.73.结合已有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分析后认为:研究区寿山沟组细碎屑岩主体沉积于半深海环境,水体盐度较高、还原性强;有机物源具有陆生和水生双重补给,有机质主体属于Ⅱ1型;所分析的样品有机质丰度较低、成熟度较高,但是从沉积环境和有机质类型的角度判识,西乌旗地区寿山沟组细碎屑岩在油气勘查工作中是不容忽视的烃源岩,下一步研究工作需重点关注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机理和有利分布区.
    • 于佳琦; 柳蓉; 张坤; 闫旭
    • 摘要: 通过对银额盆地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油页岩总有机碳、全硫、岩石热解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讨论了巴音戈壁组油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表明:巴音戈壁组油页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干酪根类型为Ⅰ型和Ⅱ1型.正构烷烃呈单峰分布,主碳峰数为nC27或nC31.甾类化合物中重排甾烷含量较低,以规则甾烷为主,C27-C28-C29规则甾烷呈反L型分布.萜类化合物中以C30藿烷占优势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其次为三环萜烷,还检测到少量的伽马蜡烷和奥利烷.研究区样品的Tmax为432°C~439°C,CPI和OEP呈高值,甾烷C29ααα20S/(20S+20R)、藿烷Ts/(Ts+Tm)和C3122S/(22S+22R)均呈低值,反映了巴音戈壁组油页岩有机质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正构烷烃∑C21-/∑C22+(0.20~0.29)呈低值,规则甾烷∑(C27+C28)/∑C29(0.83~1.15)为1±,萜类化合物中高丰度的藿烷系列(C27-35)、中等丰度的三环萜烷、低丰度的伽马蜡烷和奥利烷,综合反映了油页岩有机质来源为细菌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浮游生物以及陆生植物的混合来源.S/TOC(0.01~0.19)、伽马蜡烷指数(0.11~0.37)、Pr/Ph(0.30~0.62)和较低的重排甾烷丰度等指示巴音戈壁组油页岩形成于淡水-半咸水、还原环境.淡水-半咸水条件下,盐度分层引起的底层水还原环境是银额盆地巴音戈壁组二段油页岩成矿的有利条件.
    • 李丽; 孟庆涛; 刘招君; 陈玲玲; 曾文人; 李金国
    • 摘要: 针对黄县盆地李家崖组成矿机理问题,利用含油率、Leco(莱科)、岩石热解、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研究了油页岩与煤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讨论其有机质来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油页岩可分为高品质和低品质油页岩,其中高品质油页岩(含油率12.71%~24.38%)呈高TOC、S1+S2和HI特点,有机质类型为Ⅰ-Ⅱ型;②低品质油页岩(含油率3.69%~4.56%)呈中等TOC、S1+S2和HI特点,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③而煤呈极高TOC、高S1+S2、低HI的特点,为腐泥煤.油页岩与煤正构烷烃气相色谱(GC)图显示为单峰式,具明显的奇碳数优势,以长链为主,此外还检测出大量的藿烷和甾类化合物,其中藿烷系列以五环三萜烷为主以及一定丰度伽马蜡烷和少量的三环萜烷.甾类化合物主要为规则甾烷(C27-C29),其次为重排甾烷(C27、C29),孕甾烷的丰度极低.芳烃类主要为萘、菲、蒽、艹屈等常规多环芳烃化合物,以及长链烷基萘、芳香甾烷及芴等非常规多环芳烃化合物.综合Pr/Ph(1.07~2.68)、C27-C28-C29规则甾烷相对含量、藿烷及芳烃组分,油页岩与煤有机质来源存在一定差别.高品质油页岩有机质为菌藻类,含一定量的陆生高等植物且遭受过较强的微生物作用;低品质油页岩有机质为陆生高等植物,含少量菌藻类和浮游生物,微生物作用较弱于高品质油页岩.煤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含少量菌藻类,微生物作用弱于油页岩.
    • 张宁; 许云; 乔军伟; 宁树正
    • 摘要: 富油煤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研究其形成时期的古沉积环境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地区侏罗纪延安组6个主采煤层为研究对象,运用煤质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陕北地区延安组主采煤的氯仿沥青"A"含量较高,饱芳比较低;正构烷烃呈单峰型分布,中链饱和烃占优势,Pr/nC17、Ph/nC18、Pr/Ph的值较高;C28和C29的规则甾烷和重排甾烷占主导地位.分析表明:陕北地区延安组主采煤层处于低热–成熟阶段,为富氢基质镜质体和壳质组生油的有利阶段;有机质来源以陆生高等植物为主并有部分水生生物混入,形成于贫氧的泥炭沼泽环境,且经历了较强的生物降解作用,为富氢组分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 肖龙; 杨成; 赵金成; 王佳; 刘超; 祁海瑞; 边君
    • 摘要: 基于南祁连盆地下日哈坳陷和哈拉湖坳陷剖面及井内样品测试分析,从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方面对尕勒得寺组泥页岩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储层特征进行了评价.认为尕勒得寺组有机质类型较好,以Ⅱ型为主,有机质丰度达到了中等—好烃源岩级别,成熟度达到了过成熟阶段,以滞留烃裂解生气为主,具备一定的产气能力.矿物组分以黏土矿物为主,次为石英,脆性指数低,页岩气开发阶段对储层改造要求较大;蒙脱石在伊蒙混层中含量较低,显示为晚成岩作用阶段.尕勒得寺组孔体积较好,以微孔和中孔为主;比表面积较大,主要受纳米级微孔控制,黏土矿物粒间孔及有机质孔贡献较大,总体来说尕勒得寺组具备较好的生储条件.
    • 潘进疆; 黄俊华; 张蕊; 黄春菊; 刘犟嗣
    • 摘要: 通过对神农架大九湖DJH-ZK8孔岩芯上部739 cm的沉积物样品进行高分辨率总有机碳(TOC)、总氮(TN)、C/N、δ13Corg以及δ15N的测定和分析,结合天文调谐确立的年代框架及沉积物岩性特征分析,探讨了大九湖湿地98.5 kaB.P.以来的气候的演变历史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湿地沉积相态的转变是控制TOC、TN的最重要因素.C/N值的有规律的波动,表明不同的沉积阶段有机质的来源不一样.C/N的低值对应湖相沉积,水生植物发育;C/N的高值对应陆生环境,陆生植物发育;C/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湿地的水文状态.TN和TOC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有机质中的碳、氮来源具有一致性,碳、氮具有类似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2)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对比发现大九湖湿地98.5 kaB.P.以来的气候演变阶段可较好的与深海氧同位素MIS 5中后期(98.5~71.0kaB.P.)、MIS4(71~57 kaB.P.)、MIS3(57~29 kaB.P.)、MIS2(29~14 ka B.P.)和 MIS 1(14 ka B.P.至今)阶段对应.3)大九湖湿地沉积物的δ13Corg值和δ15N值在冰期更偏正,间冰期时偏负,湿地植被的演替是影响δ13Corg值、δ15N值的最直接因素.4)DJH-ZK8孔沉积物有机地化指标与三宝/葫芦洞石笋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以及北半球夏季日照量曲线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部分时段又有明显差异,说明大九湖湿地的气候变化主要由北半球太阳辐射量变化驱动,其气候和环境演变信息既响应了全球性变化又有区域特征.
    • 曾玲
    • 摘要: 针对沁水盆地中段页岩气勘探程度低,烃源岩发育情况及特征不清楚等问题.利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研究区发育的主要页岩层段进行有机质类型、丰度、成熟度、生烃潜能等方面的评价;利用矿物X射线衍射试验和扫描电镜分析方法研究了泥页岩矿物组成特征.结果表明:①根据富气泥页岩的发育层位、分布范围和埋藏深度划分了四套页岩层Y1、Y2、Y3、Y4.②通过对样品的分析,得出页岩有机地化特征,页岩干酪根为Ⅲ型腐殖型,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90%,镜质组反射率平均为2.47%,干酪根处于高成熟阶段,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③泥页岩黏土矿物含量为2.4%~63%,平均为45.1%;其次为石英,含量为8.7%~62.2%,平均为40.2%;其他矿物仅少数样品测得,所占比重不大,一般在10%以下.页岩脆性指数平均值>30%.④综合评价后四套页岩层Y1、Y2、Y3、Y4中,整体Y2层段厚度大,TOC含量高,为较有利的页岩生气储层.此研究为沁水盆地页岩气勘探提供了可参考的指导方向和基础数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