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古近系

古近系

古近系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883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6篇、会议论文47篇、专利文献62600篇;相关期刊159种,包括沉积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古地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全国第八届油气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储层大会、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第七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等;古近系的相关文献由2527位作者贡献,包括朱筱敏、徐长贵、操应长等。

古近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6 占比:1.32%

会议论文>

论文:47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62600 占比:98.61%

总计:63483篇

古近系—发文趋势图

古近系

-研究学者

  • 朱筱敏
  • 徐长贵
  • 操应长
  • 袁静
  • 陈世悦
  • 周心怀
  • 姜在兴
  • 纪友亮
  • 邓宏文
  • 郑荣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玳笠; 许露露; 龚志愚; 陈康; 周向辉; 杨洁; 文剑航; 任志军
    • 摘要: 辽河西部古近系广泛发育泥页岩层,是页岩油气勘探的热点层系。利用测井技术识别该地区页岩并区分页岩类型,有助于提高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效率。本次研究利用辽河西部凹陷常规老井的钻测录井资料,对该地区页岩的岩性特征及测井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古近系沙河街组页岩类型主要有油页岩、暗色泥岩、砂质泥岩以及钙质和白云质泥岩。泥页岩主要发育在沙河街组三段、水体稳定的深湖相区,矿物组分以黏土矿物为主。星形图测井相统计认为泥岩可表征为CAL>10 in且1Ω·m
    • 巴素玉; 金杰华; 时瑞坤; 刘升余
    • 摘要: 不整合是认识陆相湖盆地层格架、分析盆地形成与演化的重要界面,且低序级不整合对于认识局部地层接触关系、构造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沾化凹陷渤深8井测井数据为基础,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多个相互联系的测井曲线通过降维重构形成少数包含原始曲线85%以上信息的主成分曲线,然后运用最优分割法将主成分曲线进行组合、判别,定量识别低序级不整合面。最后通过将低序级不整合面识别结果与实际资料进行对比,证实了该方法对低序级不整合面识别的有效性。精确识别低序级不整合,对于寻找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郭美洁; 时保宏; 董雄英; 李昊东; 何川
    • 摘要: 通过原油特征、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储层物性等资料,对黄骅坳陷埕海斜坡古近系油气富集规律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埕海斜坡古近系发育沙一段和沙三段2套主力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和Ⅱ;型为主,油源条件充足;孔隙类型以粒间溶蚀孔、粒内溶蚀孔、铸模孔为主;纵向上发育3个优质孔隙带,压差排烃为油气运移提供动力,断层与储层的不同组合形式形成多样的断层-岩性圈闭。(2)斜坡高部位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是砂体和不整合面侧向输导体系;斜坡中部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是断层;斜坡低部位距油源近,供烃量充足,储层成为其成藏的关键因素。(3)斜坡低部位是油藏富集程度的主控因素,斜坡高部位的储层条件最好,但供烃量不足;斜坡中部的断层较多,断裂活动可为油气聚集提供良好的运移和保存条件;斜坡低部位供烃量充足,但储层条件较差,故斜坡中部是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区块。
    • 张琳琳; 何京; 王伟; 康琳; 张江涛; 张金辉
    • 摘要: 辽西凸起中段古近系沙河街组缺乏规模性圈闭,储层横向变化快、预测难度大,滚动勘探一直难有较大突破。针对构造、储层问题,采用基于构造演化分析的古近系储层预测方法,综合运用裂变径迹构造反演和空间平衡剖面技术,开展构造演化精细分析,改变传统地层沉积模式,提出辽西凸起高部位发育沙河街组地层的新认识,指导构造解释调整,新增沙河街组勘探层系和有利目标;结合构造约束下的叠前同步反演技术,准确预测沙河街组优势储层发育区,有效指导井位部署和钻探。近年的勘探实践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区新增2个千万方级含油气构造,有力支撑了渤海油田的增储上产,也为类似区域的古近系储层研究提供了借鉴。
    • 张威; 李磊; 邱欣卫; 龚广传; 程琳燕; 高毅凡; 杨志鹏; 杨蕾
    • 摘要: 湖盆可容空间与沉积物供给的比值(A/S)与三角洲沉积地层的层序结构及其在剖面上的叠置样式存在重要关联。通过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基于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理论与沉积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珠江口盆地陆丰22洼古近系文昌组的等时地层格架,并结合沉积数值模拟技术探索了A/S对断陷湖盆三角洲时空演化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陆丰22洼文昌组可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SQ1,SQ2,SQ3,SQ4和SQ5+6,发育了杂乱前积型、下超前积型、斜交前积型、叠瓦前积型等4类三角洲沉积体系;(2)文昌组SQ3和SQ4层序沉积体系具有明显差异。SQ3层序沉积期,A/S大于1,湖盆三角洲多为近源沉积,洼陷内部发育大面积半深湖—深湖沉积;SQ4层序沉积期,A/S小于等于1,三角洲发育规模扩大,向湖盆中心推进,洼陷内部广泛发育滨浅湖沉积;(3)选择研究区文昌组SQ3和SQ4层序开展三角洲沉积体系数值模拟,在软件中设置可容空间、沉积物供应和搬运方式等3个主要参数,模拟结果与实际地质认识较一致,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区砂体的空间分布。
    • 向巧维; 柳保军; 李晓艳; 吴宇翔; 蔡国富
    • 摘要: 为了弄清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南部缓坡转换带文昌组和恩平组地层的沉积样式及其发育规律,通过钻井、测井、地震、岩芯和分析化验等资料,从岩性、层理构造、结构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等方面总结两种缓坡转换带沉积体系的特征,并剖析研究区断裂特征。研究认为,文昌期(T_(80)—T_(8))主要发育NE和NW向控洼大断裂,分布于盆地边缘,断裂组合形态以平行状、阶梯状及斜交状为主;恩平期(T_(70)—T_(80))主要发育NE向、EW向和SE向断裂,分布于盆地中央,断裂组合形态以同向、反向及斜交状为主;虽然同属缓坡带,但文昌组地形较恩平组陡,湖盆较深,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恩平组地形宽缓,发育浅水三角洲,湖盆中央断裂的活动及季节性洪水的发生,使得浅水三角洲水下分支河道极为发育。两种不同类型的三角洲具有不同的岩性组合特征:文昌组辫状河三角洲砂岩粒度粗且厚,泥岩层薄,恩平组浅水三角洲砂岩粒度粗且薄,泥岩层厚,含煤,均为有利油气勘探区域。
    • 肖张波; 雷永昌; 于骏清; 吴琼玲; 杨超群
    • 摘要: 低勘探程度区作为后备储量增长点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面临着许多地球物理难题。陆丰22洼勘探程度较低,钻井数量少,地质资料缺乏,依靠传统测井数据或叠加速度构建反演低频模型难度大、精度低,另外海洋地震资料受鬼波影响,压制了低频和高频波场成分,减小了地震资料的频宽,降低反演结果的保真度和精度。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宽频处理技术获取频带信息更加丰富的地震资料,然后利用高精度层析速度场与有色反演相结合,构建无井区低频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扩展弹性阻抗反演预测烃源岩及储层分布。实际应用成功预测了优质烃源岩的展布及有利储层发育带,预探井钻遇厚层中深湖相烃源岩并获得油气发现,拉开了新区勘探的序幕。研究表明,宽频资料有效提高了中深层地震反演的可靠性,低频信息的应用改善了岩性识别能力,为低勘探区岩性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
    • 丁琳; 李晓艳; 周凤娟; 龙更生; 马永坤; 张月霞
    • 摘要: 近年来珠江口盆地古近系深层勘探屡获突破,经济下限也逐渐下调至埋深4000多米,勘探实践证明,陆丰-惠州地区古近系储层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陆丰地区古近系储层普遍优于惠州地区。为解析这两个地区古近系储层的差异,本文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开展了陆丰、惠州地区古近系储层研究,根据成岩过程中岩石的溶蚀特征及溶蚀产物对其进行分类,建立其与储层物性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还原不同类型储层的孔隙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陆丰地区文昌组储层受中生代沉积岩物源影响明显,岩石组分具高石英、低长石组分特征,孔隙类型以原生孔为主,具有弱溶蚀-少产物的成岩组合,发育低孔中渗或中高孔中高渗储层;惠州地区文昌组受中生代花岗岩物源影响明显,岩石组分具低石英、高长石组分特征,孔隙类型以原生孔、溶蚀孔和高岭石晶间微孔等混合孔为主,具有强溶蚀-多产物的成岩组合,普遍发育中孔低渗储层,但受强水动力改造下也能形成中孔中渗优质储层。对陆丰与惠州地区古近系优质储层的对比分析认为,母岩性质决定储层的先天优势,沉积改造改善储层初始物性,成岩差异影响储层质量的好坏。厘清不同母岩影响下优质储层发育条件及形成机理,对不同地区古近系储层甜点预测意义重大。
    • 崔俊; 毛建英; 陈登钱; 施奇; 李雅楠; 夏晓敏
    • 摘要: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E_(3)^(2))至上油砂山组(N_(2)^(2))广泛发育湖相碳酸盐岩。为研究其分布及储层发育特征,开展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工作。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湖相碳酸盐岩具有岩石类型多、相变快、陆源碎屑发育、普遍白云石化等特点;主要岩石类型有块状碳酸盐岩、纹层状碳酸盐岩、藻灰岩、颗粒碳酸盐岩,其分布与沉积微相及古环境密切相关。②研究区块状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以晶间孔为主,局部发育裂缝,纹层状碳酸盐岩顺层微裂缝发育,藻灰岩储集空间以藻格架孔为主,非均质性强,颗粒碳酸盐岩受胶结作用影响显著。③块状碳酸盐岩平均孔隙度为10.6%,平均基质渗透率为0.03 mD,排驱压力为10.0 MPa,平均孔喉半径为0.038μm;纹层状碳酸盐岩平均孔隙度为7.4%,平均渗透率为0.76 mD,排驱压力为11.5 MPa,平均孔喉半径为0.071μm;藻灰岩平均孔隙度为10.1%,平均渗透率为9.09 mD,排驱压力为3.2 MPa,平均孔喉半径为0.117μm;颗粒碳酸盐岩平均孔隙度为7.1%,平均渗透率为0.01 mD,排驱压力为15.0 MPa,平均孔喉半径为0.026μm。④尕斯地区古近系优质储层以藻灰岩为主,英西—干柴沟地区的碳酸盐岩发育裂缝系统,为高产“甜点”区;茫崖凹陷为勘探潜力区。该成果对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湖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有借鉴作用。
    • 赵思思; 李建明; 柳金城; 李积永; 崔俊
    • 摘要: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作为溶蚀作用的一种重要机制在储层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测井等资料的分析,研究了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TSR特征及其对储层的改造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TSR反应物主要为烃类与硫酸盐岩,生成物为高含量的H_(2)S,CO_(2)及蚀变烃类、方解石、单质硫、黄铁矿、含硫有机物等,反应起始温度为100~140°C,对应英西地区地层深度为3113~4536 m。②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TSR造成了碳酸盐岩孔缝充填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晶粒状和块状黄铁矿、单质硫及沥青等蚀变矿物,含硫矿物的δ^(34)S值偏大;天然气烃组分具有甲烷含量高、重烃含量低的特征,干燥系数偏大,碳同位素δ^(13)C_(1)值和δ^(13)C_(2)值较大,并且常见H_(2)S及相对较高含量的CO_(2)等TSR生成物,地层水盐度降低。③TSR相关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改造,埋藏溶蚀作用发育,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孔洞系统,平均增孔率可达3.5%,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储层物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