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沉积特征

沉积特征

沉积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2564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09篇、会议论文342篇、专利文献88838篇;相关期刊430种,包括沉积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古地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183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大会、第五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等;沉积特征的相关文献由6541位作者贡献,包括朱筱敏、姜在兴、操应长等。

沉积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09 占比:2.42%

会议论文>

论文:342 占比:0.37%

专利文献>

论文:88838 占比:97.21%

总计:91389篇

沉积特征—发文趋势图

沉积特征

-研究学者

  • 朱筱敏
  • 姜在兴
  • 操应长
  • 李文厚
  • 刘招君
  • 于兴河
  • 杨瑞东
  • 樊太亮
  • 纪友亮
  • 邱隆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曹金鑫; 陈吉艳; 汪龙波
    • 摘要: 扬子区寒武系底部含磷岩系主要蕴藏于梅树村期地层中,因沉积相类型多样,含磷岩系复杂,沉积厚度变化大,含大量磷矿资源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研究区13条含磷岩系剖面进行野外勘查和大区域横纵向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含磷岩系沉积层序自下而上显示颗粒由粗变细,层理类型由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及粒序状层理转为平行层理,生物屑减少至消失;自西向东沉积微相大致由浅水缓坡、深水缓坡过渡为大陆坡、深海;碳酸盐岩、硅质岩、磷块岩及部分粉砂质黏土岩过渡为硅质岩、碳质页岩、结核状磷块岩.沉积微相对磷块岩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云南梅树村组中谊村段下段、贵州织金戈仲伍组下段及贵州清镇桃子冲组下段含磷岩系为下矿层;梅树村组中谊村段上段、戈仲伍组上段及桃子冲组上段含磷岩系为上矿层;贵州金沙、习水、遵义、开阳、镇远等地牛蹄塘组,贵州天柱、铜仁的留茶坡组与江西上饶、浙江江山荷塘组及江苏南京幕府山组含磷岩系为顶部矿层.
    • 方中华; 李攀峰; 杨源; 杨慧良; 陆凯; 杨佳佳; 单瑞
    • 摘要: 本文依托菲律宾海浅地层剖面资料,结合前人已发表的该区域样品资料和钻孔资料,对九州-帕劳海脊以及与海脊相邻的西菲律宾海盆和帕里西维拉海盆浅层沉积物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认为海底以下浅层沉积物一般存在3个波阻抗界面,根据其反射特征划分为4个基本类型,并对剖面特征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在沉积物的沉积过程中,沉积物供给、构造活动、地形以及水动力条件等都对深水沉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菲律宾海浅地层沉积特征和控制因素的分析,可为进一步开展菲律宾海深水浅层沉积物研究提供参考。
    • 肖哲宇; 戚洪帅; 蔡锋; 刘根; 赵绍华; 朱君; 雷刚; 尹航
    • 摘要: 近年来,人工岛被广泛应用于沿海地区的填海造陆工程以快速获得优质土地,但大面积的人工岛建设会对近岸海底沉积物的分布模式及输运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为认识人工岛建设后沉积物变化与运移特征,本文以南海明珠人工岛对海口湾的影响为例,根据人工岛建设前后分别在海口湾近岸采集的底质表层沉积物分析了沉积物特征变化,结合沉积动力分析及粒径趋势分析等方法,讨论了人工岛建设对海口湾表层沉积物性质及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岛建设后,湾内表层沉积物细粒组分增加、粒径减小、分选变差;人工岛修建造成的海口湾沉积动力条件减弱是湾内沉积物变细、泥沙运移方向改变的重要原因。
    • 柳灵艳; 翟羽佳
    • 摘要: 肃宁油田下第三系沙一上亚段和东三段是主要出油井段,经过30余年的勘探开发,不断有新井获得油气显示,但是目前井控程度较低,开采效果不理想。为研究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特别是沉积特征和成藏规律,以井震结合为手段,在等时地层格架内部研究沉积储层的分布规律,总结成藏模式。研究成果表明,肃宁油田东三段沉积相是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沙一上亚段是湖泊—正常三角洲前缘沉积,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肃宁油田的成藏模式是下生上储的构造—岩性油藏,不具备统一油水界面。油田油气成藏的优越条件为3个,分别为充足的油源条件、良好的疏导体系、优越的保存条件。在断层附近,特别是在反向正断层的下降盘,断层对于油气的运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油气的保存起到了封闭效果。该成果对于研究区的开发起到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 薛辉; 韩春元; 朱萍; 汤小琪; 杨经栋; 窦连彬
    • 摘要: 为了解决金坛储气库的安全平稳运行及下一步开发建设等问题,在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测井、地震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含盐层系沉积特征、控制因素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阜宁组四段含盐层系发育石盐岩、硫酸盐岩、碳酸盐岩、泥岩、粉砂岩5种岩石类型,具有6种层理构造和2种化学成因构造;沉积时气候干旱炎热,盐度较高.研究区含盐层系在测井上表现为箱形、钟形、齿形、漏斗形及平直形5种形态,地震上表现为平行状、杂乱丘状、舌形孤立状3种反射特征;含盐层系属于盐湖沉积,可识别出中心膏盐岩、过渡带碳酸盐岩、边缘带砂泥岩3种亚相及7种微相,含盐层系在不同层序内部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各异,沉积中期高位体系域盐岩厚度最大;古地貌控制含盐层系沉积微相类型和分布特征,水体开放程度控制沉积序列演化和岩性组合,湖平面变化控制含盐层系岩石类型和发育规律.研究区存在局限型和广覆型两种成盐模式,湖盆中心的低洼区域为下一步开发建设的有利区域.
    • 王成; 姜在兴; 孔祥鑫; 张元福; 张建国; 袁晓冬; 刘晓宁
    • 摘要: 为了探讨陆相断陷盆地厚层砾岩的沉积特征、成因机制和控制因素,寻找有利勘探目标,以滦平盆地西瓜园组中段厚层砾岩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理论,结合测井、录井、岩心、薄片和测试结果,对厚层砾岩的岩相及岩相组合、沉积构造和电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西瓜园组中段厚层砾岩具有被黑色页岩包裹的特征,即顶、底部与黑色页岩突变接触。岩心中大量的黄铁矿和部分敏感元素指标反映了缺氧的强还原环境,表明其为深水环境中的砾岩体。基于不同成因,共识别出滑动、滑塌2种重力流类型。滑动沉积主要包括6种岩相、5种岩相组合,以主滑动面、次滑动面、高角度层理,以及层内小型正断层和逆断层为主要识别标志;滑塌沉积包括6种岩相、4种岩相组合,以滑动面、滑塌变形构造、包卷层理、泄水构造、变形砾以及部分原生层理(粒序层理)为主要识别标志。根据滑动面的发育位置、自然伽马曲线和声波曲线的幅度变化特征,可以划分出4期滑动沉积。西瓜园组时期滦平盆地的边缘坡折带、物源供给和一定的触发机制共同控制深水滑动、滑塌型重力流的形成,结合控制因素和沉积特征建立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滑动-滑塌型重力流的发育模式。
    • 张本健; 徐唱; 徐亮; 周刚; 丁熊
    • 摘要: 近年来,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三段天然气勘探持续获得新发现。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测井解释、相标志鉴定和颗粒岩优势相分析,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三段沉积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飞三段主要发育开阔台地和局限—蒸发台地,可进一步识别出台内滩、滩间海、潮坪和瀉湖等4种沉积亚相。(2)台内滩以颗粒岩沉积为主,可进一步分为鲕滩微相和生屑滩微相,鲕滩形成于开阔台地或局限—蒸发台地内部微地貌高地,生屑滩形成于开阔台地,两者沉积水体能量高,均具有向上变粗的逆粒序特征。(3)滩间海和瀉湖主要发育于台地内部较低洼地区,沉积环境能量低,可进一步划分为灰质滩间海(灰质瀉湖)、云质瀉湖微相,属于半局限—局限滩间海(瀉湖)范畴。潮坪发育于台地内部平均海平面附近,发育于多级次海平面下降晚期,是沉积水体变浅和水动力变弱的沉积响应,可进一步划分为膏坪微相和云坪微相。(4)P6—L1—L5井区东北部颗粒岩厚度大于15 m,膏岩厚度为15~20 m,为研究区飞三段天然气藏勘探的重点区域。
    • 程永福; 李帮军; 杨磊; 汪昌尧; 习啸
    • 摘要: 研究区域白豹袁和庄地理位置位于延安市吴起县东南白豹镇,构造上处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西部。随着该油区开采程度不断增加,发现该油藏岩性变化大、油水关系复杂。本文通过对油藏构造特征及类型、沉积特征、油藏纵面及平面分布特征的重新认识,对该区块的油层措施改造、完善注采对应、注采井网调整以及下一步新建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薛文卓; 王超; 管雅倩; 张馨予; 李红
    • 摘要: 天环坳陷南段侏罗系延10段—延8段是高效建产主力层系,目前存在沉积特征不明确问题。利用岩心描述、测井数据、分析化验资料建立沉积相识别标准,从而开展天环坳陷南段侏罗系延10—延8段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延10段发育北西—南东向河流沉积体系,发育河床和河漫两种亚相,沉积微相包括河道、边滩(心滩)、河漫滩泛滥平原;延9—延8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微相包括分流河道、分流间洼地。沉积作用控制着砂体分布,侏罗系延安组延10期砂体分布受古地貌控制,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砂体厚度在0~85 m,垂向上多期砂体叠置出现,砂体在区块内分布广泛,仅局部高地缺少。延9、延8分流河道平面上砂体展布为北东—南西向,总体形态为条带状,不同期河流规模不同,沉积砂体厚度变化大。一般河道砂体宽0.5~5.0 km,沉积砂体厚5~35 m。河道横向迁移摆动频繁,纵向上表现为多期河道叠置出现,单砂体厚2~10 m,砂体叠加厚度5~35 m。该研究成果为天环坳陷南段侏罗系延10—延8段勘探提供参考。
    • 胡心玲
    • 摘要: 基于大量钻井、测井资料及分析化验资料,从古地形、粒度变化、岩心相、测井相等对彰武地区白垩系九佛堂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彰武地区九佛堂组物源主要来自西部缓坡带,东部陡坡带存在小规模物源,主要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局部发育滨浅湖沉积。在此基础上利用压汞等分析资料,明确了该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下部及河口坝上部砂体储集性能最优,为该区滚动勘探及开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