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泥炭

泥炭

泥炭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3年内共计1369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化学工业、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7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544篇;相关期刊418种,包括沉积学报、第四纪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4全国土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等;泥炭的相关文献由2980位作者贡献,包括赵红艳、马力通、王升忠等。

泥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7 占比:57.49%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2.78%

专利文献>

论文:544 占比:39.74%

总计:1369篇

泥炭—发文趋势图

泥炭

-研究学者

  • 赵红艳
  • 马力通
  • 王升忠
  • 孟宪民
  • 王忠强
  • 张则有
  • 李珺
  • 张奇
  • 张学才
  • 陈淑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刘欣宇; 宋鹏; 林永锋; 王庆乾; 王琳琳; 田光明
    •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餐厨堆肥与泥炭联合用于黄瓜育苗基质的最佳配比。[方法]采用穴盘育苗的方式,以餐厨堆肥和泥炭为原料,按照体积分数分别配制100%餐厨堆肥(T1)、75%餐厨堆肥+25%泥炭(T2)、50%餐厨堆肥+50%泥炭(T3)、25%餐厨堆肥+75%泥炭(T4)及100%泥炭(CK)5种育苗基质,以黄瓜为靶标作物开展育苗试验。参照农业行业标准《NY/T2118-2012蔬菜育苗基质》中的规定测定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和黄瓜植株的生长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黄瓜生长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餐厨堆肥替代量的提升,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及黄瓜植株的生长指标均出现显著的变化。所有处理育苗基质的化学性质均未完全达到相关农业行业标准的要求,分析其原因在于未添加辅助原料以调节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由于餐厨堆肥与泥炭原料成分含量的差异,随着餐厨堆肥替代量的提升,育苗基质的Na^(+)、Cl^(-)、腐殖酸及养分含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当餐厨堆肥替代量在50%以内时,育苗基质的物理性质均可保持在理想范围内。随着餐厨堆肥替代量的增加,茎粗、地上部鲜重及壮苗指数等8项植株生长指标逐步降低,当餐厨堆肥替代量为50%时,出苗率等4项植株生长指标及隶属值高于各个处理。[结论]50%餐厨堆肥+50%泥炭最适宜用于黄瓜育苗基质。
    • 刘源鑫; 李维庭; 孙向阳; 李素艳; 张润哲; 马杰
    • 摘要: 为明确园林废弃物堆肥(GWC)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向铅(Pb)、镉(Cd)污染土壤中分别按0(CK)、1%、3%、5%的施用量添加GWC和泥炭,研究不同单一/混合处理对土壤酶活性,Pb、Cd在土壤孔隙水中浓度和在土壤中赋存形态的影响,并探究小白菜地上部和根部Pb、Cd积累转运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处理3%和5%的施用量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5%泥炭对提高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更显著,5%GWC对提高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更显著。土壤孔隙水Pb浓度在第1~7 d时随不同处理的施用量增多而降低;5%GWC及5%混施处理在第1 d时的Pb浓度与CK相比分别降低了78%和56%。不同处理中孔隙水Cd浓度在第1 d时均高于CK,其中5%GWC相比CK增加了70%;泥炭处理中Cd浓度随时间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和5%处理下土壤酸溶态Pb、Cd显著减少,残渣态显著增加,植株地上部和根部Cd含量显著下降,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也相应降低,其中5%混合施用效果最显著。Pb含量在3%和5%GWC施用下显著上升。研究表明,单一、混合施用GWC及泥炭对土壤中Pb、Cd有显著的钝化效果,且泥炭对于降低植物体重金属积累的效果好于GWC。
    • 孙慎光; 李珺; 马力通; 赵寒冰
    • 摘要: 采用超微粉碎对泥炭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厌氧发酵,考察超微粉碎预处理对泥炭产氢气过程中的日产氢气量、pH值、还原糖含量、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以及总产氢气量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观察产氢气前后泥炭颗粒的形貌。结果表明:泥炭经超微粉碎预处理后,粒径更小,比表面积增大,孔隙率提高,孔隙尺寸增大。超微粉碎后泥炭发酵的总产氢气量为843 mL,较200目泥炭发酵的总产氢气量(500 mL)提高了68.6%。超微粉碎能够显著提高泥炭发酵产氢气量。
    • 黄梓恩; 齐山; 刘克锋; 石生伟; 王顺利
    • 摘要: 【目的】探明颗粒粒径对泥炭育苗基质孔隙特性和育苗效果的调控机制,筛选适宜于黄瓜和番茄育苗的最佳颗粒粒径配比。【方法】以泥炭作为原料,配置不同颗粒粒径(D 5-8、D 2-5、D 0.5-2和D<0.5,mm)的组合处理和养分添加措施,测定基质性能和育苗效果。【结果】泥炭颗粒粒径配比对育苗基质孔隙特性和育苗效果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其中D<0.5 mm的比例对基质通气和持水性能起主要调控作用。颗粒粒径配比和养分添加比对黄瓜和番茄主要育苗指标具有显著影响(P<0.05)。根据主成分和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可知,当泥炭颗粒粒径体积比D 5-8∶D 2-5∶D 0.5-2∶D<0.5分别为20∶30∶30∶20和20∶30∶20∶30时,具有较优的黄瓜和番茄育苗效果。【结论】人为调控颗粒配比可以调整泥炭育苗基质的孔隙特性,而适量添加养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颗粒粒径配比不当的不利影响。这为认识颗粒粒径对泥炭育苗基质孔隙特性和育苗效果的调控机制及开发泥炭育苗基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殷泽欣; 张璐; 白一帆
    • 摘要: 【目的】探究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替代泥炭用作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栽培基质的可行性,实现园林绿化废弃物的科学、经济、有效利用,减少花卉栽培中泥炭的使用量。【方法】将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和泥炭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5种栽培基质[100%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T_(100))、75%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25%泥炭(T_(75))、50%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50%泥炭(T_(50))、25%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75%泥炭(T_(25))、100%泥炭(T0)],T100和T0作为对照,用于波斯菊的栽培试验。通过比较不同种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和波斯菊的生长指标,从中选择出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和泥炭最佳配比的栽培基质。【结果】添加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能够显著提高栽培基质中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P<0.05),改善栽培基质容重、最大含水量、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和酸碱环境,其中添加比例为50%(T_(50))时,栽培基质理化性质表现最优。与对照(T_(0))相比,最优栽培基质(T_(50))栽培的波斯菊地上部鲜质量提高了390.4%,地上部干质量提高了322.2%,地下部鲜质量提高了145.6%,地下部干质量提高了93.1%,株高提高了137.4%,花朵数提高了109.0%,根长提高了95.7%。【结论】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可以部分替代泥炭用于波斯菊栽培,其中以50%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50%泥炭构成的栽培基质对波斯菊生长最为有利。
    • 张晓君
    • 摘要: 通过对赖源泥炭开展高精度AMS^(14)C测年和正构烷烃、总有机碳同位素(δ^(13)C_(TOC))、烧失量(LOI)等指标的测试分析,可将当地7.490~3.509cal.ka BP期间的气候变化历史恢复如下:气候总体较湿润,全新世气候适宜期(即夏季风强度最大的时期)为6.3~3.5cal.ka BP,期间分别于7.2~7.0cal.ka BP、6.5~6.3cal.ka BP、5.8~5.2cal.ka BP、4.8~4.6 cal.ka BP、4.0cal.ka BP发生5次快速气候变化事件(即弱季风事件)。经区域对比,赖源泥炭记录的全新世气候适宜期与省内龙岩仙云洞石笋δ^(18)O、福州盆地沉积磁学的分析结果较为一致,亦与东北地区的孤山屯泥炭、天池湖泊的研究结果大致对应,显示其均位于东亚季风区,主要受东亚夏季风的影响;赖源泥炭记录的5次快速气候变化事件既有全球性,又有区域性,也有其特殊性。
    • 李响; 张雨婷; 靳亚忠; 孙雪; 陈迈; 付强
    • 摘要: 分别用泥炭、香菇菇渣与泥炭的混合、平菇菇渣与泥炭的混合作为栽培基质,结合氨基酸提取物(Aminoplant)和海藻素(Goemar BM86)两种生物刺激剂的使用,研究对草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栽培基质研究角度,CK的草莓根状茎、植株干、鲜重显著高于A和B处理组,叶片数和花数无显著差异;CK和A处理组平均果实数量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B处理组;从生物刺激剂研究角度,相同栽培基质条件下海藻素处理组的草莓植株干鲜重和平均产量均显著高于氨基酸提取素处理组。综上所示,泥炭处理组中草莓的综合指标最优,香菇菇渣与泥炭的混合基质处理组结果与之相近,说明香菇菇渣可部分替代泥炭用于草莓栽培,在泥炭、菇渣与泥炭混合作为基质条件下,海藻素比氨基酸提取物更能有效促进草莓植株生长。
    • 李佳鑫
    • 摘要: 基于长白山区2个近200年210pb定年的泥炭剖面数据,利用不同分解模型(单指数分解模型、双指数分解模型、线性分解模型)拟合估算了活跃层泥炭好氧分解过程中碳的输入率(p)、分解率(k).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p、k变化对泥炭地碳累积的影响.结果 表明,近200年来,老里克泥炭剖面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34.4%~44.8%,碳累积速率(Rate of carbon accumulation,RCA)均值为79.9 g/(m2·年);白江河泥炭剖面的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24.4%~42.5%,RCA均值为62.4 g/(m2·年).2个剖面的碳累积质量-年龄曲线都呈凹形,表明近200年来泥炭持续分解.3种模型中,单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佳.根据模拟结果,老里克泥炭地的碳输入率为109.940 7 g/(m2·年),分解率为0.005 5;比较而言,白江河泥炭地的输入率稍低,为87.478 8 g/(m2·年),而分解率更快,为0.010 3.敏感性分析表明,在输入率恒定的情况下,增加分解率会使曲线向上移动(泥炭累积减少);而在分解率恒定的情况下,降低输入率会使曲线向上移动(泥炭累积减少).与分解率相比,输入率对泥炭累积变化影响更大.
    • 姜莉莉; 朱宝伟; 李昌丽; 姚雨秀; 自小雨; 郑晓
    • 摘要: 研究利用拟青霉菌和泥炭制备新型土壤改良剂,并探究了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该土壤改良剂对植株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提高出芽率、增加植株的高度和重量;(2)该土壤改良剂的最适添加量为10%,添加量过低或过高均会影响改良剂的功效;(3)该土壤改良剂可以降低土壤pH值,使土壤呈弱酸性;(4)该土壤改良剂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群落中伯克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的丰富度,由8.3%上升为21.2%.研究证明通过该土壤改良剂的合理使用,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饶志国; 郭海春
    • 摘要: 内陆干旱地区的温度变化,可以通过对山地冰雪物质消融和盆地内蒸散发施加影响,进而影响该区域的水文过程和水资源供应,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最近报道的来自北疆阿尔泰哈拉沙子(Sahara Sand Peatland,简称SSP)高山泥炭岩芯基于孢粉的taiga biome score(TBS)指标,被认为是全新世温度变化的指示器;其在约4000年以来的下降趋势,被认为指示了晚全新世期间的降温趋势,进而被用于质疑SSP之前报道的基于泥炭岩芯α-纤维素δ13C/δ18O记录得到的晚全新世增温趋势.然而对相关论著的仔细研读,发现将SSP的TBS指标解读为全新世温度变化指示器,并无可靠的支撑证据,且存在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对这些值得商榷的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一方面可以为学术界同行深入理解内陆干旱地区全新世古气候历史提供更多的参考证据;另一方面,也希望在古气候相关研究工作中,能加强对“过程、机制”等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更多记录的发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