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8081篇,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74篇、会议论文624篇、专利文献325012篇;相关期刊2206种,包括教育教学论坛、生物工程学报、生物技术通报等; 相关会议404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第六次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等;基因工程的相关文献由14329位作者贡献,包括曹文龙、滕小锘、孔迪等。

基因工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74 占比:1.80%

会议论文>

论文:624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325012 占比:98.01%

总计:331610篇

基因工程—发文趋势图

基因工程

-研究学者

  • 曹文龙
  • 滕小锘
  • 孔迪
  • 张大鹤
  • 易小萍
  • 不公告发明人
  • 邹全明
  • 梁米芳
  • 孙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袁博; 谢利德; 付秀美
    • 摘要: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创伤。目前短距离神经损伤可以进行端-端吻合,长距离神经损伤常需要移植物桥接。许旺细胞源性外泌体可以提高神经元存活率、改善再生微环境、促进轴突再生,在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的:综述许旺细胞源性外泌体在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2000-2022年的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许旺细胞,雪旺细胞,施万细胞,外泌体,细胞外囊泡,周围神经,外周神经,坐骨神经”;英文检索词:“Schwann cell,exosomes,vesicles,peripheral nerve,sciatic nerve”,对初步检索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共纳入52篇文献进行深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许旺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修复发挥重要作用,有多种信号通路介入受损周围神经的再生修复;②外泌体可以通过转移生物活性物质介导细胞间通讯以维持正常的生理过程,在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③许旺细胞源性外泌体可以通过参与轴突再生和生长调节,发挥促进损伤神经再生修复的作用,为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吴丹; 史嘉翊; 宋旭东; 邱羽菲; 张羽飞; 武艳
    • 摘要: 培养创新型人才顺应我国当前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的趋势,是我国当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普通高等院校基因工程课程也要进行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以达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对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因工程课程进行教学实践与思考.
    • 王康; 智晓东; 王伟
    • 摘要: 背景:人羊膜上皮细胞与其他各种干细胞相比,发育更原始,扩增能力更强,特别是具有来源广、获取成本低、可控性强等众多优势,对神经损伤修复过程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种子细胞.目的:总结人羊膜上皮细胞在神经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2020年之间的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为"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peripheral nerve injury,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cell therapy,tissue engineering,genetic engineering,repair,regenerate",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2000-2020年之间的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为"中枢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人羊膜上皮细胞,细胞治疗,组织工程,基因工程,修复,再生".对文献资料及参考文献进行逐一查阅.结果 与结论:人羊膜上皮细胞具有强大的神经组织修复再生和保护能力,可避免其他干细胞移植时出现的免疫排斥、致瘤风险等问题,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可靠细胞来源之一,未来的研究不仅仍需在其基本生物学特性方面继续深入,还需在诱导分化能力方面进一步展开.
    • 余骥
    • 摘要: 以“蓝白斑筛选实验”为主线,整合发酵工程和基因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通过3个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 郑涵奇; 吴晴; 李洪军; 顾臻
    • 摘要: 合成生物学与纳米生物学的交叉融合业已成为促进生物技术与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可以帮助生物源性纳米材料创造特殊的结构与功能,驱动纳米生物学的发展。纳米技术的应用则可助力基因线路递送,提升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生产效率;参与介导基因调控,拓展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场景。合成生物学和纳米生物学的融合可以构建出纳米级功能模块和纳米人工杂合系统,增强改造后体系的功能。本文将着重介绍近期合成生物学和纳米生物学交叉融合的相关研究进展,从纳米技术为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赋能、合成生物学成为助力纳米技术应用的新引擎以及合成生物学和纳米生物学融合发展这三个角度,着重阐述该领域近期的重点工作,剖析并展望相关技术在基因编辑、药物递送以及医学成像等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前景。未来,合成生物学和纳米生物学的交叉融合可能朝着模块化、标准化、仿生化、功能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为生物医药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 牛健
    • 摘要: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起,经过几十年的技术进步之后,整体已相当成熟,特别是在新型农业技术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农业生物技术通过基因改造、新品种培育等方式极大地增强农作物的环境适应能力,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及质量。文章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生物技术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对农业技术的影响,并分析生物技术的利与弊及可能会产生的社会问题。
    • 摘要: 主办单位:羽嘉会议协办单位:《医学信息》杂志社、肽度TIME0OO、中科蓝智,领慧人力资源2022国际医药生物技术大会(简称ICMB2022)将于2022年7月26-28日在古都西安召开。会议以“加强创新合作,发展健康产业”为主题,围绕基因工程、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蛋白质工程、生物信息学。
    • 马艳琴; 邱益彬; 李莎; 徐虹
    • 摘要: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功能性糖胺高分子聚合物,在日化、医疗和食品领域应用前景广阔。随着基因工程与代谢工程等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HA的生物合成过程和机理解析越发深入的同时,也伴随一些新的挑战来临。该综述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总结了HA的关键合成酶基因及合成途径,对不同来源的HA合成酶进行了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并详细描述了HA在常用微生物宿主中生产的安全性、底物不平衡性、发酵低溶氧性等瓶颈问题及其相应的合成生物学策略开发,从而归纳出了目前微生物中高产HA的有效策略,为进一步推动HA的绿色生物制造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 范桂枝; 杨海昕; 曾凡锁; 齐凤慧; 詹亚光
    • 摘要: 在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专业知识授课中,基于专业知识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成为关键点。在调研生物相关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教学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挖掘和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设计了一章一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科学精神、工匠精神、情感元素、“疫情”精神、新科技和健康中国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的专业知识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性、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育人和育才有机结合。
    • 李涛涛; 杨丹丹; 樊鑫; 许孝兰; 李冰冰
    • 摘要: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整合诸多行业发展的关键学科,因此从根本上提高基因工程的教学质量,也是促进基因工程课程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基因工程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训练学生的试验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本文主要从优化课堂内容、完善试验体系、完善评价指标等方面出发对基因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具体建议,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研素养的目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