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体外受精

体外受精

体外受精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3636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85篇、会议论文337篇、专利文献15491篇;相关期刊854种,包括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40种,包括第十六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等;体外受精的相关文献由7329位作者贡献,包括卢克焕、李跃萍、赵军招等。

体外受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85 占比:16.31%

会议论文>

论文:337 占比:1.78%

专利文献>

论文:15491 占比:81.91%

总计:18913篇

体外受精—发文趋势图

体外受精

-研究学者

  • 卢克焕
  • 李跃萍
  • 赵军招
  • 石德顺
  • 周灿权
  • 庄广伦
  • 邢福祺
  • 叶碧绿
  • 王娜
  • 王小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侯金伟; 孙振高; 姜文晶; 王丹丹; 颜孟晗; 曹靖先
    • 摘要: 目的比较灵活低剂量拮抗剂方案与固定剂量拮抗剂方案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与遗传中心采用拮抗剂方案行IVF/ICSI的不孕症患者共49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拮抗剂剂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使用固定剂量拮抗剂方案,全程拮抗剂0.25 mg直至HCG日,共260个周期;B组使用灵活低剂量拮抗剂方案,先使用半量拮抗剂0.125 mg,随后根据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调整剂量至0.25 mg直至HCG日,共234个周期。其中39例按LH水平调整拮抗剂剂量至0.25 mg的患者为B1亚组,195例持续拮抗剂剂量0.125 mg的患者为B2亚组。比较A、B两组及B组亚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基本资料比较中,除B组的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水平显著低于A组[(7.87±2.37)U/L vs.(8.75±4.64)U/L,P0.05)。与A组相比,B组的拮抗剂总量[(0.51±0.25)mg vs.(0.96±0.46)mg]、受精率(57.85%vs.54.99%)显著下降(P0.05)。临床妊娠结局比较中,A、B两组患者间的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持续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B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B2组相比,B1组的Gn使用时间[(9.13±2.17)d vs.(10.07±2.13)d]显著下降(P<0.05)、拮抗剂总量[(0.68±0.28)mg vs.(0.48±0.22)mg]和受精率(55.62%vs.54.86%)显著升高(P<0.01)。结论对于大多数卵巢储备正常的患者,灵活低剂量拮抗剂方案可获得与固定剂量拮抗剂方案的相似临床妊娠结局,但能减少拮抗剂用量。因此从效价比方面考虑,灵活低剂量拮抗剂方案可能更为适合。
    • 王晓宁; 罗丽娟; 刁红录; 张昌军
    • 摘要: 目的探讨高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与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助孕治疗的591例高AMH水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分为维生素B12低水平组(350 pg/ml,321例),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结果3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AMH、基础生殖激素水平、不孕类型、不孕原因等基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3组促排卵结果比较中,除扳机日FSH水平及可用胚胎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结局中,3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多胎活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低水平组为参照,校正混杂因素(年龄、获卵数),进行可用胚胎数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B12高水平组可用胚胎数显著低于维生素B12低水平组[OR=-0.287,95%CI(-0.603,-0.111),P=0.007]。结论对于高AMH水平患者来说,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对行IVF-ET患者的妊娠结局没有显著的影响,但从可用胚胎上考虑,患者应避免摄入过量的维生素B12。
    • 董杰; 钱晨曦; 文亮; 雷晖; 陈书强; 王晓红
    • 摘要: 目的观察超促排卵后体外受精对小鼠囊胚发育的影响。方法根据体外受精的关键步骤,包括超促排卵、体外受精和体外胚胎培养,设置自然交配组(n=8)、超促排自然交配组(n=8)、体外培养组(n=5)、超促排体外培养组(n=6)和体外受精组(n=15)。根据Gardner分级,观察各组E3.5的囊胚发育情况。比较超促排体外培养组和体外受精组Ⅴ级囊胚的孵出面积之比,分析体外受精组囊胚移植后的胎鼠妊娠率。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和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结果体外受精组的Ⅰ~Ⅴ级囊胚构成比同其他4组显著不同(总体χ^(2)=188.200,P<0.001),体外受精组的E3.5囊胚主要以Ⅲ~Ⅴ级囊胚为主,比例达74.5%,且Ⅴ级囊胚占到51.2%,而其他4组主要以Ⅲ级和Ⅳ级囊胚为主。体外受精组Ⅴ级囊胚的孵出面积比例显著高于超促排体外培养组[0.11(0.05,0.18)与0.04(0.02,0.07),P<0.017],且体外受精组Ⅴ级囊胚的孵出面积呈现偏态分布。体外受精组的囊胚移植后,E12.5胎鼠的妊娠率显著低于体外培养组(45.3%与63.4%,χ^(2)=8.647,P<0.05)。此外,将体外受精组孵出面积<5%和5%~10%的囊胚分别进行移植,发现孵出面积<5%的囊胚移植后,E12.5胎鼠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孵出面积5%~10%组(52.5%与29.7%,χ^(2)=7.578,P<0.05)。结论超促排卵后的体外受精可导致小鼠囊胚发育不同步,且孵出面积比例较大(5%~10%)的体外受精囊胚移植妊娠率较低。
    • 徐华; 车瑞香; 邢宝奎; 温书典; 苏晓美; 李锴良; 董建伟
    • 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广大中小型奶牛场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奶牛场常用的体型线性鉴定、生产性能测定等传统方法,重点分享了基因组检测、活体采卵和体外胚胎生产等可以加快育种进程的现代生物技术,详细介绍了将传统育种与现代育种技术综合应用于中小型奶牛场的技术方案,最后针对当前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举措进行探讨。
    • 覃璧; 韦霁芸; 石德敏; 班婷; 李丽芳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促排卵方案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体外受精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体外受精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予以拮抗剂促排卵方案,对照组予以超长促排卵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指标(GnRH-a使用总量、获卵数量、注射hCG时子宫内膜厚度、优胚数量、胚胎移植数量、胚胎冷冻数量)与临床结局(种植、妊娠、流产、异位妊娠)。结果观察组体外受精治疗中GnRH-a使用总量、获卵数量少于对照组,注射hCG时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拮抗剂促排卵方案与超长促排卵方案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体外受精治疗中临床结局无明显差异,但拮抗剂促排卵方案GnRH-a使用总量更少,临床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促排卵方案。
    • 刘宝玲; 张静; 衷雪梅; 金萱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卵泡液中干细胞因子(SCF)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相关性,以及SCF与胚胎发育的关系。方法纳入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治疗的不孕患者144例并将其分为POI组(44例)、高龄组(年龄≥40岁,40例)和正常组(年龄300 ng/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F和SDF-1可能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POI的发生发展,且SCF可能是预测胚胎发育的重要生化指标。
    • 谢立汉; 张昭; 钟树怀; 聂齐
    •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发生受精失败、低受精率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高受精成功率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于东莞市人民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1000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精情况分为正常受精组(受精率≥30%,920例)、完全受精失败组(受精率为0,53例)、低受精率组(0<受精率<30%,27例)。对3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完全受精失败与低受精率归于受精失败,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发生受精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完全受精失败组、低受精率组患者女方年龄均显著大于正常受精组;总获卵数均显著少于正常受精组;原发不孕、男方因素不育、不明原因不孕占比均显著高于正常受精组;输卵管因素占比均显著低于正常受精组;且完全受精失败组患者不孕年限显著长于正常受精组、低受精率组,而低受精率组患者不孕年限显著短于正常受精组;完全受精失败组原发不孕占比显著高于低受精率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大、总获卵数少、原发不孕、男方因素不育、不明因素不孕均是导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发生受精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3.710、2.221、2.986、5.801、4.792,均P<0.05)。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发生受精失败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方年龄大、总获卵数少、原发不孕、男方因素不育、不明因素不孕等,临床可对伴有以上情况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与干预,以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 倪运萍; 陆杉; 徐珉; 王爱爱; 刘娟; 邓雪梅
    • 摘要: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患者行体外受精(IVF)治疗的单个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9月在本院生殖医学科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不孕症主要指征进行IVF治疗的201对不育夫妇接受291个取卵周期的临床资料,分组情况为:(1)女方年龄分组:≤35岁组、35岁35岁组则为0(0/20)。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接受IVF助孕治疗累积活产率与女方年龄及获卵数呈相关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导致的卵巢低反应会对IVF产生不良影响。
    • 许展; 吴玥; 王蕾童; 李彩虹; 李宝山; 程东凯; 刘双; 赵昍朋; 赵曾华; 孟庆艳; 李春义; 郑春杨; 王珏
    •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时机械性切除部分卵丘颗粒细胞对胚胎发育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12月在沈阳菁华医院行IVF助孕的不孕患者的40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所获得卵子的一部分保留卵丘颗粒细胞作为未处理组,另一部分卵子切除部分卵丘颗粒细胞作为处理组。比较两组新鲜周期及冻融周期胚胎移植中的各项实验室指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宫外孕率等指标,分析IVF治疗时机械切除部分卵丘颗粒细胞对胚胎发育和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两组卵子成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鲜周期及冻融周期胚胎移植中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宫外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VF受精前机械切除部分卵丘颗粒细胞不影响受精及后续胚胎发育,而且部分去除卵丘颗粒细胞可能对后续胚胎发育有益。
    • 孙梦娟; 刘通; 申屠璐燕; 张运海; 曹祖兵; 李运生
    • 摘要: 猪体外受精是动物胚胎工程中的关键辅助生殖技术,利用屠宰场卵巢卵子资源,可实现优质胚胎规模化体外生产。结合胚胎移植和基因编辑技术,可生产出试管猪和基因编辑猪,科研和产业前景巨大。然而,与其他物种相比,猪体外受精技术方案还不完善,胚胎发育效率和质量仍旧低下,尤其是卵子多精子受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本文总结了卵母细胞成熟、精子处理、精子获能、体外受精方式、受精液等体外受精技术关键环节,为猪体外受精技术进一步完善和应用提供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