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胚胎发育

胚胎发育

胚胎发育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3年内共计4418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动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50篇、会议论文412篇、专利文献7825篇;相关期刊1241种,包括海洋科学、水生生物学报、生物学教学等; 相关会议213种,包括第三届“模式生物与人类健康”发育遗传学全国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第七次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暨新疆畜牧科学院第六次学术年会等;胚胎发育的相关文献由10820位作者贡献,包括赵云龙、柳学周、石德顺等。

胚胎发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50 占比:31.85%

会议论文>

论文:412 占比:3.41%

专利文献>

论文:7825 占比:64.74%

总计:12087篇

胚胎发育—发文趋势图

胚胎发育

-研究学者

  • 赵云龙
  • 柳学周
  • 石德顺
  • 陈超
  • 刘勇
  • 徐永江
  • 张涛
  • 翟介明
  • 李炎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朱琦; 丁丁; 王凯娟; 霍然; 张学森; 刘婷婷; 曹云霞; 章志国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褪黑素(MT)对控制性超排卵(COH)周期中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受精后所获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COH周期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行体外成熟(IVM)培养及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CSI)受精,接着依次用含0、10^(-11)、10^(-9)、10^(-7)及10^(-5)mol/L MT的培养液进行分裂期和囊胚期胚胎体外培养,收集和冻存优质囊胚,最后通过array-CGH对复苏后优质囊胚进行非整倍体检测。结果10^(-9)mol/L组的囊胚率高于10^(-11)、10^(-7)、10^(-5)及0 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01,P<0.01);10^(-9)mol/L组的优质囊胚率均高于其他组,但仅与10^(-5)mol/L和0 mol/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MT组的非整倍体发生率(17.6%)低于非MT组(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类胚胎培养液中添加MT可以促进胚胎的体外发育,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浓度相关性,10^(-9)mol/L是最佳的作用浓度。
    • 陈琳; 滕爽爽; 朱爱意; 黄晓林; 肖国强
    • 摘要: 为了研究三门湾海域温排水污染对水生动物发育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室内模拟三门湾核电站温排水的余氯残留和温升效应,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游离余氯质量浓度耦合下对泥蚶(Tegillarca granosa)胚胎发育的影响。实验水温为29°C、32°C和35°C,游离余氯质量浓度为0.025、0.050、0.100、0.200、0.400和0.800 mg/L,同时以砂滤海水为对照组,选取30 min胚胎细胞组成、1 h卵裂率、24 h D型幼虫孵化率和幼虫畸形率等4个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单一温升情况下,32°C对泥蚶30 min时细胞期发育有促进作用;35°C抑制了泥蚶30 min时的细胞期发育,泥蚶1 h卵裂率显著降低、无D型幼虫孵化。温度联合游离余氯情况下,3个温度下随着游离余氯质量浓度的增加,泥蚶受精卵卵裂率均呈下降趋势,游离余氯对泥蚶卵裂率影响的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分别为0.400、0.200和0.800 mg/L。29°C和32°C下,随着余氯质量浓度的升高,D型幼虫孵化率呈下降趋势,畸形率呈升高趋势;两个温度下游离余氯对泥蚶D型幼虫孵化率和畸形率的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分别为0.100和0.050 mg/L。35°C下,D型幼虫未孵出,无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本研究不仅可以为三门湾核电站海水中余氯污染对该海域生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还可以为沿海电厂温排水排放标准提供理论指导意义。
    • 刘倩; 罗迪; Roman JASHENKO; 季荣
    •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克隆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卵海藻糖酶基因,分析其在蝗卵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及低温驯化后的表达变化,阐明海藻糖酶基因在意大利蝗卵抵御低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T-PCR技术扩增蝗卵海藻糖酶基因的ORF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分析检测常温(27°C)和低温(0°C)驯化15 d海藻糖酶基因在蝗卵早期、滞育和滞育解除阶段的表达变化。【结果】克隆获得意大利蝗卵4个海藻糖酶基因,分别命名为CiTreM1,CiTreM2,CiTreS1和CiTreS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MZ669810,MZ669811,MZ669812和MZ669813)。其编码蛋白中,CiTreM1和CiTreM2为膜结合型海藻糖酶,CiTreS1和CiTreS2为可溶型海藻糖酶。CiTre基因在意大利蝗卵各发育阶段均表达,常温(27°C)下,CiTreS1和CiTreS2在卵早期阶段表达水平最高,CiTreM2在卵滞育阶段表达水平最高,CiTreM1在卵滞育解除阶段表达水平最高。低温(0°C)驯化15 d后CiTreM1和CiTreM2表达量在意大利蝗卵发育的3个阶段均增加,CiTreS1和CiTreS2仅在蝗卵早期阶段表达量下降,其他阶段表达量增加;低温驯化后CiTreM1和CiTreM2的表达量在意大利蝗卵早期阶段增幅最大,CiTreS1和CiTreS2在蝗卵滞育解除阶段的增幅最大。低温(0°C)驯化15 d后,在意大利蝗卵同一阶段4个CiTre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不同,卵早期阶段和滞育阶段CiTreM2表达量最大,滞育解除阶段CiTreS1表达量最大。【结论】克隆获得的4个意大利蝗卵海藻糖酶基因均参与了蝗卵发育过程,根据低温驯化前后表达量变化幅度判断,CiTreM2和CiTreS1在意大利蝗卵抵御低温胁迫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 余艳玲; 罗洪林; 罗辉; 冯鹏霏; 潘传燕; 宋漫玲; 肖蕊; 张永德
    • 摘要: 为研究卵形鲳鲹生肌调节因子(MRF)在胚胎发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卵形鲳鲹MRF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在13个胚胎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卵形鲳鲹基因组中共鉴定出5个MRF基因家族成员:MyoD1、MyoD2、Myf5、Myf6和MyoG,分别编码297、263、240、231、250个氨基酸。MRF家族基因存在典型的BASIC与HLH结构域,其中MyoD1、MyoD2与MyoG分别定位于9号、1号与2号染色体,而Myf5与Myf6基因均定位于22号染色体且位于同一基因座。MRF家族基因胚胎定量表达研究表明,MyoG在受精卵到胚体形成期表达量极低,在眼囊、耳囊与心脏跳动期表达量迅速升高,而到晶体出现期表达量又有所降低,推测其可能在眼囊、耳囊与心脏跳动期发挥主要的生肌调节作用,而后期在维持肌肉形态或肌肉发育中仍发挥重要作用。MyoD1、MyoD2、Myf5与Myf6在受精卵到原肠中期表达量较低,而从原肠末期到晶体出现期表达量迅速升高(P<0.05),表明其主要从原肠末期开始发挥生肌调控作用。结果表明,MRF家族成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不同的MRF家族成员发挥作用的时间及功能可能不同。
    • 卫亚琳; 袁柔刚; 常乐; 张欣文
    • 摘要: Notch信号通路是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途径之一,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血管生成等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妊娠早期的滋养细胞具有较强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当前的研究发现,孕早期滋养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异常可导致稽留流产、妊娠期高血压、葡萄胎等病理妊娠。Notch信号通路在滋养细胞迁移、侵袭及子宫螺旋动脉重铸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目前Notch信号通路在调控滋养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临床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李琰; 方鸿飞; 郑新庆
    • 摘要: 本研究报道了一种分布广泛的小型珊瑚礁鱼——双棘刺尻鱼(Centropyge bispinosa)的胚胎发育和仔鱼早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双棘刺尻鱼在关灯(日落)后10~20 min产出配子,其受精卵呈透明圆球状,卵直径为638.5±5.7μm,卵内存在单一油滴,直径为179.9±10.3μm,油滴内部占据空间最多的是卵黄。在24.5°C的水温下受精后16 h 30 min孵化。初孵仔鱼体长为1161.3±55.2μm,大量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无口和消化道,眼睛无色素沉淀,不具备主动游泳的能力。孵化后第1天其体长快速发育至2241.7±54.2μm,卵黄大部分被吸收,躯干上出现较大的色素细胞。孵化后第2天仔鱼体长发育速度减缓,增长至2476.4±12.7μm,但是同时重要器官如消化道、肛门发育完成,卵黄几乎全部被吸收。孵化后第3天,体长几乎没有增长,但是眼睛完成色素沉淀开始发挥功能,口部也发育完成,开始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有能力对猎物和捕食者做出反应。本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双棘刺尻鱼胚胎和幼体发育过程,为未来进一步开展该鱼的人工繁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 毛瑞; 何影; 代自超; 李松
    •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SD大鼠的发育模型,观察髁突软骨与胫骨生长板软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不同生长特性,探讨比较SOX9在2种不同性质软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30只成年SD大鼠按2雌1雄的比例合笼,观察雌鼠于合笼后是否发现阴栓作为怀孕的标志,计为妊娠0 d,隔离常规饲养。分别于孕鼠妊娠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剖腹取出胎鼠(embryo,E),连续切片获得E13 d~E21 d的髁突软骨和胫骨生长板软骨不同发育时间的切片标本。利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2种软骨胚胎发育中的组织学结构特点并检测SOX9在两种软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变化。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E14 d~E21 d,髁突软骨和胫骨生长板软骨的HE染色观察发现其组织学形态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E15 d、E17 d、E20 d胎鼠胫骨生长板软骨SOX9阳性表达强于髁突软骨,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软骨组织中SOX9阳性细胞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且均多位于增殖层。结论髁突软骨和胫骨生长板软骨组织结构具有相似的胚胎发育,其差异主要表现为细胞分层排列的方式,而早期胚胎发育相关基因SOX9在髁突软骨、胫骨生长板软骨中均有表达,呈现一定的时空变化,提示SOX9与2种软骨细胞的分化和软骨发育密切相关。
    • 刘宝玲; 张静; 衷雪梅; 金萱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卵泡液中干细胞因子(SCF)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相关性,以及SCF与胚胎发育的关系。方法纳入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治疗的不孕患者144例并将其分为POI组(44例)、高龄组(年龄≥40岁,40例)和正常组(年龄300 ng/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F和SDF-1可能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POI的发生发展,且SCF可能是预测胚胎发育的重要生化指标。
    • 刘悦; 薛翔澜; 李晓波; 蒋琳; 浦亚斌; 何晓红; 马月辉; 赵倩君
    • 摘要: 染色质开放性是指核小体或转录因子等蛋白与真核生物染色质DNA结合后,对其他蛋白能否再结合的开放程度,这一特性能够反映转录活性。染色质结构是动态变化的,染色质开放性与动物生长发育、细胞分化等过程密切相关,基因组开放染色质高效精准定位可为解析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提供重要线索。本文介绍染色质开放性检测方法、染色质开放性的影响因素,重点阐述染色质开放性与动物发育的关系并对其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阐述,以期为动物发育基因表达调控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陶海
    • 摘要: 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科泪器病中心主任陶海教授主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马志中教授审阅的《实用泪器病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由全国40多位经验丰富的眼科专家和学者编写而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实用系列”书籍中首部泪器病学专著。全书共9章52节,插图200余幅,内容涵盖了泪器的胚胎发育和解剖及生理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