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精卵
受精卵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3年内共计2001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妇产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2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3944篇;相关期刊672种,包括婚育与健康、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淡水渔业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2014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三十次学术会议、2013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等;受精卵的相关文献由3778位作者贡献,包括于秉治、张涛、史会来等。
受精卵
-研究学者
- 于秉治
- 张涛
- 史会来
- 陈四清
- 施永海
- 陈超
- 张海明
- 雷霁霖
- 余方平
- 李华
- 于道德
- 刘长琳
- 彭士明
- 武迪迪
- 王健
- 谢永德
- 刘付永忠
- 刘莹
- 尤锋
- 梁利群
- 等
- 郁蔚文
- 严银龙
- 储张杰
- 刘伟
- 刘建忠
- 刘新富
- 徐嘉波
- 徐跑
- 徐钢春
- 施兆鸿
- 李军
- 杜军
- 王云新
- 王倩
- 陆根海
- 丁福红
- 刘红柏
- 刘鉴毅
- 姬广磊
- 孟振
- 张培军
- 张晨捷
- 曾本和
- 杨火盛
- 柴学军
- 洪一江
- 王建钢
- 翟介明
- 赖见生
-
-
马本贺;
李燕华;
王海华;
王梦杰;
余连渭;
李左宏
-
-
摘要:
为探究攀鲈(Anabas testudineus)胚胎的发育时间和形态特征,对其胚胎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表明:攀鲈受精卵为无黏性的浮性卵,卵质均匀,吸水膨胀后平均膜径为(912.92±17.07)μm;受精卵在水温(27.5±1.0)°C、溶解氧≥6.5 mg/L、pH 7.6~8.2的环境条件下,历经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7个阶段、26个发育时期,历时17 h 45 min孵化出膜;初孵仔鱼沉于水底,全身分布有黑色素,全长(1915.31±92.21)μm,体宽(673.85±26.99)μm,心搏率(166.9±8.5)次/min,消化道未贯通。
-
-
范姝云;
肖勇;
田敏;
曲品;
杨剑虹;
安莉
-
-
摘要:
为探索有利于银白鱼人工繁殖中的附着介质,提高孵化效率,选取4种受精卵附着介质(纱窗网、棕片、砾石、瓦片),开展了银白鱼人工繁殖试验,对不同产卵介质条件下银白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孵化时长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银白鱼人工繁殖受精率约为90%,采用4种介质的孵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棕片(80%)、纱窗网(70%)、砾石(45%)、瓦片(30%)。综合比较,棕片透水、透气性好,具有立体结构,采购成本低,便于运输及操作,适用于银白鱼规模化人工繁殖。
-
-
岳彦峰;
苏志星;
彭士明;
王孝杉;
吕小康
-
-
摘要:
六斑刺鲀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开发潜力的品种,受精卵的孵化是影响其人工繁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后期苗种的培育及扩繁。本研究针对这一技术问题,经过反复摸索研究,设计适宜的孵化设施及孵化方法,大大提高了六斑刺鲀受精卵的孵化率,为今后工厂化养殖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
-
王金林;
潘瑛子
-
-
摘要:
为研究不同环境因子(温度、pH、盐度)对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 Regan)受精卵孵化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探究其对拉萨裸裂尻鱼受精卵孵化时间、孵化率、畸形率及仔鱼24 h存活率的影响。单因子实验结果显示: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16°C、19°C条件下孵化率均较高,分别为90%、86.75%,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畸形率随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pH对仔鱼畸形率影响显著,pH在6.5~8.5时畸形率均较低,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水体盐度为0.15‰时,受精卵孵化率最高,为74.96%,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比较发现,拉萨裸裂尻鱼受精卵孵化适宜的温度为16~19°C,适宜的pH范围为7.0~8.5,适宜的盐度范围为0.15‰以下,此范围不仅可以提高受精卵孵化率,缩短孵化时间,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少畸形率。
-
-
王子昕
-
-
摘要:
薄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子宫内膜炎……这些问题是否也在困扰着你。临床中很多患者都有着这样的问题:大夫,我有优势卵泡,也能排卵,就是不着床!那我们就该想一想,是否是我们子宫里的问题呢?我们的子宫就像是我们居住的房屋一样,只有温暖、舒适,受精卵才会定居下来,如果房子寒冷、潮湿或者地面凹凸不平,都是不适合居住的。
-
-
蒋洁兰;
陈佳宜;
林小平;
叶乐;
王海山;
毛明光
-
-
摘要:
为探究适宜吉富罗非鱼生长的盐度范围,研究了盐度对吉富罗非鱼受精卵孵化以及稚鱼生存的影响。试验设计了3‰、6‰、9‰、12‰、15‰、18‰、21‰、24‰8个盐度组以及盐度为0的对照组,观察并分析盐度对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盐度为6‰~15‰的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率较高(孵化率的变化范围为90.3±0.47%~93.0%)。急性盐度胁迫试验选用的鱼苗为七朝苗(平均体重0.28 g),试验设计了盐度10‰、15‰、20‰、25‰、32‰和盐度为0的对照组共6个组。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稚鱼在盐度达到20‰时,96 h内开始出现死亡;盐度25‰以上,96 h死亡率均为100%。综上,最适合吉富罗非鱼孵化的盐度为6‰~15‰;在没有经过长期盐度驯化的情况下,吉富罗非鱼稚鱼适合在盐度低于15‰的条件下养殖。
-
-
曾本和;
方媛林;
何文佳;
王金林
-
-
摘要:
为探究水流对拉萨裸裂尻鱼孵化性能的影响,以同一批繁殖获得受精卵为研究对象,开展连续震荡和间歇性震荡对孵化率影响实验,确定拉萨裸裂尻鱼受精卵对振动和水流的敏感性,再通过瓶式孵化器及孵化盘孵化拉萨裸裂尻鱼受精卵,以验证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连续振动下对照组和100 r/min组死亡率均较低,且差异不显著(P>0.05);振动频率提高到150 r/min时,拉萨裸裂尻鱼受精卵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拉萨裸裂尻鱼受精卵对振动和水流的敏感期均集中在原肠早期至肌节出现期,其规模化孵化可在瓶式孵化器中孵化,肌节出现期以前水流速应尽量调小,水流速低于0.314 m/s,肌节出现期以后可适量调大。
-
-
颜优华
-
-
摘要:
一天,小青蛙问青蛙妈妈:“妈妈,您为什么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呢?害得我找了您好些天。”青蛙妈妈说:“孩子,妈妈小时候长得跟你一样,也经历了受精卵、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直至消失的变态发育过程,最终才变成现在这般模样的。”
-
-
付悠
-
-
摘要:
所谓异位妊娠,就是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又称“宫外孕”。如果我们把子宫腔比喻成“房子”,异位妊娠就是指受精卵没有进到“房子”里面来,而是在“房子”以外的地方生根发芽了。最常见的宫外孕是输卵管妊娠,约占异位妊娠的95%,其他比较少见的部位还有卵巢、宫颈、腹腔、阔韧带等。
-
-
清欢
-
-
摘要:
当达文还是一个受精卵的时候,它和其他卵一起待在毯子章鱼妈妈的腕足底下,享受着世间最强大的保护——妈妈的保护。不过,孩子总要离开妈妈,达文它们也不例外。毯子章鱼的世界是残酷的——妈妈一旦生下宝宝,就会很快走向死亡。达文的妈妈也不例外,它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精心挑选了一处水流平缓、适合产卵的地方,产下了上万颗卵,其中一个就是达文。产卵之后不久,达文的妈妈就失去了生命,也许它不希望这样,但是命运让它别无选择。而对这上万颗卵来说,失去妈妈的那一刻,它们就开始独自面对危险。
-
-
-
黄建盛;
陈刚;
张健东;
王忠良;
周晖;
汤保贵;
吴富华
- 《2015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根据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CD)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考察了温度(24-32°C)与盐度(25-35)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孵化率及平均孵化时间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的一次、二次及互作效应对孵化率与平均孵化时间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设定的温度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孵化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平均孵化时间呈减少的趋势;随着盐度的上升,孵化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平均孵化时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所考察的因子与孵化率、平均孵化时间之间二次多项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791、0.9774;校正系数分别为0.9641、0.9612;精密度分别达到21.859、24.807,可用于预测.
-
-
谢木娇;
区又君;
李加儿;
温久福;
王鹏飞;
周慧;
刘奇奇
- 《2015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鱼类人工育苗过程中,受精卵的质量、胚胎发育正常与否以及孵化率的高低除了受亲鱼质量影响外,还受到如孵化盐度,温度,光照、水质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盐度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在不同方面影响受精卵的发育.在实际生产中,要求掌握不同种属鱼类受精卵孵化的适宜或最适宜的盐度条件,以保证高孵化率同时确保新生仔鱼质量以适应后续的生长发育,同时,提高受精卵孵化率和育苗成活率也是人工繁育过程的关键技术.在早期育苗过程中进行淡水驯养是可行的,在卵黄囊期仔鱼开始逐渐进行海水盐度降低的驯养直至仔鱼能适应淡水环境,可进一步解决海水育苗成本高和育苗成活率低的难题。
-
-
潘荣华;
陈刚;
张健东;
黄建盛;
王忠良;
汤保贵;
周晖
- 《2015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本实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光色(蓝光,A1;绿光,A2;白光,A3)、光强(10001x,B1;5501x,B2;1001x,B3)和光照时间(24L:0D,C1;12L:12D,C2;6L:18D,C3)对龙虎斑受精卵孵化及仔鱼活力的影响,在光色、光强、光照时间三因子中,光照时间的长短显著影响孵化率的高低,光色、光强组间差异不显著,最终确定12h, 1001x、绿光的光照组合条件下,孵化率最高。
-
-
林英;
臧连生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赤眼蜂对不同种类和不同发育阶段寄主卵的寄生能力和适应能力常存在明显差异,但对同一种寄主的受精卵和未受精卵的寄生和适应能力至今未见相关报道.以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为测试寄生蜂,当日产的新鲜水稻二化螟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为测试寄主,研究了赤眼蜂对受精卵和未受精卵的寄生选择和发育适合度.结果表明,三种赤眼蜂均明显偏好寄生受精卵,24h内,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寄生二化螟受精卵的数量分别为9.3粒、9.4粒和8.6粒,寄生未受精卵的数量分别为1.1粒、29粒、2.1粒.稻螟赤眼蜂或松毛虫赤眼蜂,在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上的羽化率、后代雌蜂比率与发育历期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螟黄赤眼蜂在二种寄主卵上的羽化率和后代雌蜂比率也不存在差异,但在未受精卵上的发育历期(8.5天)明显比受精卵上(7.7天)的长.在受精卵上,3种赤眼蜂的羽化率不存在差异,松毛虫赤眼蜂的后代雌蜂比率(68.3%)明显高于螟黄赤眼蜂(54.7%),而松毛虫赤眼蜂的发育历期(9.8天)明显长于其他两种赤眼蜂;在未受精卵上,3种赤眼蜂的羽化率和后代雌蜂比率均不存在差异,但松毛虫赤眼蜂的发育历期(9.8天)也明显长于其他两种赤眼蜂.本研究发现赤眼蜂明显嗜好寄生受精的寄主卵,在寄生的少量未受精寄主卵上,赤眼蜂也均能顺利完成发育.
-
-
-
姜雨飞;
张燕琴;
初晨凤;
许颂华;
史河秀;
连秀丽;
王世鄂
-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抑制小鼠受精卵体外发育影响,为进一步阐明ERα在小鼠合子基因组激活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选用阻滞品系小鼠昆明(kunming,KM)小鼠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观察。结论:ER抑制剂(ICI 182780 ) , ERa特异性抑制剂(MPP)和ERa抗体能抑制小鼠受精卵体外发育至4-细胞胚和囊胚,而ERβ特异性抑制剂(PHTPP)对其抑制效果不明显,提示ERa在小鼠合子基因组激活中可能起一定作用,详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阐明。
-
-
左鹏翔;
李光华;
冷云;
张建斌;
缪祥军;
王志飞;
崔丽莉;
梁祥;
钟文武;
吴俊杰;
李勇;
尹翔;
胡思波
- 《2014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三十次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利用养殖条件下的鲈鲤亲鱼通过干法授精获得鲈鲤受精卵,对其胚胎发育的全过程进行连续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鲈鲤成熟鱼卵平均卵径为1.8mm,吸水膨胀后为2.5mm,沉性卵、弱粘性.在水温(19±1)°C的条件下,受精后1h25min胚盘形成;2h45min进入卵裂期;16h33min进入囊胚期;28h进入原肠期;33h50min进入原肠中期,此时统计受精率高达99.38%;受精后40h34min进入神经胚期;67h10min肌肉开始收缩;85h15min进入心动期;101h40min开始出膜.本过程所需积温为1901°C.讨论了鲈鲤胚胎6阶段32时期的分化特点,为该鱼的规模化人工繁殖奠定基础.
-
-
-
韩育欣;
林凤武;
钟诚
- 《第二届中国水族馆发展论坛》
| 2017年
-
摘要:
本馆淡水区展缸内饲养的墨西哥钝口螈于2017年1月19日发现产卵,约300个~400个卵产在展缸内的水草及鹅卵石上,为了更好的完成受精,等待次日将所有卵转移至专用的孵化缸内进行人工孵化,第一批卵截至目前经历了约4个月的护理后,个体体长达10cm~13cm,进食积极,状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