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工程菌

工程菌

工程菌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398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3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321192篇;相关期刊208种,包括生物工程学报、生物技术通报、生物技术通讯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2013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2012氨基酸、有机酸产业发展论坛、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等;工程菌的相关文献由740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坚、郑裕国、堵国成等。

工程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3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21192 占比:99.88%

总计:321567篇

工程菌—发文趋势图

工程菌

-研究学者

  • 陈坚
  • 郑裕国
  • 堵国成
  • 柳志强
  • 咸漠
  • 路福平
  • 徐庆阳
  • 谢希贤
  • 蔡宇杰
  • 丁彦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亓昊
    • 摘要: 对传统形式BAF、内循环BAF和多级EM-BAF 3种形式的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进行了总结和对比分析,阐述了各自的原理、优化设计特点和应用情况等,分析了改良型BAF在有机物去除能力、硝化反硝化、可操作性及经济性等多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对BAF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前景做了展望,以期为石化污水处理行业从业人员进行BAF技术选择、工程设计等提供参考和思路。
    • 杜灿; 于岸弘; 张颖; 高月; 刘倍汐; 叶慧敏; 孔亮
    • 摘要: 降解PET塑料微生物是研究PET塑料生物降解酶及其应有的重要基础。本文简要全面地对来自自然界的降解PET塑料微生物、从宏基因库组中筛选的PET塑料降解酶,以及基于生物技术改造的PET塑料降解微生物和酶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PET塑料降解微生物的研究发展趋势,为后续深入研究PET生物降解提供参考。
    • 王雪; 冯旭; 贺付蒙; 徐永清; 袁强; 李丽; 刘丹; 孔德兴; 李凤兰
    • 摘要: 农作物秸秆中大量存在的纤维素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之一,纤维素的充分利用对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然而,秸秆中纤维素的复杂结构使其降解工作较难开展。扩展蛋白是存在于植物及部分微生物中的一类细胞壁松弛蛋白,且来自于微生物中的扩展蛋白被证实能够提高纤维素酶的水解效率。为探究植物中扩展蛋白协同纤维素酶提高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该研究以冬小麦扩展蛋白TaEXPA8为基础构建了黑曲霉表达载体,并以黑曲霉CICC2462为受体获得了黑曲霉工程菌pSZHGS-TaEXPA8,同时对该工程菌发酵液的纤维素水解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TaEXPA8基因能够在工程菌中进行正常的转录,并在发酵上清液中检测到TaEXPA8蛋白的表达,但表达量较低;工程菌的发酵液能够显著促进滤纸的崩解,水解作用产生葡萄糖的含量相比于单一纤维素酶处理提高了21.2%。该研究为植物扩展蛋白在纤维素降解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张茜; 刘欣
    • 摘要: 以“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一课为例,探索基于差异-合作模式的深度学习教学实践。遵循“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A组学生在研究所学习和设计可在中学实施的基因工程菌构建实验,B组学生在A组学生指导下在本校实验室进行实验,C组学生在前两组学生指导下参与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通过不同程度的挑战性任务促进学生的差异化发展。
    • 摘要: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利用工程菌提取稀土元素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设计细菌以提取稀土元素,他们认为这一工艺可以取代目前使用的热化学方法。研究人员已经筛选了氧化葡萄糖杆菌,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以判断其生物浸出能力。这种细菌可以产出一种名为“生物浸出剂”的酸,这种酸可以溶解岩石并提取稀土磷酸盐。
    • 摘要: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生物杀虫剂创制与应用创新团队与生物公司联合,研制Bt工程菌G033A可湿性粉剂(品牌名称“禁卫军”)获批扩作登记。
    • 梁咏思; 沈凯佳; 范许云; 韩武洋; 李天明
    • 摘要: 以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TCC 13032)为出发菌株,敲除其支流代谢关键酶乳酸脱氢酶合成基因lldh,建立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干扰(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interference,CRISPRi)调控体系,并利用该体系下调支流代谢中的关键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合成基因icd和苹果酸合成酶合成基因ms的表达强度,同时过表达异柠檬酸裂合酶合成基因icl,强化乙醛酸合成的通路.通过48 h连续监测工程菌和野生菌生长状况,并检测发酵终产物.结果显示:工程菌生长几乎不受影响,发酵液中乙醛酸质量浓度达到5mg/mL,实现了乙醛酸的积累,为谷氨酸棒状杆菌工业生产乙醛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张乐; 丁宁; 海燕; 闫雅茹; 李娜; 李赛男; 屠鹏飞; 刘晓; 史社坡
    • 摘要: 姜黄素是姜科植物的特征性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文中利用姜黄素生物合成关键酶β-酮酰辅酶A合酶(Diketide-CoA synthase,DCS)基因和姜黄素合酶(Curcumin synthase,CURS)基因构建非天然融合基因DCS::CURS,并将其与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 coenzyme A ligase,4CL)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enzyme A carboxylase,ACC)基因共同引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构建由阿魏酸合成姜黄素的工程大肠杆菌,利用LB培养基和改良的M9培养基进行两步发酵.通过对生长培养阶段诱导蛋白表达方法和发酵培养阶段接种菌体量、培养基组成及发酵培养时间等条件的优化,并在发酵培养阶段加入大孔吸附树脂降低产物在培养液中的累积等方法,姜黄素的合成产率达到386.8 mg/L.本研究首次将非天然融合基因DCS∷CURS用于合成姜黄素工程菌的构建,得到了姜黄素产率较高的大肠杆菌菌株,为后续通过进一步复杂的代谢网络优化、构建姜黄素合成能力更强的工程菌提供参考.
    • 王帅涛; 牛艳婷; 张恒; 李盼欣; 张宁梅; 成娟丽; 林金水
    • 摘要: [目的]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通过在细菌体内设计合成复杂、多功能的基因线路进行靶向治疗已经取得巨大进展.虽然这种使用细菌作为治疗传递系统,选择性地在体内释放有效治疗成分的方式具有极大优势,但是如何使细菌在代谢负荷增加较低的情况下有效地分泌功能蛋白并发挥作用依旧是一个难题.[方法]针对这一难题,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即以细菌中广泛存在的蛋白类杀菌素和丝状噬菌体等相关编码基因作为生物模块,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这些内源生物模块的重新编排和组装,构建了一种能在特定条件下裂解并投放功能蛋白的工程菌.为了评价工程菌中构建的生物模块能否工作,本研究选择胞外多糖水解酶PelA和PslG作为工程菌投放的功能蛋白,以此构建了工程菌PAO1102.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破坏实验、抑制形成实验以及抗生素耐药性实验,检验PAO1102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破坏和预防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工程菌PAO1102的处理可以显著破坏已形成的生物被膜并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同时还可显著增强生物被膜中的细菌对妥布霉素的敏感性,且这些功能主要通过外界Pf4丝状噬菌体侵染并使工程菌裂解而释放功能蛋白这一途径实现的.[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工程菌可以作为一种微生物工具,用于靶向破坏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在后续的研究中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在工程菌中表达不同的功能基因并实现功能蛋白的定向投放,从而执行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 黄建东; 韦孟溪; 周楠
    • 摘要: 目前用于治疗癌症的方法大多副作用大,且药物不能有效到达癌组织内部,治疗效果相当有限.细菌虽种类繁多,可利用性强,但其由于自身的生物性能不可控以及安全性等问题,在肿瘤治疗方面受限.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可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方法对细菌进行工程性改造,使之毒性减弱,靶向定位肿瘤,特异性感知病灶,精准定位于病灶.利用工程菌作为载体搭载药物,或者对细菌进行基因修饰来表达目的药物分子,释放治疗药物,将大大提高细菌治疗肿瘤的可利用性,并提升治疗效果.该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利用工程细菌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