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6098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92篇、会议论文280篇、专利文献87388篇;相关期刊1103种,包括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实验与检验医学等;
相关会议176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耐药监测与临床耐药菌感染治疗专题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一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第八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山东省医学会呼吸病第十三次学术会议等;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关文献由1407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睿、糜祖煌、孔晋亮等。
铜绿假单胞菌—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7388篇
占比:94.01%
总计:92960篇
铜绿假单胞菌
-研究学者
- 王睿
- 糜祖煌
- 孔晋亮
- 裴斐
- 谢小保
- 贾文祥
- 余加林
- 王静
- 陈一强
- 王伟
- 邹全明
- 顾江
- 俞云松
- 施庆珊
- 倪语星
- 杨洪江
- 王可
- 王春新
- 章金勇
- 胡福泉
- 乔明强
- 卓超
- 徐海津
- 柴栋
- 熊盛道
- 宋建新
- 张秀明
- 方翼
- 李文茹
- 杨维青
- 沈继录
- 陈茶
- 刘华
- 刘晓岚
- 吴爱武
- 宋志军
- 徐元宏
- 李红玉
- 段康民
- 沈立新
- 王丽丽
- 程曦
- 单斌
- 孙自镛
- 方向群
- 曾蔚
- 田德英
- 白艳玲
- 罗燕萍
- 赵莉群
-
-
杨明洁;
张晓曼;
赵蔓
-
-
摘要:
【目的】为研究不同镉浓度下单独接种铜枯草芽孢杆菌、绿假单胞菌及混合接菌对紫花地丁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盆栽试验探讨接种不同根际促生菌对镉胁迫下紫花地丁生物量、氮、磷、钾元素及镉含量的影响。【结果】接菌处理后的株高、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比未接菌处理增加,且在Cd浓度为10 mg/L时增幅最大,分别为6.4%、20.2%、66.6%。对根系形态的交互作用表明,单独接种铜绿假单胞菌促进了根系表面积和根长,随着Cd浓度的增加,混合接菌对根长的增加效果最好,对根系形态的主效应表明,接种铜绿假单胞菌促进根尖数的增加,1 mg/L的Cd处理促进根系分叉数的增加。接菌后地下部分全氮、全磷、全钾升高,L、M、H处理下接种铜绿假单胞菌后紫花地丁的地下部分全磷最高,混合接菌后地上部分全氮含量最高,接种铜绿假单胞菌地上部分全磷和全钾含量最高。1 mg/L Cd处理下,接菌处理对紫花地丁地上部分的镉含量无显著差异,高浓度Cd处理下,混合接菌促进对镉的吸收。【结论】镉胁迫抑制了紫花地丁株高和生物量的生长,镉胁迫和促生菌的交互作用下接种铜绿假单胞菌促进根系表面积,混合接菌促进根长,接种铜绿假单胞菌促进根尖数增加,接菌处理提高地下部分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高浓度镉胁迫下,混合接菌比单独接菌促进根系对镉的吸收。
-
-
李继明
-
-
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条件致病菌。近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近年来研究不断发现中草药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这为研究中草药和抗生素的联合使用,特别是探索中草药的抑菌机制,寻找抑制或逆转耐药菌株的新型药物提供了新方向。本文对中草药和抗生素联合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制作用进行综述。
-
-
欧兴坤;
李文桂
-
-
摘要:
目的 研究以粪肠球菌(Ef)为载体的铜绿假单胞菌(Pa)LasR蛋白重组疫苗rEf(pGEX-LasR)免疫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将重组疫苗、空载体菌株和Ef以5×10^(9)CFU的剂量口服灌胃免疫BALB/c小鼠,每周3次,连续3周,第4周采用5×10^(7)CFU剂量的Pa(Pa01株)菌液滴鼻攻击小鼠。攻击后2周检测小鼠肺细菌负荷,并于免疫前、初次免疫后4周和攻击后2周采集小鼠血液,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IgA、IgE、IgG及其亚类(IgG1、IgG2a、IgG2b和IgG3)水平。结果 疫苗组、空载体组和Ef对照组小鼠肺细菌负荷分别为(7.62±0.01)lgCFU/g、(8.88±0.01)lgCFU/g和(8.90±0.01)lgCFU/g,疫苗组明显低于空载体组和Ef对照组(P<0.001)。与免疫前比较,疫苗组小鼠血清IgG及其亚类和IgE在免疫后4周显著升高,在攻击后2周进一步升高(均P<0.01),且在初免后4周及攻击后2周均显著高于空载体组和Ef对照组(均P<0.01)。三组小鼠免疫前后均未检测出血清特异性IgA。结论 Pa重组疫苗rEf(pGEX-LasR)可诱导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应答,降低Pa攻击小鼠后的肺细菌负荷。
-
-
付曼曼;
党大胜;
赵庆春
-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膝关节术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膝关节术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依托自身专业知识及大量文献资料,协助医生为患者制定了合理的抗菌药物骨水泥添加方案及静脉方案,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治疗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专业特长,为多重耐药菌骨关节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相关依据及治疗经验。
-
-
余蕴;
向勇;
李庆钵;
刘鹏;
黎丽珍;
廖明;
曹伟胜
-
-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种鸡场中种蛋孵化死胚和周围环境中感染或污染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比率及分离株的耐药性。从广东省的5个规模化种鸡场采集孵化厅死胚及其周围环境样本进行PA的分离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分析其抗菌药物敏感性,并通过常规PCR检测对应的耐药基因。结果显示,在采集的679份样本中,分离到共77株(77/679,11.3%)PA,其中2株来源于环境样本(2/24,8.3%),75株来源于死胚(75/655,11.5%)。药敏试验检测显示,耐药率最高的是复方新诺明(100%)和四环素(100%),其次为氯霉素(75.4%),另外第三代头孢噻肟也有检测出耐药株,耐药率达11.7%;多重耐药率高达62.3%;耐药基因qacE△1-sul1(29.9%)和ant(3″)-I(29.9%)的检出率最高,其次为DHA(28.3%),而oprD_(2)基因阳性率为11.7%,提示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耐药性转移风险水平较高。综上,所调查的5个种鸡场的种蛋孵化死胚及其周围环境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A感染或污染,且分离鉴定的菌株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因此建议该5个种禽场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清洁和消毒种蛋、孵化机及其周边环境;另一方面应定期进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尽量减少耐药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
-
黄土星;
梁婉婷;
潘敏燕;
陈花妹;
潘杰慧
-
-
摘要:
目的:分析合并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AECOPD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取80例合并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AECOPD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查阅患者的病历,对其就诊及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及总结。对患者进行痰培养检查,并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这些患者的电子病历显示,其中存在痰液黏稠、咳嗽加重、气促加重症状患者的占比较高。进行痰培养检查的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痰液中均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其中6例患者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为黏液型菌落)。这些患者的病原菌对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30.0%~4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氨曲南、庆大霉素、粘菌素的耐药率适中(11.3%~20.0%),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10%),对阿米卡星最敏感(敏感率达95.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发生肺部感染AECOPD患者常见的病原菌。合并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AECOPD住院患者中存在痰液黏稠、咳嗽加重、气促加重症状患者的占比较高,其病原菌对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氨曲南、庆大霉素、粘菌素的耐药率适中,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对阿米卡星最敏感)。
-
-
韩丹丹;
王琦;
黄玲玉;
黄玉娇;
宁达清;
农钰红
-
-
摘要: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30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清创,换药后观察组采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覆盖再用纱布包扎,对照组给予凡士林纱布覆盖后再用纱布包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时疼痛程度、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及细菌培养转阴率。结果换药2周后,观察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但在换药后第7天、第14天,观察组细菌转阴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伤口的效果较好,可减轻换药时疼痛程度,控制局部感染,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
唐小懿;
梁迪;
陈思敏
-
-
摘要:
目的:考察安息香提取物XCQ联合庆大霉素体内、外抗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增效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筛选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的多重耐药性菌株,并测定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和XCQ对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采用牛津管法评价不同剂量XCQ联合庆大霉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差异;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铜绿假单胞菌菌液构建小鼠细菌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造模前3h灌胃XCQ溶液和造模后立即灌胃给予庆大霉素溶液,统计5 d内感染小鼠的生存率。结果:筛选出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该菌株对庆大霉素的MIC值为1μg﹒mL-1;XCQ在体外能提高庆大霉素的抗菌活性,并存在量效关系;XCQ在体内能提高庆大霉素对感染小鼠的保护性,提高模型动物存活率。结论:安息香提取物XCQ在体内、外均能提高庆大霉素对抗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
-
-
邹伟;
赵歆;
张新乐;
王琦
-
-
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人和动物具有潜在致病性。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一种以大肠杆菌为食的微小模式生物。铜绿假单胞菌与秀丽隐杆线虫互作模型常用于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宿主损害机制及宿主应对铜绿假单胞菌侵染的策略。本文从铜绿假单胞菌对秀丽隐杆线虫侵染和宿主应对策略这两个角度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机制及筛选治疗其引发疾病的治疗思路提供参考。
-
-
郑远明;
毕晓英;
周杰
-
-
摘要:
目的分析大连市友谊医院2020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以期为临床诊断和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大连市友谊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共186株,进行体外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实验,用WHONET5.6分析药敏情况,用SPSS19.0 软件对痰标本和其它标本来源菌株的耐药率进行比较。结果检出的18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109株来源于痰液,占比58.6%,30株来源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占比16.1%;分布最广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有59株,占比31.7%,其次为老年病区,有42株,占比22.6%。2020年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高达33.9%,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紧跟其后,为32.3%。痰标本和其它标本的菌株耐药率进行卡方检验,妥布霉素(P=0.044,χ^(2)=4.047)和环丙沙星(P=0.047,χ^(2)=3.947)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随着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不断攀升,临床上应该有针对性的合理用药,延缓耐药株的产生。
-
-
-
-
-
孙晓霞;
胡连霞;
王建昌;
刘立兵;
姜彦芬;
陈志敏
- 《2018分析检测技术与仪器发展创新论坛》
| 2018年
-
摘要:
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的快速鉴定方法及其聚类分析.将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鉴定为P.aeruginosa的20株分离株和1株标准菌株CICC21636进行MALDI-TOF-MS质谱检测,经Flex Analysis分析鉴定,报告均为P.aeruginosa.获取21株P.aeruginosa特征蛋白质指纹图谱,汇总成标准图谱,建立命名为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自建数据库.采用P.aeruginosa标准菌株CICC21636进行验证,表明Pseudomonas aeruginosa自建数据库鉴定结果的可信度高.在自建数据库信息基础上,进一步对21株P.aeruginosa进行聚类分型,实现了对不同来源P.aeruginosa可能污染源的追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高通量的全新技术手段,MALDI-TOF-MS能够实现对P.aeruginosa的特异性鉴定,能满足在公共安全卫生、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和口岸快速通关方面的实验室对P.aeruginosa的快速鉴定需求.
-
-
芦志龙;
陆琦;
陈英;
吴仁智;
黄俊;
陈小玲;
陈东;
黄日波
- 《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碱性纤维素酶(β-1,4-葡聚糖苷酶)通常仅存在于细菌中.为从产碱性纤维素酶的铜绿假单胞菌PKC中分离其碱性纤维素酶基因,采用常见纤维素酶催化结构域保守序列,使用本地化的BLAST2.0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PBLASTN查询,得到与Cellulase M结构域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达到70%的序列,并以此设计引物扩增得到碱性纤维素酶基因.
-
-
Binbin Wu;
吴彬彬;
Wenzhao Wang;
王文昭;
Xiaoqin Yang;
颜晓庆;
Hongyun Chen;
陈宏运;
Chunhua Liu;
刘春花
- 《2017中国生物发酵产业系列专题论坛》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植物发酵液提取物(plant fermentation extract,PFE)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为临床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划线法分离临床标本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并进行鉴定,通过报告菌株测定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因子,采用试管法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测定生物膜的形成. 结果:在分离出的1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PFE对PA007菌株的作用效果最好,1%PFE显著降低PA007菌株生物膜、绿脓菌素和N-(3-oxododecanoyl)-HSL(3-oxo-C12-HSL)的产量(P<0.05).同时,也显著降低LasA蛋白酶的活性以及持留菌存活率(P<0.05).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表明PFE能显著抑制lasI和pqsA基因的表达(P<0.05). 结论:PFE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能力,在临床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
-
-
ZHENG Tian-li;
郑田利;
YAN Chun;
严纯;
ZUO Hao-jiang;
左浩江;
CHEN Yu-hang;
陈宇航;
XU Xin;
许欣;
PEI Xiao-fang
- 《第八届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论坛》
| 2017年
-
摘要:
目的: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对成都地区不同来源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了解本地区不同来源铜绿假单胞菌的种群结构及遗传进化特点. 方法:对铜绿假单胞菌的7个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后拼接上传到MLST数据库并获得相应的ST型,START2软件计算等位基因相关参数,eBURST软件构建铜绿假单胞菌株的克隆群,MEGA6.06软件构建进化树对铜绿假单胞菌的ST型进化分析. 结果:107株铜绿假单胞菌经MLST分成61种ST型,其中包括10种新的型别.START2软件分析结果显示trpE含有最多的等位基因及丰富的多态性位点;7个管家基因的G+C%含量在62.57%(nuoD)~70.68%(aroE);aroE和trpE的dN/dS比值均大于1,说明这两个管家基因受到外界明显的选择压力;eBURST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9个克隆群,其中最大的克隆群为CC17;UPGMA法依据ST型的联合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铜绿假单胞菌株形成不同的亚群,存在多样性的遗传背景,与eBURST结果一致. 结论:首次在成都地区对不同来源铜绿假单胞菌进行MLST分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为铜绿假单胞菌的PubMLST数据库提供了数据资料,并得出不同来源分离株其ST型既有交叉又分散在不同克隆群中,呈多克隆来源,并向不同方向进化,未见明显大范围单克隆流行.
-
-
- 《2017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沈阳某医院(以下简称"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敏感率与耐药率)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了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每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同期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该院一、二代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喹诺酮类使用强度排名在前三位.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与抗铜绿假单胞菌三、四代头孢菌素类呈中度负相关(r=-0.629,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敏感率与抗菌药物用药强度相关分析无统计意义. 结论:建议抗铜绿假单胞菌治疗优先选用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氨曲南可联合其他有效药物协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
-
唐少宇;
尹华
- 《2016持久性有机污染论坛暨第十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是一类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开发高效PBDEs降解、转化及消减技术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微生物可以有效分解利用水体中的PBDEs已得到确认,但是对于PBDEs的微生物代谢机理研究还不够透彻.本文研究表明,P.aeruginosa对BDE-47具有较好的降解转化作用,通过GC-MS、HPLC-MS-MS等研究发现P.aeruginosa降解BDE-47过程中生成BDE-28、6'-OH-BDE-47、5'-OH-BDE-47、2'-OH-BDE-28等中间代谢产物以及BDE-7、4'-OH-BDE-17、2,4-DBP、4-BP等最终产物,降解5d后体系中并未发现6'-OH-BDE-47、5'-OH-BDE-47等高毒性羟基多溴联苯醚的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