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第一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第八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一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第八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一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第八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09-09-23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第一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第八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了解该院重症监护室(ICU)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情况。并探讨ICU中CRAB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OXOID纸片扩散法测定常用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对碳青霉烯类耐药和敏感(CRAB和CSAB)的HAP患者进行1:1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①CRAB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45%,仅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高敏感性(耐药率<20%);与CSAB组相比,CRAB组仅对氨曲南的耐药率进一步上升。②ICU中CRAB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分离出致病菌前14 d内接受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治疗(OR=6.229)、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OR=1.067)、APACHEⅡ评分≥20(OR=4.572)以及机械通气时间过长(OR=1.170)。CRAB组及CSAB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21.87±21.19)d和(8.50±6.00)d(P=0.001),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53±11.38)d和(5.67±3.72)d(P=0.013)。结论:①2006年7月-2008年6月期间该院ICU分离的Ab的耐药率较高,CRAB仅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较高敏感性。②分离出CRAB前14 d内接受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治疗、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过长、APAcHEⅡ评分≥20是ICU中CRAB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摘要:目的:了解该院ICU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细菌耐药性特征,指导临床合理、科学地使用抗菌药物,为有效控制危重患者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ICU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变化。结果:2004年1月-2008年12月该院ICU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葡菌,其中泛耐药菌株有增多趋势。耐苯唑西林金葡菌(MRSA)的检出率在7.5%~100%。药敏数据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为25.5%~95.3%;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为12.2%。但中介率较高,为41.7%,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MRSA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均耐药,苯唑西林敏感的金葡菌(MSSA)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7.1%和47.2%,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较敏感。结论:该院ICU患者呼吸道感染以鲍曼假单胞菌、铜绿和金葡为主,且耐药现象严重,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多重耐药现象,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摘要:目的:评价伏立康唑序贯治疗严重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非对照方法,选择确诊或拟诊严重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中国患者,进行伏立康唑注射剂和片剂序贯治疗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受试者首先接受静脉滴注伏立康唑,72 h后根据研究者判断,可以改为口服给药。结果:10个研究中心共入选77例受试者,改良意向治疗人群(MITT集)70例。治疗结束时MITT集治疗有效率74.3%,其中治疗曲霉属感染有效率65.8%,念珠菌感染有效率86.4%,新生隐球菌感染有效率87.5%。其他真菌感染有效率75.0%。可行真菌学评价者70例,除3例仅为曲霉抗原阳性外,获真菌69株,按病例数计真菌清除率为58.6%。可行安全性评价者77例。62例发生182例次不良事件,按病例数计发生率80.5%(62/77)。其中48例发生不良反应90例次,发生率62.3%(48/77),常见者为肝功能异常19.5%、视觉障碍15.6%和幻觉8.6%等。11例受试者因13例次不良事件中停治疗,包括病情恶化、肝功能异常等。19例受试者发生20例次严重不良事件,包括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其中仅有1例肝功能异常考虑与研究药物相关,且最终从不良事件中恢复。其余严重不良事件,包括14例死亡者,均考虑与研究药物无关。结论:伏立康唑序贯疗法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用于严重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
  •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院2009年5月23日至2009年6月30收治确诊的10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男58例,女42例,年龄4~75岁。96例为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其他症状有咳痰、流涕、咽痒、鼻塞、头痛和全身酸痛等,体征有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等。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部分患者CD4+T低于正常下限水平。胸部CT检查异常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粗、肺炎、胸膜增厚、胸膜炎。本病治疗首选奥司他韦,不良反应少见,多数患者可以耐受。本病预后良好,所有患者治愈出院。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强,并可影响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但症状轻微,早期采用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疗效满意。疾病防控部门应加强监测,积极应对本次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
  • 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提高IE的诊治水平。方法:按Duke诊断标准纳入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4年6月至2008年10月收治住院的205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心脏病情况、主要临床表现、血培养、超声心动图检查、治疗结果及预后等资料。结果:205例IE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病69例(33.6%),先天性心脏病61例(29.8%),无心脏病基础42例(20.5%)。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脏杂音175例(85.4%),发热161例(78.5%)和进行性贫血124例(60.5%)。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183例(89.3%)。156例患者做血培养。阳性率为40.4%(63例),其中最常见为草绿色链球菌(31例,49.2%),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8例,28.6%)。108例IE经单纯内科治疗,病死率为3.4%(4/108),97例经抗感染治疗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为3.1%(3/97)。结论:IE的基础病因比率发生明显变化,草绿色链球菌仍是主要致病菌,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IE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早期诊断、适时手术及内、外科联合治疗是成功治疗IE的关键。
  • 摘要:目的:了解颅脑术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不同部位感染的特点。病原菌的分布特征。方法:对某院2008年神经外科所有出院患者按每月1-7日出院抽样。调查接受至少一次颅脑手术的患者。结果:此次抽样调查总共涉及614例患者,其中诊断医院感染患者130例,其中病原明确58例;感染部位居前三位的是中枢神经系统、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ASA评分是感染的一个危险因子,随着评分上升,总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增大,而中枢感染不受影响;感染病原菌居前三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颅脑术后的医院感染形势严峻,有接近1/4患者发生1次以上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尤其需引起重视;病原检出率不高给诊断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此次调查显示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 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在耐药性变化时菌株Ⅲ型分泌系统(TTSS)相关毒力蛋白的表达差异,并和患者的临床转归进行比对,探讨耐药性变化与细菌毒力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筛选源于同一患者呼吸道、多次分离、药敏谱发生动态改变的的铜绿假单胞菌,用ERIC-PCR方法确定同一患者来源菌株的同源性,以同一克隆的菌株体系为研究对象,PCR了解TTSS的毒力基因型。双向电泳技术比较目标菌株的全菌蛋白表达谱,质谱分析差异蛋白点,并在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患者临床信息,了解临床特征、细菌耐药性、毒力相关蛋白三者的关系。结果:筛选获得一个AECOPD合并肺炎患者符合入选条件,其1年内3次呼吸道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谱依次为:敏感-多重耐药(MDR)-泛耐药。菌株毒力基因属exoU+/exo S-型。双向电泳显示3株菌有17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1个蛋白功能明确,9个与细菌代谢有关;在菌株毒力相关蛋白中,蛋白DsbA(二硫化物氧化还原酶A)在敏感株表达最低,泛耐株表达最高。临床信息显示,该患者在分离出PDR时,肺部感染最重,并于1个月后死亡。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长期定植、感染过程中,环境的变化有可能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发生变化,同时菌株毒力加强,共同导致感染难于控制。DsbA的高表达在增强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改变上起了关键的作用。
  • 摘要:目的:对GM试验的OD指数与临床曲霉感染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以单次OD指数>0.5为入选标准。总计347例。结果:所有患者每周采血2次,连续2次阳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比单次阳性者高,连续2次≥1.0。灵敏度87%,特异度95%;连续2次GM试验阳性者临床确诊曲霉感染的比例比单次检测阳性者高。结论:GM试验阳性界定为连续2次血清OD指数≥1.0的参考价值较大。
  • 摘要:目的:建立人血浆及脑脊液样品中美罗培南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TSK-gel ODS-80TMC18柱(150 mm×4.6 mm,5 μm),血浆样品测定流动相为15mmol/L KH2PO4(pH3.2)-乙腈(87:13),脑脊液样品测定流动相为10 mmol/L乙酸胺(PH3.86)-乙腈(90:10),紫外检测波长均为308 nm。结果:血浆样品中美罗培南保留时间为3.148分钟,在0.5~100 mg/L血药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浓度为0.5mg/L;各质控浓度提取回收率平均为109.1%,日内、日间RSD均<10%,方法回收率为82.6%~96.6%;-80℃冰箱保存6个月内回收率稳定。脑脊液样品中美罗培南保留时间为3.810 min,在0.25~50 mg/L脑脊液药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浓度为0.25mg/L;各质控浓度提取回收率平均为96.8%,日内、日间RSD均<5%,方法回收率为94.3%~106.3%;-80℃冰箱保存6个月内回收率稳定。血浆及脑脊液样品检测时均使用PABA(对氨基苯甲酸)为内标物。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美罗培南检测方法灵敏高、特异性强,适用于临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 摘要:目的:研究北京协和医院14年间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进化和分子特征。方法:收集1994-2008年北京协和医院分离的240株非重复MRSA和141株MSSA。通过多重PCR对MRSA进行SCCmec分型,采用PCR和测序进行spa和MLST分型,同时检测pvl基因。结果:1994-2000年,MRSA流行克隆是ST239-MRSA-Ⅲ-spat037。2000年之后,ST239-MRSA-Ⅲ-spa t030成为优势克隆。从2004年开始。ST5-MRSA-Ⅱ-t002出现,并且成为MRSA第2流行克隆。141株MSSA被分成50个spa型、39STs和31CCs。总体而言,ST398(29/141,20.6%)是最常见MLST分型,然后依次为ST59(12/141,8.5%),ST7(11/141,7.8%),ST1(10/141,7.1%),ST239(8/141,5.7%),ST837(7/141,5%),ST5(6/141,4.3%)和ST121(6/141,4.3%)。ST239,ST5,ST59,ST25,ST965共同存在于MRSA和MSSA中。3株MRSA和9株MSSA检测到pvl毒力基因。在3株pvl阳性MRSA中,有2株是ST59-MRSA-Ⅳ。ST239,ST5,ST59,ST25,ST965。结论:1994-2008年,MRSA流行克隆发生了变迁,新的克隆(ST239-MRSA-Ⅲ-spa t037)出现并且取代了以前的优势克隆(ST239-MRSA-Ⅲ-spa t030)。MSSA菌株比MRSA更具多样性。一些MSSA和MRSA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因此,MRSA可能由MSSA进化而来。医院发现了CA-MRSA,应引起足够重视。
  •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溶血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MRSH)的SCCmec和ERIC-PCR分型情况。方法: PCR法检测mecA基因确定MRSH;多重PCR进行SCCmec分型,ERIC-PCR法对不同SCCmec型别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琼脂稀释法测定MRSH对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103株临床分离菌株中,检出MRSH 83株(占80.6%),其中SCCmec I型23株,Ⅱ型10株,Ⅲ型24株,Ⅳ型1株,I、Ⅱ混合型8株,I、Ⅲ混合型6株,Ⅱ、Ⅲ混合型5株,I、Ⅱ、Ⅲ混合型3株,未分型3株。相同SCCmec型别的MRSH菌株中,部分菌株ERlC-PCR谱型相同。MRSH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高度耐药,对阿米卡星、利福平较为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株;I、Ⅲ型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显著高于Ⅱ型,Ⅱ型对氯霉素的耐药率高于I、Ⅲ型。结论:MRSH菌株发生率高,显示多重耐药;SCCmec I、Ⅲ型为多,不同型别菌株对部分抗菌药的耐药性有所差异,部分菌株间可能存在克隆传播现象。
  • 摘要: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HIV特异性攻击辅助性T淋巴细胞,造成免疫系统进行性破坏,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相关肿瘤的发生。本文现就近年来中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成功与困难进行了分析。
  • 摘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RIDs)迄今仍高居儿科门诊数、住院数的首位,其中肺炎依然是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首位原因。本文简要介绍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的疫苗,并对近年针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疫苗进行了概述。
  • 摘要:目的:调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常见分离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四年间的变迁。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依照CLSI 2008年制定的标准判读药敏试验结果,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4软件。对4年间的资料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005-2008年共收集非重复分离菌7 920株,革兰阴性菌为为5 810株,革兰阳性菌2 110株。MRSA的分离率从2005年的44.8%增加到2008年的67.7%,未出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中介和耐药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为28%。未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碳青霉烯类对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低于5%,头孢吡肟4年来对肠杆菌科细菌敏感率在70%以上,头孢噻肟耐药率维持在40%左右,含酶抑制剂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在80%以上,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4年来低于5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的总检出率分别为23.8%和32.1%,产ESBL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株;2005-2007年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敏感率为100%,2008年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5.2%。4年来主要非发酵菌的分离率都有不同程度升高,总分离率排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15%)、鲍曼不动杆菌(5.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7%);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4年来逐年呈下降趋势。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上升,不发酵糖菌的分离率上升但耐药率下降,细菌总体耐药变化符合国内耐药监测变化的趋势但有本院的特点,监测结果对抗菌药物的选择和医院感染的控制有积极意义。
  • 摘要:细菌耐药性上升迅速,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而研发对耐药菌有效、优于现有药物的抗菌药困难,十余年来全球新抗菌药的开发、上市速度明显下降。本文对2007年以来国际上批准上市的抗感染药(包括批准新适应证),及药效学或药动学特性有一定提高的在研发中的新抗菌药进行综述。
  • 摘要:目的:2003年来,革兰阴性菌中相继发现6种编码16S rRNA甲基化酶的基因,该基因介导对大部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度耐药。这些甲基化酶的分布在不同菌种和不同地区有所不同。方法:收集2007年上海1所三级甲等医院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耐药的革兰阴性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法。通过PCR检测6种甲基化酶基因,分别为armA,rmtA,rmtB,rmtcC,rmtD和npmA。采用ERIC-PCR对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的菌株做同源性分析。结果:741株革兰阴性菌中,229株(30.9%)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耐药,其中217株对这2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呈高度耐药(纸片药敏法抑菌圈直径=6mm),12株呈低水平耐药(阿米卡星抑菌圈为7~12 mm,庆大霉素抑菌圈为7~14 mm)。217株高度耐药菌中包括:66株肺炎克雷伯菌,60株鲍曼不动杆菌,44株铜绿假单胞菌,12株粘滞沙雷菌,11株奇异变形杆菌,10株大肠埃希菌和14株其他细菌。在这些高度耐药菌中,199(91.7%)株被检出含有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134株为armA(61.8%),65株为rmtB(30%)。未检测到rmtA,rmtC,rmtD和npmA基因。18株高度耐药菌和12株低水平耐药菌中,未检测到甲基化酶基因。根据ERIC-PCR结果,12株大肠埃希菌分为6个不同克隆,65株肺炎克雷伯菌分11个克隆,24株铜绿假单胞菌分为8个克隆,57株鲍曼不动杆菌分7个克隆,2株摩根摩根菌分2个克隆,4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和2株产酸克雷伯菌分别为1个克隆。结论:上海地区革兰阴性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在高度耐药的菌株中,大部分可以检测到armA和rmtB基因。该类基因可以水平和垂直传播。
  • 摘要:目的:了解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qnr在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情况与分布特点。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索MIC;PCR检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qnrA,qnrB,qnrS及相应ESBLs和AmpC酶基因;接合试验检测qnr基因是否可通过质粒转移;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ERIC-PCR)检测qnr阳性菌株的同源性。结果:702株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含gnr基因菌株99株(14.1%),其中qnrA,qnrB,qnrS的检出率分别为:8(1.1%),28(4.0%)和67(9.5%),其中3株菌同时含有qnrA+qnrB,1株含qnrB+qnrS。在99株qnr阳性菌株中,有88株(88.9%)检测到至少1种bla基因。20株qnr阳性菌株通过接合实验传递成功。相对于受体菌,接合子对环丙沙星的MIC提高了2~125倍。ERIC-PCR显示99株qmr阳性菌株有不同的DNA条带,提示其可能属于不同的克隆株。结论:在702株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携带率为(14.1%),qnrS为最流行的亚型。88.9%的qnr阳性株携带1种或1种以上bla基因。
  • 摘要:目的:研究cagA基因、rdxA基因变异与幽门螺杆菌甲硝唑耐药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分离幽门螺杆菌180株。用Etest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cagA、rdxA基因,并对rdxA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43.3%,其中甲硝唑高水平耐药菌55株(MIC≥32 mg/L),占70.5%;rdxA基因突变率为56.7%;cagA阳性菌中高耐药菌所占的比例和rdxA基因的突变率均明显高于cagA阴性菌。结论:本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以高毒力菌株为主,cagA基因阳性同时存在着rdxA基因变异的菌株能引起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高水平耐药。
  •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部分医院肠杆菌科细菌中KPC酶的发生及耐药情况。研究KPC酶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和blaKPC的转移和传播。方法:在上海4所医院收集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纸片扩散法)中介或耐药的肠杆菌科菌株,PCR检测blaKPC、DNA测序,接合转移试验、质粒电泳、Southern blot。结果:在上海4所医院共收集到7株对亚胺培南药敏结果(纸片扩散法)中介或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PCR检测显示有2株菌株携带blaKPC2;接合转移试验、质粒电泳、southern blot试验显示blaKPC-2:是由一个50 kb大小的质粒携带。结论:上海4所医院2006年的KPC酶的检出率还比较低;2株肠杆菌科菌株的blaKPC-2都是由1个50 kb的质粒所携带。
  • 摘要:当前在我国喹诺酮类药物是化学合成抗菌药中应用最为广泛者。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制成第1个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诺氟沙星(氟哌酸)至今已二十余年。本文介绍了正确掌握氟哇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适应证的重要性,阐述了氟哇诺酮类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分析了引入PK/PD理念改进氟哇诺酮类药物给药的方案。
  • 摘要:目的:研究在弱酸性条件下MRS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的恢复及其程度。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检测20株MRSA在pH7.4,6.0、5.5等不同pH条件下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和头孢西丁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MIC并进行散点图分析。结果:MRSA对苯唑西林09敏感性:在pH7.4时,20株MRSA对苯唑西林的MIC均>32 mg/L,在pH6.0时,仅1株MIC改变,为1 mg/L。与pH7.4时相比,在pH5.5的条件下。19株MRSA对苯唑西林的MIC下降1个梯度以上,为16 mg/L,1株为0.5 mg/L。MRSA对头孢唑啉的敏感性:在pH7.4时,20株MRSA对头孢唑啉的MIC均>128 mg/L,pH6.0时,3株对头孢唑啉的MIC变为64 mg/L,1株变为2 mg/L,与pH7.4时相比,在pH5.5的条件下,大多数菌株下降了1~2个梯度。MRSA对头孢呋辛的敏感性:在pH7.4时,20株MRSA对头孢呋辛的MIC均>128 mg/L,pH6.0时,19株MRSA对头孢呋辛的MIC变为128 mg/L,1株MRSA变为1 mg/L。与pH7.4时相比,在pH5.5的条件下,大多数MRSA菌株对头孢呋辛的敏感性发生明显改变。达到对头孢呋辛中介水平,少数菌株甚至恢复对头孢呋辛敏感。MRSA对头孢西丁的敏感性:在pH7.4时,20株MRSA 对头孢西丁的 MIC均>32 mg/L,在pH6.0时,仅1株对头孢西丁的MIC发生改变,为4 mg/L。与pH7.4时相比,在pH5.5的条件下,70%菌株下降2个梯度以上(16 mg/L和8 mg/L)。结论:在pH6.0时,MRS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改变甚微,而在pH5.5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均发生明显改变甚至恢复。
  •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儿科A族β溶血型链球菌分离株对抗生素的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05年至2008年5所不同地区儿童教学医院分离的A族β溶血型链球菌371株,对分离的A族p溶血型链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19CR方法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分离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达94%以上,MIC50与MIC90均大于512 mg/mL;克林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6.9%、90.57%,和3.5%;分离株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则为100%。在371株分离株中观察到6种耐药模式。其中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联合耐药为主,占85.71%(316/378),其次为大环内酯类耐药和克林霉素耐药,占6.47%(24/371)。对2007-2008年191株红霉素耐药分离株中,ermB阳性菌株占分离株总数的95.81%(183/191),ermTR 4.19%(8/191),无mefA阳性株。tetM阳性株占91.10%(174/191),tetO阳性占0.52%(1/191)。结论:我国儿科流行的菌株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均耐药为主,ermB和tetM耐药基因常同时存在,提示可能位于同一转座子上联合传递。
  • 摘要: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的多药外排泵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14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同时观察加入泵抑制剂MC207110后的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141株铜绿假单胞菌MIC变化,检测多药外排泵机制。Realtime PCR检测外排泵mRNA水平的表达。PCR扩增外排泵编码基因及调控基因并测序分析。结果:外排泵表型试验显示69.1%(65/94)的菌株显示美罗培南的MIC降至原来的1/4~1/512。20株美罗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有4种外排泵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增高。其中以MexEF-OprN为最多,共有10株。其次,为MexCD-optJ,有5株。MexAB-OprM有4株,MexXY-OprM最少,只有3株。其中有2株细菌MexA和MexC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增高。20株美罗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4种外排泵调控基因测序结果显示MexAB-OprM过度表达的菌株中有3株系mexR突变,1株系mlC突变所致,未发现nalD突变。5株MexCD-OprJ过度表达的菌株均发生了nfxB突变,10株Mex-EF-OprN高表达株均有mexT突变,3株MexXY-OprM高表达株均有mex基因突变。20株菌株编码基因(MexB、MexD、MexF、Mexy)均未发生突变。结论:外排泵机制可能是造成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外排泵系统的过度表达主要是由于其相应的调节基因突变所致。
  • 摘要:目的:调查广州地区部分医院2007年10月-2008年11月的铜绿假单胞菌泛耐株,筛检出其中产IMP-9金属酶的菌株并分析其同源性,对比2005-2007年初广州地区多家医院曾出现的产IMP-9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的克隆株,分析近期广州地区是否还有该流行株的存在。方法:PCR筛选产IMP-9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ERIC-PCR对产酶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从2007年10月-2008年11月收集广州7所大型医院的269株铜绿假单胞菌泛耐株,共检测出携带IMP-9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10株。均来自同一医院。ERIC-PCR检测,10株均为同一基因型的克隆株,但与前期曾出现的产IMP-9金属酶克隆株无同源性。结论:产IMP-9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克隆传播仍然存在,而医院间的传播在本次调查中没有发现。因此,仍需继续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定植患者的监控和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控制。
  • 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医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临床分离不动杆菌耐药趋势变化,调查45株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基因同源性,探讨I型整合子等耐药机制在多重耐药不动杆菌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多重耐药不动杆菌;WHONET 5.4分析不动杆菌耐药趋势变化;PFGE分析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同源性;PCR检测耐亚胺培南菌株中I型整合子、I型整合酶,对扩增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分析I型整合子中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2003年1月-2006年12月在北京医院收集的662株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呈波动上升趋势,发现其中231株同时对4种或4种以上抗生索耐药。对其中45株菌进行I型整合子检测,发现29株(占70.73%)检出I型整合子,包括800 bp左右、900 bp左右、1 000 bp左右和大于1 000 bp 4种整合子。对32号菌扩增的1 800 bp左右的整合子经测序为1 858 bp,包含3个耐药基因盒分别为dihydrofolate reductase(75 bp-572 bp),hypotlaetieal protein(684~974 bp)及Streptomycin-spectinomycin 3’ade-nyltransferase(980~1 771 bp)。36号菌扩增的1 300 bp左右的整合子经测序为1 340 bp,包含2个耐药基因盒分别为amin-oglycoside 6’-N-acetyltransferase(aacA4)(632~1 252bp)及rifampin ADP-ribosylating transferase(art-3)(17~559 bp)。结论:北京医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分离的662株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升高,同时北京和杭州均出现了耐亚胺培南的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不动杆菌I型整合子的检出率为70.7%(29/45),包含4种耐药基因盒,是造成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的重要原因。有关I型整合子的定位以及能否与质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了解第I类整合子在鲍曼不动杆菌中的携带率及各临床分离株在该院不同病区间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该院各病区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122株,用K-B法进行耐药性表型检测,使用PCR及核酸克隆测序分析等方法分析第I整合子的携带率其基因盒类型。采用RAPD-PCR技术对各临床株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单酰胺类和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表现为高度耐药(R>90%),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性次之(>85%),硝基呋喃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最低(约为17%);有102株鲍曼不动杆菌用PCR方法扩增出第1类整合子基因,产物长度多为1 800 bp;测序结果表明在第1类整合子中多携带有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或氨基糖苷腺苷转移酶基因,部分菌株检测出插入序列及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RAPD-PCR分析显示,该院鲍曼不动杆菌各临床分离株中有17种不同型别,其中有6种主要型别分别流行于呼吸科、ICU、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等。结论:该院鲍曼不动杆菌流行呈多重耐药表现,多携带有第I类整合子,各分子流行型别在各病区间的分布相对稳定。
  • 摘要:目的:研究广州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CTX-M型ESBLs的分子表型、耐药性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6-2008年度广州地区10所医院临床分离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KB纸片法了解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PCR检测ESBLs分子表型;ERIC-PCR分析携带blaCTX-M一-5基因ESBLs菌株的分子同源性并做MIC试验。结果:收集的185株CTX-M型ESBLs产生株对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1%和10%,而对头孢他啶有较高耐药率为53.5%。80.9%(225/278)的ESBLs产生株为CTX-M表型,其中CTX-M-1群和CTX-M-9群各占35.3%和45.7%,未发现其它CTX-M亚群。CTX-M-14和CTX-M-15是最常见的ESBLs分子表型,其中CTX-M-14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产生株的检出率分别47.9%(67/140)和32.6%(.45/138),CTX-M-15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产生株的检出率分别为27.9%(39/140)和24.6%(34/138),此外还检出对头孢他啶有水解活性的CTX-M-55,CTX-M-19,CTX-M-27。ERIC-PCR分析CTX-M-15产生株同源性,38株大肠埃希菌被分为30个基因型,31株肺炎克雷伯菌被分为23个基因型,其中大肠埃希菌有1个克隆株(4株菌)分别在两所医院检出,肺炎克雷伯菌有2个克隆株其中1个克隆株(5株菌)在两所医院检出,另1个克隆株(4株菌)分别在另外2所医院检出其余CTX-M-15产生株无克隆相关性。结论:广州地区ESBLs主要分子表型为CTX-M型主要流行为CTX-M-14型。以CTX-M-15为代表能水解头孢他啶的CTX-M型ESBLs在本地区检出增多值得关注。
  • 摘要:目的:调查广州地区分离到的1株产CTX-M-15型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特征。方法:等电聚焦电泳测定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PI);接合试验判断酶基因的可转移性;琼脂微量稀释法测定供体菌和结合子对抗菌药物的MIC;抽提供体菌和受体菌的质粒DNA并电泳,初步判定质粒大小和来源;PCR以及测序比对分析ESBLs等相应基因型。结果:等电聚焦电泳表明供体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的PI分别为8.8(CTX-M-15)、8.2(SHV-12)、7.8(DHA-1)、5.4(TEM-1);接合实验表明耐药基因CTX-M-15,SHV-12,TEM-1,DHA-1,qnrB可以通过结合作用转移给受体菌;供体菌体外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和环丙沙星的MIC分别是128、128、128和128mg/L;质粒电泳图谱分析表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的质粒有2个,其中1个质粒携带qnrB、DHA-1和SHV-12基因。质粒大小约152 kb,另1个质粒携带ctx-m-15、TEM-1基因。质粒大小约92kb。结论:在广州发现1株同时携带CTX-M-15、SHV-12、TEM-1、DHA-1和qnrB2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且ctx-m-15、TEM-1基因和SHV-12、qnrB2、DHA-1基因可以分别由大小不同的的耐药质粒介导耐药性的传播。
  •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Ayfy2926中TEM型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方法:采用PCR扩增大肠埃希菌Ayfy2926中TEM型β内酰胺酶的全编码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PCR产物克隆入pHSG398质粒并在感受态细胞大肠埃希菌JM109中进行表达,琼脂稀释法测定转化子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大肠埃希菌Ayfy2926中TEM型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为一种新亚型,TEM-166(GenBank注册号FJ197316);与TEM-1相比,仅有1个氨基酸差异(Arg120-Gly),与TEM-1转化子菌株相同,TEM-166转化子菌株对哌拉西林高度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敏感,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克隆表达菌株的耐药性。结论:TEM-166为TEM型β内酰胺酶的新亚型,是一种广谱β内酰胺酶。
  • 摘要:目的:了解厄他培南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及金属β内酰胺酶类型。方法:收集武汉同济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分离的厄他培南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13株。用琼脂稀释法及E试验测定13种抗菌药物的MIC;通过改良Hodge试验、PCR、序列分析等方法分析金属β内酰胺酶类型。结果:13株对厄他培南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中,有8株来自于儿童。13株细菌均为多重耐药株,对阿米卡星敏感率较高,为76.9%。在1株大肠埃希菌、5株肺炎克雷伯菌和2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IMP-4型金属β内酰胺酶。未检出VIM型金属β内酰胺酶。结论:本院厄他培南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呈多重耐药,儿童中厄他培南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的出现率高。共检出8株(61.5%)产IMP-4金属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首次在中国大肠埃希菌中检出IMP-4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
  • 摘要:对于感染性疾病,合理用药,延缓耐药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病原菌的正确诊断。对于重症的肺部感染,只有找到病原菌,才能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才能合理用药,避免耐药的发生。本文介绍了临床医生应当注意标本的正确取材和微生物室应当重视标准化操作等提高病原学的诊断水平应当注意的几方面。
  • 摘要: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对于鉴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肺部疾病缺乏特异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常常有着相同的症状和体征,如咳嗽、发热以及相似的肺部听诊结果。本文介绍了判断肺部浸润影的原因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的生物标志物,阐述了生物标志物在临床中的鉴别诊断预测价值。
  • 摘要:目的:分析该院1998-2008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种类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情况。方法:用WHONET 5.4软件对该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细菌耐药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根据CLSI 2008年M100-S18判定耐药性。结果:11年各类临床标本获分离菌28 70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3.0%,革兰阳性球菌占33.5%。1998-2001年,革兰阳性球菌的分离比例逐步上升(从28.3%到41.6%),革兰阴性杆菌的分离比例逐步下降(从68.4%到56.1%);2002年之后,阳性球菌的分离率整体呈下降趋势(38.1%到28.6%),阴性杆菌的分离率整体呈上升趋势(57.6%到66.3%)。除2001年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所有细菌检出率中排名第1位(构成比18%)之外,其余年份均是大肠埃希菌排名第1位(构成比14.0%~20.0%);2003年之后,不动杆菌的分离比例明显增加(从4.3%到11.6%),目前在所有细菌中已经排到第2位(611株)。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多重耐药细菌的分离率逐年增加,2008年我院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达到了62.1%(334/538)和80.4%(364/453),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的检出率分别达到了78.7%(633/804)和56.1%(280/499),耐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分别达到了28.6%(164/573)和69.6%(218/313)。2008年,葡萄球菌中未出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中未出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11年中,有些种类病原菌对某些抗生素的耐药率未见明显增加,甚至出现耐药率不断降低的现象。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谱在不断发生变化,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临床应注重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分离肠球菌属对抗菌药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对1996-2007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中肠球菌属临床分离株20 289株的耐药性变迁情况进行分析,细菌药敏采用Kirby-Bauer法。结果:肠球菌属的分离率近年来有所上升,其中以粪肠球菌多见,但是屎肠球菌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粪肠球菌的耐药率10余年来基本保持稳定,但屎肠球菌及其他肠球菌的耐药率上升,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均耐药率升高,2005年后出现了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属有所增加,屎肠球菌及其他肠球菌属的耐药性上升。
  • 摘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是感染的高发人群,各种病原如细菌、真菌、病毒或原虫等,均会造成患者在移植的不同阶段出现严重或致命的感染。本文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特点与感染发生规律,提出细菌感染、真菌感染以及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
  • 摘要:目的:对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电力医院社区获得性急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的特点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从而给不同级别医院的医师在对社区获得性急性尿路感染的治疗上提供一定的病原学信息和依据。方法:2所医院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病例91例,进行尿培养分离病原菌并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数据采用WHONET 5.4软件分析。结果:引起急性尿路感染的病原体分离最多的是大肠埃希菌,占76.9%。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51.4%;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4.3%、41.1%、37.1%和37.1%;对加酶抑制剂类、头孢菌素类以及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均不超过25%。在导致尿路感染的70株大肠埃希菌中尚未观察到对头孢美唑、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的菌株。2所医院导致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的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存在差异。患者是否存在基础性疾病以及是菌株否产ESBLs导致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不同。结论:社区获得性急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仍然主要是大肠埃希菌,但是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在增多。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很高。不同医院由于患者基础疾病不同耐药率有很大差别。
  • 摘要:目的:对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Afa/Dr家族黏附素的afa/drC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克隆子分析。方法:PCR方法扩增部分afa/drC基因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T-A克隆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PCR和序列分析表明,重组质粒中已带有afa/drC基因片段的克隆。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片段与genebank中的相应序列对比有3~4个点突变。结论:国内大肠埃希菌存在Afa/Dr家族黏附素。但afa/drC基因片段与国外报道存在基因变异。
  • 摘要:目的:研究广州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分子表型、流行病学和耐药基因环境特征。方法:收集2007-2008年广州地区9所医院临床分离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K-B纸片法了解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PCR检测ESBLs分子表型;接合试验、质粒图谱、PCR分析CTX-M-15型EsBLs的基因环境;ERIC-PCR分析产CTX-M-15型ESBLs菌株的分子同源性。结果:收集的181株大肠埃希菌和180株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对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一舒巴坦耐药率都低于12%,而对头孢他啶有较高耐药率,分别为48.3%和61.3%。67.3%(243/361)的产ESBLs株为CTX-M表型,其中CTX-M-1群和CTX-M一9群各占46.9%和53.1%,未发现其他CTX-M亚群。CTX-M-14和CTX-M-15是最常见的ESBLs分子表型,其中CTX-M-14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5.4%(64/181)和28.3%(51/180),CTX-M-15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株的检出率分别为21.5%(39/181)和26.1%(47/180),此外还检出对头孢他啶有水解活性的CTX-M-55,CTX-M-19,CTX-M-27。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引物PCR(ERIC-PCR)分析CTX-M-15产生株同源性,39株大肠埃希菌被分为28个基因型,47株肺炎克雷伯菌被分为30个基因型。基因环境显示,67.6%(25/37)和32.4%(12/37)blaCTX-M-15分别位于65 kb和90 kb的可接合质粒上,65kb质粒除blaCTX-M-15阳性外,未检到blaTEM-1、qnrB、blaDHA-1、blaOXA-1,aac(6’)-Ib-cr等耐药基因。1株接合菌90 kb质粒还存在blaOXA-1和blaTEM-1耐药基因,其余7个90 kb质粒耐药基因表型同65 kb质粒。所有blaCTX-M-15都位于ISEcpl-like插入序列下游,ISEcp1-like末端与blaCTX-M-15间距均为48 bp。结论:广州地区ESBLs主要分子表型为CTX-M型,主要流行为CTX-M-14型。以CTX-M-15为代表能水解头孢他啶的CTX-M型ESBLs在本地区检出增多值得关注,携blaCTX-M-15的质粒的传播,可能是本地区CTX-M型ESBLs高发生率的主要原因。
  • 摘要:目的:从蛋白质水平研究光滑念珠菌的耐药机制,为发现和研究新的耐药相关基因及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比较蛋白质组研究技术比较光滑念珠菌氟康唑耐药株和敏感株蛋白质组的差异。结果:发现12种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8种在耐药株中表达上调,4种在敏感株中表达上调。这些差异蛋白质属于能量代谢相关酶类、应激反应蛋白质及大分子合成相关蛋白质等。结论:能量代谢相关酶类、应激反应蛋白质及大分子合成相关蛋白质等均有可能参与了光滑念珠菌耐药性的形成过程,光滑念珠菌耐药性的形成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上述差异蛋白质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新的耐药相关基因和耐药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 摘要:目的:了解目前上海临床分离肺炎支原体对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明确对红霉素耐药株的耐药机制,评价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方法:从鼻咽部吸取液中直接分离肺炎支原体。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10株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对肺炎支原体核糖体23SrRNA全序列进行扩增及测序。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肺炎支原体进行分型。采用非参数分析方法研究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四环素类及氟喹诺酮类对肺炎支原体具有良好活性。肺炎支原体临床分离株对红霉素敏感性低,MIC50和MIC90均>128 mg/L。81.4%(83/102)临床株对红霉素耐药(MIC均>128 mg/L)。红霉素耐药肺炎支原体均存在A2063G的核苷酸点突变。85.3%(87/102)临床分离株属于RFLP 1型。红霉素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后退热时间较敏感株延长。结论:上海分离肺炎支原体对红霉索耐药率高,核糖体23S rRNA的A2063G核苷酸点突变是导致耐药的原因。红霉素耐药株感染可使呼吸道感染患儿病程延长。
  • 摘要:目的:了解该院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耐药性,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该院2006-2008年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用Kirbr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08 M100-S18判断结果,以头孢硝噻吩纸片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共收集到流感嗜血杆菌410株。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最高,达51.6%,氨苄西林32.7%。氨苄西林-舒巴坦14.9%,氯霉素14.1%,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和阿奇霉素和头孢呋辛的非敏感率在10%左右或以下。儿童分离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磺胺甲嗯唑和氯霉素的耐药率(50.3%,24%,61%和18.1%)明显高于成人株(18.7%,7.6%,43.9%和10.8%);对环丙沙星的不敏感率(2.8%)低于成人株(17.2%);β内酰胺酶检出率29.3%。其中儿童分离株产酶检出率(46.2%)明显高于成人分离株(15.5%)。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在3年中有升高的趋势。结论:大多数抗菌药物对流感嗜血杆菌仍然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但该菌对经验治疗药物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已超过50%,复方磺胺甲噁唑已不适宜用于流感嗜血杆菌引起感染的经验治疗;儿童分离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磺胺甲噁唑、氯霉素的耐药率和产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成人;应加强监测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 摘要:目的:间质性肺病(ILD)病原体检测是肺部感染的重要检查手段,总结2007年1月- 2008年12月诊断为ILD的住院患者所分离的病原体分布及其药敏结果,并将其与2007年CHINET细菌耐药监测数据作对比。方法:获取标本的方式包括:痰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培养,人工气道吸出物培养,肺组织活检培养、胸腔积液培养、血培养、尿培养等。所有标本均按要求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细菌培养阳性者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及E试验条进行,按CLSI 2007年版判断结果。结果:临床共培养分离到ILD患者病原体371株。其中细菌306株,真菌65株。因痰液培养中念珠菌生长主要为定植菌,故排除在本次统计之外。标本中,来自于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的占86.5%,其中痰液标本占55.5%,BALF标本68例,占18.3%,是获取病原体的重要手段。306株分离的细菌中,革兰阳性菌49株,占16%;革兰阴性菌257株,占84%。排名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占31.7%;铜绿假单胞杆菌占20.6%;不动杆菌占12.7%;阴沟肠杆菌占8.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8%。与2007年中国CHINET的细菌耐药监测有明显差异。97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包括UESBLs菌株29株,占29.9%。非产ESBLs菌株68株,占70.1%。63株铜绿假单胞杆菌菌株中泛耐药株为3株,耐多药株47株,其他13株为敏感菌株。铜绿假单胞菌普遍耐药率较高,而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临床分离到不动杆菌属细菌39株,泛耐药株5株。其对抗生素耐药率更高。泛耐药产生比例超过10%,高于CHINET2007的数据。葡萄球菌中耐苯唑西林的比例均超过60 %,MRSA占62.5%;MRCNS占75%,与CHINET 2007结果相仿。ILD患者呼吸道标本分离培养的真菌以白念珠菌和曲霉为主。应用糖皮质激素本身就是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而肺部结构破坏、局部固有免疫能力降低均可能是原因之一。结论:ILD患者继发感染时病原体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泛耐药株发生率相对较高,葡萄球菌中MRSA/MRCNS比例较高,曲霉并不少见。经验用药时应首先覆盖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监测同时显示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率并不高,提示在ILD继发感染时经验用药可倾向性选择这两类药物,以及时控制感染,避免病情进展至无法逆转。存在阳性球菌感染时,首先考虑使用抗MRSA/MRCNS药物;视临床情况兼顾真菌的先发治疗。
  • 摘要: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2:1)及头孢哌酮-舒巴坦(1:1)与米诺环素联合用药,对39株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琼脂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研究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FIC指数,判定标准:FICI≤0.5为协同作用,0.5~4为无相关作用,>4为拮抗作用。结果:两种不同配比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同米诺环素联用后FICI均于0.5~4,未观察到协同作用,亦无拮抗作用;两种组合的FICI分布情况相当。结论:两种不同配比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同米诺环素联合对本组亚南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表现为无相关作用。
  • 摘要:目的:分析成人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原体分布、耐药性特点,为临床血流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1999~2008年成人败血症249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9±19)岁;男性占58.2%;其中医院感染败血症154例,占61.8%;总病死率34.5%(86/249);最常见的临床合并症依次为恶性肿瘤、糖尿病及粒细胞缺乏;病原菌分布上,革兰阴性菌146株,占58.6%;革兰阳性菌82株,占32.9%。真菌占8.4%。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9.7%),金黄色葡萄球菌(14.5%)和肺炎克雷伯菌(11.7%)。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率分别为43.2%和42.9%;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占69.8%。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万古霉索对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均为0。结论:成人败血症病例逐年增加,其中社区感染败血症的比率近年来有所增加。本组败血症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分离的病原体耐药程度较高,但未发现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细菌及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球菌。
  • 摘要:目的:了解2008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诊断标准,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阳性的患者病史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结果:华山医院2008年病史完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共365例,男性占72.6%,女性占27.4%,患病的平均年龄为(61±21)岁,感染患者科室分布主要为老年科(23.3%)、神经外科(18.4%)、中心ICU(10.9%)、普外科(10.2%)和神经内科(9.8%)等,因感染住院天数是32 d(中位数)。患者多伴有脑血管意外、实体肿瘤和脑外伤史等基础疾患,75.9%存在有诱发因素,常见为机械通气、气管切开、局部引流、留置导尿管等侵袭性因素和糖皮质激素使用史,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皮肤软组织感染。从发病场所来看,医院获得的比率为68.4%,社区发病的比率为5.6%,因长期反复住院或医疗相关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殖的比例为25.9%。病原学检查结果中甲氧西林敏感菌株(MSSA)77例(21.1%),甲氧西林耐药菌株(MRSA)288例(79.0%),进一步参照CDC诊断标准明确社区相关性甲氧西林耐药菌株(CA-MRSA)3例(0.8%)及医院获得性甲氧西林耐药菌株(HA-MRSA)285例(78.2%)。MSSA仍对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磷霉素完全敏感,对利福平、左氧氟沙星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在42%~49%;CA-MRSA与HA-MRSA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达95%以上,但前者对磷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待耐药率远低于后者。本研究中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存在。病例中混合感染占66.9%。多为合并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或肺炎克雷伯菌等感染,约32%患者为多部位的感染。治疗上多使用糖肽类联合磷霉素、SMZ-TMP或利福平,或利奈唑胺单用,其中约16.2%痊愈,69.9%显效,5.6%未愈,7.9%病死,0.4%无法评价。196例病史中曾使用过糖肽类,其中27例(13.8%)未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多见于老年男性,多有基础疾患和诱发因素,以HA-MRSA感染为主,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程度高,临床上出现糖肽类敏感但治疗效果欠佳现象。此外,HA-MRSA与CA-MRSA的界定仍需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依据。
  • 摘要:目的:比较本地区各级医院收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谱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广州细菌耐药监测网3家医院2007年1月-12月收集的HAP病原菌临床信息。分析病原菌构成、临床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HAP最常见的3种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这三者总和占整个HAP病原菌的45.1%。省级和市级医院HAP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占据前3位。区级医院HAP以金葡菌为主,占28.3%,其次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3.3%)、大肠埃希菌(13.3%)和肺炎克雷伯菌(13.3%);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位居早发性HAP和晚发性HAP的第一位。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晚发性HAP中比率上升明显。分别居第2位和第6位。晚发性HAP中,神经系统疾病、近期手术史、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占有较高的比例;而症状改善率和细菌清除率较低。针对性用药在早发性和晚发性HAP中均偏低,分别为42.37%和20.68%。结论:广州地区HAP最常见病原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与2005年报道的全国6所医院病原学比率略有不同。晚发性HAP患者预后较差;神经系统疾病、近期手术史、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是其危险因素。针对性用药的比率低,应加强抗生素的规范化使用。
  • 摘要:目的:分析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和微生物学特征。提高对IPA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该院经肺组织病理检查和(或)肺组织培养确诊的20例IPA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2例,女8例,年龄(52±20)岁。有基础疾病者(A组)13例,包括恶性肿瘤9例(其中血液系统恶性肿瘤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肺结核1例、支气管扩张症1例;无基础疾病者(B组)7例,其中2例有长期绒毛玩具接触史,1例有霉变稻谷接触史,3例有污水吸人史。20例病人肺部均有病变。同一病人可以出现多种改变。16例为多发性肺部病变,其中7例为两肺多发性浸润性阴影和(或)实变影,9例为多发性结节影;4例为单发性病变,包括孤立结节影2例,节段性肺实变2例。8例(40%)形成空洞。空洞内均未见液平面。18例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55.6%(10/18),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为45.5%和71.4%。治疗有效者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12±2.8)d。胸部CT肺部病灶好转时间为(17.4±2.9)d。胸部CT显效时间(34.3±9.9)d,活动性病灶基本吸收时间为(56.4±6.2)d。结论:IPA可发生于无基础疾病的免疫功能正常病人。IPA的胸部CT表现以两肺多发性病变(多发结节)为主,易形成无“液平面”的空洞。肺部活动性病灶基本吸收时间约需6周。
  •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肝血浆置换(PE)治疗前后的血浆蛋白质组变化,为研究PE治疗重型肝炎的作用机制及寻找治疗靶标提供新的线索。方法:收集慢性重型乙肝患者PE前后血浆各15份,去除血浆中高丰度蛋白质。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构建两组研究对象血浆蛋白2-DE图谱,经Image Master差异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寻找差异蛋白质点。用电喷雾离子串联质谱(ESI-MS/MS)对重要的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结果:经过样品预处理后,血浆中自蛋白和免疫球蛋白IgG等高丰度蛋白质含量明显减少,低丰度蛋白得到较好的富集。PE前组蛋白质点297个,PE后组蛋白质点305个。筛选出3倍以上的差异蛋白质点15个,鉴定了5个差异蛋白质,其中在PE后血浆中上调的蛋白质有补体因子B(CFB,点1)、CD5 antigen-like蛋白(CD5antigen-like precursor,点2)、纤维蛋白原B链(FGB,点3)、触珠蛋白(haptoglobin precursor,点4),下凋的蛋白质有载脂蛋白E(Apo-E,点5)。结论:鉴定了5个PE治疗前后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表达的改变提示PE可以干预机体脂蛋白代谢、蛋白质分解合成代谢。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补体旁路活化途径等。深入研究这些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对于进一步揭示PE的治疗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BDG)抗原(G试验)和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联合检测在IPA的早期诊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对78例有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肺部存在新出现的浸润阴影,经广谱抗生素治疗4d后无效的患者进行研究。计算连续2次G试验阳性、连续2次GM试验阳性、G试验和GM试验至少单次阳性用于诊断IP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同时分析不同诊断患者的G试验浓度,并分析8例确诊患者BALF的GM试验值。结果:14例确诊患者中,住院期间未明确存在易患因素者占确诊IPA患者中的21.4%。以G试验和GM试验联合至少单次阳性为诊断标准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理想。分别达到84%和88%。IPA与新型隐球菌肺病患者比较,两者G试验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例确诊患者BALF的GM试验全部阳性,平均为1.77±0.72。结论:曲霉抗原的检测对诊断IPA有重要意义,G试验和GM试验联合单次阳性可作为诊断IPA的微生物学证据之一,且具有较理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关注。BALF及其他样本的真菌抗原检测用于诊断IPA值得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镜检。脑脊液真菌培养与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探讨早期诊断隐球菌脑膜炎的方法,同时初步探讨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对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及治疗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隐球菌脑膜炎的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共168例的病历资料及每例隐球菌感染患者病程不同阶段的共277份脑脊液标本进行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结果:脑脊液墨汁染色涂片查隐球菌灵敏度61.1%(11/18),脑脊液真菌培养灵敏度38.9%(7/18),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诊断隐球菌脑膜炎灵敏度100%(18/18),特异度99.3%(149/150)。18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隐球菌抗原进行了治疗前、后动态观察,治疗前抗原滴度为1:16~1:33768,平均滴度为1:(916.2±5.4),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的减轻,抗原滴度为1:4~1:512,平均滴度为1:(103.5±3.7),经T检验提示治疗后脑脊液中隐球菌抗原滴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抗原滴度最高达1:33768的患者入院治疗5 d后死亡,入院时脑脊液抗原滴度较高的患者,抗原滴度下降也较慢。结论: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用于早期诊断隐球菌脑膜炎明显优于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镜检及脑脊液真菌培养。隐球菌抗原测定有助于了解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治疗前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滴度较高的患者预后差。
  • 摘要:目的:评价(1→3)-β-D葡聚糖(BG)在免疫抑制大鼠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诊断价值。方法:建立免疫抑制大鼠肺部曲霉感染模型,采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及GKT-5M 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G试验)定量检测BG,并将其与ELISA法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比较各评价指标。结果:①G试验检测感染烟曲霉的大鼠血浆BG含量平均约为56 pg/mL左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G试验诊断IPA的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97%;ELISA检测法检测GM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和91%。③G试验和GM试验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诊断IPA的敏感度为86%,特异度为98%。结论:G试验作为一种新的诊断IPA的无创检测指标,有较高的特异度,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与GM试验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IP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感染新生儿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的活性水平。探讨两者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2008年7月-2008年12月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247例新生儿的外周血标本,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分为非感染组(93例)、普通感染组(57例)及重症感染组(97例)。同时在感染第1、3、5、7天采集12例重症感染新生儿的外周血标本进行动态随访观察。应用EUSA方法测定血浆PAF水平,应用酶活性测定试剂盒测定PAF-AH活性。结果:①重症感染组新生儿血浆PAF水平(9.29±7.94)ng/ml,显著高于非感染组(4.61±3.49)ng/mL及普通感染组(5.24±3.19)ng/mL。在早期或晚期新生儿中,重症感染组患儿血浆PAF-AH活性[分别为(5.61±2.62)nmol·mL-1·min-1,(7.02±2.65)nmol·mL-1·min-1]和普通感染组[分别为(7.92±2.91)nmol·mL-1·min-1,(9.72±2.16)nmol·ml-1·min-1]。②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新生儿血浆PAF水平(13.13±10.95)ng/mL高于革兰阳性菌败血症患儿(5.39±3.94 ng/mL),其PAF-AH活性(4.88±2.08)nmol·mL-1·min-1则低于后者(7.88±2.38)nmol·mL-1·min-1。③重症感染病程中PAF及PAF-AH活性呈动态变化。存活患儿病程中PAF水平逐渐下降[感染第1天(10.12±2.80)ng/mL,感染第7天(4.88±1.39)ng/mL],PAF-AH活性逐渐升高[感染第1天(5.59±2.36)nmol·mL-1·min-1,感染第7天(13.47±7.41)nmol·mL-1·min-1]。死亡患儿中两者的变化趋势则相反。结论:新生儿重症感染时血浆PAF水平增高,PAF-AH活性降低,两者的变化趋势与预后相关。
  • 摘要:目的:研究纤维结合蛋白基因在我国儿科A族β溶血性链球菌中的分布及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关系。方法:收集3所儿童医院191株致病菌株,48株健康携带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MIC值,确定其药物敏感性;PCR扩增及测序对菌株进行emm分型;PCR检测纤维结合蛋白基因prtF1,prtF2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ermB、ermTR和mefA。结果:分离株的ermB阳性的有186株,ermTR阳性的有11株。prtF1、prtF2及两者同为阳性的菌株携带率分别为67.36%、66.11%和59.00%,prtF1在致病菌株和健康携带株中没有差别,prtF2在健康分离株携带率高于致病株,prtF1、prtF2两者集中在emm12,emm22型菌株中阳性率高,而在emm1、emm4型中很少存在。prtF1和prtF2同时阳性在ermB阳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中更为常见。结论:在我国儿科A族β溶血型链球菌分离株中,以共同携带prtF1/prtF2基因的emm12型菌株为主,多存在于健康儿童中,这可能是造成我国的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耐药水平高,而侵袭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 摘要:目的:初步比较肺炎链球菌国际耐药克隆菌株和非流行耐药株在无抗菌药和存在抗菌药选择压力下的适应性,探讨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增长和国际耐药克隆菌株流行增多的原因。方法:选取上海地区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国际耐药克隆菌株(Taiwan19F-14,Spain23F-1,Spain6B-2,Taiwan23F-15)及非流行耐药株,采用分光光度法制作肺炎链球菌生长曲线,菌落计数法制作阿莫西林和头孢克洛的杀菌曲线,比较国际耐药克隆菌株和非流行耐药株在无抗菌药和阿莫西林、头孢克洛选择压力下的适应性差异。结果:无抗菌药存在时,肺炎链球菌国际耐药克隆菌株世代时间的平均值(0.2916 h)较非流行耐药株(0.2974 h)短。在2MIC浓度的阿莫西林和头孢克洛选择压力下,国际耐药克隆菌株达到99.9%杀菌率的时间较非流行耐药株晚、跨度短。在1/2MIC浓度阿莫西林选择压力下,国际耐药克隆菌株的世代时间(0.2143h)较非流行耐药株(0.2562h)短,在1/2MIC浓度头孢克洛选择压力下,国际耐药克隆菌株的世代时间(0.2416h)较非流行耐药株(0.3101h)短。无抗菌药存在下世代时间的比较,dlv Taiwan19F-14(0.2488 h)
  • 摘要: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肺炎球菌噬菌体裂解酶Cpl-1。方法:根据大肠埃希菌密码子偏爱性合成一段编码Cpl-1的基因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出表达质粒pET28a-cpl-1,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重组Cpl-1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可溶形式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经胆碱类似物DEAE亲和纯化后,重组Cpl-1的纯度大于97%。经体外抑菌活性试验证明其对肺炎链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结论:噬菌体裂解酶Cpl-1的开发利用为预防和治疗肺炎球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方法。
  • 摘要:目的:研究中国16个城市28所医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中国16个城市28所医院2006年7月-2007年7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645株。采用琼脂稀释法及或KB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亚胺培南等1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同源性;E试验法进行金属酶表型筛选;PCR扩增及克隆测序分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主要β内酰胺酶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eal time RT-PCR)检测耐药菌株外膜孔蛋白OprD2、外排泵MexAB-OprM和AmpC酶的转录水平;PCR扩增并测序分析OprD2基因序列全长。结果:中国28所医院64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258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占40%;其中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不敏感率分别为38.4%和35.2%。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27株,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88.0%;对所测抗菌药物全耐菌株(泛耐药菌株)为28株,占4.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菌株对其他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菌株。其中246株耐药菌PFGE分成89型。其余12株不能通过PFGE分型;分为64种MLST型。22株菌株金属酶基因型阳性(VIM-2,IMP-9,IMP-1)。所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OXA-50基因均阳性,GES-5基因阳性1株,未检测到质粒介导的AmpC酶及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型。首次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了CTX-M-13、14、15、3基因型的ESBLs基因。高产AmpC酶菌株仅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5.4%;外排泵MexAB-OprM显著高表达菌株达50%以上OprD2相对表达量下降菌株占79.8%。结论:我国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以多克隆散发为主,部分存在院内克隆播散。金属酶及高产AmpC酶并不是我国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外膜蛋白OprD2表达减少及外排泵MexAB-OprM高表达是我国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调查Ⅲ型分泌系统(TTSS)的毒力基因exoU、exoS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情况,了解exoU阳性株与exoS阳性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差异。方法:用PCR方法调查毒力基因exoU、exoS在铜绿假单胞菌株的发生率;微量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对细菌的MIC;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方法确定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共调查来自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89株,通过PCR检测,161株携带TTSS系统,其中120株exoS阳性,31株exoU阳性,3株exoU和exoS均阳性,7株exoU和exoS双阴性。剩余28株为TTSS阴性。痰标本和血标本都以exo S+/exoU-表型最常见,分别占TTSS阳性株的72%和81.5%。药敏分析,TTSS阴性菌株对头孢哌酮一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都较TTSS阳性菌株低。exo U+/exo S-株和exoS+/exo U-株的药敏相比,对所有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RIC-PCR结果显示,31株exoU阳性菌株分为22种基因型,44株血液来源exoS阳性菌株分为16种基因型,2种毒力型菌株都有在多所医院传播的流行克隆株。结论:Ⅲ型分泌系统存在于大多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中,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基因型以exoU-/exoS+常见,在痰和血标本中也以exoU-exoS+比例高。细菌的药敏谱不能作为区分exoU阳性株或exoS阳性株的依据。
  • 摘要:目的: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中的整合子进行鉴定,并分析其携带耐药基因盒的特点。方法:收集2003-2007年临床分离的IRPa共74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这些菌株对亚胺培南的MIC,并用K-B法检测IRPa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利用整合酶基因PCR-RFLP筛选携带整合子的菌株,并对这些整合子进行分类;整合酶阳性菌株用普通PCR扩增检测整合子的qacE△1-sull基因和整合子可变区的耐药基因盒,并对整合子可变区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判断整合子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盒是否介导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结果:亚胺培南对74株IRPa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32 mg/L和64 mg/L;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0~81.08%;其中共检出16株(22.86%)携带整合酶基因,均为I类整合子,并且qacE△1-sull基因扩增均为阳性;16株整合酶基因阳性的IRPa中,有14例检出整合子可变区,经测序共得到7种整合子耐药基因盒的组合形式,这7种组合均携带有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有些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及未知功能的基因;其中有4种为新发现的整合子可变区组合分别是:aac(6)-Ⅱ-unknown-CatB3、aac(6)-Ⅱ-catB3-ORFⅡ-ORF Ⅲ、aac(6’)-Ⅱ-blaPl b-aadA2、blaIMP-9-aacA4-OXA-10和aadA2-like、,登陆序列号分别为FJ917747、FJ817422、FJ817423、FJ655384和FJ958368。结论:整合酶阳性的IRPa中,仅2株IRPa的I类整合子中携带的IMP-9与亚胺培南的耐药有关,其它菌株的整合子中未检测到相关的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的基因盒,其携带的基因盒主要是介导Pa对氨基糖苷类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这些不同I类整合子可变区耐药基因盒组合可能是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多重耐药性的物质基础,还有一些编码未知功能蛋白质的基因盒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耐环丙沙星(CIP)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用纸片扩散法测定75株大肠埃希菌对CIP和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PCR法检测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53株(70.67%)对CIP耐药。耐CIP菌株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3.58%、64.15%、62.26%、50.94%、16.98%和13.21%;与非耐CIP菌株比较,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表型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耐CIP菌株aac(3)-Ⅱ、aac(6’)-Ⅰ、ant(3'')-Ⅰ、ant(2'')-Ⅰ、aac(3)-I和aac(6’)-Ⅱ的检出率分别为:56.60%、41.51%、16.98%、9.43%、3.77%和O;与非耐CIP菌株比较aac(6’)-Ⅰ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耐CIP菌株多表现为同时对多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提示耐CIP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与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存在一定相关性,尤以AAC(6’)-Ⅰ为明显。
  • 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与临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①回顾分析2008年3-4月呼吸科20株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敏结果。②ERIC-PCR分析菌株的来源特征。③分析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包括基础疾病,抗生素治疗情况,机械通气史等。结果:2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体外对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和氨曲南等100%耐药;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和米诺环素等的敏感性分别为65%、65%、85%和95%;ERIC-PCR显示2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由17种不同克隆构成,药敏谱与基因型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患者临床资料显示其普遍具有易感性。结论:2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基因型多态性。未发现克隆株的传播;在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易出现克隆传播,降低临床危险因素对控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发生至关重要。
  • 摘要:目的:调查浙江省金华地区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AmpC:酶和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101株该院2007年8月-2008年4月临床分离的连续非重复的肺炎克雷伯菌。K-B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对1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CLSI推荐的ESBLs表型确证试验检测所有菌株中的产ESBLs株;PCR法检测所有菌株中的质粒AmpC酶基因和CTX-M型ESBLs基因,并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明确其基因亚型;接合试验了解质粒AmpC酶基因和CTX-M型ESBL基因的可转移性;肠杆菌科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RlC)PCR分析所有菌株的同源性。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0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35.6%(36/101)的菌株ESBLs表型确证试验阳性,其中77.8%的菌株(28/36)含CTX-M型ESBL基因,以CTX-M-14或CTX-M-15基因型为主。11.9%(12/101)的菌株产质粒AmpC酶基因,DNA测序证实全部为为DHA-1型质粒AmpC酶。5.9%的菌株同时产质粒AmpC酶和CTX-M型ESBL。接合试验结果显示CTX-M型ESBL和AmpC酶基因可从耐药细菌转移至敏感细菌中。ERIC-PCR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菌株不具有同源性。结论:浙江省金华地区存在同时产质粒AmpC酶和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AmpC基因型别主要为DHA-1型,ESBLs基因型别主要为CTX-M-14或CTX-M-15型。耐药基因可通过接合试验从供体菌转移至敏感细菌,临床上应加强对这类菌株的监测。
  • 摘要:目的:研究广州地区产CTX-M-15的大肠埃希菌的系统发育群(phylogenetic Group),探讨系统发育群同产CTX-M-15的大肠埃希菌的关系。方法:对广州地区多家医院2007-2008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的产ESBLs的181株大肠埃希菌。MIC了解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PCR方法确定其基因型,分析CTX-M-15产生株的同源性,以及系统发育群。结果:181株大肠埃希菌中有39株属于blaCTX-M-15;39株大肠埃希菌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引物PCR(ERIC-PCR)分为28个基因型,对28个基因型的大肠埃希菌研究发现,属于系统发育群的D群的菌株有19株(67.8%),A群的有6株(21.4%),B1群的有2株(7.2%),B2群的有1株(3.6%)。结论:广州地区产CTX-M-15的大肠埃希菌的系统发育群主要属于D群,同国外产CTX-M-15的大肠埃希菌主要属于B2群不同。
  • 摘要:目的:研究华东地区6个城市的8所医院获得的39株携带KPC-2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基因周围环境。方法:采用E试验法测定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MIC值。利用PCR扩增筛选碳青霉烯酶基因,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进行菌株的同源性分析,通过质粒接合实验、质粒提取、Southern杂交研究编码耐药基因的质粒,构建质粒DNA文库、鸟枪法测序测定耐药质粒的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冈结构。结果:所有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表现出耐药或者敏感性降低,PFGE将主要的36株肺炎克雷伯菌分为了6个主要的克隆型,所有菌株携带的KPC-2基因均位于耐药性质粒上.质粒的大小在40~180 kb之间不等。部分质粒可以通过接合作用转移。对其中1株肺炎克雷伯菌所携带的质粒pKP048进行了详细的基因序列测定,获得了KPC-2基因周围总长20.2 kb的序列。结论:携带KPC-2基因耐药菌株已经在国内多家医院流行,该基因位于1个由Tn3转座子和Tn4401转座子共同整合而成的复杂结构上,这种多个转座子整合而成的复杂转移单元很好地揭示了国内KPC-2基因的传播途径以及遗传背景。
  • 摘要:目的:了解该院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中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别及其功能。方法:PCR扩增出KPC酶基因全编码序列,并进行DNA序列分析;PCR产物与PHSG398载体质粒连接、转化、表达。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菌株、转化子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4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1株KPC酶基因阳性,测序结果显示为KPC-2型酶基因。产KPC-2型酶临床菌株对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显著,转化子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显示低水平耐药,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可降低产酶菌株的耐药性。结论:产生KPC-2型酶是该院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