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1年内共计9112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30篇、会议论文1093篇、专利文献89篇;相关期刊880种,包括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西北植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585种,包括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十六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暨纪念吴仲贤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等;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文献由2414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新全、刘丽、刘楚吾等。
遗传多样性
-研究学者
- 张新全
- 刘丽
- 刘楚吾
- 孙效文
- 李慧芳
- 钟金城
- 雷初朝
- 马月辉
- 刘萍
- 陈宏
- 陈宽维
- 王军
- 马啸
- 刘伟
- 陈国宏
- 李钧敏
- 高天翔
- 孔杰
- 郑有良
- 陈少瑜
- 向平
- 汤青萍
- 汪登强
- 等
- 苏永全
- 金则新
- 陈亮
- 张涛
- 谢国禄
- 李俊
- 梁利群
- 陈大庆
- 黄宏文
- 李健
- 王志刚
- 白史且
- 李丽
- 李莉
- 王静
- 郭昱嵩
- 魏育明
- 尹绍武
- 柴志欣
- 章群
- 苗永旺
- 宋娜
- 张敏
- 张磊
- 李敏
- 李祥龙
-
-
NIE Chao-ren;
聂超仁;
ZHANG Si-si;
张思思;
YU Jing-ya;
于静亚;
WANG Qing-hua;
王青华;
LV Ying-min;
吕英民
- 《2018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为了分析国内樱属观赏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采用荧光标记SSR毛细管电泳检测法对54份樱属材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从38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4对,共检测到21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15.5个,多态性位点率100%.54份樱属观赏植物材料平均Nei's有效等位基因数为6.7714,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7642,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2.04,平均观测杂合度(H0)为0.5102,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7973.以MS相似性系数为基础,用UPGMA法聚类结果显示:54份植物材料的相似性系数在0.827~0.977范围内,在0.827处可以分为两组即樱亚属(Subgen.Cerasus)和矮生樱亚属(Subgen.Microcerasus),樱亚属在0.848处分为日本产樱花种系(主要包括早樱种系(Cerasus.Subhirtella series)、红山樱种系(C.jamasakura series)、山樱花种系(C.serrulata series)),钟花樱种系(C.campanulata series),樱桃种系(C.pseudocerasus series)3类.结合前人研究,初步推测高盆樱(C.cerasiode series)为原始种系,钟花樱种系(C.campanulata series)和红花高盆樱种系(C.cerasiodes var.rubea series)为比较进化的种系,钟花樱种系是高盆樱种系向我国东南、南部地区迁移过程中形成的种和变种.
-
-
ZHAI Li-juan;
翟立娟;
SHI Qian-qian;
史倩倩;
LUO Xiao-ning;
罗小宁;
LI Xiang;
李想;
NIU Li-xin;
牛立新;
ZHANG Yan-long;
张延龙
- 《2017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在种群水平上对秦巴山区牡丹野生种资源的遗传分化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牡丹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选取14条CDDP引物对4个野生种群的28份样品DNA进行扩增,检测到了70条扩增带,其中的特异条带有7条,多态性条带有62条,分别占总条带的10%和88.57%.在种群水平上,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3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368,Shannon信息指数Ⅰ为0.3424.各项指标表明,紫斑牡丹和矮牡丹具有比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卵叶牡丹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低.不同野生种间的遗传一致度较高,平均为0.844;遗传距离平均为0.172;遗传分化系数为0.314,表明种群间只存在31.40%的遗传分化;种群间的基因流值为1.092.在分子水平上,遗传多样性分析与UPGMA聚类结果验证了牡丹野生种的演化趋势:以紫斑牡丹和杨山牡丹为中心,渐渐演化出卵叶牡丹和矮牡丹.CDDP分子标记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牡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
-
LI Zhen;
李真;
HAO Qing;
郝青;
MOU Chang-hong;
牟昌红;
LIU Qing-hua;
刘庆华;
WANG Kui-ling;
王奎玲
- 《2017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以油用牡丹'凤丹'为母本,观赏牡丹品种'锦上添花'为父本,杂交获得F1群体,利用该群体的69个单株作为分析群体,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亲本以及杂种F1代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5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2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742条,多态性比率为48.72%.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性系数为0.70时,可将71个样本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有包括父本在内的13个样本,占全部样本的17.39%,表现为偏父本的遗传;第四类有包括母本在内的37个样本,占全部样本的52.17%,表现为偏母本的遗传.
-
-
SUN Gui-fang;
孙桂芳;
ZHAO Yi-xuan;
赵艺璇;
YANG Jian-wei;
杨建伟;
LIU Dong-yun;
刘冬云
- 《2018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采用常规压片制片法,对波斯菊的5个品种进行了染色体数目观察及核型分析,旨在为波斯菊的资源收集、起源分析、良种培育提供必要的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波斯菊'栗黄'的核型公式为2n=2x=24=14m+10sm,'卷心黄'的核型公式为2n=2x=24=16m+8sm,'梦之蓝'的核型公式为2n=2x=24=8m+14sm+2st,'闺蜜'的核型公式为2n=2x=24=10m+14sm,'海蓝之星'的核型公式为2n=2x=24=8m+16sm.供试波斯菊染色体数目稳定,为2n=24,核型类型均为2A型,染色体类型有m、sm和st,最长与最短染色体比值范围为1.52~1.80,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占染色体总数的百分比范围是8.3%~25%,核型不对称系数范围为61.71%~65.46%,不对称程度较高,为较不对称类型;不同品种的核型公式有所差异,说明不同品种之间具有染色体遗传多样性.
-
-
CHEN Qi-hang;
陈启航;
YIN Yi-jia;
殷亦佳;
ZHAO Rui;
赵芮;
ZHU Wei;
朱炜;
YU Xiao-nan;
于晓南
- 《2018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美丽芍药(Paeonia mairei)是中国特有的芍药属植物,也是中国唯一的稳定四倍体芍药,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开发价值.本文通过对数字标本和数据库的分析,基本厘清了美丽芍药在中国的分布区域,并实地调研了其中5个分布区:陕西省宁强县和佛坪县,四川省泸定县和宝兴县,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通过对5个美丽芍药居群15个表型性状的测定显示,5个居群之间存在明显的表型差异,尤其是四川省泸定县居群和陕西省佛坪县居群,呈现出明显的体型巨大化;15个表型性状中有14个表型性状在5个居群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大多数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仅复叶叶柄相对长度在居群间差异不显著,表现出较强的遗传稳定性.本文对于揭示美丽芍药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演化特点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可为其种质保护、开发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
-
-
潘哲超;
王颖;
卢丽丽;
杨琼芬;
白建明;
李先平;
隋启君
- 《201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 2018年
-
摘要:
文章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薯系列品种及参照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马铃薯品种鉴别提供依据.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0.63处,参试品种分为2类,第Ⅰ类主要为云薯系列品种,第Ⅱ类主要为北方品种、西南地区品种.在相似系数0.90处,可将所有参试品种有效区分.云薯系列品种在亲缘关系上与国内其他品种分化明显.
-
-
-
ZHANG Luo-xia;
张罗霞;
ZHANG Jin-li;
张金丽;
LI Zong-yan;
李宗艳;
YANG Kun-mei;
杨坤梅
- 《2017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物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是物种保护措施的基础、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滇中地区山茶属的4个滇山茶品种的DNA为实验材料,利用内部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PCR反应体系进行建立和优化.通过四因素(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聚合酶量)三水平正交设计出9组不同的反应体系,对DNA扩增效果、稳定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采用Mg2+浓度3mmo/L,dNTPs浓度0.3mmol/L,引物浓度0.6μmol/L,Taq聚合酶0.6U/10μl组建的反应体系扩增效果最好,ISSR-PCR反应体系稳定,非特异性产物极少,反应产物稳定,条带清晰,无拖尾,且多态率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