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10-07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数量抗病性资源材料较为丰富,然而,多数数量抗病品种其抗性程度达不到生产所要求的高度,前期的工作表明:(1)通过某些品种之间杂交可以从其后代中分离出来抗病程度高于亲本的株/系(以下简称为超亲分离,Transgression);(2)在超亲分离强度方面,不同亲本杂交组合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本试验的目的是探讨能否通过亲本品种的特点预测超亲分离及其强度.本试验以8个小麦品种(AQ,NW2,NWS,LK,NG,LB,XN,MX)及其部分杂交组合的分离群体(Fz^-Fe)为寄主材料,其中7个亲本品种在国内外研究中证明具有不同程度数量抗病性,另一个亲本品种MX是感病对照。结果表明:亲本品种之间遗传距离大的杂交组合与遗传距离小的组合相比,前者分离群体中超亲株/系出现的频率高于后者,例如,在XN/NW2组合,每1000个Fz植株中出现4.8个超亲者,而在NWS/NW2组合,每1000个FZ植株中仅出现0.9个超亲者。
  • 摘要: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简称FOC)引起的毁灭性病害,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有4个生理小种,目前已经证明在国内存在1号和4号生理小种,不同的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侵染的香蕉品种以及为害程度不同,其中1号和4号小种为害比较大,而4号小种几乎能为害所有的香蕉品种.本研究的供试菌株是来自国内外包含全部4个生理小种在内的8个香蕉枯萎病菌菌株,主要研究了这8个菌株在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以及ITS-RFLP之间的差异,旨在寻找影响不同生理小种致病性差异的内在因素.结果表明在酯酶同工酶电泳的水平上,不同的生理小种有一定的差异,国内外同一小种的菌株差距也很大。在分子水平上,用ITS引物扩增片段大小,片段核苷酸序列差距不大,用限制酶酶切ITS片段各个菌株并没有表现出差异性。
  • 摘要: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 van der Hoeven)侵染导致的小麦纹枯病是我国小麦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的高产稳产.由于R.cerealis菌丝体细胞含有双细胞核、不产有性或无性孢子,因此其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目前还难以开展,从基因表达角度阐述其生长调控或侵染过程及机理的研究也很少.本研究通过Solexa测序、SOAPdenovo从头组装获得R. cerealis(小麦茎秆细胞壁诱导培养)基因转录后的mRNA序列约21000条,通过蛋白库比对、ESTScan预测编码区得到推测蛋白序列约15800条,其中可注释序列约13000条。这些蛋白涉及细胞壁及细胞骨架的合成、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能量代谢、次级代谢等生命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为从整体上了解该病菌基因表达情况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信息。外泌蛋白是病原菌与寄主相互作用的核心参与者,主要包括毒力蛋白和无毒蛋白两种,除了破坏寄主细胞壁等组织成分,有些蛋白甚至可以进入寄主细胞内刺激寄主抗性反应或发挥毒力作用。
  • 摘要:向日葵为菊科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适应性强等特点,在许多国家广泛种植,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油料作物,我国的第四大油料作物,栽培面积约为719千hm2,总产量约119万t,当前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省区依次为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山西、新疆等地区.向日葵对我国农业、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报道,向日葵从种子萌发到收获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会遭受菌核病、霜霉病、褐斑病以及黑斑病等多种病害的侵袭,造成产量减少,品质显著降低.国外有研究报道,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烟草镰刀菌(F.tabacinum)、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茄腐皮镰刀菌(F.solani)等病原可引起向日葵萎蔫病等病害.而在我国未见关于镰刀菌引起向日葵病害的相关研究报道.作者检测到向日葵种子可携带镰刀菌,在对种传镰刀菌进行鉴定及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和致病性研究的基础上,也针对向日葵种传镰刀菌的粗毒素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表明,镰刀菌产生的粗毒素处理种子后在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3项指标中与对照相比几乎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发芽势、株高、根长和鲜重四项指标中,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并不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说明镰刀菌分离物的粗毒素对种子发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摘要:玉米大斑病是由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引起的玉米叶部重要病害,在流行年份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许多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发育都受到细胞外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尤其是MAPK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途径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性的调节作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实验室已克隆到了I个玉米大斑病菌MAPK基因STKl,获得了该基因的敲除突变体,并初步明确了STKl对病菌分生袍子发育、渗透胁迫调节等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未发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拟构建玉米大斑病菌STK1正义诱导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STKI在超表达情况下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 摘要:本文报道我国炭疽菌属分类研究中的3个新记录种,它们是悬钩子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rubicola,可可盘长孢Gloeosporium theobromicolum,矮小盘长孢Gloeosporium nanoti和两个大陆新分布种,均有描述;标本保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研究真菌分类,经室内病原菌株观察,测量和绘图,鉴定出3种炭疽菌新病害,和两个大陆新分布种;现分别描述于后,以供植保、植检部门参考。
  • 摘要:在辽宁省辣椒主产区锦州采集辣椒疫霉病病样经分离、纯化、回接后进行菌落特征、菌丝及孢子囊形态观察.提取了BZ菌株DNA并进行核糖体DNA-TS序列扩增.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BZ与Genbank 已知序列同源性高达97%以上,为辣椒疫霉属Phytophthora capsic,由聚类分析得到与其他已知菌株存在区域性种间差异.
  • 摘要:棉花枯萎病(cotton fusarium wilt)是棉花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病害之一,几乎遍及世界各主要植棉区,给棉花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棉花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引起的,棉花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生理专化性,其致病性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常常存在差异.目前,世界上已经鉴定出8个生理小种,它们在地理分布和致病性上都存在差异.国外分布有1~6号生理小种.我国分布有3号、7号和8号生理小种,其中3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新疆吐鲁番和麦盖提地区,与埃及的3号生理小种相同;8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湖北新洲、麻城和江苏南京等地区;7号生理小种在全国各棉区均有分布,7号和8号生理小种均为我国首次报道.7号生理小种是我国棉花枯萎菌的优势小种,其毒力强,分布广,为害严重,且菌系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与7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的扩增谱带相似,表明供试菌株均属于7号生理小种。目前继续针对剩余的供试菌株进行AFLP分析,进一步明确河北省棉花枯萎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和菌系内部的遗传多态性,为棉花的抗病育种、品种的合理布局以及更有效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通过对0.5mg、1.0mg、2.5mg、5.0mg、7.5mg、10.0mg 6个菌量梯度的条锈菌夏孢子进行DNA微量提取研究,结果表明:DNA浓度与菌量呈正相关,0.5mg的条锈菌夏孢子可提取到69.0ng/μl浓度的DNA,达到AFLP反应需要的50ng/μ1的浓度.用该法提取了8个不同地理来源的条锈菌株的DNA,并进行酶切和预扩检测,效果理想.选择6对不同的引物组合对云南镇雄、昆明、曲靖和保山四地菌株的DNA进行选扩,结果表明:所有选扩条带均在100-500bp,不同引物组合产生的条带有差异,有的引物组合可初步扩增出较丰富的条带,能区分云南四地不同的菌系.这说明CTAB玻璃珠震荡法能微量高效地提取条锈菌DNA,并充分满足AFLP反应的质量需要.
  • 摘要:本研究以吉粳88上分离、纯化的稻瘟菌菌株为对象,进行了系统的MSAP(methylation-sensitive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分析和致病性鉴定研究,结果初步显示,不同年份间,菌株甲基化比率和带型差异显著,且与致病性强度呈现明显的对应关系。目前,本实验室正在对吉粳88稻瘟菌菌株的重要致病基因和调控序列进行BSP(bisulfate sequencingPCR)检测,以期深入揭示稻瘟病菌毒性分化的分子机理。
  • 摘要:玉米大斑病(Northern corn leaf blight,NCLB)是一种严重的叶枯型病害,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叶鞘和苞叶.玉米大斑病菌无性态为玉米大斑凸脐蠕孢菌(Exserohilum turcicum),有性态为大斑刚毛座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真菌的有性生殖是由交配型基因(MAT)控制的,研究其交配型基因对玉米大斑病害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未知交配型的玉米大斑病菌为材料,利用改良的微波炉法提取了病菌的基因组DNA,根据已公开发表的子囊菌交配型基因MATT-1和MATT-2的保守结构域设计引物,分别克隆到大小为781bp的MATI-1片段和905bp的MATT-2片段。本研究还对采自吉林省不同地区的34个玉米大斑病菌进行分离,并利用扩增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结果发现,34个玉米大斑病菌中,有14个只含有MATT-1基因,5个只含有MATI-2基因,15个同时含有MATT-1和MATI-2基因。因此推测,吉林省玉米大斑病菌的交配型趋向于两性化,使得病菌之间的有性杂交机会及选择性扩大,从而使其变异途径和方式更加复杂。
  • 摘要:采用叶碟诱捕方法从采自安徽省大豆主产区的487份大豆田土样中分离到47个菌株.其中从太和县的88份土样中分离出18个菌株,分离出菌株的频率为20.45%;从涡阳县的57份土样中分离出14个菌株,分离出菌株的频率为24.56%;从固镇县的43份土样中分离出7个菌株,分离出菌株的频率为16.28%,平均分离出菌株的频率为9.65%.从上述47个菌株中选取3个具有代表性的菌株(TH4,GY65,GZ6),运用形态学和下胚轴伤口接种测定致病性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3个菌株的菌丝直径为2.3-6.4μm,近直角分支,可形成膨大体:孢子囊顶生,多倒梨形,长宽比大于1.6,孢子囊不脱落,有内层出现象;它们均为同宗配合的,藏卵器直径为26.0-47.5μn,雄器多侧生,偶见围生:参照主要疫霉分类检索表,将上述分离物鉴定为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致病性测定中所有菌株对大豆品种合丰35均具有致病性,伤口接菌的大豆植株与田间植株自然发病症状相同,根据柯赫氏法则证实其为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
  • 摘要: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的寄主范围较广,能够侵染棉花、水稻、玉米、甘蔗、蚕豆、香蕉、香石竹等许多种重要的大田和园艺植物.作者对不同寄主来源的串珠镰孢菌株对棉花的致病力分化及遗传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结果指出,来自玉米、水稻等其他寄主植物的串珠镰孢菌株能够侵染棉苗,意味着上述植物上的串珠镰孢可以成为棉花红腐病的侵染来源,建议在棉花红腐病的综合防治中应予以注意。
  • 摘要:松干基褐腐病菌(Inonotus weirii)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植物检疫性病原菌,本文首次建立了检测此病菌的分子检测方法,根据I.weirii与同属其它种的的ITS差异区域设计出一对特异性引物IW1/IW2,经PCR扩增,只有I.weirii可以得出约165bp的产物,而其余作为对照的菌株均无此特异性条带的产生,其检测灵敏度为100pg基因组DNA(25μl反应体系).此外,特异性引物IW1/IW2还适合于Real-time PCR,其检测灵敏度更低为0.1pg基因组DNA(20ul反应体系).运用此两种方法均能成功的从人工污染了I.weirii的木块中检测出病原菌的存在.
  • 摘要:2008~2009年,通过对2%宁南霉素(菌克毒克)、3%三氮唑核苷(爱诺倍达)、50%氮溴异氰尿酸(灭菌成)、3.95%病毒克必克Ⅱ号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了其对水稻两大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在水稻苗期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2%宁南霉素(菌克毒克)150ml/667m2,重病田连续防治2~3次,对水稻两大病毒病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是目前病毒钝化剂中防效好的药剂,有推广应用价值.
  • 摘要:根据兰花斑点病毒(Orchid fleck virus,OFV)报道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以提取的蝴蝶兰样品浓缩病毒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电泳结果表明,扩增得到大小为244bp的目的条带.通过优化检测条件,有效地减少了检测时间.
  • 摘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南方各省份发生为害严重的一种病毒病,其病原病毒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发病植株矮化,不能抽穗或虽能抽穗,但穗小不能结实,对产量损失极大.2009年下半年广西水稻矮缩病发生面积约16000 hm2,一般田块发病率为3%~10%,高的田块发病率为30~40%,局部严重田块发病率达80%以上,造成的损失前所未有.为了检测广西水稻矮缩病是否由SRBSDV引起,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SRBSDV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基因组第10片段(S10)的序列,设计1对引物,引物序列为SRBSDV PF(5'CGA TCT TAT CCA TAA TGG TG 3')和SRBSDV PR(5'GCC ATA GTG TGT CAC GTC TG 3'),用水稻植株的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可扩增到1条大小约650nt的片段,经测序和核酸序列比对,与周国辉等(2008)报道的SRBSDV(EU523360)有2个碱基差异(有1个氨基酸的差异);与Zhang,H.-M等(2008)报道的RBSDV(EU784840)有1个碱基的差异(无氨基酸的差异);而与Ha,V.C等(2009)报道的自越南的SRBSDV(GU017742)的同源率为100%.
  • 摘要:栽培抗病品种是控制植物病害最经济、有效、简便和环保的方法,但是,由于病原菌的易变异性和快速进化,很多品种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丧失了原有的抗性,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抗性资源损失.本人和合作者采用野外普查、实验室测定、田间试验(标记释放回捕)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混作(即同一寄主的不同品种同时种在一起)对植物病害流行、病原菌进化、抗性基因(品种)使用寿命的影响.综合近20年来对包括小麦壳针孢叶枯病,无性时代,小麦颖枯壳多孢、无性世代和大麦叶枯病等主要作物病害的研究结果,发现混作作为一个整体,不但可以降低病害流行,增加作物产量,而且还可以提高产量、品质等农艺性状的稳定性、减缓病原菌的进化速度、降低病原菌的致病力。在选择压力低的情况下,混作还可延长抗性基因的平均使用寿命,但在高选择压力下,由少量品种组成的简单混作反而缩短抗性基因的平均使用寿命。
  • 摘要:卵菌包括霜霉、疫霉和腐霉菌等,是一大类在进化上与真菌分属不同生物界的真核微生物,至今仍然造成广泛的作物损失和环境退化问题.最为著名的例子包括1840年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致马铃薯大幅减产而造成的爱尔兰饥荒,1990年由栎树疫霉菌(P.ramorum)在美国西海岸造成的森林衰退.最近在病原卵菌RXLR效应蛋白跨膜转运进入寄主植物细胞内机理的认识取得突破性进展,包括发现动植物真核病原菌效应蛋白跨膜转运进入宿主细胞的一种广泛的机理,这些进展可望为建立新型的动植物真核病原菌特别是卵菌类植物病害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Rom2是Rho的GDP/GTP转换蛋白,属于细胞壁完整性途径中的一个组分.在人的机会病原菌新隐球菌Cryptococus neoformans中缺失rom2能使其致病力降低.在丝状真菌和植物病原真菌中尚无rom基因的研究报道.研究发现板栗疫病菌中存在一个基因与S.cerevisiae的Rho1GEF rom2和S.pombe的Rho1GEF rgf1具有高度的相似性(E-138和O),除具有GEF保守的结构域(DH和PH),还具有DEP和CNH结构域,命名为CpRom2.cprom2基因受到低毒病毒感染后表达量调控上调.缺失cprom2基因,导致板栗疫病菌的毒力下降,生长缓慢,菌丝呈球状膨胀,不能产生分生孢子.定量PCR结果显示,在△cprom2中MAPK, Ras-cAMP和钙调蛋白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一些基因均相对野生菌株EP155下调。从这个结果推测,在板栗疫病菌中cprom2可能调控MAPK, Ras-cAMP以及钙调蛋白信号传导途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cprom2菌丝细胞壁变薄,菌丝中形成大液泡结构,原生质变少。△cprom2互补菌株的生长、毒力以及分生孢子的数量都与野生菌株一致,菌丝形态也得到恢复。比较△cprom2与野生菌株EP155的蛋白表达谱,发现185个蛋白质点发生变化,其中包括一些糖类代谢、氨基酸代谢以及信号传导途径。
  • 摘要: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广西的一种重要经济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收获总面积和鲜薯总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南宁市是广西最大的木薯种植区之一,2007年全市木薯种植面积5.6万hm2,鲜薯产量63.3万t.随着木薯种植面积的增加,病害问题也日渐突出.自2008年9月起,在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在南宁市的3个县及2个区设10个点进行系统调查,结果发现木薯真菌性叶部病害主要有4种,包括木薯炭疽病、木薯褐斑病、木薯环斑病和木薯轮斑病.木薯环斑病在各调查区较常见,田间病叶率最高为24.2%。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产生黄褐色的长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病斑边缘因颜色深浅不一而呈轮纹状,病斑上可见黑色的分生抱子器,散生或呈环状排列。为害严重时提前落叶。经初步鉴定,该病害由叶点霉属(Phyttosticta)引起,病原菌种类正在进一步鉴定。木薯轮斑病少见,仅在隆安县那桐镇调查时发现,病叶率为2%。叶片上病斑圆形、近圆形或半圆形,呈轮纹状,边缘红褐色至黑褐色,病斑背面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点,为病原菌的子座。经鉴定,木薯环斑病由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引起。
  • 摘要:桃树溃疡病是桃树上的重要真菌性病害,它能引起枝条枯萎、严重时死亡或导致毁灭性灾害.20世纪初在欧洲、美洲等地发生和流行,在国内少见报道.上海市南汇区新场镇是上海市水蜜桃主要产区,种植面积1100余亩,2009年6月在该地区部分农户果园桃树枝条溃疡病发生严重,发生部位主要在枝条分叉处,病斑圆形至椭圆形,棕褐色、稍凹陷,后期往往导致发病枝条枯死.通过分离物核糖体DNA ITS序列克隆和分析,并通过登录GenBank比对,该病原分离物与Farr等1999年报道的引起桃树嫩枝枯萎的Phomopsis amygdali分离物FAU1052, FAU1072(AF102998,AF102994)等序列相似性为99%;与Li等2009年中国的分离物JX-Pa-1, JX-Pa-2 (GU133063, GU133064)等序列相似性为98%,初步鉴定该病原物为Phomopsis amygdali。
  • 摘要:湖北省是长江流域棉区重要的棉花生产区之一.近年来,棉花黄萎病在湖北省各个棉区普遍发生,发病程度加重,严影响了湖北棉花经济的发展.对植物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是植物病害控制的基础.本项研究目的在于:(1)阐明湖北省棉花黄萎病菌的营养亲和群类型和分布规律;(2)明确湖北省棉花黄萎病菌的营养亲和群,致病力分化和分子标记等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从湖北省21个县(市)36个取样点共分离得到110个棉花黄萎病菌株,测定分离菌株的分子标记类型。结果表明:110个棉花黄萎病菌中,104个菌株(占94.5%)为带有落叶型菌株分子标记,6个菌株(占5.5% )非落叶型菌株的分子标记。
  • 摘要:SSR标记以其多态性丰富、提供遗传信息多、操作便利、稳定性好等优点已成为目前较为优秀的DNA分子标记之一,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述了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及操作流程,对近年来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遗传多样性,遗传图谱构建和无毒基因定位以及植物病原真菌鉴定、检测等方面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 摘要:玉米大斑病是威胁玉米生产的一种重要叶部真菌病害,常给玉米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引起玉米大斑病的病菌,是玉蜀黍凸脐蠕孢(Setosphaeria turcica).研究表明,病原真菌的生长、发育以及致病性主要受胞外的信号转导途径调控,其中cAMP信号转导途径在病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蛋白激酶A (PKA)是该途径中cAMP的主要效应分子,它又称为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是由两个催化亚基(PKA-C)和两个调节亚基(PKA-R)组成的异源四聚体蛋白.大量的研究证实,许多真菌菌丝的生长、毒力、致病性、黑色素的形成等都与PKA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在已获得PKA催化亚基基因PKA-C部分编码序列的基础上,以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玉米大斑病菌01-23为材料,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玉米大斑病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PKA-C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作为碳源的培养条件下,菌落的扩展速度比同期的蔗糖培养条件下缓慢,但是颜色呈黑褐色,且能产生大量分生抱子。蔗糖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很快,但菌落呈灰白色,几乎不产生分生饱子。半定量RT-PCR分析发现不同的碳源能够对PKA-C基因的表达水平产生明显的影响。
  • 摘要:迄今为止,已报道的匍柄霉属真菌毒素有十余种,包括stemphyltoxin(Ⅰ-Ⅳ)、stemphyperylenol、stemphylin/altersolanol A、stemphyloxin (Ⅰ,Ⅱ)、stemphol、stemphylone/radicinin、pyrenophorin和stemphone.除以上结构已知的毒素外,在梨褐斑病菌S.vesicarium的培养滤液中也可分离到两种毒素,分别命名为SV-toxin Ⅰ和SV-toxinⅡ.在前期研究中,作者发现大蒜白斑病菌S.solani在PSB培养液中可产生一类对植物有致病活性的小分子物质,且已分离纯化得到该菌毒素的主要致病组分SS-toxin.本文主要采用化学鉴定和波谱学方法对SS-toxin进行化学结构鉴定,拟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 摘要: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ehw.,有形态为玉蜀黍赤霉菌Gibbrella zeae Schw.Petch)是我国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致病菌.人们在与该病害的斗争中寻找到微管蛋白抑制剂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可以用来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本实验室的已有研究表明:多菌灵在禾谷镰孢菌中的靶标基因不同于其他真菌,是β2-微管蛋白(tubulin)基因,如果该基因的功能域发生点突变,则可引起不同水平的抗药性.为了研究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β2-tubulin基因点突变在该真菌生物进化中的意义,本研究采用交错延伸PCR的方法构建含β2-tubulin不同点突变的DNA片段,并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通过两步转化构建禾谷镰孢菌β2-tubulin不同点突变体,并对获得的点突变体进行RT-PCR.Southern Blot及测序验证,研究不同点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本研究可以证明多菌灵的靶标β2微管蛋白基因是赤霉病菌生命活动必须的基因,如果缺失则无法在自然界中生存。然而,该基因保持一定的随机点突变,可以抵御不良环境(药物)的伤害而保持种群的延续。
  • 摘要:真核生物的剪切体是位于细胞核内的核糖核酸蛋白复合体,它的主要功能是从前体mRNA中剪切内含子,并使外显子拼合形成功能性的mRNA.目前,通过大量和深入的研究已基本确定了酵母细胞和人类细胞mRNA剪切体的主要组分及其相互关系.但是,有关植物病原真菌剪切体的成分及其在致病性中作用的报告很少.在本研究中,作者从稻瘟病菌分离了一个新的致病基因,并证明其编码一个新的剪切因子.
  • 摘要:真菌为了生存,进化了一系列机制来感应和适应生境的变化.有关裂殖酵母、白色念珠菌、构巢曲霉等真菌感应和适应环境pH变化的机制,已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感应和适应环境pH变化的机制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没有报道.在前期研究中,本实验室以稻瘟菌P131菌株为受体,构建了含有近7万个独立转化体的ATMT突变体库.作者通过筛选该库获得了9个菌落颜色和大小相似、产孢量减少、且对碱性pH值敏感一致的菌丝生长缓慢突变体.提出了一个有关稻瘟菌PacC-pH信号途径及其对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致病性调控机理的模型。
  • 摘要:鉴定植物诱导型基因启动子的关键顺式元件及其互作的反式因子,有助于深入揭示植物防卫反应的表达调控机制,并对抗病植物基因工程有指导意义.本实验室在前期研究中克隆了水稻中两个受稻瘟菌侵染诱导的Borman-Birk型蛋白酶抑制剂基因OsPinA和OsPinB.特异性RT-PCR分析显示,OsPinA除受稻瘟菌侵染诱导外,还受SA、MeJA和机械伤害诱导.为鉴定OsPinA基因启动子中的稻瘟菌诱导性关键顺式元件,作者克隆了其翻译起始位点上游5'端进行了系列缺失,分别与GusA报告基因融合并转化水稻。本研究鉴定了水稻OsPinA基因中应答稻瘟菌侵染的一个尚未报道的顺式元件,并确定了其核心序列;同时分离了与此顺式元件互作的两个蛋白因子OsJAZ和OsbHLH,并证明OsJAZ和OsbHLH之间在细胞核内存在蛋白一蛋白互作。根据上述结果,作者推测:OsJAZ和OsbHLH可能通过互作并共同结合同一顺式元件来控制OsPinA基因诱导表达的“开关”,并调控防卫反应的表达水平。
  • 摘要: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镰刀菌是引起玉米茎腐病和穗腐病的主要病原真菌之一,不仅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其产生的真菌毒素还影响到以玉米为原料的食品的安全性.根据柯赫法则将供试菌株接种在玉米植株上,验证了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并总结了其生物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
  • 摘要: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河南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南阳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是河南省最大的农业市,也是河南省的小麦主产区.由小麦隐匿柄锈菌(Puccinia recondita var.tritici Erikss.et Henn)引起的叶锈病,是影响南阳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准确掌握南阳市小麦叶锈病的发生情况,对指导当地小麦锈病的防控有现实意义.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小麦叶锈病的发病时间、发病速率、不同时期的病叶率、级别、病情指数和天气状况等。选取3块具代表性的小麦地,从4月1日开始,每星期调查1次,每次都在定点麦地中调查,调查时每块地采取五点取样法,每个样点查20株小麦,观察选取小麦靠上的3片叶子,记录发病的级别。认为2010年调查期间的平均气温低2010年南阳市小麦叶锈病的发生期推迟和发生程度偏轻的主要原因。
  • 摘要:本研究从湖北省稻瘟病多发地区的14个品种上分离得到109个稻瘟菌单抱菌株,利用rep-PCR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分析了湖北稻瘟病菌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59.88%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可被分为86个单元型,8个宗谱.同时,病菌群体遗传宗谱组成与菌株地理分布及水稻品种组成有明显相关性.山区生态系病菌遗传结构比丘陵和平原生态系的遗传组成复杂,且病菌遗传多样性与稻区内品种构成呈正相关.
  • 摘要:作者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已将向日葵种胚携带的链格孢菌7个分离物和果皮携带的链格孢菌6个分离物均鉴定为Alternaria alternata。本文采用MB培养基静置培养和液体萃取的方法得到这些分离物的粗毒素,并研究了粗毒素对向日葵种子发芽的影响和幼苗的致害性。结果表明,1个品种的种胚链格孢菌分离物和3个品种的果皮链格孢菌分离物产生的粗毒素对种子发芽均有显著性影响;所有供试种胚和果皮链格孢菌分离物的粗毒素对向日葵幼苗的叶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致害作用,有的叶片甚至出现整片变黑坏死的现象。
  • 摘要: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其寄主范围广,自然寄主多达450多种或亚种植物.在我国由核盘菌引起的菌核病严重为害油菜、大豆和向日葵等油料作物和多种蔬菜作物,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菌核病有复杂的病害循环,表现为病菌在罹病植株的病残体上可以产生能够顽强存活的菌核,并以之作为休眠体于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夏和越冬.在适宜的时候,菌核可以直接萌发产生侵染菌丝,侵染寄主幼苗或植株的茎基部;也可以萌发产生子囊孢子,通过弹射和气流将子囊孢子送至植物的地上部分.抑制或降低病菌菌核的形成,可以降低病菌的侵染源基数,降低发病率.因此,研究核盘菌菌核形成特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从发病油菜植株残体的菌核上分离获得了一株命名为JMTJ-14的菌株。JMTJ-14的生长速度和致病力与正常核盘菌菌株Ep-IPNA367没有显著差异。采用随机引物法对dsRNA片段进行了cDNA克隆分析,并获得了一些cDNA克隆,对这些cDNA克隆进行了测序和拼接,获得长度约为3.6kb的cDNA序列。该cDNA序列含有一个推定的不完整的阅读框。
  • 摘要:赤霉病是在世界范围内多种作物上反复发生的病害,小麦受害尤其严重.禾谷镰刀菌是该病最主要的病原.小麦染病后,会造成产量的严重下降,同时还会产生多种真菌毒素,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CDC42(cell division control protein 42)是Ras超家族中Rho家族的重要成员.目前的研究表明,CDC42在真核生物中参与肌动蛋白的组配,细胞骨架的形成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在丝状真菌中,CDC42也具有在生物中最保守的控制细胞极性的功能,其在控制真菌形态建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禾谷镰刀菌数据库中,共有3个标注为cell division control protein 42的基因。通过与酵母CDC42的同源比对,确定了其中一个FgCdc42基因FGSG_05447。通过基因敲除,得到该基因的基因缺失突变体。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FgCdc42基因的缺失导致菌落生长的严重迟缓,产孢量的显著下降,部分分生孢子的形态异常,说明FgCDC42很可能调控禾谷镰刀菌生长发育的诸多过程。下一步将进一步分析突变体的表型并接种小麦,以观察FgCdc42的缺失是否对致病性造成影响。
  • 摘要:利用中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日本13个单基因系、6个丽江新团黑谷近等基因系、6个Co39近等基因系对江苏省1998~2007年的稻瘟病菌毒性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小种ZG1,ZF1和ZE3为优势小种,日本小种301,701和001为优势小种;10年间,优势小种较稳定,但各年间都出现了一些新小种,小种组成较为复杂.对抗性基因被克服的频率进行分析,抗瘟基因Pi-kS、Pi-sh、Pi-ta、Pi-ta2、Pi-Kp和Pi-Km被克服的频率在60%~100%之间,在江苏已基本失去单独应用价值;而Pi-i,Pi-z和Pi-kh3个抗性基因被克服的频率在5%~15%之间,可作为江苏水稻抗瘟育种上主要利用基因.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和抗性基因被克服的频率在这10年间的变化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小种ZG1是江苏省的主要优势小种,但2004年、2006年和2007年出现频率较低,取而代之的是ZF1上升成为主要优势小种;小种ZE3和ZE1一般是次要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仅次于ZG1;弱势群体为ZA群小种。
  • 摘要:本文报道我国柱盘孢属三新种,它们是无花果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fici-caricae,冬青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ileicis,爬山虎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parthenocissi;研究真菌分类,经室内病原菌株观察,测量和绘图,鉴定出3种柱盘抱新病害,现分别描述于后,以供植保、植检部门参考。
  • 摘要:由Botryosphaeria dothidea (Moug.) Ces.et De Not.引起的苹果轮纹病是一种可同时为害苹果树枝干和果实的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各大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导致苹果的产量和质量下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其病菌的潜伏侵染特性,使其成为果实贮运期的重要病害之一.迄今为止,还没有对陕西苹果轮纹病菌致病性分化情况的系统性报道,对该病菌的致病性分化规律缺乏深入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病害的有效防治.本研究旨在明确陕西省苹果轮纹病菌的致病性分化情况,本研究采取室内离体叶片针刺接种法和田间当年生新梢无伤接种法,以“富士”为供试品种,对采自陕西省8个县的500个分离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接种后3个月对田间接种结果进行调查发现:全部供试菌株中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现象,从而为揭示陕西省苹果轮纹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奠定基础,并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温度、湿度、pH值、光照、营养等因素对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银杏轮斑病菌(Pestalotiopsis ginkgo)的生长适温为10~30℃,产孢适温15~35℃,最适温度均为25℃.该菌在pH3~10范围内均能生长和产孢,生长最适pH4~6,产孢最适pH6.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乳糖,葡萄糖、果糖能促进产孢;最佳氮源为硝酸铵,硝酸钾可促进产孢,尿素能抑制菌丝生长和产孢.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6~7,相对湿度低于85%时孢子不萌发,银杏汁液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
  • 摘要:本试验从采自湖北省38个县(市)的白叶枯病标样上共分离得到263个白叶枯菌株,利用含不同单抗基因的6个水稻近等基因系材料IRBB5(Xa5)、IRBB13(Xa13)、IRBB3(Xa3)、IRBB14(Xa14)、IRBB2(Xa2)和IR24(Xa18)作为鉴别寄主对其致病小种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湖北省水稻白叶枯菌的优势致病小种为R4,其次是R5、R3,未发现R7、R8两种小种的菌株.不同区域白叶枯菌致病小种的构成具有明显差异,武汉地区的优势小种为R4,孝感和宜昌地区的优势小种均为R4、R5、R9,黄冈地区的优势小种为R3、R4,荆州地区的优势小种为R5,咸宁地区的优势小种为R3、R5,襄樊地区的优势小种为R2.同时,小种类型与水稻属性有一定的相关性,中稻上小种类型最丰富,早稻上的白叶枯菌毒力较弱,而毒力最强的R9小种只在中稻上出现.另外,试验还对分离自同一田块不同发病株及同一病叶不同部位的白叶枯菌株的小种构成进行了比较,发现其毒力均存在明显的分化,且其毒力分化无规律性,呈完全随机状态.
  • 摘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 Xoc)属于革兰氏阴性植物病原细菌,侵染水稻产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BLS,简称条斑病),是东南亚国家和我国水稻上的重要细菌病害,在局部地区己成为水稻上的第四大病害.Xoc在非寄主植物上的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和在寄主植物上的致病性(pathogenicity)是由hrp基因簇决定的.hrp基因编码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将效应蛋白(T3SS effectors)注入植物细胞中,干扰和改变植物的代谢途径从而导致植物产生抗(感)病性.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方式获得了Xoc hrcQ基因的敲除突变体,结果显示,hrcQ突变体丧失了在烟草上激发过敏反应(HR)的能力和在水稻上的致病性;hrcQ基因是受诱导表达的;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结果显示,HrcQ可分别与Hpal,HrcN,HrpBS和HrpB2互作。
  • 摘要: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细菌病害.和其他革兰氏阴性植物病原细菌一样,Xoo拥有hrp基因簇,决定着病原细菌在非寄主植物上的过敏反应(HR)和在寄主植物上的致病性(卫athogenicity).本研究对白叶枯病菌hrpD6基因进行了突变。hrpD6基因突变还影响T3s效应分子hpal基因的转录表达和Hpal蛋白的分泌,暗示hrpD6基因对hpal基因转录表达具有调控作用。hrpD6基因的缺失导致白叶枯病菌不能激发烟草产生HR和丧失在水稻上的致病性,主要是HrpD6对hpal基因转录表达具有调控作用,并影响T3S效应分子Hpal的分泌。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分析hrpD6是否参与T3S分泌装置的形成和调控其他h,基因的转录表达从而决定病菌在非寄主上的HR和在水稻上的致病性,提供了科学线索。
  • 摘要:柑橘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水果,中国是世界上产柑橘最多的国家,其次是、巴西、美国、墨西哥和西班牙.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由难人工培养的韧皮杆菌(Ca.Liberibacter asiaticus)引起的柑橘毁灭性病害.新近研究表明柑橘罹病组织内除存在韧皮杆菌外,还存在植原体或伴生微生物.本研采用定向分离培养技术与基于16S rDNA基因的RFLP-PCR,对柑橘黄龙病植株和健康植株的韧皮部内生菌区系进行比较分析,为研究柑橘植株韧皮部内生细菌与黄龙病菌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基础.
  • 摘要: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是柑橘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最早在我国广东省潮汕地区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本研究通过对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Ca.L.asiaticus"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找到一个原噬菌体末端酶大亚基片段CLIBASIAes 05610,根据该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对来自广东和云南两地感染了“Ca.L.asiaticus”的柑橘样品进行PCR检测,在来自广东的120个感染“Ca.L.asiaticus”柑橘样品中,有19个样品检测到了原噬菌体基因序列(CLIBASIA_05610),在来自云南的39个感染"Ca.L.asiaticus"柑橘样品中,有38个样品检测到了原噬菌体基因序列(CLIBASIA 05610 ),原噬菌体在两地的出现频率不同说明广东和云南的“Ca.L.asiaticus"种群存在差异。
  • 摘要:基因水平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又称基因横向转移(lateral gene transfer,LGT),是指在差异生物个体之间,或单个细胞内部细胞器之间所进行的遗传物质的交流.差异生物个体可以是同种但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的生物个体,也可以是远缘的,甚至没有亲缘关系的生物个体.基因水平转移是相对于基因垂直转移(亲代传递给子代)而提出的,它打破了亲缘关系的界限,使基因流动的可能变得更为复杂.细菌作为地球上存在时间最久且分布最广的一类生物,其进化历史一直在学术界备受争议.最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动植物病原菌的毒力以及大量耐抗生素的抗性基因的发现,主流的观点已经认为基因的水平转移是细菌进化的最主要动力.开发了一个新的方法用于检测不同物种间基因的水平转移,通过比较基因的进化树与物种的进化树,分析进化分支节点的变化,并利用bootstrap抽样方法确定水平转移基因变化的阈值,最终确定水平转移的基因以及其供体和受体物种。新的方法不仅能快速的分析大量多物种的基因进化树同时也考虑到了不同进化树构建方法带来的差异,在进行确定水平转移基因时过滤不同进化树构建方法存在较大差异的物种基因。
  • 摘要:柑橘溃疡病是柑橘上发生为害严重的病害之一,在世界许多的柑橘产区有发生,可为害柑橘叶片、果实及幼枝,影响柑橘树势和产量.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地毯草黄单胞杆菌柑橘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 (Hasse) Vauterin].该病菌的自然寄主主要为芸香科柑橘属和枳属植物.在该病发生区,各类含铜制剂(包括硫酸铜、氢氧化铜和氯化铜等)是国内外防治该病害常用的有效药剂.为明确长期使用铜制剂对该病菌抗铜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室内离体培养方法,测定了在不同硫酸铜的长期作用下该病菌的抗铜性变化.结果表明长期地在较高浓度CuS04胁迫下可显著提高该病菌的抗铜性。因此,在生产上长期大量使用含铜的化学杀菌剂防治柑橘溃疡病存在导致抗性或耐药性病菌菌株产生的风险。
  • 摘要:目的:对多种植原体16SrDNA基因序列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比较,以期区分葡萄金黄化植原体不同亚种,从而为葡萄金黄化植原体的鉴定提供新依据.rn 方法:用植原体通用引物R16mF2/R16mR1扩增7种不同植原体16SrDNA基因序列,得到约1.5kb的DNA片段,将此片段克隆到PGM-T载体,并通过酶切鉴定,对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利用限制性内切酶XmnⅠ、XspⅠ、TaqⅠ和RsaⅠ对目的片段进行酶切电泳分析.rn 结果:所扩增两个不同亚种的葡萄金黄化植原体D型和C型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9.72%,但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将上述两个亚种从植原体榆树黄化组中区分.rn 结论: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通用引物R16mF2/R16mR1所扩增的基因片段,可以将葡萄金黄化植原体区分.
  • 摘要:在自然情况下,植物病原细菌与生防细菌大都以生物膜形式存在,而不是保持自由游动的状态,并且这些生物膜系统中的细菌是以一种关系复杂的"协作联合体"的形式聚集存在.细菌生物膜是细菌为了适应生存环境黏附于非生物或活性组织表面,并包被于自身产生的黏液性不均一聚合基质中,形成一种与浮游细菌不同生长方式的细菌群,由细菌和自身分泌的胞外基质组成.在形成的生物膜内,细菌能对营养、代谢排泄物的浓度和细菌群体密度做出反应,调节新陈代谢,并能与邻近细胞相接触,参与细胞之间的交流.此时,深入探讨生物膜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影响因子,以抑制乃至破坏病原细菌生物膜、促进生防细菌高效产膜,对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 摘要:革兰氏阴性植物病原细菌含有高度保守的hrp基因簇,编码形成Ⅲ型分泌系统将致病性效应分子注入植物细胞中,通过改变寄主的生理代谢决定寄主植物的抗病性或者感病性.hrp基因的突变改变了病原细菌在非寄主植物上激发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和在寄主植物上致病性.植物病原黄单胞菌hrp基因簇主要由10个hrp、9个hrc(hrp-conserved)和数量不等的hpa(hrp-associated)基因组成.9个hrc基因在动植物病原细菌中高度保守,编码Ⅲ型分泌系统的核心组分.效应分子通过hrpE基因编码的Hrp pilus,经由HrpF进行转位进入植物细胞中.hpa(hrp-associated)基因对于病菌的毒性有一定贡献,但这类基因突变并不像其他hrc基因那样可显著改变病菌在寄主上的致病性和在非寄主上的HR.除了hrpE和hrpF,另外8个hrp基因的精确功能还不清楚,包括hrp B1基因.结果不仅明确了hrpBl基因在病原菌致病性中功能,而且提示hrpBl基因产物通过T3SS分泌到胞外,并且可能起到效应分子的功能。这为进一步研究hrpBl基因在病原细菌与寄主植物互作中的功能提供了科学线索。
  • 摘要:烟草青枯病是威胁世界烟草生产的一大毁灭性病害在中国,此病在河南、山东、江苏、云南、广西、河北、湖南、广东、福建等地普遍发生.近年来,烟草青枯病在山东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且常与黑胫病并发,使为害更加严重.烟草青枯病病原为Ralstonia solanacearum E.F.Smith,它的寄主范围非常广,能侵染50多个科数百种植物,包括许多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作物.关于该病的防治目前生产上缺乏有效的药剂和抗性品种,且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着耗时长、灵敏度低、易受人为及环境因素的干扰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为病害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笔者根据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致病相关基因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RS-1/RS-2,用于R.solanacea~的分子检测。利用该对引物对包括R.solanacea在内的12个烟草病原菌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只有R.solanacea~能扩增出一条300bp左右的特异性条带,其他菌株及阴性对照均无扩增产物。对烟草组织的检测结果也表明,该对引物能特异性的检测到基因组DNA的存在,因此该引物可以用于烟草组织内青枯病菌的分子检测及病害的早期诊断。
  • 摘要:玉米细菌干茎腐病(Bacterial dry stalk rot)是由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引起的一种新的细菌病害.细菌干茎腐病症状主要表现为茎下部的叶鞘表面出现褐色病斑,发病部位茎皮以及茎髓组织消失并形成不规则的缺刻,发病部位组织表现为干腐,植株向发病侧扭曲和倾倒,因而植株矮小.由于发病玉米为制种田的亲本材料,发病植株过于低矮,无法正常向母本提供花粉,严重影响制种产量.本研究采用三亲交配的方法构建了致病性菌株P.agglomerans XJ1转座子Tn5突变体库,Southern印迹杂交,结果显示Tn5在菌株XJ1染色体上为随机、单拷贝插入.本研究表明玉米干茎腐病原细菌P.agglomerans XJ1中yhfk基因参与在玉米茎上的致病性,首次完成了yhfk基因的克隆与鉴定,并证明了该基因参与病原菌致病性的功能。
  • 摘要:以16个植物病原细菌harpin蛋白为代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arpin蛋白家族的特征进行分析.利用软件Lasergene 7.0统计分析Harpin家族的理化特性;利用在线软件CLUSTAL2.0.12进行蛋白的序列比对.结果表明,Harpin蛋白家族的等电点在3.61~6.34之间,基因在402~1113 bp之间.富含甘氨酸,绝大多数甘氨酸的含量都在13%~25%之间,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半胱氨酸.富含甘氨酸序列呈现特征性分布,序列GGG-GG(或者GG-GGG)不同程度地在部分harpin中出现.来源不同种群的harpin分别具备保守序列,黄单胞菌harpin的保守序列为QGISEKQLDQLL和ILQAQNGGG;欧氏杆菌的为GQFMDQYPE和PDDDGMT;丁香假单胞菌的为LIHEKLGDNFGASA.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将Harpin家族划分为Hpa、HrpN和HrpZ3个组群.本研究对于进一步探讨harpin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更好地利用harpin蛋白及其基因防治植物病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植原体(phytoplasma)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属柔膜菌纲(Mollicutes),寄生于植物韧皮部筛管内,主要由叶蝉等刺吸式昆虫传播.目前国际上对植原体鉴定分类的重要依据是保守基因16SrDNA.Lee等(2000)和Wei等(2007)根据16SrDNA的PCR产物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将植原体分为14个组,泡桐丛枝植原体被划分于16SrⅠ组,即翠菊黄化植原体组.Lin等(2009)从泡桐丛枝植原体南阳株系中克隆到两个质粒pPaWBNy-1和pPaWBNy-2,其中对pPaWBNy-1 ORF4编码的蛋白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制备抗血清.本实验以感染植原体的丛枝泡桐和健康植物材料为对照,应用pPaWBNy-1 ORF4蛋白抗血清分别对16SrⅠ组长春花绿变植原体及其他组的植原体如板栗黄化皱缩植原体(16SrXIX),枣疯病植原体(16SrV)、樱桃致死黄化植原体(16SrV)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和间接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从枝泡桐中检测到大小为34kDa的特异性目的条带,并在丛枝泡桐和健康泡桐中都检测到一条90kDa较弱的非特异性条带;而在海南绿变长春花植株中检测到两条分别为49kDa和45kDa,且明显比泡桐丛枝弱的条带,在枣疯病材料中检测到45kDa很弱的非特异性条带;板栗黄化皱缩、樱桃致死黄化和其他健康材料中没有检测到任何条带。在间接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测中,除丛枝泡桐切片外,其余材料在韧皮部均无荧光亮斑出现。
  • 摘要:本文就当前植原体病害的诊断、病原检测和鉴定的技术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评估和分析,主要包括病害症状鉴别诊断、电子显微镜观察病原形态、抗生素处理、嫁接传病和介体昆虫传病、组织学和生物化学技术、植原体抗体制备与血清学测定技术、核酸杂交技术、植原体基因扩增和序列分析技术等内容.指出植原体的鉴定方法虽然与分类有相似之处,但要求有所不同。对一组植原体的鉴定必需以这些植原体已有的分类系统为前提。目前来看,植原体鉴定的有效方法是对其保守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确定其分组和系统发育关系。但血清学、寄主范围、传病介体专化性也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和必要补充。虽然根据16Sr DNA为主要依据进行的植原体分类和候选种的命名尝试,己有重大突破,但与其他可培养的和有细胞壁类细菌的分类鉴定相比还很不完善;我国在这方面还要走更长的路。
  • 摘要:梨火疫病是梨树、苹果树等蔷薇科植物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其病原为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y),繁殖材料和水果调运是该病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还没有该病害的发生为害报道,但随着国际上越来越频繁的种质交流和贸易往来,该病害传入我国的潜在风险性不断增加.本文对梨火疫病菌的操纵子全序列进行了扩增和克隆,根据基因序列,在23S序列的前500bp内设计检测梨火疫病菌的特异性引物23SF/23SR(5'-TTTGTGTGTTAGTGGAA-3',5'-TGAGGACTGACTGGCTA-3'进行PCR扩增,结果可在梨火疫病菌中扩增出一条长度为166bp的特异性条带,引物灵敏度为10-6μg/ml。
  • 摘要:玉米内州萎蔫病(Goss's Bacterial Wilt and Leaf Blight of Corn)是北美玉米生产中的严重病害之一,1969年首次报道于内布拉斯加州,至今为止已经扩散至爱荷华州、堪萨斯州、南达科塔州、科罗拉多州、密歇根、明尼苏达、伊利诺斯州、威斯康星州和加拿大安大略湖等地区.本研究利用人工注射接种的方法模拟了自然感病的玉米籽粒,研究了籽粒表面消毒的条件,在保证表面消毒效果的同时,可以较好地保证内部细菌不受影响,避免降低反应灵敏度,有利于后续半选择性培养基法的检测。通过Cmn的半选择性培养基sCNS进行分离培养,其灵敏度可以检测到一万粒玉米籽粒中一粒携带1.2×10-6CFU Cmn的籽粒。 将Cmn的半选择性培养基sCNS和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相结合,构建了进出境玉米种子上Cmn的Bio-PCR和Bio-realtime-PCR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从样品中分离和检测Cmn,在口岸检疫部门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摘要: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是由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引起,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检疫性病害.病原菌可以为害西瓜,哈密瓜,甜瓜等,对瓜类生产及相关产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近年来该病在福建各地西瓜种植地发生为害,从三明、南平和福州地区的闽清、闽侯等地采集的发病西瓜中分离到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采用通用引物扩增了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燕麦食酸菌燕麦亚种和燕麦食酸菌卡特莱兰亚种及若干近缘种的16S rDNA和ITS序列.根据序列的差异设计了多对引物用于鉴别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通过多轮的筛选与PCR条件的优化,获得了可有效进行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检测的特异引物,并建立了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
  • 摘要: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简称Xoo)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之一;同时水稻-Xoo互作体系已成为研究植物-病原细菌互作的重要模式系统之一.Xoo的单根极生鞭毛是菌体主要的运动器官,鞭毛素(Flagellin)是鞭毛丝的重要组分,与细菌运动性密切相关;同时,鞭毛素还是一类可以诱导寄主植物细胞发生防卫反应(PTI)的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PAMPs)因子.本研究通过对PXO99A菌株鞭毛基因簇中鞭毛素(FliCxoo)进行了功能鉴定.本研究目的和意义在于明确FliCxoo在Xoo侵染水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水稻-Xoo互作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细菌鞭毛的生物合成过程是由许多位于鞭毛基因簇中的基因在一个级联调控系统的作用下共同完成的,涉及到多种调控因子及鞭毛合成基因的表达.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简称Xoo)鞭毛生物合成的调控体系至今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以野生型菌株PXO99A为材料,构建了rpoNxoo、fleQxoo和fliAxoo的基因缺失突变体.发现3个基因缺失突变后,菌体运动性大大减弱,鞭毛丧失.表明rpoNxoo、fleQxoo和fliAxoo对运动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在Xoo中存在着由σ54、σ28和FleQ调控的鞭毛生物合成调控系统.通过对PX099A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存在两套与鞭毛合成有关的基因簇(2591336-2656886,2803423-2868973)。这两套鞭毛基因簇虽然位于基因组的不同位置,但内部各基因的排列次序基本一致,分别由PXO_01016汀烤帕至PXO_00954(cheA)和PXO_06150以触M)至PXO_06212(cheA)之间的基因组成。虽然两套鞭毛基因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一套鞭毛基因簇由63个基因组成,而另一基因簇则由61个基因组成。
  • 摘要:本文使用ACD公司提供的芜菁花叶病毒抗体建立斑点酶联检测技术,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采用两种方法对表现叶片褪绿的建兰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表明有2%的检测样品中收到该病毒侵染.
  • 摘要:本文报道我国炭疽菌属一新种,研究真菌分类,经室内病原菌株观察,测量和绘图,鉴定出1种炭疽菌新病害,现描述于后,以供植保、植检部门参考。
  • 摘要:甜菜褐斑病是由甜菜尾孢菌(Cercospora beticola)引起的真菌病害,是世界甜菜生产中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一般年份可使甜菜块根减产10%~20%,含糖率降低1~2度,茎叶损失40%~70%.甜菜褐斑病田间症状初期不明显,难以与其他真菌病害初期症状区分,而后期病害症状典型时,则往往会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并且Cercospora beticola所在属真菌的菌落形态和分生孢子大小极为相似,并随环境条件而发生变化,形态学诊断较难且费时较长,因此,利用分子检测有利于早期快速诊断甜菜褐斑病.目前,报道的甜菜褐斑病分子检测方法主要有3种:基于转录间隔区ITS检测法、基于编码actin蛋白开放阅读框的actin检测法和基于特异片段的特异引物Cebe检测法.有关甜菜褐斑病的分子检测研究国内未见文献报道.通过对甜菜褐斑病原3种分子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表明特异引物Cebe2能有效地检测甜菜褐斑病,为甜菜褐斑病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方法,特别是甜菜褐斑病由于受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条件不适宜时表现为隐症,条件适宜时病害迅速扩展而不利于及时控制。因此,利用甜菜褐斑病菌特异引物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体系,可为该病害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 摘要:2009年在四川攀西地区发现一种毁灭性的石榴新病害,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此病害将可能成为该地区石榴生产上巨大的潜在威胁.通过对病株的症状观察,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形状、显微特征观察,并采用柯赫氏法试验,明确了该病原菌是由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引起的石榴枯萎病.该病害是除印度和中国云南蒙自石榴产区外,在四川省石榴产区为首次报道.
  • 摘要:革兰氏阴性植物病原细菌利用hrp基因编码的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 secretion system,TTSS)把效应蛋白(effectors)直接注射到寄主细胞中,从而导致在寄主植物上的致病性(pathogenicity)和非寄主植物上的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HR是一种快速的局部细胞程序化死亡的形式,用来阻止和限制病原菌在植物中进一步的扩展.由于HR是植物的一种免疫抗病反应,因此寻找激发HR的激发子更具有科学和实践意义.例如,从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获得的HrpN、从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中获得的HrpZ和从水稻黄单胞菌中获得的Hpa1,都具有激发非寄主烟草产生HR反应的特性,统称为harpin蛋白.本研究通过基因敲除方式分别获得了hpal和hpaB的单突变体以及双突变体。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hpal突变体在水稻上的毒性减弱,在烟草上仍能激发HR;hpaB单突变体以及hpal和hpaB双突变体在烟草上仍能激发HR,但在水稻上无致病性。这暗示,水稻条斑病菌除Hpal外,还存在另外的harpin蛋白,且为不依赖于HpaB进行分泌。免疫杂交结果显示,hpaB突变后,效应分子XopQ不能通过T3SS进行分泌。这提示,HpaB控制了T3SS效应分子的分泌,从而决定病菌在水稻上的致病性。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发掘水稻黄单胞菌中另一harpin蛋白以及分析依赖和不依赖于hpaB的T3SS效应分子与水稻的互作关系,提供了科学线索。
  • 摘要:由木质部限制性赖氏细菌木质部变种(Leifsonia xylisub sp.xyli,Lxx)引起的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是世界甘蔗产区普遍发生的种苗传播病害,是导致宿根蔗产量低、品质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种植健康种苗是防治该病害的有效措施,建立灵敏快速的病原检测方法是发展健康种苗的技术保障.本研究根据甘蔗宿根矮化病病原细菌Lxx的16S~23S核糖体DNA ITS区域设计合成3条特异引物F1、F2和R,F1/R作为第1轮扩增引物,F2/R作为第2轮扩增引物,提取样品总DNA,建立了检测Lxx的半巢式PCR体系,扩增片段约260bp.用该方法检测蔗茎、组培苗、田间植株感染Lxx的情况,效果良好.随机抽取两个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显示扩增到的片段是Lxx部分序列,与己报道的澳大利亚LxxDNPRC108株系、LIA株系和巴西Lxx CTCB07株系(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DQ232616、AF034641和AE016822)相应片段序列同源性100%,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Lxx 16296株系(GenBank登录号AF056003)相应片段序列同源性99%.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从广西各甘蔗主产区采集的不同品种甘蔗样品41份,有35份样品扩增到预期片段,Lxx检出率高达85.37%,表明田间甘蔗普遍感染Lxx,加强RSD的防治技术研究和相关措施落实是当务之急.该方法的建立可以为RSD抗病育种研究、健康种苗脱菌处理提供有效检测手段.
  • 摘要:P.syringae pv.syringae的寄主范围很广,其中包括禾本科的水稻,引起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病斑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穗茎及谷粒均可受害.目前国内对于该病菌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因其引起的梨花枯、梨树芽枯以及叶斑和溃疡等.为满足2009年印尼对从我国进口杂交水稻种子提出的P.syringae pv.syringae检疫要求,本课题组尝试用Real-time PCR方法对该致病菌进行检测鉴定.分析结果证明获得的是P.syringae pv.syringae的TTS序列。将该序列与以上6种同源序列以及本课题组获得的水稻种常见致病菌Pseudomonas fuscovaginae,Pseudomonas syringae pv.panici的ITS序列共9种,通过DNAStar的MegAlign模块以ClustalW算法进行序列分析。通过分析序列的差异,设计P.syringaepv.Syringae的特异性PCR扩增引物,通过Real-time PCR进行特异性鉴定扩增。
  • 摘要:由植原体引起的泡桐丛枝病分布于整个泡桐栽培区,遍及全国各地.泡桐丛枝病的发生使泡桐的长势减弱,导致木材质量下降,严重时导致病株死亡.植原体具有多型性,形态大小约为80~1000nm,基因组大小为500~1300kb之间,其DNA组成AT含量为75%左右.迄今对于植原体的致病机制及致病因子、寄主与病菌互作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克隆与泡桐丛枝植原体的相关致病基因功能及研究其与寄主的相互作用和生物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泡桐丛枝植原体侵染后发病的泡桐组培苗ZD为材料,TRIZOL法提取植物总RNA,Oligotex kit吸附法分离纯化泡桐组培苗真核mRNA后,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利用SMART技术,在酵母菌株AH109中构建感病泡桐组培苗cDNA酵母文库。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文库转化率为2×10-7,文库滴度为1.24×10-8pfu/ml,重组率100%,插入片段分布于300-3000bp,集中于750bp左右。因此,该文库为今后利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研究泡桐丛枝植原体相关致病基因和寄主的互作关系打下基础。
  • 摘要:利用平板稀释法对青枯病不同发病时期不同部位的番茄、花生和生姜植株的青枯雷尔氏菌进行分离,从番茄青枯病发病初期的病株根部和青枯病发病后期的病株茎中部分离到的青枯菌中除了强致病力的菌株外,还分离到少量无致病力的菌株,分别占2.5%和2.2%,从生姜病株的茎上分离到的青枯菌均为无致病力的菌株,结果表明青枯雷尔氏菌在自然条件下在不同作物的不同部位存在不同致病力的分化.
  • 摘要:水稻由于形态特性、生理特性、基因特性、生态特性、代谢特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品质,产量,抗性,营养,适应,栽培等品种特性。每个品种都伴随着不同的内生菌的生长,形成特定的水稻内生菌群落结构特征,不同的内生菌群落结构是水稻内生环境和环境条件自然选择的结果。反过来,不同的内生菌群落特征反映了水稻的特定品种特征。本研究选择野生稻、常规稻、杂交一代品种分析其群落结构差异及对汕优63不同部位进行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野生稻、常规稻及杂交水稻植株内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共分离到29株内生细菌,29种分离物进行Sherlock MIS微生物全自动鉴定,相似度系数大于0.5的有27个细菌,隶属于11个种,5个属,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金杆菌属(Microbacterium)、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其中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同时以内生细菌为变量,以品种为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到内生细菌可以聚为三类,与品种有关。
  • 摘要:目的:水稻细菌性谷枯病,是一种种传病害,目前已蔓延至东南亚、拉丁美洲及非洲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大陆地区目前尚未证实有该病害发生,2007年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目前针对该病菌检测的快速检测方法均建立在传统分离生化鉴定和常规PCR和实时荧光PCR的分子检测方法基础之上,传统生化鉴定费时费力,分子生物学鉴定无法做到对活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的鉴定.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筛选检测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活菌的方法,对该病害的快速检疫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试验采用国际上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发生的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标准菌株制备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特异性免疫抗体,抗体纯化后结合在MACS微型磁珠(MACS MicroBeads)免疫磁珠上制备成结合有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抗体的特异性检测磁珠,利用该磁珠能特异性捕获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并且具有磁性吸附的原理,用制备的特异性免疫磁珠与待测样本提取或浸泡液的浓缩液混合,捕获水稻种子和水稻材料提取浓缩液中的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在磁铁吸附磁珠的条件下将未结合的其他菌体洗去后制备成纯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菌液,进行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结果:制备的免疫磁珠能够特异性地捕获待测样品中的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通过染色观察可明显地将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的活、死进行区分,通过对该方法的灵敏度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从含有100cfu/L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活菌的液体中对该菌进行检测,在2h内就可检测出样本中的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活菌。结论:使用免疫磁珠捕获结合cFDASE/PI荧光染色技术解决了常规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不能快速检测活细菌的不足,该方法可特异性地、快速检测样本中的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适用于对水稻材料和环境中的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的快速筛选,对口岸快速验放和田间监测提供了技术保障。
  • 摘要:本文对梨内生细菌LP5的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运用单因素发酵试验和正交试验,通过测定其不同时间范围内菌体的生长量以及抑菌率,确定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组分为酵母十蛋白胨5g、麦芽糖20g、牛肉膏10g;正交试验测定,结果表明温度为30℃,pH值为9.0,碳源为2.0%,氮源为1.0%,培养时间60h时,菌体生长量最大,对梨黑斑病菌的抑菌率最高.
  • 摘要:Ralstonia solanacearum is a soil-borne plant pathogen that causes bacterial wilt disease in more than 200 species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important crop plants such as potato, tomato, tobacco, banana and peanut.While most strains of R.solanacearum are tropical, one group, known as Race 3 biovar 2 (R3b2), is adapted to cooler environments and can attack plants, most notably potato and tomato, in temperate zones and tropical highlands.Although extensive observations have documented the cold tolerance of R3b2 strains, there have been no studies of the mechanisms that underlie this distinctive ecological trait.
  • 摘要:2008~2009年,通过问卷和实地考察,调查了北京、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和辽宁等地的部分苹果园及苗圃根癌病的发生和为害情况.结果表明,这些苹果产区均有根癌病发生和为害,其中,果园根癌病的发生为害较轻,苗圃的病害发生情况相对更严重,个别苗圃的发病率达到了10%.从苹果病苗根癌瘤中分离到致病土壤杆菌菌株;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性状和16SrDNA序列分析,将其中3株鉴定为根癌土壤杆菌(Ag robacte rium tumef aciens,原A tumefaciens 生物1型),其余5株为发根土壤杆菌A rhizogenes(原A tumefaciens生物2型).室内平皿抑菌检测和温室指示植物接种试验表明生防菌株K84和E26对苹果根癌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K84作用强于E26.
  • 摘要:黑腐病是十字花科蔬菜上常见的细菌病害,病原菌为Xanthomonascampestris pv.campestris (Xcc),种子带菌是其实现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目前国际上报道的用于分离培养Xcc的选择性培养基主要有NSCAA、FS和CS20ABN等,但由于不同菌株对培养基中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这些培养基的分离效果各有差异,使用前应进行验证,避免在分离及后续的检测操作中出现假阴性结果.本试验对NSCAA和FS这两种ISTA推荐使用的Xcc选择性培养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培养基中包括抗生素在内的各组分对Xcc生长的影响,并对FS培养基进行了改良,用于十字花科蔬菜种子中Xcc的分离与检测。结果表明:供试的Xcc菌株(由广西大学唐纪良教授课题组提供)在NSCAA选择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与普通LB培养基相比,Xcc菌悬液在NSCAA平板上培养3d后的分离回收率(recovery)为26.3%-38.5%,表明该培养基可用于种子带菌分离与检测。
  • 摘要: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水稻受到白叶枯病菌侵染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可导致绝收.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明显的致病力差异,目前白叶枯病菌大致能区分为7~10个组群,但由于国内没有一套统一的鉴别寄主,各地关于白叶枯病菌系的划分缺乏可比性.水稻白叶枯病是安徽水稻上的主要病害,承河元等曾于20世纪90年代对安徽省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致病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安徽水稻白叶枯病菌中存在0、Ⅰ、Ⅱ和Ⅲ致病型,其中以致病型Ⅱ为优势型.近年来随着水稻生产的快速发展,品种调运的频繁,促进了水稻白叶枯病菌的变异和生理小种的复杂化.为明确安徽省白叶枯病害发生区的小种类型,以及随着水稻品种布局的改变,病菌优势小种的改变情况,笔者从安徽省不同生态稻区的水稻白叶枯病标本中分离出70多个水稻白叶枯病菌分离物,选择具有区域代表性菌株42株,利用金刚30和IRBB14,IRBB13,IRBB4,IRBB203,IRBBS近等基因系,在水稻孕穗期采用剪叶接种法明确其生理小种。结果表明,安徽省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共有3种类型,优势小种为X-gds和X-gd6,其中生理小种X-ah7在以往研究中未鉴定,推断可能为新小种。
  • 摘要:在摇瓶发酵培养基的基础上利用在180 L和270 L中试罐进行发酵条件的探索.最终确定了工业化中试发酵TB2菌株最佳发酵条件:初始pH值为7.5,以3%接种量接种到发酵罐,45%装液量,容氧率为30%,温度30~33℃,最佳放罐时间为32h左右.优化条件下发酵水平达到3.0~6.5×1010 cfu/ml,芽孢形成率达到90%以上.发酵液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得到了TB2原粉,制剂活菌数达1.2×1011 cfu/g.TB2粉剂对香蕉保鲜期轴腐病和炭疽病的防效达34.32%~66.32%和62.42%~73.90%,对辣椒采后果和辣椒苗期疫病防效达61.51%~76.39%和63.30%~86.60%,同时TB2菌剂对辣椒幼苗有较好的促生作用.
  • 摘要:环鸟苷二磷酸(c-di-GM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中的新型第二信使,具有调节包括细胞信号交流、生物膜形成、运动性和毒性等生物学功能.c-di-GMP的代谢(生物合成和降解)分别受带有GGDEF结构域的鸟苷酸环化酶(DGC)和带有EAL或HD-GYP结构域的磷酸二酯酶(PDE)调控.为了阐明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简称Xoo)c-di-GMP信号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功能及其调控机理,本研究对c-di-GMP代谢系统中GGDEF/EAL/HD-GYP结构域蛋白初步进行了分子鉴定,并对其上下游调控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 摘要:双份信号传导系统(TCS)是细菌主要的感应一应答调节机制,由组氨酸激酶传感蛋白(HK)和应答调节蛋白(RR)组成.HK可通过自磷酸化作用将外界信号刺激转化为细胞内的化学信号;RR一般定位在细胞质,接受组氨酸激酶传递的磷酸基团,其N-末端是信号接受区域,C-末端为具有效应子特性的信号输出区域,具有转录调节因子、酶类以及其它活性,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调控基因的转录及细胞活动.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简称Xoo)野生型菌株PX099-A基因组序列中存在2套结构相似的鞭毛合成相关基因簇;本研究通过基因克隆、序列分析、突变体构建及相关表型测定,对△FlgRRxoo分子特征及其表型进行了鉴定分析,阐明了FlgRRxoo在Xoo致病性、毒性因子产生、运动性等方面的作用。
  • 摘要:为了阐明水稻白叶枯病菌北方菌株的毒性组成,本研究对2008年和2009年从辽宁、吉林、河北、山东4省采集的103个菌株进行了DNA指纹图谱的PCR鉴定,并利用一套标准通用的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近等基因系作为鉴别品种,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用3种不同引物对测定菌株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均可以鉴别出与Xoo代表菌株完全一致、而与水稻条斑病菌明显不同的DNA指纹图谱。本研究结果明确了北方稻区Xoo的田间流行菌株及其分布、揭示了其毒性组成,有利于指导北方稻区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和有效使用。
  • 摘要:目的:番茄溃疡病是导致番茄大幅减产的最重要细菌性病害,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种子带菌是该病大规模流行和远距离传播的最主要途径,种子上携带的微量病菌就可以引起该病的大规模流行.由于种子的带菌率较低,传统的种子检测方法常常导致微量病菌被漏检,不能满足种子带菌检测的要求.因此,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灵敏的番茄种子带菌检测方法,对有效阻止有害生物入侵和蔓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rn 方法:采用不经过病原富集的方法如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中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直接PCR{Direct-PCR)、巢式PCR(Nested-PCR)直接对番茄溃疡病菌纯菌液和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进行检测,并与经过病原富集后再结合PCR技术如膜过滤PCR,BIO-PCR,以及将免疫学富集和PCR技术结合起来的硝酸纤维素膜PCR、免疫捕捉PCR(IC-PCR)和免疫磁珠分离PCR(IMS-PCR)等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并从检测灵敏度、检测周期,检测稳定性及检测成本等角度对上述方法进行评价。rn 结果:免疫学方法如ELISA在梯度稀释的纯菌液和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中的检测灵敏度均为lO6CFU/ml。单纯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如Direct-PCR和Nested-PCR在纯菌液中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CFU/ml和lO2CFU/ml,在模拟带菌种子提取液中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lO6CFU/ml和104CFU/ml。rn 结论:将免疫学富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起来的IC-PCR和IMS-PCR由于其检测灵敏度高,检测周期短,可适应快速、准确的检测要求,具有更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摘要:大蒜X病毒(Garlic virus X,GarVX)隶属线状病毒科,葱X病毒属.该属病毒粒子呈弯曲线状,无包膜,长约800nm,直径约12 nm;基因组为正单链RNA,3'端具Poly(A).序列分析表明,葱X病毒属病毒成员与同属线状病毒科的马铃薯X病毒属、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和凹陷病毒属病毒具有相似的基因组结构,第一个阅读框都编码复制酶蛋白,随后是4~5个小的阅读框.在马铃薯X病毒属、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和凹陷病毒属病毒中,ORFs2~4依次重叠构成三基因盒(triple gene block,TGB),分别命名为TGB1,TGB2和TGB3,相应编码TGBp1,TGBp2和TGBp3蛋白.以GarVX为材料开展了TGB2的细胞定位及寄主体内互作蛋白的研究。研究表明,TGB2-GFP定位于内质网,并在内质网上形成颗粒结构,当内质网受到破坏时,TGB2-GFP蛋白的定位随之变化;融合RFP的TGB2蛋白能够沿内质网来源的丝状结构在细胞内进行多种方式的运动;GFP荧光扩散实验表明,TGB2-GFP能够进行细胞间的运动;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从大蒜中筛选获得一个分子量17。的蛋白(p17);该蛋白定位于核仁;TGB2与p17的互作改变了p17的核仁定位,但没有影响TGB2蛋白的细胞间运动。
  • 摘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为害番茄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毒病害,自传入我国后,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由南向北快速扩展.北京市于2009年在番茄主产区大兴区首先发现表现典型黄化曲叶症状的番茄植株,经分子检测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随后经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在北京市13个郊区县中已经有10个区县发现该病发生,其中部分大棚温室绝收.为了解番茄苗期带毒率以便进行综合防控,首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番茄叶片DNA提取方法和烟粉虱传双生病毒PCR检测体系,建立了简洁、快速、高效稳定的番茄苗期带毒检测技术体系。随后在北京市4个区县的番茄育苗温室以及定植1 ^}2d后的温室内采用定点和随机取样方法采集番茄幼苗植株,进行黄化曲叶病毒分子检测,获得了番茄幼苗带毒数据。后续跟踪调查正在进行中。
  • 摘要:当前人类面临六大困境——人口、食物、健康、资源、能源、环境.根源在人,在于人的过分自信、过分自私和对自然的无知:往往高估了人类的知识,忽视了自然的智慧;高估了精英的思维,忽视了人类的问题;高估了土地的万能,忽视了耕地的属性.六大困境错综复杂,事关各行各业、各方人士,至少与农业生产不当有关,与植病防控不当有关—出路也在农业,农业可以大有作为,农业科学家/植物病理学家可以大有作为—面对人类生存困境,面对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集约化生产和农业生产中的大肥、大水、大药给植物带来的病害频发问题和给人类带来的健康、资源、能源、环境问题的挑战,面对气候变化、“绿色革命”等等诸多因素对生物多样性和植病成灾的挑战,植病学家不仅需要关注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更要关注与人类生存安全相关的植病及其有效绿色防控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全局性问题。植病学家任重道远。
  • 摘要:作者通过插入突变途径从稻瘟病菌中鉴定了两个致病新基因COM1和MgCON2.其中,COM1是稻瘟病菌维持正常的分生孢子形态所必需的基因,其缺失显著地减弱稻瘟病菌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力.虽然融合蛋白Com1-GFP或GFP-Com1能使COM1敲除体恢复野生型,但没有显示GFP信号;与此对比,表达融合蛋白Com1335-613-GFP的转化子在细胞核中显示了强烈的GFP信号.Com1含有KPKK、PPVKRPRE和PLAKKFK等3个可能的核定位信号.RNA剪切体组分作为稻瘟病菌中一类新的致病性因子,对其深入研究将加深对RNA剪切体各组分功能的认识。
  • 摘要:嘴突脐孢(Exerohilum rostratum)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可在土壤和大象粪便中营腐生生活,在植物体内作为内生菌存活,同时还是多种植物、动物和人体的致病菌.广泛的生境说明该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环境因子(例如,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等)对多种真菌的形态变化及有性结构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联.嘴突脐孢是形态特征变异较大的一个种,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产生不同形态的分生孢子.已报道培养温度、菌龄及葡萄糖的浓度均对该菌的形态特征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为明确光照对该菌分生抱子形态的影响。笔者对香蕉上分离获得E.rostratum的3个单抱菌株、D087和JLOS)进行光照处理。实验结果表明,E.rostratum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下,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分生孢子,紫外光诱导孢子增长效果显著,而全黑暗条件下促使孢子变短明显,这与E.rostratum种内形态特征变异较大这一理论相符。
  • 摘要:丝核菌(Rhizoctonia)是一类极其重要的土传病原真菌,寄主范围广泛,为害严重.由丝核菌引起的三大作物纹枯病给水稻、玉米和小麦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比较了在不同的培养基、温度、碳源和氮源条件下,水稻、玉米和小麦纹枯病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以其为三大作物纹枯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摘要: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苹果轮纹病是苹果主要病害之一,对树干,特别是果实的为害很大.苹果果实从近成熟开始发病,储藏期继续发病,平均年份果实发病率为20%~30%,有的年份高至50%~60%,给苹果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果实被侵染后呈同心轮纹状病斑,病部果肉腐烂,严重时5~6d可全果腐烂.目前,中国苹果的主栽品种为富士,约为50%,其次为红帅和金冠,分别占10%和6%.这些主栽品种(富士、红帅和金冠)果实对苹果轮纹病均高度感病,随着主栽品种的大面积种植,轮纹病害发生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所以研究一种对该病原的快速鉴定方法也显得更加必要.本实验室根据自己所采集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基因组核糖体ITS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扩增轮纹病菌的引物ipF和ipR,扩增目的片段为347bp,结果发现,从被侵染果实的果皮和果肉处提取的DNA均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而健康果实DNA无特异性条带扩增;对接种后病斑的组织进行分离、形态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均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本研究结果对苹果轮纹菌快速鉴定、田间预测预报、采前及采后果实轮纹病检测及检验检疫的方法提供了快速与准确的手段,有着很重要的实际运用意义。
  • 摘要: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作物,栽培面积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居第四位.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agne de Bary)引起的马铃薯主要的病害,它曾经引起举世著名的爱尔兰大饥荒.目前通过研究马铃薯抗病机制结合传统的和遗传工程手段获得具有广谱抗性的马铃薯品种是育种家的主要目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是指携带与植物内源功能基因同源序列的病毒在侵染植物之后,能够使植物发生基因沉默从而出现表型突变.这种方法具有周期短、不需要遗传转化、可以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生效等优点,因此,可以简单、快速、有效、高通量的研究目的基因的功能.因此,通过VIGS系统研究目的基因在马铃薯防卫反应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功能将是研究的主要目标.本研究将利用马铃薯内源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sacturase,PDS )基因优化VIGS体系。目前已经将PDS基因克隆到马铃薯X组病毒载体(pg106)中,形成重组病毒载体PVX-StPDS,侵染植物后,观察马铃薯叶片颜色的变化,确定体系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然后将利用此体系鉴定一些目的基因如StRac(马铃薯中克隆到的小G蛋白基因在马铃薯抗性建立过程中的功能。
  • 摘要: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方法,构建了一个含有19973个转化株的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插入突变体库.以表型分类,主要有5种表型:1)完全丧失气生及基生菌丝(626株);2)产生大量分生孢子(31株);3)菌丝呈放射状,无色素(26株);4)生长显著受抑制(16株);5)生长受抑制、不产孢(15株).
  • 摘要:非寄主抗性是指一个物种内所有个体对某一种或某一专化型潜在病原物的免疫性.在抗病育种中对非寄主抗性的利用可产生持久抗性的观点已逐渐成为共识,但对非寄主抗性的分子机制至今知之甚少.大麦对大麦专化型白粉病菌的抗性为寄主抗性;大麦对小麦专化型白粉病菌的抗性为非寄主抗性.大小麦属近缘种,白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且分为不同的专化型.大麦与不同白粉病菌专化型的互作是研究寄主非寄主抗性的理想系统.利用这一系统和生物芯片比较了寄主非寄主抗性的基因表达谱并对389个上调的大麦基因进行了抗白粉病功能的验证.结果显示大麦对白粉病菌寄主非寄主抗性的表达谱非常相似,接病24h和36h以后,相关系数分别为0.9322和0.9474。利用RNA干扰技术对389个基因功能验证的结果显示其中有16个基因对白粉病菌具有显著的抗性,但未发现任何非寄主抗性所特有的抗病基因。
  • 摘要:小麦赤霉病由镰刀菌属(Fusarium)的几个种引起,其中禾谷镰抱菌(F.graminearum)是我国的优势种。过去小麦生产上一直采用苯并咪哇类杀菌剂如多菌灵、苯菌灵等来进行小麦赤霉病的化学防治。但自周明国等于1994年首次监测到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赤霉菌株以来,禾谷镰孢菌多菌灵抗药性菌株在群体中的比例逐渐升高。生产中急需开发出新的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多菌灵替代药剂。本研究拟以禾谷镰孢菌的微管蛋白为药剂筛选靶标,为新杀菌剂的开发做准备。本研究采用原核表达的方法,将禾谷镰孢菌的α、β微管蛋白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及pET32a上,经过双酶切及测序验证,α、β微管蛋白基因均以正确的阅读框插入到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处。不仅为高通量筛选微管蛋白抑制剂能够提供分子靶标材料,而且为深入研究真菌微管蛋白的细胞学功能及抗药性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 摘要:菌丝生长是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生活史的一个关键环节.推测:有些在菌丝生长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对M.oryzae侵染寄主植物可能也是必需的.为此,本实验室在前期研究中利用ATMT构建了一个含有近7万个独立转化体的稻瘟菌突变体库,并从该库中筛选出了700余个菌丝生长缓慢的突变体.其中有一个突变体PZ2008经遗传共分离分析确认为T-DNA插入突变体.TAIL-PCR分析表明,标记基因hph插入在MGG_08463的启动子区域,与翻译起始位点距离500bp,作者将该基因命名为MoLCG1.进一步基因同源重组敲除发现:该基因的敲除体具有多样的生物学表型,包括:菌丝生长缓慢,产孢量下降,分生孢子发芽率、附着胞形成率、侵染钉形成率和侵染性菌丝的扩展能力显著下降,以及对寄主植物水稻和大麦的致病力显著减弱等。MoLCGI基因自身启动子驱动的MoLCGl-GFP嵌合基因能完全互补MoLCGI敲除体的缺陷表型,同时发现:融合蛋白MoLCGl-GFP定位于细胞核。
  • 摘要:河北省为国内食用菌生产大省,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由真菌引起的培养料污染对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造成的损失占有相当的比例.以往对河北省食用菌培养料的污染菌情况尚缺乏系统调查.为了掌握食用菌培养料中污染菌的种类和主要优势菌群,以便为合理、准确选择杀菌剂有效控制杂菌的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河北省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培养料污染菌的情况种类进行了调查,对真菌的种类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一般出现多种真菌或2-3木霉复合为害培养料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冀州姬菇培养料的同一个样品中,可同时分离到2属3种真菌:F.prolifertum,T.aureovfride和T.harzianum;采集自遵化香菇培养料的同一个样品中,可同时分离到3种木霉:T.harzianum,T.atroviride和T.longibrachiatum。多种病原菌复合污染增加了为害的严重程度和防治难度。由于不同真菌甚至同一真菌的不同菌株对杀菌剂的敏感性不同,在选择药剂进行防治时应该区分污染菌的种类,做到有针对性的用药。
  • 摘要:烟草靶斑病是近年来我国新报道发生的一种烟草叶部病害,该病为害严重,已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报道,该病害在巴西、美国、意大利及南非烟草产区均有发生.2005年该病在我国辽宁省烟草产区首次发生.烟草靶斑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引起的,其有性世代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目前,国内对烟草靶斑病仍缺乏系统研究,引起烟草靶斑病的立枯丝核菌所属的融合群及其致病性研究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对采自辽宁烟草主产区烟草靶斑病病株中分离到的立枯丝核菌菌株进行了菌丝融合群和致病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地区不同菌株之间致病力也有一定差异,以来自铁岭市开原县李家台乡的菌株间的致病力差异最大,其中致病力最强的菌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00%和86.67,而致病力最弱的菌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7.5%和4.44。这表明供试菌株间存在致病力分化,且致病力强弱与其地理来源无相关性。
  • 摘要: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水稻主要种植地区的水稻稻瘟病菌菌株55份与20个己明确部分水稻抗病基因的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进行互作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的致病性比较复杂,存在明显分化现象,并有一定的地域性差异.不同供试菌株对供试品种的致病力存在较大差异,有的菌株对100%的供试品种均表现出强毒力,有的菌株仅对5%的供试品种表现出强毒力.不同地区菌株的致病力强弱也有较大差别,齐齐哈尔和绥化地区稻瘟病菌群体致病力较强,而佳木斯地区稻瘟病菌群体致病力较弱.利用DPS对供试稻瘟病菌菌株的致病性进行聚类分析,将55个菌株划分为4个致病类型,不同类群菌株对不同品种的毒力频率存在明显差异.
  • 摘要:叶斑病是香蕉采前的主要病害之一.香蕉叶斑病是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叶部病害的统称.各种病原引起的病害都有其典型的特征,但在病害发展中后期,多种病原复合侵染,以致在田间难以通过叶斑病的症状准确判断引起发病的病原,因此无法做到科学防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香蕉叶斑病的病原至少有50种,而发生最严重的3个病原为Mycosphaerella fijiensis、M.musicola和M.emusae.广西香蕉叶斑病病原真菌至少10种,主要病原为Cordana musae和Deightoniella torulosa,部分地区(合浦县)以M.fijiensis为主.为明确本地区主要病原的发生发展规律,以给当地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定时跟踪调查广西南宁市金陵镇香蕉叶斑病病原真菌的发生发展动态.6月15日由单一病原引起发病占发病总数的份额为74.39%,随后不断上升,8月15日达到最高值(88.81%),之后开始下降,9月15日(78.79%)后下降速度增加,10月30日达到最低(33.09%)。而主要病原Cordana musae在6月15日单独侵染发病检出率为22.47%,与其他病原复合侵染的仅为17.54%, 9月30日(单独侵染为45.33%,复合侵染为39.33%)之前,单独侵染始终保持较高的检出率,10月15日(单独侵染为33.80%,复合侵染为46.48%),复合侵染的检出率超过单独侵染,之后复合侵染的检出率保持上升,而单独侵染的检出率呈现明显的下降,10月30日,单一侵染的检出率仅为28.06%,而复合侵染的检出率高达64.75%。
  • 摘要: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是棉花上重要的土传病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实验室收集并采用矿物油室温保藏了我国各地的棉花枯黄萎病菌约2000余株(杨之为等,1996).检测了矿物油室温保存于20世纪50、60、70和80年代的261株植物病原真菌的存活情况,各年代菌株存活率分别为56.9%、64.5%、72.2%和85.3%.其中1株棉花枯萎病菌的存活期达57年,1株禾谷镰刀菌存活期达56年,1株意大利青霉存活期达54年,1株苹果腐烂病菌存活期达53年,1株牡丹枝孢霉的存活期达52年,是至今为止使用该方法保存最长期限的报道(胡东芳等,2010;杨继娟,2010).其中,矿物油室温保存的大丽轮枝菌存活率为55.9%,存活期限长达52年之久.
  • 摘要:通过对蓝莓贮藏期常见病害病原的分离、纯化、培养,共鉴定出灰葡萄孢、草酸青霉、褐孢霉、链格孢和枝顶孢等5种病原菌,并观察5种病原菌在4℃、10℃、15℃、20℃、25℃、30℃、35℃等7种温度下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草酸青霉生长停止,灰葡萄孢、褐孢霉和枝顶孢生长极慢,只有链格孢生长较好.因此对于蓝莓贮藏来说,低温可以减少病原菌的为害,降低蓝莓在贮藏中所受的损失.
  • 摘要:向日葵黑斑病是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造成植株的死亡和早衰,严重地影响向日葵籽实产量和油分含量,减产幅度为27.8%~80.6%,油分含量约降低19.0%~33.8%;作者对来自于我国向日葵主产区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10个主栽品种进行了种传链格孢属真菌检测,7个品种的种胚和6个品种的果皮分离得到链格孢菌。本文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这13个分离物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其对向日葵种子发芽的影响和致病性。通过菌丝特征、菌落特征、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和缘等形态学观察,将这13个分离物均鉴定为Altei-naria alternata;用真菌rDNA通用引物ITS1/TTS4扩增链格孢菌基因组DNA,PCR产物经过测序比对,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观察结果一致。3个品种的种胚分离物和4个品种的果皮分离物对种子发芽有显著性影响;分别采用叶片涂布法和浸根法接种13个分离物后,叶片表面均出现带有黄色晕圈的黑斑,与田间发病叶片症状相似,并且从发病叶片上分离得到与接种物相同的链格孢菌,从而说明其具有致病性。向日葵种胚和果皮携带链格孢菌并具有致病性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