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41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74篇、会议论文1978篇、专利文献85580篇;相关期刊1301种,包括中国种业、种子、种业导刊等; 相关会议794种,包括第五届海峡两岸杂粮健康产业研讨会、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2011北京国际种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种质资源的相关文献由27890位作者贡献,包括郑少泉、张新全、刘建秀等。

种质资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74 占比:10.23%

会议论文>

论文:1978 占比:2.03%

专利文献>

论文:85580 占比:87.75%

总计:97532篇

种质资源—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金宇豪; 阳会兵; 高倩文; 王峰; 周仲华; 马肖; 文双雅; 胡海燕
    • 摘要: 研究利用6个不同地域来源39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单点两年连续种植试验,分析其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与变异情况及纤维品质性状相关性,并基于纤维品质与农艺性状,开展390份陆地棉种质聚类与主成分分析,筛选纤维品质与农艺性状最佳的陆地棉种质.研究发现纤维品质性状中短纤维指数变异系数最高为23.11%,成熟度指数与马克隆值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7;农艺性状中数量性状第一果枝高度变异系数最高为31.85%,果枝数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10.农艺性状中质量性状茎毛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27.纤维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7个纤维品质性状相互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相关性.基于7个纤维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12个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提取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1.726%.Ward法聚类按纤维品质性状将390份材料划分为Ⅳ类,其中第Ⅲ类群46份种质纤维品质性状最佳,按农艺性状的数量性状划分为Ⅲ类,其中第Ⅲ类群122份种质产量性状最佳.依据纤维品质与农艺性状中数量性状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10份纤维品质与农艺性状俱佳种质,可作为优异亲本材料用于良种培育,提高棉花种植经济效益,降低棉花机械化收获难度,提升农民种植棉花积极性,为解决湖南省棉花种植面积缩减问题提供育种途径.
    • 胡亮亮; 王素华; 王丽侠; 程须珍; 陈红霖
    • 摘要: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筛选耐盐绿豆种质资源对于盐渍化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346份国内外绿豆种质苗期用150 mmol L–1 NaCl进行胁迫处理,测定了株高、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根长、根体积等12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耐盐性综合评价分析及聚类分析对各样本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归类,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耐盐性预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处理组与对照组各性状评价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12个指标的耐盐系数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合盐害症状等级划分与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筛选到苗期高耐盐(1级)绿豆26份,耐盐(3级)绿豆65份,对盐分敏感(7级)绿豆74份,对盐分极敏感(9级)绿豆18份.其中来自江西的C04125、菲律宾的C06310等10份耐盐能力最强,可作为绿豆耐盐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地上部鲜重、根鲜重、根干重、根长、根体积和根分枝数可以作为绿豆苗期耐盐性评价指标.
    • 咸丰; 路战远; 张建中; 陈立宇; 程玉臣; 杨建强; 张向前; 苏和
    • 摘要: 【目的】明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棉花研究中心早熟棉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为杂交组合的选配及定向育种提供亲本材料。【方法】采用SSR分子标记(微卫星DNA),利用31对SSR引物对44份早熟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鉴定。【结果】31对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72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2.25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各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5~0.80,平均为0.58。其中,酒棉17号与中716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0.35;新陆早41号与中361、中夏05与辽棉15号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均为0.80。【结论】31对SSR引物在供试材料间的多态性较好,44份早熟棉材料遗传变异类型丰富,初步揭示了早熟棉种质资源间的遗传背景差异及亲缘关系。
    • 杨哲; 陈凌; 王海岗; 王瑞云; 乔治军
    • 摘要: 通过鉴定糜子种质资源,构建分子身份证,旨在为其保护遗传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以来源于山西黄土高原生态区的21份糜子资源为材料,利用12个SSR标记(六碱基、五碱基和四碱基核苷酸重复序列分别为1、4、7对)筛选出9个遗传稳定性高、重复性好的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相关软件构建材料的DNA二维码。结果表明,21份材料在12个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参数的观测等位基因平均为3.0000;有效等位基因介于2.5412~2.9959,平均为2.8412;多态性信息含量介于0.6010~0.7720,平均为0.7076;多样性指数介于0.9958~1.0979,平均为1.0661;观测杂合度介于0.5294~0.8883,平均为0.7058;期望杂合度介于0.6238~0.6842,平均为0.6646;Nei′s期望杂合度介于0.6065~0.6662,平均为0.6469。3个核心标记(RYW5、RYW8、RYW11)与其他标记相比相似系数过高,进行剔除处理;基于9个标记(RYW1、RYW2、RYW3、RYW4、RYW6、RYW7、RYW9、RYW10和RYW12)可以将21份材料全部区分。利用条形码在线软件与在线二维码技术分别构建了21份糜子资源的条形码和二维码。
    • 陈东亮; 钟楚; 简少芬; 李林轩; 韦坤华; 缪剑华
    • 摘要: 八角莲以根茎入药,能够清热解毒、祛瘀消肿、化痰散结,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各种内部和外部致濒因子的共同作用加重了八角莲的濒危程度,须通过人工保育实现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分析八角莲资源现状、濒危成因、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野生原种适生环境及濒危原因提出八角莲回归保育策略,旨在为其回归保育实践、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 朱荣辉; 周梦珍; 李爱娜; 李志威; 曾瑞辉; 黄海英
    • 摘要: 为挖掘梅州市传统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对五华县天柱山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选育、形态特征观察及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8株优势茶树资源中除1株为小乔木,其余7株均为灌木型;茶树叶长为4.20~9.00 cm,叶宽为1.20~3.96 cm,其中天柱山6号、天柱山7号茶树叶长分别为4.2 cm和4.5 cm,叶宽分别为1.20 cm和1.6 cm,最小叶面积仅为3.53 cm^(2),显示出特小叶片的特征。叶形多样,以椭圆形为主,占总量的50%;其次为长椭圆形,占总量的25%;披针形和近圆最少,占总量的12.5%。叶色以绿色和深绿色为主,其中天柱山1号、天柱山7号茶树叶片颜色呈黄绿色。叶面平整的有4株,占总量的50%;天柱山5号叶面隆起明显。叶缘以平直为主,占总量的87.5%;叶尖以渐尖居多。所有茶树资源芽叶均无茸毛,除了天柱山3号的叶质表现柔软外,其余呈现中或硬。水浸出物的含量在40.7%~47.4%范围内,各单株水浸出物含量差异不大;茶多酚含量范围在18.15%~24.6%之间,茶多酚含量最高的是紫芽白叶(24.6%),茶多酚含量最低的是天柱山5号(18.15%)。因检材原因,对部分茶样检测儿茶素含量在0.048%~0.19%范围内,含量偏低,咖啡碱含量在3.3%~4.8%,有待进一步取样复检。综上表明,天柱山优势茶树单株在形态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生化成分分析为茶叶适制性和资源选育提供参考,可为有针对性合理开发利用和培育茶树品种提供优良材料。
    • 高彦玲
    • 摘要: 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地方品种和珍贵的地方遗传种质资源,但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养殖数量急剧减少。本文针对滩羊种质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滩羊种质资源保护对策,包括建立滩羊种质资源基因库、完善鉴定机制、成立国家级西北种质资源保护研究所、营造良好的保种氛围、保种与推广利用相结合。
    • 宋永宏; 杨复康; 李静江; 杨燕君; 杨晓华; 吕景丽
    • 摘要: 全世界杏属共有10个种,中国有9个种,17个变种和类型。普通杏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一个种[2],在中国也是分布最为广泛的一个种,原产于中国的黄河流域,山西省也是杏的原产地之一,目前全省种植面积已达5.06万余hm^(2)。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杏种质资源圃采用田间植株保存,先后收集保存了近70多份省内外优异的鲜食杏资源。由于杏资源具有种类多、数量大、多样性等特点,依据《杏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从基本信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品质特性、抗逆性、抗病性及其他特征特性等6大项119小项对杏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评价描述。通过对杏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不仅对于规范苗木市场与认定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使当地杏农对各个杏品种得到充分认识,以便合理选择和种植优异品种资源。同时,对山西鲜食杏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资源圃维护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对推动山西杏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张雪松; 苏彦斌; 陈小文; 张立亚; 刘艳芝; 王国强
    • 摘要: 为了解国内种质资源保护状况,我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其保护方法、信息平台建设及有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目前对于搜集发现的新、老品种,主要以种植、种子或离体方式对其进行保存或保护。农作物、中药材、林木及花卉等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完善,方便了植物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我国近年来有关种质资源的文章及专利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小麦、玉米、水稻等方面;非主要农作物特色种类的保护与应用开发研究应进一步加强。今后需要不断完善国内植物种质资源圃建设体系,鼓励多主体参与保护及应用,积极参与国际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这些努力为拓展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提高育种效率提供参考。
    • 陈卫明; 曾庆钱; 黄勇; 郑艳; 吴江祝; 黄意成; 郑良豹
    • 摘要: 目的探讨益智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性,为益智的品种选育和综合利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国内不同益智主产区收集22份益智种质资源,测量14个表型性状并测定种子挥发油含量,对15个指标进行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22份益智种质的表型性状变异丰富,除横径外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各种指标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5个指标简化为生育因子、产量因子、有效成分因子、结实因子、植株因子5个综合指标,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8.178%;聚类分类结果表明欧氏距离d=10.00的水平上,可将22份益智种质资源划分三大类群。结论从国内不同益智主产区选择的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益智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