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第五届海峡两岸杂粮健康产业研讨会
第五届海峡两岸杂粮健康产业研讨会

第五届海峡两岸杂粮健康产业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西安
  • 出版时间: 2013-10-11

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会议文集:第五届海峡两岸杂粮健康产业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糜子栽培历史,探讨了北方春糜子区东北春糜子区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等分布区域。中国栽培糜子分为粳性与糯性两种类型,以内蒙古包头、东胜,陕西榆林、延安一线的黄河为界,黄河以西地区,普遍种植粳性糜子,黄河以东地区,普遍种植糯性糜子。中国糜子加工利用主要有制米、制粉、制酒、制作笤帚等几个方面。
  • 摘要:中国是糜子的起源地,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本文全面介绍了中国糜子的分布与生产,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提出要科学利用农业资源,依靠科技支撑糜子生产,优化糜子品种结构,加大重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促进糜子生产机械化发展,提升糜子产业效益。
  • 摘要:本研究基于小杂粮中心保存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材料,按10%的比例进行选择,只有1~2个材料的全选,有3~9个选2个.从869份糜子种质资源中选出152份高产糜子种质资源,核心种质与全部种质多样性指数的t测验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基本能够代表总体样品的遗传多样性.152份作为核心样品已得到初步验证,核心种质包括了绝大多数特殊的种质资源,并且核心种质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52份资源可以分为4类,类别之间有较大差异.
  • 摘要: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9年国家糜子区域试验14个参试品系的7个数量指标与产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千粒重>生育日数>主茎节数>单株粒重>主穗长>稳重>株高.因此,在糜子生产区,可以通过延长生育日数来间接地提高糜子的产量.在实际生产中,选择生育期适中,主茎节数较多,单株粒重较重的品种,达到获得较高产量的目的.
  • 摘要:干旱缺水制约了农业与经济的发展,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是旱作农业生产的关键问题.糜子节水栽培研究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上揭示了糜子抗旱机理、需水规律、耗水特性等.作物的主要的节水栽培技术有:耕地整理节水技术、减免耕保水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抗蒸腾剂保水技术、覆盖保水技术、节水种植技术、水肥耦合调控技术、节灌节水技术、抗旱品种和旱作栽培技术等.相对其他作物而言,有关糜子节水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还很低,存在的问题也还很多.今后有关糜子节水技术研究应立足于节水技术综合集成问题方面,以便使糜子真正发挥其抗旱增产作用.
  • 摘要:在年降雨量不足40 mm的甘肃省敦煌市,以陇糜10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灌水处理对糜子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分亏缺延迟糜子成熟,延长了拔节至抽穗阶段的生长发育天数;生育期内任何阶段水分亏缺都降低了糜子株高、千粒重和产量,主穗长缩短,主茎粗变细,抽穗灌浆期水分亏缺极显著地影响单株稳重、单株粒重及亩穗数.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糜子主茎粗、单株粒重、株高、生育期、千粒重都与糜子产量呈正相关.
  • 摘要:糜子营养丰富,抗旱、耐瘠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特色农作物.加强基础研究,提高糜子品质,充分挖掘糜子营养与功能,对促进产区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糜子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及矿质营养的品质特性。探讨了在营养配餐的重要组成部分,饮料、酒类的生产原料,传统风味食品加工原料,保健药品原料,天然色素添加剂,养殖饲料源等加工利用的研究进展,为糜子品种改良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淀粉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其理化性质对食品加工具有重要影响.糜子富含淀粉,是重要的淀粉资源之一.本文对糜子淀粉的颗粒形态、微晶结构、凝沉特性、糊化特性等基本特性进行了总结,旨在为糜子加工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采用PEG-6000胁迫处理对国内不同地区育成的56个糜子品种的芽期抗旱性进行了鉴定,并用直接评价和综合评价法对其抗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20% (W/V) PEG-6000处理的56个品种与对照相比性状之间差异显著,品种抗旱性也存在较大差异.用直接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相结合鉴定出强抗旱性品种3份,分别是晋黍2号、陇糜5号和陇糜8号.相对发芽率、相对芽干重、相对根干重、贮藏物质相对转运率4项指标可作为糜子芽期抗旱性鉴定评价指标,相对发芽率法和加权隶属函数值法是比较理想的糜子芽期抗旱性评价方法.
  • 摘要:对糜子淀粉和糯米淀粉在颗粒形貌、微晶结构、透明性、冻融稳定性、疑沉性、糊化特性、热焓特性等理化性质进行比较.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快速黏度测定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测定淀粉性质.糜子淀粉与糯米淀粉的颗粒形貌差异较大,糜子淀粉的粒径(5.3~11.5 μm)大于糯米淀粉(2.9~6.2μm);两种淀粉的微晶结构均为A型;与糯米淀粉相比,糜子淀粉的透明度(9.2%)、凝沉性(20.0%)好,冻融稳定性差(析水率57.56%),峰值黏度小,糊化温度高,热稳定性好,抗老化能力差,糊化需要的热量多.与糯米淀粉相比,糜子淀粉透明度、凝沉性好,冻融稳定性差,难糊化.
  • 摘要:研究食品添加剂对糜子淀粉的糊化特性的影响,为糜子产业开发提供依据.以糜子榆黍1号为供试材料,用碱提法制备糜子淀粉,测定其基本理化特性和糊化特性,并研究了不同食品添加剂(淀粉乳、蔗糖、NaCl、pH)下糜子淀粉糊化特性的变化.制备的糜子淀粉含量为895.8 g/kg,白度达到98.2%,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较少,不易变质;与小米淀粉相比,糜子淀粉的黏度较大,热稳定性好,抗老化性强,糊化温度较低.随着淀粉乳质量分数的增加,糜子淀粉的峰值黏度增加,热稳定性变差,抗老化性减弱,糊化温度降低;随着蔗糖和NaCl的加入,糜子淀粉的峰值黏度增加,抗老化能力增强,糊化温度升高;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糜子淀粉的峰值黏度增加,热稳定性变差,抗老化能力增强,糊化温度基本不变.糜子淀粉的糊化特性优于小米淀粉,接近于糯米淀粉,不同食品添加剂对糜子淀粉的糊化特性影响明显.
  • 摘要:荞麦富含生物黄酮,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等功效,已成为21世纪新型保健食品资源.提高荞麦黄酮含量,对促进荞麦产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光照、温度、降水等环境条件以及矿质营养、播期、种植密度等栽培措施等对荞麦黄酮含量的调控效应,重点应开展以下工作:一是选育高黄酮、高蛋白、抗落粒品种;二是研究肥力、矿质营养以及水分等对荞麦黄酮的调控效应,探索提高荞麦黄酮的关键技术和模式;三是分析不同生态区荞麦黄酮形成积累特点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了解生态环境条件对荞麦黄酮形成的影响;四是加强荞麦黄酮代谢机制研究,探索荞麦黄酮合成机制及调控因子。
  • 摘要:荞麦蛋白营养价值高,富含氨基酸,蛋白提取物是一种潜在功能性食物添加剂,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肥胖症、酒精中毒和便秘.本文叙述了荞麦蛋白的结构、性质以及生理功能,旨在为荞麦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作为一种天然性、营养性的植物蛋白资源,荞麦蛋白具有优良的功能特性和较高的生物活性,是21世纪膳食结构调整的重要食品资源。荞麦蛋白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荞麦蛋白质结构及其作用机理;二是荞麦蛋白酶抑制剂致敏机理研究;三是优质专用高黄酮、高蛋白品种选育;四是荞麦蛋白加工工艺及产品开发研究。
  • 摘要:昭苦1号是由云南昭通地方苦荞品种大白圆子荞,经单株集团系统选育而成.通过第七轮国家苦荞品种区域试验,昭苦1号在西南组中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6.3%,单产在14个参试品种中分别居第二位.2008年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适宜在四川康定、四川甘孜,云南昭通、云南中甸、云南丽江,贵州威宁等地及与之相近的生态区域推广种植.昭苦1号是从昭通地方苦荞品种大白圆子荞中经(单株集团)系统选育而成。1992年从昭通地方品种大白圆子荞生产田中选择早熟大粒、株粒重高、生长健壮的单株81株。编号为9902-1……9909-81。1993年进行株行种植观察,通过生育期观察和室内考种,从中选出中早熟、高产的苦荞株系17份。1994年对17份苦荞材料进行田间鉴定和室内考种,入选优良株系5份。1995年起连续4年,对5份株系进行田间产量、稳定性、抗逆性等鉴定和比较,于1998年决选出早熟、产量高、抗逆性强的株系,即昭苦1号。2003-2005年,参加第七轮国家苦荞品种西南春播组、西北组和夏秋组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国家苦荞品种鉴定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 摘要:绿豆属药食兼用作物,是中国传统出口商品,目前已成为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西部开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物.本文从绿豆的起源、生产分布、品种以及种质资源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绿豆是一种营养较为全面的食物,不仅含有淀粉、蛋白质、脂类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含有黄酮类、多酚类、活性酶类、生物碱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与食疗价值,值得大力开发利用。然而,目前国内外有关绿豆的功能成分及保健功能的研究多停留在体外实验基础之上,缺乏具体实验数据,且多种保健作用机理仍不明确,因此需深入研究探讨。关于绿豆基因克隆、功能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是这些工作不够完整、进展缓慢,且与目前绿豆育种急需解决的问题不相吻合,并不能满足当前绿豆生产和育种目标的要求。绿豆在中国属于中小作物,很难像大宗作物一样进行比较透彻的基础性研究,而是应该首先从实际出发,就解决目前生产中的关键性问题(比如抗虫、抗病、抗逆、优质等方面)开展工作。其次,随着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营养的全方位性。作为传统保健珍品,绿豆的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加强绿豆保健特性的研究,发掘潜在的保健作用,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这些功能成分的作用机理、培育保健性能更强的绿豆品种等,以更好地发挥其作为健康食品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 摘要:白绿8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高产绿豆新品种,1990年配制杂交组合,经过1990-1995年连续六个世代采用系谱法,进行后代选拔育成稳定的品系,原品系代号BL94103;1996年选出稳定的品系升入产量鉴定试验;1997-1998年进行两年产量比较试验。1999-2001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2000-2001年参加吉林省生产试验,试验结果增产显著。于200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获得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2013年3月通过国家小宗粮豆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2009-2011年参加国家绿豆(春播)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生产试验,该品种均表现增产。200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通过国家小宗粮豆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性强、抗旱、耐瘠薄等优点;在旱薄地栽培时,结荚集中、抗倒伏、适合于机械化作业.
  • 摘要:经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应用14种除草剂,采用播种前毒土、苗前封闭除草和苗后茎叶除草以及不同种类除草剂组合等多种处理方法,设计22个田间处理方式,在全生育期间的各主要生育阶段详细地进行田间症状观察记载、杂草鲜重测量、产量性状及结果测定,应用数据分析以及防效综合评价指数等,筛选出出可用于绿豆农业生产的草害防治方法10余种.
  • 摘要:豆类富合蛋白质和淀粉,其功能性主要受蛋白质和淀粉影响.芸豆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对人类身体健康有极大的益处.芸豆中含有抗营养因子,阻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的吸收利用,可以通过一定的加工步骤减少或抑制其抗营养效果.但目前关于芸豆的应用基础及加工利用研究的尚不充分,因此本文探讨了芸豆的起源、演化与分类,芸豆的生产与分布,介绍了栽培条件对芸豆籽粒品质的影响,分析了芸豆的功能产品开发与利用,最终加强了芸豆的基础性研究。
  • 摘要:小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育期短,耐瘠薄、耐荫,适应性强,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上都能种植,甚至微酸和轻盐碱土壤也能生长.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小豆的起源、演化与分类,生产与分布情况,品种资源研究进展,探讨了品种改良与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等研究情况,最后分析了小豆营养价值与功能,提出了小豆产业化开发的主要途径.
  • 摘要:以传统的碱溶酸沉法提取的蚕豆蛋白为原料,通过限制性酶法对其进行改性,制备高溶解性蚕豆蛋白,并对改性后的蚕豆蛋白功能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是蚕豆蛋白的适宜用酶,酶解改性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4、酶加量(E∶S)0.1%、温度58℃、pH 7.5、酶解时间30 min,此条件下蚕豆蛋白的溶解性最好,达到99.73%.改性后的蚕豆蛋白的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显著提高,泡沫稳定性在碱性条件下显著提高.
  • 摘要:本文阐述了豇豆及其营养功能以及豇豆的病害分类和防治工作,介绍了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基因Cp TI在转基因领域的研究进展.无论是豇豆豆荚或籽粒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豇豆栽培中病害主要有根腐病、锈病、轮纹病等,防治措施应以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基因CpTI作为抗虫性基因载体在抗性育种领域有较大的潜力.
  • 摘要:草豌豆是一种高蛋白质含量的豆科作物,常用来作为人类口粮、动物饲料、绿肥作物和水土保持的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它耐旱、耐涝、耐贫瘠,只需要少量的投入就可以旺盛生长.然而,由于草豌豆含有微量的神经性毒素ODAP,在单独大量食用草豌豆的时候会导致"山黧豆中毒"的不可逆转的腿部麻痹,因此,草豌豆在某些国家被禁止销售.实际上,通过改变食物的多样性和增加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可以有效降低草豌豆的毒性.目前草豌豆的遗传改良工作进展还相当缓慢,只有少数品种得到了改良.随着人们认识的改变和育种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产、低ODAP含量、高合硫氨基酸含量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的品种将被培育出来.目前,在很多国家,草豌豆是一种几乎被遗忘的作物。主要原因还是草豌豆被认为是有毒作物。尽管在育种过程中也获得了一些低毒品种,但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仍旧缓慢。山黧豆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不恰当地单独大量食用草豌豆,混入一定量的其他食物和加入含硫氨基酸将大大缓解其毒性。培育低毒甚至无毒品种对草豌豆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实际上,草豌豆具有众多优势,比如对各种逆境的强适应性,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动物饲料,并能保持水土。因此,草豌豆完全是一种具有重要农业推广潜力的作物品种,它能很好地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各国育种者和农学家也已经认识到草豌豆相对于其他豆类的优势,并开展了草豌豆的遗传改良。目前,大量的草豌豆种质资源被收集起来并得到了系统研究。将来,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将这些资源和新的育种技术(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工程)应用到育种过程中,将极大地促进草豌豆品质改良和产量的提高。
  • 摘要:本文综述了木豆的生产发展概况,种质资源研究,品种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根据木豆的优良特性,结合荒山造林,退耕还林,作为蔬菜、优质蛋白源及混农林作物开发前景广阔.
  • 摘要:燕麦是传统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我国主要种植裸燕麦,研究者对抗逆栽培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了丰富的具有较强抗性的种质资源.我国燕麦的开发应用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改良现有燕麦品种,完善抗逆栽培技术,加强深加工研究,不断开发新产品,可以使我国品质上乘的燕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使燕麦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 摘要:高粱是世界上重要的谷物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具有低耗水、高水分利用效率等特性,是一种抗旱能力较强的粮饲兼用作物.高粱籽粒既可以作为主食,又可以作为酿酒原料,它含有酚类及普利醇等物质,具有抗氧化和降低胆固醇的功能,而其中的多酚能够赋予白酒特有的香味.本文叙述了高粱的生产起源、栽培技术以及产品功能等,旨在为高粱产业发展提供参考.目前高粱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这将有助于寻找高梁抗性基因,阐明高粱抗旱的分子机理,对高粱的改良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Paterson,Bowers et all.,2009),同时对于改良玉米等大宗作物也具有指导意义。我国粒用高粱除了作为杂粮食用外,主要是作为酿酒原料、饲料,深加工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实际上,高梁籽粒中含有丰富的酚类化合物与单宁等有益成分,因此将高粱开发为功能食品,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明媚的发展前景。
  • 摘要:目的:研究小利马豆淀粉的糊化特性,为小利马豆产业开发提供依据.rn 方法:用湿磨法制备小利马豆淀粉,以小利马豆淀粉乳质量为基准,分别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蔗糖、食盐和明矾,利用快速黏度测定仪(RVA)测定小利马豆淀粉的糊化特性.rn 结果: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相比,小利马豆淀粉的黏性较大,糊化温度较低,为63.60℃;随着淀粉乳质量分数的增加,小利马豆淀粉糊的黏度增加,破损值增大,热稳定性变差;添加一定量的蔗糖和食盐,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小利马豆淀粉糊的黏度,冷、热稳定性变好;添加一定量的明矾,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利马豆淀粉糊的谷值黏度和终黏度下降,热稳定性变差,冷稳定性变好.rn 结论:蔗糖、食盐和明矾等食品添加剂对小利马豆淀粉的糊化特性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 摘要:固体方便八宝粥是将小米、黑香米、糯米等米类经油炸脱水干燥,将豇豆、红小豆、花生豆、莲子等豆类经速冻、干燥,将红枣等营养补品经蒸制、烘干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各种主料,辅以其他汤料,用开水冲泡8~10 min即可食用,稍煮2~3 min效果更佳.
  • 摘要:小杂粮栽培面积小,种植分散,种植区域机械作业条件差,加之目前推广的小杂粮品种不适宜机械化,农机户和农机合作社不愿经营小杂粮生产机械等原因,小杂粮的耕种、田间管理、收获脱粒等环节大多仍停留在利用传统农具或手工作业的基础上.小杂根生产呈现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的局面,农村留守劳动力不足以支撑人工间苗、人工收获的小杂粮生产方式,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昂贵的人工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小杂粮的积极性,农民对小杂粮机械化生产的渴求与日俱增,小杂粮生产能否全程机械化已成为制约小杂粮产业发展的重大因子.提出要选育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杂粮品种,研究杂粮机械化栽培技术,提高认识,推进杂粮生产全程机械化。
  • 摘要:糜子抗旱、耐瘠薄,是起源于中国的古老农作物,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本文主要介绍中国糜子品种改良历史、发展现状、主要成就、主要改良方法及其改良评价体系等,全面展示了我国糜子育种全貌.rn 中国糜子主要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和系统育种。据调查统计,全国育成的134个糜子品种中,采用杂交方法育成品种49个,占36.6%,系统选育方法育成品种62个,占46.3%。糜子杂交方法用于糜子品种改良始于1960年前后,最早育成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是龙黍16、龙黍18、内糜2号。目前采用杂交技术进行糜子品种改良的是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4个糜子品种改良单位。今后杂交方法是仍旧是中国糜子品种改良的主要技术,将会继续扩大应用。rn 系统选育方法虽然比较落后它还将在非糜子主产区或新开展糜子品种改良的单位继续沿用。糜子杂交技术主要是温汤去雄方法和人工去雄方法两种。温汤去雄一般在温水46.5~47.5℃温度时浸泡10~15 min,均可以收到良好的杀雄效果。人工去雄一般在开花前8~17 h整穗,并用尖细镊子去雄,然后套袋授粉。
  • 摘要:构建甘肃省糜子地方资源核心种质.根据甘肃省糜子地方资源来源分组,组内聚类,按照20%取样比例确定相应数量类群,根据各基因型在类群中的平均离差度确定取样样本,构建初级种质库;并对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指数、特征性状值、符合率进行检测评价.构建的甘肃省糜子核心种质共122份资源,占总资源的21.6%.本研究构建的核心种质较好地反映了甘肃省糜子地方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代表了供试种质.
  • 摘要:历时22年,从全国23省(区)搜集黍稷种质资源8515份,并进行了16项农艺性状鉴定,编写中国黍稷品种资源目录,繁种入国家长期库贮存.对其中6000余份种质进行品质分析(蛋白质、脂肪、赖氨酸)、耐盐鉴定和抗黑穗病鉴定,筛选出一批单一性状突出和综合性状优良的优异种质资源,经过深入研究有5份丰产优异种质直接提供生产利用,其中3份被农业部评为1级和2级优异种质资源,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优异种质资源提供育种单位利用后在全国培育出43个优良品种,成为当地的主干品种,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摘要:本试验以五个糜子品种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运用Excel和DPS数据分析软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Tukey法多重比较,结果如下:主要农艺性状中株高、穗长、千粒重、分蘖数、倒伏率5项农艺性状指标经方差分析其品种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五个糜子品种的上表皮气孔密度均多于下表皮,上表皮气孔密度为128.26~142.38个/mm2,下表皮气孔密度为117.14~130.58个/mm2;叶脉条数为130.44~147.89条;叶脉密度为4.92~5.21条/mm.由此,通过比较五个糜子品种资源农艺性状的差异,可以为优质糜子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是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改良的基础.本文利用235份糜子资源,对其9个形态性状进行了变异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糜子形态性状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稳长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73,且变异系数也较大,为16.66%;千粒重变异系数最小,为11.33%,但多样性指数较大,为2.005.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把235份糜子材料聚为六类,其中,第一类的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穗数、穗分枝数和穗长是六类中最高的,千粒重较高,第三类的生育期、株高和穗长较高,仅次于第一类,且千粒重最高.多样的资源为人们进行糜子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护利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 摘要: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糜子抗旱性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从抗旱生理生态、分子生物学、种质资源筛选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糜子抗旱性研究进展,为糜子抗旱品种的筛选、栽培技术研究以及抗旱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糜子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摘要:糜子抗旱、耐瘠薄,生育期短,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保健功效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糜子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矿质营养和膳食纤维,分析了保健和医用价值研究的研究进展,中国糜子(黄米)综合利用现状和中国糜子食品产业发展方向,旨在为我国的糜子营养品质研究及其食品加工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 摘要:黑粉病是植物上的重要病害.本文简述了黑粉菌分类、生理分化,并对糜子黑穗病为害机理、糜子等作物抗性机制、抗性资源鉴定、抗性基因筛选和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目前对糜子黑穗病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关于病原菌的种类还没有定论,国内黑穗病菌生理分化也未涉足研究,病原菌侵染为害机理研究缺乏系统、有力的证据,抗病育种尚未涉足,此外,关于糜子抗性机理、抗性基因定位和染病后基因、蛋白质差异表达等尚属空白。因此,借鉴其他作物黑穗病研究手段和方法,探索糜子黑穗病为害机理,创新抗病资源,筛选抗病品种和防病药剂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 摘要:本研究是将糜米浸泡、磨浆或直接粉碎,蒸煮、冷却后加入α-淀粉酶、β-淀粉酶、木瓜蛋白酶、糖化酶进行水解反应,反应完全后加入胡萝卜、甘薯、黄花菜、倭瓜、南瓜、山楂、沙棘、葡萄、苹果、桃子、杏等一种或多种果蔬干制品煮沸、灭酶,这样会增香、增甜、增色,增加饮料的不同风味和花色品种.
  • 摘要:以榆糜3号为材料,采用碱提法制备淀粉,研究了蔗糖、碳酸钠和明矾对糜子淀粉糊冻融稳定性、疑沉性和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均改善了糜子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和凝沉性,其中明矾对糜子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和疑沉性影响极显著,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0.7%和78.8%;蔗糖的存在使糜子淀粉糊的黏度增加,成胶能力和抗老化能力减弱;碳酸钠、明矾的存在均使糜子淀粉糊的成胶能力和抗老化能力增强.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糜子淀粉糊的基本性质及其在冷冻食品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荞麦是世界性的杂粮作物,随着近十年内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荞麦的高黄酮特性、有益于人体的蛋白构成以及其他突出的营养品质都在昭示着荞麦产业势必影响到从人类生活健康到其他综合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各个领域.基于此,本文详细综述了荞麦从起源、演化、分类、生产分布到实际应用和功能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用准确而基础的研究证据一方面说明荞麦的重要性和其独特的开发价值,另一方面又为日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依据.此外,本文亦对荞麦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
  • 摘要: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重要限制因素,研究作物的抗旱性,提升作物的抗旱性能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叙述了荞麦抗旱性相关的形态发育指标、生理生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荞麦抗旱性研究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探讨荞麦的抗旱机理,认识抗旱的本质,培育抗旱品种是目前备受关注的内容。现阶段研究多集中于生理生化机理的研究,并且多数研究对象为幼苗期的荞麦,有关于荞麦抗旱性相关基因的报道较少。研究表明,野生荞麦相比栽培荞麦具有更好的抗旱性,因此采取驯化栽培、杂交育种或者是利用基因工程,对影响植物抗旱性的相关功能基因进行研究,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荞麦的抗旱性。相关研究在多种野生植物、转基因栽培作物都有报道,荞麦的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另外如根系形态、叶片形态等和抗旱性的关系,以及产量性状与抗旱性的联系等方面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
  • 摘要:荞麦营养价值较高,富含黄酮类物质、抗性淀粉含量也较高,本文以甜荞和苦荞为原料制作挤压面条,并以小麦面条为对照,测定面条的食品与功能性质,为优良品种的筛选提供基础依据.rn 在所有品种中,西农9976煮制损失小,吸水率较高,黏性低,拉伸力高,且感官评分高,总体评价好,认为是最适宜加工荞麦面条的品种,而在三种苦荞品种.00中,西农9920为原料制作的面条品质相对更佳。rn 所有荞麦面条的抗氧化品质及血糖生成指数总体优于小麦面条。其中定边红花面条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较低的EGI值,最高的抗性淀粉含量,认为是甜荞面条中品质最好的品种。苦荞中西农9940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抗氧化功能性最强,且EGI值较低,抗性淀粉含量较高,在考察范围内的苦荞面条中品质最佳。rn 综上所述,品种对熟制挤压荞麦面条品质的影响明显。甜荞面条具有相对较好的煮制和食用品质,但苦荞面条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更高,其抗氧化功能性更强,同时多糖的抗氧化能力也较好。相比于小麦面条,二者均具有更高的保健价值和预防由氧化应激引起的慢性疾病的潜力,并且荞麦面条具有低EGI值,尤其适宜作为糖尿病人的食物,代替部分普通小麦面条的食用。
  • 摘要:以12个红花甜荞新品种为材料,分析了其淀粉颗粒形态、粒度分布特征、溶解度、透明度及糊化特性.结果表明,甜荞淀粉颗粒多为不规则多角形和球形,多角形多且颗粒较大,球形颗粒较少且颗粒小,淀粉粒径范围介于0.38~25.78 μm之间;品种间淀粉粒径、溶解度、透明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起始糊化温度在62.80~72.60℃之间,峰值黏度在126.58~141.00 RU之间;品种间谷值黏度、最终黏度、破损值、回生值和峰值时间差异显著.定边甜荞谷值黏度大,破损值及回生值小,达到峰值时间最长.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加工目标选择不同的甜荞品种.
  • 摘要:本文通过对谷子的起源、演化以及世界生产与分布等因素的分析,针对谷子发展的特点,提出了谷子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加强优质谷子新品种的改良和选育,提高现有的谷子抗逆生态的栽培技术,积极探索谷子开发利用渠道,开发新的功能型食品,加大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建立和完善科研、生产、经营、加工、外贸一体化模式,推动谷子产业的迅速发展.
  • 摘要:据白城绿豆产业的现状,谈发展对策,进一步提高白城绿豆的利用价值,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科研快速发展,健全绿豆产业化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加大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速度,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与服务系统,增加生产和科技投入,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和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水平,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杂粮市场,打通流通环节,避免价格大起大落,发展加工业,以加工业带动原料生产;变原料出口为加工产品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走产业化道路。
  • 摘要:选用绿豆品种白绿9号(BL9)、白绿11号(BL11)、大鹦哥绿935号(BL935)、大鹦哥绿985号(BL985)为试材,在苗期、花期、成熟期测定绿豆不同抗旱性品种叶片脱落酸(abscisci acid,ABA)的含量,研究三个生长发育时期,绿豆不同抗旱性品种叶片ABA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初步分析ABA的动态分布与绿豆抗旱性的关系.试验结果证明,从苗期、开花期到成熟期,各品种叶片内ABA含量的动态变化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并且抗旱性较强的绿豆品种叶片ABA含量相对较低.特别是抗旱性不同的绿豆品种在开花期的叶片ABA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 摘要:本试验选用4个抗旱性不同的绿豆品种为材料;从抗旱性生理指标中,筛选出与绿豆密切相关的7个指标;利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设置5%、10%和20%不同处理浓度;并且在苗期取绿豆功能叶片进行生理指标测定,分析不同干旱程度对各项抗旱生理指标的影响,最终筛选出苗期抗旱鉴定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0%PEG处理第6 d的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5%PEG处理第3 d的相对电导率,5%PEG处理第9d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5%PEG处理第3d的脱落酸(ABA)含量可作为绿豆苗期抗旱鉴定的生理指标.
  • 摘要:普通菜豆是人类主要食用豆类作物之一,营养价值高,栽培面积大.但在菜豆栽培生产中,尖镰孢菌枯萎病一直是菜豆生产中严重的病害,给菜豆生产带来较大损失.水杨酸(SA)被认为是诱导植物抗病反应的重要信号分子之一,SA参与植物的过敏反应(HR)和系统获得抗性(SAR)介导的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 lated protein,PRP)基因的表达.本研究通过不同植物激素处理菜豆BRB-130,结果表明,SA处理菜豆叶片使植株根中内源SA的含量升高,并显著提高植株对枯萎病原菌FOP-DM01菌株的抗病性.SA诱导菜豆根组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onia lyase,PAL)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s,POX)活性及H2O2的含量显著升高,从而诱导菜豆产生HR和SAR反应.因此,SA作为普通菜豆抗病信号途径中重要的化学激活因子,能够显著提高菜豆对镰孢菌枯萎病的抗病性,为发展绿色化学农药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豌豆是世界四大食用豆类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和产量次于大豆、花生和菜豆.豌豆性味甘平,有和中下气、利小便、解疮毒的功效.豌豆煮食能生津解渴、通乳、消肿胀,主治脾虚气弱、呕吐以及腹泻.豌豆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地理分布很广,全世界豌豆面积约770.8×104 hm2,总产2036.8×104 t.全世界约有94个国家生产干豌豆,其中76个国家同时生产青豌豆(FAO,2006).豌豆分布区域从热带、亚热带直至北纬56°的广大区域内,如收获嫩豆其栽培区域扩大到北纬68°.豌豆制品是一种新的食品配料,它以豌豆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后,淀粉中所含的抗性淀粉含量非常高,使得这种产品有很高的抗消化性。因此决定了它除了能应用到食品中模拟脂肪,具有一般脂肪替代品的生理功能外,还具有其他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豌豆制品作为一种特殊的食品配料,用作食品加工中对增强产品的脂肪口感,有极佳的效果,同时对人体的脂肪摄人进行了很好的控制。只是这种产品不是通过简单的物理复合,而是直接以豌豆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步骤形成的天然食品配料。豌豆制品的表面的疏水性状决定了其具有脂肪的口感,同时炒制过程中产生的风味物质也能产生纯正的香味,也有利于提高食品的品质。以豌豆为原料加工成豌豆制品时,豌豆中蛋白质的存在不仅有助于产品凝胶的形成,更有助于表面疏水性的形成(即产生脂肪的口感)。同时豌豆中淀粉的存在,使产品产生很强的抗消化性。总之,豌豆制品可作为一种脂肪替代品应用于食品当中,同时它还有降血糖、预防慢性病等功效,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功能性食品配料。
  • 摘要:本文对小扁豆的起源与分布、分类、生产、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农艺性状研究、品种改良及新品种的选育、栽培技术要点、营养价值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
  • 摘要:本文简单叙述了鹰嘴豆的生产概况等,着重介绍了鹰嘴豆的营养品质及产品的加工利用,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鹰嘴豆品质的进一步改良及功能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食用豆类是人类栽培的三大食用作物类(禾谷类、食用豆类、薯类)之一,是种植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鹰嘴豆虽是小食用豆,但因其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及生物固氮的特性,且富含蛋白质、淀粉、脂肪及维生素B、维生素E、多种矿物质元素,因此很多发达国家很重视对鹰嘴豆的开发利用。随着我国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膳食营养结构的调整。食用豆类是植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缺少豆类食品的膳食结构是不科学的。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食用豆类干籽粒来改善和平衡人们的膳食结构。鹰嘴豆青荚嫩豆可作鲜食、甜食、罐头等各种菜肴;种子可炒、煮、炸后熟食,或磨粉作快餐食品和蜜饯食用;智利等国用煮熟的鹰嘴豆乳和大豆乳以4:1的比例混合做婴儿的食品(包兴国,2006)。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在不断增长,估计年增长率约为1%,到2010年中国患糖尿病人数达6300万,总数居世界各国之首位(全智慧,2009),因此,寻找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成为当前重要任务,筛选开发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代谢的生物资源对于糖尿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总之,鹰嘴豆作为新开发的高附加值的食品、工业和药材原料植物,扩大其种植面积及资源利用范围,提高其生产率,扩大食品厂规模,改善设施,引进技术,积极组织多功能、高营养、精美化的鹰嘴豆食品系列开发,对丰富人民生活,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摘要:本文对我国燕麦产业"一链三环九点"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读,提出了我国燕麦育种的三个点,即育种新方法与新技术的创新性研究目标,资源创新与利用的途径,三种用途(传统食用、广泛食用、饲用)、三个特性(抗旱性、抗病性、高产性)、三个熟期(早熟、中熟、晚熟)的新品种选育方向与途径.提出了我国燕麦栽培的三个点,即旱地抗逆丰产栽培技术与水地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有机绿色无公害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基地认证;良种良方法的配套栽培技术.提出了加工发展的三个点,即初加工、深加工和传统食品开发的路子和途径.构建出我国燕麦产业"一链三环九点"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机体.
  • 摘要:青稞是西藏人民对当地裸大麦的俗称,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阿坝、甘孜州.青稞是一种很重要的高原谷类作物,耐瘠薄,生长期短,高产早熟,适应性广.青稞是特别耐寒的作物,是青藏高原一年一熟的高寒河谷种植的标志性作物.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局部高海拔高寒地带,青稞是唯一可以正常成熟的作物,是谷地、湖盆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不仅具有营养、保健功效,而且,随着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的成熟与配套,一般单产平均达3.5 t/hm2,高产田也可达6.0 t/hm2左右。目前,高寒农区及中间半干旱地带,其产量不到2.5 t/hm2。而新育成的青稞品种产量达3.0 t/hm2以上,增产20%以上,如果占全自治区60%以上的高寒及中间地带的农区按此增产,则可使西藏青稞总产翻一番。青稞不仅有总产上增产的巨大潜力,而且通过现代加工技术开发的青稞露、藏香醇及糌粑等产品已显示出了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同时,更具开发潜力的是青稞的秸秆,每年生产近50×104t,长期以来,作为西藏农区牲畜过冬的饲料,但目前其利用率不到30%。如果其利用率提高到50%,则相当于40×104hm2草原提供的饲草。随着秸秆氨化、微生物处理等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使青稞秸秆的营养价值提高,则更具开发潜力。同时,现已确认青稞在许多有条件的高寒牧区也能正常生长,不仅提供粮食,而且生产秸杆或青贮饲料,在高寒牧区农牧结合,以农养牧,以牧促农方面具有可观的开发潜力。另据试验表明,在温暖河谷农区发展冬青稞,不仅青稞单产提高10%以上,而且,冬青稞在7月底就能成熟,8月初普遍收获。收获后,利用西藏光温水匹配良好的秋季气候,种植绿肥,复种饲料和早熟油菜、元根等,可收鲜草2.0 t左右。而且利用根茬养地同,可使后茬作物比麦类作物连作增产15%~40%,不仅具有本身的高产潜力,而且有明显的综合效益。和全国一样,随着农牧民群众温饱问题解决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西藏“三农”问题的核心转变为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种植业、青稞生产也须为此服务,青稞育种科研则必须服从于此。从气候,生产两方面考虑,青稞育种突出以下三点体现:(1)青稞品种的适应性,产量品质和抗倒伏性(株型)要求与选育。(2)青稞特殊(β-葡聚糖)保健功能的开发和专用品种选育。(3)西藏气候条件下对发展啤酒大麦的生产优势对啤酒大麦品种选育要求。
  • 摘要:为了明确淀粉和蛋白质与青稞面条食用品质间的关系,本文以八种青海主栽的青稞品种为原料,对不同品种的青稞淀粉和蛋白质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与青稞面条的感官品质和蒸煮特性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所制作的面条均具有青稞独特的麦香味,其色泽偏灰、较暗,符合中国黄碱面条的色泽要求.其中昆仑13号品种制作的面条感官评价和面条蒸煮品质均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青稞直链淀粉、醇溶蛋白含量与面条表观状态分别成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清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对青稞面条的吸水率、失落率、断条率均有显著的影响.结果说明不同品种青稞面条的食用品质差异显著,直链淀粉含量及蛋白质组成是影响青稞面条食用品质的重要因素.
  • 摘要:本文叙述了薏苡的生产起源、栽培技术以及营养价值,产品功能等。薏苡属植物在我国广泛分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更是有着丰富的野生资源,可以推断我国是薏苡属的起源中心之一。薏苡生长对土壤要求不高,除过黏重土壤外,一般土壤均可种植。同时,它还有抗虫、抗病等优良农艺性状,所以,对于薏苡属植物的研究也会对玉米种质的改良有所裨益。随着玉米研究的深入,玉米研究的技术及方法都可以较方便地运用于薏苡属植物的研究,结合薏苡属植物丰富的倍性材料和特性,不仅可以促进薏苡遗传和品种改良的快速发展,而且对于研究禾本科植物基因组的起源、分化以及新种的产生也将带来巨大帮助。
  • 摘要:本研究以马铃薯和玉米淀粉为对照,采用湿磨法制备小利马豆淀粉,通过理化检测方法测定其淀粉特性,研究小利马豆淀粉的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小利马豆淀粉颗粒多为椭圆形,表面光滑,大小不一,粒径为5.46~37.58 μm,平均为18.36 μm;小利马豆淀粉糊的透明度为30.89%,凝沉作用强于马铃薯淀粉糊和玉米淀粉糊,其淀粉的膨胀度和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小利马豆淀粉凝胶的硬度、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高于马铃薯和玉米淀粉;与马铃薯和玉米淀粉相比,小利马豆淀粉的糊化温度低,为63.60℃,容易糊化,峰值黏度高,但破损值大,热糊稳定性差,回生值大,冷糊稳定性差,易老化.
  • 摘要:钰统食品自1987年公司成立以来,不断自我要求作为营养与谷物的专业象征,因此结合了国内外谷物食品先驱,以提升服务与质量,并坚持真诚和信赖,来与每位客户分享健康.钰统食品主要提供ODM与谷物原料供应等服务.因应全球市场需求,通过KOSHER与HALAL等国际认证,量产多元化产品.为使消费者食用更有保障,全套生产作业流程皆符合GMP、HACCP、ISO22000与ISO9001等认证.钰统食品长期投资超过三千万美元与世界级的制造商合作接轨,透过交叉运用国际最新技术,以企业化方式制造谷物.一路走来的积累,造就了钰统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谷物制造与代工服务供货商.介绍了与大陆杂粮加工产业交流现况:成立上海钰嘉食品,并在上海金山区设厂:预计生产燕麦片及深加工产品;山西广灵荞宝公司:钰统去参访多次,并购入苦荞米制成即食品与点心零嘴;贵州鑫龙食品:2012年去贵州参访,并去兴仁参观薏仁种植与脱壳加工产业;河北纽康食品:2012年去石家庄参访,并就杂粮冷冻加工食品做交流;青海惠湟农牧科技:2013年去参访,讨论皮燕麦出口到台湾与上海之可行性;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任贵兴主任于2013年参访上海钰嘉食品公司;2012年去张家口农科院拜访,并试种植皮燕麦。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