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茶氨酸

茶氨酸

茶氨酸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745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农作物、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5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64747篇;相关期刊200种,包括茶博览、健康天地·河北医疗卫生、茶叶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2015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浙江省康复医学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年会、第二届特殊膳食食品研究开发与配料应用及法规交流研讨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特膳食品研究开发及法规标准交流研讨会等;茶氨酸的相关文献由1477位作者贡献,包括宛晓春、成浩、刘仲华等。

茶氨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5 占比:0.62%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64747 占比:99.34%

总计:65177篇

茶氨酸—发文趋势图

茶氨酸

-研究学者

  • 宛晓春
  • 成浩
  • 刘仲华
  • 张国营
  • 林智
  • 王丽鸳
  • 魏巍
  • 彭师奇
  • 赵明
  • 韦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周颖
    • 摘要: 饮茶对健康的益处非常明确,很多人也知道喝浓茶不好。但你可知道什么样的茶才算浓茶,浓茶对健康有多大影响?目前,对浓茶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茶中的主要功能成分有茶多酚、咖啡碱(因)和茶氨酸,其中茶多酚让茶呈现出涩感,咖啡碱给茶带来苦味,茶氨酸则让茶喝起来更鲜爽。当茶叶放得过多时,茶汤的苦涩感会增强,鲜爽感相对减弱,茶汤的颜色也变得更为浓重,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浓茶。
    • 陈潇敏; 赵峰; 金珊; 吴文晞; 王鹏杰; 叶乃兴
    • 摘要: 以福建省云霄县小帽山、梁山和南乌山3个区域共23份地方茶树品种资源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法测定其儿茶素、嘌呤生物碱及氨基酸组分含量,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差异分析和聚类分析,以筛选生化成分含量特异的茶树品种资源。结果表明:(1)23份茶树品种资源的儿茶素总量变化范围为73.54~260.31 mg·g^(-1),平均值为160.48 mg·g^(-1);表没食子儿茶素-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在所有资源中均检出,含量最高的为小帽山3号(X03),高达33.65 mg·g^(-1)。(2)23份茶树品种资源的嘌呤生物碱总量变化范围为15.28~70.42 mg·g^(-1),平均值为40.95 mg·g^(-1);苦茶碱(TC)在梁山地区的茶树品种资源(LS01-LS07)均检出,其中梁山6号(L06)和梁山7号(L07)的苦茶碱含量高于其咖啡碱含量。(3)23份茶树品种资源的氨基酸总量变化范围为6.40~47.57 mg·g^(-1),平均值为20.83 mg·g^(-1);氨基酸构成丰富,共检测出20种氨基酸物质。(4)差异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云霄县3个区域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其中梁山区域茶树资源富含苦茶碱(TC),小帽山茶树资源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含量较高,南乌山茶树资源的丙氨酸(Ala)、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n)含量略高于其他两地。研究发现,云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的儿茶素、嘌呤生物碱及氨基酸含量差异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区域特征明显,筛选出高儿茶素、高EGCG3″Me、高苦茶碱、高茶氨酸等18份优特茶树品种资源,为云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的系统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 徐梦婷; 魏明秀; 陈潇敏; 卢明基; 吴文晞; 陈晓岚; 高水练; 叶乃兴
    • 摘要: 以寿宁长叶1号等5个茶树新品系为供试材料,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其儿茶素及游离氨基酸等组分含量,结果表明:供试茶树新品系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如茶氨酸、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等。儿茶素总量为83.12~150.87 mg·g^(-1);游离氨基酸总量为26.40~56.22 mg·g^(-1),其中茶氨酸含量为15.43~41.71 mg·g^(-1)。5份茶树品系中寿宁长叶1号、芎坑大白1号和寿宁长叶2号为高茶氨酸资源,茶氨酸含量分别为36.90、40.78、41.71 mg·g^(-1);伏际大茶树和芎坑大白1号的EGCG3"Me含量较高,分别为6.49 mg·g^(-1)和5.88 mg·g^(-1)。以上结果可为优质茶树品种的选育及利用提供参考。
    • 俞馨悦; 蔡旋
    • 摘要: 为了解不同茶叶的茶汤在隔夜后的抗氧化能力和风味物质变化情况,特进行了不同茶叶的隔夜茶汤和新泡茶汤的品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茶叶隔夜茶汤中的总多酚、总黄酮、茶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新泡茶汤,绿茶新泡茶汤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最高,且抗氧化能力最强,乌龙茶隔夜茶汤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最高。
    • 王咏麟; 蒋航宇; 余星; 肖杰
    • 摘要: 目的:评定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茶氨酸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依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找出《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193—2017)实验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对该方法不确定度进行综合评定。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茶氨酸的含量不确定度为0.009 9,茶叶中茶氨酸的报告值为(15.16±0.30)g/kg。结论:通过对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茶氨酸的含量实验中各个因素产生的不确定度进行综合评定,找到了测定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标准曲线和仪器的精密度,对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 谢佳; 缪德仁
    • 摘要: 以云南凤庆5个代表性大叶种茶园的夏茶为研究对象,采用ICP-OES法与氨基酸分析仪分别对茶叶中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茶园夏茶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表现为Mg,Mn,Al含量较高,Fe,Zn,Cu含量较低.茶叶中茶氨酸的含量远高于其他鲜甜味氨基酸含量,不同茶园夏茶中茶氨酸的含量在1.4283~5.7252 mg/kg之间,差别可达4倍之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茶叶中Cu,Mg和Zn含量与茶氨酸、天冬氨酸和缬氨酸含量呈正相关,Al,Fe和Mn含量则与茶氨酸、缬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呈负相关,而Al含量与缬氨酸含量、Mn含量与苏氨酸和丙氨酸含量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分别为-0.895,-0.909和-0.903.
    • 杨仲平; 吴琦; 杨雅琴; 洪燕萍
    • 摘要: 通过制备熊果酸-茶氨酸共无定型复合物,提高熊果酸的水溶解度。采用溶剂法和物理研磨法制备不同配比的熊果酸与茶氨酸的无定型复合物,测定熊果酸的水溶解度,筛选出最佳配比和制备工艺,并对复合物进行PXRD和FTIR的检测分析。结果,熊果酸与茶氨酸最优配比为1∶5,溶剂法比物理研磨法制备效果好。经PXRD检测分析可知,共无定型复合物呈非晶型状态,FTIR检测显示熊果酸与茶氨酸间通过氢键结合形成共无定型复合物。结果表明,熊果酸与茶氨酸经过溶剂法制备形成了共无定型复合物,增加了熊果酸的水溶解度。
    • 陈潇敏; 章进汕; 金珊; 邵淑贤; 刘永崇; 吴文晞; 王鹏杰; 赵峰; 叶乃兴
    • 摘要: 【目的】探明福建省大田县茶树品种资源生化成分特征,为其开发利用和茶树特异品种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4份大田茶树品种资源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儿茶素组分,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HPLC-MS/MS)测定嘌呤生物碱组分及氨基酸组分,并进行描述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热图分析及特异资源筛选。【结果】24份大田茶树品种资源的儿茶素总量和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含量分别为60.00~251.75和2.92~22.90 mg/g,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11和2.06;咖啡碱、苦茶碱和茶氨酸含量分别为3.69~68.71、0.29~48.59和0.28~39.52 mg/g,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98、1.99和1.96。对主要品质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超过80.00%。基于儿茶素、嘌呤生物碱及氨基酸组分共30个生化成分,可将24份大田茶树品种资源分为3个类群,A类群氨基酸组分含量较高,B类群生化成分含量均表现较低,C类群的儿茶素组分及嘌呤生物碱组分含量较高,不同类群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EGCG3"Me、咖啡碱、苦茶碱和茶氨酸含量等主要指标有明显差异。综合分析结果,筛选到16份儿茶素组分特异资源(高儿茶素10份,高EGCG 5份、高EGCG3"Me 1份)、23份嘌呤生物碱组分特异资源(高嘌呤生物碱9份、高苦茶碱13份、高咖啡碱1份)及6份高茶氨酸茶树资源。【结论】大田茶树品种资源均含有EGCG3"Me和苦茶碱,儿茶素、嘌呤生物碱及氨基酸组分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系统的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生化成分特异资源,可作为茶树特异性状育种材料。
    • 杨春; 乔大河; 郭燕; 梁思慧; 林开勤; 陈正武
    • 摘要: 为筛选高氨基酸和高茶氨酸茶树资源,探明贵州茶树资源氨基酸和茶氨酸特性,本研究分别利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5份贵州地方茶树资源春季一芽二叶生化样的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结果表明:115份茶树资源的氨基酸总量在0.95%~7.96%,平均值为3.40%;茶氨酸含量在0~3.80%,平均值为1.58%;茶氨酸占比在0~67.66%,且集中分布于40%~<60%。在这115份茶树资源中,发现特异高氨基酸(氨基酸总量≥5%)茶树资源11份、特异高茶氨酸(茶氨酸含量≥3%)茶树资源3份。不同地方的茶树资源,其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贵定、黎平和石阡的茶树资源表现出较高的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而三都和普安的茶树资源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地方。来自三都的突肋茶(Camellia costata)资源表现出更原始的生化性状,均未检测出茶氨酸。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15份茶树资源可分为5类,其中,石苔14号以远高于其他资源的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单独分为一类。
    • 许应芬; 庞德文; 李姝妍; 黄珊; 刘倩芬; 刘燕
    •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不同储藏时间对白茶品质的影响,主要从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进行分析,进行生化成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储藏年份的白茶汤色、香气、滋味有明显差异;随着储藏时间段的延长,白茶中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呈上升趋势,游离氨基酸和茶氨酸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咖啡碱和酚氨比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儿茶素总量2019白茶>2021白茶>2020白茶,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儿茶素组分中含量最高的都是EGCG,其次为EC,再次为ECG;各生化指标之间相关性性较强,水浸出物与茶多酚、酚氨比、儿茶素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游离氨基酸呈极显著负相关;咖啡碱与E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茶多酚与游离氨基酸呈极显著负相关;游离氨基酸分别与茶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茶氨酸含量分别与酚氨比、ECG呈极显著负相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