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9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741297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中国中医药科技、基础医学与临床、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六届全国中医肝胆病学术会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年学术研讨会、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等;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的相关文献由410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大龙、毕艳、吴文君等。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41297 占比:99.99%

总计:741391篇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发文趋势图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研究学者

  • 朱大龙
  • 毕艳
  • 吴文君
  • 尹雯雯
  • 陈东风
  • 张东东
  • 梁衍锋
  • 汤孙寅炎
  • 艾正琳
  • 陈莹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志红; 刘静; 孟令振; 鲁明; 王瑞英
    • 摘要: 目的基于Notch1信号通路探讨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影响。方法选取10只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另取30只C57BL/6J雄性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NAFLD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3组各10只。白藜芦醇低剂量组、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分别给予50 mg/(kg·d)和100 mg/(kg·d)白藜芦醇灌胃,高脂组和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6周。灌胃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油红染色观察肝脏脂肪沉积情况;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mRNA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Notch1表达情况。结果高脂组小鼠血清TG、T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高脂组(P均<0.05),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白藜芦醇低剂量组(P均<0.05)。HE染色显示,高脂组小鼠肝细胞结构紊乱,有坏死现象,肝细胞脂滴空泡较多;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小鼠肝坏死细胞和脂肪空泡较少;油红染色显示,高脂组小鼠肝脏橘红色脂滴沉积较多,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小鼠橘红色沉积较少。与正常组比较,高脂组小鼠肝脏组织中SREBP-1c mRNA和Notch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均<0.05),PPAR-α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高脂组比较,白藜芦醇低、高剂量组小鼠肝脏组织中SREBP-1c mRNA和Notch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PPAR-α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均<0.05),且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各指标改善较白藜芦醇低剂量组明显(P均<0.05)。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改善NAFLD病理改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tch1信号通路进而减少肝脏脂肪合成有关。
    • 李晓霞; 许莹; 徐波; 郑小岚; 张元杰; 韩菊平
    • 摘要: 目的:研究橙皮苷对高果糖加高脂饲料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c(SREBP-1 c)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60只,雄性,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组,以及橙皮苷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和普通水喂养外,其余5组给予10%的果糖水+高脂饲料喂养8周构建NAFLD模型,治疗4周后处死,检测肝功能AST、AST,血脂和肝脂TG、TC,观察肝脏病理学,同时检测肝脏组织中PPARα和SREBP-1 c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肝脏病理学HE染色可见,正常组切片正常,模型组出现明显脂肪空泡,与模型组比较,各观察组均有明显好转;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ST、ALT、血清TG、血清TC、肝脏TC和肝脏TG均明显升高(P<0.05),各观察组相较于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此外橙皮苷高剂量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PARα明显降低(P<0.05),SREBP-1 c明显升高(P<0.05),橙皮苷治疗后PPARα明显升高(P<0.05),SREBP-1 c则明显降低(P<0.05),此外橙皮苷高剂量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没有差异.结论:橙皮苷可明显降低高果糖+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肝脏组织中SREBP-1 c表达,同时升高PPARα表达,进而调节血脂,保护肝脏.
    • 程伟; 梁晓琳; 李锐; 蔡燕凤; 李湉; 金家骅; 丁礼琴; 兰天
    • 摘要: 目的:探讨龙虎人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其改善肝脏脂质代谢紊乱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龙虎人丹20、40 mg/kg组和水飞蓟宾40 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均用高脂饲料喂养16w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龙虎人丹灌胃给药,持续16 w.H&E和油红0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和脂滴堆积;体重曲线记录每组小鼠体重变化;糖耐量实验检测小鼠胰岛素抵抗程度;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检测肝损伤情况;肝脏三酰甘油(TG)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检测,评价肝脏脂质堆积;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和脂肪酸转位酶CD36(CD36)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脏ATGL和CD36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肝脏脂肪变性和脂滴堆积明显增加(P<0.01),体重、胰岛素抵抗程度,血清ALT水平、肝脏TG和FFA含量、肝脏SREBP-1c、FAS和CD36的mRNA表达以及肝脏CD36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ATGL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龙虎人丹20、40 mg/kg组可明显逆转高脂饮食诱导的上述效应(P<0.05或P<0.01).结论:龙虎人丹能够有效地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其机制可能通过减少三酰甘油沉积从而改善三酰甘油代谢紊乱.
    • 舍玲; 丁永年; 纪文静; 阿孜古力·阿不来提
    • 摘要: 目的 观察脯氨酰寡肽酶(POP)抑制剂S17092对脂质超载人肝细胞株LO2脂质沉积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LO2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LO2细胞用1%无脂肪酸(FFA)的1640培养基培养,模型组LO2细胞用FFA制备脂质超载模型后再用1640培养基培养,实验组LO2细胞制备脂质超载模型后再加入含S17092的1640培养液培养.各组细胞继续培养24 h后,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采用Bio-Rad蛋白质测定法检测各组细胞内甘油三酯(T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内POP、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mRNA.结果 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O2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红染颗粒,而实验组较模型组红染颗粒相对较少.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细胞内TG水平分别为(1.995±0.221)pmole/μL、(2.910±0.030)pmole/μL、(2.573±0.113)pmole/μL,组间相比,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实验组细胞中POP、SREBP-1c、FAS、ACC1、SCD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细胞中POP、SREBP-1c、FAS、ACC1、SCD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POP抑制剂S17092可改善脂质超载LO2细胞的脂质沉积,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REBP-1c及其靶基因的表达有关.
    • 赵书刚
    • 摘要: 目的:观察益肾化痰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血脂、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影响.方法:NAFLD患者135例,随机分为益肾化痰法治疗组(67例)和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片治疗对照组(68例),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变化,检测细胞因子RBP-4以及SREBP-1C,超声检查肝、脾CT值,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后,ALT、AST、TC、TG、RBP-4和SREBP-1C均降低(P0.05).治疗组予益肾化痰法治疗NAFLD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痰法治疗NAFLD,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功能,调整血脂水平,降低RBP4、SREBP-1C的水平.
    • 王瑞婕; 杨勇; 白婷
    • 摘要: 目的 探究大黄素甲醚(physcion,PHY)对酒精性肝损伤中SIRT1-AMPK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慢性喂养10 d,加1次酒精灌胃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肝脏形态及病理学变化,测量肝指数及小鼠血清中ALT、AST、TG水平,ELISA法检测IL-1β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SIRT1、AMPKα、p-AMPKα、SREBP1 c蛋白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甲醚组、SRT1720组及AICAR组明显地抑制了酒精引起的ALT、AST、TG的增高,各给药处理组肝形态、脂肪蓄积、炎症细胞浸润也呈剂量依赖性优于酒精模型组.同时,各给药处理组抑制了IL-1β的水平.与酒精模型组相比,大黄素甲醚及SRT1720、AICAR均提高了SIRT1表达及AMPKα的磷酸化水平.此外,大黄素甲醚及SRT1720、AICAR降低了SREBP1 c的表达.结论 从SIRT1-AMPK表达水平的变化验证了大黄素甲醚可通过此信号通路来减轻酒精性肝损伤的脂肪变性损伤和炎症水平,从而缓解酒精性肝损伤进程.
    • 马文骏; 史婷婷; 白明辉; 陈小伟; 杨兴鑫
    • 摘要: 目的 探讨冬凌草对大鼠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脂质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复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模型,选用30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 d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冬凌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他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冬凌草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按照50、100 mg/(kg?d)和150 mg/(kg?d)进行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每天灌胃与其他实验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大鼠MAFLD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组大鼠肝组织显微镜下提示结构清晰及完整,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索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损伤,可见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并有肝细胞气球样变,汇管区伴有炎症细胞浸润,部分点状肝细胞坏死并有碎屑样坏死;冬凌草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的损伤程度比模型组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减少,仅少许出现点状坏死,少量脂肪滴空泡,汇管区无明显炎细胞浸润.各组大鼠TC、TG、HDL-C、LDL-C、FBG、FIN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FBG、FINS含量高于正常组,HDL-C含量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凌草低剂量组TG、FINS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凌草中剂量组TC、TG、LDL-C、FBG、FINS含量低于模型组,且TG、FBG低于冬凌草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凌草高剂量组TC、TG、LDL-C、FBG、FINS含量低于模型组,HDL-C含量高于模型组,且TC、TG、LDL-C、FBG低于冬凌草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PPAR-α、ACC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SREBP-1c、FAS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凌草低剂量组PPAR-α、ACC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FAS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凌草中、高剂量组PPAR-α、ACC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及冬凌草低剂量组,SREBP-1c、FAS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及冬凌草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凌草对大鼠MAFLD脂质代谢及相关蛋白表达具有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MAFLD的发生发展机制奠定了基础.
    • 马于巽; 宋琪; 张静; 郭俊霞; 夏天则; 陈文
    • 摘要: 本文探讨牛磺酸对HepG2细胞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为牛磺酸预防/改善机体高脂状态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在DMEM培养基中添加0.05 mmol/L油酸建立高甘油三酯细胞模型,分别以终浓度为1、5、10、20 mmol/L的牛磺酸处理细胞24、48、72 h,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水平;并检测5 mmol/L牛磺酸作用24h后细胞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及脂肪合成相关酶乙酰辅酶A合成酶(AceC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1(ACSL1)的蛋白表达水平.1 mmol/L牛磺酸作用72 h,5和10 mmol/L牛磺酸作用24、48、72 h,20 mmol/L牛磺酸作用24和48 h均可使高脂HepG2细胞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下降(P< 0.05);5 mmol/L牛磺酸作用24 h,高脂HepG2细胞的SREBP-1c、FAS、ACC、AceCS1、ACSL1表达明显减少(P<0.05),磷酸化ACC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牛磺酸通过调控SREBP-1c及其下游靶基因而抑制高脂HepG2细胞脂肪酸/甘油三酯的合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