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6篇、会议论文88篇、专利文献590261篇;相关期刊399种,包括肝脏、临床肝胆病杂志、实用肝脏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58种,包括第十六届全国中医肝胆病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相关文献由3698位作者贡献,包括范建高、李军祥、赵文霞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90261篇
占比:99.76%
总计:591695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研究学者
- 范建高
- 李军祥
- 赵文霞
- 程井军
- 陈芝芸
- 吴其恺
- 王允亮
- 施军平
- 闻勤生
- 张丽慧
- 陆伦根
- 徐正婕
- 李健
- 李莹
- 王旭霞
- 陈东风
- 张赤志
- 段晓燕
- 严茂祥
- 余轶群
- 诸葛丽
- 赵曙光
- 韩德五
- 马建
- 丁晓东
- 严红梅
- 何蓓晖
- 刘近春
- 南月敏
- 张华
- 张玮
- 李立
- 毛堂友
- 赵彩彦
- 赵景民
- 冯高飞
- 刘林
- 刘洋
- 张斌
- 张爱忠
- 杨钦河
- 焦金森
- 王亚东
- 苗宇船
- 陈锡美
- 于洪波
- 任婕
- 刘春燕
- 刘苏
- 周光德
-
-
杨迪琦;
张岩岩;
丁一;
WAN J;
ZHANG Y;
YANG D
-
-
摘要:
尽管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人们在治疗靶点识别和治疗策略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目前尚无获得批准的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有效药物。华中农业大学的Wan等探究了天麻素对NASH的影响,以期为NASH提供新的治疗药物。研究发现,天麻素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均显示对治疗NASH具有良好的效果。
-
-
韩冰;
涂传涛
-
-
摘要:
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病及其并发症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峻的挑战[1,2]。近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3]。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
-
-
严峻彬;
聂云梦;
张婷婷;
徐素美;
陈芝芸
-
-
摘要:
目的网络药理学筛选益气补肾调脂方(Yiqi-Bushen-Tiaozhi formula,YBTF)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机制;体内实验完成验证。方法TCMSP数据库、HPLC-MS明确YBTF成分、靶点;GSE89632数据集,筛选NASH与正常组差异基因;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筛选疾病基因。交集为YBTF治疗NASH的靶基因。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疾病本体论(Disease Ontology,DO)富集分析,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拓扑分析,明确治疗NASH关键基因。分子对接(molecular docking)预测活性成分、靶点能否结合,发挥疗效;油红O、HE染色检测肝脏脂肪变、炎症;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检测肝细胞衰老;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法验证靶基因mRNA、蛋白表达。结果YBTF可调控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A,CDKN1A)改善细胞衰老,治疗NASH。结论网络药理学结合实验可为研究YBTF治疗NASH的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
-
范建高
-
-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遗传易感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的慢性代谢应激性肝病,并存体重超重/腹型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时又称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病。目前全球四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口有NAFLD,其中15%-30%患者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并存肝纤维化的比例高达25%,1%-2%的成人因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
-
-
冯曲波;
颜婷;
伍国林
-
-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老年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治疗住院的老年性NASH患者95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超声影像学评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度积分(NAS)、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3.29±6.84)和(65.73±7.25)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4.61±4.27)和(45.73±5.12)U/L]及γ-谷氨酰转移酶[(41.25±3.59)和(64.74±5.52)U/L]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辅助治疗老年性NASH的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
李建中;
季芳;
颜学兵
-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21年5月在笔者医院经肝活检确诊的10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理结果分为NASH组50例和NAFL组58例,分析两组资料间的差异性、NASH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SF对NASH的诊断价值。结果NASH组的BMI、ALB、SF水平大于NAFL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F是NAS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F的ROC曲线下面积、截断值、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640、438.05ng/ml、40.00%、86.21%、71.43%和62.50%。结论SF可能对NASH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NASH的一个辅助诊断指标。
-
-
石文达;
崔志新;
张丹;
李桂萍;
王国玉;
赵晓彬;
肖旭
-
-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哺乳动物几丁质酶样蛋白-40(YKL-40,又称人类软骨糖蛋白39)、肝/脾CT值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NASH患者159例为研究样本,依据NASH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NASH轻度组(简称轻度组)、NASH中度组(简称中度组)、NASH重度组(简称重度组)分别为59、54、46例,并选取同时间段内的4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YKL-40水平,均行肝脏CT扫描测定肝(L)/脾(S)CT值,观察4组人员血清YKL-40水平、L/S值的差异,分析血清YKL-40、L/S CT值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探讨该两项指标对NASH患者病情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YKL-40水平、L/S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YKL-40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L/S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均P<0.001)。当血清YKL-40临界值为159 ng/ml,L/S值为0.455时对NAS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诊断价值最高;AUC面积分别为0.841、0.7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随着病情的发展NASH患者血清YKL-40、L/S值分别呈现逐渐升高、下降的趋势,该两项指标与NASH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
-
顾亚娇;
张丽慧;
张剑波;
赵文霞
-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化痰祛湿活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化痰祛湿活血方的活性成分;从人体基因数据库(Genen Cards)中获得NASH治疗靶点,并与其潜在治疗靶点取交集获取关键基因;运用DAVID平台进行GO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获取化痰祛湿活血方治疗NASH的生物功能和通路分析图。运用String数据库,建立PPI网络图;Cytoscape软件绘制复方-免疫机制图,复方-靶点-网络图;并采用动物实验验证部分靶点。结果:化痰祛湿活血方的靶点基因与NASH靶点基因的交集基因为372个;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化痰祛湿活血方可能调控106条通路;GO富集分析得到MF 185个条目、BP 965个条目、CC 101个条目。大鼠实验验证化痰祛湿活血方可上调肝组织p-Akt蛋白表达,抑制p-NF-κB蛋白表达。结论:化痰祛湿活血方治疗NASH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互作用的结果。经实验证实,其可能通过调控p-Akt和p-NF-κB的表达,从而参与炎症、免疫反应发挥效用。
-
-
袁婧;
张连峰
-
-
摘要: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联合FIB-4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患者4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4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1名(健康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计算Child-Pugh评分及FIB-4指数。以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为起点,2年后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分为好转组29例与恶化组1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MPV、FIB-4指数及两者联合对肝硬化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组MP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总胆红素(TBIL)高于NASH组和健康组(P<0.01),FIB-4指数高于NASH组(P<0.01)。恶化组MPV、TBIL、FIB-4指数、Child-Pugh评分、入院合并糖尿病比例高于好转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MPV、FIB-4指数为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PV、FIB-4指数及两者联合对预后判断的AUC分别为0.845、0.777、0.884,以两者联合预测的AUC最大,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分别为90.90%,72.40%。结论MPV及FIB-4指数是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可提高对疾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
-
-
黄樱硕;
魏巍;
佟小非;
孙亚朦;
张健雄;
董瑞华;
贾继东;
尤红
-
-
摘要:
目的描述国内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新药临床试验的注册情况及临床试验特点,为NASH新药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美国临床实验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1年8月6日,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NASH”作为关键词,纳入以NASH作为适应证的新药注册试验或干预性研究,并除外肝硬化。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检索并筛选文献,提取相关信息。结果共纳入196项NASH新药注册试验或干预试验(174项国外注册试验,22项国内注册试验),注册量呈增长趋势,其中Ⅰ期、Ⅰ~Ⅱ期(包括Ⅰb/Ⅱa)、Ⅱ期、Ⅱ~Ⅲ期、Ⅲ期临床试验分别为45项(23.0%)、8项(4.1%)、112项(57.1%)、4项(2.0%)、19项(9.7%)。药物类型以法尼酯X受体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为主,分别为16项(8.16%)、14项(7.14%)、11项(5.61%)、13项(6.63%)。欧美地区申办方发起的NASH创新药试验最多,中国(含台湾地区)近年来的自主创新药临床试验数量逐渐增加,单中心与多中心数量分布近似。其中以NASH患者为受试对象的试验中以病理、影像学、临床诊断作为主要入选标准的试验数量分别为125项、66项和42项。Ⅰ期临床试验主要评价指标为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指标,Ⅱ、Ⅲ期临床试验主要评价指标为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国(含台湾地区)本土NASH创新药物注册试验数量较少但逐渐增长,中药相对化学药物的新药临床试验较少。结论国际NASH创新药临床试验注册量增长较为显著,但多处于早期阶段,入选标准和评价指标差异较大,缺少较统一的衡量指标,新型试验设计较少。国内NASH新药临床试验相对欧美国家数量较少,呈增长趋势。
-
-
ZHANG Yang;
张扬;
HU Xiao-yu;
扈晓宇;
YANG Fang;
杨芳
- 《第九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目的:观察温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4月至2017年2月就诊的84例病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入组病例按1∶1比例随机分组.治疗组予温肾方+替比夫定;对照组予安慰剂+替比夫定.疗程为2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血HBV DNA、HBV标志物、肝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及胰岛素;采用超声、FibroScan受控衰减参数(CAP)值判断脂肪肝的严重程度;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IR)程度.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HBV 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超声疗效和FibroScan CAP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而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温肾方可提高肾阳虚型CHB合并NASH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其机制可能是减轻肝脏的炎性反应、缓解胰岛素抵抗而改善肝脂肪变性和细胞损伤.
-
-
张志勇;
苏素真
- 《第13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风谷草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本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6例),其中对照组42例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100毫克,一天三次)加上节食、运动处理,而实验组46例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100毫克,一天三次)、同时予以对照组相同的节食、运动处理基础上加用风谷草单味煎服(40g/天)治疗,在治疗后一个月、两个月及停药后三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肝功能对比(ALT、AST、GGT等指标)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个月、两个月及停药后三个月实验组ALT、AST、GGT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加用风谷草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
-
刘茵;
毛德文;
唐冬梅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8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 2018年
-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二陈汤联合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3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二陈汤,疗程为1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α-谷氨酰转移酶(GGT),血脂中的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以及CT肝脾密度比值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ALT、AST、GGT、CHOL、TG、CT肝脾比值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的ALT、AST、GGT下降与对照组相当(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CHOL、TG、CT肝脾密度比值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9%,而对照组为80.00%(P<0.05). 结论:加味二陈汤联合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具有较好的保肝护肝、降血脂、抗脂肪肝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
Guo Yi;
郭一;
李军祥;
Li Jun-xiang;
Mao Tang-you;
毛堂友;
Chen Chen;
陈晨;
Xie Tian-hong;
谢添弘;
Han Ya-fei;
韩亚飞;
Shi Lei;
石磊;
潭祥;
Tan Xiang;
Hai Xiao-han;
韩海啸
- 《第二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与茵陈蒿汤合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合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合方组、苓桂术甘汤组、茵陈蒿汤组、莱菔硫烷组,采用高脂饲料法建立NASH模型;高脂饲料饲养8周并同时给药,Western Blot与RT-PCR法测定肝脏Keap1、Nrf2、NQO1、HO-1蛋白与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给药后,模型组大鼠肝脏Keap1表达量下降,Nrf2、NQO1、HO-1表达量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除茵陈蒿汤组变化不明显外(P>0.05),各给药组大鼠肝脏Nrf2、NQO1、HO-1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但对于Keap1的表达无明显作用(P>0.05). 结论:苓桂术甘汤以及合方可能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改善氧化应激,防治NASH的目的.
-
-
高康丽;
李军祥
- 《第二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李军祥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李教授认为该病的病机是痰浊内阻,湿热蕴结,病变脏腑主要是肝、脾二脏.治疗上使用温化痰浊、清利湿热之法,方选苓桂术甘汤合茵陈蒿汤,并配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加减用药,中西医汇通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
-
GUO Yi;
郭一;
李军祥;
LI Jun-xiang;
MAO Tang-you;
毛堂友;
CHEN Chen;
陈晨;
XIE Tian-hong;
谢添弘;
HAN Ya-fei;
韩亚飞;
JIA Bo-yi;
贾博宜;
谭祥;
TAN Xiang;
HAN Hai-xiao;
韩海啸
- 《第二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与茵陈蒿汤合方(茵陈苓桂术甘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细胞自噬的影响,初步探讨合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茵陈苓桂术甘汤组、苓桂术甘汤组、茵陈蒿汤组,采用高脂饲料法建立NASH模型;高脂饲料饲养8周并同时给药,Western Blot法测定LC3Ⅱ、LC3Ⅰ表达量,Western Blot与RT-PCR法测定肝脏P62、ATG5蛋白与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给药后,模型组大鼠肝脏ATG5表达量、LC3Ⅱ/LC3Ⅰ比值下降,P62表达量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肝脏ATG5表达量、LC3Ⅱ/LC3Ⅰ比值有不同程度上升,P62表达量下降(P<0.05,P<0.01). 结论:茵陈苓桂术甘汤可能通过激活细胞自噬,从而达到改善氧化应激,防治NASH的目的.
-
-
陈晶娅
- 《中华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益肝解毒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近年本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5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予益肝解毒方口服,对照组予安慰剂模拟益肝解毒方口服.治疗2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效率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距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益肝解毒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
-
-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会议暨第七届“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暨首届全国亚健康+与移动医疗融合应用学术大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热敏灸联合降脂化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30),单用降脂化浊汤口服,每日两次;B组(N=30),在口服降脂化浊汤基础上配合热敏灸疗法,两组均30d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药物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7%、90.0%.血脂下降B组较A组明显(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降脂化浊汤对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症状和体征、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促进肝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
-
-
陆振华;
刘朝霞;
刘松江;
王海强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2017年中医民族医防治肝病学术交流会议》
| 2017年
-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展的某一病理阶段,以肝脏脂肪变、炎症等肝脏损害为其主要病理表现.若NASH继续发展成肝硬化、肝癌,将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所以,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应积极及早的治疗.现笔者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西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其他疗法等方面对NASH的治疗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中医药、西医药在治疗NASH时各有优势,西医药虽然药效明确,但毒副作用大,远期疗效不肯定;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脂、降低转氨酶方面均具有明显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药效稳定,可以长期服用,但中医药机理大多未明,有待于进一步的试验研究。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使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
-
ZHANG Yu-ling;
张玉玲;
WANG Wei;
王伟;
HU Min-min;
胡敏敏;
JU Jian;
琚坚
- 《第二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饲养SD大鼠建立实验性NASH大鼠模型,并给予威灵仙多糖灌胃干预,通过检测空白组、模型组、威灵仙多糖组和易善复组下腔静脉血清中IL-6、IL-10和TNF-α的含量,并统计分析各组间细胞因子(IL-6、IL-10和TNF-α)水平的差异,观察威灵仙多糖干预实验性NASH大鼠模型炎症的疗效. 方法:造模方案:采用高脂饲料(配方:82.5%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5%蛋黄粉+0.5%胆酸钠)饲养SD大鼠喂养16周建立实验性NASH大鼠模型.干预方案:实验性NASH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易善复组和威灵仙多糖组,并与原空白组给予相应干预,8周后通过各组大鼠下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并予统计分析及评估肝脏病理改变. 结果:1.造模结果:高脂饲料(配方:82.5%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5%蛋黄粉+0.5%胆酸钠)饲养16周,实验性NASH大鼠模型(F4G2SO,NAS8分)建立成功,伴有体重超重、肝指数明显升高、高脂血症、转氨酶异常.2.干预结果:2.1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威灵仙多糖组与模型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空白组、威灵仙多糖组和易善复组两两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大鼠血清IL-10水平:威灵仙多糖组与模型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空白组、威灵仙多糖组和易善复组两两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采用高脂饲料(82.5%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5%蛋黄粉+0.5%胆酸钠)饲养16周,可以成功建立实验性NASH大鼠模型,但不伴肝纤维化.2、实验性NASH大鼠模型存在肝脏炎症反应.3、威灵仙多糖[50mg/(kg.d)]和易善复[195.4mg/(kg.d)]灌胃8周疗法均可以有效降低实验性NASH大鼠肝脏炎症水平,二者疗效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