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二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第二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第二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7-07-14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会议文集:第二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发现至今已有20余年,它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并与胃癌、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根除H·pylori在胃肠疾病防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线治疗方案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近几年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率逐渐上升,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H·pylori菌株本身的因素、宿主因素、环境因素、其他因素.而在这些因素中H·pylori菌株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是导致根除失败的最主要原因.针对上述失败原因,本文总结了新的治疗对策,包括序贯疗法,新的联合疗法,中医中药,益生菌等.序贯疗法是一种新兴的H·pylori根除方案,目前此方案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在我国也有报道提示序贯疗法的H·pylori根除率与标准三联疗法无明显差别,其原因可能与不同国家H·pylori耐药情况、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习惯有关.新的联合疗法包含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含呋喃唑酮的联合疗法;PPI加3种抗生素或不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在中医中药治疗方面,多数学者认为H·pylori属于中医"邪气"的范畴,许多中医家通过辨证论治治疗H·pylori感染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已有研究证实相关单味中药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比如:黄芩、黄连、大黄、黄柏、地丁、土茯苓等.相关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取得了更好的根除效果.H·pylori对抗生素的耐药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作为医生应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遵循已经达成的有关H·pylori的处理意见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同时我们也应积极寻找根除H·pylori的新的方案,并进行临床试验,致力于新疫苗的开发研究,积极开展多中心研究寻找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疗药物,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Hp根除新方案.
  • 摘要:附子是纯阳之体,生附子具有大毒,经过炮制后毒性大大减弱。制附子色黑,偏于走中焦和下焦.尤其是走到下焦而温元阳。所以补肾阳、温中阳多用制附子。如果将肾比作火的话,脾胃就相当于锅釜,想要锅釜烧得热,下面的火就必须充足。附子,即为助锅釜底下之“火”。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具有补中益气,调理脾胃,通经止痛之功,是治疗胃脘部疾病的常用穴。“合治内腑”,治疗中选足三里做穴位注射,能增强身体免疫力,解痉止痛,调节脾胃功能。足三里穴位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标本兼治的方法,可替代或辅助胃动力药物,可以尽快缓解症状。有研究证明,针刺足三里穴可使弛缓型胃收缩加强,紧张型胃松弛,并能调节胃液分泌和促进胃的排空等机理,起到调理胃肠道功能、促进胃肠道向下排空的作用。本例患者应用附子理中汤加味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取得确切疗效,是为中医温阳理论指导临床应用典型病案,值得深入研究
  • 摘要:胃癌是世界上第四大常见的癌症,其致死率在所有肿瘤中高居第二.其转移率、复发率、病死率较高,目前,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等辅助治疗.但胃癌对放疗敏感性不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为5-FU、顺铂、紫杉醇、奥沙利铂和草酸铂,但是这些药物或多或少都会给病人带来毒副作用.因此,降低副作用和寻找新的辅助治疗药成为胃癌辅助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在抗癌辅助用药方面,白藜芦醇逐渐显现出令人欣喜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其抗肿瘤作用与机制做一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胃络瘀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胃络瘀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治疗组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减颗粒剂,对照组口服康复新液联合叶酸片.疗程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镜、病理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慢性、活动性炎症、萎缩和肠化生方面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改善萎缩和肠化生方面,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胃络瘀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明显改善症状,逆转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
  • 摘要:目的:通过液体营养餐负荷实验结合B超检查,探讨分析不同证型FD患者胃容受性舒张及排空功能的差异. 方法:入选74例研究对象,健康者14例(HS组),FD患者60例(FD组),将FD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其中脾虚气滞型33例,脾虚湿阻型16例,脾阳虚型1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液体营养餐负荷实验,结合VAS视觉评分,记录阈值和最大饮入量;并且通过超声测量,比较不同证型的胃排空率及半排空时间. 结果:FD组三种证型最大饮入量均低于HS组(P<0.05),脾虚湿阻型最大饮入量低于脾虚气滞、脾阳虚型(P<0.05);FD组三种证型与HS组比较,脾阳虚型餐后90min远端胃排空率低于HS组(P<0.05);脾虚湿阻型近端胃、远端胃半排空时间较HS组、脾虚气滞型和脾阳虚型均延长(P<0.05). 结论:不同证型FD患者胃肠运动功能有差异,辨证为脾虚湿阻型患者减退更显著,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目的:通过使用参榆灌肠液治疗轻、中度活动期直肠型溃疡性结肠炎,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做出评价,对中药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机理做出有益探讨,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方法:将60例轻、中度活动期直肠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参榆灌肠液(苦参10g、地榆20g、黄柏30g、石菖蒲20g、三七粉2.5g、白及9g、诃子10g、乌梅10g、锡类散1.5g)1刺每晚灌肠;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栓(颇得斯安)1g每晚塞肛.以3个月为疗程.疗程中观察并统计患者临床症状、Mayo评分、结肠镜检查及黏膜活检情况以及粪便常规加隐血实验、血沉、C-反应蛋白等理化指标.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并监测用药安全性. 结果:中药灌肠组与美沙拉嗪栓剂组的临床疗效相当,中药灌肠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美沙拉嗪栓剂组(P<0.05),中药灌肠组患者腹痛、里急后重症状的消失率C81.5%、86.7%)高于美沙拉嗪栓剂组(51.9%、6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灌肠组患者脓血便及腹泻症状的消失率与美沙拉秦栓剂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临床有效率、临床缓解率、内镜应答率、黏膜愈合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没有有统计学意义,不能认为中药灌肠组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优于美沙拉嗪栓剂组.两组用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参榆灌肠液治疗轻、中度活动期直肠型UC安全有效,与美沙拉嗪栓剂组临床疗效相当,在改善部分症状症状方面优于后者.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尤其在维持轻中度UC患者的长期缓解方面效果明显.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疗方式,治疗本病可取的满意的疗效.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机是湿热蕴肠,湿热之邪是导致UC活动期临床表现的主要原因,也是使得本病进入缓解期迁延不愈的主要因素清肠化湿、调和气血是UC活动期的治疗大法,使用中药局部用药,可迅速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 摘要:初步研究导赤散保护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心脏损伤的效应,为基于心与小肠相表里探索导赤散保护SAP小肠-大脑损伤、最终保护胰腺炎症损伤的效应奠定基础.
  • 摘要:目的:探索急性胰腺炎保留胃管患者服用中药的最佳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保留胃管需要服用中药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试验组采用保留胃管,中药经口服用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保留胃管,中药经胃管注入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胃管拔除的时间、再进食时间及患者舒适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胃管拔除的时间、再进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胰腺炎保留胃管患者经口服用中药的方法效果好,舒适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临床资料收集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诊断为AP且资料完整的患者527例,探讨不同临床检验指标对急性胰腺炎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摘要:IBD诊断问题不少,排除、综合的基本观点应反复强调,新的诊断方法需更多的循证证据和评估,早期积极治疗,诱导和维持缓解,长期监控,优化个体化,全程服务,才能提高诊治水平。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定背俞艾灸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临床依据,积极探索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新方法. 方法:将纳入的58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以背俞艾灸疗法治疗,对照组以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治疗.疗程2周.观察反流症状变化、伴随症状变化、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后反酸/反食、烧心、胸骨后疼痛症状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反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反流症状总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在改善反流症状总积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伴随症状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在改善伴随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临床疗效为89.3%,对照组总体临床疗效为83.3%,两组总体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背俞艾灸疗法通过"以俞调枢"调节相应脏腑枢机功能,能明显改善GERD患者反酸、烧心等反流症状,尤其在改善乏力、失眠、肩背酸累等伴随症状方面疗效显著,提示背俞艾灸疗法作为治疗GERD的新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对结肠息肉患者肠道菌群微生物定植抗力及大便性状的影响. 方法: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将120例患者分为寒证组和热证组每组60例,寒证组予热方中药保留灌肠,热证组予寒方中药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治疗前、2周、4周肠道菌群数量、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及大便性状的变化情况. 结果:(1)灌肠2w后两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均减少,乳酸杆菌数量增加,B/E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4w后两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增加,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进一步减少,B/E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灌肠2w后便秘型患者大便性状趋于腊肠状,向正常型4型、5型靠近;腹泻型患者大便性状趋于柔软团状,向正常型4型、5型靠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4w后便秘型/腹泻型患者大便性状基本为正常型4型、5型,为正常粪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能调节结肠息肉患者肠道菌群数量的平衡、增强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B/E值)和改变大便性状(便秘或腹泻),进而改善肠道内环境.
  • 摘要:目的:探讨榆白缓释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蛋白通路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空白栓组、柳氮磺吡啶(SASP)栓组、榆白缓释栓高剂量组、榆白缓释栓中剂量组、榆白缓释栓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余下各组采用"免疫+2,4,6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合法复制UC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21天,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肠黏膜NF-Bp65、膜联蛋白A2的表达,RT-PCR法检测ICAM-1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 结果:模型组大鼠肠黏膜组织中膜联蛋白A2、NF-Bp65、ICAM-1表达升高,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下降;榆白缓释栓组膜联蛋白A2、NF-Bp65、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下降,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升高,尤其榆白缓释栓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①模型组膜联蛋白A2、NF-Bp65、ICAM-1表达升高,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下降,提示UC蛋白通路发病机制的可能性;②榆白缓释栓下调膜联蛋白A2、NF-Bp65、ICAM-1的表达,上调Occludin的表达,提示榆白缓释栓可能通过调控UC大鼠不同的蛋白通路起治疗作用.
  • 摘要:目的:通过将中药烫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研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探讨中药烫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期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按照研究设计检索策略,检索国内外多个期刊数据库,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入选研究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并使用Revman5.3软件对入选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经筛查后,最终入选11项研究.11项研究共计925名病员,其中治疗组454名病员,对照组471名病员,治疗过程中有3名病员退出.对纳入的文献行Meta分析显示:中药烫熨疗法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及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方案相比有一定优势. 结论:以中药烫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中药烫熨疗法联合其他疗法在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内服药物、或联合TDP.
  • 摘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就是常见的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表现之一.抑酸治疗能够缓解反流物对食管的损害,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反流的问题,因此对反流引起的咳嗽很难奏效.目前主要假说认为食管-支气管迷走神经反射中外周释放神经肽P物质、神经激肽A、神经激肽B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引起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在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相关神经递质作用机制及通降和胃方干预研究.
  • 摘要:对于小网膜囊和结肠旁沟有包裹性积液和坏死的胰腺炎患者,微创手术其有更大的优势,经腹膜后入路微创手术,腹腔感染更少,肠穿孔更少,并且简单、易行。
  • 摘要:对“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基本原则是必需实施“个体化治疗”。所谓“个体化治疗”是针对每一个体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不是千人一方,万人一药,必须针对个体,以正确的方案,正确的时间,给予副作用最小而疗效最好的治疗。
  • 摘要: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的定义: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时排便习惯的次数,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次数超过3次,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有未消化食物,或带有粘液、脓血,常伴有腹痛、排便急迫感,肝门不适及排便失禁等.一般病程超过4周的腹泻定义为慢性腹泻.慢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症状.在消化专科的门诊病人中大约有8-15%的病人以慢性腹泻为主诉症状就诊.消化专科医生常常以功能性胃肠病和炎性肠病为主题开展对慢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 摘要:针对IBD的非药物疗法主要有粪菌移植、选择性白细胞吸附以及干细胞治疗,并介绍了治疗过程以及疗效评价。
  • 摘要:食管裂孔疝是指膈下的食管和胃底部分通过膈食管裂孔滑入胸腔所致的疾病。食管裂孔疝在膈疝中最常见,平常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女性多于男性,属于消化内科疾病。其病因是食管发育不全、膈食管裂孔部位肌肉萎缩或张力减弱、长期腹腔压力增高如妊娠、腹腔积液、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可使胃体疝入膈肌之上,以及手术因素导致等。其症状常见胃内容物反流、上腹饱胀、嗳气、疼痛等,如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感或针刺样疼痛,可放射至背部、肩部、颈部等处。有时会出现出血、反流性食管狭窄、疝囊嵌顿等严重症状。
  •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不适,或咽部及食道异物感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的结果.中医学无胃食管反流病病名,根据其临床特征,属于中医学"吐酸"、"嘈杂"、"噎嗝"、"胸痛"、"胃脘痛"等病症范畴.
  • 摘要:目的:前期研究运用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课题拟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技术,通过体内实验探究健脾清化散瘀饮对REG患者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及P2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期明确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药理机制,丰富REG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研究. 方法:纳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病房被确诊为REG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36例,予自拟方"健脾清化散瘀饮"加减治疗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REG患者临床表现、胃镜下隆起形态、病理组织学改变及CyclinD1、CDK4、P21表达情况,另选取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20例作空白对照组. 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通过症状量化统计中医证候疗效指数,(1)符合方案集:其中痊愈13例(40.62%),显效8例(25%),有效8例(25%);总有效率90.62%.(2)全分析集:治愈13例(38.24%),显效8例(23.53%),有效8例(23.53%),总有效率85.29%.2.胃镜疗效:(1)符合方案集:治愈16例(50%),显效4例(12.5%),有效5例(15.62%),总有效率78.12%.(2)全分析集:治愈16例(47.06%),显效4例(11.76%),有效5例(14.71%),总有效率73.53%.3.病理疗效:(1)符合方案集:治愈11例(34.37%),显效7例(21.85%),有效9例(28.18%),总有效率81.25%.(2)全分析集:治愈11例(32.35%),显效7例(20.59%),有效9例(26.47%),总有效率79.41%.4.CyclinD1表达情况:(1)正常对照组CyclinD1IHS值为0.1515±10.02390,REG组治疗前CyclinD1IHS值为1.2713±0.0805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REG组治疗后CyclinD1IHS值为0.5653±0.21831,较治疗前CyclinD1IHS值明显下降(P<0.05);(3)REG组治疗后CyclinD1IHS值高于对照组(P<0.05).5.CDK4表达情况:(1)正常对照组CDK4IHS值为0.1580±0.03037,REG组治疗前CDK4IHS值为1.2525±0.1028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REG组治疗后CDK4IHS值为0.5747±0.213,较治疗前CDK4IHS值显著降低(P<0.05);(3)REG组治疗后CDK4IHS值高于对照组(P<0.05).6.P21表达情况:(1)正常对照组P21IHS值为0.1585±0.02581,REG组治疗前P21IHS值为1.2713±0.954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REG组治疗后P21IHS值为0.5625±0.23113,较治疗前P21IHS值显著降低(P<0.05);(3)REG组治疗后P21IHS值高于对照组(P<0.05).7.不良反应:入组的REG患者治疗过程未见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REG安全且临床疗效显著.CyclinD1、CDK4、P21在REG患者胃粘膜呈高表达,经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后CyclinD1、CDK4、P21的表达均显著下降.健脾清化散瘀饮可能是通过下调CyclinD1、CDK4、P21的表达来治疗REG.
  •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epsia,FD)是临床上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具有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明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述明确.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发现ICC(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目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通过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或胃肠动力药物,从而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上述药物治疗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症状,但作用有限、副反应大、易复发、停药后症状易反复等问题.我们经过长期临床经验认为,饮食不慎、情志失和均被为本病的常见病因,病中亦可出现痰、湿、瘀、食积等病理产物,但无论上述何种病因,病理过程如何,最终均致脾胃虚弱,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气滞中焦,升降失调,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因此,脾胃气机升降失调为FD基本病机.针对该病基本病机-肝胃不和,我们以疏肝调气、和胃消痞为治疗方法,自拟十味柴赭汤,本方能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本研究通过观察十味柴赭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间质细胞含量的影响,探讨十味柴赭汤治疗功能性不良的作用机理,为该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通过观察十味柴赭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间质细胞含量的影响. 方法:本课题以SPF级Wistar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电针刺激大鼠足底复制肝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将健康成年大鼠按随机性原则分为6组,每组6只,每天灌胃1次,连用28天后,进行指标取材、测定. 结果:十味柴赭汤能有效提高胃间质细胞含量,促进胃肠动力复.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速度减慢,敞箱实验的水平运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减少;型组外各治疗组胃窦部分Cajal间质细胞分布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中剂量组的胃间质细胞含量,与低、高剂量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十味柴赭汤能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间质细胞含量的表达,促进胃肠动力的恢复,提示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改善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饮食习惯、生活起居、情志等中医病因及体质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的关系.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6年2月1日到2017年3月1日在我院门诊及体检中心行电子胃镜检查被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福州市患者100例为观察组.福州市居民定义为居住在福州市区及所辖郊县10年及以上的常住居民.另按性别、年龄进行1∶1的配对,配对年龄相差3岁内,选择100例排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福州市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制定相关问卷,以问卷调查形式对两组人群的饮食习惯、生活起居、情志、中医体质等数据进行收集并录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把本研究调查的因素先进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结果如下:饮食习惯(喜食煎炸食物、肉食、定时定量进餐、粗粮、专心进食)、生活起居(运动过度、睡眠质量差)、情志(忧和思,恐和惊,悲)、外感湿热(Hp感染)、体质(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平和质)等.将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如下:生活起居中的运动过度,情志中的恐和惊,外感湿热(Hp感染),体质中的阳虚质、血瘀质与CAG的发生呈正相关,即为可能的病因,其OR值分别为:3.250,2.527,2.277,4.070,11.359;饮食习惯中的专心进食、粗粮与本病呈负相关,即为保护因素,其OR值分别为:0.116,0.655. 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受到中医病因及体质因素的影响.生活起居中的运动过度,情志中的恐和惊以及外感湿热(Hp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的病因,本病的体质可能表现为阳虚质及血瘀质;饮食习惯中的专心进食、粗粮是本病可能的保护因素.并且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发展.本研究可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作初步参考:建议人们在生活中应适当运动,不宜运动过度,并应调摄情志,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或焦虑情绪,及时根除Hp感染;对于体质,则应该积极调节偏颇体质,尤其是阳虚质及血瘀质;平时应养成专心进食的习惯并多吃粗粮,可能会减少本病的发生.对于存在以上病因者可定期行电子胃镜检查.
  • 摘要:幽门螺杆菌(Hp)因其感染可以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发生,现有研究还发现Hp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牙周病变、酒渣鼻、终末期肾病、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帕金森氏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我国人口基数大,发病率及复发率高.第一次彻底根除已远远达不到临床期望水平,其主要原因是耐药菌株的产生.现今临床上主要采用以抗生素为主的"三联"或"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但存在疗效不稳定、价格昂贵、易产生耐药性、复发率高和安全性不理想等问题.中医药在抗HP感染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包括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提取物的有效作用机制的研究,中药复方(包括经方和自拟方)及其成分的研究、中药复方与西药联用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抗HP感染的药敏试验、药理作用有效机制、临床疗效评价方面.研究方法包括体内研究即动物症侯模型药敏实验和临床疗效评价,体外研究主要体现在药敏试验及药理机制方面.复方中药及中西医联合应用对HP抑杀作用的人体临床试验最近越来越多地被研究者关注,研究者也将HP感染的不同疾病类型进行分类研究,使得中药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的特异性更强,这将为中西药联合抑制幽门螺杆菌提供理论基础,也为未来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指明新的发展方向.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研究方面想要取得更大的进展,一定是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在辩证准确、用药精当的前提下才能在对抗HP感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作用机制除了体现在直接对HP有直接的抑杀作用外,还可以扶助人体正气,整体调节人体内环境平衡稳定,抑制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的损伤,抑制幽门螺杆菌引发的机体炎症及免疫反应,增强细菌对口服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抗生素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对抵抗HP感染及其引起的诸多不适症状都有很好的改善.尤其是复方中药和中西医联合抗HP耐药菌株的作用机制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同时为开发新型抗HP药物提供证据.
  •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胃镜下表现与传统中医辨证的相互关系. 方法:观察163例消化性溃疡病人胃镜下表现,再根据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分型,分析胃镜下表现与中医传统辨证的关系. 结果:中医辨证分型与不同溃疡类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不和证及脾胃湿热证胃粘膜多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胃络瘀阻证则多出现出血及血痂;而脾胃虚弱(寒)证及胃阴不足证则出现较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胃不和证及脾胃湿热证溃疡苔的颜色以黄色为主,而脾胃虚弱(寒)证、胃阴不足证及胃络瘀阻证溃疡苔的颜色以白色为主,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胃不和证及脾胃虚弱(寒)证胃壁蠕动常明显减弱,而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胃壁蠕动常大致正常,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消化性溃疡胃镜征象与传统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中医望诊的延伸运用于临床辨证.
  • 摘要:目的:应用夹尾激怒联合不规则喂食法制造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型大鼠模型,探讨胃痛消痞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属肝郁脾虚证型大鼠胃肠动力及血清脑肠肽含量影响. 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平分为4组,即胃痛消痞方组(柴胡、枳实、白芍、砂仁、焦山楂、炒麦芽、炒鸡内金、党参、延胡索、白术、炙甘草),购自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药房.莫沙必利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建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型大鼠模型,各组对应处理后,根据公式计算小肠推进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GAS含量及5-HT含量. 结果:胃痛消痞方组、莫沙必利组小肠推进率明显增大(P<0.05),胃病消痞方组优于莫沙必利组(P<0.05).胃病消痞方组、莫沙必利组血清5-HT、GAS浓度均明显增高(P<0.05),胃病消痞方组增加血清5-HT的分泌优于莫沙必利组(P<0.05). 结论: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GAS、5-HT水平较空白对照组降低,减弱胃肠动力,可能导致了FD的发病;胃痛消痞方改善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道动力,通过调节血清GAS、5-HT水平,从而治疗肝郁脾虚型FD.
  • 摘要:目的:观察平胃散合保和丸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湿食郁滞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口服中药,日一剂,早晚分服;对照组予多潘立酮10mg,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用.两组疗程均为2周.服药期间心情愉悦,适量运动,清淡饮食,忌食油炸、辛辣生冷、肥甘厚腻等食物.结果: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胃散合保和丸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疗效满意.
  • 摘要:本文根据络病理论的渊源、络脉的生理功能、久病入络的病机变化,结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疾病特点,以及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探讨了络病理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可行性,将可能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增加一种新的治法.
  • 摘要:戴琦主任中医师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经验丰富,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常合并焦虑障碍,并提出"从厥阴论治胃食管反流病"、"厥阴阳明同治"的观点,并自拟平冲降逆汤,疗效显著,治疗胃食管反流的同时密切关注患者心理情况,并予适当治疗.
  • 摘要:目的:观察肝俞穴龙虎交战针法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龙虎交战组(组1),普通针刺组(组2),西药组(组3),每组20名,治疗周期均为30天.组1和组2患者选取中脘、内关(双侧)、足三里(双侧)予以普通针刺并留针30分钟后取针.然后,组1患者先后在双侧肝俞穴进针,行龙虎交战手法并重复3次后取针;组2患者先后在双侧肝俞穴进针,留针10分钟后取出.组1及组2患者针刺治疗前10天为每天1次,然后改为隔天1次持续20天;组3患者于每日清晨口服雷贝拉唑胶囊(10mg)持续30天.治疗前后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评分(RDQ)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RDQ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组1、2较组3降低明显(P<0.05),组1较组2降低(P<0.05);组1患者治疗后的愈显率高于组2(P<0.05),组1、2的愈显率明显高于组3(P<0.01). 结论:肝俞穴龙虎交战针法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是(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食管的组织损害,其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及Barrett食管(BE).其中,NERD指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而无内镜下食管黏膜损伤的疾病,又称"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其发病率约占GERD的70%左右.NERD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因而其复发率高,对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应差,长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诊治费用高.故学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医中药,试图寻找一种辅助疗法,甚至替代疗法.
  • 摘要:目的:评价参仁活血颗粒预防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轻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将符合受试对象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规范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仁活血颗粒治疗.分别观察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治疗2年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谱、门静脉直径(PVD)、食管静脉曲张的变化、食管静脉曲张发生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①治疗组服药6月后,与用药前比较,PVD显著降低(p<0.05);用药12月、24月后,PVD持续降低,说明从用药第6月起,门静脉内径呈显著下降.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月、12月和24月门静脉内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治疗组服药6月后,与用药前比较,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显著降低(p<0.05);用药12月、24月后,川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持续降低,表明从用药第6月起,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呈显著下降.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月、12月和24月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治疗组服药6月后,与用药前比较,食管曲张静脉直径显著降低(p<0.05);用药12月、24月后,食管曲张静脉直径持续降低,表明从用药第6月起,食管曲张静脉直径呈显著下降.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月、12月,食管曲张静脉直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4月食管曲张静脉直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24月食管曲张静脉直径已明显增加.就红色征而言,治疗组用药24月时红色征发生率仅1%;而对照组用药6月、12月、24月红色征发生率分别为7%、11%、15%.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红色征发生率明显减少.④出血的发生率与病死率:治疗过程中以及在整个随访期间,治疗组出血率为:3.2%(1/31例),对照组为19.35%(6/31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对照组有3例行TIPS手术预防再出血,2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预防再出血.本研究中共有3例患者发生死亡,治疗组无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9.68%(3/31例).⑤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健脾化瘀法能降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早期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门静脉内径,降低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降低食管曲张静脉直径,减少少红色征发生,降低出血率及死亡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健脾化瘀法能有效预防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早期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出血.
  • 摘要: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PRO量表,丰富和完善中医临床研究的疗效评价体系. 方法:遵照国际研制PRO量表的程序化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国际上PRO量表相关的内涵概念,构建NAFLD中医PRO量表理论结构模型、建立条目池、形成初选量表和进行临床调查. 结果:通过统计发现法、临床专家评定法筛选条目,统计分析法包括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t检验法三种方法,其中两种以上方法选中条目予以删除,临床专家评定法评分低的条目和领域予以删除,最后形成包含三大领域、十个方面、33个条目问题的NAFLD中医PRO量表. 结论:依据国际规范方法建立NAFLD中医PRO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与量表条目,形成了NAFLD中医PRO量表,值得进一步进行量表性能测评,并应用于临床疗效评价.
  •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因大量脂质在肝脏沉积,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FXR受体可调节胆汁酸、脂质及糖代谢,从而干预NAFLD的进程,已成为潜在的干预靶点,目前FXR受体激动剂奥贝胆酸已开展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对NAFLD具有一定的疗效。
  • 摘要:目的:本实验计划利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技术(AAH-CYT-G3)以揭示各证型间差异蛋白的数量,上调和下调,功能及通路的差异. 方法:利用蛋白芯片技术---细胞因子抗体芯片(AAH-CYT-G3),初步发现差异蛋白的表达,芯片结果采用GenePix4000B进行扫描,用软件GenePix Pro6.0读取原始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脾胃湿热组和正常组的差异蛋白是MCP-1,两组相比MCP-1上调,肝胆湿热和肝郁脾虚两组相比较有差异性的细胞因子为IGF-Ⅰ、MCSF、MCP-1、SCF、I-309,两者相比MCP-1下调,肝胆湿热组和脾胃湿热组相比,成有差异的细胞因子是IGF-Ⅰ、SCF、MCP-1、SDF-1,两者相比下调明显的有MCP-1,肝胆湿热组和正常组相比较有差异性的细胞因子为IGF-Ⅰ、MCSF、MCP-1、I-309,两者相比下调明显的有MCP-1,其余各组间相比较无差异的细胞因子. 结论:在慢性乙肝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中,采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比如芯片技术进行研究是可行的,有可能成为揭示出中医证候的微观物质基础.
  • 摘要:参考相关文献,综述近年来中西医对肝纤维化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研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
  •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中医证候积分、辨证分型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2014年1-2015年1月应用调查问卷调查416例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中医症候积分.结果: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评分40.47~91.27分,平均(70.14±6.63)分;中医证候积分4~50分,平均(14.60±1.99)分.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与中医证侯积分呈负相关,且不同证型的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肝硬化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治疗,消除患者症状,以全面提高其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研究基于FibroTouch测定的肝脏硬度值(LSM值)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LSM值与三种临床常见中医证型(肝气郁结、湿热蕴结、瘀血阻络)的相关性,以期通过定量指标辅助确定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证型,丰富本病中医辨证的客观化,同时增加中医药疗效的评判依据. 方法:收集2016年02月-2017年02月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门诊及健康管理中心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90例,其中肝气郁结、湿热蕴结以及瘀血阻络证患者各30例;以及来源于健康管理中心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男女各15例.收集入组者姓名、性别等基本资料及中医四诊资料,参照2011年制定的《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进行辨证分型;采用肝脏瞬时弹性检测仪FibroTouch检测患者的LSM值,并行血常规、生化、HBV-DNA、凝血、超声等检查.分析LSM值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中医证型、APRI及其他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统计数据用SPSS20.0软件处理. 结果:1、各组间LSM值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与各证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结组与湿热蕴结组、瘀血阻络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组与瘀血阻络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SM值在瘀血阻络组中最高,而后依次为湿热内蕴组、肝气郁结组,正常对照组最低.2、各组间APRI评分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与各证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结组与湿热蕴结组、瘀血阻络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组与瘀血阻络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数值比较为正常对照组<肝气郁结组<湿热蕴结组<瘀血阻络组.3、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SM值与APRI评分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551,P=-0.000. 结论:1、基于FibroTouch检测的LSM值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不同中医证型间存在差异,LSM值可作为本病中医辨证的参考指标.2、LSM值与APRI评分在评估早期肝硬化上具有良好的相关性;FibroTouch作为一项简便、准确的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技术,具备很高的临床价值.
  • 摘要:目的:基于FibroTouch检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FAI值,分析NAFL不同中医体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FAI值的分布情况,进一步研究NAFL中医体质与FAI的关系,为中医体质提供量化指标,以期丰富中医临床辨识体质的客观化. 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就诊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及消化科门诊的NAFL患者和正常健康者,进行体质问卷调查,并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BMI,收集生化检查(主要为肝功能、血脂、血糖)、腹部超声结果,通过FIbroTouch检测脂肪衰减参数(FAI值).分析FAI值和不同体质、超声、生化指标、一般临床资料等的关系,统计学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 结果:NAFL三种中医体质和正常健康者(平和质)四组的FAI值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118.532,P<0.001).正常健康组(平和质)分别和NAFL三种体质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AFL三种体质间相比,气虚质分别和湿热质、痰湿质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湿热质和痰湿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不同水平的FAI值在NAFL三种体质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x2=73.761,P<0.001).采用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以FAI值为应变量,体质为自变量,结果NAFL三种中医体质对FAI值的作用有统计学差异(P<0.001).采用协方差分析,以FAI值为因变量,BMI值为协变量,分组(体质)为固定因子,调整BMI值后,结果分组(体质)的P值均<0.001,即NAFL三种体质的FAI水平有统计学差异.3、NAFL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的FAI值有统计学差异(x2=78.51,P<0.001).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FAI值和超声分级呈正向直线相关(相关系数r=0.853,P<0.001.)4、采用ROC曲线分析,将109例NAFL患者按超声轻、中、重分级依次分成S1、S2和S3,结果三者的AUROC分别为0.827、0.737、0.922.5、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AI值和BMI为正向相关(相关系数r=0.891,P<0.001),进一步采用偏相关分析,调整肝功能、血脂、血糖、年龄的影响后,FAI和BMI仍具有线性关系(偏相关系数=0.781,P<0.001). 结论:NAFL三种中医体质的FAI值存在差异,评估FAI值有助于中医体质的辨识.FAI值和超声显著相关;FAI值对脂肪肝严重程度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摘要:目的: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饲养SD大鼠建立实验性NASH大鼠模型,并给予威灵仙多糖灌胃干预,通过检测空白组、模型组、威灵仙多糖组和易善复组下腔静脉血清中IL-6、IL-10和TNF-α的含量,并统计分析各组间细胞因子(IL-6、IL-10和TNF-α)水平的差异,观察威灵仙多糖干预实验性NASH大鼠模型炎症的疗效. 方法:造模方案:采用高脂饲料(配方:82.5%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5%蛋黄粉+0.5%胆酸钠)饲养SD大鼠喂养16周建立实验性NASH大鼠模型.干预方案:实验性NASH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易善复组和威灵仙多糖组,并与原空白组给予相应干预,8周后通过各组大鼠下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并予统计分析及评估肝脏病理改变. 结果:1.造模结果:高脂饲料(配方:82.5%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5%蛋黄粉+0.5%胆酸钠)饲养16周,实验性NASH大鼠模型(F4G2SO,NAS8分)建立成功,伴有体重超重、肝指数明显升高、高脂血症、转氨酶异常.2.干预结果:2.1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威灵仙多糖组与模型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空白组、威灵仙多糖组和易善复组两两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大鼠血清IL-10水平:威灵仙多糖组与模型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空白组、威灵仙多糖组和易善复组两两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采用高脂饲料(82.5%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5%蛋黄粉+0.5%胆酸钠)饲养16周,可以成功建立实验性NASH大鼠模型,但不伴肝纤维化.2、实验性NASH大鼠模型存在肝脏炎症反应.3、威灵仙多糖[50mg/(kg.d)]和易善复[195.4mg/(kg.d)]灌胃8周疗法均可以有效降低实验性NASH大鼠肝脏炎症水平,二者疗效相当.
  • 摘要:林天东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擅长治疗肝病,他根据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特点,将其分为三个时期辨证论治.即初期以清热利湿、疏肝理气,中期以疏肝理气、健脾运化,后期以补气养阴,疏肝通络为主.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证推广.
  • 摘要:本例患者内科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早期采用胸腔置管引流尚能缓解症状,反复放胸水导致膈肌活瓣频繁开放,后期反而造成胸水生成增多,病情加重,危机生命。患者最终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于刘成海教授门诊接受诊治,在传统西医利尿药治疗基础上,遵从《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基础,采用中药辩证施治,用药常以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补气健脾之药。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壅实,则气化失司,水道不通而水肿胀满,药用葶苈子、桔梗等宽胸理气、泄肺气之壅闭而通调水道、利水消肿,减轻痰水壅盛,因葶苈子性味苦寒,配伍温补药黄芪、白术温补阳气: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在补益脾气基础上加用柴胡、香附理气以疏肝,白芍养血以柔肝,使疏而不燥、柔而不滞。另脾喜燥恶湿,水湿困脾日久,可酌加苍术、厚朴、砂仁、枳壳等芳香醒脾之品,以助脾化湿;小便不利者加猪苓、茯苓、大腹皮利水渗湿,最终患者痊愈。
  •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降脂化痰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硫普罗宁肠溶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降脂化痰汤;治疗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肝脏B超等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降脂化痰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好,安全性高.
  • 摘要:药物性肝损伤是药物所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本文通过王国玮教授治愈重症药物性肝损伤的典型病案分析,从而探讨了药物性肝损伤的中西医研究进展,阐述了王国玮教授解毒凉血利湿、益气养阴扶正治疗重症药物性肝损伤的中医治法特色,以及以阴黄、阳黄为主的辨证治疗策略.
  • 摘要:目的:观察解酒降脂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6年消化门诊及住院部8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口服解酒降脂方治疗(葛花15g白豆蔻10g砂仁8g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泽泻10g木香6g陈皮10g郁金10g神曲10g山楂10g丹参10g泽兰10g荷叶15g),对照组予以口服复方蛋氨酸胆碱片治疗,疗程均为2月.观察两组患者综合疗效、肝功能变化及血清CHO和TG含量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解酒降脂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变患者症状及降低患者生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本文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收集近三年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文献,并按我国七大区域进行分区整理,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总结及评价.结果发现我国不同地域脂肪肝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中医药对于脂肪肝的治疗干预方式各异,且研究方法及评价标准不统一.
  • 摘要:调肝祛脂方是用于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中药,但是该药的治疗机制尚不清楚.胰岛素抵抗是高脂饮食所诱导脂肪肝的病理关键因素.在本研究中,调肝祛脂方对大鼠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的保护作用.通过OGTT和Western Blot检测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调肝祛脂方可以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与肝损伤.调肝祛脂方减低大鼠血清转氨酶水平,改善组织病理学损伤.体内外实验表明调肝祛脂方可有效降低TNF-α、NF-κB在体内的表达.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调肝祛脂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肝脏胰岛素抵抗及其机制的保护作用可能涉及TNF-α与胰岛素通路,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利于理解调肝祛脂方治疗NAFLD的机制.
  •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与中医证型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5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类及肝功能分级,分别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其不同中医证型间及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间指标水平的差异性. 结果:(1)本次观察中,各证型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为: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2)各证型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绝对值)比较:肝肾阴虚证的CD3+低于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差异有意义(p<0.05);肝气郁结证的CD4+高于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差异有意义(p<0.05);湿热蕴结证的CD4+/CD8+高于水湿内阻证,差异有意义(p<0.05).(3)各证型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相对值)比较:无显著差异.(4)各Child-Pugh分级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绝对值)比较,C级者的CD3+、CD8+高于B级者,差异有意义(p<0.05). 结论:不同证型及不同肝功能分级的乙肝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及规律性,T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及改善预后都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摘要:目的:观察茵芍二黄汤联合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PB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13,~15mg/(kg·d),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芍二黄汤,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治疗前后血中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行肝脏弹性检测,比较治疗前后肝脏弹性指标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TBIL、ALP、GGT、ALT、AST、TBA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TBIL、ALP、GGT、ALT、AST、TB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后肝脏弹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茵芍二黄汤联合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PBC,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TBil、ALP、GGT、ALT、AST、TBA疗效指标方面优于单用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但对肝纤维化的逆转无明显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与茵陈蒿汤合方(茵陈苓桂术甘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细胞自噬的影响,初步探讨合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茵陈苓桂术甘汤组、苓桂术甘汤组、茵陈蒿汤组,采用高脂饲料法建立NASH模型;高脂饲料饲养8周并同时给药,Western Blot法测定LC3Ⅱ、LC3Ⅰ表达量,Western Blot与RT-PCR法测定肝脏P62、ATG5蛋白与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给药后,模型组大鼠肝脏ATG5表达量、LC3Ⅱ/LC3Ⅰ比值下降,P62表达量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肝脏ATG5表达量、LC3Ⅱ/LC3Ⅰ比值有不同程度上升,P62表达量下降(P<0.05,P<0.01). 结论:茵陈苓桂术甘汤可能通过激活细胞自噬,从而达到改善氧化应激,防治NASH的目的.
  • 摘要:目的:探讨一件式造口袋对收集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引流口渗液的效果,为规范伤口护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6侧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引流口有渗液的患者,根据引流管管口粗细、伤口大小,粘贴合适的一件式造口袋以收集引流口渗液.结果:36例患者的引流口渗液均成功收集,无一例周围皮肤发生皮炎、感染、溃烂等现象,11例原有引流口周围皮肤损伤的患者使用该方法后均好转或痊愈.结论:一件式造口袋可及时、有效地收集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伤口的渗液,促进愈合,预防感染,有利于管道固定,同时可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 摘要:脾胃病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病症.从古代大家至当代医者,不论中医、西医,多热衷于研究脾胃病治则."少火生气"理论是中医学研究脾胃病的较具代表性的理论.
  • 摘要: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GEP-NETs)曾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该病的诊疗和管理中超声内镜(EUS)发挥着重要作用.EUS结合了内镜和超声的优势,可以进入消化道对病灶进行检查,从而得到对肠腔及胰腺更细致的观察,提高NETs的检出率.同时EUS可进一步对GEP-NETs的病灶类型、大小做出判断,评估病变的起源层次和深度,并对肿瘤的良恶性做出初步判断.此外,EUS引导下活检可明确病理学诊断,为下一步行内镜或手术治疗做出指导.目前,EUS已经不局限于对GEP-NETs的检查和诊断,还运用到术前对病灶标记定位中.最近的研究表明,EUS可以用将药物注射到GEP-NETs中,从而起到治疗作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现阶段EUS在GEP-NETs的评估、定位及治疗中的地位,并讨论EUS在GEP-NETs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 摘要:川楝素是从川楝子、苦楝皮提取的一种四环三萜化合物,同时也是川楝子、苦楝皮的主要化学成分.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川楝素能作用于各种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及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川楝素的抗胃肠肿瘤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川楝素在胃癌的研究中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内经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伤寒论有六经传变之辩证,温病有卫、气,营、血之论和湿温的三焦传变等多个模式。西医有对证对源的治疗方案。在整个病呈顾好脾胃之源的同时,更适司凉血、止血、和血、祛瘀之品。
  •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中医从脾胃入手综合论治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knee,KOA)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3年6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32例KOA患者,运用中医脾胃学说结合导师临床经验进行西医常规保守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双组疗效对比观察.治疗5周后纳入统计分析,评价临床效果. 结果:本组患者临床控制31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4%.治疗后患者各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中医脾胃学说结合导师临床经验,在西医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骨痛宁2号为主随症辨证加减,内服外用治疗KOA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体会吾师潜心研治内科杂病40年.以《伤寒论》辨证论治为准则,博采历代大师之长,外感师仲景;内伤宗东垣;热病问河间;杂病从丹溪.并严守方证对应,师古不泥.力倡慢性杂病及疑病难症从脾胃入手,勤于实践立足疗效.KOA属于非根治性疾病,长期乃至终身西药跟踪治疗后,毒副作用逐年显现,中医中药配合内外兼治后,体会有四:1、临床处处有脾胃,上下疑证,独取中焦.KOA从益中气培中土入手,与临床常用诸法有异曲同工之妙.2、随症辨证加减时,补脾气勿忘泻阴火,升脾阳勿忘助脾运,可补主要治法之不逮.3、本研究提示,KOA之老年人阴常虚阳易亢,故补气切勿动阳,理气避免伤阴.4、急性发作时,勿忘表里兼顾治阳明.
  • 摘要:呃逆俗称"打嗝",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声连连,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临证医家多责之于胃,笔者秉承《内经》"肺主气"思想,认为呃逆不可执着于胃,可从肺论治,肺气通利则气机统摄有权,中焦气运通畅,呃逆可止.中医讲求整体观念,肺胃气机同主乎降,共促全身脏腑气机升降之平衡,两脏不仅通过经脉连络,且位置毗邻.所谓邻里相关,病必相及,故而若肺失宣降,气机不畅,则子病及母,可致胃气上逆而呃.《医部全录·呃门》曰:"阳明所受谷气,欲从肺达表,肺气逆还于胃,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以草刺鼻,取嚏以通肺气,肺气疏通,则谷气得意转输而呃逆止矣."指出肺气不宣可致胃气上逆为哕,通肺气则呃逆可止.《临证指南医案》也指出"肺气郁痹,亦能为呃",治当"开上焦之痹".笔者认为,所谓因肺致呃,有以下两由:一者脾胃化生谷气,肺呼浊吸清,谷气、清气合之而为宗气,故"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若肺失宣降,清气不纳,则谷气郁遏,逆而为呃.二者"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留于胃肠."若肺气宣降失常,气机统帅无权,则脾胃升降失调,清浊不化,亦可气逆为呃.若从全身气机之循环而看,肺处上焦,气主乎降,脾胃居中,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肝居下焦,气主乎升.肺气通天,脏之长也.上源不通,则中焦失衡,继而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此乃呃逆之缘由也,故呃逆当从肺论治,开通上焦.叶天士亦云:"上焦不行,下脘不通,周身气机皆阻,肺主一身之气化,气舒则开胃进食.不必见病治病."故笔者临证体会,呃逆者,不必执着于胃,可从肺论治,实者宣肺降逆,使肺气通利,宣降复常,则呃逆自止;虚者补肺纳气,使肺气充盛,统帅有力,清气得升,浊气得降,则呃逆可平.因此,笔者将呃逆分为寒呃、热呃、虚呃,并以宣肺降逆为主要思路,临证分别应用宣肺散寒、宣肺清热、补肺益气等平衡枢机之法治疗呃逆,子顺则母安,不可见病治病,分立五脏,须知五脏一体,气血同源,当辨证论治,全面思考,审病求因,釜底抽薪,如此可收良效.
  • 摘要:目的:探讨扶阳开窍法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方面的经验.方法:通过对《黄帝内经》等经典中医书籍关于肿瘤的病因病机认识,总结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扶阳开窍法.结果:总结扶阳开窍法是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于临床,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扶阳开窍法的形成,是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原则,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而成,应用于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摘要:当代名医何晓晖教授,精研中医经典,集百家之长,从事脾胃病临床工作四十余年,对脾胃生理病理有独特的理解与感悟,他致力于理论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脾胃学术观点.脾为后天之本,它的运化功能是脾各种功能的核心,笔者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角度分析了中医藏象之脾与解剖学之脾的区别,重新认识了脾之实质.教授结合中西医理论,从肠运化、肝运化、血运化、胞运化四阶段进一步解析脾的消化、吸收、转运、转化、输布、产能、贮藏、生化这八个运化环节,拓宽了中医脾脏的生理功能的内涵,囊括了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全过程,这对认识脾的生理病理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柴胡香附方系李培教授自拟之经验方,是方乃由柴胡疏肝散、黄连温胆汤、金铃子散三方相合加减而成,功效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清热除湿,全方配伍特点在于木土同调、气血并治、寒温合用、攻补兼施.临证时,李老采用病证结合的思路,常用此方治疗肝郁脾虚兼湿热型脾胃系疾病,疗效显著.
  • 摘要: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增长迅速.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占全部肿瘤的50%以上.由于消化道肿瘤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发现已为中晚期,错过手术最佳时机.目前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和术后放化疗,但手术及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加上患者因疾病本身带来的焦虑、绝望等心理障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内镜及内镜下活组织检查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随着化学染色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放大内镜、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荧光内镜及影像学发展及应用,大大提高了胃癌及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和CA72-4的检测,可以提高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检出率,降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误诊、漏诊率.消化系统肿瘤的西医治疗包括内镜下治疗和外科手术及术后放化疗.内镜下治疗包括ESD和EMR,可根除早期胃粘膜癌.激光疗法、氩气刀和微波治疗等只能去除肿瘤,但不能获得完整的病理标本,也不能肯定肿瘤是否完全切除.因此多用于癌前病变的治疗,不做为早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化疗药物中紫杉醇脂质体、替吉奥及奥沙利铂是临床常用的一线化疗药物,但目前国内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有研究指出化疗药物联合治疗较单药的疗效更佳,因此临床多采用两药或三药联合方案.中药治疗在消化道肿瘤方面作了很大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以清热解毒或化痰除湿或安神镇静等为辅的疗法.其中已有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能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和减少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增强抑制癌细胞繁殖的能力使某部位的癌瘤得到控制或治愈.目前临床常用的中药注射液有艾迪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紫草素、薏苡仁油等.目前临床研究多是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选方用药治疗消化系统肿瘤.中医药在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放化疗后患者中,能恢复术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重建及恢复患者体内环境的稳定,抑制肿瘤的再生长;可以增强机体对放化疗的耐受性,恢复骨髓造血功能,减轻胃肠道反应,从整体上提高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 摘要:该患者就诊唯一症状为口苦,细思辨,寒热不明显,非龙胆泻肝汤、凉膈散、泻心汤所宜。详查舌脉,当与胃和肝胆相关。黄连温胆汤原方以黄连、竹茹、枳实、半夏、橘红、甘草、生姜、茯苓组成,系二陈汤化裁而来,具有清热燥湿、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作用。该患者痰证不明显,热象不显著,故去橘红、茯苓、枳实。以黄连、竹茹、法半夏、干姜和胃利胆:方中半夏配竹茹,半夏性温,竹茹性寒,一热一寒,相反相成,和胃健脾。本例处方中以干姜易生姜,与黄连配伍,出自《伤寒论》半夏泻心汤,等量同用,寒热平调。夏枯草、决明子平肝气,清胆热,丹参、葛根通络活血,改善心脑循环。益母草亦入肝经,有活血利尿之功,现代研究表明有降血压作用,罗布麻亦是治疗头晕目眩之药。龙齿、牡蛎均生用,俱为平抑肝阳、宁心镇静之药,以药测症,可知患者亦有失眠之症状。全方共奏和胃疏肝利胆之效,肝气平、胆热清,胃气和,则口苦自愈。
  • 摘要:文章介绍了笔者运用四逆散治疗胃痛及久咳的临床经验,突出在临床中分析病情时要善于抓住临床症候群,临证灵活应用,选其重要组成药物切中要旨直达病所.
  •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因各种原因导致其内容物反流逆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组织损害和反流症状的一组疾病.临床以烧心、反酸为其典型多发表现.根据其症状体征及胃镜下表现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三种类型.胃食管反流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可归属于祖国医学"吞酸"、"呃逆"、"反胃"、"呕吐"、"胃脘痛"等范畴.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我国患病率相对来说较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其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及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观察疏降和胃Ⅱ号方加减对肝胃不和、气郁痰阻型梅核气(癔球症)患者治疗前后咽部异物感、中医症状、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符合梅核气(癔球症)诊断,且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气郁痰阻的病例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疏降和胃Ⅱ号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黛力新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咽部异物感积分、中医症状积分、焦虑积分、抑郁积分的差异,并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咽部异物感积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咽部异物感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方案对咽部异物感均有疗效.同时,对治疗后结果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咽部异物感积分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对咽部异物感改善更为显著.2.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方案对中医症状均有疗效.同时,对治疗后结果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对中医症状改善更为显著.3.焦虑、抑郁积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焦虑、抑郁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方案均能改善焦虑、抑郁状态;组间数据比较,两组治疗后焦虑、抑郁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两种方案在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方面疗效相当.4.中医症状积分与焦虑、抑郁积分相关性: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与焦虑、抑郁积分呈正向直线相关,初步证实肝胃不和、气郁痰阻型梅核气(癔球症)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相关.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疏降和胃Ⅱ号方能更好的改善肝胃不和、气郁痰阻型梅核气(癔球症)患者的咽部异物感及其他临床症状,并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证实了中医药治疗梅核气(癔球症)的确切疗效,体现了疏降和胃Ⅱ号方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并初步证实了肝胃不和、气郁痰阻型梅核气(癔球症)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相关.
  • 摘要:通过对南方医院同时行结肠镜和PSG检查患者的资料分析,探讨OSAHS与结直肠病变包括肿瘤性病变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提示男性、年龄50岁、重度OSAHS是结直肠肿息肉、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重度OSAHS患者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对这类患者进行早期肠镜筛查、内镜治疗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
  • 摘要:目的: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分析胃息肉患者中医证型变化特点及其病理类型分布规律的相关性,为胃息肉的微观和宏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胃息肉患者33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胃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及病理类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胃息肉中医证型变化特点和病理类型分布的相关性. 结果:脾胃虚寒证153例(45.54%),气滞痰阻证99例(29.46%),痰热郁结证66例(19.64%),血瘀内停证18例(5.36%);胃息肉主要病理类型为胃底腺息肉126例(37.5%),增生性息肉27例(8.04%),炎性息肉180例(53.57%),腺瘤性息肉3例(0.89%);不同病理类型的胃息肉中医证型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性. 结论:胃息肉以老年患者发病率高,单发多见,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不同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胃底腺息肉以痰热郁结证多见,增生性息肉以气滞痰阻证多见,炎性息肉以脾胃虚寒证多见,腺瘤性息肉以血瘀内停证多见.
  • 摘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导致部分胃肠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有效地根除HP对HP感染相关性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HP感染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HP根除方案作一综述.
  • 摘要:目的:观察养胃和络饮治疗阴虚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确诊为阴虚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养胃和络饮,对照组服用养胃舒胶囊.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学及Hp转阴率的改变情况. 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7%、75.8%,HP转阴率分别为47.0%,1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镜病理复查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胃镜病理疗效及HP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养胃和络饮治疗阴虚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现如今社会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其发病原因及机理繁多,但从中医整体观出发,UC的成因不外乎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的结果.笔者通过对近5年的文献进行研究、分析,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初步探讨该病的发病机理是以脾胃虚弱为发病之本,以瘀血、浊毒为致病之标,同时把UC划分为以下三个证型:脾胃虚弱型、血瘀肠络型、浊毒内蕴型来讨论,对现阶段临床对UC的诊治颇具有指导意义.
  • 摘要:目的:观察谢晶日教授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CAG患者辨证分型为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6个证型,并给予相应中药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各证型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情况. 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方面,120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4.17%,以肝胃气滞证临床总有效率最高,但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各型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胃镜疗效方面,复查胃镜患者共计7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5.38%,以脾胃湿热证总有效率最高,但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各型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后各证型主要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谢晶日教授临床辨证治疗CAG具有较好疗效,且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证素的分布特点,探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机.方法:检索CNKI、万方、VIP数据库,收集近10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研究文献,进行中医证候、证素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02篇,报告病例17969例,报道中医证候37种,常见的证候是肝胃不和、脾胃气虚、脾胃湿热、胃阴亏虚、脾胃阳虚等;证候要素13个,主要病位证素为胃、脾、肝,主要病性证素为气滞、气虚、热、湿、阴虚、阳虚.结论:本研究初步反映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常见证候类型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探讨该病的病机,并为进一步进行该病的证候规范化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 摘要: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方治疗女性肝郁血虚型慢性便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女性慢性便秘提供借鉴. 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60例女性肝郁血虚型慢性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予逍遥散加减方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聚乙二醇4000散刺(福松),疗程总时间为8周.治疗结束后,以治疗前后两组平均每周完全自发排便(SCBM)≥3次的患者比例,慢性便秘主要症状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作为疗效评定指标.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处理并分析评价. 结果:两组在治疗8周内,治疗组患者平均每周自主排便≥3次比例为36.6%,对照组为33.3%,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症状方面,两组组间各症状积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在改善粪便性状和排便不尽感上,治疗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排便困难程度和排便频率方面,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上,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的总积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676>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副反应. 结论:逍遥散加减方对于改善女性肝郁血虚型慢性便秘临床症状效果明显,尤其在中医证候方面较聚乙二醇4000散剂更具优势.
  • 摘要: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导致人体气机阻滞不畅,阳郁不伸,不但出现胸胁、两乳的胀闷疼痛,同时还可出现四肢厥冷、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多疑善虑等病理现象,中医称之为“肝郁”,或“肝气结”.
  • 摘要:癌性腹泻是指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泻.多见于大肠癌,亦可见于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及其他癌肿.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水分及排便次数的异常增多.每日排便重量超过200g,或每日液状大便超过300ml,或排便次数频繁,超过2-3次,或夹有粘冻样物或便血,可出现腹痛,严重或不可控制的腹泻主要危害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不全而使病情恶化,是引起癌症病人恶液质主要原因之一.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结肠粘膜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及PKA、TRPV1、CGRP的表达变化,探讨疏肝健脾方治疗IBS可能机制. 方法:72只清洁级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方组(低、中、高剂量)和西药对照组;用辣素灌胃结合束缚应激剌激法制IBS大鼠模型.正常组予同步饲养;疏肝健脾方组分别按成人用剂量的3,6,12倍给药;西药对照组予匹维溴胺;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周.第5周末处死所有大鼠,取结肠组织并应用HE染色法和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肥大细胞阳性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blot技术和荧光定剂量PCR检测大鼠结肠PKA、TRPV1、CGRP的表达情况. 结果:光镜下见各组黏膜及黏膜上皮绒毛完整,排列规则,偶见少许炎症细胞,未见粘膜下血管扩张及弥漫性炎症浸润改变,腺体结构、排列正常.提示大鼠结肠未见器质性病变.正常组除外,各组肥大细胞阳性表达增高.以上提示IBS造模成功.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PKA、TRPV1、CGRP表达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健脾方低、中、高剂量组PKA、TRPV1、CGRP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健脾方低、中、高剂量组PKA、TRPV1、CGRP蛋白表达与正常组及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疏肝健脾方可能通过PKA调节IBS大鼠TRPV1、CGRP的变化,是其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 摘要: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存.本文从扶阳角度出发,尝试去探讨结直肠癌术后的辨证论治,为结直肠癌术后治疗提供新的中医方法途径.
  •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目前尚不十分明确,随着发病率的逐年提升,指南推荐的治疗手段存在着许多弊端,近年来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已有许多研究证实粪菌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可靠.
  •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消化系统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虽无肠道菌群这一理论,但是根据肠道菌群失衡所致的症状我们发现与中医的脾虚证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通过对脾与肠道菌群各自生理功能的特点,来探讨其二者在消化、免疫等方面的联系.
  • 摘要:肠道菌群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目前已成为研究热点.高脂高糖饮食饲养的动物会发生一系列肠道菌群紊乱,在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体内也存在着肠道菌群结构的失衡.通过膳食调节、微生物制剂、中药、针灸等干预,可改善肠道菌群的失调与紊乱,防治代谢综合征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为临床防治代谢综合征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
  • 摘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五脏密切相关,基于内经"魄门亦为五藏使"理论,导师李军祥教授认为魄门的启闭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密不可分.因此本文通过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分别通过从心论治、从肝论治、从脾论治、从肺论治、从肾论治五大角度出发,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优势,拓宽本病的临床治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反复发作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粘液脓血便、腹泻、腹痛及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笔者从"肠疡"认识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特征,其病位在肠,发病以脾虚为本,湿热壅滞为因,血瘀阻络为局部病理变化,肉腐成疡为最终结局,并能影响肝、肾、肺功能,形成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的复杂病机.提出健脾益气、清热除湿、活血化瘀、调理肝肾肺功能、托疮生肌、局部治疗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
  •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迁延难愈,易于复发的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肠道症状,部分患者还有肠外表现,包括关节、眼和皮肤等部位的损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认为本病基本病机关键在于本虚标实,即脾阳不足为本,湿热瘀阻为标,当治以温补脾阳,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为法,总结出清肠温中方治疗UC.同时结合UC西医学分期,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结合临床体会,提出UC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 摘要:目的:探讨久泻的临床证治思路,为临证治疗久泻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全面分析久泻病证特点,以温肾达木、开宣金气、斡旋中枢、通涩兼施四方面为主线,分析久泻治疗临床经验.结果和结论:临证时坚持升清阳、通水道、理气机、收肠道等全方面、多角度分析久泻患者的病情,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之所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摘要:本文概述了经方三黄汤衍化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理论基础、临床疗效及其机制研究.三黄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其外用最早见于《肘后方》.本研究在传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基础上,用三黄汤衍方(三黄汤加白芨、生甘草等)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其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敛疮止血,祛腐生肌之功效.临床研究显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UC患者的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在疗效机制研究中,三黄汤衍方能显著UC模型的大便性状,改善肠道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形成,结肠粘膜损伤指数(CMDI)明显下降,减少结肠粘膜炎性因子IL-1β、TNFa、IL-6的表达.研究显示了三黄汤衍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及其机制与抑制肠道炎症发展、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 摘要:目的:挖掘江苏省中医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核心处方. 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历,将病历录入结构化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中,经数据整理和规则处理后,采用复杂网络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及核心处方. 结果:研究纳入男性290例,女性235例,男女比例为1.2∶1;发病高峰年龄为20~60岁;饮食因素是最常见诱因,其次为劳累、环境、药物及情志因素;大肠湿热证、脾虚湿蕴证、肝郁脾虚证为主要证型.大肠湿热证核心处方为灌肠方、芍药汤、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脾虚湿蕴证核心处方为灌肠方、参苓白术散、芍药汤、痛泻要方;脾虚湿热证核心处方为灌肠方、芍药汤、参苓白术散、香连丸、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肝郁脾虚证核心处方为灌肠方、痛泻要方、芍药汤、四逆散;湿热内蕴证核心处方为灌肠方、芍药汤、参苓白术散、葛根芩连汤. 结论: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得出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核心处方,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选方参考依据.
  • 摘要:介绍何晓晖教授治疗慢性便秘经验.其认为该病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肺、肝、肾、心等脏腑关系密切;病机以气滞、气虚、血虚、阴虚为主:创制顺气通便汤、益气通便汤、润肠通便汤辨证"便秘治验三方",临床获得很好疗效;遵循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强调防重于治,纠正不良习惯,改善体质,以固疗效.何教授为慢性便秘的防治总结了独辟蹊径学术思想与疗效确切的经验.
  •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症状特点及肠道菌群状况. 方法: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功能性便秘患者363例,填写调查问卷、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anorectal high-resolution manometry,AR-HRM)、48小时胃肠传输时间(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ime,GITT)检查、并采用16s rDNA细菌测序与ITS真菌测序方法检测其中35例患者大便.根据Bristol大便分型标准分为干硬组(n=205)和粘腻组(n=158),同时纳入14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大便菌群测序分析.通过分析功能性便秘(FC)患者的一般资料、症状特点、胃肠动力、肠道菌群,比较2组患者的差异. 结果:FC粘腻组超重患者显著高于干硬组(P=0.047).FC干硬组患者最突出的症状第1位为排便次数减少(28.98%),粘腻组为有便意却排不出大便(28.97%).干硬组的排便费力感、无便意程度、排便阻塞感显著高于粘腻组,粘腻组的排便不尽感显著高于干硬组(P<0.05).粘腻组功能性排便障碍(DD)分布比例较干硬组显著增多(P=0.036).干硬组(MIX+STC)分布比例显著高于粘腻组(P=0.001).16s rDNA细菌测序显示干硬型便秘组Christensenellaceae科和Ruminococcaceae(瘤胃细菌科)丰度增加,两组便秘均存在Ruminococcus(瘤胃壁球菌属),Acinetobacter(不动细菌属),Clostridium(梭菌属),Roseburia(罗氏菌属)等多种菌种丰度降低.ITS真菌测序显示干硬组多样性及丰富性较高,操作分类单元(OTU)总数达571,粘腻组多样性及丰富性较低OTU总数为304.粘腻组聚类明显,特征性菌属为格孢菌目、青霉菌属. 结论:功能性便秘患者中,超重患者多数为粘腻型便秘:大便粘腻型和干硬型的症状谱有所不同;干硬型便秘更易表现为结肠传输减慢;便秘患者肠道微生态异常,有益菌减少,致病菌更多.
  • 摘要:甘淳教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30余年,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甘淳教授认为此病的发生多是由于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肝失疏泄、脾虚失运.肝郁脾虚是本病的本质,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思想、用药特点、病案举例几个方面介绍甘淳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 摘要: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HIF-1α、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化浊解毒方的作用机制,为浊毒理论在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7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拉坦五味丸,每日2次,每次1袋,治疗组给予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日一刺,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象及病理情况变化,以及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和胃黏膜组织HIF-1α、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IF-1α、VEGF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胃黏膜组织HIF-1α、VEGF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化浊解毒方能明显改善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象及病理,其作用机制是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降低慢性糜烂性胃炎胃黏膜组织HIF-1α、VEGF的表达水平而起作用.
  • 摘要:单兆伟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从医50余载,擅长中医脾胃病诊治,文章阐述其运用经方苓桂术甘汤治疗胃下垂一例。
  • 摘要:糖尿病胃轻瘫(DGP)是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特点的症候群.主要以上腹烧灼感、腹痛、恶心、呕吐、餐后饱胀及早饱感为表现.在临床及动物实验中由丹参、川芎、水蛭组成的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DGP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之前的研究显示活血化瘀通络中药可以通过促进ICC活动、调节胃肠激素分泌及修复胃血管内皮等作用改善DGP胃排空障碍。但活血化瘀通络中药的治疗机制没有完全明确,本实验采用活血化瘀组方的有效成分,即丹参酮Ⅱ-A (TSN),川芎嗪(TMP)、水蛭素(Hirudin)共同干预由高糖诱导的大鼠胃平滑肌细胞,观察其对GSMC自噬蛋白及其JNK通路表达的影响,研究活血化瘀中药有效成分对平滑肌细胞收缩力的影响,以探讨活血化瘀通络中药组方有效成分对DGP可能的作用机制。
  • 摘要:中医辨证思维是每一位医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需要应用在临床实践中,本文是笔者总结王彦刚教授治疗胃凉证的临证经验,通过寒因寒用的角度解析胃凉证.
  • 摘要:目的:通过口服中药联合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失败患者前后的临床观察试验,客观评价中医药联合益生菌对于幽门螺杆菌补救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幽门螺杆菌补救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以减轻现有治疗方法的不足之处,切实提高幽门螺杆菌补救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H.pylori首次根治失败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原则对患者进行纳入,每组30例.两组患者入组时均进行安全性检查,用药前、后各检查项目包括:血、尿、大便常规及潜血、ALT、AST、Cr、BUN、心电图.对照组选用中药黄芪建中汤联合PPI(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组选用PPI(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两种益生菌联合中药胃2号方汤剂.疗程2周,停药及停药后4周复诊. 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中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症候积分经成组t检验表明治疗组症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证候疗效中治疗组30例,痊愈0例,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例,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H.pylori补救治疗的清除率(43%)明显高于对照组(10%),治疗组H.pylori补救治疗的根除率(37%)优于对照组(6%).4.两组患者在研究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且入组前后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ALT、AST、BUN、Cr及心电图等安全性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证明其具备安全性. 结论:胃2号方联合益生菌、PPI组在改善H.pylori补救治疗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优于黄芪建中汤联合PPI组,其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H.pylori补救治疗的清除率和根除率有一定作用.因此胃2号方联合益生菌、PPI在H.pylori补救治疗中具备有效性和安全性.
  •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难治病.在CAG基础上出现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和肠上皮化生为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cancer,PLGC).业界公认肠型胃癌癌变模式为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肠型胃癌.我国胃癌以肠型胃癌为主,有比较明确的癌前病变,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有关.因此在胃炎癌转化的关键阶段CAG伴PLGC进行干预,阻断炎癌转化,可预防胃癌的发生.
  • 摘要:王氏运用补气药的经验十分丰富,临证中善于重用黄芪,认识到人体之气,特别是元气在人体的重要作用,他在《医林改错》中写道:"元气即火,火即元气,此火乃人生命之源,食由胃入小肠,全仗元气蒸化,元气足则食易化,元气虚则食难化."又在《医林改错》中写出道:"夫元气藏于血管之内,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可见王氏认识到元气的生长消衰,与机体活动,脏腑的正常功能密切相关,元气不足,是气虚证的根本所在.王氏在四十二年的行医中,以元气的衰盛为指标,而创造了以黄芪为主补气独出一格的流派,对后人治疗气虚之证,尤其对治疗"中风"重用黄芪起了很大指导作用.
  • 摘要:目的及背景:以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就诊胃镜检查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消化性溃疡的分布规律,以内镜下改变及病理学分析为节点,揭示溃疡的特点,以期更好的指导今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 方法:收集2870例中人群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以及胃镜检查结果及相关病理结果.对以上资料行统计学分析以期找出规律. 结果:经胃镜检查确诊消化性溃疡总检出率为13.62%,男女之比约为3:1,平均年龄49.41±15.26岁,3-6月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季度,3年消化性溃疡的年检出率差异无意义,消化性溃疡直径以小于1cm占总数74.15%,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占总数的71.6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复合性溃疡,食管溃疡检出率占消化性溃疡的48.19%,46.49%,4.18%,1.14%.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之比约为1.03∶1.溃疡部位以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胃窦部前壁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者,食管下段最多见,恶性溃疡占胃溃疡,复合性溃疡,食管溃疡的8.92%,2.50%,27.27%.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性溃疡,食管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分别为74.84%,66.94%,86.67%,72.73%. 结论:根据上海市嘉定地区消化性溃疡病的检出率的分析有必要在50岁左右以上人群全面开展胃镜工作,全面对消化性溃疡诊疗水平的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等.通过了解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规律,为如何降低人群中消化性溃疡疾病的发病率提供依据.
  • 摘要:分析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肿瘤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内镜下诊疗及预后,重点比较并讨论不同内镜下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便秘的效果.方法:根据病人便秘的不同症型进行不同的中药贴敷或磁铁贴敷并配合红外线治疗.结果:中药穴位贴敷能减轻和消除病人的便秘症状.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通络活血,行腹部气机,消除腹胀,治疗便秘.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