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门冬氨酸鸟氨酸

门冬氨酸鸟氨酸

门冬氨酸鸟氨酸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51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4424篇;相关期刊205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实用肝脏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年福建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第十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等;门冬氨酸鸟氨酸的相关文献由1054位作者贡献,包括史命锋、李杰、杨军营等。

门冬氨酸鸟氨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1 占比:1.7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4424 占比:98.21%

总计:24868篇

门冬氨酸鸟氨酸—发文趋势图

门冬氨酸鸟氨酸

-研究学者

  • 史命锋
  • 李杰
  • 杨军营
  • 杨明贵
  • 王朝东
  • 薛兴伟
  • 袁翠云
  • 黄杜坚
  • 华俊国
  • 张冬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曲波; 颜婷; 伍国林
    •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老年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治疗住院的老年性NASH患者95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超声影像学评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度积分(NAS)、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3.29±6.84)和(65.73±7.25)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4.61±4.27)和(45.73±5.12)U/L]及γ-谷氨酰转移酶[(41.25±3.59)和(64.74±5.52)U/L]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辅助治疗老年性NASH的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田宏伟
    • 摘要: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利福昔明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来灯塔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56例肝性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8例。对照组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研究组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结合利福昔明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数字连接试验(NCT)时间、神经功能评分[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总胆红素(TBIL)、血氨、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NCT时间均短于治疗前,HDS-R、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NCT时间短于对照组,HDS-R、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BIL、血氨、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门冬氨酸鸟氨酸结合利福昔明应用在肝性脑病患者治疗中,可起到一定的保护肝脏作用,明显改善患者神经症状,有效降低患者血氨,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唐红
    • 摘要: 目的:研究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早期肝性脑病的效果及对血氨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肝性脑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乙酰谷酰胺治疗,观察组采用乙酰谷酰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氨(BA)水平、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LT、AST、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乙酰谷酰胺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早期肝性脑病可以降低血氨水平,改善肝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王潇; 方庆; 朱果果; 郭威; 付婷婷
    • 摘要: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至202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及血清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ALT、AS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能有效缩短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昏迷时间,降低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温婷婷; 许瑞荣
    • 摘要: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循证干预对肝性脑病患者肝功能指标、神经毒性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86例肝性脑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给予乳果糖治疗)和观察组(43例,给予乳果糖与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同时进行循证干预,周期为14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尿淀粉酶(AMY)水平,总睡眠时间、总觉醒时间、微觉醒次数,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与神经毒性物质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AMY、尿AMY、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β-内啡肽、血氨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AMY、ALT、TBiL、AST、β-内啡肽、血氨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总睡眠时间、总觉醒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显著缩短,微觉醒次数显著相较于对照组显著减少(均P<0.05)。结论 将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循证干预应用于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中,有助于肝功能指标与胰腺功能的改善,同时可降低机体内神经毒性物质水平,纠正患者的睡眠结构,疗效显著。
    • 熊玮
    • 摘要: 目的:分析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乙酰谷酰胺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氨水平、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00%(38/40)较对照组77.50%(31/4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氨水平,改善肝功能,具有用药安全性。
    • 计钰亮; 杨君寅; 朱婷婷
    • 摘要: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武警部队海警总队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诊治的肝性脑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血氨水平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氨(NH3)分别为(61.84±11.34)IU/L、(47.67±12.37)IU/L、(37.96±5.56)μmol/L、(54.85±12.73)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48±10.63)IU/L、(64.30±13.52)IU/L、(50.74±6.73)μmolL、(68.56±12.63)μmol/L(t=8.935、6.417、10.352、5.406,均 P<0.05);观察组肝性脑病评分为(0.77±0.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8±0.10)分(t=55.177,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45/50),高于对照组的74.0%(36/50)(x2=5.263,P<0.05);观察组数字连接试验(NCT)时间为(45.85±4.27)s,短于对照组的(59.58±5.63)s,数字符号试验(DST)、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分别为(56.25±9.76)分、(4.76±0.6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1.53±9.62)分、(3.31±0.25)分(t=13.740、7.595、15.127,均P<0.05).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有效改善肝性脑病患者肝功能,降低NH3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预后.
    • 茹晓翠
    • 摘要: 探讨肝性脑病患者联合应用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和乳果糖灌肠的疗效.共选取78例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起始自2016年1月,截止到2019年12月期间,采取随机抽签方式分成2组实施研究,即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前者应用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后者联合乳果糖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血氨、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清醒时间.观察组94.87%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的治疗有效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氨水平及肝功能指标下降显著,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1.81±0.48)d,显著短于对照组(3.45±1.10)d(P<0.05).针对肝性脑病患者,联合应用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和乳果糖灌肠治疗凸显优势,能降低血氨水平,促使患者的肝功能得以显著改善,使得患者得以尽早清醒.
    • 王丽伟; 王玉玲; 鲍玉; 黄桂华
    • 摘要: 门冬氨酸鸟氨酸(LOLA)主要通过尿素合成、谷氨酰胺合成、谷胱甘肽抗氧化及诱导NO生成途径,起到降低血氨、减少肝细胞损害、减轻炎症反应、修复损伤肝细胞的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发挥保肝护肝功效.最新研究显示LOLA还具有改善肝部微循环及促进肌蛋白合成的功效.临床上LOLA与多种药物联用,在治疗肝部疾病方面疗效显著.
    • 李春阳
    • 摘要: 目的 系统性评价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伴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大连友谊医院重症二病房住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肝硬化伴肝性脑病患者,将入组病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乳果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转氨酶、血氨浓度及数字连接试验-A (NCT-A)时间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ALT、AST、血氨浓度、NCT-A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肝硬化伴肝性脑病患者的肠道内环境,阻断外源性毒性氨的合成及吸收,降低血氨浓度,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同时可有效减轻肝性脑病及脑水肿状态,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