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426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55篇、会议论文138篇、专利文献445372篇;相关期刊860种,包括肝脏、临床肝胆病杂志、实用肝脏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99种,包括第十六届全国中医肝胆病学术会议、世界中联第六届肝病国际学术大会、2014年长江三角洲中医肝病协作组学术会议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感染病分会学术年会等;肝性脑病的相关文献由7933位作者贡献,包括贾林、李瑜元、毛德文等。

肝性脑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55 占比:0.90%

会议论文>

论文:13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45372 占比:99.07%

总计:449565篇

肝性脑病—发文趋势图

肝性脑病

-研究学者

  • 贾林
  • 李瑜元
  • 毛德文
  • 曾峥
  • 张龙江
  • 王宇明
  • 褚建国
  • 刘建生
  • 张宗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艳乐; 刘笑宇; 姚建宁; 王春峰; 张连峰; 张学秀
    • 摘要: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HE)患者血氨水平变化与认知障碍程度的关系.方法 2018年3月~2020年9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HE患者94例,根据临床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估认知障碍程度.常规检测血氨,计算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发生昏迷的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应用MedCalc15.1统计学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模型预测发生昏迷的效能.结果 在本组94例患者中,发生昏迷32例(34.0%);昏迷组血氨水平为(120.7±18.2)μmol/L,显著高于轻中度认知障碍者[(76.4±18.3)μmol/L,P<0.05];昏迷组MoCA评分为(13.7±1.2)分,显著低于轻中度认知障碍者[(18.2±2.9)分,P<0.05];昏迷组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延迟记忆和定向力各维度评分分别为(1.5±0.6)分、(1.6±0.7)分、(2.1±1.0)分、(1.7±0.6)分、(0.9±0.3)分、(2.0±0.8)分和(4.9±0.8)分,显著低于轻中度认知障碍者[分别为(2.7±1.0)分、(2.2±0.9)分、(3.4±1.2)分、(2.5±0.7)分、(1.5±0.4)分、(4.4±1.1)分和(5.4±1.0)分,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HE患者血氨水平与MoC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511,P<0.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氨(β=-0.529,95%CI=0.432~0.803,P<0.001)、高敏C反应蛋白(β=-0.345,95%CI=0.518~0.968,P=0.030)和胰岛素抵抗指数(β=-0.761,95%CI=0.289~0.755,P=0.002)是患者发生昏迷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P=1/[1+e(0.242+0.980X1+0.529X2+0.345X3+0.761X4)],经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显示该模型判断患者发生昏迷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3(SE=0.042,95%CI=0.760~0.926,P<0.001),其敏感度为0.806,特异度为0.781.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HE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氨水平密切相关,监测血氨水平变化有助于预测发生昏迷的风险.
    • 刘思琴; 王小梅; 李霞; 梁露文; 王可; 王瑞
    •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隐匿性肝性脑病(CHE)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6月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的41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CHE分为CHE组(n=212)和非CHE组(n=204),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实施6个月随访。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连续校正χ^(2)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CHE的危险因素。结果CHE的发生率为51%,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病程、HE病史、感染、腹水、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凝血酶原时间、总胆红素、肌酐、血小板、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MELD评分等是CHE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表明HE病史(OR=10.848,95%CI:4.971~23.674)、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OR=4.334,95%CI:1.203~15.621)、Child-Pugh肝功能分级(OR=4.968,95%CI:1.299~18.992)、MELD评分(OR=1.253,95%CI:1.161~1.352)是CHE的独立预测因子(P值均<0.05);CHE组患者的中短期再入院、HE和死亡发生率均高于非CHE组(P值均<0.05)。结论CHE发生率较高,且影响患者预后,既往HE病史、TIPS术后、Child-Pugh分级C级和MELD评分较高的患者应警惕CHE的发生,早发现、早筛查、早干预,以最大限度改善肝硬化患者预后。
    • 高飞; 张贤贤; 卢喜玲; 王静; 梁新颖; 张菲; 许娟; 曾艳丽; 杨阳; 张红梅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等级的多学科营养管理在慢性肝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顺序,纳入2020年4~8月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护理;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的52例作为干预组,实施基于营养风险等级的多学科营养管理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不良风险筛查评分、Child-Pugh评分和营养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肝性脑病发生情况和半年内再住院次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营养不良风险筛查评分、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半年内再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营养风险等级的多学科营养管理方案能有效改善慢性肝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患者半年内再住院次数。
    • 摘要: 我国肝病患者人数已超过3亿,是全球肝病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或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约1.06亿人,酒精性肝病患者约6000万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约2亿人。肝硬化是多种慢性肝病的终末期阶段,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能力较强,可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晚期可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破裂出血、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根据患者有无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将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与总体人群相比,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风险增加了5倍,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死亡风险则增加了10倍。肝硬化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评估与临床管理至关重要。
    • 李乐
    • 摘要: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中毒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贵港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中毒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这些患者入院后90 d内是否死亡将其分为存活组(n=32)和死亡组(n=28)。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常规检查指标、血生化检查指标和并发症(包括电解质紊乱、重度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的发生情况,分析导致其出现不同预后的原因。结果:1)存活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血钠、血肌酐、血氨的平均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存活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死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存活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甲胎蛋白、血钠、血肌酐、血氨的水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影响急性中毒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因素。
    • 周学寻; 曾胜澜; 严惠萍; 李亚芹; 杨晓; 张荣臻
    • 摘要: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辅助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性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大黄煎剂(醋制大黄30 g,乌梅30 g)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氨、内毒素、肝功能指标水平,苏醒时间及苏醒后认知功能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氨、内毒素、肝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苏醒后认知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可有效控制肝性脑病进展,改善认知功能。
    • 崔燕; 王婷; 杨亚俊; 胡卫敏; 邵莉
    • 摘要: 目的:探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计数指数(APRI)联合血氨对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西安大兴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2例。其中肝性脑病者45例,非肝性脑病者47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白蛋白(Alb)、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血氨、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分析APRI、血氨值与肝性脑病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分级和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以及APRI、血氨值联合诊断肝性脑病的价值。结果:肝性脑病组患者INR、AST、PT、TBil、DBil水平等均高于非肝性脑病组,Alb水平则低于非肝性性脑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联合检测APRI及血氨,可及时预警肝性脑病的出现,减少漏诊率,使肝性脑病患者得到早期及时的干预,使肝性脑病损害风险降到最小。
    • 李建锋; 王晓忠
    • 摘要: 肝性脑病作为晚期肝病常见并发症,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生存质量,对其治疗历来就是中西医研究的热点,中西医都施行了许多探索,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肝性脑病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临床指导。本文就近年来中西医在治疗肝性脑病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高晓红; 李培燕; 彭芳
    • 摘要: 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是肝性脑病的一个早期阶段,隐匿性强,临床漏诊率较高,早期诊断MHE并给予患者有效的临床干预至关重要。MHE的诊断方法有很多,目前常用的是肝性脑病心理学评分,由于操作繁琐、耗时长,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因此,临床亟待寻找简便、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斯特鲁普测试(Stroop测试)是一种针对心理运动速度和认知灵活性的测试,其对MHE的诊断价值已在美国、韩国等多个国家得到验证。本文介绍了Stroop测试的发展及其在MHE中的应用进展。分析表明,基于移动设备的Stroop测试对诊断MHE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且简便、可行,希望未来该测试能够在中国被广泛应用到筛查MHE的临床工作中。
    • 刘娟
    • 摘要: 目的:观察三黄汤加味灌肠辅治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列,两组均用常规西药灌肠处理,观察组加用三黄汤加味灌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West-Haven分级标准改善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氨浓度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汤加味灌肠辅治肝性脑病可提高治疗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