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乙型肝炎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9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16935篇;相关期刊312种,包括传染病信息、肝脏、实用肝脏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第十六届全国中医肝胆病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等;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相关文献由234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峰、陈智、刘艳宁等。

乙型肝炎肝硬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9 占比:5.45%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16935 占比:94.33%

总计:17952篇

乙型肝炎肝硬化—发文趋势图

乙型肝炎肝硬化

-研究学者

  • 陈峰
  • 陈智
  • 刘艳宁
  • 夏彩霞
  • 朱伟
  • 楼国华
  • 郑敏
  • 黄春红
  • 刘瑶
  • 吴同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阮英俊; 张银科
    • 摘要: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PVT)形成因素.方法 以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象,记录患者脾切除断流术后发生PVT的例数,并分析影响患者并发PVT的危险因素.结果 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脾切除断流术后20例并发PVT.PVT组与非PVT组在血小板计数(PLT)、胆碱酯酶(CHE)、谷草转氨酶(GOT)、凝血酶时间(TT)、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肝硬化家族史、Child-Pugh分级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OR=2.887)、PLT(OR=1.015)、门静脉内径(OR=121.341)为影响患者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hild-Pugh分级C级、PLT升高、门静脉内径升高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断流术后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高危人群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
    • 廖廷姝; 李钊; 廖佩娟; 陈瑞华
    •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变化及其与心肌酶谱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病例组,30例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老年人为健康组。比较两组心电图检测结果及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的心电图检测结果、心肌酶谱水平,随访1年,采用Pearson法分析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与肝功能等级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心电图变化的1年生存率曲线。结果病例组心电图异常率(83.00%)明显高于健康组(13.33%,P<0.05);C级患者心电图异常率(96.88%)分别显著高于B级(80.00%)和A级(71.43%,P<0.05);C级患者肌酸激酶(CK)、超敏肌钙蛋白(hs-Tn)T水平明显高于A级、B级,B级患者CK、hs-TNT水平明显高于A级(P<0.05);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CK、hs-TNT水平均与心电图异常率呈正相关(P<0.05);心电图正常患者1年生存率(59.50%)显著高于心电图异常患者(36.11%;χ^(2)=5.199,P=0.023)。结论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心电图异常率与心肌酶谱CK、hs-TNT水平、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呈正相关,心电图异常患者提示预后不佳。
    • 陈颖; 方青青; 陈炜; 张君佩; 沈丹杰; 李煜; 简佑容; 李锋; 王剑; 陈世耀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与脾脏直径比值(PC/SD)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高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检查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肝脏疾病严重程度与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分为高危组与低危组,对于高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差异性后再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无创预测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最终纳入6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单因素分析发现高危组与低危组患者的PC/SD(t=4.141)、血红蛋白(t=2.829)、血小板计数(t=3.324)、有无腹水(χ^(2)=6.530)、肝功能Child-Pugh分级(χ^(2)=6.348)、肝硬化分期(χ^(2)=24.882)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C/SD(OR=0.998,95%CI:0.996~1.000,P<0.05)和肝硬化分期(OR=14.088,95%CI:3.220~61.629,P<0.01)是乙型肝炎肝硬化高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独立危险因素。PC/SD水平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高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AUC为0.781,95%CI:0.551~0.811,最佳阈值为596。PC/SD预测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AUC为0.888,95%CI:0.802~0.973,(P<0.01),最佳阈值为632.7。结论 PC/SD可作为临床医师判断乙型肝炎肝硬化人群中筛查高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初筛工具。若PC/SD比值小于596,发生高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可能大,建议胃镜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若PC/SD比值大于632.7,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可能性小,可避免非必要的胃镜筛查。
    • 李梦; 陈夏; 赵二奇
    • 摘要: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LAM)联用阿德福韦酯(ADV)与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ETV单药治疗,观察组给予LAM联用AD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情况、血清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TL)、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更接近正常水平(P0.05);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HBeAg血清转阴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头痛、疲劳、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较ETV单药治疗,对乙型肝硬化患者予以LAM联用ADV治疗3个月时疗效更好,可明显抑制HBV复制,提升肝功能,提高HBeAg血清转阴,药物安全性均较高,治疗6个月、1年时疗效均较好,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使用。
    • 王迎迎
    • 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急性恶化患者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生及预后状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处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急性恶化期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凝血指标及黄疸情况分为A组(低凝血型,n=31)、B组(中间型,n=59)及C组(高黄疸型,n=34)。分别抽取3组空腹静脉血,检测并分析白蛋白、血肌酐、血清钠及乙肝病毒载量,并比较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血清清蛋白(ALB)及血清钠均高于A组、C组,而血肌酐及乙肝病毒载量(HBV DNA)均低于A组、C组(P<0.05),C组血肌酐高于A组(P<0.05),C组与A组ALB、血清钠及HBV 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血清甲胎蛋白(AF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高于A组与B组,且A组高于B组(P<0.05)。A组AST、血清钠、AFP均为急性肝衰竭情况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组ALT、AST、TBiL、HBV DNA为急性肝衰竭情况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A组与C组(P<0.05),A组与C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凝血型与高黄疸型乙型肝炎肝硬化急性恶化患者更易出现慢加急性肝衰竭情况,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严重影响预后,应依据患者不同病情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状况,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 毕丽霞
    • 摘要: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零医院淄博医疗区感染科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分别应用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持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乙型肝炎病毒表达相关指标[乙肝病毒DNA(HBV-DNA)、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水平、肝硬化相关指标[透明质酸(HA)、人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TBIL、P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V-DNA、HBeA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LN、PⅢNP、C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与单纯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相比,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指标、抑制病毒基因表达、改善肝硬化程度,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 葛艳芬
    • 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联合应用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的疗效。方法:将76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选择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38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为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的为研究组。检测两组治疗后血清HBV-DNA阴转率,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8、12、24及48周,两组HBV-DNA阴转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T、AST、TBIL水平经过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AL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ALT、AST、TBIL水平经过治疗后较对照组降低,ALB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HA、LN、PCⅢ水平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HA、LN、PCⅢ水平治疗后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延缓肝纤维化进程,取得的疗效也满意。
    • 吴英桂; 刘映霞; 陈培锦; 陈桐榜; 廖子昂
    • 摘要: 目的探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联合肝脏生化指标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潮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接诊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共72例,分为代偿组(n=34例)和失代偿组(n=38例),予抗病毒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2D-SWE肝硬度值和FIB-4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失代偿组患者血清ALT、AST、HA、PCⅢ、LN明显高于代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D-SWE肝硬度和FIB-4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SWE、FIB-4指数联合常规生化指标可更好地评价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姜海燕
    • 摘要: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肝功能及血清HA、Ⅳ-C、PC-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我院诊治的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82.05%(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较好,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苏园园; 黄诚山; 王海
    • 摘要: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在乙型肝炎肝硬化(HBLC)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HB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使用恩替卡韦,观察组加用扶正化瘀胶囊,连续用药2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LN、PCⅢ、TBIL、AST、GP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在HBLC患者治疗中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抑制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