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恩替卡韦

恩替卡韦

恩替卡韦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532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37篇、会议论文105篇、专利文献379篇;相关期刊611种,包括肝脏、临床肝胆病杂志、实用肝脏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66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世界中联第六届肝病国际学术大会、2016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等;恩替卡韦的相关文献由952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喜全、李刚、应律等。

恩替卡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37 占比:90.90%

会议论文>

论文:105 占比:1.97%

专利文献>

论文:379 占比:7.12%

总计:5321篇

恩替卡韦—发文趋势图

恩替卡韦

-研究学者

  • 张喜全
  • 李刚
  • 应律
  • 王善春
  • 胡俊斌
  • 陈清泉
  • 顾红梅
  • 张来芳
  • 张磊
  • 王祥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黄文倩
    • 摘要: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2020年2月-2021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2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以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观察组以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乙肝病毒(HBV)DNA转阴率、肝功能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为56.45%(35/62),对照组HBV DNA转阴率为25.81%(16/6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AST、ALT、HBsAg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理想,可有效提升HBV DNA转阴率,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并且用药安全性高.
    • 程海林; 胡旭东; 夏冰; 柏涛; 卢斯霞
    • 摘要: 目的观察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对恩替卡韦(ETV)治疗后低病毒血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0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经ETV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0例,经倾向评分匹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换用TAF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继续ETV治疗,持续治疗2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ALT水平、肾小球滤过率(eGFR)、FIB-4值、肝硬度值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24周后,试验组HBV DNA阴转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96.25%vs 16.25%,χ^(2)=104.03,P0.05)。结论对ETV经治后低病毒血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换TAF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低病毒血症患者的HBV DNA及HBeAg阴转率,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肝肾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治疗安全性好。
    • 樊正勤; 曹灵芝; 李文颖
    • 摘要: 目的:分析扬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LLV)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进一步开展此类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相关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的符合条件的67例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流行病学、人口统计学数据、临床特征、实验室、影像学、抗病毒治疗方案以及结局指标,分析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67例患者年龄(47.5±10.5)岁,男性占79.1%,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占88.1%,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水平为(277.47±393.45) IU/mL,其中82%的患者HBV DNA水平在20~500 IU/mL,29.9%的患者未接受过任何抗病毒治疗,接受干扰素或核苷(酸)方案为基础治疗的患者比例相当,在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患者中,80%为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患者。结论:扬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以中年男性多见,HBV DNA水平20~500 IU/mL最为常见。其中30%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在已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口服ETV治疗的患者发生低病毒血症比例较高。临床中需要特别关注此类患者,及时干预,避免和减少乙肝相关性终末期肝病的发生。
    • 邱小萱; 江丽
    • 摘要: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联合化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并肿瘤患者HBV再激活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0月来医院就诊的HBV感染并肿瘤患者83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及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进行预防性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比较治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ALT及HBV-DN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化疗治疗HBV感染并肿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并降低HBV-DNA水平,预防HBV再激活,且具安全性良好。
    • 张玉华; 秦建增; 杜世奇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医治慢性乙型肝炎时,联合使用思替卡韦、多烯磷脂酰胆碱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组,对照组58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58例,给予联合恩替卡韦、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方案,对两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治疗前、治疗48周后肝功能、炎性因子变化及安全性予以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24周、36周、48周后HBV-DNA转阴率分别为67.24%、74.14%、91.38%,与对照组(63.79%、70.69%、86.2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总胆红素(TBIL)、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较同期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各指标水平较同期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效果良好,且能促进肝功能恢复,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温健伟; 崔皓
    • 摘要: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对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粤北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与恩替卡韦组,各34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口服异烟肼片、利福喷丁胶囊、盐酸乙胺丁醇片、拉米夫定片治疗;恩替卡韦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片进行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连续6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HBV-DNA阴转率、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升高,但恩替卡韦组低于常规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均升高,且恩替卡韦组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透明质酸酶(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Ⅳ-C)、Ⅲ型前胶原肽(PⅢNP)水平均降低,且恩替卡韦组低于常规组;恩替卡韦组患者HBV-DNA转阴率、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恩替卡韦应用于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肝功能损伤,抑制病毒复制和肝纤维化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HBV-DNA阴转率、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疗效确切。
    • 徐峰
    • 摘要: 目的研究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初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初治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通过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通过替诺福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乙肝两对半转阴率74.42%、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转阴率81.40%、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88.37%与对照组的76.74%、79.07%、88.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ALB)(35.24±1.36)g/L、谷草转氨酶(AST)(39.39±9.07)U/L及ALT(36.36±10.73)U/L与对照组的(35.23±1.44)g/L、(40.12±9.12)U/L、(35.48±10.23)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治慢性乙肝患者采用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治疗均可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均可促进患者肝功能转归,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合理的选择药物。
    • 黄俊榕; 吴昌儒; 吴健林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短期效果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均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加用甘草酸二铵口服,两组均持续治疗观察12个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ⅢP)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在治疗12个月末,观察组血清ALT复常率为8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2.3±6.9)U/L和(38.3±4.7)U/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7.5±7.6)U/L和(52.9±5.1)U/L,P<0.05】;观察组血清HA和PⅢP水平分别为(90.6±9.5)ng/mL和(141.6±32.6)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6.8±14.6)ng/mL和(168.2±29.9)ng/mL,P<0.05】;观察组血清IL-4和TNF-α水平分别为(48.8±7.9)ng/L和(11.3±1.9)n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2.6±8.8)ng/L和(18.5±1.7)ng/L,P<0.05】,而血清IL-10水平为(19.2±2.5)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2.7±3.4)ng/L,P<0.05】;观察组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值分别为(43.5±5.5)%和(1.6±0.2),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4±4.7)%和(1.4±0.4),P<0.05】。结论应用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CHB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进程,控制体内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紊乱。
    • 游华秀
    • 摘要: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预防性抗病毒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9月88例肺结核合并HBV携带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恩替卡韦预防性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的肝功能、HBV载量。结果:两组治疗前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BIL、ALT、GG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BV载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通过降低肺结核合并HBV携带患者的HBV水平,进而减少HBV对肝功能的损害,改善肝功能。
    • 刘胜
    • 摘要: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66例,随机列为对照组(n=33,常规治疗)和研究组(n=33,常规治疗+恩替卡韦)。对比两组甲状腺功能、肝功能、疾病转归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促进疾病转归,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