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脂肪变性

脂肪变性

脂肪变性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0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9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7946篇;相关期刊224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病理生理杂志、肝脏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第四届第5次委员会议——低碳生活与健康损害论坛、2008’北京国际肠外内营养学术研讨会等;脂肪变性的相关文献由130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玉佩、杨钦河、孔怡琳等。

脂肪变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9 占比:1.27%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7946 占比:98.70%

总计:28313篇

脂肪变性—发文趋势图

脂肪变性

-研究学者

  • 张玉佩
  • 杨钦河
  • 孔怡琳
  • 邓远军
  • 李媛媛
  • 梁荫基
  • 程少冰
  • 金玲
  • 王铮
  • J·M·法耶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少朋; 邓克学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quantification,IDEAL-IQ)序列在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阴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AFP阴性HCC 28例和FNH 15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肝脏常规扫描及IDEAL-IQ序列扫描,在后处理工作站测量病灶及背景肝组织弛豫率值(R2;)、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值,统计学分析比较FF值、R2;值之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比较相关参数在两组病变中的诊断效能。结果HCC组和FNH组FF;值、R2^(*)_(肝脏)/R2^(*)_(病灶)分别为8.28%±5.76%、2.98±1.08和2.56%±1.25%、1.90±0.50,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F_(病灶)值及R2^(*)_(肝脏)/R2^(*)_(病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23(P<0.001)、0.883(P=0.56)。结论FF;值及R2^(*)_(肝脏)/R2^(*)_(病灶)对于两者均具有鉴别诊断价值,FF;值AUC大于R2^(*)_(肝脏)/R2^(*)_(病灶)。
    • 林艺; 郑媛媛; 陈旭东; 吴美娟; 曾清芳
    • 摘要: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患者的血脂特征和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295例经肝脏活检诊断的PBC、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同期收集108例临床诊断的健康体检者。使用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值来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并比较脂质水平。使用k一致性检验分析CAP值与病理组织学检查PBC患者脂肪变性程度结果的一致性。以PBC患者的CAP值为因变量,纳入研究中单因素有意义因素作为自变量构建多元性线性回归分析,分析CAP值的影响因素。结果PBC组CAP值最低(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CHB组(P<0.05)。CAP值在确定PBC肝脂肪变性程度方面的一致性较好(k=0.792,P=0.000)。多元线性回归显示体重指数、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影响PBC患者CAP值的因素。结论PBC的肝脂肪变性程度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高。患者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水平与CAP值相关。
    • 郭雅雯; 王晓楠; 曹宇; 王瑞航; 姚升娟; 孙彤彤; 倪红艳
    • 摘要: 目的根据多回波Dixon技术定量测得的R_(2)*值和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评价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慢性肝病病人的肝脏铁含量和脂肪含量,探讨定量测量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HBV所致慢性肝病病人,所有病人均行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检查。根据病情进展状态将病人分为3组,慢性乙型肝炎(CHB)组21例,乙肝肝硬化(LC)组44例,LC合并肝细胞癌(HCC)组32例。另外纳入正常对照(NC)组20例。全部研究对象均进行了MRI多回波Dixon序列扫描,测量其肝实质R_(2)*值和PDFF;测量HCC病人病灶处的R_(2)*值和PDFF,获取所有LC病人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组间R_(2)*值和PDFF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HCC组病灶与邻近正常肝组织的R_(2)*和PDFF。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所有受试者R_(2)*值与PDFF,及LC病人Child-Pugh评分与其R_(2)*值、PDF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LC组、HCC组R_(2)*均高于NC组(均P0.05)。(2)HCC病人病灶处的R_(2)*低于邻近正常肝组织(P0.05)。(3)所有受试者R_(2)*与PDFF呈正相关(r=0.558,P0.05)。结论HBV所致慢性肝病病人可出现肝脏铁沉积和脂肪变性;随着病情的进展,肝脏铁含量和脂肪含量呈升高趋势;癌变病灶表现为肝脏富铁背景下的乏铁灶。
    • 赵新艳
    •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近年来成为发病率日益增高的常见代谢性疾病,指的是患者无过量饮酒史,以肝细胞的脂肪变性、脂质蓄积为主要特征表现的一类肝病[1]。NAFLD已成为健康体检肝酶指标异常和慢性肝病的第一位原因,且本病可进行性发展,部分患者随着病程的进展可出现肝硬化甚至肝衰竭[2]。NAFLD的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明确,随着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肠道菌群与本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深入认识[3]。本研究探讨益生菌联合多烯磷脂胆碱治疗NAFLD的疗效,报告如下。
    • 罗杰棋; 周昀; 沈菁; 郑广平; 云永兴
    • 摘要: 目的:应用磁共振IDEAL-IQ成像技术对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肝脏脂肪变性的变化进行随访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1年1月在我院101例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患者的影像资料和术后肝活检穿刺结果。根据术后影像检查时间分三组:分别是术后3月内组(3M组)、术后3~6月组(3~6M组)、术后6~12月组(6~12M组)。结果:脂肪比值分别是:2.72±0.755(P=0.20),2.45(2-9)(P=0.021),6.32(2-15)(P<0.001);3M组的脂肪比值与3~6M组总体分布相同(P=0.18),而3M组与6~12M组以及3~6M组与6~12M组的脂肪比值总体分布不同(P=0.02,P=0.04)。三组组织学检查移植肝脂肪变性发生率分别是:14.3%,15.8%,23.5%;3M′组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发生率与3~6M′组无统计学差异(P=0.431),而3M′组与6~12M′组以及3~6M′组与6~12M′组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发生率不同(P=0.028,P=0.040)。ROC曲线评价IDEAL-IQ诊断移植肝脂肪变性诊断效能:以界值4.45诊断脂肪变性的敏感度为0.823,特异度为0.859,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P<0.01)。结论:移植肝术后1年内会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于移植术6个月后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性比率提高,应用磁共振IDEAL-IQ脂肪定量测量技术对诊断移植肝脂肪变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肝移植术后对患者肝细胞脂肪变性长期随访观察的一种检查技术。
    • 李会鹏; 庞道睿; 刘瑶瑶; 邢东旭; 钟赛意; 黎尔纳; 廖森泰; 邹宇晓
    • 摘要: 【目的】分析云野肉桂中不同存在形式酚类物质的含量,并探究其不同存在形式酚类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影响,为热带亚热带植物肉桂资源的深加工及相关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福林酚法及硼氢化钠—四氯对苯醌法分析肉桂中不同存在形式的酚类物质及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体外以游离脂肪酸诱导剂(油酸钠∶棕榈酸=2∶1)诱导HepG2细胞为模型,分析不同浓度的肉桂游离酚/结合酚提取物对NAFLD细胞模型脂滴形成及甘油三酯(TG)含量的影响;体内以高脂饮食结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NAFLD小鼠为模型,探究体外筛选的强活性酚类提取物对小鼠血脂及肝脏中TG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肉桂多酚主要以游离酚(55.99±0.45 mg GAE/g)的形式存在,含有一定比例的结合酚(3.21±0.12 mg GAE/g),其中黄酮类物质(46.49±4.75 mg CE/g)是肉桂的主要酚类物质之一。云野肉桂游离酚提取物可有效降低NAFLD细胞模型胞内TG的水平。与模型组相比,经中和高剂量的肉桂游离酚提取物作用后,细胞内TG含量显著降低(P0.05)。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的游离酚提取物干预后,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TG、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还能显著降低小鼠肝脏中TG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降低42.21%和22.2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结果表明,肉桂游离酚提取物主要由原花青素C1、原花青素B2、原花青素A2、原花青素B3和原花青素B1等物质组成。【结论】肉桂游离酚提取物对NAFLD可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原花青素类物质可能是发挥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 张瑞红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许多人都在体检中查出了脂肪肝,天津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常常接诊这类担心自己的肝脏问题的患者。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时,称为脂肪肝。根据脂肪变性在肝脏累积的范围,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型,通常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10%时被视为轻度脂肪肝.
    • 袁梦淑; 宋红丽
    • 摘要: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器官供需的严重失衡已经成为制约肝移植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合理使用边缘性供肝已成为肝移植临床的重点。常见的边缘性供肝有脂肪变性供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脏、超过60岁的高龄供者捐献的肝脏、冷缺血时间>14 h的肝脏、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after-circulatory-death,DCD)供肝等[1-3]。
    • 李怀旺
    • 摘要: 1种公猪饲喂过肥种公猪性欲减弱甚至不能配种,即使勉强配种,也往往由于睾丸发生脂肪变性,精子不健全而导致母猪受胎效果不佳。种公猪过肥多是由于能量饲粮较多,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不足,加之缺乏运动引起的。发现种公猪过肥时,应减少能量饲料喂量,增喂青饲料和加强运动来纠正。种公猪过瘦表明营养不足或配种过度,对此应及时调整饲粮和控制配种次数。
    • 赵哲仪; 王正蓉; 方兴艳; 王甜; 罗昭逊; 谢婷婷
    • 摘要: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NaAsO_(2))对小鼠肝细胞AML12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正常肝细胞AML12,设置6个NaAsO_(2)浓度[0(对照)、10、15、20、25及30μmol/L]组,分别用相应浓度的NaAsO_(2)处理AML12细胞24 h;采用化学比色法和油红O染色法检测各组AML12细胞内丙二醛(MDA)和脂质含量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AML12细胞内法尼醇X受体(FXR)、小异二聚体伴侣(SHP)mRNA和FXR、SHP、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30 μmol/L NaAsO_(2)组小鼠AML细胞内MDA含量升高、但FXR和SHP mRNA及FXR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2-33 pmol/L NaAsO_(2)组小鼠AML细胞内脂滴含量增加(P<0.05),20-30 μmol/L NaAsO_(2)组小鼠AML细胞内SHP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25-30 μmol/L NaAsO_(2)组小鼠AML细胞内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增高(P<0.05)。结论NaAsO_(2)可致小鼠肝细胞AML12损伤,其机制可能与FXR-SHP信号通路的失调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