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相关文献在2012年到2022年内共计40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65011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环球中医药、国际检验医学杂志、肝脏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2017年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染病学术交流会暨安徽省中医肝胆病(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等;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相关文献由1194位作者贡献,包括马雄、王绮夏、仲人前等。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1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65011 占比:99.92%

总计:465394篇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文趋势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研究学者

  • 马雄
  • 王绮夏
  • 仲人前
  • 刘向东
  • 唐映梅
  • 韩英
  • 杨再兴
  • 梁艳
  • 史兴娟
  • 王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周晓永; 白阳秋; 杨惠; 张炳勇; 曲波
    •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抗甲状腺抗体阳性率变化.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PBC患者94例,其中肝硬化50例(Child-Pugh A级29例,B级15例,C级6例)和胆管炎44例,另选择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者60名,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果 胆管炎患者血清FT3、FT4和TSH水平分别为(2.4±0.5)ng/L、(1.4±0.2)ng/L和(8.9±2.3)ng/L,血清TPOAb和TGAb阳性率分别为77.3%和81.8%,肝硬化患者血清FT3、FT4和TSH水平分别为(1.9±0.3)ng/L、(1.0±0.1)ng/L和(19.7±4.9)ng/L,血清和TPOAb和TGAb阳性率分别为70.0%和64.0%,而健康人血清FT3、FT4和TSH水平分别为(2.8±0.8)ng/L、(1.8±0.3)ng/L和(3.4±1.2)ng/L,血清TPOAb和TGAb阳性率均为0.0%,肝硬化和胆管炎患者血清FT3和FT4水平显著低于,血清TSH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在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 A级患者血清FT3和FT4水平显著高于,血清TSH水平显著低于Child-Pugh B级或C级患者(P0.05).结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胆管炎患者血清FT3、FT4和TSH水平显著不同于健康人,血清TPOAb和TGAb阳性率较高,其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 闫文婷; 张丽香; 苏亚荣; 韩子岩
    • 摘要: 熊去氧胆酸(UDCA)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一线药物,能显著提高非肝移植的年生存率,延缓组织学进展和降低并发症发生。对UDCA治疗的生化指标应答的关注和探索至今已有20余年。最有影响力的应答标准有:Mayo风险模型标准、巴塞罗那标准、巴黎I标准、鹿特丹标准、Ehime标准、多伦多标准、巴黎Ⅱ标准、Momah等应答研究、Zhang等应答研究、GLOBE score和UK-PBC Score,其纳入的ALP、TBil、GGT、AST和/或Alb等指标各不相同,应答指标着重反映组织学进展、并发症和非肝移植生存率。不同应答标准选用不同指标和时间(3月、6月、1年或2年),适用对象也不同,提高了临床应用范围。目前,应答趋于选择ALP和TBil为主要应答指标,时间上多为1年,适用对象为非肝硬化者。本文对PBC的不同应答标准进行综述,以便临床参考,争取个体化治疗。
    • 张祥毓; 何晓瑾; 徐婷婷; 袁芳; 钱斐; 薛博瑜; 金实
    • 摘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患者素体脾虚,又因久病伤脾、劳逸失度、饮食失节等而致脾运失健,中焦受阻,土壅木郁,胆络瘀积,发为本病。脾虚为致病之本,治疗应宗健脾通络之法,注重证候转化,初期健脾理气通络,中期健脾化湿通络,末期健脾活血通络。用药以调补为主,顾护脾胃。笔者以轻、灵、运为基本准则,自拟健脾利胆通络方,于临床中每获良效。
    • 朱晶; 高沿航
    • 摘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环境因素引发的免疫功能失调可能对遗传易感宿主的小叶间胆管产生自身免疫反应。PBC常见于中年女性,可表现为疲劳和瘙痒,或ALP/GGT无症状升高。病理特征为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肝内胆管炎,最终可形成肝硬化。抗线粒体抗体(AMA),尤其是其M2亚型(AMA-M2),对PBC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 陈梅; 马宁; 金敬波; 彭昱; 樊思桐; 王芳
    • 摘要: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6岁,基础体健,否认慢性贫血病史,非素食主义者。主诉:反复纳差、乏力2个月。曾于2021年4月1日外院就诊,考虑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脾功能亢进、三系(WBC、Hb及PLT)减少,规律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利可君片。但患者仍感纳差、乏力,门诊多次查血常规均提示WBC、Hb及PLT减少。2021年6月17日就诊于本院,拟“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三系(WBC、Hb及PLT)减少原因待查”收住院。
    • 闫惠平; 刘燕敏; 张海萍
    • 摘要: 本文通过大数据回顾了2001年—2020年我国自身免疫性肝病领域获得国家级研究项目和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结果展现了二十年来的发展变化趋势。介绍了新发布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治疗指南的更新要点,回顾了自身抗体检测技术的发展并分析其进展。
    • 牛作虎; 贠张君; 彭红叶; 姚树坤
    • 摘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升高,许多患者单纯用西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姚树坤教授擅长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诊治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疗效显著,颇具心得。姚树坤教授认为随着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习惯的改变,现今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大多属湿热瘀阻证。在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时主张治病求本,尤其注重对健康饮食的宣教,指导患者饮食以粗粮、蔬菜为主,体现了“治病求本,药食同源”的思想。用药上以清湿热为治疗大法,辅以理气、化瘀,处方简练,并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及相兼证候灵活加减药物,往往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学习与借鉴。
    • 袁慧; 李毓雯; 李军; 朱传龙
    •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方法2015年5月~2021年9月我院诊治的PBC患者164例,其中胆管炎组70例,肝硬化组94例。收集临床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BC患者疾病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肝硬化患者年龄为(58.6±13.0)岁,显著大于胆管炎组【(53.4±11.1)岁,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分别为49.7(27.5,80.2)U/L、62.6(44.9,114.7)U/L、156.8(126.5,230.5)U/L和31.5(17.6,88.4)μmol/L,显著高于胆管炎组【分别为39.3(23.9,66.0)U/L、36.4(26.8,63.4)U/L、126.5(94.8,187.3)U/L和14.6(10.0,24.3)μmol/L,P<0.05】;肝硬化组血清抗核抗体和抗gp210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5%和43.6%,显著高于胆管炎组的80.0%和25.7%(P<0.05);肝硬化组血清IgG、IgA和IgM水平分别为17.0(13.2,20.9)g/L、3.5(2.5,4.8)g/L和2.9(2.0,4.8)g/L,显著高于胆管炎组【分别为14.2(12.7,15.8)g/L、2.6(2.0,3.4)g/L和1.8(1.2,3.3)g/L,P<0.05】,而补体C3和C4水平分别为0.7(0.5,0.9)g/L和0.1(0.1,0.2)g/L,显著低于胆管炎组【分别为1.2(1.1,1.4)g/L和0.2(0.2,0.3)g/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gM增高和补体C4降低是PBC进展至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进展至肝硬化阶段有一些显著的临床指标变化,血清IgM水平升高和补体C4水平降低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 宋欣航; 于涓翰; 程肇平; 邵晨; 邓宝成
    • 摘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伴有胆汁淤积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其组织学特征为非化脓性胆管炎。本文简述了传统的PBC病理分期系统如Rubin分期、Scheuer分期以及Ludwig分期和最新的Nakanuma分期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其中Nakanuma分期细化了组织学分级分期标准,减少因采样误差而漏诊的机会,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充分的诊断及预后信息。新旧分期系统结合应用更有利于指导PBC的诊治和相关研究。
    • 钟欢; 叶伟
    • 摘要: 目的探讨预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GOV)的非侵入性指标,以减少不必要的胃十二指肠内镜(EGD)筛查。方法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住院的PBC患者67例,均接受了EGD和超声检查,其中32例接受肝活检,33例接受了肝脏硬度检测(LSM)。计算血小板(PLT)计数/脾脏上下径比值(PSR)。应用ROC曲线判断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在67例PBC患者中,发现存在GOV者27例(轻度7例,中度7例,重度13例),无GOV者40例;在32例接受肝组织学检查者中,9例S_(3~4)与23例S_(1~2)患者并发GOV者均为3例(Fisher确切概率法,P=0.203);在33例接受了LSM检查者中,以LSM>20 kPa为截断点,其预测发生GOV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54.2%和66.7%;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PSR是PBC患者并发GOV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SR<0.734×10^(9)/L/mm为截断点,其预测并发GO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2.6%、87.5%和89.6%,并可节省92.5%的EGD检查。结论应用PSR预测PBC患者并发GOV有一定的诊断效能,需要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验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