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菊糖

菊糖

菊糖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60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2075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动物营养学报、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营养强化剂及特种营养食品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2003年全国功能性生物制品生产与应用技术交流会等;菊糖的相关文献由835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占勇、董方、李青等。

菊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6 占比:0.6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2075 占比:99.32%

总计:32296篇

菊糖—发文趋势图

菊糖

-研究学者

  • 郭占勇
  • 董方
  • 李青
  • 谭文强
  • 沐万孟
  • 王刚
  • 任剑明
  • 江波
  • 金征宇
  • 张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宇; 门果桃; 马郁瑾; 兰开龙; 尹春艳; 张立华; 王黎胜
    • 摘要: 【目的】明确不同贮藏方式对菊芋块茎品质的影响,为菊芋块茎贮藏保鲜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以土默川菊芋为试验材料,块茎收获晾干后采取窖藏、库藏和土藏方式贮藏,每隔30 d测定块茎干物质、还原糖和菊糖含量,观测块茎外观变化,计算腐烂率和萌发率。【结果】3种贮藏方式下,菊芋块茎的干物质、还原糖、菊糖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贮藏120 d时,窖藏、库藏和土藏干物质含量分别下降10.40%、16.77%和27.83%;还原糖含量分别下降44.54%、12.82%和上升51.13%;菊糖含量分别下降11.60%、4.45%和33.47%。3种贮藏方式下,窖藏方式菊芋块茎腐烂率、萌发率均为0;库藏方式出现部分菊芋块茎腐烂,120 d腐烂率为7%;土藏方式出现菊芋块茎萌发,120 d萌发率为97%。【结论】窖藏可有效延长菊芋块茎贮藏保鲜时间,降低营养物质消耗,维持较好的外观和品质;土藏方式贮藏90 d内菊芋块茎外观没有变化,贮藏90 d后菊糖含量显著下降。从贮藏成本和保鲜效果两个方面来看,菊芋块茎可以采取土藏、窖藏或者二者相结合的贮藏方式,保证块茎品质,延长贮藏时间。
    • 何曙光; 袁平川; 周凌云; 汤琳; 汪瑞; 陈靠山
    • 摘要: 目的:考察延迟采收、砂藏、正常处理3种不同的处置方法对菊芋多糖分子量以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热水法分别对3种不同方式处理后的菊芋进行多糖提取,经HPLC(GPC)测定多糖分子量,经羟自由基清除实验检测抗氧化活性、通过CCK8法分别测定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CT26细胞抑制活性。结果:3种不同方式得到的菊芋多糖具有不同的分子量,延迟采收组所得多糖分子量最小,砂藏组所得多糖分子量分布较广。3组多糖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以及免疫活性,其中砂藏组三种活性相对较弱,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砂藏的处置方式下,多糖分子量分布变宽,活性稍弱,说明菊芋多糖在处置过程中聚合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活性优异的多糖含量下降。
    • 曹惠翔; 李帅; 杨敏; 黄婷; 李媛; 甘泉峰; 谢军伟; 赵耕毛
    • 摘要: 通过蚯蚓堆肥试验,探讨菊糖对蚯蚓的益生作用及高活力蚯蚓粪肥的形成过程,可为滩涂生态农牧化模式构建及障碍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以牛粪、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和菊糖为材料,设置纯牛粪养殖蚯蚓(EM)和添加菊糖的牛粪养殖蚯蚓(IEM)处理,养殖周期为40 d,每隔10 d采样分析,研究了牛粪–蚯蚓肠道内容物–普通蚯蚓粪肥/菊糖型蚯蚓粪肥性质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添加菊糖与否的腐熟牛粪经蚯蚓取食、消化、排泄等过程所形成的菊糖型蚯蚓粪肥和普通蚯蚓粪肥,其基本性质较为一致:pH趋于中性,电导率显著下降,氮元素被吸收利用,有机质加速分解矿化,磷、钾元素进一步释放。但添加菊糖提高了有机质的降解效率与钾素释放,40 d时IEM处理蚯蚓粪肥的有机质含量比EM处理低9.4%,全钾含量高13.0%。EM处理的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峰值出现在20~30 d;而IEM处理缩短了酶活性峰值的出现时间(除脲酶活性外),10 d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达到峰值,其值较EM处理分别提高113.0%和61.0%。养殖10 d时,普通蚯蚓粪肥和菊糖型蚯蚓粪肥微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菊糖型蚯蚓粪肥功能菌数量呈倍数增长。添加菊糖提高了前、中期(10、20 d)蚯蚓粪肥中放线菌门(Actinobateria)的相对丰度,其中20 d时较EM处理增加40.7%。可见,菊糖能够调控蚯蚓堆肥进程与蚯蚓粪肥性状,蚯蚓堆肥20 d后获得的菊糖型蚯蚓粪肥生物活性高、品质佳。
    • 梁晶; 何星璐; 萨日那; 韩佳欢; 周围; 耿丽晶
    • 摘要: 以紫薯为主要原料制备发酵紫薯冻干粉,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紫薯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以发酵紫薯冻干粉为主要原料之一,添加脱脂奶粉和菊糖制作低糖低脂发酵紫薯奶片,通过电子鼻对低糖低脂发酵紫薯奶片及普通低脂紫薯奶片进行特征风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发酵紫薯冻干粉最佳制作工艺为:紫薯发酵时间9.5 h,发酵温度37.6°C,混合发酵剂添加量7.6%,料液比9∶14(g/mL),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感官品质最高。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前后奶片的风味成分差别较大,不同工艺配方制作的紫薯奶片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添加菊糖和白砂糖对紫薯发酵奶片风味第一主成分影响极小,说明菊糖可以替代白砂糖加入到发酵紫薯奶片中,该研究能够为低糖奶片的生产研发以及紫薯深加工提供新思路。
    • 陈江艳; 王维滔; 董益阳; 张继川; 胡孔新; 马强
    • 摘要: 以蒲公英橡胶草根为原料,采用超声提取的方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探究了超声功率、提取时间、超声温度、液料比对蒲公英橡胶草菊糖提取率的影响,得到蒲公英橡胶草菊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230 W、超声时间34 min、超声温度61°C、液料比30:1(mL:g),菊糖提取率为20.14%±0.19%。采用氢氧化钙-磷酸法、三氯乙酸法、Sevage法进行脱蛋白纯化,得出氢氧化钙-磷酸法的效果最好,其蛋白清除率达90.78%,菊糖损失率为26.44%。将菊糖粗提液经蛋白纯化、脱色、旋蒸、醇沉及真空冷冻干燥后得到纯度为80.8%的菊糖,为白色固体粉末。经MALDI-TOF MS进行表征分析,确定其单体的分子量为162,端基的分子量和为179,能检测到的聚合度范围为2~30。此研究为蒲公英橡胶草的综合利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田敏; 宗爱珍; 刘丽娜
    • 摘要: 主要介绍了菊芋菊糖的生物活性,综述了菊芋菊糖的功能作用和应用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郑聪聪; 周海龙; 赵晶晶; 李宪臻; 杨帆
    • 摘要: 酿酒酵母水解菊糖的能力与蔗糖转化酶SUC2的分泌表达水平直接相关,而绝大多数酿酒酵母中SUC2的低水平分泌表达限制了菊糖基乙醇工业化生产的进程.通过全基因合成获得α交配因子分泌信号肽编码基因片段αFSP,并利用RF克隆手段将SUC2自身的天然分泌信号肽替换为αFSP.重组菌株BY-mS发酵48 h后的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全细胞和发酵液上清菊糖酶活力分别为2.6和3.4 U/mL,蔗糖酶活力分别为34.5和9.7 U/mL均高于对照菌株BY-BS.说明相对于SUC2自身的天然分泌信号肽,α交配因子分泌信号肽的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SUC2在酿酒酵母中的分泌水平,且从不同分泌场所中的酶活差异可以推测出,SUC2分泌定位于细胞壁表面时的构象更加利于蔗糖酶酶活的展示,而当SUC2分泌至发酵液上清中时,结构的变化导致该酶的菊糖酶活力更高.
    • 蔡莉
    • 摘要: 分别研究了水提和醇提法对雪莲果中菊糖提取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提法提取雪莲果中菊糖效率更高.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水提时间、水提温度、料液质量比等条件对菊糖提取量及提取率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数据得出了水浴法提取菊糖工艺的最佳参数:水提时间为2 h,水提温度为70°C,料液质量比1:20时,菊糖提取量达到最大.
    • 倪大伟; 徐炜; 陈自卫; 张文立; 沐万孟
    • 摘要: 菊糖作为益生元和膳食纤维,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微生物菊糖蔗糖酶可以以蔗糖为底物合成较植物菊糖具有更高分子量的菊糖.文中通过基因数据库筛选获得一段拟表达菊糖蔗糖酶的基因.通过N-端和C-端截断的方式,保留中间催化域,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粗酶液经Ni2+亲和层析纯化,获得分子量约为65 kDa的重组酶.以蔗糖为唯一底物时,重组酶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5.5和45 °C.金属离子在不同程度上抑制酶的活性.产物多糖分离纯化后,使用核磁共振鉴定产物多糖为β-(2,1)糖苷键连接的菊糖.最后对菊糖合成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700 g/L的蔗糖为底物,加酶量4U/mL时,7h后菊糖产量达到最大,约为287 g/L,蔗糖到菊糖的转化率约为41%.
    • 罗庆云; 袁鎏柳; 杨凯祺
    • 摘要: 以RA、STV、RC和RD四品系甜叶菊植株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分析十叶一心期和现蕾期茎、叶及种子成熟期根、茎、叶内聚果糖类化合物检出最大聚合度及含量情况,为甜叶菊聚果糖类化合物开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聚果糖类化合物形成能力在甜叶菊植株各部位间差异明显,以根中最强,茎秆次之,叶内最弱,随器官在植株所处部位的向内、向下,其所含聚果糖类化合物检出最大聚合度增大、各聚合度的聚果糖类化合物含量升高;从十叶一心期到种子成熟期,随生育期延后,叶内聚果糖类化合物检出最大聚合度及各聚合度聚果糖类化合物含量下降,茎内相关指标上升;在种子成熟期,与其他部位相比,根内聚果糖类化合物检出最大聚合度及各聚合度聚果糖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在同一生育期,不同品系同部位聚果糖类化合物检出最大聚合度间差异不显著,但各聚合度聚果糖类化合物含量差异明显,在十叶一心期,RA型品系叶内蔗果三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在种子成熟期,RC型品系叶内蔗果五糖和蔗果六糖的含量高于其他类型、RC型品系茎内聚果糖类化合物总量最高、RD型品系根内聚果糖类化合物总量最高.结论:为实现甜叶菊物料所含聚果糖类化合物的有效利用,应依各品系各部位各时期所含聚果糖类化合物特性区别对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