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5-羟甲基糠醛

5-羟甲基糠醛

5-羟甲基糠醛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769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化学工业、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7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115509篇;相关期刊312种,包括中成药、药学研究、药物分析杂志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营养强化剂及特种营养食品专业委员会2012年行业年会等;5-羟甲基糠醛的相关文献由2417位作者贡献,包括巢志茂、张玉玉、李伟等。

5-羟甲基糠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7 占比:0.63%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15509 占比:99.34%

总计:116273篇

5-羟甲基糠醛—发文趋势图

5-羟甲基糠醛

-研究学者

  • 巢志茂
  • 张玉玉
  • 李伟
  • 蔡宝昌
  • 吴翠
  • 李宁
  • 林鹿
  • 欧仕益
  • 刘迎新
  • 张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轩; 刘建蕊; 杨青青; 冉丽; 郑姚佩; 田羽; 韦永琴; 刘维芳; 李祝
    • 摘要: 本试验利用10种生物诱导子和6种非生物诱导子提高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xj发酵液中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5-HMF)的产量。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诱导子及诱导条件,再设计Box-Behnken试验并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佳的诱导条件。结果表明:将黑曲霉xj的种子液与诱导子一同接入发酵培养基,加入0.675%还原糖浓度为10μg/mL的金葡萄球菌代谢产物诱导子,诱导8.6 h,此时发酵液中糠醛的产量为50.49μg/mL,相较优化之前糠醛的含量提高了37%;而在此条件下发酵液中5-HMF的产量为41.12μg/mL,提高了31%。该试验结果可为后续黑曲霉发酵产糠醛和5-HMF提供参考。
    • 江海燕; 高杉杉; 李婕; 刘志刚; 郝瑞瑞; 庞菲; 胡宇驰; 贺玖明; 靳洪涛
    • 摘要: 目的从组学水平可视化5-羟甲基糠醛(5-HMF)给药后肾脏组织代谢的时空变化,探索可能的肾毒性机制。方法 5-HMF 300 mg·kg-1静脉给药ICR小鼠(给药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于1、4、24 h时间点分别取材肾组织,制作冰冻组织切片;采用空气动力辅助解吸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成像(AFADESI-MSI)技术,获取各类代谢物在组织切片中的空间分布;按肾脏的解剖区域提取代谢物信息,结合时空的多变量统计分析,筛选并鉴定毒性相关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两组间主要差异代谢物有苯丙氨酸、腺苷、腺嘌呤、次黄嘌呤、鸟苷单磷酸、FA-22∶6等,重要的代谢通路为嘌呤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合成、三羧酸循环和嘧啶代谢5个通路。同时发现长链脂肪酸和磷脂类上调,提示5-HMF毒性机制还可能与扰乱脂肪酸氧化和脂质代谢相关。将不同时间点的差异代谢物进行对比,挖掘出次黄嘌呤、FA-22∶6、LPG-22∶6可作为潜在的毒性预测标志物,给药后4 h为最佳检测时间。结论该方法实现了5-HMF引起肾脏代谢的时空分析,揭示了5-HMF可能的肾毒性机制,展现了质谱成像技术应用于药物毒理学方面的优势。
    • 安琪; 孙红; 武林芝; 刘亮亮; 陈素娥
    • 摘要: 通过对HPLC法测定5-羟甲基糠醛、党参药材、紫丁香苷和党参苷Ⅰ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高效液相色谱中溶剂效应产生的原因,提出判断和消除溶剂效应的方法。结果表明选择使用流动相或者是与流动相接近的溶剂溶解样品可以避免溶剂效应,若需用强溶剂溶解样品选择小体积进样或流动相稀释样品后加大体积进样,以消除溶剂效应影响。为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开发提供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 徐俊明; 翟巧龙; 龙锋; 蒋霞; 韩双美; 蒋剑春
    • 摘要: 电催化是一种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清洁、高效转化技术。在生物质精炼的各种策略中,电催化主要通过电子从电极表面转移到反应底物,在阳极和阴极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将生物质衍生物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总结了几种代表性的木质纤维生物质衍生物,如糠醛、5-羟甲基糠醛(HMF)、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等,通过电催化反应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最新进展。其中,在生物质衍生物的电还原反应中,糠醛的电还原产物主要是糠醇和2-甲基呋喃,HMF的电还原产物主要包括2,5二甲基呋喃和2,5-二羟甲基四氢呋喃等;酚类化合物通过加氢脱氧可还原为高碳氧比、稳定的芳香烃类化学品;在生物质衍生物的电氧化反应中,糠酸是糠醛主要的电氧化产物,HMF主要的电氧化产物是为2,5-呋喃二羧酸;木质素可以通过电催化氧化转化为香兰素、愈创木酚等。讨论了电催化过程中的催化剂和反应参数(如电极电位、pH等)对生物质衍生物电催化效率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反应机理,并对电催化应用于生物质高值化利用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吕孝琦; 李洪; 赵振宇; 李鑫钢; 高鑫; 范晓雷
    • 摘要: 生物质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是替代石化产品的有效途径,微波与催化剂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提升糖类的转化效率。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介电性,是微波反应过程中理想的催化剂载体和吸波剂。为了探究碳基催化剂对微波场的响应能力,本文以4种碳材料为载体应用于果糖转化过程,包括碳纳米管(CNT)、碳纳米纤维(CNF)、炭黑(CB)和活性炭(AC)。以果糖转化率和5-羟甲基糠醛(5-HMF)收率为评价指标,对比不同催化剂在常规和微波加热条件下的催化性能,探究微波与不同载体的耦合作用对反应的强化效果。在微波场中测量不同碳材料悬浮液的温度曲线,评价碳基催化剂在微波场中的加热能力。通过表征样品结构和介电参数,解释载体与微波间耦合作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碳基催化剂的微波诱导热效应可以有效提升反应转化率和收率,拥有高损耗角正切值和电导率的催化剂把微波能转化为热量的能力较强,更有助于将微波能量传递至反应表面。高比表面积、高长径比、低密度和高石墨化度的碳基催化剂也有利于产生微波热效应。另外,由于显著的微波热效应,碳纳米管基催化剂CNT-SA在4类催化剂中催化性能最优,以110°C微波辐射10min,5-HMF收率可达96.30%,且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 王彦; 高翔宇; 李飞; 史晟; 郭红; 侯文生; 王淑花
    • 摘要: 对以纤维素为原料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反应路径作了详细分析,对近年来纤维素制备HMF的催化剂体系,包括均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固体酸催化剂以及反应所需的溶剂体系,如单相、多相、低共熔溶剂体系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梳理归纳了各催化剂的催化原理、活性,各溶剂体系的稳定性、应用前景等,总结了目前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参考。
    • 张雄飞; 于梦姣; 邱健豪; 姚建峰
    • 摘要: 平台化合物的制备对于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 5-HMF)作为重要的生物质平台化合物,可以转化成生物燃料和众多高附加值的化学品(乙酰丙酸、2,5-呋喃二甲酸、γ-戊内酯等),在生物炼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开发低成本、可规模化生产5-HMF的路线成为生物质催化转化领域的热点。纤维素水解可以得到大量葡萄糖,因此由葡糖糖脱水制备5-HMF具有原料资源丰富的优势。为了实现葡萄糖到5-HMF的高效转化,催化体系的设计和选择是关键因素。催化体系主要包括反应溶剂和反应催化剂,其中反应溶剂体系主要包括一元体系(水相或有机相)、二元体系(水-有机或有机-有机)、多元体系和离子液体体系等。反应催化剂主要分为均相催化剂(无机酸、有机酸和金属盐)、非均相催化剂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等。目前在葡萄糖制备5-HMF过程中,高效催化体系的开发依然存在诸多挑战。笔者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外催化葡萄糖制备5-HMF的催化体系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重点概述了葡萄糖制备5-HMF的形成机理、溶剂体系以及催化剂类型,并对葡萄糖制备5-HMF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葡萄糖的催化转化机制进行充分阐释,对新型催化体系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 刘雪晨; 曾滴; 周沅逸; 王海鹏; 张玲; 王文中
    • 摘要: 利用氮化碳光催化剂催化生物质选择性转化,不仅扩展了非金属催化剂的应用领域,而且能够缓解化工产品过度依赖于化石能源的现状。2,5-二甲酰基呋喃是生产多种化工产品的关键中间体,本研究将均苯四甲酸二酐引入氮化碳骨架,并利用H_(2)O_(2)进行处理,制备了含有氮羟基的改性氮化碳光催化剂,并探究其在可见光激发下将生物质平台分子5-羟甲基糠醛通过绿色化学的方法选择性地氧化为2,5-二甲酰基呋喃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H_(2)O_(2)改性的催化剂,在可见光激发下可以产生氮氧自由基,使得底物分子侧链上的羟基选择性地氧化为醛基,避免了在水相光催化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多种活性氧物种引起的开环、矿化反应等副反应。特别是,当光催化剂前驱体中蜜勒胺与均苯四甲酸二酐的比例为1:2时,在400 nm LED光源激发下,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可达到96.2%。
    • 王丹; 况丹妮; 刘若阳; 张志军; 侯天宇; 李河
    • 摘要: 食品热加工中广泛存在的美拉德反应除赋予食品色香味外,还会生成有害或有异味物质,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DDMP)、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及糠醛就是其中重要的产物。本文分别建立了3种焦糖化和3种美拉德反应体系,研究DDMP、HMF和糠醛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HMF和糠醛分别容易在果糖和木糖焦糖化体系中生成,在美拉德反应体系中,赖氨酸的参与抑制了HMF和糠醛生成,促进了DDMP的生成。结合中间产物和终末产物的表征,单糖的结构差异是影响三种化合物生成的主要因素,赖氨酸会竞争性抑制单糖降解的焦糖化途径,从而抑制HMF和糠醛的生成。本文可对食品热加工业中DDMP、HMF和糠醛的生成、控制及定向合成提供指导。
    • 陈子月; 彭小园; 解伟松; 孙双龙; 刘兴超; 肖学凤
    • 摘要: 目的探讨熟地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高压蒸制法对地黄分别进行一次蒸制和二次蒸制,高压一次蒸制后,用水或黄酒焖润4 h后进行二次蒸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熟地黄中梓醇、地黄苷D、毛蕊花糖苷和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色谱柱为WondaSil®C_(18)-WR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C,进样量为20μL。结果梓醇、5-HMF、地黄苷D、毛蕊花糖苷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0888~0.07992 mg/mL、0.00880~0.07920 mg/mL、0.01204~0.10836 mg/mL、0.00698~0.06282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1.0000,1.0000,0.9987,n=5);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2%,100.33%,100.25%,100.00%,RSD分别为0.71%,1.36%,0.92%,1.13%(n=6)。熟地黄最佳炮制工艺为120°C条件下第1次蒸制10 min,后用水或黄酒焖润4 h,第2次蒸制20 min。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熟地黄中地黄中梓醇、地黄苷D、毛蕊花糖苷和5-HMF含量;高压2次蒸制法可大大缩短熟地黄炮制时间,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