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3年内共计692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5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388138篇;相关期刊281种,包括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国际免疫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第十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会议、2008年首届国际中西医肿瘤研究论坛等;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文献由183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洪、陈翔、匡欣薇等。

肿瘤免疫治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5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88138 占比:99.87%

总计:388651篇

肿瘤免疫治疗—发文趋势图

肿瘤免疫治疗

-研究学者

  • 刘洪
  • 陈翔
  • 匡欣薇
  • 刘军权
  • 杨祥良
  • 刘宝瑞
  • 刘智
  • 曹雪涛
  • 杨魏
  • 石林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靓; 韩丹; 胡菊丽; 刘文丽; 周艳; 梁艳; 穆欣; 牟宽厚
    • 摘要: 抗程序细胞死亡蛋白1及配体阻断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皮肤不良反应是最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本文报道临床中诊治的一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共4例,分别为湿疹、多形红斑、TEN、嗜酸细胞增多性皮炎,并回顾分析在Pubmed数据库检索2015年至今发表的PD-1/PD-L1免疫治疗导致皮肤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致皮肤irAEs的药物、皮肤irAEs类型等.以期提高对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皮肤不良反应的关注,及时救治危及生命的皮肤不良反应,帮助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
    • 贾璐畅; 杨永广(指导); 孙天盟(指导)
    • 摘要: 目的:肿瘤免疫疗法通过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来发挥抗肿瘤作用,成为继外科手术、化疗、放疗之后又一类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及优势的抗肿瘤疗法。多种类型的免疫治疗药物相继涌现,但药物的体内递送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较差的肿瘤渗透性和较低的肿瘤细胞摄取率等。随着近年来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药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能够提高免疫治疗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滞留、蓄积、渗透及靶细胞摄取,并实现其在肿瘤胞外基质或肿瘤细胞内的可控释放,提高调控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效率,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本文总结并阐述了近年来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免疫治疗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也对该领域的主要挑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林俊燕; 林贵山; 王宁; 郑晓玲
    • 摘要: 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后快速发展的新一代肿瘤治疗方法.随着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广泛应用,在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外,与既往的化疗、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多有不同,其所带来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也越来越被广泛地报道.本研究就使用卡瑞利珠单抗导致的1例罕见的全结肠毛细血管增生并下消化道出血进行报告,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此现象进行讨论,希望临床上重视这一不良反应,及时处理.1病历摘要患者男,57岁,以“便血2月余”为主诉就诊我科.
    • 摘要: 近年来,二代测序技术(NGS)发展迅速,可以绘制多种全面的肿瘤癌症基因组图谱,包括基因突变、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图谱。基于个体癌症基因组信息,有望开发更多可以应用于临床的靶点,这有助于为癌症患者寻找合适的个体化治疗策略。然而,由于分子靶向药物的种类有限,仅有一小部分癌症患者可以从基因测序中获益。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疗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个体化癌症疫苗和过继T细胞疗法。来自日本癌症研究基金会癌症精准医疗中心主任、东京大学名誉教授Yusuke Nakamura教授就个体化免疫治疗进行了综述。作者总结了基于肿瘤基因组和分子特征的个体化药物筛选的现状,强调了如何进一步利用个体基因组信息,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 任晓华; 张楠; 华琳; 邱媛; 沈琼华; 蒋蕾
    • 摘要: 探索案例教学法(CBL)引导的医护合作学习模式在肿瘤免疫治疗专科护理团队建设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CBL引导的医护合作学习模式在肿瘤免疫治疗专科护理团队建设中能够快捷提高护理团队的专科知识及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促进医护之间的有效沟通及协作,提高医护合作满意度。此方法在新技术更迭较快的护理亚专科团队建设中值得借鉴。
    • 摘要: 近日,清华大学药学院唐海东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树突状细胞的PD-L1分子削弱T细胞活化并调控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应答》(PD-L1 on dendritic cells attenuates T cell activation and regulates response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树突状细胞上PD-L1分子在T细胞活化与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 张欣; 汪越; 魏嘉
    • 摘要: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素Kexin9型(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是前蛋白转化酶(proprotein convertases,PCs)家族第九个成员,主要功能是结合细胞膜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介导LDLR降解,进而调节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PCSK9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侵袭与迁移等多条途径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与肿瘤微环境中CD8^(+)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浸润与功能、M2型巨噬细胞的迁移与极化密切相关,可作为联合化疗或免疫治疗等抗肿瘤治疗的靶点,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肿瘤细胞凋亡因子、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凋亡、调节免疫细胞脂质代谢等相关。本文就PCSK9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PCSK9在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价值进行综述。
    • 任玉芳; 王国蓉; 向玉云; 唐清; 羊洋
    • 摘要: 目的了解302名肿瘤专业护士对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PD-1)抑制剂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和PD-1抑制剂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调查表,对四川省302名肿瘤专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确定护士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护士对PD-1抑制剂相关知识的认知总得分为46.03±7.33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参加相关知识培训的频次(P=0.000)、肿瘤内科护士(P=0.000)以及年龄(P=0.002)是护士认知的影响因素。结论肿瘤专业护士对PD-1抑制剂相关知识的认知得分较低,肿瘤内科护士、年龄、参加相关知识培训的频次是护士认知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对肿瘤相关科室护士免疫治疗PD-1抑制剂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升肿瘤相关科室护士的认知水平。
    • 摘要: 作为一类由免疫细胞分泌的内源性调节因子,干扰素α重组蛋白药物有着天然的安全性,在病毒防治、免疫调节等领域其应用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使得大量患者获益。但因其作用广泛、模式多样,单药抗肿瘤疗效欠佳,如何在特定肿瘤免疫治疗中合理使用干扰素α成为极具临床研究价值的重大科学问题。近日,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Cancer Discovery(IF 39.4)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樊嘉院士团队与复旦大学药学院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干扰素α改善糖代谢和免疫微环境”。该研究发现干扰素α可通过纠正糖代谢失衡的方式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激活免疫应答,克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ICB)耐药,并提出两者联合治疗肝癌的新策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复旦大学朱棣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泱副教授为该文共同通信作者。
    • 董爽; 朱贤敏; 钟易; 蔡茜; 胡胜
    • 摘要: 2011年,FDA批准了第一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CTLA-4抑制剂Ipilimumab,以ICIs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治疗(ICT)取得了突破进展。ICIs可诱导某些肿瘤患者亚群产生持久的抗肿瘤反应,但目前仍存在较多问题,比如获益人群的选择、严重免疫毒性的管理,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组合策略克服原发和适应性耐药机制来改善治疗反应等。本综述全面分析了当前对ICIs的反应和抵抗机制,并提出了通过更好的患者选择和合理组合来实现疗效最大化和毒性最小化的途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