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十三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苏州
  • 出版时间: 2013-10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协会

会议文集:第十三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3第4亚单位是真核细胞中负责启动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起始因子3(eIF3)的一个亚基.目前已知组成在翻译起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eIF3的亚基有13个,其中部分亚基已有报道表明在人类肿瘤中表达出现异常,有些已明确与肿瘤细胞的恶性行为及肿瘤患者的预后相关.方法和结果:在前期工作中发现eIF3g在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ADR和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中较各自相应的敏感细胞K562和MCF-7中表达均明显升高,提示eIF3g表达升高可能和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相关.为了研究eIF3g在乳癌细胞细胞中的作用,建立了诱导型下调eIF3g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系,并初步分析了乳腺癌细胞中eIF3g表达下调后乳腺癌细胞的恶性行为的变化情况.利用CCK-8法进行的体外生长曲线显示,下调eIF3g表达后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但并未死亡;流式细胞术分析也表明,下调eIF3g表达后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时相发生变化,有G2/M期阻滞现象;划痕实验和利用Transwell进行的实验均显示下调eIF3g表达后乳腺癌细胞的运动、迁移能力明显减弱;利用Matrigel进行的侵袭实验结果表明,下调eIF3g后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也明显下降.同时,eIF3g的下调使得乳腺癌细胞对部分化疗药物的敏感性(IC50)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因此靶向下调eIF3g表达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及将eIF3g作为肿瘤靶向治疗新靶点的工作的开展打下重要基础.
  • 摘要: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免疫表型与细胞毒活性的变化规律,探讨肿瘤患者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输注的最佳时间.方法:采集40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由γ-IFN、rhIL-1α、CD3McAb和rhIL-2等细胞因子应用生物技术体外诱导培养成CI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免疫表型与MTT法分析细胞毒活性.结果:单个核细胞随着不同时间的诱导扩增后,CD3+、CD3+CD8+、CD3+CD56+呈上调趋势.CD3+CD4+在7天就可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降.CD25在培养的早期(3~7天)就可达到峰值,7~14天处于缓慢下降期,并在14~21天快速下降期.HLA-DR在0~14天处于上升期, 14天达到峰值后快速下降.成熟CIK细胞细胞毒活性相对于未活化的PBMC明显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4天左右能诱导出典型的CIK细胞,CD3+CD56+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确立了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输注的最佳时间为第14天.
  • 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AGE-A亚家族中MAGE-A11对p53转录活性的影响,旨在了解MAGE-A1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转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RT-PCR、Western-blot及克隆形成实验方法研究了人黑色素瘤抗原MAGE-A 11对p53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单独转染p53质粒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和空载体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共转染恒定量p53质粒和逐渐增加量(100ng、200ng、400ng)MAGE-A11质粒之后,各实验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为48.90±4.77、60.11±2.66、51.47±4.52,与单独转染p53质粒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单独转染400ng MAGE-A11质粒组的荧光素酶活性,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P>0.05).此结果提示外源性MAGE-A11可增强p53的转录活性,但不存在剂量依赖性.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MAGE-A11对p21WAF1的表达均无影响.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单独转染p53质粒组的细胞克隆数明显少于空载体对照组(P<0.05);共转染p53和MAGE-A11质粒组的细胞克隆数明显少于单独转染p53质粒组(P<0.05);单独转染MAGE-A11质粒组的细胞克隆数与只转染空载体质粒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这些结果提示MAGE-A11可增强p53的转录活性及由此引起的抑制细胞增殖的功能.结论:外源性MAGE-A11可促进p53的转录活性。
  • 摘要:目的:自然杀伤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显著的抗肿瘤细胞活性,这也是NK细胞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理论基础.IFN-α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既能刺激NK细胞活化,又能诱导NK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方法: 在本研究中,为进一步增强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对NKL细胞进行人IFN-α基因修饰,从而建立可稳定分泌IFN-α的NKL细胞系(NKL-IFN-α).结果:进一步探究这种IFN-α修饰的NKL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发现无论是在体内还是体外,IFN-α修饰后的NKL细胞系对HCC细胞系以及人原代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都有明显增强.同时,修饰后的NKL细胞中杀伤相关分子Perforin、Granzyme B及FasL的表达亦有显著增加.此外,NKL-IFN-α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能够诱导HCC表面Fas的表达,导致HCC对NK细胞的杀伤作用更为敏感.最后,对荷瘤小鼠的研究中发现,NKL-IFN-α细胞治疗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有效延长小鼠的生存期.结论: 以上结果表明,IFN-α修饰NK细胞有望发展为肝癌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 摘要:目的:NK细胞在抗病毒感染和肿瘤免疫监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肿瘤患者体内NK细胞的功能显著受损.方法:poly(I∶C)已被证实可作为提高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免疫佐剂.本研究发现,细胞内的poly(I∶C)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同时,用poly(I∶C)刺激的胃腺癌细胞对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显著增加,并伴随MICA/B和Fas的表达增强.此外,与未经poly(I∶C)转染的肿瘤细胞上清相比,poly(I∶C)刺激后胃癌细胞上清可显著增强NK细胞的杀伤效果,同时NK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亦显著增强.在此过程中,NK细胞的活化性受体和杀伤相关分子的表达也有所上升.结果:进一步研究证实,转染poly(I∶C)的胃腺癌细胞所分泌的Ⅰ型干扰素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细胞内的poly(I∶C)不仅能够促进胃腺癌细胞的凋亡,而且能够通过促进胃腺癌细胞分泌Ⅰ型干扰素进而提高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论: 这一结果提示poly(I∶C)作为有前景的胃腺癌治疗药物的可能性.
  • 摘要:本实验中,研究了TLR9配体CpG ODN在肝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在体外实验中,将硫代磷酸酯修饰的TLR9激动剂ODN 362和ODN M362 Ctrl转染人肝癌细胞系.结果证实,CpG ODN可通过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进而抑制细胞的生长,而细胞周期并未受到显著影响.由于对CpG ODN的硫代磷酸化修饰,ODN M362和ODN M362 Ctrl对肝癌细胞的凋亡有相近的影响.虽然ODN M362和ODN M362 Ctrl均能上调TLR9受体的表达,但是它们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效应是TLR9非依赖的.此外,尽管它们均能上调细胞因子的表达,但是却不能激活NF-κB信号通路.通过在体外将ODN M362或者ODN M362Ctrl转染入肝癌细胞,对裸鼠进行荷瘤,并进行瘤内注射ODN M362或者ODN M362 Ctrl,进一步证实ODN M362或者ODN M362 Ctrl的活性.研究结果证实,硫代磷酸化修饰的TLR9激动剂ODN M362和ODN M362 Ctrl均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能在肝癌细胞治疗的过程中有更好的前景.
  • 摘要:目的:本研究利用富含GU序列的ssRNA能够活化TLR7信号通路从而激活免疫应答的特点,将编码ssRNA和靶向肝癌原癌基因Pim-3的shRNA串联起来,构建既能沉默原癌基因Pim-3的表达,促进肿瘤的凋亡,又能通过活化TLR7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双功能表达载体,在体内外观察该双功能表达载体对小鼠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首先分别检测pim-3在小鼠肝癌细胞和正常的小鼠肝细胞及临床肝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继而用双功能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系,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对Pim-3的沉默作用;通过Annexin V/PI染色和TUNEL技术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的变化,同时检测Bad、p-Bad、BCL-2、BCL-XL等凋亡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并观察该双表达载体对TLR7信号通路的激活作用.通过用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1-6对C57BL/6小鼠进行皮下荷瘤,观察瘤内注射双功能表达载体对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并通过细胞清除和过继转输实验探讨其激发免疫应答的确切机制.结论:靶向Pim-3的兼具靶基因沉默效果和免疫激活作用的双功能shRNA表达载体较shRNA和ssRNA具有更好的抗肿瘤作用,有望成为新的用于肝癌等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 摘要:目的:本文构建了含有HBV基因全长及不同组分(HBx、HBc、HBp和HBs)的表达载体,旨在探讨HBV下调肝癌细胞MICA/B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含有HBV基因全长及其不同组分(HBx、HBc、HBp和HBs)的表达载体转染如HepG2细胞,以HepG2和HepG2.2.15为对照,用MTT和CFSE/7AAD法检测NK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细胞表面杀伤相关配体表达的变化;继而通过预测可能与MICA/B启动子区结合的转录因子,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在转录水平上验证参与调控MICA/B的转录因子.结论:HBV+的肝癌细胞对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明显低于HBV-的肝癌细胞.HBx和HBc可通过调控靶向MICA/B的转录因子的表达而在转录水平下调HepG2细胞中MICA/B的表达,从而减低NK细胞对其的杀伤敏感性.该结论提示靶向HBx和HBc设计治疗策略将可能逆转HBV慢性感染诱导的免疫抑制状态,为HBV+肝癌及慢性HBV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摘要:目的:最新研究表明某些具有抑癌作用的微小RNA可以通过靶向多个下游靶分子对肝癌细胞发挥促分化作用,但由于小核酸分子体内靶向输送这一瓶颈问题而无法证明其药用的可行性.方法:考虑肝癌的发生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密切相关,制备了一株靶向HBV-S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了相应的单链抗体ScFv-15.在证明该单链抗体的抗原特异性和内化活性的基础上,将携带正电荷、具有强力结合核酸组份的九聚精氨酸肽段融合在抗体的C末端,构建了一个理论上可以高效携带小核酸分子的抗原靶向输送系统.结论:研究发现证明HBs靶向的单链抗体融合分子可以高效、特异地将抑癌miRNA分子输送到HBV阳性的肿瘤组织中,通过诱导分化和生长抑制机制发挥抑癌功效.
  • 摘要:背景与目的:为了研究免疫共刺激分子B7-H1同结肠癌之间的关系,分析了B7-H1在结肠癌病人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以及沉默B7-H1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了经过严格筛选后143例结肠癌病人组织切片中B7-H1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检测了沉默B7-H1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转移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43例结肠癌病人组织切片中,64例高表达B7-H1分子,其主要表达与包浆和包膜.而余下的79例中B7-H1分子称弱阳性表达或阴性表达.此外,在44例癌旁组织中,仅有5例呈B7-H1高表达.同时发现随着结肠癌分化程度的增加和TNM分级的增加,B7-H1的表达成逐渐增高的趋势.这一结果说明B7-H1同结肠癌的分化状态及TNM分级密切相关(P=0.030和P=0.034).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7-H1高表达的病人较B7-H1低表达的病人有更短的生存期(log-rank test:P=0.016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7-H1的高表达组病人的死亡风险更高,校正过的HR结果为2.771(95%可信区间:1.048-2.994,P=0.003).该部分结果说明B7-H1可以独立于这些校正过的病理特征作为一项判断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指标.在细胞学试验中,发现沉默B7-H1后细胞的增殖能力、侵袭和转移能力都受到抑制,而细胞的凋亡能力却得到增强.结论:高B7-H1可以作为一项独立判断结肠癌预后的指标.此外,敲除B7-H1后能一直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
  • 摘要:目的:本文设想过继转输T细胞联合BLP治疗是否能够通过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提升T细胞作用时间及效果,从而有效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方法:本研究利用小鼠脑胶质瘤细胞株GL261建立小鼠脑胶质瘤原位模型,通过眼底静脉过继转输肿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同时腹腔给予BLP治疗,MRI实时动态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记录小鼠生存时间,并计算生存率.进一步,流式细胞术分析脑肿瘤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类型和数量,同时利用CFSE标记追踪转输淋巴细胞的体内分布、数量及增殖情况.此外,分离荷瘤小鼠引流淋巴结、血中效应性免疫细胞,检测其对特异性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以及抗肿瘤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论:过继转输联合BLP治疗脑胶质瘤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并产生长期的免疫保护效应,且这样效应具有TLR2依赖性的特点.BLP通过促进肿瘤局部效应性T淋巴细胞的浸润,同时抑制调节性T细胞的增多,优化了肿瘤免疫微环境.同时,BLP通过延长转输的T细胞在荷瘤机体内的生存时间,并促进其增殖,有效延长了效应性T细胞在体内发挥抗肿瘤效应的时间.本研究的发现,为脑胶质瘤免疫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策略、新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肾内的IL-15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对调控上皮细胞生存及极化起到了重要的稳态作用.在本文中,证明了人类肾癌细胞表达一种分子量27kDa的膜结合型IL-15.它与可溶性IL-15受体α链共刺激结合触发了反向信号通路,导致src,Akt,Erkl/2和FAK等分子的磷酸化,从而促进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发展.在此过程中,上皮标志E-cadherin和ZO-1表达降低,间质标志vimentin和N-cadherin表达增高.用PP2特异性抑制src后发现Akt和Erkl/2信号通路激活依赖于src的磷酸化;而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和Akt特异性抑制剂没k2206表明Akt信号通路才真正上调E-βcadherin与下调vimentin,介导上皮间质转化.进一步研究发现,Akt信号通路激活引起PI3K和GSK3β的磷酸化,最终导致β-catenin的入核.同时,膜结合型IL-15与其配体结合使FAK磷酸化,促进肾癌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增强.这些结论表明对Src依赖的Akt/GSK-3β/β-catenin通路是膜结合型IL-15与可溶性IL-15受体α链诱导肾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不可或缺的过程.研究将为更好的理解IL-15在肾癌进展中的作用以及新型靶向药物的发展提供基础.
  • 摘要: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一群体外诱导的以CD3+CD56+T细胞为主的异质细胞群,具有效应CD8+T细胞的TCR特异性和非MHC限制性抗肿瘤活性的特点.采用荷瘤小鼠模型进行CIK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CIK对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肿瘤均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临床研究证实CIK可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无毒副作用.应用免疫学与基因工程方法增强CIK疗法的特异性和细胞毒活性,寻求其疗效判断的生物学标志与CIK治疗的纳入与排除标准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制定CIK细胞治疗标准有利于临床规范化应用.
  • 摘要: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肿瘤原位裂解物负载树突状细胞抗肿瘤活性.方法:对BALB/C小鼠结肠癌(C26)皮下种植瘤进行RFA灭活,利用原位消融裂解物负载DC(AgDCs),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Ag-DCs与未负载抗原的DCs的表面分子(CD11c、MHC-Ⅱ、CD80与CD86)表达的差异.建立3组肿瘤治疗与预防模型分别是Ag-DC组,DC组与PBS对照组,采用ANOVA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种植瘤体积的变化趋势,Log-rank检验比较3组小鼠的生存时间.结论:肿瘤射频消融原位裂解物作为抗原可有效刺激DC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以肿瘤射频消融原位裂解物负载的树突状细胞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提供新策略.
  • 摘要:目的: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52例IIIB-IV期有可测量病灶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患者中位年龄为61岁,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经79岁.其中男性33例(63.5%),女性19例(36.5%);腺癌者35例(67.3%),鳞癌者14例(26.9%),大细胞癌者3例(5.8%);行肺部病灶或转移灶手术者9例(17.3%),未行手术者43例(82.7%);接受化疗者49例,未接受化疗者3例;接受放疗者5例,未接受放疗者47例.采集后的单核细胞在抗CD3单克隆抗体和白介素-2的作用下与γ-干扰素共同扩增.扩增培养的CIK细胞在第0天,7,10,14和21天,分别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的表型.最后将CIK细胞超过95%培养细胞回输给患者.在CIK细胞回输的前后,分别抽取5毫升的静脉血,对效应细胞的百分比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经过14天的体外培养, CD3+,CD8+,CD3+/CD56+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5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可评价139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25例(18.0%),疾病稳定(SD)49例(35.3%),进展(PD)65例(46.7%).6个月、1年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5%,43.2%和21.6%.结论: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力,改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摘要:目的:本论文通过检测结直肠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CTC以及CTSC,并分析CTC及CTSC数目与患者临床分期、肿瘤淋巴结转移、肿瘤远端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以及预后的相关性,验证CTC及CTSC作为临床诊断评判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本论文入组首诊初治胃癌患者54人,结直肠癌患者50人,在其手术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一周各抽取外周血15ml,Ficol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标记CTC表面标记物CD45、EpCAM、CK,或CTSC表面标记物CD45、EpCAM、CD44、CD133,并利用超高速流式细胞分选仪MOFLO进行CTC及CTSC的分析.结论:(1)CD44、CD133作为CTSC的检测指标不适用于胃癌;(2)结直肠癌术前CTC、CTSC1的检测优于术后检测;(3)CD44作为结直肠癌患者CTSC的检测指标优于CD133,甚至优于CTC的检测指标;(4)CTSC的检测是CTC检测的有益且必要补充.(5)CTC,CTSC单一指标的检测存在一定的误差,可通过多次,多指标的检测,降低误差.
  •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关注B16F10-E21活瘤苗免疫对防治小鼠肺部黑色素瘤转移的效果,并对其抑制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B16F10-E21瘤苗免疫小鼠后,经尾静脉注射野生型B16F10细胞,观察肺转移情况;应用体内诱导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试验和CFSE/7-AAD细胞毒实验分析瘤苗免疫鼠CTL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以ELISA检测免疫鼠血清IFN-γ表达水平;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TGF-β2、ZEB1等基因表达情况;利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肿瘤组织E-钙黏蛋白和N-钙黏蛋白的表达情况.结论:B16F10-E21瘤苗免疫能够促进CD8+T细胞活化,免疫小鼠分泌IFN-γ的能力增强,血清IFN-γ浓度明显升高而产生拮抗TGF-β作用,激活黑色素瘤细胞MET.与对照组相比,瘤苗免疫小鼠黑色素瘤组织中E-钙黏蛋白表达增加,N-钙黏蛋白表达下降,这一综合效应可抑制黑色素瘤细胞EMT,因而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的肺转移.
  • 摘要:目的:临床试验表明利用抗肿瘤淋巴细胞进行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癌症的新技术.方法: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记忆T细胞在调控抗感染、过敏和自身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记忆T细胞在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癌症中的作用还不清楚.研究显示,来自黑色素瘤病人新鲜肿瘤组织的原始淋巴细胞培养物中,T细胞并不表达中央记忆T细胞标志CCR7,大约三分之一的T细胞表达记忆T细胞标志CD62L,大约70%T细胞表达记忆T细胞标志CD27和CD28.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只要效应记忆T细胞存在于原始淋巴细胞培养物中.原始淋巴细胞培养物只有经过筛选和大量扩增后才能用于过继性细胞免疫的癌症治疗.原始淋巴细胞培养物经过大量扩增后,CD62L和CD27表达阳性的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降低,显示效应记忆T细胞在用于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抗肿瘤淋巴细胞中大量下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经过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癌症病人中效应记忆T细胞的存活与治疗效果明显相关.结论:因此,提高效应记忆T细胞在用于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抗肿瘤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可以明显增加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
  • 摘要:目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肿瘤组织局部侵润的巨噬细胞,通常极化形成M2型巨噬细胞并发挥免疫抑制效应、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方法:本研究通过将蒽环类药物诱导发生免疫原性死亡前后的小鼠B16-F1黑素瘤细胞与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共孵育,观察免疫原性死亡的肿瘤细胞对于巨噬细胞极化和细胞吞噬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与正常B16-F1细胞相比,免疫原性死亡的B16-F1细胞能够诱导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发生以IL-12高表达、IL-10低表达为特征的M1型极化.细胞杀伤实验表明,RAW264.7巨噬细胞对免疫原性死亡的B16-F1细胞具有更强的细胞杀伤能力.为进一步观察RAW264.7巨噬细胞对B16-F1细胞的吞噬作用,对B16-F1细胞进行了荧光染料Hoechst 333258标记、对RAW264.7巨噬细胞使用Rodamine-CD68抗体进行标记.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RAW264.7巨噬细胞对免疫原性死亡的B16-F1细胞也表现出明显的吞噬效应,对正常B16-F1细胞则无细胞吞噬作用.结论:上述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免疫原性死亡的B16-F1细胞能够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发生M1型极化.关于这一现象是否与B16-F1细胞膜钙网蛋白有关以及能否诱导M2型巨噬细胞逆向发生M1型极化,尚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用PLGA乳酸-羧基乙酸共聚物制备的纳米微粒对树突细胞的特性及其抗原递呈作用的影响.方法: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纳米微粒及包含有恶性黑色素瘤抗原肽gp100-154-162的纳米颗粒,用扫描电镜观察所制得纳米颗粒的形态;ZetaPlusTM粒度测定仪检测纳米微粒的粒度及电荷.用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树突细胞(DC),用纳米微粒负载树突细胞(DC-NPs),流式细胞仪检测负载纳米微粒后DC表型变化;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观察负载NPs的DC及单纯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用免疫斑点法(ELISPOT)法检测负载NP-gp100-154-162的DC刺激效应细胞分泌IFN-γ能力,观察纳米微粒对DC递呈抗原的影响.结论:纳米微粒能促进DC表面标志的表达,增强并延长DC对抗原的递呈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MDSCs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集62例的胃癌患者外周血,新鲜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20份健康志愿者外周血,采用HLA-DR-、CD33+、CD11b+为标记,经流式细胞仪检测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的表达.结果:和健康志愿者相比,初诊胃癌患者外周血MDSCs表达增高(P<0.01).MDSCs在胃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组织类型、患者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MDSCs在同一病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复发/转移组患者外周血MDSCs的表达明显高于无复发/转移患者(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HLA-DR-CD33+CD11b+MDSCs高表达负性协同刺激分子TIM-3.结论:MDSCs与肿瘤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肿瘤的复发转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 摘要:手术,化学治疗与放射线治疗是目前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是治疗结果还不能令人非常满意,中国目前每年新发癌症患者超过280人,并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10年后,中国每年新发癌症将超过380万.免疫疗法作为治疗肿瘤的第四治疗方法近年来受到广大医患的瞩目,笔者等应用自体癌组织制作的个体化肿瘤疫苗展开的临床治验,证明了其临床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报告应用自体结肠癌组织制作的个体化疫苗在结肠癌治疗中的疗效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故个体化疫苗将成为今后肿瘤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 摘要:本课题主要研究IGF-1在人NK细胞发育及功能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进一步完善NK细胞的基础生物学理论,并为NK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本课题首先分离新生儿脐带血CD34+造血干细胞(HSC),加入干细胞因子(SCF)、Fit3配体(Flt3L)和白介素-15(IL-15)进行长期培养(28天),进行体外NK细胞的分化及扩增,通过在该体系中加入IGF-1,探讨IGF-1对人NK细胞的发育及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其次分离正常人早孕蜕膜NK细胞,体外用IGF-1刺激,进一步阐明IGF-1对人NK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此外,在实验中发现不同来源的NK细胞分泌不同水平的IGF-1,因此,利用IGF-1 siRNA及中和抗体阻断实验阐明内源性IGF-1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为了揭示不同来源NK细胞差异表达内源性IGF-1的分子机制,利用microRNA芯片技术比较不同来源的NK细胞microRNA表达谱差异,筛选调控内源性IGF-1表达的microRNA,并验证目的microRNA通过靶向IGF-1调控NK细胞的功能.结果证明了生长因子IGF-1在人NK细胞中的一种新功能,即IGF-1可以促进人NK细胞的发育和杀伤功能,并深入阐述了其中的详细机制.此外,发现内源性IGF-1对NK细胞的杀伤功能至关重要;不同来源的NK细胞杀伤功能的差异可能来自于其内源性IGF-1的差异表达,NK细胞IGF-1的差异表达受miR-483-3p的调控,即miR-483-3p可以通过靶向IGF-1调控NK细胞的杀伤功能.本研究不仅为NK细胞发育及功能的调控提供了新的机制,还将对NK细胞的临床生物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的顺铂对B16黑色素瘤荷瘤鼠髓源性抑制细胞的下调作用,探讨介导顺铂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C57BL/6小鼠B16黑色素瘤模型,随机分为三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给予NS;DDP2.5mg/Kg组:给予DDP(2.5mg/Kg,i.p.,D0);DDP 5mg/Kg组:给予DDP(5mg/Kg,i.p.,D0).流式细胞术检测预处理化疗后荷瘤鼠肿瘤组织、外周血中MDSCs、CD3+T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比例的变化.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观察不同剂量的DDP预处理化疗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增效作用.结果:DDP预处理化疗可显著降低肿瘤组织中MDSCs的比例(P<0.05),而对外周血中CD3+T细胞以及NK细胞的比例无显著影响;两种预处理剂量的DDP(2.5mg/Kg,5mg/Kg)对肿瘤组织中MDSCs的下调作用无显著性差异.DDP预处理化疗可显著增强CIK细胞对B16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P<0.05);此种增效作用在DDP的两种预处理剂量(2.5mg/Kg,5mg/Kg)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B16黑色素瘤模型中,DDP预处理化疗可增强CIK细胞免疫治疗的疗效,且此种增效作用与DDP选择性下调肿瘤组织中MDSCs的比例相关.
  • 摘要:目的:本课题从肿瘤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角度入手,探究树突状细胞表型、功能、信号通路的变化及其中存在的机制,并尝试发现肿瘤抑制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成份及机制,为基于树突状细胞的逆转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收集的肺癌晚期患者捐献血清样品,与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共培养来模拟肿瘤微环境.通过对诱导和活化不同阶段的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功能、细胞信号通路及基因表达图谱的鉴定和分析,全面和系统地了解肿瘤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和活化产生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各方面数据进行整合研究分析,总结和筛选出肿瘤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及潜在因素,经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验证,进一步分析和总结肿瘤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功能失活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结论:该研究提示,肿瘤微环境可能通过多种分子机制、系统性地干预了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捕获、抗原加工、抗原提呈等功能,从而影响了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清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分析和阐述肿瘤微环境导致树突状细胞功能失活的分子机制,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可能的新靶点和方案.
  • 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了乏氧微环境下CD44这一分子对DCs诱导的Th应答的调控作用其可能机制.方法:检测CD44在常氧(21%O2)和乏氧(1%O2)条件下培养DCs表面和上清中的表达;采用CD44激活性抗体作用后,检测其对DCs诱发的Th应答的影响;分别采用q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乏氧对MT1-MMP在DCs表达的调控作用,并通过特异性抗体阻断的方法验证MT1-MMP对CD44在乏氧DCs表达的影响;qPCR检测乏氧对KIF家族基因在DCs表达的影响,采用特异性siRNA敲减KIF家族上调基因在乏氧DCs的表达,并分析其对MT1-MMP及CD44表达的影响;采用RNA干扰的方法探讨KIF家族基因在乏氧DCs的表达是否受HIF-1α所调控.结论:研究揭示了乏氧微环境下CD44可促进DCs诱导的Th2应答,并且证实了其中HIF-1α/KIF2A/MT1-MMP/CD44这一新的DCs功能参与调控机制;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理解肿瘤乏氧微环境下DCs诱导Th极化的可能参与机制,为DCs免疫治疗策略的改进提供理论基础.
  • 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体外共培养体系和小鼠淋巴瘤模型探讨了淋巴瘤间充质干细胞(L-MSCs)对新招募至肿瘤局部的BM-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基因缺陷小鼠模型探讨了其中的可能调控机制.方法:将BM-MSCs与L-MSCs共培养后,采用FACS分选其中的BM-MSCs;采用PCR Array检测其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表达谱改变,并通过小鼠淋巴瘤模型验证共培养后的BM-MSCs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通过Transwell试验及基因敲除小鼠探讨L-MSCs调控BM-MSCs促肿瘤生长的可能机制.结论:研究揭示了肿瘤微环境下一种新的肿瘤间质细胞与新招募的间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途径,并证实这种相互作用部分是通过一种分泌细胞因子机制介导的;这些发现可为针对肿瘤微环境相关靶向治疗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摘要: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病理组织芯片技术、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发现在104例结直肠癌标本中,在结直肠癌中B7-H3异常高表达(59/104,56.73%),且该分子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接近相关(P=0.054),表明该分子可能与肿瘤转移有关.有26.92%(28/104)的结肠癌患者有CD133的阳性表达,该分子主要表达于腺腔周围的肿瘤细胞表面;还发现CD133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相关(2=4.049,P<0.05).通过对同一组织两次连续切片,进行不同染色发现,28例CD133+标本中有22例同时表达B7-H3(22/28,78.57%),且二者的表达存在相关性(χ2=12.472,P<0.002);流式检测及荧光共染的结果进一步证实,肿瘤细胞株及肿瘤组织中均有部分CD133+细胞高表达B7-H3分子.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B7-H3分子在CD133+细胞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与Ducks临床分期均明显相关(P<0.05);而B7-H3 high/CD133-表达患者与临床病理参数未见相关(已统计,但数据未列出).提示B7-H3high/CD133+这一细胞群体可能在肿瘤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B7-H3能够有效地抑制T细胞的体外增殖,通过下调IL-2的分泌实现其免疫抑制功能.B7-H3可以抑制NK细胞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使得肿瘤细胞得以逃避NK细胞的免疫监视作用,导致肿瘤免疫逃逸.推测表达于结直肠癌CD133+细胞表面的B7-H3分子,参与了肿瘤干样细胞的免疫逃逸,有利于肿瘤的生长与转移.结直肠癌上CD133与B7-H3的联合检测,较之两者的单独检测更能判断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总之,B7-H3在结直肠癌CD133+细胞呈现异常高表达,且表达强度与结直肠癌进展密切相关,提示B7-H3high/CD133+是肿瘤进展差的新指标,其生物学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 摘要:背景与目的:本实验探讨了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剪接体相关蛋白62增强榄香烯复合瘤苗免疫原性的作用和机制.方法:1.榄香烯复合瘤苗免疫预防实验:取健康Ba1b/c(SPF)小鼠分成3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①瘤苗免疫组:于右腋皮下接种榄香烯复合瘤苗0.2mL(5×107/mL)3次,间隔6天.②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③联用细胞因子组:接种榄香烯复合瘤苗同时腹腔注射0.1μgGMCSF+0.1μgIL-4,所有小鼠在末次免疫后10天(记为攻击后第0天)于左腋下接种Hca-F细胞1×106/只.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和生存时间.2.MTT法测细胞增殖,用DAPI染色法法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变化情况,3.Western blot法、间接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ca-F细胞中SAP62的变化,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榄香烯复合瘤苗细胞中观察到的细胞死亡具有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特征,SA P62表达下降,藉此影响mRNA成熟和选择性剪接异常而发挥作用.
  • 摘要:本研究以肺癌为研究对象,利用一株能特异识别肿瘤来源IgG的单抗RP215,探讨了IgG的表达在肺癌病理分型、分化、转移及预后评价中的意义.首次报道了一种能被RP215识别的肿瘤来源IgG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区分肺癌不同病理分型的分子标志物,并且可能成为评估肺腺癌预后的一项指标,为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同时RP215识别的IgG还可能作为潜在的抗肿瘤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 摘要:在该项研究中,利用一株特异性针对肿瘤来源的IgG重链上一个独特的糖基化表位的单抗-RP215,获得了如下发现:1)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发现RP215识别的IgG在肿瘤组织中主要表达于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在间叶来源的肿瘤细胞及淋巴瘤(包括B细胞淋巴瘤)中不表达.重要的是,这种IgG高表达的细胞是呈现肿瘤干细胞样的肿瘤细胞、前沿细胞和侵袭中的肿瘤细胞,如IgG在CD44+CD24-(乳腺癌干细胞的分子表型)乳腺癌细胞高水平表达.2)在103例乳腺癌临床病例分析结果显示,RP215识别的IgG其表达频率和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不良预后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提示RP215识别的IgG是一个迄今未发现的上皮来源的肿瘤干/祖细胞及乳腺癌不良预后的标记分子.3)在乳腺癌细胞系中,利用流式分选技术,分离出IgG高表达和低表达的两群细胞.体外实验结果发现,IgG高表达的细胞群具有更强的耐药性、更快的增殖能力、同时具有更强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高表达IgG的细胞有更强成瘤及转移能力.4)RP215识别的IgG在多个细胞系中呈现细胞骨架样的结构,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它是一个潜在的中间丝相关蛋白.
  • 摘要: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CD14+HLA-DR-/low MDSCs的数量变化、功能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分析术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n=78)和手术切除的同一个体的肿瘤转移淋巴结(n=8)/肿瘤未转移淋巴结(n=8)中CD14+HLA-DR-/low MDSCs的数量和B7家族分子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分选出ESCC患者外周血CD 14+HLA-DR-/low MDSCs(n=3),CFSE递减法检测MDSCs对自体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ELISA检测MDSCs+自体T细胞体外培养上清中IL-2、IFN-γ的含量.结论:ESCC患者外周血和肿瘤转移淋巴结中CD14+HLA-DR-/low MDSCs水平明显增高,且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肿瘤负荷相关;该CD14+HLA-DR-/low MDSCs群体呈现PD-L1高表达的特征,PD-L1可能是CD14+HLA-DR-/low MDSCs介导免疫抑制的重要免疫控卡点分子.
  • 摘要:目的:采用纳米聚合胶束为载体,制备包载阿霉素且偶联有5C11的聚合胶束,对其体外细胞毒作用及细胞摄取进行评价.方法:合成一端含对甲苯磺酸酯基团而另一端聚合混消旋丙交酯的聚合物PLA-PEG-OTs作为制备聚合胶束的材料.溶剂挥发法制备阿霉素载药胶束并偶联5C11形成阿霉素免疫载药胶束.氢核磁共振波谱法、渗透凝胶色谱法检测PLA-PEG-OTs结构及分子量.芘探针荧光光谱法检测PMs临界胶束浓度.动态光散射法检测PMs粒径.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阿霉素(Doxorubicine,DOX)、DOX-PMs和DOX-PMs-5C 11体外对乳腺癌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仪、荧光酶标仪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研究体外肿瘤细胞对DOX-PMs、DOX-PMs-5C 11的摄取情况.结果:合成的聚合胶束材料PLAPEG-OTs分子量与结构均达到理论要求,其制备的PMs临界胶束浓度、粒径分布均符合纳米载体的特性.PMs在碱性条件下能与蛋白进行最佳偶联反应,并能较好包载DOX并偶联5C11,形成DOX-PMs-5C11.DOX-PMs-5C11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CD40表达率为54.5%)的细胞毒效果均好于DOX-PMs及DOX,尤其在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CD40表达率为73.6%)中较为显著(P<0.05).PMs偶联5C11抗体后能促进肿瘤细胞对PMs的摄取.结论:DOX-PMs-5C11通过增加肿瘤细胞对DOX摄取,进而增强DOX对肿瘤细胞的毒性.该作用在CD40表达较高的耐阿霉素乳腺癌细胞中发挥较为明显.
  • 摘要:本文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肿瘤引流淋巴结和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上PD-1受体及肿瘤组织中PD-L1配体的表达,及其对CD8+T淋巴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CD8+T细胞在肿瘤引流淋巴结中被激活,高表达PD-1分子,但具有正常的效应功能,当进入肿瘤组织与B7-H1配体的结合后,激活PD-1抑制信号,抑制CD8+T的反应,导致诱导肿瘤浸润CD8+T细胞功能衰竭或者耐受,从而抑制其抗肿瘤反应。
  • 摘要:近年来,应用DC/CIK细胞进行实体瘤治疗的临床试验在国内外陆续开展,该疗法在临床治疗中表现出明显优于其他过继性免疫治疗手段的强大优势,因而被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临床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中.CIK可作为单独的治疗方法,也可和DC细胞,及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结合进行综合治疗.本文追踪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CIK的来源及表型,活化及扩增,抗肿瘤作用机制,CIK的临床应用,新的技术方法,副作用的处理,疗效评价等诸方面做以简略介绍,对目前治疗当中存在问题,治疗瓶颈,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等做了有益探索.
  • 摘要:生物治疗是一种固本清源,扶正祛邪的治疗,源于19世纪绵延至今.本文就其研究进展和本课题组已经开展的A-NK细胞治疗、IL-2激活的免疫细胞治疗、树突状细胞治疗、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TIL细胞治疗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转基因细胞治疗、干细胞移植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转基因干细胞治疗做以简要介绍.肿瘤生物治疗是国际公认的肿瘤第四种治疗模式。肿瘤生物治疗可对提高化疗,放疗的敏感性,对减少复发和转移起一定的甚至是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常规疗法的补充和加强。
  •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对肿瘤患者进行CIK采集,培养及临床静脉输注的质控经验.方法: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光镜下细胞形态变化,台盼蓝计数细胞总数,酶标仪测定吸光度,流式细胞仪,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测定和细胞培养液病原微生物测定等方法.结果: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质控,收治患者中除个别人有一过性发热、头痛、呼吸加快的症状外,绝大多数患者无特殊反应,经处理后,症状在短期内消失.结论:应用上述质控标准获得的CIK细胞进行静脉输注治疗癌症患者是比较安全的,实践证实采用的方法具有简单和实用性,易于在肿瘤生物治疗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 摘要:目的:本研究将白细胞介素12基因转入小鼠的EL-4细胞,尝试用活的转基因细胞进行癌疫苗治疗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将小鼠IL-12基因片段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了TFG-mIL-12-Neo表达载体.再导入EL-4胸腺瘤细胞,经单抗和FACS分析,ELISA生物活性测定等方法筛选高表达的细胞株,通过体内实验检测转基因细胞的肿瘤原性,免疫原性及癌疫苗作用.结果:经生物学检定,转基因癌细胞EL-4/IL-12的表达量为30.75ng/106细胞/24小时.将此细胞克隆化并加以扩增,接种至C57BL/6小鼠右侧背部,发现10天之内所有的实验动物都发生了肿瘤,经一段时间观察,大部分肿瘤都相继消退或消失.将排斥了肿瘤小鼠的左侧背部在接种1x105野生型癌细胞(EL-4/Wt细胞),发现83%的小鼠排斥了再接种的癌细胞,并无瘤生存达100天以上.用单克隆抗体进行体内淋巴细胞消除CTL检测,证明接种了转基因细胞小鼠体内CTL细胞活性显著提高.参与免疫排斥的细胞主要是CD8+,CD4+细胞,NK细胞也部分参与了排斥过程.结论:上述的实验结果证实导入IL-12基因的EL-4/IL-12细胞的肿瘤原性下降,免疫原性增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接种的转基因细胞未经放射或高压处理等方法灭活,而是直接注射活的转基因细胞.结果提示这一尝试是成功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转导的癌细胞有着较高的表达量,且IL-12是目前公认的对肿瘤具有最强作用的细胞因子.如果进一步提高表达量相信会取得更好的研究结果.这为将来应用活的转基因细胞作为癌疫苗的研究及临床实践打下了理论及实验基础.
  • 摘要:目的:本课题拟构建合适的MMR的缺失和过表达的细胞模型,通过高通量筛选出MMR改变后关键差异表达分子,探讨这些差异分子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以及化疗治疗中发挥的功能,为提高MMR缺失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首先构建了重要的MMR分子MLH1 shRNA干扰慢病毒和过表达慢病毒载体,通过抗性筛选出MLH1稳定干扰SW480细胞株和MLH1过表达的HCT-116细胞株.再通过mRNA表达基因芯片和双向电泳分析MLH1干扰和过表达的细胞模型中的差异表达分子,进一步在CRC细胞模型和患者临床样本上验证差异表达分子与MLH1表达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于5-FU为基础的化疗作用的影响.结论:本课题结果表明MLH1缺失伴随DKK4表达阳性是MLH1缺失的CRC患者产生对5-FU为基础化疗抵制的原因之一.而在MLH1缺失患者中,仍然有部分患者如DKK4表达阴性患者可能在5-FU为基础的化疗中受益.因此,检测MLH1缺失患者中DKK4的表达情况,对CRC患者的后续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目的:应用患者自体CIK细胞回输治疗中晚期消化道肿瘤,并将疗效进行总结.方法:采集患者自体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分离诱导,激活,并大量扩增,制备CIK细胞,静脉输注治疗中晚期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118例.结果:经培养后,CIK细胞扩增较好,达到预期质量标准,回输治疗后部分患者细胞免疫状态改善(P<0.05),生存质量明显提高(92例),病情稳定,疾病控制率最高达65.22%.治疗过程中除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发热,1例自觉关节疼痛其它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CIK治疗恶性消化道肿瘤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细胞免疫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治疗效果.
  • 摘要:探讨重组人纤维蛋白片段对CIK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及CIK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和对肺癌耐药细胞DDP-A549(DDP∶Cisplatin)的杀伤作用.提取健康人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Ⅰ组细胞接种于前一天用RetroNectin和CD3MAb包被好的培养瓶中,Ⅱ组接种于单独用CD3MAb包被好的培养瓶中,接种当天加入IFN-γ,第二天加入IL-2诱导CIK细胞.细胞计数法测定CIK细胞的增殖,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测定细胞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CIK细胞对DDP-A549的杀伤和DDP-A549细胞的改变.RetroNectin对CIK细胞有很强的激活作用,可使其细胞增殖总数达524.77倍,其主要效应细胞CD3+CD56+可达(31.40±1.91)%;对肺癌耐顺铂细胞DDP-A549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其亲代药物敏感株A549(P<0.01).但两组CI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在相同效靶比时无明显差异(P>0.05).RetroNectin能显著增强CIK增殖活性,但对CIK细胞的杀伤活性并无明显影响.CIK能够显著抑制DDP-A549的生长,可用于耐顺铂肺腺癌的免疫治疗.
  • 摘要:恶性肿瘤是在多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的某些生长调控基因发生突变或异常表达引发细胞异常增生.在对肿瘤免疫应答过程中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体液免疫起协同作用.若肿瘤抗原免疫原性强引发适应性免疫应答,若免疫原性弱引发固有免疫应答.免疫系统和肿瘤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免疫监视和免疫逃逸双重作用.T细胞是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miRNA发挥调控作用参与从T细胞发育到成熟分化等阶段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以及相关蛋白的合成.因此,在肿瘤细胞中可通过miRNA调控T发育或分化相关的分子促使细胞表型正常分化而不受肿瘤微环境的驱使.研究miRNA对T细胞的调控及作用机制对肿瘤的生物治疗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CD40L对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其作用机制的影响.方法:从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根据不同刺激因子分为三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1a、CD83和CD80、CD86的双阳性率;用ELISA的方法检测DC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2、IFN-γ、IL-10及TGF-β1的含量;用Western-blot法检测DC信号通路蛋白MAPKp38、P-STAT1和P-STAT3的含量;最后通过MTT法检测了sCD40L对Tcell特异性杀伤作用的影响.结论:sCD40L可以直接或者协同TNF-α诱导DC成熟,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增强,诱导产生更多的IL-12和IFN-γ,增强其诱导特异性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活化MAPKp38、P-STAT1、PSTAT3等信号通路.
  • 摘要:目的:检测胃癌患者Th17细胞分布,分析胃癌肿瘤微环境Th17细胞募集的机制,并探讨Th17细胞促进胃癌进展的可能机制,为开展有效的胃癌免疫细胞治疗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分布特征.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与非癌对照组织、胃癌肿瘤区域引流淋巴结与非肿瘤区域淋巴结中IL-17和趋化因子(CCL1、CCL2、CCL7、CCL17、CCL20、CCL22、CXCL2、CXCL5、IL-8)的mRNA表达情况.3.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与非癌对照组织中血管内皮特异性抗原CD34和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原CD66b的表达.结论:1.胃癌患者外周血和组织内Th17细胞表达显著增高,胃癌组织微环境中Th17细胞聚集可能与趋化因子CCL20、CCL22表达升高,诱导Th17细胞由外周向肿瘤组织募集有关.2.胃癌组织Th17细胞聚集,并通过诱导新生血管生成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促进胃癌进展.
  • 摘要:目的:探讨黑色素瘤抗原-A4及肿瘤抑制基因P73在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7年9月至2007年12月乳腺癌住院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A4和P7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AGE-A4、P7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3%(38/60)、43.3%(26/60),癌旁组织中MAGE-A4、P7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0/60)、85%(51/60)(均P<0.01).乳腺癌组织中MAGE-A4蛋白的表达与P73蛋白的表达正相关(r=0.316,P=0.014).MAGE-A4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转移、ER)状态、PR状态均无相关性,但与C-erbB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59,P=0.046).P7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C-erbB2状态均无相关性,但与ER(r=0.274,P=0.034)和PR的表达呈正相关(r=0.262,P=0.043).结论:乳腺癌组织高表达MAGE-A4和P73蛋白,且MAGE-A4与P73蛋白之间可能存在重要的相互调节机制。
  • 摘要:近年来本室开展了从树突状细胞中克隆免疫新分子的工作,通过大规模随机测序从人树突状细胞基因文库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趋化因子基因.该新型趋化因子属于CXC趋化因子亚家族,与MIP-2α/β同源,命名为MIP-2γ,在GenBank中登录号为AF106911.初步的研究表明,重组MIP-2γ体外对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活性,对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无明显趋化作用.研究还表明,MIP-2γ具有比较独特的造血调控功能,单独应用时作用不明显,但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具有非常好的协同效应.基于对MIP-2γ功能的认识,首次提出并证实了MIP-2γ与低剂量GM-CSF联合应用能够对放射线照射后造血及免疫功能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通过该方面工作,发现MIP-2γ在体外能够维持造血干/祖细胞的存活,但不能促进其增殖,但能促进骨髓前体细胞的存活,其作用与MIP-2γ快速诱导PI3K和MAPK途径的活化有关;动物体内实验研究表明,MIP-2γ对造血干细胞的趋化和体内动员作用,而且MIP-2单独应用对于放疗后骨髓移植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与GMCSF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明显.该分子具有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研究外源性IL-17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1)MTT检测:设立对照组及不同浓度的IL-17(10ng/ml、20ng/ml、30ng/ml、40ng/ml、50ng/ml、100ng/ml)处理的实验组SGC7901细胞,分别于处理24h、48h、72h后在酶标仪上测其在492nm处的OD值;(2)细胞划痕实验评价对照组和实验组(50ng/ml)SGC7901的细胞迁移能力(分别于划痕后0、6、12、24小时后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的迁移距离).结果:(1)不同浓度的外源性IL-17作用于SGC7901细胞24h、48h和72h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活力无变化,IL-17对细胞的增殖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处理0h、6h、12h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细胞由划痕向中央迁移的距离无明显差别;处理24小时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由划痕边缘向中央迁移的距离明显增加(P<0.05),说明IL-17可以促进胃癌细胞SGC7901的迁移.结论:IL-17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但是可促进其迁移的能力.
  • 摘要:目的:研究IL-17对MFC凋亡与增殖的影响.方法:将IL-17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L-17转染小鼠前胃癌细胞MFC,将pcDNA3.1空载体转染MFC细胞作为对照组细胞,转染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MFC/IL-17、MFC/pcDNA3.1和MFC细胞的形态变化,RT-PCR检测IL-17基因的表达.MTT方法分析MFC/IL-17细胞体外增殖反应,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1、RT-PCR结果显示MFC/IL-17细胞IL-17表达阳性,光镜下观察三种细胞形态学无明显变化.2、MFC/IL-17细胞的体外增殖反应低于MFC/pcDNA3.1和MFC细胞组(P<0.05).3、转染IL-17基因对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成功将IL-17基因转染至小鼠前胃癌细胞MFC.转染IL-17基因使MFC/IL-17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降低,而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IL-17在体内是否会对荷瘤机体免疫系统发挥调节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评估poly(I∶C)抗胃癌的效果.实验表明,在体外实验中通过脂质体转染poly(I∶C)可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并且在裸鼠荷瘤模型中有显著的抑制人胃癌细胞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RLRs作为RNA分子的模式识别受体家族,介导了poly(I∶C)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的过程.poly(I∶C)可显著上调RIG-I、MDA-5、LGP2基因的表达,以LGP2基因的变化最为显著.同时,Bcl-2家族成员的表达均有显著上调.此外,沉默RIG-I,MDA-5或者LGP2基因后,poly(I∶C)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减弱.与RIG-I、MDA-5相比,作为固有免疫的一个负调控基因,LGP2在poly(I∶C)引起人胃癌细胞凋亡中亦起到促凋亡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了poly(I∶C)作为胃癌治疗药物的潜在可能性.
  • 摘要:背景与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应用自制MAGE-A9单克隆抗体检测MAGE-A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从而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新的预后因子及可能的潜在治疗靶点.方法:根据MAGE-A9基因的全长序列设计出11个相应的抗原表位,对每个抗原表位人工合成一个含有10个氨基酸的肽段,将合成的目的肽段与pet28A载体质粒连接,转入E.coli大肠杆菌中,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继而用Ni+2层析柱纯化.纯化后的蛋白用于免疫BALB/c小鼠,以30μg/d的量进行免疫,免疫反应最好的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融合后的细胞进行细胞培养,ELISA筛选阳性细胞.将阳性细胞植于小鼠腹腔,所得腹水即为mAb,应用Western blot检测mAb的特异性.利用自制MAGE-A9 mAb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正常睾丸组织及多种癌组织包括食管癌,胃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中MAGE-A9蛋白的表达情况.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MAGE-A9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论:作为肿瘤特异性抗原,MAGEA9有可能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标记.
  •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慢病毒介导的CARMA1的稳定沉默引发的K562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探讨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慢病毒质粒系统和包装细胞293T,利用磷酸钙共沉淀转染法包装合成能使CARMA1基因表达稳定沉默的慢病毒颗粒并用其感染K562细胞,puromycin选择性筛选,构建CARMA1基因稳定沉默的细胞株模型.利用RT-PCR检测CARMA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RMA1蛋白表达,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情况.体外迁移和侵袭实验(Transwell小室共培养系统和Matrigel胶)等分析CARMA1抑制对肿瘤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引起的相关信号通路分子的改变,深入探讨可能机制.结论: 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成功构建CARMA1稳定沉默的细胞模型K562/shCARMA1-93.利用该细胞株发现CARMA1的抑制会导致BCL10、NF-κβ和EGR1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影响K562细胞的生长及克隆形成,降低其迁移和侵袭能力.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CXCL16的受体CXCR6是否在淋巴瘤组织和细胞株中表达及其特征.方法:(1)选取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4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5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作为对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标本中CXCR6的表达特征;(2)选取9株淋巴瘤细胞株:人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细胞株L428、伯基特(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Raji;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OCI-Ly1、OCI-Ly8和OCI-Ly1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细胞株karpass-299;多发性浆细胞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和KM3;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分别检测淋巴瘤细胞株中的CXCR6 mRNA和蛋白水平;免疫荧光共聚焦观察CXCR6的细胞定位.结果:(1)45例cHL中,CXCR6阳性表达有32例(71.1%),其中弱阳性15例,强阳性17例.35例NHL中,CXCR6阳性表达有30例(85.7%),其中弱阳性12例,强阳性18例.CXCR6的表达在cHL组低于NHL组(P<0.05).CXCR6蛋白在淋巴瘤组织表达于肿瘤细胞浆中,背景炎细胞也可见较强表达.(2)在淋巴瘤细胞株中,CXCR6 mRNA的表达在OCI-Ly1、OCILy8、OCI-Ly10、Karpass299、Jurkat和Raji细胞中表达水平较高,而在L428、RPMI-8226、KM3细胞中表达水平较低.WB检测CXCR6蛋白的表达水平与mRNA表达特征一致.CXCR6蛋白主要定位于胞浆和细胞膜,可与CXCL16共表达.结论:CXCR6广泛表达于各类淋巴瘤细胞株和组织中;在NHL与cHL之间的表达存在差异.
  • 摘要:目的: 探讨胸水中CD68+B7-H4+双阳性细胞对恶性胸水诊断及鉴别意义.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43例胸腔积液患者资料.恶性组28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肺癌;良性组15例,其中结核性胸水10例,心衰及其他漏出液5例.每例患者收集150ml-200ml胸水,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胸水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恶性组与良性组CD68+B7-H4+双阳性细胞占CD68+单阳性细胞比例,比较两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示:恶性胸水组CD68+B7-H4+双阳性细胞占CD68+单阳性细胞百分比为32.40±17.89,良性胸水组为8.55±7.0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中,有远处转移者双阳细胞比例较无转移者高(37.74±21.89vs27.77±12.53),但无统计学意义(P=0.15).ROC曲线最佳临界点为11.14,其对恶性胸水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4%、73.3%.结论: 胸腔积液CD68+ B7-H4+双阳性细胞对良恶性胸腔积液具有较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 摘要:目的:研究miR-568在CD4+T细胞及调节性CD4+T细胞(Treg)活化过程中的作用,寻找miR-568的下游靶基因,从而明确其分子机制.方法:1.基因芯片筛选与T细胞活化相关的候选miRNA,实时定量PCR验证候选miRNA在Jurkat和人CD4+T细胞活化前后的表达情况.2.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miR-568的Jurkat及人CD4+T细胞活化前后表面活化标志的表达情况.3.软件预测miR-568的靶基因,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加以验证.4.用实时定量PCR、ELISA检测转染miR-568的Jurkat及人CD4+T细胞活化前后IL-2的表达情况,并用MTT检测miR-568对人CD4+T细胞增殖的影响.5.免疫磁珠分离人CD4+CD25+Treg细胞,检测Treg细胞活化前后miR-568的表达变化.6.ELISA检测转染miR-568对Treg细胞活化后分泌效应细胞因子IL-10和TGF-β的影响.7.MTT检测miR-568对Treg细胞增殖的影响.8.CCK-8检测miR-568对Treg细胞抑制效应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论:miR-568是CD4+T细胞活化相关的miRNA,NFAT5是其下游靶基因,miR-568可能通过NFAT5间接影响IL-2的水平,从而抑制CD4+T淋巴细胞的活化.miR-568对Treg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摘要:目的:比较单纯CIK细胞与单纯化疗对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其中14例行单纯CIK细胞治疗,20例行单纯化疗.观察指标包括客观反应率、疾病控制率、1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单纯CIK细胞治疗组中2例部分缓解,5例病情稳定,7例病情进展;客观反应率14.29%,疾病控制率为50.00%,1年生存率为57.14%;不良反应主要为低热.单纯化疗组3例部分缓解,8例病情稳定,9例病情进展;客观反应率15.00%,疾病控制率为55.00%,1年生存率为40.00%,不良反应包括乏力、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和转氨酶升高.结论:CI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与化疗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治疗选择之一。
  • 摘要:1990年美国Cornell大学的Denk等人首次将双光子技术与共焦显微镜技术相结合,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双光子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相较于单光子显微镜而言,双光子显微镜具有更大的成像深度、较低的光漂白与光毒性、高信噪比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研究领域.在免疫学研究中,已有多篇文献报道运用该技术实时在体观察T、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迁移、相互作用等,加深了人们对免疫细胞的细胞学行为及免疫应答过程和机制的认识.在肿瘤免疫研究中,利用双光子技术不仅可以研究上述免疫细胞的动态行为,并且可以实时在体研究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与肿瘤之间的相互作用、宿主细胞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及肿瘤的血管、淋巴管的变化发展.此外,利用某些肿瘤内部成分的自发荧光,双光子显微镜技术还可对某些肿瘤进行早期无创诊断,并且随着双光子技术的微型化、简便化,相信该技术将会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发挥更大的作用.
  • 摘要:背景和目的:本研究拟通过2DG(2-deoxy-D-glucose)抑制糖酵解,探讨肿瘤糖代谢方式改变对VSV MP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利用VSV MP转染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通过2-DG干扰肿瘤细胞糖酵解,分析在不同代谢状态下VSV MP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和复制能力.之后,将对数生长期的小鼠MethA(腹膜后肉瘤)和CT26(大肠癌)细胞接种BALB/c小鼠,随机分为NS组、MP组、2-DG组、2-DG+MP组进行治疗,观察各组肿瘤生长和小鼠生存情况,并用TUNNEL试剂盒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测定细胞乳酸水平.结果:体外实验发现,VSV MP联合2-DG阻断能量代谢途径,可以明显地提高病毒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并有统计学意义.在体内实验中,2-DG+MP组的疗效与其他各组比较显著增强,MP和2-DG联用起到了协同效应,加入2-DG后显著增强了MP的抗肿瘤作用,治疗组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而且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副作用.MP和2-DG联用增加了细胞线粒体凋亡路径的Casaspase3、Caspase8相关信号,诱导凋亡的增加.通过对乳酸水平的测定,发现MP治疗组和MP+2DG治疗组乳酸水平降低.而对于正常细胞,MP、2DG、或者二者联用,均不影响能量代谢.结论:MP和2DG联合使用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细胞能量生成,更多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2DG能够明显增加MP的抗肿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病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对自体原代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将手术切除的原发性乳腺癌组织进行体外分离,分别培养自体TIL和乳腺癌原代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TIL及肿瘤细胞形态;细胞计数法绘制TIL细胞增殖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TIL表型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TIL细胞凋亡情况;Th1/Th2型细胞因子试剂盒检测TIL细胞因子分泌情况;CFSE/PI双标法检测TIL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晚期乳腺癌病人TIL细胞及乳腺癌原代细胞培养成功率高,TIL细胞功能状态好,能显著抑制自体肿瘤细胞生长,可用于晚期难治乳腺癌的免疫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单次大剂量与分次小剂量输注两种治疗模式对其体内抗肿瘤的作用.方法:建立BALB/C小鼠结肠癌模型;体外诱导培养小鼠CIK细胞,7天后CIK单次大剂量组荷瘤鼠接受总剂量为1×107的CIK细胞一次性输注;CIK分次小剂量组荷瘤鼠分5次(隔天一次)接受总剂量与单次组相同的CIK细胞输注,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治疗后第14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治疗组小鼠脾细胞CD3+、CD4+、CD8+、NK1.1+、DX5+等细胞表型;建立CIK治疗后小鼠脾细胞对C26皮下移植瘤的预防和治疗模型,预防模型统计一周出瘤率,治疗模型生存资料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ELISPO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经C26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的能力.结果:CIK单次治疗组小鼠肿瘤生长平均体积(253.30-±43.59) mm3明显小于CIK分次治疗组(384.36±43.59)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CIK单次治疗组小鼠脾细胞相对于CIK分次治疗组、PBS对照组对C26结肠癌移植瘤表现出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效应(P<0.05);CIK单次治疗组小鼠脾细胞较其余各组CD4+T细胞比例下调,而CD8+T细胞比例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NK1.1+、DX5+等细胞表型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K单次治疗组小鼠脾细胞在经C26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的能力最强,差异较其余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K单次大剂量输注较分次小剂量输注对BALB/C皮下结肠癌(C26)荷瘤小鼠具有更好的激发机体免疫应答效应以及肿瘤预防和治疗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晚期实体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晚期实体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157例晚期有可测量病灶的实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患者中位年龄为63岁,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经82岁.其中男性98例(62.4%),女性59例(37.6%);肺癌者41例(26.1%),胃癌者33例(21.0%),肠癌者28例(17.8%),肾癌者例18例(11.5%),肝癌者例8例(5.1%),乳腺癌8例(5.1%)其他肿瘤为21例(13.4%);行病灶或转移灶手术者91例(58.0%),未行手术者66例(42%);接受化疗者128例,未接受化疗者29例;接受放疗者24例,未接受放疗者133例.采集后的单核细胞在抗CD3单克隆抗体和白介素-2的作用下与γ-干扰素共同扩增.扩增培养的CIK细胞在第0天,7,10,14和21天,分别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的表型.最后将CIK细胞超过95%培养细胞回输给患者.在CIK细胞回输的前后,分别抽取5毫升的静脉血,对效应细胞的百分比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经过14天的体外培养,CD3+、CD8+、CD3+CD56+的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15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可评价139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R)26例,疾病稳定(SD)41例,进展(PD)72例.6个月,1年及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0%,60.0%和57.5%.结论: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晚期恶性实体肿瘤患者的免疫力,改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晚期恶性实体肿瘤治疗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摘要:LunX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转移显著相关,并具有临床诊断意义.利用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印迹技术寻找LunX作用的靶蛋白以及调控的信号通路,发现LunX蛋白可以和14-3-3蛋白相互作用,阻断14-3-3蛋白的磷酸化,进而促进细胞周期和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最终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和侵袭.研制LunX治疗性抗体,用于入肺癌移植模型小鼠的治疗,发现LunX抗体可抑制皮下肿瘤生长,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与Ki67水平;用于小鼠肺癌转移模型治疗,可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并延长小鼠的生存周期.其治疗的机制可能与抗体内吞,阻断或降解LunX蛋白的表达相关.基于上述LunX蛋白的表达特异性和其促进肿瘤生长与转移的致癌机理,以及LunX体内沉默后的肿瘤抑制以及阻断性抗体的治疗作用,可初步确认LunX作为肺癌治疗的新靶标.该研究中的人源化治疗性抗体有可能对肺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研究TINK细胞的发育状况,试图寻找TINK细胞功能缺失与其发育状况的联系.在NSCLC病人的TINK细胞中,不仅发现了CD11b+CD27-(CD11b+SPNK)亚群,还发现了大量的不成熟的CD11b-CD27-(DN-NK)亚群.CD16+TINK细胞中约90%都是CD11b+SP亚群,但在CD16-TINK细胞中却有60%为CD11b-CD27-亚群,表明CD11b-CD27-亚群主要存在于CD16-TINK细胞群中,提示TINK细胞可能表现为不成熟状态.进一步分析NK成熟的标志CD57,发现在pNK细胞高表达,但在TINK细胞表达明显下调.相反,CD127和CD117作为不成熟NK细胞的标志,仅在TINK细胞表面有表达,在pNK细胞表面几乎检测不到.以上结果说明TINK细胞表型不成熟.临床研究发现,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加重,NSCLC病人TINK细胞中的DN-NK亚群比例越高,该亚群比例与肿瘤体积也呈正相关,表明DN-NK细胞亚群与人肿瘤进程相关.利用小鼠LLC模型,分别检测荷瘤0天、10天和20天后的肺脏TINK细胞比例,发现随着肿瘤病程加重,不成熟的DN-NK亚群比例逐渐升高,而成熟的CD11b+SP亚群比例逐渐降低.这些数据表明,在荷瘤小鼠体内,DN亚群比例与肿瘤病程相关。综上所述,首次发现有大量不成熟的DN亚群存在于TINK细胞中,并找到这群DNNK细胞亚群与肿瘤病程的相关性.更重要的是,提出肿瘤微环境导致TINK细胞发育状况不成熟,从而影响了TINK细胞的效应功能,为肿瘤免疫逃逸提供了一个新解释.
  • 摘要:目的:近20年来,溶瘤病毒疗法已经被证实是一种新型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构建了一种新型溶瘤单纯疱疹病毒oHSV1-hTERTp-ICP4,该病毒基因组中关键复制基因ICP4由肿瘤特异性启动子hTERT启动子调控,这使得该病毒具有只在肿瘤细胞而非正常细胞中选择性复制增殖的能力.并且,通过体内外实验评估了oHSV1-hTERTp-ICP4的溶瘤活性和肿瘤特异性.方法:构建了一株稳定转染pICP4的细胞系,该细胞系作为生产辅助细胞系稳定表达病毒关键复制性蛋白ICP4,用于oHSV 1-hTERTp-ICP4的构建及病毒生产.还构建了具有示踪作用的oHSV1-hTERTp-ICP4-CMVp-eGFP和oHSV1-hTERTp-ICP4-CMVp-Luc2.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oHSV1-hTERTp-ICP4对11种肿瘤细胞系和3种非肿瘤细胞系(WI-38,M and y)的杀伤能力;通过不同时间点的滴度测定确定oHSV1-hTERTp-ICP4在三种细胞系(U-2OS,Saos-2和TSU-PR1)中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明确了oHSV1-hTERTp-ICP4对正常人血细胞的感染复制情况;用动物实验初步检测了oHSV1-hTERTp-ICP4在BGC823肿瘤模型中的抗肿瘤效果,并使用oHSV1-hTERTp-ICP4-CMVp-Luc2示踪检测了新病毒在荷瘤裸鼠中不同组织内的复制表达情况;通过实时定量PCR实验检测了oHSV1-hTERTpICP4感染细胞后对hTERT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论:oHSV1-hTERTp-ICP4是一种安全性更好且具有良好溶瘤活性的新型溶瘤病毒,可以在癌症诊断和治疗中发挥强大的作用.
  • 摘要:目的:胶质瘤相关免疫抑制是胶质瘤侵袭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胶质瘤治疗的重要靶点.尽管胞外酶CD39/CD73介导的腺苷能信号通路已证明能够调控调节性CD4+Foxp3+T细胞功能与肿瘤免疫,然而这一通路如何诱导人恶性胶质瘤相关免疫抑制尚未得到揭示.方法:在本研究中,利用Realtime PCR、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法、生物信息学统计等手段,先后检测了胶质瘤细胞与新诊断恶性胶质瘤患者肿瘤浸润CD4+T淋巴细胞中胞外酶表达情况,并分析了这两群细胞的胞外酶核苷酸水解活性.共培养实验验证了胞外酶CD39-CD73协同效应对应答CD4+T细胞扩增的调控效应.结果:发现CD39-CD73+胶质瘤细胞与肿瘤浸润CD4+CD39highCD73lowT淋巴细胞表现出互补的胞外酶表型与功能特性.只有当T细胞来源CD39与肿瘤细胞来源CD73协同作用时,外源性ATP能够被级联水解为免疫抑制性腺苷.当与CD73+胶质瘤细胞共培养时,CD4+CD39+T细胞抑制应答CD4+T扩增的效应得到增强,而这一协同效应可被CD39抑制剂ARL67156、CD73抑制剂APCP与A2aR腺苷受体阻断剂SCH58261所阻断.此外,基于TCGA数据库的大样本患者生存分析发现CD73表达下调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群体无病生存期得到延长.结论:胶质瘤微环境中,肿瘤来源CD73通过与浸润CD4+T细胞来源CD39协同作用,共同诱导局部腺苷能免疫抑制.这一机制的阐明有望成为恶性胶质瘤与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提供潜在治疗靶点.
  •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IDO在乳腺癌源性MDSCs表达情况及作用.在人乳腺癌中检测到一群呈髓系前体细胞特征的MDSCs,其表型为CD45+CD13+CD33+CD14-CD15-,具有显著的T细胞抑制活性,影响原位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和淋巴结转移,并高表达IDO.体外诱导MDSCs中IDO高表达依赖STAT3途径而非STAT1通路;而用IDO特异性抑制剂1-MT或STAT3抑制剂JSI-124处理诱导的MDSCs后,MDSCs的T抑制作用可以被逆转.而在原位MDSCs中也观察到STAT3通路的激活.综上,STAT3诱导的IDO表达上调(STAT3/IDO途径)参与乳腺癌MDSCs的T细胞抑制活性形成,这将丰富MDSC发挥免疫抑制的机制研究,为靶向药物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方向.
  • 摘要:目的:本文探讨肿瘤微环境因素CD40信号对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增殖、侵袭、粘附、促血管生成以及化疗耐受等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从高度恶性胶母细胞瘤患者肿瘤组织中分离肿瘤细胞,经体外长期传代获得性质稳定的细胞株,命名为G1335,体内外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探讨sCD40L对G1335细胞的促增殖效应.采用ELISA法、ICC、FCM检测sCD40L激发CD40信号对G1335细胞因子IL-6、VEGF分泌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的影响.Transwell、克隆形成实验研究IL-6对肿瘤干细胞体外迁移、神经球形成的作用.利用FCM、ICC检测CD40信号激发后,肿瘤干细胞表面负性调控分子TGF-β、PD-L1、B7H4表达及重要细胞因子TGF-β、IL-10、VEGF、IL-6表达的调控.采用裸鼠成瘤实验证CD40信号对裸鼠的致瘤作用.结论:肿瘤微环境因素通过激发CD40及其下游信号,促进脑胶质瘤干细胞生长、迁移、和血管生成等恶性生物学行为;而脑胶质瘤干细胞可能在CD40信号的作用下,通过上调负性共刺激分子和负性细胞因子分泌对所在肿瘤微环境进行适应和塑型.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根治术后高危1B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序贯自体CIK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依据AJCC分期为1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同时具有高危因素的6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入组标准包括:年龄大于18岁,ECOG评分小于1分,依据AJCC分期为1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同时具有下列高危因素:分化差(包括神经内分泌癌),血管受侵,楔形切除,肿瘤直径>4cm,脏层胸膜受累,切缘<1cm及淋巴结清扫数量不足.骨髓功能及肝肾功能可耐受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具体化疗方案不限.非随机分为化疗组及化疗序贯CIK细胞治疗组.所有患者根治术后3周内开始行4周期术后辅助化疗.随后在免疫联合化疗组,辅助化疗结束1月后开始行DC-CIK治疗,每3月重复1次.化疗组仅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的无病生存时间、1年及2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生活质量变化及不良反应.结论:该研究表明在低肿瘤负荷的1B期非小细胞肺癌中CIK细胞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可使这部分患者2年无病生存率明显提高,同时使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反应可按受.
  • 摘要:目的:本研究从B-ALL细胞系到临床标本,由体外到体内全面的探讨diabody单独以及联合化疗药物阿糖胞苷(AraC)对B-ALL的疗效差异及机制,为B-ALL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案.方法:利用非放射性免疫荧光染料Calcein-AM测定diabody单独或联合阿糖胞苷介导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激活T细胞后穿孔素(Perforin)和颗粒酶B(Granzyme B)的释放;FACS检测Nalm6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以及T细胞激活后表面标志CD25和CD69的表达.建立NOD/SCID-Nalm6细胞移植瘤模型,采用外周血T淋巴细胞联合diabody间隔7天尾静脉给药三次,联合Ara-C组每次给药前72小时尾静脉注射Ara-C,根据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并评价疗效.以B-ALL病人标本外周血单个核尾静脉接种NOD/SCID小鼠,10-12周后处死小鼠取骨髓用FACS检测人白血病细胞在小鼠骨髓中的植入情况,据此来判断模型的建立是否成功;单独diabody组采用外周血T淋巴细胞联合diabody间隔7天尾静脉给药三次,联合Ara-C组每次给药前72小时尾静脉注射Ara-C,治疗12周后处死小鼠取骨髓用FACS检测人白血病细胞在小鼠骨髓中的浸润情况并评价疗效.结论:Ara-C联合双功能抗体CD3/CD19可以诱导白血病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B7表达升高,增强双功能抗体介导的T细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这一发现为B-ALL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特别对于清除肿瘤的微小残留灶、转移灶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摘要: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肽聚糖在肿瘤放疗过程中对肠道的损伤修复和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建立正常BABL/c小鼠腹部皮下荷瘤模型,进行腹部照射15Gy电子束,照后24h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PGN,给药量为1.5mg/kg.观察小鼠的生存率以及肿瘤体积大小;检测各组所取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个数,以及Ki67+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存活相关PI3K/Akt通路中的各种基因在小肠和肿瘤中的相对表达量;利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与PGN作用相关的基因;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和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1)15Gy照后给予PGN (15Gy+PGN)组的小鼠体重减轻率、小肠病理形态、绒毛长度、隐窝个数和小肠隐窝增殖能力等指标和单纯15Gy照射(15Gy)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显示PGN对小肠辐射治疗损伤的防护作用.(2)15Gy+PGN的肿瘤体积显著缩小且照后未见复发,而15Gy组小鼠肿瘤在照后12d复发,由此表明PGN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增长作用.(3)15Gy+PGN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Akt3表达水平高于15Gy组,而15Gy+PGN组肿瘤中的Akt3表达并未见明显变化.(4)15Gy+PGN组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NK细胞、B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增多,细胞因子TNF-α、IL-1α、IL-21表达增加,与15Gy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 摘要: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扩增特性、表面抗原变化及其对消化道肿瘤细胞系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健康供血者(n=5)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第0天加入IFN-γ1000U/ml、第1天加入IL-2 1000U/ml和抗CD3单抗50ng/ml于含血清GT-T551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扩增,以后每3天添加含IL-2 1000U/ml的培养液,培养14天后收集CIK细胞.将收集到的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的变化;应用LDH释放法检测CIK细胞对消化道肿瘤(胰腺癌细胞—Capan-1、肝癌细胞—Huh7、肠癌细胞—Lovo)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论:CIK对消化道肿瘤具有杀伤作用.CIK杀伤胰腺癌细胞株的效果最为明显,肝癌效果不明显,在低比例CIK情况下,肠癌细胞的杀伤效果不甚理想,而在高比例CIK作用下,肠癌杀伤效果显著增强,本研究在体外环境下初步提示肝癌的CIK疗效较差,胰腺癌效果可能较好,肠癌经外周静脉回输CIK的效果可能较差,但局部注射的效果可能会有很大提升,本研究可初步为消化道肿瘤选择生物治疗方案及注射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B7-H3与结肠癌TNM分期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与T分期相关的原因.方法:收集结肠癌患者标本,免疫组化检测B7-H3、MMP2和MMP9的表达,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B7-H3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P=0.0745),年龄(P=0.9787),TNM分期(P=0.1544)和区域淋巴结转移(P=0.2425)无关,与结肠癌浸润深度T分期有关(P=0.0101,P<0.05).(2)结肠癌组织中B7-H3的表达与MMP9呈正相关(P=0.0077,P<0.05),两者间存在较强线性关系,y=0.2985x+0.8185,r2=0.74792.(3)B7-H3的表达也与MMP2呈正相关(P=0.0184,P<0.05),y=0.1832x+1.3442,r2=0.5643.结论:(1)B7-H3可作为判断表示结肠癌的浸润深度T分期的生物标志物.(2)B7-H3的高表达可促进MMPs的高表达,提示B7-H3与结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 摘要:本研究提出一个假设:将具有慢性炎症特点的肿瘤病灶改变成一个急性的炎症病灶将会能挽救功能上受到抑制的免疫效应细胞以达到抗肿瘤的效果.为此,在慢病毒载体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后,再用瘤内注射痘苗病毒和TLR配体来诱发急性炎症.发现:1.瘤内注射痘苗病毒和TLR配体显著地增加了慢病毒载体疫苗的抗瘤效果;2.瘤内注射痘苗病毒和TLR配体明显的降低瘤内调节T细胞的比例;3.更重要的是肿瘤侵润细胞的免疫功能得到保持;4.可能的机制是急性炎症使瘤内的环境得到改善,瘤内DC得到活化;5.一型干扰素的表达在改善内环境,增强DC的活化,和拯救肿瘤侵润免疫细胞功能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 摘要:本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资助下历经十几年潜心专研,首先应用无血清培养液(AIMV)进行A-NK细胞的培养,结果证实虽然小量培养时AIMV培养细胞的增殖速度和CM培养细胞的增殖速度大致相同.IL-12能刺激NK细胞的生长,还能显著增强其杀伤活性.本实验应用IL-12和IL-2联合诱导和培养A-NK细胞,结果提示IL-12同样也能刺激A-NK细胞大量增殖,并能增强它的杀瘤能力.A-NK细胞不但对NK敏感细胞系(K562)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同时也能杀伤NK非敏感细胞系人肺腺癌Anip973、恶性纤维肉瘤S180、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P>0.05),说明A-NK细胞被IL-2/IL-12激活后,不但有更强的杀瘤作用,其杀瘤范围也扩大了.联合应用IL-12激活A-NK细胞,目的是增加A-NK细胞的抗肿瘤、抗转移作用,又可同时降低IL-2的使用剂量,从而减少其毒、副作用.经国内同行专家鉴定认为:A-NK细胞是一种新型免疫细胞,具有高效,强力,无毒,无副作用等特点,作为肿瘤生物治疗的一种新疗法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动态观察IL-12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增殖,体内外的细胞毒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扩增CIK细胞,即IL-2组:IFN-γ、CD3单抗、IL-1和IL-2;IL-2加IL-12组:IFN-γ、CD3单抗、IL-1、IL-2和IL-12;IL-12组:IFN-γ、CD3单抗、IL-1和IL-12.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MTT法测定CIK体外细胞毒活性,并通过做扫描和透射电镜,对CIK细胞杀伤的肿瘤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动物实验研究CIK细胞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三种方法均可使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加,对CD3+CD56+细胞的诱导作用也无明显差异,IL-12与IL-2联合作用组促增殖能力和细胞毒性作用明显强于其他两组(P<0.05).被CIK细胞杀伤的肿瘤细胞的死亡形式是坏死和凋亡.动物实验证实CIK有较强的体内抗瘤活性,可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期,联合IL-12与IL-2诱导的CIK细胞疗效较好.结论:IL-12同样可以用于CIK细胞的诱导,而联合IL-12与IL-2诱导的CIK细胞其增殖能力和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均有所增强.
  • 摘要: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同源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透射电镜、HoechstPI法检测DC-CIK、CIK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效应细胞FasL表达,以及肝癌细胞Fas分子的变化,MTT法检测DC-CIK,CIK对靶细胞杀伤活性,且用多克隆抗Fas分子抗体阻断后二者对靶细胞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透射电镜、HoechstPI显示肿瘤细胞发生了凋亡.DC-CIK、 CIK表面均大量表达Fas-L,肝癌细胞经DC-CIK、CIK作用后其表面的Fas分子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纯对照组(strapE),且前者表达含量略强于后者.DC-CIK在效靶比5∶1,10∶1,20∶1,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单纯的CIK组(P<0.01),用抗体阻断Fas/Fas-L途径后,DC-CIK、CIK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低于阻断前.结论:DC细胞可以显著提高CI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且Fas/Fas-L途径在CIK、DC-CIK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增强后者杀伤活性的途径之一.
  • 摘要: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建立微卫星稳定及不稳定的结直肠癌细胞模型,筛选重要的差异分子,探讨其与免疫治疗的内在机理及关系.方法:根据肿瘤的异质性的特征,利用单克隆化技术,成功从体外构建了同一细胞来源的MSIH/S结直肠癌细胞模型.利用基因、蛋白芯片技术对MSI-H/S模型(LS174t、LS180、HCT116)进行了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分子,并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了临床样本中差异分子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成功构建MSI-H/S结直肠癌细胞模型基础上,筛选并确证了Fas、肿瘤相关抗原基因NY-ESO-2等基因在MSI-H细胞中表达上调.进一步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证实了这些肿瘤抗原其能诱导产生更强针对MSI-H肿瘤的细胞免疫应答,MSI-H的细胞由于其表面Fas分子表达的水平更高,使其可能对于机体免疫系统中效应细胞的杀伤更为敏感.同时在临床样本中,验证了肿瘤抗原NY-ESO-2在MSI-H结直肠癌患者中表达显著高于MSS患者,发现NY-ESO-2阳性的MSI-H患者预后较好的现象.结论:MSI-H这类特殊结直肠癌可能由于其表达Fas以及肿瘤抗原NY-ESO-2水平升高,更有效地促进了体内免疫系统的效应作用,最终改善了这类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治疗这类特殊的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可能的治疗靶标及方案.
  • 摘要: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体外采用多种细胞因子扩增的异质细胞群,具有高增殖活性、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和非MHC限制性杀瘤特点及较高的安全性,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EB病毒相关的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等非肿瘤性疾病中的应用及研究也有相关报道,但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在感染相关性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有待于探讨.
  • 摘要:本课题组进行了人白细胞介素4(IL-4)的基因克隆并在二种哺乳动物细胞进行了高效表达.该课题组用32P-r-ATP末端标记人工合成的人IL-4探针并建立cDNA文库,经和该文库的2106个嗜菌斑进行斑点杂交,筛选到2个阳性克隆,该课题组还将IL-4 cDNA插入pdKCR质粒SV40启动子下游,构建成重组质粒pdKhIL-4,再回收SV40启动子,cDNA,兔-globin基因片段,然后和质粒pdBPV 169%的大片段拼接。应用哺乳动物细胞进行人IL-4持续,高效的表达将避免大肠杆菌表达的诸多缺点,重组的IL-4在结构和功能上更接近天然的IL-4,此方法为在真核细胞进行基因的功能研究和表达调控创造了相应的条件。
  • 摘要:目的:构建B7-H3高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株SW480,研究B7-H3对SW480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B7-H3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B7-H3,将重组载体转入SW480细胞,并用G41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株SW480B7-H3+;Real-time PCR、激光共聚焦分析B7-H3 mRNA、蛋白的表达;利用siRNA干扰技术阻断SW480B7-H3+细胞株B7-H3的表达,获得敲减细胞株SW480B7-H3+kd(knock down);Western Blot检测各细胞株B7-H3、MMP-2、MMP-9、TIMP-2的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方法分析各细胞株的侵袭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稳定高表达B7-H3的结肠癌细胞株SW480B7-H3+及其敲减细胞株SW480B7-H3+kd;高表达B7-H3可以上调MMP-2、MMP-9的表达同时抑制TIMP-2的表达,促进细胞的侵袭,而干扰B7-H3的表达后可以阻断这种作用.结论:B7-H3可能通过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SW480的侵袭.
  • 摘要:目的:通过RNA干扰等传统技术去除某个或某些特定基因己无法满足精确分析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对家族成员之间多种功能比较等要求.方法:针对这个问题,设计、研究了本课题,即通过调控SCF泛素-蛋白水解酶的底物特异性控制细胞内蛋白的降解,通过该技术降解乳腺癌细胞内的ErbB家族后,在细胞及动物模型中观察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化疗敏感性以及细胞恶性转化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所构建的SCF泛素蛋白酶能有效阻断ErbB信号通路,从而减弱乳腺癌细胞的成瘤性;同时,该载体对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如MCF-10A的存活和生长不产生明显影响.结论:因此,本研究所构建泛素-蛋白酶为敲除促肿瘤发生、发展的蛋白家族提供了一个简单、方便、有效的研究工具,同时也为开发针对如ErbB家族的新型抗肿瘤靶向药物提供理论基础和一种快速可行的方法.
  • 摘要:目的:研究经不同分化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二甲基亚砜、佛波酯、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预处理的HL-60细胞对新鲜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以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系为模型,采用Millicell半透膜将经诱导剂处理的HL-60细胞与新鲜HL-60细胞分隔培养,分别设置对照组、诱导剂处理组和共培养组,于各培养时间点对细胞计数测定细胞增殖比,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11b阳性率.结果:1μM全反式维甲酸(ATRA)预处理的HL60细胞与新鲜HL-60细胞共培养3d后,HL-60细胞增殖比下降,其CD11b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48.74±4.56);1.25%二甲基亚砜(DMSO)预处理的HL-60细胞与新鲜HL-60细胞共培养3d后,HL-60细胞的CD11b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升高(8.43±0.61);经100nM佛波酯(PMA)预处理的HL-60细胞与新鲜HL-60细胞共培养3d后,HL-60细胞的CD11b阳性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63.59±2.18),细胞增殖比较低;100nM 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VD3)预处理的HL-60细胞与新鲜HL-60细胞共培养1d后,CD11b阳性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25.25±1.45),细胞增殖比与对照组相近.结论:经ATRA、DMSO、PMA、VD3诱导分化的HL-60细胞均可不同程度地诱导新鲜HL-60细胞分化.
  • 摘要:目的:观察卡铂联合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经顺铂和TRAIL单用或联用后,用MTS法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经卡铂和TRAIL单独和联合应用后死亡受体和DR4及p-ERK、p-P38、survivin和XIAP的变化.结果:顺铂和TRAIL单用或联用均可浓度依赖性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两药联用比单用时抑制率更高.卡铂能够升高A549细胞DR5蛋白的表达,对DR4表达无影响.TRAIL与卡铂联用可降低A549细胞survivin和XIAP的表达水平,并能降低p-ERK和pP38的活性.结论:卡铂与TRAIL联用可协同抑制肺癌细胞A549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且与二者影响A549细胞DR5的表达和降低p-ERK及p-P38的活性相关.
  • 摘要:目的:探讨PLGA乳酸-羧基乙酸共聚物制备的纳米微粒偶联抗-OX40及抗AFP抗体对CTL体外杀伤肝癌细胞的影响.方法: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纳米微粒,并与抗OX40抗体和抗AFP抗体共价偶联.用扫描电镜观察所制得纳米颗粒的形态;ZetaPlusTM粒度测定仪检测纳米微粒的粒度及电荷;用蛋白定量方法检测抗体偶联纳米微粒的效率;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树突细胞(DC),并用AFP抗原肽负载DC诱导AFP特异性的CTL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术、WST法、ELISA法及LDH法分别检测纳米微粒偶联抗体后对CTL细胞的活性、增值能力、分泌细胞因子及杀瘤活性的影响.结论:偶联抗-OX40及抗-AFP的纳米微粒(抗-OX40/抗-AFP-NPs)能刺激CTL细胞的增殖、细胞因子的分泌并增强CTL细胞对AFP阳性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 摘要:目的:评价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在复发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11至2013.7期间在我科治疗的4例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给以至少2周期的自体CIK细胞治疗结合紫杉醇为主的化疗.结果:4例患者中部分缓解(PR)1例,病情稳定(SD)3例,疾病总控制率DCR(PR+CR+SD)100%,中位PFS 9个月,中位OS 12.5个月 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复发子宫内膜癌安全有效,明显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晚期患者生存率.
  • 摘要:目的:探讨NKG2D配体MHC-I类相关分子A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NK细胞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9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枯息性手术后,分为单纯化疗组40例、化疗联合NK细胞治疗MCIA阴性组(简称MICA-组)25例及化疗联合NK细胞治疗MICA阳性组(简称MICA+组)25例,比较3组免疫指标,近期疗效,临床受益,不良反应、疾病进展时间(TTP)及生存期(OS).结果:与单纯化疗组及MICA-组相比,MICA+组CD3+、CD4+T细胞阳性率、NK细胞阳性率及CD4+/CD8+比率明显高于治疗前。经统计MICA+组中位TTP明显长于MICA-组及单纯化疗组(P<0.05),MICA+组中位OS明显长于MICA-组及单纯化疗组(P<0.05),但单纯化疗组及MIC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MICA表达阳性的中晚期患者进行化疗联合自体NK细胞能有效能有效提高免疫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能延长生存期,且回输安全、副作用小.
  • 摘要:目的:探索儿茶酚胺调控宫颈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以及此过程的精确分子机制.方法:(1)Western-Blot分析儿茶酚胺刺激宫颈癌细胞对SIRT1的表达影响;(2)实时定量RT-PCR检测儿茶酚胺刺激宫颈癌细胞刺激后SIRT1转录水平的影响;(3)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儿茶酚对化疗药物诱导p53乙酰化的影响;(4)双荧光素酶法检测儿茶酚胺对阿霉素诱导的p53转录活性增强的影响;(5)TUNEL染色和Annexin VFITC染色测定儿茶酚胺是否影响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6)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儿茶酚胺能否诱导宫颈癌细胞的化疗药物抵抗;(7)Western-Blot和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SIRT1在儿茶酚胺抑制阿霉素诱导的p53乙酰化水平以及p53转录活性中的作用;(9)通过动物模型评价儿茶酚胺在体内能否拮抗化疗药物阿霉素的抑瘤效应;(10)免疫组化检测β2-AR在宫颈癌临床组织标本中表达模式.结论:在本研究中,首次发现儿茶酚胺通过诱导β2-AR活化,激活SIRT1表达上调,抑制p53乙酰化和p53的转录活性,拮抗化疗药物阿霉素的抗癌效应.并首次报道,儿茶酚胺能够在动物体内抑制化疗药物阿霉素对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此外,本研究亦首次发现β2-AR在宫颈癌临床组织中高表达.本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可能为临床提高化疗药物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