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课堂
绿色课堂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533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常用外国语、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及普及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5261篇;相关期刊289种,包括成才之路、新课程.小学、教育实践与研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4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2018素质教育研讨会等;绿色课堂的相关文献由47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文荣、刘红凯、吕达等。
绿色课堂—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5261篇
占比:98.51%
总计:35793篇
绿色课堂
-研究学者
- 杨文荣
- 刘红凯
- 吕达
- 周体杰
- 崔军华
- 崔学鸿
- 张建春
- 金彩霞
- 陈霞
- 于润峰
- 何庆珊
- 刘树云
- 南淑梅
- 吉春亚
- 吴旭
- 孙金平
- 尹波
- 岳金春
- 张刘成
- 张少刚
- 张春凤
- 徐敏
- 敖欣
- 时宗峰
- 朱芳芳
- 李丽婷
- 李孝诚
- 李学佳
- 李文
- 李淑芹
- 杨再隋
- 杨静
- 林志明
- 柳旭
- 桂佳
- 梁维兰
- 欧阳雪梅
- 洪丹萍
- 滕衍文
- 熊艳芳
- 王丽萍
- 王亚琼
- 王易文
- 王晓东
- 王有鹏
- 王汝华
- 王琴
- 王罗胜
- 綦春霞
- 罗菁
-
-
干常春
-
-
摘要:
宁波市正始中学创建于1934年,铸就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学风,“绿色引领、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积极推行绿色教育,从绿色环境、绿色课程、绿色课堂、绿色评价、绿色质量、绿色人际、绿色生活等方面入手,着力构建“绿色幸福校园”。学校先后获得“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浙江省节水型单位”“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省卫生先进单位”“省健康促进学校”“省绿色学校”“宁波市文明校园”“宁波市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宁波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
-
周洁明
-
-
摘要:
基于提高课堂质量的考量,学校构建了绿色课堂教学的理念。在“绿色课堂”中,“倾听”与“表达”是学习真正发生的主要渠道。师生要耐心、用心地听取对方的发言,主动思考吸纳,做出积极回应与反馈;师生都要表达“真我”,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言说的平台,要发自内心地点拨与唤醒,学生要大胆表现自己,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师生在倾听中走向对话,学习在对话交流中走向深入。
-
-
古华荣
-
-
摘要:
近年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永和坪小学党支部结合学校“打造教育的月色荷塘”的办学愿景,切实肩负起引领校园文化、塑造学校精神的重任,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打造“咏荷芬芳,红心向党”党建品牌。以荷花为主题建设温馨校园,文化长廊充满书香气息,与学校“清风正气、高洁风范、宁静致远”的校风相得益彰;书声琅琅、翰墨飘香、声乐袅袅、笑声连连,诠释着学校“自律、自信、自立、自强”的学风;潜心教学、静心研修,在研修中提升、在团队中成长,与学校“清廉、风雅、垂范、高远”的教风相映生辉,建构出“生本教育,绿色课堂”教学品牌,“三和德育,快乐成长”德育品牌和“永和平安,平安永和”管理品牌,让学校成为教师心灵栖息的家园,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
-
何海清
-
-
摘要:
芦溪县银河镇中心学校坐落于江西省萍乡市东大门,地处丰饶的银河河谷平原。学校创办于1908年,以“创建绿色校园、实行绿色课堂、推行绿色德育”为主线,始终坚持与时代接轨,坚持走“绿色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图书馆先进集体”“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江西省绿色学校”“全省三项文化先进单位”等。
-
-
陈木莲;
叶瑞江
-
-
摘要:
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小学科学课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科学知识,发现和提出生活中简单的科学问题,并尝试独立解决,在实践中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应用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让他们学会与同伴交流、交往与合作。
-
-
傅晓芹
-
-
摘要:
绿色课堂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需要采取科学有趣的教育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确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保证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绿色课堂开始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应用,尤其是计算教学之中。本文将通过研究人教版教材,对绿色课堂计算教学方式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的升级与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
-
陈银
-
-
摘要:
在实施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关注绿色课堂的打造,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参与,关注和谐师生关系的打造,同时还要求社会环境以及课堂文化环境能够共同参与其中,为初中数学教学的进行提供资源支持。本文重点分析,在绿色课堂理念引导之下,关于初中数学动态生成课堂建设的路径,目的在于准确把握绿色课堂引导之下教师以及学生对应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基于微观层面思考,生成课堂的具体完善路径,不断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也为绿色课堂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领域中的贯彻和落实提供良好的支持。
-
-
周建华
-
-
摘要: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发展个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就是我们要建设的绿色课堂。我校的绿色课堂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要素及其内在整体性展开:1.课堂教学目标:体现统整取向,从分解割裂到融会贯通。既重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学生与同伴的关系、当前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关系,更要由原来重视认知层面的知识习得转化为重视情境之中的知识综合运用。
-
-
王汝华
-
-
摘要:
2016年,我国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标志着国家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上日程.核心素养是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彰显了新时期育人的核心价值要求.化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化学人才",通过对学生化学知识、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笔者积极探寻课程改革中"绿色课堂"的新实践,真正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拓展高中化学绿色课堂的教育视角.
-
-
高洁
-
-
摘要:
在师范专业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方针指引下,为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具有较高师德规范和核心素养的英语师范人才,同时结合英语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要求,本研究基于"绿色教育"理念,以?综合英语?为例,从课程设置、教学材料选择、教学模式与方法、评价方式、师生关系以及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探讨英语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绿色课堂的构建.
-
-
-
綦春霞;
李孝诚;
李文
- 《2014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
| 2014年
-
摘要:
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利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本文建构了"五维十六项"的初中数学绿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在绿色教育理念指导下,该标准有效地将初中数学教师与数学教研员视域下绿色课堂评价基本要素的归纳和数学教育专家视域下绿色课堂评价基本要素的演绎相结合.北京市石景山区三所初中学校近三年的行动研究表明,该标准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备四条基本特征:(1)内化绿色课堂基本理念,构建和谐课堂文化;(2)符合初中生数学学习特点,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3)凸显初中数学学科特点,注重数学本质的理解;(4)引领教师个人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
许培军
-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绿色课堂系统建设需要从"学生健康自我"出发,根据课堂教学活动规律,结合罗杰斯的意义学习四要素理论——个人参与,自我发起,全面渗透,自我评价,制定绿色课堂的研究框架,确定了绿色课堂"健康自我"的6个成分性目标:氛围和谐、目标适度、学习专注、沟通有效、思维深入、评价激励.研究可以从一个成分性目标切入,将它与相关联的其他要素的有机结合,努力将它转化为每一节课的综合行动性目标,促进了实践层面的彻底改进.
-
-
罗偲文;
张文美;
杨顺萍
- 《2018素质教育研讨会》
-
摘要: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学、学生掌握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世界各国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课程改革,尝试通过对课程改革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鉴于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根本上打破了我国以往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