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结晶温度

结晶温度

结晶温度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9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冶金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9篇、会议论文44篇、专利文献160392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岩石学报、炼油技术与工程、特殊钢等; 相关会议40种,包括辽宁省地质勘探院青年科技论文交流会、第九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暨第三届青年论坛会议、第十一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等;结晶温度的相关文献由80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承军、姜茂发、唐萍等。

结晶温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9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4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60392 占比:99.85%

总计:160625篇

结晶温度—发文趋势图

结晶温度

-研究学者

  • 刘承军
  • 姜茂发
  • 唐萍
  • 苏庆泉
  • 文光华
  • 王德永
  • 罗春欢
  • 刘丽娜
  • 刘磊
  • 史培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钟华锋; 吴军; 董肖昱
    • 摘要: 某石化厂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加工一批高氯原料油导致装置因反应系统压差过大被迫停工处理。在检修后采用常规低氯柴油重新开工的过程中,当反应温度达到180°C时,催化剂持续释放氯离子,导致高压换热器等设备的压差再次上升。通过增加临时注水对高压换热器进行冲洗等措施,降低反应系统压差,维持了装置的正常生产。数据表明加工超高氯原料油时,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催化剂会吸收吸附部分高氯组分,每吨催化剂吸收约4.7 kg氯。建议再开工时首先脱氯,反应温度达到180°C左右时即开始发生脱氯反应。
    • 张鹏; 孟祥东; 于长旺
    • 摘要: 结合渣油加氢装置硫化氢汽提塔顶部塔壁腐蚀泄漏的案例,对渣油加氢装置汽提塔腐蚀情况和缺陷处理进行了介绍。以装置实际生产数据为依据,通过计算汽提塔塔顶露点温度,排除了单独水相的露点腐蚀。通过跟踪分析发现,2020年8月—2021年3月装置原料氯质量分数较高,平均值大于4μg/g;汽提塔塔顶酸性水的氯含量也较高。通过计算得出塔顶氯化铵结晶温度在160~190°C,而装置汽提塔塔顶第1~6层塔盘的实际操作温度在158~210°C,认为氯化铵腐蚀是造成设备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工艺防腐和汽提塔塔顶设备材质升级等改进措施。
    • 张泽凤; 胡昱杰
    • 摘要: 前人研究表明,黑云母可具体划分为原生、次生、热液黑云母三类。而且原生黑云母呈自形—半自形,片状构造,表面干净,富含Ti、Mg;次生黑云母部分发生蚀变,局部发生挠曲,富含Fe、Ti;热液黑云母普遍呈细小鳞片形状聚集体、弥散状生产,富含Mg。可通过黑云母的MF指[MF=Mg/(Fe^(3+)+Fe^(2+)+Mg+Mn]来分辨花岗岩种类,当MF>0.38,为Ⅰ型花岗岩(同熔型);当MF<0.38,为S型花岗岩(改造型);根据MgO含量与FeO^(T)/(FeO^(T)+MgO)比值,以及Fe^(3+)、Fe^(2+)、Mg^(2+)的相对含量可判别花岗岩源区物质(壳源,幔源,壳幔混合);且可利用MgO与Al_(2)O_(3)和MgO、FeO^(T)、Al_(2)O_(3)的相对占比将花岗岩的构造起源划分为:过铝质岩石(多数归类于S型),造山带钙碱性岩石(多数归类于Ⅰ型),非造山带碱性岩石(多数归类于A型)。此外,可通过黑云母中的Ti含量来估算岩浆结晶温度,TAl含量来估算花岗岩类的固结压力,而Fe^(2+)、Mg^(2+)与Fe^(3+)离子相对含量来估算结晶时岩浆体系的氧逸度;最后,黑云母中F、Cl含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母岩浆的F、Cl含量,并将对岩浆热液体系成矿系统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 李冰; 徐昕荣; 刘佳; 孙成军; 范燕; 鲁志龙
    • 摘要: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了植入医疗器械用聚醚醚酮材料的熔融峰温、结晶峰温、玻璃化转变温度外推起始温度T_(eig)和中点温度T_(mg),分析了试验结果重复性、设备示值误差和标准物质标准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评定了相应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增加试验次数能有效降低T_(eig)和T_(mg)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 晁明坤; 马贵军
    • 摘要: 以TiO2、TiS2及Sm2O3为前驱体,分别加入LiCl-KCl与LiCl-CsCl的最低共熔混合物作为熔盐,在较低温度下成功合成了Sm2Ti2S2O5(STSO)颗粒.通过对比不同温度下所制备产物的X射线衍射图,首次表明STSO的热力学结晶温度在520°C左右,远低于之前报道的650°C的最低合成温度.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采用2种混合熔盐制备的STSO都呈片状形貌;同一合成温度下,采用LiCl-CsCl熔盐制备的STSO的厚度小于LiCl-KCl所得产物.采用出射光波长大于420 nm的氙灯作为光源,在含有Na2S-Na2SO3空穴牺牲剂的溶液中,所制备的STSO颗粒表现出最高35 μmol.h-1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以及20 h以上的产氢稳定性.
    • 赵改菊; 梁玺; 员冬玲; 耿文广; 王鲁元; 孙荣峰
    • 摘要: 以葡萄糖酸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真空降温结晶实验,考察了温度、搅拌速率以及真空度等因素对葡萄糖酸钙真空冷却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葡萄糖酸钙结晶率的因素先后顺序是真空度、结晶温度、转速,并且真空度的P值小于0.05,具有显著性.葡萄糖酸钙真空冷却结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结晶温度50°C、真空度0.095 MPa、转速100 r/min,该研究为葡萄糖酸钙真空闪发连续蒸发结晶技术与装置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陈炜; 余进; 任日菊; 刘骁飞
    • 摘要: 随着原油的劣质化,二次加工原料油中Cl,N,S的控制不稳定,国内越来越多的加氢装置高压空冷系统发生铵盐堵塞与腐蚀,严重制约了加氢装置的安全长周期运行.通过对某典型加氢装置热高分系统开展工艺计算、腐蚀分析与风险分析,确定影响铵盐形成与腐蚀的关键参量,并建立有针对性的完整性操作方法,减缓了该系统的腐蚀.
    • 任日菊; 周斌; 程伟; 乔光谱; 王明
    • 摘要: 通过分析某煤柴油加氢装置高压换热器(E-104)管束失效案例,初步判断系统存在铵盐垢下腐蚀风险.建立了反应流出物系统的仿真模型,由此分别计算失效换热器管程、壳程发生铵盐结晶的风险,结果表明:所研究系统中不存在NH4 HS结晶风险;系统铵盐结晶温度随腐蚀性元素含量的提高稍有提高;在原工况、新工况下,热高压分离气系统的NH4Cl结晶温度分别为177°C和181°C,冷低压分离油系统的NH4Cl结晶温度分别为178°C和182°C;在原工况操作条件下,E-104的管、壳程均存在NH4Cl结晶的风险.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对NH4 Cl结晶温度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l元素含量>N元素含量>系统气相流量>系统操作压力,并进一步得到NH4 Cl结晶温度随Cl、N含量的变化规律,利用此规律进行预测将大大提高对NH4 Cl结晶温度的预测效率.
    • 黄晶晶
    • 摘要: 本文着重研究了经过激光冲击强化(LSP)引起的AZ91D镁合金表面纳米晶层的热稳定性.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装置(XRD)进行LSP后以表征AZ91D镁合金的微观结构的变化.用差热显示仪(DSC)和热重分析法(TGA)检测了非晶态镁合金在LSP后的结晶温度和焓.结果表明,经过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的镁合金AZ91D表面上产生的纳米晶尺寸平均为40~50nm.纳米晶可以在200°C之前保持稳定,并在200°C至300°C之间缓慢生长.当退火温度超过300°C时,处于亚稳态的纳米晶粒开始急剧生长,这主要是由于输入能量足以使晶界发生迁移.
    • 程晓莹; 武成利; 吴祥; 李寒旭
    • 摘要: 以气化灰渣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合成13X分子筛,研究n(SiO2):n(Al2 O3),n(Na2O):n(SiO2)和结晶温度对气化灰渣合成13X分子筛的影响,并利用XRD,SEM,FTIR,TG-DTG和BET等方法对合成产物的化学组成、微观形貌、表面基团、热稳定性、吸附性能和孔隙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的气化灰渣最优合成工艺条件是n(SiO2):n(Al2 O3)=3.0,n(Na2O):n(SiO2)=1.9,n(H2O):n(Na2O)=60,形成的混合溶液于室温老化24 h,添加10%非晶态导向剂,以80 r/min的搅拌速度在结晶温度90°C下晶化9 h,合成得到的13X分子筛纯度高,表观呈米白色粉末,微观呈四面体结构,表面基团与天然八面沸石的表面基团类似,热稳定性较优,比表面积为505 m2/g,微粒堆积孔孔径为3.79 nm.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